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计算题汇总
成本会计计算题汇总

一、零售企业进销差价率销售成本的核算。
资料:某零售企业B类商品10月初“库存商品”账户月初借方余额为40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月初贷方余额为8 280元。
本月购进该类商品进价成本为112 000元,售价金额140 000元。
本月该类商品销售收入为136 000元。
要求:计算B类商品10月份的进销差价率及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并编制进销差价结转会计分录。
(保留整数)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资料:金丰工厂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40 008元,其中,直接材料20 400元,直接人工12 320元,制造费用7 288元;本月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288 000元,直接人工184 680元,制造费用59 712元;本月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在产品原材料已全部投入,加工程度为50%。
要求:(1)计算在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的约当产量及各自的分配率;(2)计算在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总成本;(3)计算完工产品甲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成本和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4)编制生产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5)填写甲产品的成本计算表。
产品成本计算单生产单位:生产车间2008年3月金额单位:元产品:甲产品三、成本还原计算资料:某工业企业第一、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列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资料如下:第一车间本月生产的半成品成本结构为:原材料2900元,工资及福利费1380元,制造费用2720元,合计7000元;第二车间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结构为:半成品8400元,工资及福利费2800元,制造费用4160元,合计15360元。
要求:将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综合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写出计算过程(1)计算成本还原率;(2)计算产成品中半成品综合成本所含原材料费用;(3)计算产成品中半成品综合成本所含工资及福利费;(4)计算产成品中半成品综合成本所含制造费用;(5)还原后产成品成本原材料项目、直接人工项目、制造费用项目分别是多少及还原后总成本是多少;6)填写成本还原计算表。
《成本会计》计算练习题

《本钱会计》计算练习题《本钱会计》计算练习题1、某根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
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6〕预提修理费800元;〔7〕本月摊销保险费600元;〔8〕辅助生产本钱〔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根本生产本钱〞列明细帐〕答:〔1〕借:制造费用 2400 〔2〕借:制造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2400 贷:应付工资 3000 〔3〕借:制造费用 420 〔4〕借:制造费用 2000 贷:应付福利费 420 贷:原材料 2000 〔5〕借:制造费用 1800 〔6〕借:制造费用 800贷:累计折旧 1800 贷:预提费用 800 〔7〕借:制造费用 600 〔8〕借:制造费用 1400贷:待摊费用 600 贷:辅助生产本钱 1400 〔9〕借:制造费用 1880贷:银行存款 1880本月制造费用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0.572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572=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借: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 2860 —乙产品5720 —丙产品 5720 贷:制造费用 14300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本钱为29000元。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含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含答案).《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参考答案1、某基本⽣产车间⽣产甲、⼄、丙三种产品,共计⽣产⼯时25000⼩时,其中:甲产品5000⼩时,⼄产品10000⼩时,丙产品10000⼩时。
本⽉发⽣各种间接费⽤如下:(1)以银⾏存款⽀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2)车间管理⼈员⼯资3000元;(3)按车间管理⼈员⼯资的14%提取福利费;(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6)预提修理费800元;(7)本⽉摊销保险费600元;(8)辅助⽣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1400元;(9)以银⾏存款⽀付办公费、⽔电费、邮电费及其他⽀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发⽣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基本⽣产成本”列明细帐)答:(1)借:制造费⽤2400 (2)借:制造费⽤3000贷:银⾏存款2400 贷:应付⼯资3000(3)借:制造费⽤420 (4)借:制造费⽤2000贷:应付福利费420 贷:原材料2000(5)借:制造费⽤1800 (6)借:制造费⽤800贷:累计折旧1800 贷:预提费⽤800(7)借:制造费⽤600 (8)借:制造费⽤1400贷:待摊费⽤600 贷:辅助⽣产成本1400 (9)借:制造费⽤1880贷:银⾏存款1880本⽉制造费⽤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0.572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5000*0.572=2860⼄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10000*0.572=5720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10000*0.572=5720借:基本⽣产成本—甲产品2860—⼄产品5720—丙产品5720贷:制造费⽤143002、某企业⽣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燃料费⽤,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
两种产品的燃料费⽤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 产品300件。
《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A.企业B.成本C.资金D.会计主体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
A.成本控制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考核4.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A.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B.各行业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5.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C.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D.生产中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6.产品成本是指()。
A.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C.企业在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企业为生产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7.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8.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各种费用的分配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D.确定成本计算对象10.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是由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若干价值构成,包括()。
成本会计计算综合

成本会计计算题综合: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5000元,制造费用15000元。
本月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94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50000元,制造费用150000元。
完工产品5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300元,单件工时定额38小时。
月末在产品4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50元,工时定额25小时。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0元,人工费用15000元,制造费用10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
要求: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10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l00件。
期初在产品成本为26000元,本期发生费用共计450000元。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单件材料定额成本200元,单件定额工时为4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每小时制造费用2元。
要求: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费用。
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20小时,经三道工序制造。
各工序工时定额:第一工序4小时,第二工序8小时,第三工序8小时。
各工序内均按50%的完工程度计算,本月完工200件,在产品120件,其中:第一工序20件,第二工序40件,第三工序60件。
