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方向

合集下载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目前正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展览会的数量和面积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首先,中国会展业的参展商数量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愿意参加各类展览会,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寻找商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更多的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会展中展示其创意和实力,吸引了国内外观展者的关注。

其次,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国际展览会在中国举办,吸引了大量海外参展商和观展者。

中国会展业也积极参与国际展览会,拓宽了国内企业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合作。

此外,中国会展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地政府积极支持会展业的发展,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展览馆和相关设施,为会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和服务。

会展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然而,中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各地努力争取举办更多、更大规模的展览会,导致一些领域产生了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另一方面,展览会的质量和专业性有待提高,一些展览会存在虚假宣传、缺乏创新和互动性等问题,需要加强规范和监管。

总体而言,中国会展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继续加大投资、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中国会展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全球会展业的重要一环。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会展业是指通过各种展览和会议展示、宣传、交流和推销各种商品、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张,我国的会展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围绕“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步骤介绍。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全国会展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全国共举办国际性、国内性和地方性展览会5100多场,展览面积达到了2400余万平方米。

2、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的会展业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我国会展业的四大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占据了我国会展业的多数份额。

3、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会展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活动在我国举办。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加世界各地的会展活动,促进了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主流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我国的会展业也不断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展览、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会展会议更加高效、智能化、节能减排,成为未来的主流。

2、绿色环保成为共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

我国的会展业也将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自愿参与绿色展会认证、推广低碳、节能设备和材料、建设绿色展馆等举措,使我国会展业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

3、地区分布趋于均衡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会展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和投资吸引企业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国的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我国的会展业潜力无限,必将成为中国继制造业、金融业之后的第三个支柱产业。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展示品牌、推广业务、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万场次,总展览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参展商数目超过了100万家。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会展活动也趋于均衡。

除了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的会展活动也逐渐增多。

例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3. 行业细分趋势明显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行业细分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汽车展、工博会、家博会等专业展会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展会。

此外,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主题的科技类展会也逐渐兴起。

二、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会展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 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对于会展行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就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3.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展行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会展行业进一步细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会展形式更加多样化未来会展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展览会外,线上展会、VR展会等形式也将会逐渐兴起。

3. 会展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未来会展数字化程度也将会逐渐提高。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自从以来,中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中国会展业庞大的发展规模。

根据《中国会展业发展报告2024-2024》,从2024到2024年,中国会展业的规模从2.2万亿元增至3.5万亿元。

可以说,中国会展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

此外,中国会展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标准不断完善,推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

例如,2024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有关会展服务的行业标准在全国开展了实施,从而提高了中国会展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将继续推动会展业的发展。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会展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及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会展活动从规模小、范围窄的局面逐渐发展为规模大、多样化的格局。

据统计,我国会展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展览会数量和展览面积连年增长。

其次,会展品质不断提升。

我国会展行业逐渐摆脱“小、散、乱”的状况,注重提升展览内容和服务质量。

越来越多的国际
知名品牌选择在中国举办展览,国内外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

此外,会展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展行业也在不断追求创新。

虚拟会展、混合现实技术等新型展览模式逐渐被应用,为参展商和观众带来更加便利和互动性强的体验。

再次,会展经济效益显著。

会展活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推广产品、拓展市场的平台,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会展带动的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当地就业和消费增长。

最后,会展国际化趋势明显。

我国会展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企业选择在中国举办展览。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拓展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会展行业在规模、品质、创新、经济效益以及
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然而,仍需加强行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第一篇: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

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

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

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将造就几百万个就业机会。

在中国,会展业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但是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中国会展业是指在一定场地和时间,以展示、交流和促销为主要目的,组织各领域企事业单位参加展览展示和展览服务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中国会展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步。

首先,中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报告,中国的会展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503.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4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09%。

同时,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也不断增强。

会展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展览商家和展览参与者,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其次,中国会展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的会展业已经能承办一些国际性和专业性的展览。

例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展商和观众参与。

同时,一些具有特色的专业展会,如汽车展、家居建材展、食品展等也在中国举办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再次,会展服务水平和会展设施条件不断提升。

一些大城市和旅游景区已经建设了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提供了先进的会展设施和服务。

会展服务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能够提供专业的会务服务、设计布展和会议组织等服务。

这些举措提高了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满意度,增强了会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最后,会展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会展业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国际间的会展资源共享和业务合作。

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产业组织,参与编制国际标准和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中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会展业的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会展市场更为繁荣,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会展业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会展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会展活动碎片化、同质化严重,维权困难等。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推动会展业更加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总体上呈现出规模稳步增长、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和设施不断升级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会展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行业,它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助力。

