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之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史第三篇

工业设计史第三篇

图7-1 勒加于1922 年所作的《机械的要素》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图7-2 墨菲于1922年所作的油画《剃须刀》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对于机器的爱好必然对于设计产生影响。例如法国的钟表在一个世 纪前被设计成微型的希腊神庙,现在则被装饰成一件立体主义的雕塑; 一位瑞典雕塑家则做了一尊内置扬声器的机器偶像(图7-4)。
图6-5 德国西门子公司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电吹风
• 图6-6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 法”收音机
图6-6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法”收音机
图6-7 德律风根公司于1936—1937年间生产的“T644W”收音机
第七章 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 20世纪初,美术界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运动。尽管这场运动在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侧重点也不一样,但它却具有一些共同的国际特征, 如“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受到了广泛的抨击,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等。这 意味着对于个性的扬弃,而试图在一种客观的,甚至科学的基础上来创造和 理解艺术。这种趋势显示了理想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渴求一种能体现飞速 变化的外部世界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这就导致了抽象的,特别是几何的形 式,象征现代性的机器美学应运而生。先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工业及其产品成 了绘画、雕塑的主题,由此而产生的视觉语言又对工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使设计逐渐摆脱了古典艺术的禁锢而体现出工业产品自身的特色。这场美术 运动中的一些重要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都对现代设计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的创始人给立体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 这种对于艺术的理解不依靠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而是取决于艺术家们 所提供的解析。显然,这种解析并不一定总是客观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09—1913年间 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对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体 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美学相联系的几何化。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的发展与设计改革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设计改革的历史角度探讨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其中的知识点。

一、设计改革的背景“设计改革”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指的是对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教育的一场广泛的变革。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设计界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运动,这些运动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工业设计的起源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一时期,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创造具有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产品。

三、德国包豪斯运动德国包豪斯运动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改革运动之一。

它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包豪斯运动主张将艺术与技术结合,追求功能性和经济性,并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四、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洛生雷蒙德·洛生是美国工业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他对工业设计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设计与工业的融合,还提出了“人机界面”的概念,强调人类需求和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五、丹麦设计运动丹麦设计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股重要的设计改革运动,它提出了“功能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丹麦设计运动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环境友好性,对后来的工业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工业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日本将工业设计作为创新和竞争力的关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教育和研究。

日本的工业设计注重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并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元素。

七、工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工业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工业设计师们开始注重设计的可持续性,通过节能减排、材料循环利用等方式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史 第七章

工业设计史 第七章

里特维尔德(1888—1964)
(1)里特维尔德生于乌特勒支市,是荷兰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 计大师、荷兰风格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非常偏爱单纯的线条、 颜色,以便大量制造,这种简洁的设计概念深刻地影响了日后的 设计界。 (2)早年的里特维尔德曾受过木匠训练,20岁开始学习建筑, 深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3)1918年,加入荷兰风格派,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家具,代表 作为红蓝椅; (4)1923年,设计了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住宅,可以说是在红蓝 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荷兰乌德勒支(Utrecht)地方住宅室内布置
特点:只有卫生间和厨房 是固定的,其他可以自由 划分,适用于不同的使用 要求,外部的色彩设计也 同样用在室内,以色彩来 区分不同的部件,又富于 装饰趣味。
第三节 构成派与俄罗斯先锋艺术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由一批先进的 知识分子和设计师为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的需要而引发的一场前卫艺术运动 和设计运动。 构成派作品特点:充满强烈的政治热情,其艺术形式和风格带有完全抽象的概念, 主张利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 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代表人物:马来维奇、塔特林、罗德钦柯等。
塔特林1885—1953: (1)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诗人。 (2)1909年他考入莫斯科绘画、建筑、雕刻学校,可一年后便退了学。 (3)从1911年起他陆续在前卫艺术展览上层出作品。 (4)1913年他来到巴黎,怀着仰慕之情拜访了毕加索。 (5)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致力于材料、空间与结构的研究,并通过使用金 属来体现艺术家与时代的直接关系。后来越来越关注工程技术和功能的重要性。 重视物质和生产的作用,深入到工厂车间进行服装、家具、陶瓷等实用品的设计 工作。

