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数据库应用系统集成与发布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1期讲解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1期讲解

1999年11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1期水力采煤生产管理专家模拟系统α孟祥瑞(淮南工业学院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安徽淮南232001摘要:结合大屯煤电公司孔庄煤矿的具体条件,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大量专家经验,以高产高效为总体目标,将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建成知识库,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专家系统与模拟系统集成构建专家模拟系统.根据不同生产目标,得出可靠性较高的决策值,部分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效果明显.关键词:水力采煤;高产高效;生产管理;专家模拟系统Expert Si m u lati on System of H ydrau lic M in ingP roducti on M anagem en tM EN G X iang2ru i(H uainan In stitu te of T echno logy,H uainan232001Abstract:Con sidering realities of Kongzhuang Coal M ine,D atun Coal E lectricityCompany,the paper sum s up a large amoun t of expert’s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over2all system atic analysis,tak ing h igh degree of p roducti on and efficiency as the generalgoal,develop ing know ledge2base abou t con ten ts of p roducti on m anagem ent.M ean2w h ile,by m ean s of ob ject2o rien ted p rogramm ing,expert si m u lati on system is in tegratedby expert system and si m u lati on system.M uch mo re reliab le decisi on s are m ade acco rd2ing to differen t p roducti on ob jects.A nd po sitive effects are m ade after som e resu lts be2ing app lied in p ractice.Keywords:hydrau lic m in ing;h igh p roducti on and h igh efficiency;p roducti on m anage2m en t;expert si m u lati on system1引言水力采煤生产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作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地质条件,工作地点分散且移动频繁,时空关系转变很快,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连续性很强的水采工艺来讲,其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最终将受到薄弱环节的制约.在矿井这一复杂的大系统中,采掘生产系统是其核心部分,它的正常运转关系到煤炭生产正常、稳定和持续地进行.对于综采、高档普采等机械化采煤工艺,国内外许多学者已从不同侧面对采掘生产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把计算机技术引进推广,优化理论与方法亦应用到设计研究和生产管理中.但对水力采煤生产系统研究却很少,对诸多系统参数的确定,系统分析和生产计划制订等,长期以来凭借经验类比和传统的决策方法.通过紧密结合大屯煤电公司孔庄矿生产实际,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大量专家经验,以高产高效为总体目标,将生产管理中主要内容建成知识库,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专家系统和模拟系统集成为专家模拟系统,解决水采领域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根据不同产量目标,得出可靠性较高的决策值,为现场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α2水力采煤生产管理专家模拟系统ESS 的建造211系统结构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开发而成,以水力采煤高产高效为父类对象,包括采垛参数、落煤时间、落煤能力、产量进尺预测、顶板及瓦斯管理五个子类对象.对象既是知识的基本元素,又是问题求解的独立单元.各种类型的求解机制分布于各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完成整个问题求解过程.