【9A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游客接待中心方案设计

游客接待中心方案设计

游客接待中心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意指投资项目前期研究中,通过对项目方案的设想和构思,各位,看看下面的游客接待中心方案设计吧!游客接待中心方案设计1、区位本案选址于土台村,赤龙湖旅游区南部游客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 1500 O,建筑面积约4000 O,近期修建黄黄高速二里湖互通口至服务中心的景观大道。

赤龙湖旅游区北接蕲春县城区,南连蕲州古镇,距离黄黄高速二里湖互通口仅十分钟车程。

此外,蕲春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南临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和鄂皖等级公路均穿境而过,距离武汉天河机场约两小时车。

县内交通形成了“两纵五横五循环”的干线公路网络,支线公路实现村村通。

同时规划建设中的黄冈蕲春机场、沿江一级公路、麻阳高速公路以及蕲岳高速公路。

2、自然条件赤龙湖旅游区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无霜期天,降水量毫米,日照时数小时,气温度。

为旅游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气候条件。

赤龙湖旅游区水面开阔,湖面面积高达3 万亩,芦荡深幽,水鸟翔集,碧波透澈,成就了一处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罕有的原生湿地景观,珍稀异常。

赤龙湖旅游区地貌类型属长江冲积平原湖滩地貌,集丘陵、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为一身,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

赤龙湖陆地土壤主要以红壤、潮土、水稻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呈微酸性,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赤龙湖旅游区内的河流、湖泊、沟渠、水塘、洪泛地、滩涂、农田、芦苇等构成的结构完整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赤龙湖旅游区以湿地保护理念为核心点,赤龙湖生态湿地环境是旅游区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赤龙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湿地保护”的理念,坚决杜绝和避免一切破坏湿地生态的旅游开发行为。

因而,我们在对游客中心的设计也遵循了自然生态这一核心理念。

1.建筑设计理念:自然生态说到自然生态,让我们想到了最原始的形态:望着长满青苔的岩石,清澈的溪水潺潺的流过,树叶轻轻的随风飘落,再融入泥土..... 简单的几何形体也许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变化和未来…….2.建筑设计构思:建构场地与建筑关系大自然以自己特有的山丘、河流、植被等地景地貌所赋予的表情构成了生态逻辑。

游客中心设计任务书

游客中心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游客中心建筑主要用途:为来本公园内的游客提供票务、旅游咨询、候船、餐饮、购买纪念品等服务。

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1500 m2±10%主要功能:城市旅游咨询中心:100 m2,包括咨询服务台,相关旅游资料发放,讲解等售票中心:100 m2,包括售票区,办公区,买票区等候船厅:300 m2 ,包括上船等候区,休息区等餐厅:200 m2,包括咖啡厅50 m2,中餐(快餐)100 m2,厨房50 m2商店:100 m2机房和服务用房:100 m2其它特色空间。

交通空间及卫生间等面积自定。

室外场地:室外游客活动场地,室外茶座空间。

层数限定:主体不超过2层,局部可做3层。

结构形式:不限。

建筑材料:不限。

用地范围:该项目用地在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南门,具体建设用地结合实地调研。

学习重点:建筑设计的逻辑分析能力。

重点训练以下2点:1 环境与形体生成的逻辑关系2 使用者与空间生成的逻辑关系最终成果要求:A1 图纸2张以上。

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2.分析图(环境分析图、空间分析图、技术分析图等)3.总平面图 1:500●表示清周围环境(建筑、道路、绿带等)与建筑的关系●对用地红线内的室外广场、庭院、停车场等进行设计●标明各出入口●标明建筑层数4.各层平面图 1:200●对各主要空间及卫生间进行布置●一层平面可结合室外环境绘制,表示出道路、绿化及小品、踏步、坡道、停车场等●标出各房间名称5.不同形式客房的单元平面布置图 1:1006.立面图(不少于2个) 1:2007.剖面图(2个) 1:2008.外观透视图或鸟瞰图-。

