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按摩十八法[新版]

合集下载

张继太极推拿十八法心法

张继太极推拿十八法心法

张继太极推拿十八法心法
安徽张继名少华,独创太极推拿法。

静缓柔和复四性,松理顺运通五法,刚柔相济幅频力,忌暴避硬牢四性,始而有终查病因,针对持久妙手春。

六句心法要牢记,临床施术谨遵它。

急性疼痛宜以缓,慢性劳损柔中刚。

太极分推肩背部,太极双推舒筋络。

单掌直推酌情施,掌根推拨冈上肌。

双掌叠推松腰骶,太极合推四肢通。

拇指单推治急症,拳顶滚推颈肩部。

拳顶直推背直肌,拳顶拧拨肩胛外。

拇食夹推颈项棘,抱拳夹推棘两旁。

拳顶互推腰背肌,阴阳回推在肩背。

拳掌交叉理腰臀,华佗夹脊关节夹。

双鹤展翅胛内缘,疏风解表胸闷喘。

太极推拿推乾坤,臀部拘挛松理顺,松理顺运五法通,脱脂减肥也用它。

十年刻苦呕心血,不求往日富荣华,今生所望育英贤,张继弟子誉为先。

气功按摩十八法

气功按摩十八法

氣功按摩十八法作者:不詳氣功按摩十八法是在前人養生術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其主要內容源出宋明時期。

該功法的特點是以氣功導引配合全身按摩,強調內靜外動。

本功法不但能強身健體,對高血壓、神經衰弱、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偏癱、月經不調等疾病也有一定療效。

練習的具體方法如下:預備功:頭頂端正,合眼閉口,以鼻呼吸,舌抵上齶,含胸拔背,兩手微屈於小腹前,手心向上,手指相對但不接觸,兩腳分開略寬於肩,兩膝微屈,腳尖向前微微內收,從頭到腳節節放鬆。

心靜無雜念,意念集中于臍下丹田處。

呼吸輕柔調勻。

一、揉發梳頭雙手十指分開,微曲,從前發際梳到後發際,共十八~三十六次。

二、雙鳴天鼓以兩掌心分別按耳,再用雙手食指敲風池穴十八~三十六次。

三、旋指搗耳以食指尖輕輕插至兩外耳道口,同時內旋,再突然放鬆,共十八~三十六次。

四、運目養神按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雙目九~十八圈後,閉目休息,再睜眼遠眺片刻;繼之按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雙目九~十八圈,閉目休息,再睜眼遠眺片刻。

