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计算公式
中央空调水流量简易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水流量简易计算方法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中央空调水流量简易计算方法冷冻水泵的选择通常选用每秒转速在30~150转的离心式清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工作时取1.1,两台并联工作时取1.2)。
水泵的扬程应为它承担的供回水管网最不利环路的总水压降的1.1~1.2倍。
最不利环路的总水压降,包括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Δp1、该环路中并联的各台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一台的水压降Δp2、该环路中各种管件的水压降与沿程压降之和。
冷水机组蒸发器和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降,可根据设计工况从产品样本中查知;环路管件的局部损失及环路的沿程损失应经水力计算求出,在估算时,可大致取每100m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mH2O。
这样,若最不利环路的总长(即供、回水管管长之和)为L,则冷水泵扬程H(mH2O)可按下式估算。
Hmax=Δp1+Δp2+0.05L(1+K)式中K为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
当最不利环路较长时K取0.2~0.3;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取0.4~0.6。
冷却水泵的选择1)冷却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冷却水量的1.1倍。
2)水泵的扬程就为冷水机组冷凝器水压降Δp1、冷却塔开式段高度Z、管路沿程损失及管件局部损失四项之和的1.1~1.2倍。
Δp1和Z可从有关产品样本中查得;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应从水力计算求出,作估算时,管路中管件局部损失可取5mH2O,沿程损失可取每100m管长约5mH2O。
若冷却水系统来回管长为L,则冷却水泵所需扬程的估算值H(mH2O)约为H=Δp1+Z+5+0.05L3)依据冷却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参考有关水泵性能参数选用冷却水泵。
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Q(kW)/(4.5~5)℃x1.163]X(1.15~1.2)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中央空调配比计算公式表

中央空调配比计算公式表主要涉及到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匹数(制冷量)之间的匹配关系。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各房间的制冷量需求,根据房间面积和制冷量需求标准计
算得出。
例如,客餐厅每平方米需要制冷量230-250W,主卧每
平方米需要制冷量210-220W,其他房间每平方米需要制冷量
200-210W。
2.根据所有房间制冷量需求的总和,选择合适的外机匹数。
超配
比是内机制冷量之和除以外机制冷量,若小于等于1.3则符合
家装超配标准。
例如,超配比=内机制冷量之和/外机制冷量,如
果这个比例在1.3以内就是合理的,说明室内机制冷量总和没
有超过室外机的制冷量。
3.根据制冷量需求和超配比选择合适的外机型号,以确保室内机
制冷量和室外机制冷量相匹配。
例如,如果所有房间制冷量需
求的总和为15300W,可以选择外机型号为12000W或14000W,
根据超配比计算结果选择更划算的方案。
中央空调收费方案及收费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计费方案选择及收费计算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大楼往往有多个业主,不同业主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中央空调一般就是以水为介质,主机集中供能与末端分散使用,如果分散使用的付费主体不同,就要涉及到费用分摊的问题。
1、方案选择以往常用费用分摊的计量方法有:用水表、电表进行中央空调计量收费这类瞧似简单、便宜的间接计费方法,比如:电表计费,水表计费等就是极不科学,不公平的。
电表计费就就是通过电表计量用户的空调末端的用电量作为用户的空调用量依据来进行收费的;如按电表计量收费:只要用户打开室内风机盘管,就必定计量收费!能量中心的空调主机即使不运行只要用户空调末端打开都有计费。
水表计费就就是通过水表计量用户的空调末端用水量作为用户的空调用量依据来进行收费的,按此方法:无论主机开启就是否,启动水泵,水表就有计量收费!因此,无论水表、电表进行中央空调的计量收费,都不能真正反应空调“量”的实质,中央空调的要计的“量”就是消耗的能量(热交换量)的多少,用水表、电表进行中央空调计量收费显然就是不合情理的、荒谬的。
中央空调要计量的“量”既不就是水量,也不就是电量,更不就是时间量,而就是中央空调介质水中携带的能量(冷量或热量)的变化量(能量表)由带信号输出的流量计、两只温度传感器与能量积算仪三部分组成,它通过计量中央空调介质(冷冻水)的某系统内瞬时流量、温差,由能量积算仪积分计算出系统的热交换量。
按冷热量读数进行收费时,不同用户根据其使用的空调冷热量的多少,缴纳不同的空调使用费,可得到业主的认可,也可避免物管部门与用户的收费纠纷。
注:这种中央空调计费方式原理明确,结果直观,易于理解。
由于它要计量多个参数,特别就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大流量小温差环境,对能量表的温差的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其生产成本较高安装示意图:2 、空调使用费的制定空调使用费一般由物业公司收取,故其价格应采用成本法。
即空调使用费只包括必要成本,物业公司收取空调使用费的目的不就是盈利,而就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冷热量。
中央空调节能如何计算

制冷效率(COP)
定义:中央空调 制冷效率的衡量 指标,表示空调 消耗的电能与输 出的冷量之间的
比值
计算公式: COP = 冷量/电
能消耗
影响因素:压 缩机性能、冷 凝器效率、蒸 发器效率、系
统匹配度等
提高COP的方 法:选用高效 压缩机、优化 系统设计、提 高冷凝器和蒸
发器效率等
03
中央空调节能计算方法