游客服务中心策划案例

游客服务中心策划案例

游客服务中心策划案例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旅游景区进行观光、休闲和度假,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景区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综合的游客服务中心,以提供一系列的游客服务和信息咨询。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的主要目的是:1. 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2. 提供全面、可靠的游客信息和咨询服务,满足游客需求;3. 建立一个有效的游客意见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游客忠诚度。

二、项目规划方案2.1 建设位置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位置应位于景区的中心,可以是入口区域或者景区核心区域。

这样可以让游客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咨询服务和购买门票等。

游客服务中心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 提供旅游指南和地图、景区介绍、旅游路线规划等游客信息和咨询服务;2. 提供门票销售和预订服务,方便游客购买门票和排队等候的时间;3. 提供有关交通、住宿、餐饮等信息;4. 接待游客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并协助解决问题;5. 提供免费的充电、WiFi等服务设施;6. 设置售货点,销售旅游纪念品、纪念章等商品。

2.3 设计布局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便利,布局以简洁、实用为主,区域划分应该清晰,方便游客流线。

设计布局应该包括以下区域:1. 签到区:设立签到点,并设置一些提示游客注意事项的展示牌;2. 咨询区:游客可以咨询相关信息、询问景点介绍等;3. 售票区:方便游客购买门票等;4. 旅游纪念品区:游客可以购买相关纪念品等商品;5. 投诉区:游客可以在这里反映自己的问题和意见;6. 洗手间:为游客提供洗手、洗脸等基本设施;7. 充电区:提供手机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等设施。

2.4 设备设施为了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和效率,游客服务中心应该配备以下设备和设施:1. 全自动售票系统:可以减少人员压力,提高售票效率;2. 自助查询设备:方便游客快速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3. 语音导览设备:可以帮助游客更全面地了解景点信息和历史文化背景;4. 电子地图屏幕:可以帮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景点分布和相关信息;5. 线上支付设施:方便游客直接在线购买门票等服务。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说明200字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说明200字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说明200字游客接待中心功能布局设计方案新建XXX配套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建筑面积约为XXXX平米,其中地上一层面积约XXX平米,地下一层面积约为XXX平米。

为了更好的给XXX游客接待中心功能定位,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经营模式,下面将从游客中心功能作用、游客中心等级划分以及国内几家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功能现状等几个方面,对XXXX游客接待中心功能布局进行设计,以供参考。

一、游客接待中心的功能作用:1.导向功能:一般游客接待中心设在游客中心或出口处,起到窗口的作用。

通过这个窗口,游客可以了解整个区域的环境、风景、旅游成分的分布、组合及存在的问题。

2.服务功能:游客接待中心可为游客提供住宿、休息、餐饮、交通、娱乐、购物等服务,以满足游客并顺利完成其在该地区的旅游计划。

3.游憩功能:游客接待中心靠近景区,也有一些特殊的自然风光,或园林建筑或民俗风情,或者直接是景区的一部分,方便游客在逗留期间安排一些时间参观,起到游憩的作用。

4.集散功能: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点与大城市的交通连接点,对来往游客具有集散功能。

5.解说功能:游客接待中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解说、教学和住宿服务是基本的传播手段,可以使公众明确和了解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6.其他功能:包括失物招领、货物存储、医疗服务、邮政服务、残疾人设施等。

二、游客中心等级的划分:5A级景区: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齐全,功能体现充分,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

4A级景区: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

3A级景区: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

游客中心有服务人员,业务熟练,服务热情。

三、国内部分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情况:1.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位于旅顺中路与刘唐路交叉口附近,毗邻公交车站,位置优越醒目,方便游客。

游客中心标有醒目、清晰的标志,制作精美,与环境相协调。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1. 引言游客接待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设施,它对于吸引游客、提供信息和服务、保护和宣传旅游资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方案,旨在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信息丰富的接待环境,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2. 设计目标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提供舒适的接待环境:为游客提供宽敞明亮、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接待大厅,以及舒适的座椅、休息区等。

•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设立信息咨询台、导览服务台、行李寄存区等,方便游客获得所需的服务。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游客图册、地图、手绘导览等,帮助游客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保护和宣传旅游资源:通过展览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兴趣,并倡导环保旅游理念。