在专家系统运行中,调用模拟系统,通过系统模拟检验专家系统的输出结果,从而构成整个专家模拟系统(Ex 2pert Si m u lati on System ,简称“ESS ”.1对象的表示整个系统以对象的层次结构为中心,该结构既是知识源,也是工作存储区,同时又是问题求解单元的集合.系统将问题求解中涉及的概念、实体等表示为对象,如图1所示.图1对象的层次结构与对象的组成类1类2实例方法规则槽子类超类类名落煤时间采垛参数落煤能力水力采煤高产高效各对象以它们之间的超类、子类和实例的关系形成一个层次网络.对象的各个“槽”记录着对象的有关属性,涉及该对象的操作记录在“方法”中,对象的有关规则记录在“规则”中.“槽”和“方法”中的内容都具有继承性.系统采用多重继承的方式,即一个对象可以有多个超类,采用多重继承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信息共享.例如,水采生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确定合理的采垛参数,它既需要定量计算,也需要有关专家经验,能够根据煤层条件及设备参数选择合理的采垛尺寸.对象的层次结构表示如图2所示.图2采垛参数对象的层次结构18~2016~1814~1612~147m 6m 5m 4m 70~7565~7060~65开采眼间距冲采角最小掐枪步距采垛参数每个对象的方法和规则都封装在对象之中,对象中方法的启动只能通过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对象中涉及的方法可以是规则推理,也可以是任何求解功能,如对关系数据库dBA SE 或Foxbase 的访问,模拟神经网络,以及用户编程定义的过程等.由于对象的封装性,各类型的求解操作不会互相干扰.2方法和规则的表示方法是一个程序块封装在对象之中,其编写格式为:24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月functi on :(类型(方法{参数}{语句}end (方法名方法的类型分“Pub lic ”和“P rivate ”.前者表示该方法可被子类对象调用,后者只能由本对象调用.语句部分就是方法的定义体.为定义方法,系统提供了一种程序设计语言O ECL ,以供使用.系统开始工作时,在第一个对象中查找方法“m ain ”并执行之.如果有多个方法需要执行,则方法名应为“m ain 1”,“m ain 2”,...,系统按顺序执行之.方法类型“P rivate ”一般与“a _demon ”或“m _demon ”槽对应,由方法求值后再返回槽为“a _demon ”的属性.从目前用于专家系统的知识表达的方法来看,基于规则的表示是一种最常用的方式.一个对象中可以列有多条规则,规则的形式为:ru le :[规则名]if 前提子句then 结论子句其中,规则名可以省略,不同的规则也可以有相同的规则名.前提子句有两种型式:型式1:[and ](对象is (对象名型式2:[and ]属性of (对象(关系(值型式1的前提子句中,对象为规则变量,前提子句的功能是将对象名赋给该变量.规则变量以问号“?”开头的是局部变量,其值只在该规则的执行过程中有效.型式2的前提子句中,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对象名,也可以是规则变量,该变量的值由型式1的前提子句赋予.关系可以是“is ”或“isn’t ”表示是与不是.若对象的属性值为数字,关系还可为“=”、“>”、“<”、“<>”.值可以有多个,彼此之间用“o r ”连接.值既可以是数字和词汇,也可以是规则变量.3数据库的建立及访问专家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数据库,它既可作为独立的对象,也可用来收集关于咨询过程获取的数据信息,记录中间结果.利用dBA SE 或Foxbase ,首先建立了原始生产记录表(见表1,故障时间表(见表2和统计表(见表3及可靠度计算表(见表4.表1原始生产记录表日期班次开始时间停枪时间停枪原因煤层号rq bc starti m e finish ti m e cause m list DC 2N 5.2N 5.2C 6N 23D 2date 日期型;C 2charactic 字符型;N 2num ber 数字型,以下同. 表2故障时间表高压泵溜槽水枪振动筛煤水仓信号电器顶板供水管路ybt lct sqt zct m ct xh t dbt glt N 6.2 N 6.2N 6.2N 6.2N 6.2N 6.2N 6.2N 6.2表3统计表班内检修时间落煤生产时间故障时间改面时间交接时间总计jxt l m t gzt gm t jjt to tal N 7.2N 7.2N 7.2N 7.2N 7.2N 8.2表4可靠度计算表名称平均故障时间平均运行时间可靠度nam e M TBM M TBF A i C 6N 8.4N 8.4N 6.434第11期水力采煤生产管理专家模拟系统44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月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操作,则由以下函数实现:1openfile(〈文件〉,〈类型〉打开文件,文件的存取方式由类型指定.2clo sefile(〈文件〉关闭文件,结束访问.3getdata(〈关系数据库文件〉,〈字段名〉,〈记录号〉读取文件中由字段名和记录号指定的值,并返回之.4label(〈关系数据库文件〉,〈记录号〉若关系数据库文件中记录号指定的记录已被删除,则返回真,否则返回假.5listdb(〈文件名〉,〈字段名〉,〈记录号〉在窗口tex t0的当前光标位置上,显示文件中字段名和记录号指定的值.若〈字段名〉为all,则列出所有字段的值.6db length(〈关系数据库文件〉返回〈文件〉中的记录数目.212系统可靠度计算系统可靠性分析是生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进行有效落煤时间参数分析和提高水枪落煤能力的基础.