季节能效比(S 空调在制冷季节的能效水平
EER1和EER2的定义:EER1表示空 调 在 7 5 °F ( 2 4 °C ) 下 的 能 效 比 , E E R 2 表 示 空 调 在 8 5 °F ( 2 9 °C ) 下 的能效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能耗监测与数据采集
监测设备:安 装能耗监测设 备,实时监测 中央空调的能 耗情况
数据采集:收 集中央空调的 能耗数据,包 括能耗总量、 能耗强度、能 耗效率等
数据分析:对 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分析,评 估中央空调的 节能效果
优化建议:根 据数据分析结 果,提出优化 中央空调节能 效果的建议和 措施
能效指标的比较与评估
中央空调节能计 算方法
汇报人:
目录
01 02 中 央 空 调 系 统 能 耗 概 述
中央空调节能计算的 基本概念
03
中央空调节能计算方 法
04
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措 施
05 中 央 空 调 节 能 效 果 的 评估
01
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概述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压缩机: 提供制冷 剂的压缩 和输送
冷凝器: 将制冷剂 的热量释 放到空气 中
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和容 量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 变频技术、节能电机等
中央空调风量计算方法大全

中央空调风量计算方法大全某计算机房面积S=65(㎡)净高h=3(米),人员n=25(人),若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则总新风量Q1=n×q=25×30=750(m3/h);若按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盘p =4(次/h)],则新风量Q2=p.s.h=4×65×3=780(m3/h);由于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项型的依据;结合产品型号,可选用本公司的HRV-800新风热交换产品或送/排风HSF-25-B。
注:房间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宽×送风口以下的高度空调环境不同类型建筑新风量标准新风换气次数参考表二、排风量=房间体积×排风换气次数送风量=房间体积×送风换气次数有些地方要保持负压,如厕所,厨房等;保持正压的地方最好计算一下室内压力是好多,以免设计大了开不了门房间最小新风量Lw=nRp+Rb*Abn-室内总人数,即为人员密度与地面面积之积,人;Rp-每人最小新风量指标,m3/(h·人);Rb-每平方米地板所需要最小新风量标准,m3/(h·m2);Ab-地板面积,m2.每人所需新风量/[m3/(h·人)]三、新风机组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
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
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功能得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来定,功能越齐全造价越高。
定义为保障室内空气品质,为室内空间配备集中新风系统,而供应新风并对新风进行处理的主机则称为新风机组。
新风机组的控制新风机组控制包括:送风温度控制、送风相对湿度控制、防冻控制、CO2浓度控制以及各种联锁内容。
如果新风机组要考虑承担室内负荷(如直流式机组),则还要控制室内温度(或室内相对湿度)。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Word)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2008-10-27 21:02冷负荷构成及计算原理4.1.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见附录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LQ1=F•K•(tl n - tn) W (4.1)式中:LQ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F——外墙和屋面的面积,㎡;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表1-6(a)或表1-6(b)[1]中查取;tn——室内计算温度,℃;tl n——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表1-7(a)~表1-7(g)[1]中查取必须指出:(4.1)式中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因此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应按下式进行修正:t'l n =( tl n + td) •ka•kp ℃(4.2)式中: td——地区修正系数,℃,见表1-8(a)及表1-8(b)[1];ka——不同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9[1];kp——不同外表面的颜色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10[1];2)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当空调房间的温度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度大于3℃时,要考虑由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可按如下传热公式计算:LQ2=F•K•(tl s - tn) W (4.3)式中:F——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²;K——内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m²•k) ;tn ——夏季空调房间室内设计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
t'l s按下式计算t'l s = t + tl s ℃(4.4)式中:t ——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当相邻散热量很少(如走廊)时, tl s 取3 ℃,;当相邻散热量在23~116 W /m2时, tl s取5 ℃。
