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合集下载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1933年1月14日,艾青囚于上海监狱,漫天大雪,勾起他想念故乡,想念养育自己褓姆的满怀依恋之情,于是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章《大堰河──我的褓姆》。

五年以后,1937年12月28日,艾青来到武汉,“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国某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

在这民族存亡的严重关头,人们一方面在寻求如何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则不免面对严峻的现实而陷入深沉的思考。

作为一个对祖目前途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的诗人,艾育不能不在感情上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雪荡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一个满怀正义和激愤之情的诗人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歌。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蓬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已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诗歌感情基调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艾青早期的感情基调的诗。

他的那种赤诚炽烈、深沉执着的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使他不能不以一种急切忧虑的心绪,冷竣而真实的笔触,把当时的社会气氛传达出来。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从开头到全诗中反复咏叹的两句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中的插曲,它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诚的感受,强烈的呐喊。

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给予人的感受,只能是感官上的触觉。

重要的是在于诗人的内心深切地感到了寒冷的封锁,使他不能不爆发出这强烈的呐喊。

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

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而诗人的一腔深情也是透过这一切而传达出来的。

艾青创作伊始,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怀上,现在,当民族危机的阴影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空时,他又一次以自己的笔触抒发了这种情真意挚的忧虑和愤懑。

我们从这种感情的依恋和关切中,看到了这个虽属知识分子但却与农民的命运密切联系的人,他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

对于三十年代的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到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命运的悲惨,而且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一切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艾青在对农民关注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的命运而歌吟: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这种感情和气质,是早期艾青的典型的感情和气质。

如果不深刻了解艾青这种个性上的特色,人们将很难认识他早期的艺术风格。

同时,作者通过联系自身将自己由叙述者的角度转化为参与者,进一步的拉近了和广大人民的距离,也便于直抒胸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就像我们在寒冬里看着雪花一片片飘落,感受着那份寒冷与凄美。

你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得多形象啊,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那种彻骨的寒冷。

2. 这首诗里的情感表达,哇,真的好强烈!比如“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这把风比作悲哀的老妇,太妙了吧!这难道不是把那种悲伤和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吗?3. 诗中的描写多细腻啊!“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这简单的话语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那时的艰难处境,这不就像是我们走在一条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吗?4. 想想那些在雪地里挣扎的人们,“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多让人心疼啊!这和我们遇到困难时的无助是不是很像呢?5. 这首诗真的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这不就像是历史在我们眼前重演吗?6. 它的感染力超强的!“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哎呀,读到这里,真的好想知道那是谁呀!7. 诗中的每个场景都好像在跟我们诉说着什么,“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吗?8. 那文字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却能勾起我们无尽的思绪,这不是很神奇吗?9. 读这首诗,就像打开了一扇时光的大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我们仿佛能看到过去的中国,这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对比,多么强烈啊!10.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真的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啊!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感受到了现在,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啊,不是吗?。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鉴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鉴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鉴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诗歌,它通
过描绘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
对战争的厌恶。

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鉴赏:
1. 主题:深情描绘与反思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对中国土地上雪的描绘,通过这种自然现象,表达
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关怀和对战争的反思。

2. 意象:雪与土地
作者通过雪和土地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和对战争的
反思。

雪象征着寒冷和灾难,土地则代表着人民和祖国的土地。

通过
描绘雪落在土地上的景象,作者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
厌恶。

3. 语言:朴素而深情
作者使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和对战争的反思。


的语言既不华丽也不浮夸,而是通过朴素的语言来传达真挚的情感。

4. 节奏和韵律:优美而深情
这首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非常优美,通过重复和押韵的手法,表达了作
者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这种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增强了
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5. 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
作者通过真挚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来自于作者的内心深处,也来自于他对中国人民的
深深关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首深情而反思战争的诗歌,它通过朴素的语言和优美的节奏和韵律,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感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赏析

