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旅游服务中心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设计任务书5旅游接待中心设计一、基地条件某市在其城郊风景区拟利用河道旁地段修建一座旅游接待中心(见地形图),以接待国内外旅客,并可作为市民假日的游乐场所。
服务中心设有客房30间及相应的用房,按三级旅游旅馆标准进行设计,可考虑采用局部空调,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
二、设计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不含交通面积)(一)客房部分:建筑面积约530㎡,包括客房、服务用房及其辅助房间等。
各类客房均带三件洁具的专用卫生间。
(二)公共部分:建筑面积约700㎡。
公共部分要求除满足旅客使用要求外,并可对外营业,应考虑设置相应的对外出入口。
辅助部分:建筑面积约120㎡。
入口前庭要求设置20辆小车、6辆大客车停车场地。
三.设计要求设计构思应从总体环境出发,能体现该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形式,使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
布局合理,联系紧凑,内部空间处理富有变化,使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
图面完整,有一定的建筑表现能力。
满足技术经济的基本要求。
四.图纸要求:内容包括:1、总平面图2、各层平面图3、主要立面图 1~2个4、主要剖面图 1~2个5、流线分析图6、彩色外观透视图(表现方法不限)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建筑面积、客房间数及其建筑面积平均指标(㎡/间),各主要部分面积。
8、标准间布置图1个9、局部施工大样图,包括檐口大样、墙身大样和勒脚大样各一。
附图:基地情况:位于某风景区入口处,东侧为国道。
规划地址位于两山之间,设计时保留原由樱桃林(虚线区域)可建建筑范围6990。
5㎡,具体位置根据分析自行确定。
五、设计周期和进度(一)设计周期共2周(二)、第一次草图阶段:徒手做总平面图,1:500;标准层平面,1:200,徒手绘制,教室批改。
(三)第二次草图阶段:CAD或图板及尺规作图,绘制标准层,正立面,外墙大样和总平面;标准A2图框,铅笔绘制,教室批改。
(四)正图阶段(含方案正图和局部施工大样图):图板及尺规作图,按照要求绘制所有图纸和封面。
游客中心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游客中心建筑主要用途:为来本公园内的游客提供票务、旅游咨询、候船、餐饮、购买纪念品等服务。
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1500 m2±10%主要功能:城市旅游咨询中心:100 m2,包括咨询服务台,相关旅游资料发放,讲解等售票中心:100 m2,包括售票区,办公区,买票区等候船厅:300 m2 ,包括上船等候区,休息区等餐厅:200 m2,包括咖啡厅50 m2,中餐(快餐)100 m2,厨房50 m2商店:100 m2机房和服务用房:100 m2其它特色空间。
交通空间及卫生间等面积自定。
室外场地:室外游客活动场地,室外茶座空间。
层数限定:主体不超过2层,局部可做3层。
结构形式:不限。
建筑材料:不限。
用地范围:该项目用地在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南门,具体建设用地结合实地调研。
学习重点:建筑设计的逻辑分析能力。
重点训练以下2点:1 环境与形体生成的逻辑关系2 使用者与空间生成的逻辑关系最终成果要求:A1 图纸2张以上。
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2.分析图(环境分析图、空间分析图、技术分析图等)3.总平面图 1:500●表示清周围环境(建筑、道路、绿带等)与建筑的关系●对用地红线内的室外广场、庭院、停车场等进行设计●标明各出入口●标明建筑层数4.各层平面图 1:200●对各主要空间及卫生间进行布置●一层平面可结合室外环境绘制,表示出道路、绿化及小品、踏步、坡道、停车场等●标出各房间名称5.不同形式客房的单元平面布置图 1:1006.立面图(不少于2个) 1:2007.剖面图(2个) 1:2008.外观透视图或鸟瞰图-。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第1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
为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景区形象,优化旅游服务,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合法合规的游客服务中心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满足游客需求,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2.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游客安全。
3. 体现景区特色,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4. 节约成本,易于管理。
三、设计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游客服务中心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以人为本:关注游客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3. 环保节能: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和材料,降低运营成本。
4. 景区特色:融入景区元素,展现景区独特魅力。
四、设计方案1. 功能布局(1)咨询服务区:提供景区介绍、旅游线路、交通住宿等咨询服务。
(2)售票服务区:提供景区门票、交通工具票务等销售服务。
(3)休息等候区:设置舒适的休息座椅、饮水设备等,为游客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4)商品销售区:销售景区特色纪念品、旅游用品等。
(5)餐饮服务区:提供景区特色餐饮服务。
(6)医疗急救区: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7)投诉处理区:设立专门投诉处理窗口,及时解决游客问题。
2. 建筑设计(1)风格:结合景区特色,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2)面积:根据游客接待量及功能需求,合理确定游客服务中心面积。
(3)结构:采用轻钢结构,便于快速搭建和拆卸,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设施设备(1)咨询服务设施:配置咨询服务台、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