月初加本月发生费用合计分别为:原材料16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79800元,制造费用8512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人。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计算产品成本B. 提供决策信息C. 评估企业绩效D. 以上都是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在于:A. 成本的金额大小B. 成本的可追溯性C. 成本的发生时间D. 成本的支付方式3.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其总额:A. 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B. 随产量的减少而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4. 变动成本的特点不包括:A. 与产量成正比B. 每单位成本固定C. 总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D. 每单位产品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5.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可以帮助企业:A. 确定销售价格B. 评估员工绩效C. 发现成本差异D. 预测未来成本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7. 什么是混合成本?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其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8. 什么是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它在企业决策中有何重要性?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5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3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每单位2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每月10000元。
若该企业本月生产了1000单位产品,请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
10. 假设上题中的企业希望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
如果企业预计下月生产1200单位产品,且希望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每单位变动成本5元,请计算新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D5. C二、简答题6. 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企业确定产品成本,为定价决策提供依据;评估和控制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分析成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财务报告,满足外部监管要求。
7. 混合成本是指既包含固定成本成分又包含变动成本成分的成本。
例如,电费可能包含固定的基本费用和按使用量计费的变动费用。
成本会计习题总结(含答案)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判断题1.产品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耗费。
╳2.成本计算要求正确及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随意确定。
╳3.成本核算的分期核算原则强调企业必须按成本计算期计算产品成本。
╳4.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首先必须制定成本开支范围,并按成本开支范围列支成本。
√5.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若干的成本项目。
√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耗费称为(生产费用)2.(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和核心工作。
3.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许须持一致,以使各期成本核算资料互相可比是指成本核算的(一致性原则)4.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的费用称为(期间费用)5.企业的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是(制造费用)第二章判断题1.“材料采购”账户月末如果没有余额,表示月末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会使计入产品成中的材料费用接近实际。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应登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
√4.月末车间已领用的材料,如果下月上产还需要,应办理“假退料”手续,不能将此材料费用计入本月份的生产费用,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
√5.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符合谨慎性原则。
╳单项选择题1.“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
2.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3.工业企业在燃料费用比重较大时,可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动力”成本项目,并增设“燃料”一级账户,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对已领用的燃料费用总额贷记(燃料)账户。
4.先进先出法会使(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实际)。
5.使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的存货计价方法是(先进先出法)第三章判断题1.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实际金额总数。
╳2.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是根据工资结算单及其他相关材料直接编制的。
成本会计历年考试计算题汇集共6页

成本会计历年考试计算题汇集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实际工时为:甲产品20000小时,乙产品32000小时,根据工资计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为2392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41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35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3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2000元。
要求: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按实际工时进行分配。
2、某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原材料定额消耗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
9月份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687元,工资及福利费1936元,其他费用2579元。
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
要求: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该月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某企业生产B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4、某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甲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加工处理,可以成为副产品——乙产品。
甲、乙产品的加工处理,都属于单步骤生产,在同一车间内进行。
本月两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生产工时比例通过工、费分配表分配。
甲产品领用原材料98000元,甲产品的生产工时15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000小时。
该车间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为6400元,制造费用为11200元,这些费用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都按生产工时比例通过工、费分配表分配。
甲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4000公斤,每公斤定价0.3元,全部为乙产品耗用。
甲产品产量为2000件,乙产品产量为500件。
甲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比重很大,因而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定额费用计价。
期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75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1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辅助生产费用发生的核算:一、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专用工具一批,为了简化核算,不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
本月发生费用如下:1辅助车间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6800元,辅助车间一般性耗料600元。
2生产工人工资6400元,其他人员工资1000元。
3.燃料和动力费用28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00元。
5.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费、邮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1600元。
6.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
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二、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专用工具一批,本月发生费用如下:1.辅助车间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6800元,辅助车间一般性耗料600元。
2.生产工人工资6400元,其他人员工资1000元。
3.燃料和动力费用28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00元。
5.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费、邮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1600元。
6.结转辅助生产的间接费用。
7.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
若要求按成本项目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
编制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作业本)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