雪落中国土地赏析
哎哟喂,说起这“雪落中国土地”,可真真是幅动人心魄的画卷儿,让人心里头那个美啊,就跟喝了口热乎乎的甜米酒似的,暖洋洋又透着股子清新劲儿。

你瞧那雪,轻轻地,悄悄地,就跟江南水乡的小娘子似的,悄无声息地就铺满了咱大中华的角角落落。

北方的雪,粗犷中带着几分豪迈,一落就是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像极了东北爷们儿那敞亮的心窝子。

南方的雪呢,细腻温婉,像是苏绣上轻轻点染的几点白,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吟诗一首:“雪花纷飞江南岸,小桥流水人家寒。


这雪啊,不仅美在外表,更有那份沉甸甸的情谊。

它覆盖了田野,给庄稼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来年定是个丰收年,农民兄弟们脸上都乐开了花,心里头那个美哟,比吃了蜜还甜。

城市里,孩子们在雪地里打滚儿,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暖了人心,也暖了这方土地。

“雪落中国土地”,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描述,它更像是一首无言的诗,一幅流动的画,讲述着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每当雪花飘落,就仿佛是大自然在轻声细语,告诉我们: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这份纯净与美好,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守护。

艾青诗选每一篇赏析

艾青诗选每一篇赏析

艾青诗选每一篇赏析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热情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这首诗极力渲染的那种气氛、描绘的那些悲惨景象,正是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和体验到的令他悲痛、令他忧虑的事情。

用艺术手段把这一切表现出来,正表明了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对人民苦难的感同身受。

2、《黎明》赏析:诗人通过“我”来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

整首诗写得明丽潇洒,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光明的一种渴望。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艾青提出的新的自由诗体的重要特点: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

3、《复活的土地》赏析:诗人以如椽的大笔、纯净而庄重的语言,将一个受尽凌辱的伟大民族正在觉醒奋起的姿态和精神,以及诗人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与苏醒的大地一起迎接战争的欢欣,如铭刻碑文似的简洁地写了出来。

这首诗具有一种深沉而巨大的艺术审美的气韵和冲击心灵的力量。

它的语言可以说是素净的,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因为任何细碎的形容词在这首诗里都必然地显得太小太浅。

4、《盼望》赏析:航船起锚和抛锚,是海员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个动作,诗人选取这种独特的视角,使这首诗具有了新鲜感和表现力,同时,通过“洁白的浪花”“铁链的喧哗”这些具体而生动地场面描写,把海员的欢悦心情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5、《太阳》赏析: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伟大的时代,以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使读者都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

“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诗人在诗中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示例文章篇一:《〈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哎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艾青的一首特别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了一下心呢。

诗的开头就特别抓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你看啊,这就好像是一幅特别冷的画一下子就摆在你面前了。

雪,咱们都见过,那白白的雪落在地上,本来是挺美的景色。

可是艾青笔下的雪,不是那种让人高兴的雪。

这雪就像一个大坏蛋,把整个中国都给困住了。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冬天,我出去玩,结果一阵特别冷的风刮过来,我感觉自己都要被冻僵了。

那时候我就想,这一点冷我都受不了,那诗里整个中国都被寒冷封锁,得多难受啊。

诗里还写到那些在雪地里的人呢。

像“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你说这个比喻多妙啊。

风就像老妇,还伸出指爪拉扯人,这就把风写活了。

我就想啊,那些行人得多冷啊,在那么冷的天,被风这么折腾。

就像我们在学校玩的时候,要是有个调皮的同学老是在后面拽你的衣服,你是不是觉得很讨厌?那这风比那调皮的同学可讨厌多了,它是在折磨人呢。

再看诗里描写的那些人物,有赶着马车的农夫,有蓬发垢面的少妇。

这些人物就像一幅幅小画一样,在诗里动起来了。

农夫在这样的雪天里,他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的马都要冻得受不了了,他还得赶路,他得多辛苦啊。

我就想到我爷爷有时候去田里干活,要是遇到个下雨天,回来都是一身泥,还特别累。

那这农夫在雪天里,肯定比我爷爷下雨天还惨呢。

还有那个少妇,她的日子肯定也充满了忧愁。

她的丈夫呢?她的家呢?在这样寒冷的雪天里,她能去哪儿呢?艾青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是怀着特别沉重的心情的。