张新沂设计史讲义 第一章 工业革命与近现代设计

张新沂设计史讲义   第一章   工业革命与近现代设计

第一章工业革命与近现代设计第一节工业革命一、人类社会的变革(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二、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后的设计形势(1)艺术与技术的分离(2)机器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与设计的复古主义(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工艺美术运动第一节约翰·拉斯金约翰·拉斯金(1819-1900),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要求美术与技术结合。

提出向自然学习的口号。

还提出设计的实用目的性。

强调设计的民主性,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设计。

其思想包括社会主义色彩,也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

具有矛盾性。

威廉·莫里斯受到他的思想影响很大。

著作有《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的石头》。

第二节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出身于富裕的商人家庭。

自幼受到很好的教育。

1851年他年仅17岁时参观水晶宫博览会之后决心学习设计。

他在大学学习建筑,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

并且参加“拉斐尔前派”绘画团体。

1860年开设设计事务所。

在平面设计方面贡献突出。

1896年去世。

倡导自然主义曲线风格,强调手工艺制作,反对机械化的粗制滥造。

在他的影响下,开办了许多家事务所。

比如1882年由阿瑟·马克穆多主持的世纪行会(The Century Guild);1888年由查尔斯·阿什比主持的手工艺行会(Guild of Handicraft),形成一个真正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他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第三节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以复兴手工艺为己任的设计运动。

它起源于英国,波及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从1860年左右开始,在1896年基本上结束。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到1915年前后才结束。

工艺美术运动的起因是欧洲工业革命后机械生产的产品造型粗糙丑陋,装饰风格繁缛、矫揉造作、不伦不类。

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风格

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风格

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风格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风格分析报告一、工业革命与设计工业革命开始的机器化大生产时代,产品设计的合理化、标准化是一个根本性的问答题。

标准化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同时也是设计的产物二、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发展的特点1、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是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创始人。

莫里斯的设计宗旨是希望还给公众、人民以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

这具有民主义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

2、新艺术运动与设计新艺术运动与设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和发展的装饰艺术运动,涉及建筑、家具、产品、服装、首饰、平面设计、书籍装帧、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领域。

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

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中,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艺术运动在新旧交替之际,是设计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历史时期,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已有的设计风格特点是与19世纪弥漫整个欧洲的维多利亚风格决裂,打破了旧传统形式的束缚,创造适合于时代的新风格;二是反对当时在西方艺术中盛行的自然主义,而主张用华美精致的装饰设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与忠实于自然地细微之处不同,而是加以自由、大胆的想象来作装饰性表现,并刻意追求自然中所蕴含的热烈而旺盛的生命力,以表现动植物生产发展的内在过程,真正把握自然、理解自然。

尤为可贵的是,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设计师们反对将艺术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或大艺术、小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仅致力于创造单价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

实质上是主张艺术家、设计师、手工艺师的结果。

这种观念可以说是包豪斯精神之先导。

3、现代艺术运动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运动时艺术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意义的寻求一种新风格的艺术运动也是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要特征的艺术运动。

1917年至1931年这十几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风格派”艺术设计运动,从立体主义起步,最终完全走向了抽象并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

