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污水处理现状及提标改造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2024年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是全球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水含有复杂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挑战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挑战目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化学法主要包括混凝、氧化还原、中和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然而,石油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此外,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成为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挑战。

三、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声波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石油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2. 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高效降解菌或基因工程菌,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效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具有更强降解能力的菌种,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

此外,通过优化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如温度、pH值等,也可以提高生物强化技术的处理效果。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性有机物。

近年来,随着膜材料和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膜通量、使用寿命和抗污染性能等关键指标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关键的工业部门,它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硫化物等痕量元素,如果不经过合适的处理,将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风险。

因此,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目前,针对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如沉淀、过滤和膜分离等。

化学处理技术则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实现废水污染物的沉淀、氧化和中和等。

生物处理技术则利用生物体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通过微生物群落的活跃性来消化有机物。

尽管目前有多种处理技术可供选择,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石油化工废水的复杂性使得针对不同种类的废水开发适用的处理技术非常具有挑战性。

其次,一些处理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化学品来维持运作,这给环境和经济方面带来压力。

此外,石油化工行业的废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对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正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寻找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方法。

例如,利用新型吸附材料、催化剂和膜技术,可以提高废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减少能源和化学品的消耗。

另一方面,生物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利用生物膜反应器、生物吸附材料和高效微生物等方法,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未来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综合处理技术将更加受到重视,特别是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综合处理技术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其次,绿色环保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将促使石油化工行业采用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废水处理技术,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利用废水等。

此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并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总之,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

《2024年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石油化工产业日益成为人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支柱。

然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问题却成为环境保护的难题之一。

石油化工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硫、氮等有害物质,如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问题目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手段。

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沉淀、过滤等;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等;生物法则以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为主。

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石油化工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和重金属,这些物质的处理难度较大,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其次,部分有机物难以被微生物降解,而某些重金属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生物法在处理这类废水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石油化工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处理方法难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

三、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种来降解有机物的技术。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石油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Fenton试剂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高级氧化技术及其组合技术来提高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

2. 纳米材料应用: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纳米铁、纳米二氧化钛等材料可以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纳米炭材料可以用于吸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等。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发展,采油污水处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采油污水处理是指对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过程。

在目前的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用深度处理技术来解决。

一、采油污水处理现状1. 采油污水的产生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地下油层的开采和生产过程、注水和压裂等过程。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目前,对采油污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和膜分离等方式去除悬浮物和油脂;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或沉淀处理。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初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但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往往难以完全去除,且处理成本较高。

3. 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二次污染难以避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石油开采过程中污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传统的处理技术往往难以有效解决。

为了解决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用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是指在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更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的技术。

1.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紫外光、超声等手段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有效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并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操作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采油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催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的技术。

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可以有效降解采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好且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技术。

《2024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油、悬浮物、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全面分析当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油、悬浮物等杂质。

目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吸附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处理效果受水质、处理设备等因素影响较大。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化学药剂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氧化、还原等。

化学处理技术对水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化学药剂的选用和使用需注意环境风险及成本控制。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运行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等。

三、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 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油田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深度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去除,达到更高的回用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 高效节能技术为了提高油田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未来将更加注重高效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如采用新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提高处理效率;同时,优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能耗。

3.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油田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建立污水处理智能系统,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监测、控制与优化,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四、结论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目前,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油田污水的处理已成为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关键领域。

由于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化学和机械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矿物杂质和油类的污水,这些污水如不经过有效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并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重力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

这些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类等杂质,提高水质。

目前,物理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污水处理中。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等。

这类方法利用化学原理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减少其浓度。

尽管该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在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面仍存在挑战。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降解有机物和净化污水。

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随着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加深,生物处理方法越来越受青睐。

4. 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为满足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部分油田已经开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并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当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与挑战:1. 污水处理效率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处理高浓度、复杂成分的污水时。

2. 部分处理过程中需消耗大量化学药剂,增加处理成本的同时可能引入新的环境问题。

3. 部分老旧油田的污水处理设施老化,需要更新换代。

4. 缺乏针对特定油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难以满足不同油田的特殊需求。

四、发展趋势面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将朝着以下方向进行:1. 技术集成化:未来将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形成综合治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污水监控与控制,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2024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油田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油田污水的处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工程和治理技术领域。