其可靠度计算以对“生产原始记录表”数据库进行访问为基础,根据各种停枪原因及开、停枪时间点,分别自动统计出交接班时间、改面时间、检修时间及故障时间.然后计算出部件可靠度、系统有效度,并找出关键部件.水力采煤正规循环应是每班冲采一个或两个采垛或者两班冲采一个采垛,但由于采垛参数的不合理或因顶板冒落中途停采,造成临时换面冲采.对于改面时间的统计,只要停枪原因是由于改面或换面,就可以将下次开枪时间与本次停枪时间的差值累计.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两次停、开枪时间是否为同一班次,如果为不同班次,则为正常的两面交替开采,不属于因改面而造成的故障时间;二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本班第一次开枪时间较晚,偶尔发生直到下班人员已到工作面但本班尚未停采的现象,这种现象亦算作改换面,只是不必停枪停泵.这一般发生在三个交接班的时间点,孔庄矿为0点、8点和16点.因此,统计改面时间的方法如下:ob ject:“ys.dbf”functi on:pub lic m ainopenfile(self,dbopenfile(“tjb.dbf”,dbpu t db length(selfin to numrepeat w ith i=1to numpu t getdata(self,班次,iin to bcpu t getdata(self,停枪时间,iin to ftpu t getdata(self,停枪原因,iin to cau seif(cau se=改换面and ft<>0.0and ft<>8.0and ft<>16.0thenpu t‘i’in to nex tpu t(nex t+1in to jpu t getdata(self,班次,jin to bc1pu t getdata(self,开始时间,jin to stif(bc1=bcthenpu t(st-ftin to gm tend ifend ifpu t (gm t +sum in to sum pu t (k +1in to kend repeat pu tdata (“tjb .dbf ”,sum ,改面时间,1pu tdata (“tjb .dbf ”,k ,改面次数,2clo sefile (self clo sefile (“tjb .dbf ”end m ain213产量进尺预测生产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制订作业计划,而对产量与进尺的科学预测是制订生产作业计划的基础.根据研究结果,采用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水采产量、进尺的预测较为适宜.为了将该方法应用到专家模拟系统中,首先将预测程序编译为执行文件G MM .EXE ,而后通过专家系统调用.生产历史数据记录在数据文件中,执行文件运行过程中访问该数据文件,而后输出相应预测结果.同时,考虑在煤矿生产中,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对产量的决定性影响,在产量预测中会根据地质条件变化有一定的调整系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程序框图如图3所示.开始读取数据文件累加生成及矩阵运算Xδ(1(k +1生成模型及还原模型X δ(0(k +1残差检验误差e (k <ΕTF建立残差灰色模型状态划分计算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输出预测值结束图3灰色马尔可夫预测程序框图数据文件根据不同采掘队分别建立,分别进行预测.一般的灰色预测是按现实时刻t =n 及过去的全体数据建模,其模型是连续的时间函数.从理论上讲,该模型可从初值一直延伸到未来任何一个时刻.不过对于现实的本征性灰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一些扰动因素,如采矿中的煤层地质条件、设备参数变化等,将不断地相继进入系统造成影响,因此需动态地将每一个新得到的数据记入数据文件,重新建模重新预测,这便是所谓信息模型.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信息越来越多(如月产量月进尺每月一个信息,这样便要求计算机内存容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运算量不断增加,这从经济和技术上看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数据将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情况,或者说老数据的信息意义将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因此每补充一个信息便去掉一个最老的数据,以维持数据的个数,显然是合理的.因此,所采用的数据模型是这种新陈代谢模型,具体体现在每个数据文件中,就是补充一个新数据,去掉一个老数据,用户操作较为简单方便,无须重复输入.同时,通过模糊评判矩阵计算,地质条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好,一般,差,很差.其调整系数分别为1.2,1.0,0.9和0.75.214采垛参数及巷道布置优化优化采垛参数及巷道布置是以煤层条件、供水落煤设备参数和顶板稳定性为基础的,采垛参数的内容包括冲采角,最小移枪步距和工作面长度,其推理路径如图4所示.215落煤能力计算水枪生产落煤能力主要取决于现场设备参数对煤层地质条件的适应程度,其推理路径如图5所示.