(2)售票设施:设置自动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等。
(3)休息等候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座椅、饮水机等。
(4)商品销售设施:配置商品展示柜、收银台等。
(5)餐饮服务设施:设立独立厨房、餐厅等。
(6)医疗急救设施:配置急救床、药品柜、医疗器械等。
(7)投诉处理设施:设立投诉处理窗口,配置录音、录像设备。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一、引言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设施,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围绕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需求和设计要点,提出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
二、整体布局1. 功能区划分游客服务中心应包括接待区、咨询区、导览区、休息区和通道区等功能区。
接待区用于接待游客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咨询区设立咨询台,提供游客咨询服务;导览区提供地图和导览设备,方便游客了解景区;休息区设计舒适的座椅、休息设施,供游客休息;通道区顺畅连接各个功能区,提供便利的交通流线。
2. 空间布局游客服务中心应充分考虑游客流量和服务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空间。
接待区和咨询区位于入口处,便于游客获得信息和服务。
导览区紧邻咨询区,方便游客了解景区情况。
休息区设置在中心位置,为游客提供休憩和集中休息的场所。
通道区布置在整个中心的交通节点,使各功能区互相连接。
三、功能设计1. 接待区接待区应设计成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环境。
接待柜台应设有工作人员,提供游客登记、票务和咨询服务。
柜台后方应设立便利设施,如自助取票机和导览设备,提供便捷的服务。
2. 咨询区咨询区应设有咨询台和多媒体设备,方便游客获取景区的各类信息。
同时,为游客提供服务手册、地图和导览图等资料,并设置电子显示屏播放景区宣传片,增加游客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3. 导览区导览区应设置导览桌和陈列柜,展示景区的文化特色和重要信息。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景区的风景照片和介绍文字,提高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度。
导览区的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游客获取信息。
4. 休息区休息区应布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同时,可设置充电设备和饮水机等便利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
休息区的装饰应以自然和谐的元素为主题,营造放松和舒缓的氛围。
5. 通道区通道区是游客服务中心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连接通道,应宽敞明亮,方便游客流动。
通道区的设计应考虑人流量大、行李携带等情况,保证通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1. 引言游客接待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设施,它对于吸引游客、提供信息和服务、保护和宣传旅游资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方案,旨在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信息丰富的接待环境,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2. 设计目标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提供舒适的接待环境:为游客提供宽敞明亮、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接待大厅,以及舒适的座椅、休息区等。
•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设立信息咨询台、导览服务台、行李寄存区等,方便游客获得所需的服务。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游客图册、地图、手绘导览等,帮助游客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保护和宣传旅游资源:通过展览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兴趣,并倡导环保旅游理念。
3. 设计要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应注意以下要点:3.1 接待大厅设计接待大厅是游客接待中心的核心区域,应具备以下特点:•面积宽敞:大厅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大量的游客和提供舒适的环境。
•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提高照明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空调系统:安装高效的空调系统,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座椅和休息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息和等待。
3.2 服务设施设计游客接待中心需要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包括:•信息咨询台:设置专门的咨询台,提供游客所需的信息和解答疑问。
•导览服务台: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行李寄存区: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行李寄存服务,减轻游客的负担。
3.3 信息资源设计游客接待中心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游客图册:提供当地的旅游景点介绍、地图和交通指南等信息,方便游客查阅。
•手绘导览图:绘制手绘导览图,标注当地的景点和路线,提供给游客参考和导航。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设施,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增强游客的兴趣和了解。