本篇将全面解析当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重力沉降、气浮法等。

重力沉降主要利用不同颗粒物重力的差异进行分离,通过调整水质,使得较重的杂质下沉。

气浮法则主要针对微小颗粒和悬浮物进行分离,其效率高,且能够去除较难沉降的颗粒物。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法、氧化还原法等。

混凝法主要通过加入化学物质,使水中悬浮物、胶体等物质凝聚成大颗粒,便于后续的分离处理。

氧化还原法则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进行污水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还原等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油田污水处理不仅要达到排放标准,更要追求水的回用和再利用。

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是未来油田污水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到更低的水平,并实现水的再利用。

2. 组合工艺和智能控制技术未来的油田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各种工艺的组合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组合工艺将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而智能控制技术则能够根据实时监测的水质数据,自动调整处理工艺的参数,以实现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

3. 环保材料和设备的研发环保材料和设备的研发也是未来油田污水处理的重要方向。

新型的环保材料和设备将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将大大提高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较多的污泥,更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便于操作。但是,该法不能有较大负荷, 而且要提前做好会发生堵塞的准备和应对 措施。
三、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的发现趋势 3.1物理化学方面 通过对国内的石油开采调查可知,在 我国开采的原油中,水所占的比例较高。 而且这一部分水中,还包括了污水。污水 中含有大量的杂质,若是继续沿用以前的 污水处理技术,无法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 由于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污水的高效性,受 到了诸多企业的追捧,而且,污水处理的 效果很显著。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企业 的成本,还有效的防止了对环境的破坏。
油量小于10ppm。 4.3溶气气浮工艺
含油污水经初级处理后,通过气浮技
术配合化学处理法破除经初级分离后的油 水乳浊液,并把破乳后的油从水相中分离 出来。本装置采用管道式免维护高压溶气 释放装置,通过柱塞阀、隔膜阀的配合调节, 实现高压溶气的释放气浮防堵塞技术。同 时,气浮池采用圆形池体结构。去除刮油 死角,提高除油效率。本装置含混凝、絮 凝和气浮三部分,均为两组。气浮池有效 内径为6m,表面负荷4m/h,水循环比为
35%。气浮池出水含油量小于5ppm。物化 系统出水进入生化处理装置,在去除有机 物的同时,将废水中的极性油脂进行生物 降解。此时。污水中的大部分油类污染物 已被去除,如要使水质达到辽宁省地方标 准。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 的深度处理。在深度处理阶段,采用臭氧 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对废水中极性油 脂进行进一步生物降解,确保排水含油量 达标。
可以除去水中的多种物质。
2.2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是一种消耗费用较高的方 法,利用这种方法。在除去污水中的物质 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处理时要求 的污水处理量要较小。利用臭氧处理污水。 可以将水中的一些有机物分解,转变成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污水提标改造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0
第一部分: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 污水排放去向环境风险及敏感度加大
长江流域:安庆、巴陵、长岭、武汉、扬子、金陵、九江 海河流域:天津、沧州、石家庄 黄河流域(含渭河):洛阳、西安 小清河-济南、齐鲁 珠江-广州石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特殊地区”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 现有外排水水质情况(总氮、总磷)
外排总氮情况(mg/L): 0.34~95,平均27.24 小于15的占37.5%; 小于30的占54.2%; 小于40的占75.0%; 大于40的占25.0%;
外排总磷情况(mg/L): 0.02~4.83,平均0.70 小于0.5的占48.3%; 小于1.0的占86.2%; 大于1.0的占13.8%;
炼化企业传统污水处理方案难以满足新标准和未来环保要求。
9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3 原油日趋劣质
高酸原油
➢ 环烷酸废水特征,乳化、发泡; ➢ 油泥、泥砂含量高; ➢ 污水场进水COD、酚、氨氮高;含有机胺;水质波动、冲击; ➢ 电脱盐排水乳化重,油含量、COD高,生化性能较差。
• 废水中有机污染物90%以上为酸性物,且以苯酚类和低分子环烷酸 (C18以下,分子量约300)为主; • 环烷酸主要来源于电脱盐,多数由原油带入; • 汽提净化水经电脱盐回用后,挥发酚从废水中重新转入原油,但原油
基于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博弈结果是“地标+行业标准” 的综合结果将占主导。
4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石油炼制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建企 业自2015年7月1日起执行,现有企业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表1 新标准水污染物排放与现行标准主要指标对比(mg/L)
序号
污染物项目
10 DB44/26-2001
60 5
1 特别排放限值
4 江 苏 60 15
5 DB32-939-2006
5 山 东 60 6
4 DB37/656-2006
50 5
3
TDS 1600
6 陕 西 50 12
5 DB11/307-2005
7 辽 宁 50 8/1 15
3 DB21/1627-
除少数进化工园区污水场0外,其它排水的标准2将00日8 趋严格,COD全面达到
中的环烷酸则进入到废水中; • 生化处理出水中COD约30%为环烷酸贡献,常规处理工艺能不达标。
10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重质、劣质原油
➢ 沥青质废水特征,石油类密度0.95左右、密度差小,N碱性为主; ➢ 电脱盐排水油重,盐含量、油含量、COD明显增加,生化性能下降; ➢ 油泥、泥砂含量高; ➢ 污水场进水水质波动大、冲击频繁 ➢ 污油脱水困难,影响污油回炼。
50
0
外排COD浓度范围:30-300mg/L 按60mg/L标准,综合合格率95%以下约占 25%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 现有外排水水质情况(氨氮)
25
外排氨氮浓度,mg/L
20
15
氨氮排放浓度10mg/L
10
5
0
外排氨氮浓度范围:0.5-23mg/L 按10mg/L标准,综合合格率95%以下约占20%
➢ 含盐污水中含有13%~20%的不可生化降解物环烷酸, 采用常规生化工艺不能满足处理要求;
1 化学需氧量1(COD) 2 石油类 3 悬浮物(SS) 4 氨氮(NH3-N) 5 总氮(以N计)
排放限值
GB8978-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1996一级
60/50 300
60
5/3
20
5.0
70/50 300
70
8/5
40
15
40/30 60