他就像是一个诉说者,把中国大地上这些受苦的人的情况都讲出来。

他的每一行诗,都像是在喊着:“看啊,我们的同胞在受苦呢。

”这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苦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啊,就像一把锐利的小钩子,一下子就勾住了人的心。

这诗一开篇,那雪就像个调皮又冷酷的家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下子就把那种寒冷、那种压抑的氛围给造出来了。

这雪啊,可不仅仅是自然的雪,那是当时中国面临的重重苦难的象征呢。

你就感觉那寒冷从纸面上直往身上钻,冷得人打哆嗦。

诗里那些人,像赶着马车的农夫,蓬发垢面的少妇,真的就像从那个苦难的年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站在你面前似的。

艾青把他们写得特别真实,农夫在雪地里挣扎着,那是多少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写照啊。

少妇那迷茫又痛苦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无尽灾难。

这些形象就像拼图的碎片,一块一块地拼出了那个饱受战乱、贫穷和压迫的中国社会的全貌。

艾青的语言也特别有力量。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儿,简单又直白。

就像跟你唠家常一样,可是每一个字都能砸到你心里去。

他的这种表达啊,就像一个很实在的朋友,在很诚恳地跟你说那些事儿,让你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感受。

再说说这诗的感情,那是满满的悲悯啊。

艾青就像一个特别善良的大哥哥,看着这些受苦的人,心里特别难受。

他对这片土地,对土地上的人民,那是爱得深沉。

这种爱不是那种喊口号的爱,而是真真切切的心疼,是想为这些受苦的人做点什么的冲动。

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好像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大雪纷飞的中国大地。

能听到风的呼啸,能看到人们在雪中瑟瑟发抖的样子。

艾青就像一个时代的记录者,用他的笔把这一切都留下来了。

他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是多么不容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诗就像一瓶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每一次读都能有新的感受,新的触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的这首名作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外敌入侵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在这种忧虑里,展现了他对祖国与民族命运的赤诚关切。

这首诗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均以这样两句诗开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它重复叠现,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所表现的沉重、忧郁的感情,构成了贯穿全诗的基本情绪和反复出现的“主题”,既写出了彼地的自然环境,是寒夜的生活写照,又道出了彼时的政治氛围。

在这首诗中,诗人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北方到南方,勾勒了三幅饥馑流亡图。

第一幅生活画面,表现了“中国的农夫”在寒冷岁月中的艰苦跋涉,而自己也被“苦难的浪涛”所吞没而又卷起的困厄。

在那样的年代,无论农民、青年和知识分子,都不可能有好的命运。

人们只能在寒冷中艰难地忍受生活的折磨,等待着难以预料的明天。

第二幅画面,诗人把笔触指向了女性的悲惨遭遇,“蓬发垢面的少妇”“垂着头”坐在“破烂的乌篷船里”,“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第三幅画面刻画了拥挤在绝望的污巷里的垦殖者,他们人身遭凌辱,土地受蹂躏。

这三幅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现实性,又有典型性。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语言上具有散文美,比喻奇特。

艾青的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外化,而是与内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整体地形成了诗的有声有色有形的搏动着的生命体。

很多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它具有散文美,这正说明了它的平实自然的艺术特色。

它没有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技巧。

而所谓散文美,也正说明诗歌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它使诗的情境得以向远远的疆界拓展,具有了深邃广漠的感觉。

这也正是诗的大气之所在。

“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但极富于弹力与表现力,它们蕴涵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诗人的心头上,引起了深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本文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比喻奇特。

比如第一部分中背景画面运用的比喻十分新奇与妥当,诗人风比作紧紧跟随、伸出寒冷指爪拉扯行人衣襟、不停絮聒的老妇,无疑包孕了北方所遭受的一切苦难,给人一种阴森之感。

失去家园,流离颠沛的人流,就像没有了根的浮萍,就像秋天的落叶,漫无目标的浮沉、飘零。

追随着他们的只剩下“风”,还在“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的絮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