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21)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古代印度 (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C
的特权地位,因此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也符合印度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具有 广泛的社会基础。再次,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教人消灭欲望,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
世界,这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动人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的传播
古印度象兵
感悟提升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婆罗门
(1)各等级之间贵贱 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 (3)不同等级的人不 得通婚。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2.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古代 印度社会的发展
教学任务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时 间:
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教学任务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 度 河
教学任务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国家
时 间: 种 族:
公元前1500年左右; 雅利安人; 盛时期。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 孔雀王朝:
雅利安人入侵
教学任务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 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 国家相似?
种姓制度的消极影响 种姓制度制造隔阂和对立,不利于印度人民团结对敌。此
外,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种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古代印 度社会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种姓制度的消极影响在今天
的印度社会依然存在。
课堂小结
一个流域:印度河流域。 一个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 文明的鼎盛时期。 一种等级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 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一种宗教: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 (共31张PPT)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
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即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领土。次大陆北部为印 度河――恒河平原,印度河有五条支流汇入,因此印 度河流域又叫五河流域,恒河流域由于水量充足,丛 林密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几乎不靠人工灌溉, 就可栽培各种吸水作物。总之,这片平原是次大陆的 中心区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平原南有温德亚山脉,它把次大陆分成两半, 南部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环绕的印度半岛, 中间为气候干燥的德干高原,半岛沿海平原地区气候 良好,适宜农耕,但海岸线平直,没有天然良港,几 乎与外界隔绝,这就形成印度文化的独立性和闭塞性, 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基本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
族,他们不仅垄断了宗教。文化方面的权力,而且其中一些人 也参与掌握政权。如有的充任国王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 影响国王行政,甚至随军出征,影响军事行动。他们实际上是 国王在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顾问。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种姓,这是由从前的王族发展而来的军事行 政贵族集团,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 刹帝利种姓。 第三等级是吠舍种姓,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主要 是从事农、牧、商等职业的平民大众,也有人从事高利贷活动, 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方 式供养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种姓,他们原为被征服居民,这时也有雅 利安人和其它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人。首陀罗与以上三个种姓 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上三个种姓是有公社成员身份的人, 而首陀罗不是,因此首陀罗在政治、法律、宗教上失去了受保 护的权利,他们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许多人沦为奴隶。
佛教在印度的创立、发展和传播,反映了宗 教领域对种姓制度的反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种姓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
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摩亨 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 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 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 首陀罗。
1.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佛教前 4000前 2000 公元 元年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
统治阶级
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文明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目的、特点、实 质、影响)
三、佛教(教义、传播) 象 征 反 映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发展历程2、文明成就
二、金字塔 三、法老的统治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原创】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原创】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 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 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 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 制传统源远流长。
测试 1.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大河流域? 2.两河流域什么时候建国?什么时候统一? 3.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什么?保存在什么材料上? 历法是什么?60进位制也是苏美尔人发明的。 4.古巴比伦王国在哪个国王统治时候最强盛?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 么?
古代印度
现代印度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 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发展的? 为什么?
D.公元7世纪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8、假如春秋时期的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去旅游,
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当你听到人们谈论“因果报应”“众生平
等”等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判断他们谈论的最
可能是( )
A.伊斯兰教
B.印度教
C.犹太教
D.佛教
10、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 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C.穆罕默德
D.玄奘
5、报载,2015年10月16日,某国东部一名属 “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赛·拉姆因自家山 羊误入属于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 死。文中某国是指(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希腊
6、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 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zhān)陀罗笈多 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 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
不是。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探究思考】