五、刮眼明目用兩拇指點按太陽穴,以食指刮上、下眼瞼各十八次。

六、捋鼻防感用兩拇指指關節沿鼻唇溝上下按摩十八~三十六次。

七、浴面生華用兩掌在面部上下做旋轉按摩十八~三十六次,使面部發熱。

八、叩齒固腎叩打門、邊牙各十八~三十六次。

九、攪海吞津用舌在口腔內攪動十八~三十六次,所生津液分二~三次咽下,意送丹田。

十、堅推肩井用兩掌左右交叉按摩肩井穴及其周圍,按摩時腰部隨著上肢的擺動自由旋轉。

對治療肩背痛、落枕、舉臂困難、甲亢等均有一定療效。

十一、橫摩胸肋兩掌交叉橫摩左、右胸肋各十八~三十六次。

十二、正反揉腹兩掌相疊,用掌心旋轉按摩腹部,上至劍突,下至曲骨穴,正反各十八~三十六圈或至腹部發熱。

十三、背搓腰際用兩手心同時上下按摩兩側腰際各十八~三十六次。

十四、敲打命門雙手握拳,在自由轉腰時,用雙拳輪換敲打前後命門。

具有強腰壯腎,對消化系統疾病亦有一定療效。

十五、按摩上肢以右手按摩左上肢。

太极气功十八式的练功法

太极气功十八式的练功法

太极气功十八式的练功法
1、起式调息
2、开阔胸怀
3、挥舞彩虹
4、轮臂分云
5、定步倒卷胧
6、湖心划船
7、肩前托球 8、转体望月
9、转腰推掌 10、马步云手
11、捞海观天 12、推波助浪
13、飞鸽展翅 14、伸臂冲拳
15、大雁飞翔 16、环转飞轮
17、踏步拍球 18、按掌平气
第一套防治颈肩痛的练功法1、颈项争力 2、左右开弓3、双手伸展 4、开阔胸怀5、展翅飞翔 6、铁臂单提
第二套防治腰背痛的练功法1、双手托天 2、转腰推掌3、叉腰旋转 4、展臂弯腰5、弓步插掌 6、双手攀足
第三套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1、左右转膝 2、仆步转体3、俯蹲伸腿 4、扶膝托掌5、胸前抱膝 6、雄关漫步
第四套防治四肢的练功法
1、马步推掌
2、歇步推掌
3、上下疏通
4、转体回头
5、左右蹬腿
6、四面踢毽
第五套防治键鞘炎的练功法
1、四面推掌
2、拉弓射箭
3、伸臂转腕
4、前后展臂
5、马步冲拳
6、松臂转腰
7、搓手
第六套防治内脏功能紊乱的练功法1、摩面揉谷 2、按摩胸腹3、梳头转腰 4、托掌提膝5、转腰俯仰 6、展臂舒胸7、拍打。

太极推拿十八法

太极推拿十八法

太极推拿十八法第十三式阴阳回推法此法是颈肩部综合施术手法,临床主要以治疗颈肩背部肌肉拘挛、僵硬为功效,如岗上肌僵硬所至上肢肩部酸痛、背直肌上端拘挛所至肩胛内缘疼痛等以此法施术于局部可使拘挛、僵硬得以疏松而缓解疼痛。

阴阳回推肩背肌临床施术:术前将推拿膏涂布于施术部位及术者双手。

术者立于患者肩前偏于一侧呈弓步,术中要求上臂下沉,肘关节由曲至伸,腕关节悬起,一手在前平伸,掌根着力外摆施术于肩胛内缘,术中掌根逐渐外摆侧推至肩胛下角。

一手在后握虚拳拇指屈伸自如,指端微翘附于棘突之上,术中肩臂下沉肘关节由屈渐伸,拳顶桡侧内收,尺侧外摆,以食指着力回收拧拨颈肩部,(也可着力点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指关节,拳顶尺侧内收桡侧外旋)术中左右交互施术,在肩胛内缘痛点不明显时可以双拳使用,在前的手以拳顶尺侧前推外摆,在后的手以拳顶桡侧回收内勾。

幅度根据解剖起始而定,力度按病情轻重缓急而施,适宜为度,频率在每分钟70次左右。

硬者易静,以求松。

痉者易缓,以求理。

挛者易柔,以求顺。

痛者易疏,以求运。

痹者易和,以求通。

堇记静缓柔和四性复,松理顺运通五法的道理。

远离刚中柔,适时柔中刚!功能作用:松解拘挛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缓急止疼理顺结节第十四式拳掌交叉推法此法多用于腰臀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疼痛为主,临床施术于肩部时,可变换为拳顶内勾施术于肩胛骨或大圆肌之上,以求松解肌肉拘挛。

拳掌交叉推腰臀临床施术:术前将推拿膏涂布于施术部位及术者双手。

术者立于患者一侧腰臀部,身体侧向前倾,一腿在前呈弓步一腿在后呈蹬步,肩臂下沉肘关节屈曲上悬。

一掌附于腰骶关节上呈虚掌,腕关节下沉掌根着力由骶部向外侧(靠近术者为内侧)腰髂部侧推或变掌为拳侧推。

另一手握拳,肩臂下沉肘关节屈曲上悬,腕关节屈曲旋转带动拳顶向内拧拨回勾,幅度不宜过大,力度视病情症状轻重缓急而定,频率每分钟60次左右,堇尊复合四性,妙用五法之意,不可暴力施术!功能作用:疏筋解痉松解拘挛理顺结节缓急止疼第十五式指关节夹推法此法主要施术于棘突两旁的华佗夹脊穴,功效以祛风散寒退热为主。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简介练功十八法发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的东昌地段医院,其创始人是该院中医骨伤科医师、“上海伤科八大家——王氏伤科”传人庄元明医师。