3. 设计要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应注意以下要点:3.1 接待大厅设计接待大厅是游客接待中心的核心区域,应具备以下特点:•面积宽敞:大厅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大量的游客和提供舒适的环境。

•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提高照明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空调系统:安装高效的空调系统,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座椅和休息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息和等待。

3.2 服务设施设计游客接待中心需要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包括:•信息咨询台:设置专门的咨询台,提供游客所需的信息和解答疑问。

•导览服务台: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行李寄存区: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行李寄存服务,减轻游客的负担。

3.3 信息资源设计游客接待中心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游客图册:提供当地的旅游景点介绍、地图和交通指南等信息,方便游客查阅。

•手绘导览图:绘制手绘导览图,标注当地的景点和路线,提供给游客参考和导航。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设施,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增强游客的兴趣和了解。

3.4 保护和宣传设计游客接待中心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宣传:•展览展示:通过展览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让游客了解当地的独特魅力。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规划篇第一篇规划背景1、总体发展战略(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

2、相关规划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3、旅游景区建设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

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

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总体定位功能定位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1、老子解读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游客游览景区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景区对外宣传和接待游客的窗口。

设计一个合理、实用、舒适的游客接待中心,能够提高景区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景区,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符合景区特色、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接待环境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二、功能规划1. 游客接待区:设置游客服务台、接待大厅、候车区,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购票等服务。

2. 展示区:设置展厅或展示墙,介绍景区的历史、风景、文化等,增加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和兴趣。

3. 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休息区域,为游客提供休息和等待的场所。

4. 儿童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增加家庭游客的停留时间。

5. 咖啡厅或茶座:提供茶水、咖啡等饮品,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6. 储物柜:提供游客寄存物品的服务,方便游客在游览景区时不必携带大量物品。

7. 卫生间:设置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方便游客的使用。

三、空间布局设计1. 游客接待区:接待台设置于大厅中央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接待和咨询。

大厅设有舒适的座椅和候车区,并设置导览牌和地图,以方便游客了解景区线路和导览信息。

2. 展示区:根据景区特色和历史文化,设置主题展示区和临时展示区,展示景区的风景、文化和特色。

3. 休息区:在接待中心的角落或者顶层设置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饮水机等设施,供游客休息和等待。

4. 儿童区:为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设计专门的儿童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绘本区,增加家庭游客的停留时间。

5. 咖啡厅或茶座:在接待中心的一角设置咖啡厅或茶座,提供舒适的座位和饮品,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6. 储物柜:在接待中心的便利角落设置储物柜,供游客寄存物品,方便游客在游览景区时不必携带大量物品。

7. 卫生间:在接待中心的便利位置设置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方便游客的使用。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游客中心,又称"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中对其定义如下:"旅游景区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游客中心的设置源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旅游景区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也相继建设了一批游客中心,且其已成为旅游景区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A级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中的游客中心设计标准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在保持景区评定标准《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评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从结构和技术角度对该细则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的细则将游客中心的评定项目设置为五大项:位置、标识、造型色彩外观与景观的协调性、规模以及设施与服务。

其中,2.2.1条对位置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位置优越(设在主入口附近,方便醒目的地点),分值为10分;位置合理(设在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分值为5分。

2.2.4条对规模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专用,且面积适应需要,分值为10分;兼用或面积偏小,分值为5分。

、《细则》自颁布以来,为景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而此次细则的修订也进一步凸显了人性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优点。

但笔者认为,修订后的细则仍需完善,这里仅对游客中心的评定标准进行解读。

如上述对位置和规模的评分标准是否真正符合实际情况?景区若按此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否会出现资源浪费、好大喜功的后果?评定标准应切实着眼实际,游客中心的规划设计也应在满足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