由此,可根据一定的产量目标及工艺水平,确定经济合理的落煤能力;亦可依当前设备状况和煤层条件,优化水枪落煤参数,以达到最佳落煤能力.216有效落煤时间参数分析影响有效落煤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生产系统设备可靠性;二是工艺之间的平衡.应从以54第11期水力采煤生产管理专家模拟系统图4采垛参数对象推理路径图最小移枪步距回采巷间距工作射程有效射程顶板允许暴露面积管子长度煤层裂隙水枪压力喷嘴直径顶板采深煤厚倾角漏斗式小阶段煤层条件落煤方法冲采角采垛参数图5落煤能力对象推理路径图顶板岩性采场周围情况采深煤厚夹矸脆韧性裂隙发育煤硬度矿压作用煤水比煤层条件喷嘴直径煤的水力破碎强度管阻泵压采场运输条件冲采流量水枪出口压力落煤能力下三个方面考虑提高水枪有效落煤时间:①提高每个部件可靠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有效度;②研究煤水平衡,确保煤水流畅通;③保证水采采掘平衡,从而保证退采正常进行.该对象层次结构如图6所示.图6落煤时间对象的层次结构图煤层条件掘进速度退采速度水平垂高采前掘采后掘掘进浆量冲采浆量煤水泵流量煤水仓容积煤水平衡采掘平衡系统可靠性落煤时间217顶板管理和瓦斯管理根据分析,顶板是目前孔庄矿水采生产管理最薄弱环节,瓦斯是影响水采安全生产的最不利因素.为此特在专家系统中建立一个对象,专门阐述顶板管理和瓦斯管理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专家经验.3“ESS ”组成及其功能311ESS 系统组成该专家模拟系统是水力采煤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和模拟系统的集成,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想开发而成.程序O EC .EXE 、知识库编译文件及模拟系统构成了ESS 的基本成分.ESS 包括的主要文件如表5所示.表5O KD .EXE 知识库开发系统O EC.EXE 推理系统W S .COM 文本编辑程序ANNB .EXE 神经网络模拟程序G MM .EXE 灰色马尔可夫预测程序JJ .DA T 掘进进尺数据文件CM .EXE 采煤产量数据文件H IGH PRO .CM P 水采高产高效知识库编译文件SYST E M .CM P 系统可靠度计算编译文件FORCA ST .CM P 产量进尺预测知识库文件YS .DBF 生产原始记录表数据库文件H EAD .DA T 标题文件GRA PH .DA T显示库文件3.2ESS 系统运行环境1I BM -PC 类微机及其兼容机;2U CDO S ,CCDO S ,WM 等中文操作系统.313ESS 系统功能“ESS ”可实现以下功能:1通过对“生产原始记录”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可自动计算系统部件可靠度和系统有效度,找出系统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有效度按重要度重新分配;2根据煤层条件及开采方法,优化采垛参数和采面巷道布置;3以水力采煤高产高效为总体目标,进行有效落煤时间参数分析,进行采掘平衡和煤水平衡的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提出有效的平衡措施,确定合理的煤水仓容积和煤水泵流量,以及在一定掘进速度下的采掘面头比、合理退采速度等;4通过系统向用户提问,根据水采生产系统的设备参数及环节能力,核定水枪落煤能力,推荐合理落煤压力和合理流量值;5调用外部文件执行过程,运用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对产量、进尺进行精度较高的预测,为生产作业计划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6对目前水采生产系统的最薄弱环节顶板的管理提出专家级的管理措施;7在对瓦斯涌出定量计算的基础上,确定其对产量、水枪有效落煤时间的约束程度,提出综合防治方法.4水力采煤生产管理专家模拟系统ESS 应用实例根据大屯煤电公司孔庄矿生产实际,应用ESS 进行水采高产高效的生产管理决策咨询.首先系统向用户提问,获取基本煤层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后,即可利用知识库中专家经验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系统依次提问如表6所示.1请问目前开采深度为多少米?选择:<200,200-400,400-6002请选择所咨询的煤层号:选择:7#,8#,其它3您对水采年产量的期望是:选择:50万t,60万t,70万t,80万t4该矿水采面落煤方法是:选择:走向小阶段式,倾斜漏斗式5请问水采面回采顺槽长度为多少米?选择:80-100,100-120,60-80,120-140 6请问工作面煤水溜槽波度为多少?输入一个数.7该煤层裂隙发育情况是:选择:中等发育;发育;不发育8该煤层的脆韧性是:选择:较脆;脆;韧9请问煤层硬度普氏系数是多少?输入一个值.10煤层有无夹矸:选择:有;没有11请选择煤层顶板类别:选择:中等稳定;坚硬顶板;松软顶板12请问煤水提升方式是:选择:一次提升;分级提升在不同年产量(50万t a、60万t a、70万t a、80万t a的目标下,根据孔庄矿生产实际情况,利用“人2机”交互方式逐一回答系统提问,分别对7#、8#煤层的合理采垛参数、落煤能力及落煤时间提出建议.经过规则匹配和推理机推理,最后系统得出结论如表7所示.表7不同产量目标下的落煤时间及落煤能力分析计算表产量目标煤层落煤能力落煤压力合理流量落煤时间退采速度面头比煤水泵煤水仓507#1501453305.511.432.68#1301602703.07.411.2全矿1408.53.8510280607#160145350613.723.38#14018029048.881.5全矿150104.8530300707#1701453707.515.693.78#1451803005.010.161.8全矿16012.55.5560310807#1851603708.017.784.18#1501903005.511.121.9全矿17019013.56.0600330对于系统可靠度计算,需首先按照“生产原始记录表”逐日逐班输入计算机,以数据库文件形式保存.