GB8978- GB189181996二级 2002一级B类
➢ 二级溶气气浮可以除去碱中性有机物中的大部分重质烷烃和芳烃类化合物, 二浮出水中碱中性物多为含氮含氧杂环类有机物,如吡咯烷酮和哌啶等,酸 性物主要是苯酚类化合物和少量的低分子脂肪酸。
12
炼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4 高浓度含盐污水达标困难
在实施污污分流和含油污水高比例回用后,含盐污水处理存 在达标难题:
120
60
10
3.0
150
20
25
8(15)

20
5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主要地方标准
序号 省份 COD 氨氮 总氮 石油类 地方标准号
备注
1 北 京 60 10 15
4 DB11/307-2005 COD 30
2 天 津 60 8 10 10 DB12/356-2008 COD 30
3 广 东 130 50
60mg/L以下,氨氮达到5~15mg/L以下,增加总氮控制指标10~25mg/L
以下是大势所趋,部分区域还将增加TDS(1600mg/L)限制。并向地表功6能
区看齐。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 现有外排水水质情况(COD)
300
外排COD浓度,mg/L
250
200
150
100
COD排放浓度60mg/L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以上重点流域加大水体污染整治
力度,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环境风险将得到严格控制,石
化企业废水排放问题将得到极大关注。
2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中石化炼化企业分布(32家炼化企业)
3
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2 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潜在不达标风险形势严峻
地方标准:数量越来越多 行业标准:已正式执行 国家标准:GB 8978-1996 ,已有修订计划
• 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为碱性物和中性物,酸性物较少; • 碱性物以含氮或含氮含氧杂环化合物为主; • 碱性物可能来源于原油开采; • 生化处理出水中检测出微生物产物(如胡敏酸、多糖、蛋白类等); • 常规生化处理后出水COD约100mg/L左右,难以达标。Βιβλιοθήκη 11石化污水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高硫原油
➢ 汽提净化水中酸性物比碱中性物略多,酸性物主要是苯酚类有机物和低级 脂肪酸,碱中性物多为含氮化合物和一部分正构烷烃;
➢ 电脱盐排水中碱中性物和酸性物含量相当,其中碱中性物主要是苯系物、 邻苯二甲酸酯、含氮含氧有机物以及部分高级烃类化合物,酸性物多为苯酚 类有机物和低级脂肪酸;
➢ 延迟焦化废水碱中性物中含有大量的重质芳烃类有机物及其衍生物,这类 物质大多数为无法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酸性物多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