二、游客中心功能概述游客中心是景区形象展示和对外管理的主要窗口,具有引导、服务、解说、集散及游憩五大传统功能。

但随着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游客中心所承担的功能也不断深化和延展:1、营销与导入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本景区或区域合作营销范围内其他景区的旅游基本信息,包括资源、特色、交通、食宿等,使游客系统掌握景区基本情况,对景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形成"晕轮效应",提升景区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规划篇第一篇规划背景1、总体发展战略(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

2、相关规划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RR-2030)(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3、旅游景区建设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

20RR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

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功能定位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1、老子解读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2、文化解析(1)国际慢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国际城市发展模式→文化慢城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和传统生活相融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用一种怀旧的情绪,回归自己健康、规律和幸福的生活。

国际慢城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理念,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理念国际慢城是最能代表当下国际上最为时尚的旅游观和旅游态度。

和国际相比中国人的旅游观尚存差距,需要导引的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普遍较低,鹿邑尤然,需要对标性提升转型。

(2)老子文化&国际慢城文化鹿邑之慢,世界之慢,异曲同工。

老子之慢,根正苗红,慢得其所。

悠久的老子文化思想和慢城的发展理念如出一辙,代表了人类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物质的诱惑之后,对新世界新生活方式的思索性探索。

(3)老子国际慢城文化老子故里,天下鹿邑北有曲阜,南有鹿邑3、规划理念(1)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虚”与“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

(2)奇”与“正”整齐与变化: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

(3)水德是近于道4、规划原则(1)竞争性原则:把鹿邑放在一个老子文化的竞争环境中考虑,将其打造为老子文化当仁不让的首要吸引力城市和区域;(2)创造景观特色原则:在充分发挥场地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场所特色性的营造,将场地变得丰富而有吸引力;(3)融入文化原则:将老子文化融入景观场所内,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4)国际化原则:中国文化是国际性的,尤其是老子文化更是如此,老子文化故里应该在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在城市硬件和环境上满足国际化的需求。

第四篇周边环境分析1、基地位置旅游区位于鹿邑县境东部,总面积30平方千米。

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

2、用地范围描述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鹿邑县老城区东部,规划总用地约3.94公顷(合59.1亩)。

整个地块较为方正,形状规整,规划用地北侧为自然河流——鹿叶运河,视野开阔。

北面为紫气大道,处于景观步行道的入口位置;西面紧邻城市主干道辅仁大道,南面和东面紧邻规划道路仁爱路和龙井街。

地块被主要道路包围,交通便捷。

“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现状用地总体地势平坦,规划用地范围内为基本农田。

项目西面,留有加油站(合2.14亩)、鹿邑县市政工程公司(合8.21亩)。

地块南部有部分保留农村居民点,北侧为邮政仓库和保留农村居民点,现状环境较好。

第五篇规划布局1、方案一(1)规划结构:“一轴一心多功能”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设置主入口,形成主导轴线。

以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沿四周发散布置各配套服务设施、会展中心和旅游宾馆。

各功能组团通过公共休闲轴联系,环环相扣。

形成收放自如,错落有致的规划布局。

(2)道路系统: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在流畅、合理的车行交通组织上完善步行系统。

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上设置步行主入口,形成游客集散的场地。

并引出轴线作为主要步行空间,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以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静态交通组织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布置原则。

沿紫气大道设置集中停车场,规划区内沿主要车行道分散布置路边停车位。

停车位共88个,其中,大车位28个,小车位60个。

(3)景观系统:一轴、一带、两心、多节点景观结构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一轴”:由入口广场向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规划景观序列,丰富景观轴线。

“一带”:项目用地的西侧沿辅仁大道后退17.5m形成绿化景观带。

“两心”:以入口集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形成核心景观,辐射整个地块。

“多节点”:沿主要步行轴分散布置多个景观节点,并与主要景观节点有机串联。

(4)配套服务设施遵循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综合考虑旅游服务区特点、实施、管理等因素。

项目布置了厕所、停车、购物、餐饮、酒吧、观景、码头、设备用房、环卫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体验。

2、方案二(1)规划结构:“一轴一心多功能”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设置主入口,形成主导轴线。