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费用、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
1.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2600-400=2200(小时)运输:7500-300=7200(吨公里)2.分配率修理:4510|÷2200=2.05(元/小时)运输:7920÷7200=1.10(元/吨公里)3.对外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 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05=4100(元)应分配运输费用=5200×1.10=5720(元)行政管理部门: 应分配修理费用=200×2.05=410(元)应分配运输费用=2000×1.10=2200(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9820管理费用261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510——运输792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某企业设置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9000元,提供修理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6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3000小时。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20000元,提供运输40 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15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8500吨公里。
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费用、运输费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列示明细科目,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1.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修理19000÷20 000=0.95(元/小时)运输20 000÷40 000=0.5(元/吨公里)2.交互分配运输应分配修理费=1000×0.95=950(元)修理应分配修理费=1500×0.5=750(元)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数额)修理19000+750-950=18800(元)运输20000+950-750=20200(元)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对外分配率)修理18800÷19000=0.98947运输20200÷38500=0.524685.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修理费=16 000×0.98947=15831.52(元)运输费=30 000×0.52468=15740.40(元)行政管理部门:修理费=3 000×0.98947=2968.48(元)运输费=8500×0.52468=4459.60(元)6.会计分录(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750——运输950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750——修理9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31 571.92管理费用7 428.08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8 8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20 200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360——运输24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360——运输240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12 784管理费用 1 256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 160——运输8 880第四章约当产量比例法: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三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本月甲产品完工200件,各工序在产品数量:第一道工序20件,第二道工序40件,第三道工序60件。
月初在产品及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原材料费用1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7980元,制造费用8512元。
要求;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3.计算费用分配率4.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5.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1.完工率第一道工序:850%100%10% 40⨯⨯=第二道工序:81650%100%40% 40+⨯⨯=第三道工序:8161650%100%80% 40++⨯⨯=2.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2010%2⨯=件第二道工序:4040%16⨯=件第三道工序:6080%48⨯=件共计66件3.费用分配率原材料:1600050 200120=+工资及福利费:798030 20066=+制造费用:851232 20066=+4.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
完工产品费用:原材料费用:200501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200306000⨯=元制造费用:200326400⨯=元合计22400 元月末在产品费用:原材料费用:12050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66301980⨯=元制造费用:66322112⨯=元合计10 092 元5.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22400贷:基本生产成本22400P92定额比例法:1.定额原材料费用、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100×80=8000 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各项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分配率=350075001.1 30007000+=+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50035001.2 20003000+=+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0.8 20003000+=+3.完工产品成本原材料8000×1.1=8800工资及福利费4000×1.2=4800制造费用4000×0.8=3200月末在产品成本原材料:2000×1.1=2200 元(或3500+7500-8800=2200)工资及福利费:1000×1.2=1200 元(或2500+3500-4800)制造费用:1000×0.8=800 元(或1500+2500-3200)4.产品明细账。
产品明细账产量:100件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1. (作业本)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量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产品跨月陆续完工。
(1)5月份投产的产品批号有:20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6月份全部完工。
20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6月份全部完工。
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2015批号乙产品5月份完工数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
每台计划成本:直接材料费用460元,直接人工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计算各批产品5月份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月份两批产品全部完工,计算两批完工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作业本)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9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有:1001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
1002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全部未完工。
1003批号:丙产品20台,上月投产,本月完工5台。
(2)、1003号月初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200元,直接人工1060元,制造费用2040元。
(3)、本月各批号生产费用如下:1001批号:直接材料3360元,直接人工2350元,制造费用2800元。
1002批号:直接材料4600元,直接人工3050元,制造费用1980元。
1003批号:直接材料2680元,直接人工2450元,制造费用3020元。
1001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1002批号由于全部未完工,本月生产费用全部是在产品成本。
1003批号丙产品完工数量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
每台产品计划单位成本:直接材料190元,直接人工180元,制造费用25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1001 投产日期:9月产品名称:甲批量:10台完工日期:本月完工6台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材料费用=3360/10×6=2016(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直接材料费用=336×4=1344(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费=2350/(6+4×50%)×6=1762.5(元)完工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2800/(6+4×50%)×6=21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费=2350-1762.5=587.5(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2800-2100=700(元)乙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1002 投产日期:9月批量:10台完工日期:全部未完工产品名称:乙产品丙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1003 投产日期:8月产品名称:丙产品批量:20台完工日期:9月完工5台逐步结转分步法: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