“ESS”系统通过对该数据库的访问,即可自动计算部件、系统可靠度,找出系统薄弱环节,并将部件故障时间、故障次数记入数据库文件中,以供查询.例如,我们将95年7月水采生产记录输入计算机,进入专家模拟系统后,操作“O EC PS”,经运算几秒后,给出结果为:1系统目前的最薄弱环节是顶板,其有效度是:0.8821;2系统有效度为:0.7561,其它各部件有效度分别如表8.部件名称有效度故障时间故障次数顶板0.8821131438高压泵0.9912795煤水仓0.96433315水枪0.9908814瓦斯0.9982131振动筛0.95654025煤水溜槽0.9913703信号电器0.9955312供水管路0.958841393非正常改面的时间及次数是:67m in,3次;4操作因素故障时间是:756m in;5本月工作天数是29d,有效落煤时间为:178.48h.现生产条件下合理采垛参数决策数据如表9,系统改造前后两时期可靠度计算对比如表10所示.表11为95年1~12月水采进尺预测值及拟合值,表12为95年1~12月水采产量预测值及拟合值.表9目前设备参数条件下合理采垛参数煤层冲采角(°最小移枪步距(m采垛斜长(m7#70~756.017.08#70~755.016.0表10系统改进前后两期可靠度计算表项目1994年6月~1995年6月1995年7月~1995年12月故障时间m in 次数可靠度故障时间m in 次数可靠度顶板7743 2490.8876155 2960.8999瓦斯157 40.997186 70.9971振动筛6012 1360.90572783 620.9630溜槽3107 1020.9481625 400.9778水枪523 290.9825872 270.9878煤水仓2643 360.97412701 440.9638信号287 80.9962392 120.9942高压泵3688 1060.97033230 980.9575供水管路1083 280.98281759 440.9761系统合计0.69310.7436表111995年1~12月水采进尺预测值及拟合值项目123456789101112预测值(m639788666813694839723866879768799937实际值(m630806634760634874768913854770774871相对误差%1.4-2.25.06.99.4-4.0-5.9-5.22.9-0.33.27.6表121995年1~12月水采产量预测值及拟合值项目123456789101112预测值(万t2.832.893.443.113.193.663.713.853.934.314.284.05实际值(万t2.992.633.563.273.373.573.953.673.824.394.143.76相对误差%-5.49.9-3.4-4.9-5.32.5-6.14.92.9-6.13.47.7参考文献:[1]洪允和1水力采煤1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1[2]朱克强,黎志成1C I M S环境下综合生产计划专家模拟系统的研究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14(3:30~351[3]邓聚龙1灰色预测与决策1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1(上接第40页从文献[1]表1、表4、表5及计算过程看,因素B i的层次总排序U(B i值的计算过程已考虑B i的上层V21、V2的权重因素.因而B i的层次总排序U(B i是B i 对最高层(目标层V的权重,而U(B i×F(B i则反映的是因素B1,B2,…,B6之中的某元素B i对最高层(目标层V的贡献.仍以B i为例(文献[1]表5.B1:0.060×0.70=0.042所得0.042是元素B1对最高层(目标层V的贡献,而不是对其上层元素V21的贡献.B i:66(U(B i×F(B i=0.216i=1所得到的0.216并不是V21的评价值F(V21,不可用于从V2i到V2的几何综合.对A i,C i,D i亦类似.文献[1]给出的表1科技农业示范区开发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有线性加权成分又有几何综合成分,是一种混合综合评价体系.其层次总排序U(i是下层元素对最高层(目标层的权重,在文献[1]设定的条件下,并不可直接用于计算中间层的评价值(文献[5].上层某元素V对其下层次相关子因素V i的层次单排序W(V i,是其子因素V1,V2,…,V n对上层某元素V的权重.下层次元素的层次单排序也不直接用于最高层(目标层的评价值计算.在文献[1]公式(3、(4中,用层次总排序U(i计算中间层次评价值,这是不正确的.513在几何综合法和混合综合法中,层次总排序U(i计算较复杂,若用层次单排序W(i从最底层起逐层向上计算,则步骤清晰.参考文献:[1]石金贵1科技农业示范区开发效益的综合评判方法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1(4:8~141[2]朱永达1农业系统工程1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3]张崇甫等1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1[4]陈义华1数学模型1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1[5]李德等1运筹学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1。