3.4 保护和宣传设计游客接待中心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宣传:•展览展示:通过展览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让游客了解当地的独特魅力。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规划篇第一篇规划背景1、总体发展战略(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
2、相关规划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3、旅游景区建设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
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
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总体定位功能定位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1、老子解读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游客游览景区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景区对外宣传和接待游客的窗口。
设计一个合理、实用、舒适的游客接待中心,能够提高景区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景区,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符合景区特色、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接待环境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二、功能规划1. 游客接待区:设置游客服务台、接待大厅、候车区,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购票等服务。
2. 展示区:设置展厅或展示墙,介绍景区的历史、风景、文化等,增加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和兴趣。
3. 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休息区域,为游客提供休息和等待的场所。
4. 儿童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增加家庭游客的停留时间。
5. 咖啡厅或茶座:提供茶水、咖啡等饮品,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6. 储物柜:提供游客寄存物品的服务,方便游客在游览景区时不必携带大量物品。
7. 卫生间:设置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方便游客的使用。
三、空间布局设计1. 游客接待区:接待台设置于大厅中央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接待和咨询。
大厅设有舒适的座椅和候车区,并设置导览牌和地图,以方便游客了解景区线路和导览信息。
2. 展示区:根据景区特色和历史文化,设置主题展示区和临时展示区,展示景区的风景、文化和特色。
3. 休息区:在接待中心的角落或者顶层设置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饮水机等设施,供游客休息和等待。
4. 儿童区:为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设计专门的儿童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绘本区,增加家庭游客的停留时间。
5. 咖啡厅或茶座:在接待中心的一角设置咖啡厅或茶座,提供舒适的座位和饮品,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6. 储物柜:在接待中心的便利角落设置储物柜,供游客寄存物品,方便游客在游览景区时不必携带大量物品。
7. 卫生间:在接待中心的便利位置设置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方便游客的使用。
XXX景区游客中心建 筑设计 说 明

第二篇设计说明书第一节工程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卡龙沟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05】54号2.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卡龙沟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批复(川建景园发[2009]288号)。
3. 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4. 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红线图”及地形图5.《卡龙沟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6.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详各章节)。
二、工程概况1.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东经102.44.15-102.52.46,北纬32.12.30-32.17.06,系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
达古冰川距成都、九寨沟280多公里,旅游区位优越,交通环境舒适。
根据《卡龙沟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到2015年游客人数将达到25万人次/年,平均685人次/天,该项目建筑面积约1294.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1116.98平方米。
⒉主体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
⒊本工程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4.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项目总平面图和建筑单体。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说明一、总平面建筑布局⒈设计定位和构思:公司项目组接到设计任务后对设计任务书进行了认真研读,并对建设场地进行了细致踏勘。
