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3课 装饰色彩|人美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 说课 |人美版(2012)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 说课 |人美版(2012)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说课|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 培养学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装饰色彩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 色彩的冷暖、对比、调和。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类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互补色搭配。

- 色彩搭配的节奏与韵律。

装饰色彩的运用- 装饰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 装饰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 装饰色彩的运用。

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

- 装饰色彩的创意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 课件、教学视频、色彩搭配案例。

学具- 绘画工具(如水彩笔、蜡笔、水粉等)、色彩搭配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 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装饰画,引发学生对装饰色彩的思考。

- 提问:装饰色彩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色彩搭配?新课讲解- 讲解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 展示色彩搭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装饰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 总结装饰色彩的运用技巧,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板书设计装饰色彩- 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对比、调和。

- 色彩搭配原则: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节奏与韵律。

- 装饰色彩的运用:绘画、设计。

作业设计色彩搭配练习- 完成色彩搭配练习册,巩固色彩搭配知识。

绘画创作- 运用装饰色彩,进行一幅绘画创作。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 学生对装饰色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提高。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3课 装饰色彩》(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3课 装饰色彩》(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3课装饰色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装饰色彩》是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装饰色彩的原理和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例和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装饰色彩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装饰色彩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装饰色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色彩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色彩的定义和特点。

2.装饰色彩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示范法:展示装饰色彩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4.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装饰色彩的实例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幅装饰色彩的画作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装饰色彩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装饰色彩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装饰色彩。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装饰色彩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装饰色彩的运用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绘画心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更多装饰色彩的实例,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装饰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装饰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装饰色彩的绘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 装饰色彩|人美版(2014秋) (共25张PPT)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 装饰色彩|人美版(2014秋) (共25张PPT)

1、上洋瓷 1957年7月遵循周总理的指示恢复龙泉窑生产后,在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
院、故宫博物院、浙大,浙江博物馆等部门的关怀下,尤其是在周轻鼎、邓白、 张守智、韩美林等等艺术大师亲临上洋瓷厂进行创作指导,使上洋瓷形成别具风 格的艺术魅力。
2、仿古瓷 现代仿古的根在宝溪,1959年9月为了加强国营瓷厂龙泉本土青瓷元素生产
(五)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家永远的话题。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毫无疑问现阶段传
承重于创新。原因是传统烧制技艺是龙泉青瓷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当今虽然运用 科技手段使烧制技艺可控性增强,但釉色、釉质的艺术感染力,与南宋龙泉青瓷 顶峰之作,还无法望其背项。所以,龙泉青瓷首先需要做好历史的传承。传承和 创新是相辅的,传承不等同于模仿,应该揉入制作者一些自身的性格因素。因为 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发展规律是不同的:科技的发展是线性上升的,后人总在前人 的基础上前进,一代代不断改进。而文化艺术是点状的,
和仿古的基础上,也有所变化,在和其它窑口交流中,不知觉的融入异地文化, 如:灰釉的的介入,德化泥的运用,紫铜釉、乌金釉、虎斑釉、赫色釉、茶未釉、 和天青釉等釉色的融合。工艺装饰上融和了轻重跳刀、多层镶嵌、薄胎刻画、玲 珑刻画、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手法,丰富了 现代龙泉青瓷的创作内容。
南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 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窑场最多最密、产品 质量最优为大窑、金村与查田溪口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窑场28处, 大窑村后有土名“官厂”地,民间传当时有“京官”住此监造青瓷,用现代 理念讲,他就是官窑。
南宋中期以后,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注重釉色的品赏,讲究釉水质地表
冥器