银行多渠道融合统一认证解决方案

银行多渠道融合统一认证解决方案

多渠道融合统一认证方案概述ESS电子交易安全服务平台是上海林果实业自主研发,具有科技创新、独立知识产权的统一多认证工具多认证方式的安全服务平台,可广泛应用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ATM/POS、卡支付、网上证券等。

基于ESS平台可实现银行业的电子渠道及内部应用的统一认证、访问授权、交易鉴别、日志管理,是金融行业建立统一的认证平台和多渠道融合的基础。

ESS平台提供了海量级认证所需的高可靠性、扩展性、分布式部署和高可用性特性。

技术上实现了多认证设备的虚设备管理、动态驱动加载技术、统一日志、负载均衡和冗余。

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交易越来越普及。

电子交易的应用包括:电子银行(网上银行、ATM应用、POS应用、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卡支付)、网上证券、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城等。

近几年来,电子交易有40%以上的年增长率。

其中,电子银行的发展呈现出多种电子渠道的并行发展到融合的趋势,渠道的融合可以使业务发展和营销更加灵活。

各种电子渠道应用对安全性需求具有共性,都有对用户认证、交易认证的需求;有日志的需求、有访问授权的需求、有风险监控和防范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支持各种电子渠道的业务发展和融合,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所有电子渠道的统一认证平台,来统一处理用户的认证、交易的认证、风险监控和防范、统一的日志等。

ESS电子交易安全服务平台ESS电子交易安全服务平台是金融业建立统一认证中心的基础,提供了用于金融业的电子渠道及内部应用的统一认证、授权、交易鉴别、日志管理的解决方案,可用于建立鉴权中心。

该平台具有以下特点:独立于应用设计:ESS的设计不依赖于任何应用,完全独立于各种应用系统,将电子渠道应用的安全特性从应用中分离出来,使应用系统更加专注于应用,将相关的安全交给ESS处理,保证了应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应用和安全性的升级互相独立,使得系统规划和发展更加灵活。

ESS支持渠道的融合:ESS可以为各种渠道提供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交易认证、统一日志、风险监控和防范,支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电子支付等。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2.下面关于D S 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 S 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B.D S S中要求有与M I 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C.D S 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D.D S 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3.E 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及()。

A.报表文件统一B.数据代码化C.建立组织机构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5.在因特网中用E-m a i 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B.1:nC.n:1D.m:n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B.由底向上C.集中D.分散平等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A.原型法B.生命周期法C.面向对象的方法D.增长法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B.成熟阶段C.控制阶段D.数据管理阶段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施。

A.自上而下,自下而上B.自下而上,自上而下C.自上而下,由总到分D.由总到分,自上而下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为()。

ESS数据安全系统介绍

ESS数据安全系统介绍

ESS数据安全系统介绍一、系统介绍ESS数据安全系统——是采用国家密码管理机构认定的加密算法对重要数据及数据进行多种不同密级的加密保护,并可根据数据保护策略对特定用户群赋予数据各种内容访问权限的数据保护、管理系统。

系统为标准的C/S结构,在用户的机房部署服务器,在所有需要进行防护的终端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

客户端上的数据会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加密,用户在使用密文前必须先在客户端进行登录。

系统通过加解密、授权、数据操作控制、日志、离线等功能为用户单位内的和带离单位使用的数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防护。

ESS数据安全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在企业内部正常使用,脱离网络环境无法打开,杜绝一切数据安全隐患。

ESS数据安全系统注重系统的易用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员工对数据安全管理的抵触,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完善数据使用的流程化管理。

在数据加密方面,通过手动、自动、手自一体(手动自动结合)的加密方式真正的做到精确定位所有涉密、重要的数据,为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加密方式,实现文档安全与使用灵活的统一。

既不放过任何需要加密的文档,又不过分限制非涉密的文档和员工个人文档。

同时保护南方电网和所有员工的权益,兼顾安全防护和以人为本。

二、系统架构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B/S(Browser/Server)混合模式,其中通过客户端Agent执行实际的透明加解密和安全控制,具有更大的控制灵活性;管理中心采用了B/S结构,方便管理。

服务器基于SOA架构,通过Http(s)+XML作为通讯协议,支持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

集中设置安全策略,并根据用户的不同下载并执行对应的安全控制策略,可方便统一调节客户端控制行为。

客户端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通过设计模式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出现问题时可通过配置加载模块来快速分析定位解决问题。

三、主要功能1、自动加解密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加解密策略动态的实现全加密(所有文档)和全解密、针对性(只对某类文档和某个文档)的加解密以及新建文档强制加解密等多种组合,实现文档的自动加解密。