他继承了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王氏伤科创始人王子平先生“却病延年二十势”的经验,通过发掘、整理古代“导引术”、“吐纳功”、“按摩术”等传统的祖国医学体育,针对慢性病的病因、病理特征,揉合进他的推拿方法总结出该套简易实用的功法。

锻炼起来按口令运动,集娱乐健身为一体,全套功法包含前、后、续三段。

练功十八法——前十八法一、颈项争力预备势:两脚平行开立,稍宽于肩,两掌叉腰,大拇指向后(图1)。

【口令】1.头颈正直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目视右前方(图2)。

2.还原成预备势。

3.头颈正直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目视右前方(图3)。

4.同2。

5.抬头望天(图4)。

6.同2。

7.低头看地,下颌触胸骨(图5)。

8.同2。

重复做2~4个八拍。

【要点】头左右旋转及抬头低头时,上体正直,不能挺腹。

颈部肌肉要有酸胀感为动作到位。

【功效】颈部急性扭伤(如落枕),慢性颈部软组织疾病(勿颈项强直)。

二、左右开弓预备势:两脚平行开立,稍宽于肩,两臂屈肘,两掌虎口相对成圆形,掌心向前,手距面部约30厘米左右,目视正前方(图6)。

【口令】1.两掌左右分开至体侧,同时,掌变空拳,拳心向前,头向左转,视线过空拳望远处。

挺胸、前臂与地面垂直(图7)。

2.还原成预备势。

3~4同1~2,唯方向相反(图8)。

重复做2~4个八拍。

【要点】分掌时不能耸肩,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两肘须保持在同一水平。

颈、肩和背部肌肉有酸胀感,并可放射至两臂肌群,同时,胸部有舒适感。

【功效】颈、肩、背部酸痛、强直,手臂麻木及胸闷等。

三、双手伸展预备势:两脚平行分开站立,稍宽于肩,两臂肩侧屈,手握空拳,拳稍高于肩,拳心向前(图9)。

【口令】1.两拳松开,同时,两臂上举至顶点,手脚成垂直线,掌心向前,抬头,目视左手(图10)。

2.还原成预备势。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共有三套,每套由十八节动作。

第一套简称“前十八法”,主要防治颈、肩、腰、腿痛;第二套简称“后十八法”主要防治四肢关节痛、腱鞘炎、网球肘以及内脏功能紊乱;第三套简称“续十八法”,主要防治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心肺功能衰弱。

今天介绍的“前十八法”和“后十八法”,是国内外广大患者和练功爱好者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良师益友。

我已将练功十八法具体节数的名称给摘录下来,便于朋友们看起来方便。

练功十八法(医疗保健操)
锻炼48字诀
针对需要,乐观锻炼。

缓慢连贯,配合呼吸。

动作正确,幅度要大。

强调内劲,得气为要。

活动适量,逐渐提高。

防病治疗,贵在坚持。

前十八法
第一节颈项争力第二节左右开弓第二节双
手伸展
第四节开阔胸怀第五节展翅飞翔第六节铁臂
单提
第七节双手托天第八节转腰推掌第九节叉
腰旋转
第十节展臂弯腰第十一节弓步插掌第十二
节双手攀足
第十三节左右转膝第十四节仆步转体第十五
节俯蹲伸腿
第十六节扶膝托掌第十七节胸前抱膝第十八
节雄关漫步
后十八法
第一节马步推掌第二节歇步推掌第三节上下疏通
第四节转体回头第五节左右蹲腿第六节四面踢毽第七节四面推掌第八节拉弓射箭第九节伸臂
转腕
第十节前后展臂第十一节马步冲拳第十二节松臂
转腰
第十三节摩面揉骨第十四节按摩胸腹第十五节俯蹲伸腿第十六节托掌提膝第十七节转腰俯仰第十八节展臂舒
胸。