新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3 装饰色彩的魅力

新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3 装饰色彩的魅力
色彩特点: 冷暖对比强
视觉感受:刺激、夺目
艺术女神(局部)重彩画 丁绍光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特点?为什么说 它的色彩对比又和谐?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
的色彩特点?为什么 说它的色彩对比又和 谐?
冷暖对比为主, 降低纯度协调画面。
装饰画色彩运用要点:
•对颜色的总体要求:鲜艳、饱满、醒目、 夸张、美观,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 • 1.确定主色调来表现出主体。
艺术实践
总结民间艺术运用装饰色彩的规 律,填色《秘密花园》,使它成为
一幅色彩既鲜艳又和谐的装饰画。
看看同龄人作品……(彩铅)
看看同龄人作品……(彩铅)
用自己创作的装饰画装点你的房间
看看同龄人作品……(彩铅)
通过加白、加黑, 色彩的明度产生变化, 整幅画面多处运用色 彩的明度变化,画面 色彩变化更加丰富, 既活泼,又有序。
观察:黑色和白色在画面中起到什么作用?
黑与白的 穿插使画面 色彩对比更 加强烈,更 好地形成画 面黑、白、 灰的关系, 使画面具有 节奏感,整 体感觉纯净 明快。
1
2
装饰画色彩运用要点:
• 2.注意色彩明度变化,以不同明度的 相近色,或互补色突出主体色彩。 • 3.利用白色、黑色调节画面明暗, 使画面整体色彩和谐而鲜艳。 • 4.冷暖对比,色彩鲜明,有感染力
观察《小帆船1》,画面主色调是 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小帆船1》
画面以暖色为背景,画面主色调突 出,画面色彩和谐统一。
以桔色
农民画《耱地》
摄影《耱地》
思考:两种形式的作品相比较, 农民画《耱地》 给你什么感受?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耱地》运用 了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源于 自然,但不是 对自然色彩的 复制。作品中, 农民画家敢于 把牛画得这么 艳丽,显示了 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 他们对色彩的 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 丰富想象力和 象、夸张等艺术加工后的色彩。 对生活的无限 热爱。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 装饰色彩|人美版(2014秋) (共19张PPT)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 装饰色彩|人美版(2014秋) (共19张PPT)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六年级下册 第3课
装饰色彩
一切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 象、夸张等艺术加工后的色彩,可被称为装饰色彩。
农民画《耱地》 生活中的牛真有
这么多色彩吗?
作品中,农民画家敢于把牛画得这么艳丽,显示了他们对色彩的 丰富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耱地》这幅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
风筝的色彩中除了红色、绿色对 比之外,还有黑色和白色穿插在 画面中。黑色和白色在民间艺术 中是重要的颜色,它们能使画面 色彩对比更加强烈,也可以更好 地形成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
装饰色彩的用色技巧:
1、画面要有主色调。
2、巧妙运用黑与白。
艺术实践
用既鲜艳又和谐的色彩装饰马勺。
设计制作:
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黑色、白色。

补色绿Βιβλιοθήκη 橙所谓补色,就是色相环上相
距180°的色相,
如红色与绿色、
黄色与紫色、蓝
色和橙色等色组。
补色的调和和搭

配可以产生华丽、

跳跃、浓郁的审
美感觉。

画家大胆使用三对补色,使色彩产生强烈对比, 画面明快响亮、绚丽多彩。
民间艺术家喜 欢把补色对比的方 法运用到民间艺术 作品之中。看,在 这只风筝上你发现 了哪对补色?
以红色和绿色 为主要对比色,其 中还点缀橙色和蓝 色等小块对比。
小组讨论:
欣赏民间艺术品,和同学说一说,你 画家大发胆使现用了三对哪补些色,补使色色彩对产生比强?烈对比,画面明快响亮、绚丽多彩。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装饰色彩的用
色技巧呢?
马勺主要运用了哪种 颜色,起到什么作用?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人美版(2023秋)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人美版(2023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装饰画创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装饰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装饰色彩搭配原则:学生应学会如何根据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互补、类似等)进行色彩搭配,创作出和谐美观的作品。
-艺术作品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艺术家在装饰色彩运用上的技巧和意图。
举例:讲解马蒂斯的剪纸作品时,强调其对色相、明度的巧妙运用,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营造出生动、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装饰色彩的概念和运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对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也说明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色彩三要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我采用了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图像进行讲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装饰色彩|人美版(2023秋)》章节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部分展开:
1.色彩基础知识:回顾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装饰色彩的应用:介绍装饰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服饰、家居等方面的运用。
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期在下一节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期待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创造更多的美。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装饰色彩说课|人美版(2012)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装饰色彩说课|人美版(2012)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水平。

2. 通过学习装饰色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装饰色彩的定义和特点:装饰色彩是指在艺术创作中,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审美要求,对色彩进行有意识的夸张、强调或改变,以达到美化作品的目的。

装饰色彩具有主观性、象征性和表现性等特点。

2. 装饰色彩的运用方法: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冷暖、对比等色彩关系,学会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装饰色彩作品,了解装饰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水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品味。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发现和感受装饰色彩的存在。

2. 向学生介绍装饰色彩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装饰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关系。

2. 示范如何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展示色彩搭配的技巧。

3. 分析优秀的装饰色彩作品,让学生了解装饰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要求运用所学的装饰色彩知识和技巧。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装饰色彩定义:艺术创作中的色彩美化特点:主观性、象征性、表现性运用方法:色彩搭配、冷暖对比、色彩关系等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装饰色彩作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装饰色彩》课件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装饰色彩》课件





它 们 有 什 么 色 彩 搭 配 技 巧 ?
哪 一 幅 色 彩 变 化 更 丰 富 ?