中央空调计费系统

中央空调计费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中央空调计费产生的背景 (3)第一节中央空调计费的现状 (3)第二节使用中央空调计费系统的优越性 (3)第三节中央空调的费用组成 (4)第二章XX计费系统 (5)第一节XX的基本原理 (5)第二节XX的基本结构 (6)第三节系统结构及功能 (6)第四节设备功能介绍 (7)第五节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价格制订原则 (7)第三章XX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8)第十节XX的基本原理 (8)第十一节XX的基本结构 (8)第十二节XX系统的价格制定 (9)第四章软件功能简介 (11)附件一:用户使用说明 (18)一中央空调计费产生的背景1、中央空调计费的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在商业性大楼和民用住宅中已被广泛采用。
但收费方式则基本上沿用暖气系统按面积平摊计费方式。
即:由物管部门根据当地的一般情况定出每平方米价格,各用户按承租总面积付费。
这种收费方法存在以下弊端:用户的恶性消费由于收费是按面积分摊,用户交费均为定值,与使用情况无关,这就形成了各用户“用与不用一样,用多用少一样”;“不用白不用,用也白用”的消费概念。
以致于用户很少关空调,不管是否需要,空调总在使用。
敞开门窗用空调等各种恶性消费现象随处可见,形成“供多少用多少”的局面。
运行费用增加由于没有计费系统,只能按面积平摊,每月费用是一个定额。
因此造成吃“大锅饭”的消费观念,在这种消费方式下,系统的节能措施(诸如变频之类)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造成运行费用增加、维护费用加大,其结果就是用户负担加重。
造成物管部门与用户的纠纷由于不能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没有收费依据,采用按平方米收费,不论季节,每月均未定额。
当碰上用户外出,空调长期不用,或气温变化,不需要用空调等情况时,这种收费方式就变成了强迫消费,用户往往拒绝付费。
中央空调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1、风管阻力计算:估算法:阻力△H=Rm×L(1+k)Rm—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力,Pa/m;L—风管总长度;K—局部阻力与摩擦阻力比值,局部构件少时,取值:K=1~2,多时取3~5。
经验取值:4 Pa/m计算。
2、风管风速计算:风速:V=Q/S3、水管管径计算:1.1标准层风机盘管水系统水力计算1.1.1基本公式本计算方法理论依据张萍编著的《中央空调实训教程》[1]。
1)沿程阻力△P e=ξe· v2·ρ/2 g mH2O (6.1)沿程阻力系数ξe=0.025·L/d(6.2)2)局部阻力水流动时遇弯头、三通及其他配件时,因摩擦及涡流耗能而产生的局部阻力为:△P m=ξ·ρ·v2/2 g mH2O (6.3)3)水管总阻力△P=△P e+△PmH2Oj(6.4)4)确定管径n d mm(6.5)式中:V j ——冷冻水流量,m 3/s ;v j ——流速,m/s 。
在水力计算时,初选管内流速和确定最后的流速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表6.2 管内水的最大允许水流速表[1]空调系统的水系统的管材有镀锌钢管和无缝钢管。
当管径DN ≤100mm 时可以采用镀锌钢管,其规格用公称直径DN 表示;当管径DN >100mm 时采用无缝钢管,其规格用外径×壁厚表示,一般须作二次镀锌。
空调制冷量单位有kcal /h ,W ,btu /h ,匹 制冷量单位换算:1.1kcal /h(大卡/小时)=1.163W ,1W =0.8598kcal /h ;2.1btu /h(英热单位/小时)=0.2931W ,1W =3.412btu /h ; 3.1USRT(美国冷吨)=3.517kW ,1kW =0.28434USRT ;4.1kcal /h =3.968Btu /h ,1Btu /h =0.252kcal /h ;5.1USRT =3024kcal /h ,10000kcal /h =3.3069USRT ;6.1匹=2.5kW1. 1 kcal /h (大卡/小时) = 1.163W ,1 W = 0.8598 kcal /h ;2. 1 btu /h (英热单位/小时) = 0.2931W ,1 W =3.412 btu /h ; 3. 1 USRT (美国冷吨) = 3.517 kw ,1 kw = 0.28434 USRT ;4.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 )=3.861千瓦(kw ) 1英国冷吨=3373千卡/小时(kcal/h )=3.923千瓦(kw )5. 1 kcal /h = 3.968 btu /h ,1 btu /h = 0.252 kcal /h ;6. 1 USRT = 3024 kcal /h ,10000 kcal /h = 3.3069 USRT ;7. 1匹=0.735kw x cop00000说明: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0.7457 kW,1 Ps (公制匹) =0.735 kW(用电功率);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换气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
利用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和房间面积,可得到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
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高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波纹补偿器也称伸缩节、膨胀节、补偿器,主要分为:波纹补偿器、套筒补偿器、旋转补偿器、方形自然补偿器等几大类型,其中以波纹补偿器较为常用,主要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以下用途:
1.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角向热变形。
2.吸收设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3.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
注意:注意不能用波纹补偿器来调节管道安装误差!