10.20义教功法图解(十八法颈项部)

10.20义教功法图解(十八法颈项部)

练功十八法 (一) 防治颈肩痛的练习方法
(1) 颈项争力:
叉腰,头左侧屈、
右侧屈;转头左
看,转头右看;
抬头仰望,低头
看地;环转一周。

(3)双手伸展:握拳预
备,眼看左手,拳变掌
上举,向上延伸,掌变
拳回收;转右如左。

(2)左右开弓:
胸前抱球,开弓握拳,眼看左拳;还原成抱球姿势,开弓握拳,眼视右手。

(4)开阔胸怀:
叠掌于小腹前(左下
右上),向前向上伸
展(吸气),双手打
开,至与肩同高时翻
掌下落(呼气),眼
看左手;
右边则亦然。

(5)展翅飞翔:两掌于腰侧预备,向后掌背贴背部往上走,于腋下出,肘高于腕,头埋于两臂间,如小鸟的头埋于翅膀中(吸气),呼气时肘先下,抬头,抱球,收。

(6)铁臂单提:右手背贴左肩胛骨,左手上提,眼看左手,翻掌上托。

呼气下落。

右边如左。

感冒头痛的自我保健康复方法:
一、感冒初起时,可大量饮水,有助发汗排毒,若畏寒甚可适当饮“姜煮红糖水”。

二、鼻塞时/流鼻涕不止:擦揉鼻翼——迎香、上迎香。

三、眼胀困倦/头晕头痛:掐揉印堂穴,点按太阳穴上刮眼眶(类似眼保健操)
——攒竹、鱼腰、太阳穴。

四、头晕头痛:①梳头动作——拿五经(神庭、头维、太阳穴、风驰、风府)。

②推砍宫——印堂至眉梢
五、平常保健:睡前热水泡脚,搓手(合掌对搓,主要是大鱼际处,可宣肺解表)。

练功十八法与祛病延年

练功十八法与祛病延年

练功十八法与祛病延年练功十八法是一种比较系统的医疗保健体操,是防治颈肩腰腿痛的好方法,对心血管病、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能起到有病治病、去病强身的作用。

它吸收了我国古代医学“导引”。

“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医疗体操的优点,结合各种慢性病的病因与病理,在研究探索中逐步完善起来。

练功十八法由六套身体练习组成,分为防治颈肩痛的练功法、防治腰背痛的练功法、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防治四肢关节痛的练功法、防治腱鞘炎的练功法、防治内脏器官功能紊乱的练功法等。

它具有适应性广、针对性强、动作连贯、简单易学、防治效果显著的特点。

深受群众的欢迎。

颈肩腰腿痛是劳动人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劳损”。

这是因为人体长期从事固定工作,体姿不正,缺乏运动所引起的软组织慢性损伤,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肌肉、韧带、筋膜等组织在牵拉的状态下发生了肌肉痉李,肌纤维断裂,继之结缔组织形成,并发生粘连等一系列改变,以致引起功能障碍,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颈肩腰腿痛的症状。

俗话说“十人九腰痛”,可见发病率之高,防治颈肩腰腿痛对保护人民健康又是多么的重要!练功十八法对人体特别是运动系统的作用在于:消除组织内的淤血现象,并能松懈软组织粘结,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还可以纠正人的体姿,调整各个部位的受力结构;又能使运动器官血液流量增加,促进软组织损伤的恢复。

凡患有颈肩腰腿痛的病人,都有关节功能障碍。

通过练功十八法的锻炼,可以达到恢复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还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调节脑力消耗,提高思维能力,是增强体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近年来,练功十八法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尤其京、泸,江、浙等地开展较好。

