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上第三学习主题-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川教版PPT课件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五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推行
“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共设8所大学、 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1907年,日本儿童 入学率高达97%。
教育 制度
主要内容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作用 培养国家人才
文化 生活
& 教育 制度 军事
殖产兴业,土地买卖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新式学校,义务教育
实行征兵制
促进经济发展 形成崇洋风气 培养国家人才 增强军事力量
社会束缚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破茧成蝶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明治维新的影响
1、漂亮 2、丑陋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日本迅速崛起,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经济
主要内容
兴办工商业,引进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四
生活 习俗
主要内容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作用 形成崇洋风气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多英语的外来词汇?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语言中有大量的西方元素
历史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2、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
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 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日本 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川教版(精华课件).第21课 日本的明治维新

国内
国外
美国入侵
天皇
统 治 阶 级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武士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被 统 治 阶 级
新兴地主、 商人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农民、城市平民
探讨19世纪中叶日本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矛盾和问题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 生活方式;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 军队(“皇军”)。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维新
倒幕派领袖 口号 文件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五条誓文》、 《维新政体书》
改革成功的保障: 政治上
西乡隆盛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 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 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 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 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 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鸟羽、伏见之战
1868年1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双方在京都附近的 鸟羽、伏见激战3天,倒幕派军队打败幕府军。4月,德川庆喜投降,德川幕 府265年的统治被推翻。随后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川教初中历史九上《世界近代史(上)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案 (3)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简表
项目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军事
内容一栏由学生阅读教材后自己完成,课件将以下内容依次展示到相应表格内: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共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两餐;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 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 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㈡武装倒幕的开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倒幕经过进程示意图)
形成改革力量→拥立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冤诏→幕府挑起战争→乌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
③文化教育上的措施,就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④生活上的措施,就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⑤军事上的措施就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川教版.pptx

1. 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B)。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化
36
学习测评
2.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
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 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 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 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0
1890年,东京浅草 建成60米高的凌云 阁,轰动一时
31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返32 回
课堂小结
幕府统治的危机
1.19世纪中期,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 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幕府政治 出现危机
3.日本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 加严重
武装倒幕
1.日本社会经济状况恶化,人民反侵 略、反幕府斗争风起云涌
武装倒幕
10
德川庆喜
德川庆喜(1837—1913),德川 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在倒幕运动中被迫 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11
鸟羽伏见之役
返12 回
明治维新
13
日本明治天皇
14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15
木户孝允
16
日本明治天皇宣布的《五条誓文》为: 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4、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5、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2.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 地主组成改革力量,准备武装倒幕
10-11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近代史3.21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川教版

(
①废藩置县 A.①② ②西方技术 C.③④ ③欧美学制 D.②④
)
④欧美生活方式
B.②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 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辨析备选项,②③④属于西方文明,学 习欧美的②③内容可以增强日本的民族力量,④改变了日本 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能增强民族力量。故选 B。
6.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能力。日本通过大化 改新,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近代日本又通过明治维新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是日本政府于1872年向 国民提出的口号。这说明明治政府非常重视( A.殖产兴业 C.废藩置县 B.发展教育 D.革除旧习 )
12.中日两国是近邻,近代日本崛起之路值得中国思考。请回 答下列问题。
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并运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做出正确解答; 第(2)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看出材料一、二的因果关系;第 (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
(2)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
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3)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殖民危机。
1.30岁的昭和久子是一位鸦片战争爆发 那年出生的日本人,下列事件她可能亲 见的有( )
①看到了美国军舰停泊在日本港口
②目睹了很多次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
③听说明治天皇继位 ④德川幕府被推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
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 教育 教育,发展中、高等教育
培养建设资本主义国 家所需的人才
生活 习俗 军事
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 活方式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的 军队
形成学习西方的社 会风气 增强军事力量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 国 内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二、了解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前奏
阅读课本P132-133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中下级武士、商人、 1、倒幕派成员构成: 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1867年,睦仁继位, 2、明治天皇的继位: 称明治天皇 3、倒幕运动的爆发: 1868年,幕府挑起 战争 4、重要战役: 鸟羽、伏见
图说历史——下列四幅图片与日本明治维新有着重要联系。
美军舰队迫 使日本打开 闭关大门
图1:1854年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
面对民族危机,日本 仁人志士萌生了强烈 的民族意识,进行倒 幕运动。
图2:1868年鸟羽、伏见打败幕府军队
推翻幕府腐朽统治 后,开始明治维新, 派出使节向西方学习。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 增长,日本走上军国 主义道路,对邻国大 肆侵略扩张。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根据这几幅图片,结合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阅 读史海拾贝,想一想,改革有什么消极影响?
不彻底,大量封建残余,“天皇制” 保留下来。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45年日本投降 1937年卢沟桥事变
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 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知事管辖,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 土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 材料二: 启示:要实行改革开放;要向 图为明治初 先进国家学习。要重视教育; 期的小学 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等。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两则材料 材料一:是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概括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是实行义务教育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维新 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 家的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影响: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还走上对外侵 略扩张的道路(或答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3、结合日本对外开放的做法,你认为我们中国在改革 和外界交往,走出国门,择外来文明为我 开放时如何借鉴外来文明? 所用,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川教初中历史九上《世界近代史(上)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案 (2)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是日本近代历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看,日本明治维新是继日本“大化改新”后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能继续保持民族独立国家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到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其成功经验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整个亚洲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经验意义。
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看,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巩固和扩大的时期,它与同样是发生在19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的废除遥相呼应,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学生学好本课不仅能够对日本历史进一步深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日本今天的发展也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情分析】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通过一、二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学习,已有知识积累。
从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初三学生正值十四五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
在上课时,就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年龄和心理特征,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住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2、归纳、概括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3、理解、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方式突破难点,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文本素材 川教版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考点名称:德川幕府的统治•德川幕府:“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
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
由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治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
1853年,美国佩里率军抵达日本,逼迫幕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激起国内人民的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最终引发倒幕运动。
1868年,江户和平开城投降,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彻底灭亡。
•德川幕府统治:1、背景:日本战国时代,丰臣政权覆亡后,德川家康夺取日本政权,自称大将军,建立幕府,开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2、时间:1603年-1867年3、主要政策:1633颁布《锁国令》,开始闭关锁国政策。
4、打开国门: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史称黑船事件)。
1854年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日本闭关锁国被打破。
5、灭亡:1867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即大政奉还)德川幕府灭亡。
•德川家康:考点名称:倒幕运动•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前,在日本,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中心在西南部经济较发达的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德川幕府时期社会现状藩。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民族的危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运动。
大政奉还:大政奉还,发生于庆应三年(1867年)10月,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标志着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
大政奉还标志着日本封建时代的结束、近代日本的开始。
鸟羽、伏见之战(日本戊辰战争):1868年1月,新政府军和幕府军在鸟羽、伏见进行的首次战役。
交战双方为支持明治天皇的新政府军和支持德川幕府的军队,战役以新政府军的全胜告终,标志着戊辰战争的开始,成为倒幕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倒幕运动的性质: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自下而上的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