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材,主要围绕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和维护友谊的重要性等内容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注重与同伴的关系。

他们渴望拥有朋友,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建立和维护友谊。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友谊的力量,知道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维护友谊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件: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维护友谊的重要性等相关内容。

3.视频: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

4.道具:用于情境教学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播放一个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友谊对个人成长如此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维护友谊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第4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2.4.2深深浅浅话友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第4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2.4.2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特质。

难点: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并在书中进行标记。

1.友谊有哪些特质?2.澄清对友谊的认识要注意哪几点?3.竞争会伤害友谊吗?4.交友不能没有原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师:结合右图漫画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友谊的特质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44运用你的经验【问题思考】(1)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提示:(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填涂。

(2)如:理解、信任、忠诚、友善、平等、帮助、诚信、亲密等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

【教师点拨】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45探究与分享【问题思考】(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提示:(1)我帮助了李鸣,而李鸣却不愿帮助我,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2)帮助朋友,并不意味自己会受到损失。

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提高自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们要共同分享,也要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教师点拨】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活动设计】(1)阅读教材P45探究与分享(2)查阅“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典故。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理解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发展友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交圈子,对友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需求。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对友谊的理解比较片面,缺乏对友谊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同时可能在交友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积极维护和发展友谊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社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发展友谊。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3.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和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的朋友关系有何特点?他们是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的?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一段友谊是否值得珍惜?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发展友谊?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和自己的经验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总结出几点维护和发展友谊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简要复述,加深记忆。

5.拓展(5分钟)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友谊?如何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珍惜和维护友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学案(2课时,无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学案(2课时,无答案)

课题 4.1和朋友在一起课时一课时授课类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

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交流预习1.、、,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也有;有甜蜜,也有。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甚至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的朋友。

5.与、和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互助释疑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友谊的力量2、为什么我们渴望拥有和维护友谊?(为什么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朋友的作用)达标测评1.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A.朋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C.性格相同,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D.真正的朋友应该分享一切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友情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友情能够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A.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B.D.友情有助于我们排解烦恼和忧愁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吗?”的调查中,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

这表明()A.中学生缺乏友情B.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C.中学生出现滥交朋友D.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4.学校心理辅导站来了下面三位同学,他们的共同苦恼都是没有朋友,不受同学的欢迎。

张超:十分健谈,他一进入交往圈,就打开话匣子,只要别人一开头,他便一直说下去。

而对方说话时他要么时常插嘴,要么干脆不听。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2课时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 2 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切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办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感情态度价值观】珍爱友谊,在相处中体验踊跃的感情。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友谊的特质。

【教课难点】正确办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一个人忽然瘦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合影,只给自己 P 图—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爱上了不一样样的爱豆(偶像)—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

二、新课解说目标导学一:友谊的特质1.友谊是一种亲近的关系设计企图:经过检查学生以为何是友谊中最重要的特质,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引出第一框的内容—友谊的特质、(1)学生研究:学生选择自己以为重要的三个选项,也可以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2)分享交流: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选择,并简要说说选择的原由。

(3)统计解析:对全班的选择进行统计,发现哪些特质博得较高的支持率。

教师总结:友谊是一种亲近关系。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获取理解和支持、忠诚和相信、一定和关怀。

和朋友在一起,这类感觉能让我们获取认同,在精神上获取悉足。

2.“我”和李鸣的故事设计企图:“我”和李鸣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每一个学生既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李鸣,这样的故事很快就能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引起共鸣和思虑。

(1)角色饰演:请学生分别饰演“我”和李鸣,表演“我”和李鸣的故事。

(2)分享感悟:指引学生感觉故事中“我”心里的味道,咨询学生能否也有故事中“我”的近似经历,并请学生分享当时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3)解析谈论:指引学生猜想“李鸣”拒绝帮助朋友的原由,就“帮助朋友能否意味着自己会受损失”进行谈论。

(4)深入思虑:分享和分担是同等的吗?教师总结:3.君子之交淡如水唐贞观年间,薛仁贵还没有得志从前,与老婆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下落,全靠王茂生夫妻常常救援,此后,薛仁贵从军,在随从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伟绩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声誉鹤起,前来王府送礼庆祝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词拒绝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以及如何让友谊伴随成长。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但同时在处理友谊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惑和挫折。

他们对友谊有自己的理解,但缺乏系统的友谊观念和人际交往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友谊的真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友谊对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重要性,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让友谊伴随成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与人交往。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友谊中的经历,讨论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交流友谊观。

4.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友谊的真谛,反思自己在友谊中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友谊与成长同行1.友谊的重要性–讨论与交流2.处理友谊中的问题–反思与改进3.友谊伴随成长–总结与反思–树立正确友谊观念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旨在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友谊对自己的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人建立友谊,如何呵护友谊,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友谊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具体的实践方法。

他们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沟通不畅、误解等,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友谊的力量,掌握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友谊对自己的成长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场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要点。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案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友谊的力量,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对自己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友谊的力量,包括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四课,主题是“友谊与成长同行”。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友谊等。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意义,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交圈子,友谊对她们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和沟通能力,很多学生在建立和维护友谊方面存在困扰。

因此,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友谊的力量,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往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对友谊的珍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友谊中的冲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提高交往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意义,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案例材料:选取相关典型案例供学生分析。

4.视频材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情境设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友谊的力量,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设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友谊的建立和维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身边友谊带给自己的影响,体会友谊的力量;感恩身边的朋友,形成积极向上的友谊观。

能力目标:能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逐步提升处理交友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了解朋友对我们的影响,能理解应该结交真诚友善的朋友。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

本框不仅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朋友圈,并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感受友谊的美好与力量,并把友谊的力量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层面,体会朋友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朋友圈的情况,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友谊观。

教学难点:更好地觉察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有效方法。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朋友,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人际交往中的需要与困惑:与什么同学结成朋友,如何结成朋友,如何维系好朋友关系,如何处理好朋友间的矛盾和问题等等。

通过问卷反馈,多数学生能够说出自己都有哪些朋友,但对自己的人际状况缺乏全面地理解;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好人缘,希望获得真正的、持久的
友谊,但缺乏正确判断和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积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人际关系情况进行自查、自省、自析、自悟,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友谊观。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和我的朋友
展示学生问卷调查:
1.请用一句话来形容什么是好朋友?
2.一提到好朋友,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通过学生问卷,不仅引入“友谊”这个主题,让学生从情感上初步感受和体会友谊,同时,这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情,以便为学生提供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服务。

环节一:自查“我的朋友圈”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
图片中的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在下面的情境中,你的选择会是谁?请把你的选择涂在书上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
△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
□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
☆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
○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
小结:有了朋友、父母、老师的陪伴,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绚烂多姿!
活动二:填写“我的朋友”卡片
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图中的相应位置。

注意: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朋友与你关系的远近。

(如果你想保密,也可用代号表示朋友的名字)
请仔细观察“我的朋友”图,思考以下问题:
1.在不同的时间段,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2.你的朋友圈是变小了,还是变大了?
小结:你的朋友圈可能变小了,因为你和朋友的关系更加深入了;你的朋友圈可能变广阔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从广度、深度上,我们都在发展自己的朋友圈,人际关系在逐步拓展。

环节二:自省“我的友谊观”
活动:辩论赛
正方观点:交友虽烦恼,但交无妨
反方观点:交友烦恼多,不交为妙
小结:尽管在交友时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应该积极建立真正的友谊!
环节三:自析“我的交友原则”
活动:请辨析正确处理友谊的方式
小组讨论:请对以下插图进行评析,并谈谈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