以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沿四周发散布置各配套服务设施、会展中心。

各功能组团通过公共休闲轴联系,环环相扣。

形成收放自如,错落有致的规划布局。

(2)道路系统: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在流畅、合理的车行交通组织上完善步行系统。

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上设置步行主入口,形成游客集散的场地。

并引出轴线作为主要步行空间,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以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静态交通组织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布置原则。

沿规划区内主要车行道设置集中停车场,规划区内沿主要车行道分散布置路边停车位。

停车位共129个,其中,大车位27个,小车位102个。

(3)景观系统:一轴、一带、两心、多节点景观结构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一轴”:由入口广场向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规划景观序列,丰富景观轴线。

“一带”:项目用地的西侧沿辅仁大道后退17.5m形成绿化景观带。

“两心”:以入口集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形成核心景观,辐射整个地块。

“多节点”:沿主要步行轴分散布置多个景观节点,并与主要景观节点有机串联。

(4)配套服务设施遵循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综合考虑旅游服务区特点、实施、管理等因素。

项目布置了厕所、停车、购物、餐饮、酒吧、观景、码头、设备用房、环卫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体验。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篇工程概况1、建设背景鹿邑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故里,20RR年11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备案,命名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在新一届的政府领导下,鹿邑大力向老城东面发展,计划完成一条十里老子文化长廊,在这个文化底蕴浓厚,产业多元化的文化景区内,急需一个接待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旅游接待中心,并体现出鹿邑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

2、地理区位鹿邑,河南省直管县,古称鸣鹿、真源、苦县、谷阳、仙源,位于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交界处。

东临安徽省亳州市,西接淮阳县,北靠柘城县,南望郸城县。

鹿邑县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

鹿邑是连接中原经济区和皖江经济带、长三角的枢纽。

3、功能区位规划布局上首先分为四个板块,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酒店,商业区域。

朝向紫气大道与辅仁路交汇处布置游客服务中心,满足城市立面和功能需求,在其后布置会展中心,在平日能够布置展销会,举行婚庆,大型会议等多样性活动。

旅游酒店放置在仁爱路一侧,辟出安静的区位布置,其余地块布置商业,空间上极力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4、创作理念(1)设计指导思想:本建筑方案构思于道家环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重要的设计内涵是天人一体。

天地之物皆以三为脉: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有三——日、月、星地面有三——山、川、土人间有三——君、臣、民(2)实施策略:基地呈南北方形,为了激活整个场地,将项目中具有公共文化使用性质的建筑延伸为游客服务中心和会展中心两个建筑,并通过太极广场来调整两个建筑的轴向关系,同时太极广场也成为景区规划道路的集散出入口,大大激发了场地活力。

在满足场地布局的同时,将南区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会所纳入与主体建筑的场地构图序列当中,用这三个建筑统领这个场地的附属建筑。

通过统一的建筑细部处理达到“场地归三,三生万物”的建筑理念。

(3)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理念:充分考虑文化建筑内涵,建筑内部每层设置通高,并且错落布置,营造一种深邃高雅的空间氛围,让游客驻足漫步,合力打造慢城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坐落在双层八边形水池之上,极力营造一种飘飘然欲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轻盈之感。

同时首层平面将走道布置于外侧,致力于让游客能环绕于建筑的每个方位,透过尺度合适的折形幕墙可以观赏到建筑周边环境,并通过八边形巨幅水面为环境营造一种静谧、文化氛围浓厚的景观环境。

1)功能布置一层平面:包括了大厅,售票厅,文化展示区,医疗急救,商店,消防控制中心,大堂经理室等相关功能。

建筑面积为1477.49㎡。

二层平面:包括了间餐厅,服务间,办公区,清吧和相关配套用房。

建筑面积为1167.68㎡。

三层平面:主要布置了道家展览部分。

建筑面积位606.49㎡四层平面:布置为藏经阁,供道家文化的书籍展示和阅览。

建筑面积为359.24平方米。

(4)会展中心建筑理念:会展中心意取于独立山峦之中的道家楼观台,打造群山为基,楼台为物,介于天体之间,在自然之间思索道之本源的意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