玩 具还 除使 了用 运了 用什 补么 色颜 对色 比?


黑色 白色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业 步 骤
第一步:构思、构图,勾线
第二步:添加花纹
第三步:涂色(注意色彩搭配) 第四步:添加背景 整体调整
人美版 六年级下
两种不同形式的作品相比较, 农民画《耱地》给你 什么感受?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 第3课
执教人:xx
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 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 朴、真挚的感受。

如 何一运 用想色 彩来








中 运

用 了
看哪 些



请你总结民间艺术运用装饰色彩的规
实 律,画一幅色彩既鲜艳又和谐的装饰画。

生 活 中 的 装 饰 色 彩
生 活 中 的 装 饰 色 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六年级下册
装饰色彩
主讲人:崔莉莉
教学目标:
知道装饰色彩的内涵,了解民间艺术运用 装饰色彩的规律,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 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色彩的内涵及民间艺术中装饰色 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装饰色彩创作既对比强烈又和谐 统一的画面。
农民画《耱地》 摄影《耱地》
1
2
出示画面有黑白色调的《小帆船3》,对比观察三幅 作品,画面效果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帆船1》 《小帆船2》 《小帆船3》
黑色、白色的运用,使画面繁而不乱,节奏明快,更 加活泼生动。三种方法使画面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效果。
欣赏书中作品,和同学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色彩运用技巧。
快乐的小帆船
创作思路 :
《耱地》这幅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使画面比自 然生活中的场景要美丽得多呢?
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黑色、白色。
想一想,这三对颜色称为什么色?
补色
画家大胆使用三对补色,使色彩产生强烈对比, 画面明快响亮、绚丽多彩。
民间艺术家喜 欢把补色对比的方 法运用到民间艺术 作品之中。看,在 这只风筝上你发现 了哪对补色?
• 确定主色调:橙色。 • 以不同明度的橙色、红 橙色表现大海。 • 注意色彩明度变化,突出
主体色彩。 • 利用白色、黑色调节画面
明暗,使画面整体色彩和 谐而鲜艳。
艺术实践
总结民间艺术运用装饰色彩的规律,画一 幅色彩既鲜艳又和谐的装饰画。
哪幅作品色彩运用繁而不乱,和谐统一?说说其中的原因。
1
2
第一幅画主色调为红红色房子在 绿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明醒目。
观察《小帆船1》,画面主色调是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小帆船1》
以桔画色面以暖色为背景,画面主色调突出,画面色 彩和谐统一。
两种形式的作品 相比较, 农民画《耱 地》给你什么感受?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耱地》 运用了装饰色 彩,装饰色彩 源于自然,但 不是对自然色 彩的复制。
作品中,农民画家敢于把牛画得这么艳丽,显示了他们 对色彩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装饰色彩是在自 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象、夸张等艺术加工 后的色彩。
对比观察《小帆船2》,明度变化在哪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帆船1》
《小帆船2》
船帆和海浪运用了明度推移的方法,色彩感觉繁而不 乱,画面效果和谐有序,比《小帆船1》更加活泼生动。
泥玩具除了 运用补色对比之 外,还使用了什 么颜色?
黑色、白色。
观察:黑色和白色在画面中起到什么作用?
黑与白 的穿插使画 面色彩对比 更加强烈, 更好地形成 画面黑、白、 灰的关系, 使画面具有 节奏感,整 体感觉纯净 明快。
以红色和绿色 为主要对比色,其 中还点缀橙色和蓝 色等小块对比。
小组讨论:
欣赏民间艺术品,和同学说一说,你 发现了哪些补色对比? 还发现了什么色彩 搭配技巧?
第一组图片
第二组图片
布老虎主要运用了哪种颜色,起到什么作用?
红色,起到统一布老虎的作用,红色成为布老虎的主色 调,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颜色,使画面色彩繁而不乱。
荷花的花瓣和 鱼尾,在色彩方面 运用了什么技巧? 有什么作用?
通过加白、加 黑,色彩的明度产 生变化,整幅画面 多处运用色彩的明 度变化,画面色彩 变化更加丰富,既 活泼,又有序。
哪一幅作品色彩变化丰富?说一说颜色运用的技巧。
1
2
第一幅作品运用了色彩的明度变化,画面色彩活 泼轻快、和谐有序,更具装饰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