现代设计史—整理

现代设计史—整理

设计史整理系列近现代设计史设计史精选设计史整理系列近现代设计史设计史1. 工业革命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1 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 41. 2工业革命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41.3 新古典主义设计 52.艺术与手工艺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先驱6约翰・拉斯金6威廉.莫里斯6阿瑟•马克穆多7阿什比7德莱赛73.新艺术运动83. 1新艺术运动概述 83.2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 83.2.1 新艺术运动在法国8新艺术运动在法国.平面设计84.2. 2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95.2. 3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96.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1装饰艺术运动概述 114. 2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 114. 3 美国装饰艺术运动 114. 4 英国装饰艺术运动 125.早期的现代设计135.1现代设计的变革 13芝加哥学派13沙利文13弗兰克•赖特14德意志制造同盟14彼得•贝伦斯145. 2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史整理系列近现代设计史5. 3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156.包豪斯166. 1包豪斯的深层含义166. 2包豪斯的发展历程166. 3包豪斯的设计教育166.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166. 5包豪斯的艺术设计177.美国现代设计的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①功能主义19②式样主义19美国设计师的代表20雷蒙特•罗维—-丑货滞销、maya原则20maya 原则^ 20流线型设计218.“二战”后各国的现代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国际现代主义设计的缘起2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22德国的现代设计229.“二战”后各国的现代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美国的现代设计23日本的现代设计23其他国家的现代设计2410.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波普设计25绿色设计25期中小结27设计史整理系列 4 近现代设计史1.工业革命的设计1.1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工业革命是现代工艺设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开辟了全方位的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设计史——现代设计发展

工业设计史——现代设计发展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 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大师 密斯· 德· 凡· 罗(Ludnig MiesVan DerRohe)的 “MR”轻巧、优雅的钢管椅, 巴塞罗那椅与巴塞罗那世 界博览会的德国馆的三维 空间设计,建筑与椅子一 样是代表他“少就是多” 的设计思想的杰作。

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 阿尔托 (Alvar Aalto 1898—1976)把 家具设计看成是“整体建筑的附 件”,他采用蒸气弯曲木材技术 而设计的一系列曲木家具,具有 强烈的有机功能主义特色,成为 现代家具设计非常独特的经典作 品,是他构成追求完美的有机形 式风格建筑的一部分。
家具


现代家具
自清代中叶以后,我国家具渐渐地受到了西方家具的影响和冲击, 在吸收西方家具的让程中,不断地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和新款式,如 镜台、片子床、五斗柜、大衣柜、写字桌、百灵台,等等。这些家 具至今仍在城市家庭中使用,包括现在继续吸收国外家具而出现的 各种新产品,都被人们称之谓“现代家具” 。


楠娜蒂兹尔的家具设计
楠娜蒂兹尔(Nanna Ditzel_)是丹麦最典型资格最老的女设计师,在晚年,她集中精力研究椅子设计,包 括技术、材料、造型和功能,特别注重“以人为本”设计椅子,受到美丽的蝴蝶的启发,她把蝴蝶的飘逸轻 灵的灵感应用于设计之中,创造了一系列用优美弧形构成如翅膀般的轻灵的椅子造型,为丹麦现代家具设计 带来了新型的设计思想,表现出她非凡的艺术才干和幽默感。
始人与领导者,是一位天才者的设计杰 出大师,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们开创的一 种全新的开放式的设计思想,表现了一 种全新的自由的生活观念。他认为: “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讨生活的 方式。”即设计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 方式。他的

工业设计史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例子

工业设计史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例子

工业设计史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例子工业设计是一门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学科,它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美感、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下面列举了十个以工业设计史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例子。

1. 瓷器: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杰作,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设计师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创造出更轻、更坚固、更具创意的瓷器产品,如餐具、花瓶等。

2. 家具:传统家具设计注重木材的加工和手工艺的表现,而现代工业设计则更加注重人体工学和功能性。

现代工业设计师在传统家具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生产工艺,创造出更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家具。

3. 汽车:汽车设计是工业设计中的重要领域,它将传统的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现代汽车采用先进的材料、智能科技和环保技术,不仅外观更加动感时尚,内部空间也更加舒适多样化。

4. 鞋子: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传统的鞋子设计注重手工制作和舒适度。

现代工业设计师结合传统的制鞋工艺和现代科技,创造出更轻便、舒适、时尚的鞋履产品。

5. 手表:手表是一种融合了精密机械和艺术设计的产品,传统手表设计注重机械结构和制表工艺。

现代工业设计师将传统的制表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精确、更多功能、更具设计感的手表产品。