为满足达古冰川游客需求,为当地民众打造具有现代与当地建筑相结合的风格的游客快餐中心;二、景观绿化设计建筑周围的绿化呈现出以绿为主的整体风貌,充分考虑到黑水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乔灌草自然结合。
绿化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使其达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自然景观。
同时,绿化通过一定的主题线索,成为一个呼应的整体系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总图中除建筑物、铺装道路及水景用地外,其它室外裸露用地均采用当地草种及当地针叶类灌木植物作室外绿化景观铺装,对原先的荒地进行绿化培育,让荒地恢复原始生态,使其现场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水景观,考虑从场地上游河道,通过地下管道引进河间溪水进行水景设计,因引水量较小,引水不会对河道下游居民用水造成影响,造水景观的水可以再通过管道回流到河道下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规划篇第一篇规划背景1、总体发展战略(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
2、相关规划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3、旅游景区建设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
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
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总体定位功能定位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1、老子解读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2、文化解析(1)国际慢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 + 国际城市发展模式→文化慢城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和传统生活相融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用一种怀旧的情绪,回归自己健康、规律和幸福的生活。
国际慢城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理念,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理念国际慢城是最能代表当下国际上最为时尚的旅游观和旅游态度。
和国际相比中国人的旅游观尚存差距,需要导引的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普遍较低,鹿邑尤然,需要对标性提升转型。
(2)老子文化&国际慢城文化鹿邑之慢,世界之慢,异曲同工。
老子之慢,根正苗红,慢得其所。
悠久的老子文化思想和慢城的发展理念如出一辙,代表了人类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物质的诱惑之后,对新世界新生活方式的思索性探索。
(3)老子国际慢城文化老子故里,天下鹿邑北有曲阜,南有鹿邑悠悠千年的古城,浑然天成的慢城。
3、规划理念(1)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虚”与“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
(2)奇”与“正”整齐与变化: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
(3)水德是近于道4、规划原则(1)竞争性原则:把鹿邑放在一个老子文化的竞争环境中考虑,将其打造为老子文化当仁不让的首要吸引力城市和区域;(2)创造景观特色原则:在充分发挥场地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场所特色性的营造,将场地变得丰富而有吸引力;(3)融入文化原则:将老子文化融入景观场所内,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4)国际化原则:中国文化是国际性的,尤其是老子文化更是如此,老子文化故里应该在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在城市硬件和环境上满足国际化的需求。
第四篇周边环境分析1、基地位置旅游区位于鹿邑县境东部,总面积30平方千米。
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
2、用地范围描述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鹿邑县老城区东部,规划总用地约3.94公顷(合59.1亩)。
整个地块较为方正,形状规整,规划用地北侧为自然河流——鹿叶运河,视野开阔。
北面为紫气大道,处于景观步行道的入口位置;西面紧邻城市主干道辅仁大道,南面和东面紧邻规划道路仁爱路和龙井街。
地块被主要道路包围,交通便捷。
“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现状用地总体地势平坦,规划用地范围内为基本农田。
项目西面,留有加油站(合2.14亩)、鹿邑县市政工程公司(合8.21亩)。
地块南部有部分保留农村居民点,北侧为邮政仓库和保留农村居民点,现状环境较好。
第五篇规划布局1、方案一(1)规划结构:“一轴一心多功能”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设置主入口,形成主导轴线。
以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沿四周发散布置各配套服务设施、会展中心和旅游宾馆。
各功能组团通过公共休闲轴联系,环环相扣。
形成收放自如,错落有致的规划布局。
(2)道路系统: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在流畅、合理的车行交通组织上完善步行系统。
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上设置步行主入口,形成游客集散的场地。
并引出轴线作为主要步行空间,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以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静态交通组织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布置原则。
沿紫气大道设置集中停车场,规划区内沿主要车行道分散布置路边停车位。
停车位共88个,其中,大车位28个,小车位60个。
(3)景观系统:一轴、一带、两心、多节点景观结构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一轴”:由入口广场向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规划景观序列,丰富景观轴线。