管道工程常用的补偿器有自然补偿器、波形补偿器、方形和Ω型补偿器、填料式补偿器、球形补偿器。
膨胀节属于方形补偿器,软管不属于补偿器范围。
金属软管用于需要减少震动的场合,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保等优点。
一定长度的金属软管还可以有效的横向位移,可用于沉降或伸缩的场合。
管径:DN15-DN12000
(无推力减震波纹软接头也可以用)
不锈钢减震波纹补偿器是首航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市场的需要,将不锈钢与橡胶进
行优化结合,形成一种刚柔相济,耐用环保的新型专利产品。
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保等优点。
有效地解决了老式橡胶软接头所带来的不卫生,易老化,耐压不稳定、易脱层撕裂、爆破等不良因素,解决了泵房的后顾之忧。
二、应用范围:
1. 各类泵、阀、空压机的进出口;
2. 各类消防配管、空调配管、蒸汽配管等;
3. 一般工厂配管和需要柔性连接的场合;
4. 生活用水配管和需要卫生的场合;
5. 机械设备配管需要减震和补偿热位移的场合。
三、结构特点:
1. 波纹管形为“S”形波,柔性大,刚性大,无应力集中;
2. 本产品从DN32—DN80一边松套法兰,特别是DN100以上采用无环焊接结构,从而避免冷作硬化。
有效解决波纹管焊接点的脆性所造成的易破、易漏等问题。
延长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3. 法兰边缘有三——四个均匀分布的碗状凸耳,并配以拉杆,从而增强波纹管的工作压力;
4. 每个碗状凸耳内装上一个优质减震橡胶垫,避免震动波经过拉杆传导,从而提高产品吸收管道噪音,减少震动的性能;
5. 拉杆结构:两边带螺帽的螺丝向中间的管形螺母连接,从而起到调节波纹管长短、限制波纹管伸缩量的使用。
易于安装。
四、选型说明:
1.本产品适用于各类泵、阀进出口和管道的柔性连接;
2.本产品是替代橡胶避震喉(软接头)的首选产品;安装、使用、维修方便;3.工作温度-196~450℃,如温度超过这个范围,订货时请注明;
4.本产品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长度;
5.本产品有优良的减震吸噪性能,能够吸收管道的热位移,对设备作用力小。
补偿器一般补偿器的波纹管是用薄壁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0Crl8Ni9、1Crl8Ni9Ti)制成。
依据客户的工况条件不同也可采用其它材料制造。
例在催化裂化装置中就采用B315材料。
当接管、内衬筒的材质为碳钢时,膨胀节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420℃;当波纹管、接管、内衬筒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时,产品的温度范围为-196~700℃。
补偿器用于管道的轴向.角向.横向位移。
管径:DN15-DN12000
•用机组的风量L÷3米/秒,可得到静压箱一个面的面积,然后你根据房子的高度,假如是4米,可你的机组是2米高,在减去软接头大概0.5米,上面留高0.5米,那你的
静压箱只有1米高
•2、知道了宽度,那么宽度乘以长度也是有个面积,这个面积也要等于L/3,不过在设计院里的面风速是取用2m/s,如果够空间,就做大点吧。
•
•新风换气机风量(m3/h)=换气次数×房间容积※对于一般性场合,如无特殊要求且室温波动范围≥±1℃时,则可选用换
气次数为5次/小时。
新风机组风量(m3/h)=(建筑面积/人均占地面积)
×A
上式中,A表示人均新风量(m3/h)通常进行估算时,可取30m3/h。
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见下表),计算管道断面尺寸a×b,并使其符合低压风管尺寸选择表中所列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再用规格化了的断面尺寸及风量,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冷却水泵所需扬程的估算值H(mH2O)约为
H =Δp1 + Z + 5 + 0.05L
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4.5~5)℃x1.163]X(1.15~1.2)
冷水泵扬程H(mH2O)可按下式估算。
Hmax =Δp1 +Δp2 +0.05L(1+ K)
冷冻水流量:L(m3/h)= Q(kW)/(4.5~5)℃x1.163
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
温度升高需要的热量叫显热.