6. 照明设备:传统的照明设备主要采用灯泡和灯罩的组合,现代工业设计则通过运用LED技术、智能控制等现代科技,创造出更节能、更环保、更具设计感的照明产品。

7. 电子产品:传统的电子产品设计注重功能和性能,现代工业设计师则注重用户体验和外观设计。

现代电子产品结合了传统的电子元件和现代科技,创造出更智能、更便携、更具设计感的电子产品。

8. 包装设计:传统的包装设计注重手工艺和材料的运用,现代工业设计师结合现代科技和环保理念,创造出更具创意、更环保、更便捷的包装设计。

9. 厨房用具:传统厨房用具注重手工制作和实用性,现代工业设计则通过结合传统制作工艺和现代科技,创造出更耐用、更便捷、更符合现代厨房需求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该刊的编辑兼出版人、画家陶斯柏(Theo Van Doesberg Doesberg)是风 格派的理论家和发言人。风格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建筑师奥德(Jocobus J。P。Oud,1890一1963) 和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等人。
里特维尔德红/蓝椅分析
• 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艺术史上人们难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 能如此完美地体现一种艺术理论。
• 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 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
• 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 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
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等。这就导致了抽象的,特别是几何的形式,象征现 代性的机器美学应运而生。 • 先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工业及其产品成了绘画、雕塑的主题,由此而产生的 视觉语言又对工业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设计逐渐摆脱了古典艺术的禁 锢而体现出工业产品自身的特色。 • 这场美术运动中的一些重要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都对 现代设计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图7-1
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相同点
• 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都把普通批量产品 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表现。
• 1914年杜查普(Marcel Duchamp)买了一 只廉价的铁制瓶架,署名后存列在其工 作室内,声称它是一件艺术品。
• 美国画家墨菲(Gerald Murphy)1922年 所作的一幅油画(图7-2)就是以一些日常 用品为主题,描绘了一只火柴盒、一具 安全刀架和一支自来水笔。画家似乎在 说:这些工业产品虽然貌不惊人,它们 比那些貌似非常重要的事物更有意义。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sm)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夕的法国,它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圆柱体、 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等)来描绘客观世界。立体 主义的创始人给立体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 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 义。”
毕加索(Paplo Picasso)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在1909-1913年间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对 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 体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美学相联 系的几何化。
功能主义
• 功能主义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即已出现。在最简 单的意义上,功能主义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于它对于 其目的的适应性。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 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理性主义
• 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 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 经济性。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功能主义,也不等于理性主义, 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反对这些名称。
• 风格派艺术家把几何形式与机器生产等 同起来,追求那种在机器产品中的精确。
图7-5
风格派作品分析
•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 • 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
与平衡的心态。 • 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马来维奇(Kasimir Malevich,1868-1935)为 中心的一批艺术家就已转向一种完全的几何抽象,发展了一种在白色背景 下进行几何构图的抽象艺术。
• 1920年有两位前苏联艺术家发表了《生产宣言》,奠定了构成主义的理论 基础。
构成派设计理念
• 在政治上,构成派试图把对传统的抛弃以及对技术的热情与共产主义的理 想联系起来;
图7-11
第三节 构成派与俄罗斯先锋艺术
• 在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中,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影响最大的是 构成派(Constructivism)。构成派艺术家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 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的主题。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工程 结构物,因此被称为构成主义。
构成派产生背景
• 无论是构成派还是风格派都热衷于几何形体以及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它们在旨趣上和做法上都无重要区别,实际上两派的一些成员也在一起活 动了。