“一带”:项目用地的西侧沿辅仁大道后退17.5m形成绿化景观带。
“两心”:以入口集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形成核心景观,辐射整个地块。
“多节点”:沿主要步行轴分散布置多个景观节点,并与主要景观节点有机串联。
(4)配套服务设施遵循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综合考虑旅游服务区特点、实施、管理等因素。
项目布置了厕所、停车、购物、餐饮、酒吧、观景、码头、设备用房、环卫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体验。
2、方案二(1)规划结构:“一轴一心多功能”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设置主入口,形成主导轴线。
以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沿四周发散布置各配套服务设施、会展中心。
各功能组团通过公共休闲轴联系,环环相扣。
形成收放自如,错落有致的规划布局。
(2)道路系统: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在流畅、合理的车行交通组织上完善步行系统。
在紫气大道和辅仁大道的交叉口上设置步行主入口,形成游客集散的场地。
并引出轴线作为主要步行空间,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以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静态交通组织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布置原则。
沿规划区内主要车行道设置集中停车场,规划区内沿主要车行道分散布置路边停车位。
停车位共129个,其中,大车位27个,小车位102个。
(3)景观系统:一轴、一带、两心、多节点景观结构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一轴”:由入口广场向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规划景观序列,丰富景观轴线。
“一带”:项目用地的西侧沿辅仁大道后退17.5m形成绿化景观带。
“两心”:以入口集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形成核心景观,辐射整个地块。
“多节点”:沿主要步行轴分散布置多个景观节点,并与主要景观节点有机串联。
(4)配套服务设施遵循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综合考虑旅游服务区特点、实施、管理等因素。
项目布置了厕所、停车、购物、餐饮、酒吧、观景、码头、设备用房、环卫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体验。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篇工程概况1、建设背景鹿邑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故里,2011年11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备案,命名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在新一届的政府领导下,鹿邑大力向老城东面发展,计划完成一条十里老子文化长廊,在这个文化底蕴浓厚,产业多元化的文化景区内,急需一个接待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旅游接待中心,并体现出鹿邑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
2、地理区位鹿邑,河南省直管县,古称鸣鹿、真源、苦县、谷阳、仙源,位于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交界处。
东临安徽省亳州市,西接淮阳县,北靠柘城县,南望郸城县。
鹿邑县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
鹿邑是连接中原经济区和皖江经济带、长三角的枢纽。
3、功能区位规划布局上首先分为四个板块,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酒店,商业区域。
朝向紫气大道与辅仁路交汇处布置游客服务中心,满足城市立面和功能需求,在其后布置会展中心,在平日能够布置展销会,举行婚庆,大型会议等多样性活动。
旅游酒店放置在仁爱路一侧,辟出安静的区位布置,其余地块布置商业,空间上极力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4、创作理念(1)设计指导思想:本建筑方案构思于道家环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重要的设计内涵是天人一体。
天地之物皆以三为脉: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有三——日、月、星地面有三——山、川、土人间有三——君、臣、民(2)实施策略:基地呈南北方形,为了激活整个场地,将项目中具有公共文化使用性质的建筑延伸为游客服务中心和会展中心两个建筑,并通过太极广场来调整两个建筑的轴向关系,同时太极广场也成为景区规划道路的集散出入口,大大激发了场地活力。
在满足场地布局的同时,将南区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会所纳入与主体建筑的场地构图序列当中,用这三个建筑统领这个场地的附属建筑。
通过统一的建筑细部处理达到“场地归三,三生万物”的建筑理念。
(3)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理念:充分考虑文化建筑内涵,建筑内部每层设置通高,并且错落布置,营造一种深邃高雅的空间氛围,让游客驻足漫步,合力打造慢城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坐落在双层八边形水池之上,极力营造一种飘飘然欲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轻盈之感。
同时首层平面将走道布置于外侧,致力于让游客能环绕于建筑的每个方位,透过尺度合适的折形幕墙可以观赏到建筑周边环境,并通过八边形巨幅水面为环境营造一种静谧、文化氛围浓厚的景观环境。
1)功能布置一层平面:包括了大厅,售票厅,文化展示区,医疗急救,商店,消防控制中心,大堂经理室等相关功能。
建筑面积为1477.49㎡。
二层平面:包括了间餐厅,服务间,办公区,清吧和相关配套用房。
建筑面积为1167.68㎡。
三层平面:主要布置了道家展览部分。
建筑面积位606.49㎡四层平面:布置为藏经阁,供道家文化的书籍展示和阅览。
建筑面积为359.24平方米。
(4)会展中心建筑理念:会展中心意取于独立山峦之中的道家楼观台,打造群山为基,楼台为物,介于天体之间,在自然之间思索道之本源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