物体蒸发需要的热量叫潜热.
全热就是显热+潜热.
显热和潜热的比值决定相对湿度.
显热决定室内温度.
管道支架一般采用金属制作,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如果在管道支架和管道结合部位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热地传导,那么金属支架就会成为管道内冷媒的散热通道
通常做和保温厚度相同的垫木
一般是打10个大气压,规范要求0.9MPA即9个大气压。
要求每小时压力不得减少0.01MPA,如果减少需要查找泄漏位置,泄压后重打。
24小时内不掉压算试压合格。
1公斤等于0.1mpa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一公斤是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简称.
一公斤力等于9.8牛顿
所以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就=9.8/0.0001Pa=0.098MPa约等于0.1MPa..
而一标准大气压=1.01325X100000Pa 也是约等于0.1MPa.=10五次方Pa
因此:1MPA=10公斤力=10KG/CM2
1MPA=10标准大气压
1KG/CM2=14.5 PSI
工程上常用的是兆帕(MPa):1MPa=1000000Pa。
1个标准大气压力=1.00336×0.098MPa=0.10108MPa≈0.1Mpa。
1bar=0.1MPa
压力的法定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牛顿/平方米)。
压力单位换算:
1MPa=1000kPa
1kPa=10mbar=101.9716 mmH2O = 4.01463imH2O
10mWC=1bar=100kPa
导流叶片计算:
导流叶片的作用:是将从空气调节主机压出通过交换的冷气,顺着
风管从风口排除,达到调节室内空气的目的。
当冷气通过风管弯头
处时,如果不对其进行导流,势必产生涡流影响冷气传导!因此风
管弯头处必须安装导流叶片!往往有一些年轻筒子们忽视导流叶片
计算,要么就过估很不准确。
老侠提供列表计算如下:
风管导流叶片长边确定片数表:
长边规格(mm)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导流叶片数(片) 4 4 6 7 8 10 12
短边导流叶片与面积表:
短边规格(mm) 200 250 320 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每片面积(mm2)0.075 0.091 0.114 0.14 0.17 0.216 0.273
0.425 0.502 0.623 0.755
1、根据风管长边规格尺寸选择相对应导流叶片的片数。
2、根据风管短边规格尺寸选择相对应导流叶片单片面积
数×根据长边尺寸已选定的导流叶片片数=该规格的风管导流叶片
总面积。
通风管道工程量计算规则
1, 薄钢板风管
(1)风管按不同规格以展开面积计算,管上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
面积不扣除。
(2)计算风管长度时一律以图注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
方等管件的长度,但不得包括通风部件(如风阀、风口等)所在位置的长度。
风管直径和
周长按图注尺寸展开。
但咬口风管的接口及翻边量不得计算在展开面积内。
(3)风管导流叶片按叶片的面积计算。
(4)风管附件(除软性接头按平方米计算外),检查孔、测定孔等按不同类型、规格分
别以个为单位计算。
2,不锈钢风管及铝板风管
风管的计算规则同薄钢板风管,部件按设计成品重量计算。
3. 塑料风管及部件
(1)风管按图注不同规格以展开面积计算,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
面积不扣除。
(2)计算风管长度时,一律以图注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
方等管件的长度,但不得包括通风部件(如风阀、风口等)所在位置的长度,风管直径和
周长以图注尺寸展开。
(3)标准部件和非标准部件均按成品的重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