Essbase开发规范

Essbase开发规范

ESSBASE开发规范目录1前言 (2)2ESSBASE命名规范<数据库/OLAP模型> (2)2.1创建ESSBASE应用的流程 (2)2.2ESSBASE命名规范 (3)2.2.1应用(Application)和数据库(Database)的命名规范 (3)2.2.1.1Application相关规范 (4)2.2.1.2Database 相关规范 (4)2.2.2数据模型(Outline)中维度的命名规范 (4)2.2.3装载规则文件(Rule)的命名规则 (5)2.2.4立方体更新调度的SHELL脚本的书写规范约定 (5)2.2.5立方体更新的ESSCMD批处理命令的书写规范约定 (6)2.2.5.1脚本命名 (6)2.2.5.2编写风格 (6)2.2.5.3注释 (6)2.3ESSBASE优化规则 (7)2.3.1Outline Optimization (7)2.3.2Data Load Optimization (8)2.3.3Calculation Optimization (8)2.3.4多维数据库Optimization (9)3操作日志规范 (9)3.1命名规则 (9)3.2对D ATABASE 做了以下动作必须做记录日志 (9)1前言为了提高编码的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增强代码的可读性,本规范作为**电力有限公司数据中心项目前端展现程序员开发规范。

欢迎提出意见及改进。

本文档适用于ESSBASE数据库开发人员。

2ESSBASE命名规范<数据库/OLAP模型>2.1 创建ESSBASE应用的流程2.2 ESSBASE命名规范在命名规范中,约定统一的命名规则如下:由于ESSBASE软件的限制,在ESSBASE中RULE文件、Calc Script、Application、Database 的命名不能超过8个英文字母或4个汉字即不超过8个字节,这是由ESSBASE软件所限制的;为了便于理解、使用,Application名可以用汉语,ESSBASE中RULE文件、Calc Script、Database采用英文单词或其缩写。

标准体系管理系统 ESSV2.0(用户操作手册)

标准体系管理系统 ESSV2.0(用户操作手册)

标准体系管理系统E S SV2.0用户操作手册武汉市标准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基础操作概述.................................. .- 3 -1.1 系统概述..............................................................................- 3 -1.2 权限说明..............................................................................- 3 -1.3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4 -1.4 容性设置..............................................................................- 4 - 第二章用户登录.............................................................................- 5 -2.1 网址与登录方式...................................................................- 5 - 第三章基础用户操作指南................................................................- 6 -3.1 标准的申请制定....................................................................- 6 -3.2 标准的新建...........................................................................- 8 - 第四章主管级用户操作指南..........................................................- 11 -4.1 标准申请的审批-初审.........................................................- 11 -4.2 标准的审批-初审................................................................- 12 -4.3 标准新建............................................................................- 13 -4.4 批量上传............................................................................- 15 - 第五章标准化管理用户操作指南..................................................- 18 -5.1 标准申请的审批-终审.........................................................- 18 -5.2 标准的审批-终审...............................................................- 19 -5.3 标准体系框架的维护.........................................................- 21 -5.4 标准的增、删、改、查.....................................................- 22 -I5.5 法律法规的维护 ............................... .- 23 -5.6 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维护..................................................- 24 - 第六章标准文件下载操作指南......................................................- 26 -6.1 标准下载.............................................................................- 26 - 第七章试题维护.............................................................................- 28 -7.1 评测试卷管理......................................................................- 28 -7.2 评测试题管理......................................................................- 28 -7.3 开始测试.............................................................................- 29 - II第一章基础操作概述1.1系统概述标准体系管理系统是为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系统。