(1)祭司、武士、商人、被征服者争论的内容反映了古代印 度的什么制度、被征服者在该项制度中 担当的角色名称。
祭司:婆罗门;武士:刹帝利;商人:吠舍; 被征服者:首陀罗。
(3)种姓制度中的四个等级真的是造物神用身体的不同 部位创造出来的吗?你认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甘肃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
佛教的传播
知识拓展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代印度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诃婆 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梵文史诗。这两部史诗是世界文学中少 见的长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两部史诗的 基本内容是神话性质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 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⑵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 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2)大河流域。 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 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 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 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 业生产的发展。
随堂练习
1 2 3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
佛祖诞生传说
佛教的创立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摩尼
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
生地)
公元前565年,迦毗罗卫国的王后摩
耶夫人在乘马车回娘家生育的路上途
径兰毗尼花园。摩耶夫人见花园中奇
花瑞草,池水香洁,便下车游园洗浴。
洗浴完上岸后,手扶树枝,生下了乔
达摩.悉达多太子。太子29岁感世时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 刹帝利国家军事和行政3大、权种姓世实袭行;内婚。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
首陀罗
种姓制度的影响(危害)
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种姓制度, 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
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印 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 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 间的隔阂性和利已性不无关系。它妨碍了印度 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 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第三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 概念,它包括今天今天的印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 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 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河流: 印度河、恒河
早期文明: 哈拉巴、摩亨佐·达罗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30张PPT)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30张PPT)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古代印度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代中国
一 古代印度国家
1、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国家有哪些?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印 度

古代印度地图
恒 河
印度河上游
恒河
v 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6世纪起 逐渐统一
摩揭陀国 阿育王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3:09:2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等,一还切从牲巨畜人,身生体出 的了 不宇 同宙 部三 位界 生, 出生 了出 四了个方不位同刹、的太种帝阳姓利、。月《亮梨和俱诸吠神陀
》在赞歌中这样说道:“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刹
帝利,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他的双脚生出首吠陀舍罗。”
——《梨俱吠陀》中的一个印度神话
梵天
首陀罗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约前565~约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古印度北部迦毗罗 卫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 社会动荡和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川教版2021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川教版2021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一 我们掌握着国家最重要的祭祀,能够与神交流,受到 其他种姓的敬畏,就算是国王也需要对我们有足够的尊敬。
材料二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官吏,但我与国王来自同一种姓, 我们掌控着国家的军事和行政权力。
材料三 我是一名商人,虽然很富有,却需要供养着比我高等 级的人,他们不需要劳动,也不让我享有权利,我的孩子也不能 与他们通婚。
——摘编自《摩奴法典》
小结
婆罗门
Brahman
刹帝利
Ksatriya
吠舍 Vaisya 首陀罗 Sudra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材料 必须指出,印度种姓制度的作用并非一概是消极的。 它的积极一面是使印度民众在异己的文化或征服者面前有一种一 致感。它还使个人在自己的团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从而促进各种 形式的相互帮助。尽管种姓内部存在斗争,但各个种姓都知道互 相合作,特别是在各地村民议事会的立法和行政上。
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具有严重的不——平摘等编性自《。摩诃婆罗多》
材料三 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 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被 滚烫的油灌入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 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 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陀成道处菩提树和金刚座)
佛教圣地鹿野苑
此后便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向人们宣传人生的苦难和解脱
苦难的修行之路。他还到各地收授门徒,传播教义,历时40多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考古证明,离此地西边 1000公里就是释迦族的古都 迦毗罗卫城。
悉达多王子离开王妃及王宫 《佛经的故事》
佛教四苦:生、老、病、死
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35岁的悉达多·乔 达摩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开悟成佛。
菩提树
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陀成道处菩提树和金刚座)
佛教圣地鹿野苑
那烂陀佛教大学遗址
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博达佛塔
洛阳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中国最早的佛寺)
韩国通度寺( 646年建)
泰国首都曼谷的玉佛寺(建于1782年 )
日本奈良东大寺(约建于公元745年)
返回
结束
古代印度种姓等级示意图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9世纪初的手抄本《梨俱吠陀》 书影
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种姓制度
在恒河岸边洗涤的人们:印度教认为水能洗涤不洁与罪恶,恒河河水则有 最佳的洗涤效果,因此印度人经常在恒河两岸洗澡或擦拭身体
返回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佛像(乔达摩·悉达多)
迦毗罗卫国遗址
2500多年前,在古印度的 西北部喜玛拉雅山脚下,有个 叫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的王国,这里山上有茂密的森 林,平原盛产稻米,草原适合 畜牧业,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释迦族净饭王的王后摩诃
摩耶在回娘家天臂城分娩的途 中,经过迦毗罗卫城和天臂交 界处的蓝毗尼花园时,到花园 中休息。当摩耶王后走到一棵 葱茏茂盛的无忧树下,伸手去 抚树枝时,就在树下生下了释 迦牟尼。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国家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导入
古代印度地图
返回
古代印度国家
印度河上游
恒河
印度河流域小塑像“跳舞的女孩”, 摩亨佐·达罗城出土
摩亨佐·达罗城
砖砌水井,用于为摩亨佐·达罗城供水 大浴池
古印度国王像
返回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