上海的公园、街道、里弄儿乎都有辅导站,每天有成千上万人参加锻炼。

湖南株州市遍及厂矿、企业和机关并已形成制度。

经过实践,练功十八法对于患有颈肩腰腿痛及其它各种慢性疾病者,确实收到明显的疗效。

上海吉安电扇厂工人张洪萍,一九六一年起患病,头只能向上抬起,上臂酸痛,前臂麻木,还有甲状腺肿大和神经衰弱,经常头晕、目眩、心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功按摩十八法[新版]
气功按摩十八法作者:不详气功按摩十八法是在前人养生术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其主要内容源出宋明时期。

该功法的特点是以气功导引配合全身按摩,强调内静外动。

本功法不但能强身健体,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偏瘫、月经不调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练习的具体方法如下: 预备功: 头顶端正,合眼闭口,以鼻呼吸,舌抵上腭,含胸拔背,两手微屈于小腹前,手心向上,手指相对但不接触,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两膝微屈,脚尖向前微微内收,从头到脚节节放松。

心静无杂念,意念集中于脐下丹田处。

呼吸轻柔调匀。

一、揉发梳头双手十指分开,微曲,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共十八,三十六次。

二、双鸣天鼓以两掌心分别按耳,再用双手食指敲风池穴十八,三十六次。

三、旋指捣耳以食指尖轻轻插至两外耳道口,同时内旋,再突然放松,共十八,三十六次。

四、运目养神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双目九,十八圈后,闭目休息,再睁眼远眺片刻;继之按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双目九,十八圈,闭目休息,再睁眼远眺片刻。

五、刮眼明目用两拇指点按太阳穴,以食指刮上、下眼睑各十八次。

六、捋鼻防感用两拇指指关节沿鼻唇沟上下按摩十八,三十六次。

七、浴面生华用两掌在面部上下做旋转按摩十八,三十六次,使面部发热。

八、叩
齿固肾1/3页叩打门、边牙各十八,三十六次。

九、搅海吞津用舌在口腔内搅动十八,三十六次,所生津液分二,三次咽下,意送丹田。

十、坚推肩井用两掌左右交叉按摩肩井穴及其周围,按摩时腰部随着上肢的摆动自由旋转。

对治疗肩背痛、落枕、举臂困难、甲亢等均有一定疗效。

十一、横摩胸肋两掌交叉横摩左、右胸肋各十八,三十六次。

十二、正反揉腹两掌相迭,用掌心旋转按摩腹部,上至剑突,下至曲骨穴,正反各十八,三十六圈或至腹部发热。

十三、背搓腰际用两手心同时上下按摩两侧腰际各十八,三十六次。

十四、敲打命门双手握拳,在自由转腰时,用双拳轮换敲打前后命门。

具有强腰壮肾,对消化系统疾病亦有一定疗效。

十五、按摩上肢以右手按摩左上肢。

自左肩峰到左手指、由上向下边捋边转,把手的正反面都按摩到,共十八,三十六次,然后点按曲池、少海、内关、合谷穴。

再用左手按摩右上肢,方法同前。

十六、按摩下肢先左后右。

两手手指稍分开,自臀部至脚趾向下捋,边捋边转,把腿的正反面都按摩十八,三十六次,然后点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太溪等穴。

十七、按摩涌泉用两掌心分别按摩两涌泉穴和脚背十八,三十六次。

十八、全身拍打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背部、肩部、头部作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拍打。

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湿,强筋健骨之功。

2/3页收功松静站立,合眼闭口,两手自然下垂,直至轻松舒服为止。


意事项: 本功法可在室内、室外练习,或站或坐均可,但必须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每天可练一,三次。

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数节。

按摩时,动作要轻柔和缓,并与“内气”配合,用意领气至按摩部位。

局部皮肤有疮疖时,可绕开或暂不按摩。

气功按摩十八法属导引派医疗功法。

主要通过调身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使经络畅通,功能恢复,人体各器官相互协调,机能趋于正常,以达治愈疾病,健身长寿的目的。

(((上述数据,谨供参考((( 3/3页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