ESS企业级存储基础常识

ESS企业级存储基础常识

ESS FAQ企业级网络存储服务器(Enterprise Storage Sea) 常见问题解答V1.1目录目录 (2)1存储公共知识 (6)1.1存储基础知识 (6)1.1.1什么是存储?存储在哪些地方有应用? (6)1.1.2存储有哪些分类? (7)1.1.3什么是DAS? (7)1.1.4什么是SAN?SAN由哪些组成? (8)1.1.5IP SAN和FC SAN的优缺点? (9)1.1.6什么是NAS? (12)1.1.7SAN和NAS的区别? (13)1.1.8存储产品一般包含哪些组件? (14)1.1.9存储关注哪方面的关键指标? (15)1.2业界市场情况 (16)1.2.1存储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16)1.2.2当前存储市场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16)1.3主流厂商情况 (17)1.3.1存储业界有哪些厂商? (17)1.4存储主要协议 (18)1.4.1什么是SCSI? (18)1.4.2什么是FC(光纤通道)? (18)1.4.4iSCSI与FC(光纤接口)的对比? (21)1.5存储关键技术 (22)1.5.1什么是RAID? (22)1.5.2各种RAID级别的比较? (24)1.5.3RAID0详细工作方式介绍? (25)1.5.4RAID1详细工作方式介绍? (26)1.5.5RAID3详细工作方式介绍? (27)1.5.6RAID5详细工作方式介绍? (28)1.5.7RAID6详细工作方式介绍? (29)1.5.8RAID10详细工作方式介绍? (30)1.5.9什么是RAID的迁移和移动? (31)1.5.10什么是重构?重构速度为什么那么关键? (32)1.5.11如何降低重构时间来提升存储可靠性? (33)1.5.12什么是热备盘? (33)1.5.13热备盘如何参与重构? (34)1.5.14Cache 是什么?为什么对提升存储速度那么重要? (34)1.5.15什么是备份和容灾? (35)1.5.16什么是RTO和RPO? (36)1.5.17数据备份通常分为几种实现方案? (36)1.5.18什么是卷快照? (37)1.5.19什么是精简配置? (37)1.5.21什么是分层存储? (38)1.6文件系统相关知识 (39)1.6.1什么是文件系统? (39)1.6.2主流文件系统和特点 (40)1.6.3存储系统与文件系统的关系? (42)2ESS存储知识 (44)2.1特色亮点 (44)2.1.1什么是active-active工作模式? (44)2.1.2什么是IP漂移? (45)2.1.3什么是控制器间高速镜像? (46)2.1.4支持哪些高级卷功能? (47)2.1.5高级卷功能-快照介绍? (47)2.1.6高级卷功能-克隆介绍? (49)2.1.7高级卷功能-远程备份介绍? (50)2.1.8高级卷功能-自精简(精简配置)介绍? (51)2.1.9Cache X及掉电保护介绍? (51)2.1.10SRAID功能介绍? (54)2.1.11什么是MAID2.0技术? (56)2.1.12什么是磁盘健康状态预警? (56)2.1.13什么是一键配置? (57)2.1.14什么是交替升级? (57)2.1.16什么是SBB 2.0规范? (58)2.2售前问题 (59)2.2.1ESS有哪些型号? (59)2.2.2ESS带-R的型号和普通型号有什么区别? (60)2.2.3主柜使用的扩展柜型号分别是什么? (60)2.2.4扩展柜的性能是多少? (61)2.2.5ESS哪些型号支持SAS和SATA磁盘混插? (61)2.2.6ESS哪些型号支持3T、4T盘? (62)2.2.7哪些情况下需要配置转接板? (62)2.2.8ESS支持监控级磁盘做RAID吗? (62)2.2.9ESS兼容哪些型号的磁盘? (63)2.2.10ESS各个型号分别支持哪些协议? (63)2.2.11哪些型号的ESS支持iSCSI直存? (64)2.2.12控制器架构和服务器架构有什么区别? (64)2.2.13接入路数和码流有什么关系? (64)2.2.14回放的路数是多少? (65)2.2.15什么是支持各个模块热插拔? (65)1存储公共知识1.1存储基础知识1.1.1什么是存储?存储在哪些地方有应用?答:存储就是用来储存数据的设备。

软件系统集成方案

软件系统集成方案

软件系统集成方案目录1. 内容描述 (3)1.1 背景与意义 (4)1.2 目的和范围 (5)1.3 定义和术语 (5)2. 集成架构设计 (7)2.1 系统架构概述 (8)2.2 集成模式选择 (10)2.2.1 分布式集成 (11)2.2.2 集中式集成 (12)2.3 集成架构图 (14)3. 集成方法论 (15)3.1 需求分析 (16)3.2 设计与开发 (18)3.4 部署与上线 (20)4. 技术选型 (22)4.1 编程语言 (24)4.2 数据库技术 (25)4.3 中间件技术 (26)4.4 安全策略 (27)5. 实施步骤 (28)5.1 项目启动会议 (30)5.2 需求收集与分析 (30)5.3 系统设计 (32)5.4 开发与实现 (33)5.5 测试与调试 (34)5.6 文档编写与培训 (37)5.7 上线与运维 (39)6.1 单元测试 (41)6.2 集成测试计划 (42)6.3 性能测试 (43)6.4 安全测试 (45)6.5 回归测试 (46)7. 风险管理 (48)7.1 风险识别 (49)7.2 风险评估 (50)7.3 风险缓解措施 (51)7.4 应急计划 (53)8. 运维管理 (54)8.1 监控与日志 (55)8.2 性能优化 (56)8.3 故障排除 (58)8.4 更新与升级 (58)9. 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60)9.1 案例一 (61)9.2 案例二 (63)9.3 经验总结 (65)10. 结论与展望 (66)10.1 方案总结 (67)10.2 未来发展趋势 (68)10.3 建议与展望 (70)1. 内容描述本文件阐述了(软件系统名称)软件系统的集成方案,旨在清晰地记录不同软件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数据流向和接口定义,为系统集成、测试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系统整体架构:介绍软件系统的主要结构、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集成组件:列出参与系统集成的所有软件组件,包括第三方软件、自研模块、API 接口等等,并简要描述其功能和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