• 从艺术上讲,两派都是抽象的,反现实主义的,但它们在造型和构图的视 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研究是有价值的。对于现代建筑及工业设计起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节 走向现代主义
构成派出现了几种理论
• 1922年一位主要的理论家阿瓦托夫(B。Arvatov)提出了一个关于工业产品 的详尽观点。他声称,生产工程师的工作与艺术家的工作相似。工程师们 也是“事物的发现者、材料的组织者、形式的创造者”。艺术家与工程师 的技艺均来自实践经验,只是发现和发明的方式不同而已。强调个别工程 师-艺术家决定性综合作用 ;
工业设计史之艺术 变革与现代设计
主要线索: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勒加、德普罗、墨菲、风格 派、陶斯柏、蒙德里安、里特维尔德、构成派、塔特林、阿瓦托夫、李 西茨基、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格罗披乌斯、米斯、柯布西 埃、机器美学、包豪斯、伊顿、纳吉、布兰德
第一节 美术革命
• 本世纪初,美术界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运动。 • 有一些共同的国际特征,如“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受到了广泛的抨击,
三个乐师 毕加索
未来主义
• 未来主义(Futurism)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出现于 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它对资本主义的 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它否定传统 的艺术规律,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并 提出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偶像和主题。在绘 画作品中,未来主义者试图表现现代生活的活力— —都市中人群的运动及汽车、火车的高速飞驰等, 他们还将一些普通的批量产品作为描绘的主题。勒 加(Fernand Leger)世纪20年代所作的一幅画《机 械 的 要 素 》 ( 图 7 - 1 ) 和 德 普 罗 ( Fortunato Depero)20世纪30年代所作的《钢与透平》中的机 械构图就分别体现了这两个方面。
图7-2 讨论不同点?
• 1929年席勒 (Charles Sheeler)的油画 《上甲板》(图73)更是直接以机 器本身作为绘画 主题。
图7-3
• 法国的钟表在一个世 纪前被设计成微型的 希腊神庙,现在则被 装饰成一件立体主义 的雕塑;一位瑞典雕 塑家则作了一尊内置 扬声器的机器偶像 (图7-4)。
美术革命成果
• 从设计手法上看与18世纪矫揉造作之风并无本质区别,但它们毕竟预示着 某种重要的东西,即人们已开始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工业产品。
• 现代艺术通过将工业的形式与其内涵相分离,从而建立了一种与工业社会 相契合的新美学。人们不再把工业视为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粗鲁力量,而 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的范例。因此,必须允许机器表现它自己的形式和想 象力,而不必在它们身上强加一件古典的外衣。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分散的各种 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会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 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现代主义起缘
• 现代主义首先起缘于对机器的承认,机器既是以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理性的 现代设计的源泉,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在产品设计上,这种思想 通常是以象征效率的风格来体现的。这里,科学性取代了艺术性,所以被 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 里特维尔德8岁时便师承其父制作家 具,20岁开始学习建筑,深受工艺美 术运动的影响。1911年他单独开设了 一间家具店,1918年加入风格派。
• 他一生设计了大量家具(图7-6,图7 一7,及图7-8),其中红/蓝椅无疑是 本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 的作品。
图7-6 红/蓝椅
Hale Waihona Puke 图7-7图7-8构成派结局
• 构成派实现标准设计方案中惟一值得注意的成功是由名为“工作青年艺术 联盟”的一个列宁格勒工人团体所取得的 ;
• 1928年先锋派艺术被“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所取代,新古典再度复兴, 构成派很快销声匿迹了。
小结
• 前苏联先锋派艺术的实际成果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前苏联工业的客观条 件所限,无法为革新的理想提供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先锋派一直 未能将其乌托邦式的理想与设计和他们的时代结合起来。
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 • 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
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 风格派最有影响的实干家之一是里特 维尔德,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 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 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 的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 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
• 红/蓝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尽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根据 设计者的最初目的,它还是相当功能性的。
• 几年以后,里特维尔德设计 了一组吊灯(图7-9),批量 生产的灯管被小黑块固定住, 然后悬挂起来,其中两支水 平,一支垂直,由此创造了 一件实用而全无矫饰的灯具。 这种灯具后来被包豪斯广为 采用。
•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 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 宙的法则——和谐。
• 蒙德里安的绘画(图7-5)典型地体现了 风格派的视觉语言。
• 他在作品中仅用三原色色块以及非彩色 的黑、白、灰色。对风格派的艺术家而 言,这些基本要素是整个视觉现实的基 础,他们追求的是将这些线条、块面、 色彩等相互冲突的因素构成一幅均衡而 合比例的画面,作为生活普遍和谐的一 种象征,一种将和谐推广到整个视觉环 境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