目前,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首先,中国会展行业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举办的各类会展总数达到了3500多个,参展企业超过40万家,观众和采购商数量也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会展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其中一些大型展览会的展览面积超过了百万平方米。

这表明中国会展行业正朝着更大、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会展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对会展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会展行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行业的专业化进程。

目前,中国会展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专业分工体系,包括展览策划、展览设计、展览制作、展销一体化等多个环节。

同时,行业内涌现出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再次,会展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国会展行业正逐渐成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选择在中国举办会展,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和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交流。

此外,一些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最后,会展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展行业也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会展效果和服务质量。

例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展会观展,智能化设备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还改变了传统展览模式,促进了会展行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表现出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提高、国际化程度增加以及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等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中国的会展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方向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入世对中国会展业是“利好”。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入世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也将对我们更加开放,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中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

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展览场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目前中国会展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

入世后,随着展览市场轶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这“三多”将逐步发展为“三少”: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将越来越多。

入世将促进中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提高。

基础场馆条件的好坏对会展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会展业蓬勃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投资建设现代化展览中心非常重视,厦门、南京、长春、长沙、西安、青岛、合肥、沈阳、烟台、成都、武汉等市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展览设施在近几年内陆续建成。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展会目前的发展水平是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会展业已经形成一个行业,入世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展览市场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中外价格并轨肯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入世对中国会展业也将产业一些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预测,仅国民待遇一项,就将使展会业收入下降三成以上,展会利润率下降。

另外,目前国内举办比较成功的大展会一直不同程度地受到同类中小展会组织者的觊觎。

随着入世和国外办展公司的进入,这些国内中小办展公司正在寻找与外国展商合作的机会,有的已经进入合作阶段。

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挤垮国内大展。

当前,虽然中国会展业尚未进入完全开放的程序,但中外会展业已经提前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

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

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

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特点与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尽管当代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但发展很快。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表示,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展会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中国会展业进军中东沙特等新兴市场的同时,境外的许多展览企业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会展业与国外主要展览大国相比,有以下五个特点。

1、展览项目持续增长,数量扩张明显中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

我国1997年的展览项目数首次突破1000个,到2001年突破2000个,2002年就超过3000个,2005年估计约为3800个。

就展览项目的国际比较而言,我国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项目数仅比美国少一些,成为一个“展览大国”。

但是,我国的展览项目绝大多数是中小项目,规模大的项目和品牌项目屈指可数。

尽管这些展览的总展出面积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展览强国。

2、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城市必要设施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现象是,在发展城市会展经济热潮带动下,各地大建展览场馆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目前,我国的展览场馆数量在全世界可排在第三位,仅比美国和英国少一些。

展览场馆的总面积也在全世界中居前列,但出租率比展览发达国家而言要低得多。

3、展览主办多元发展,政府主导色彩浓烈我国的展览活动大多由政府或半官方机构主导。

就展览主办机构而言,尽管目前参与者众多,多元化特征明显,但大体上有五大办展主体,即政府(包括政府及部门、政府临时机构、贸促会等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商协会、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4、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领先现在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都有了自己的展馆,或多或少都有在本地举办的展览活动,并且,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但是,中国的会展业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而且集中程度相当高。

就城市而言,公认的三大展览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以省份为单位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居前5位。

这也反映了我国会展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经济发达省份的现状特点。

5、展览直接收入增长缓慢,主要靠社会效益驱动相对于展览项目数的地位,我国的展览直接收入比很多国家都少得多。

展览经济总量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小。

展览收入占GDP比重在发达国家一般在0.1%,0.2%之间,而我国目前这一比重还不足0.08%。

这说明我国展览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展览大国。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展望1、会展业规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

此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侵权问题一直是展会的投诉热点。

由于国内实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存在的难度在于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因此,一些参展企业往往不敢把最新的产品列入到展览计划中去,以免被人拍照模仿。

而且由于法规的缺失,主办方只能起协调作用,一旦发生侵权纠纷,也很难在参展期间得到有效解决。

广东某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虽然参加专业展会为厂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但很担心展示的新产品成为竞争对手“克隆”的对象:因为参加展会,有的正规企业投入上百万元研发的新产品尚未走向市场,却发现价格低廉的“克隆”品早已遍布大街小巷,让企业苦不堪言。

很多较早就开始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大都在参展时都会让知识产权顾问单位派专业人员随同参展,一经发现涉嫌侵权企业,即迅速研究维权策略和部署相关工作。

在出国参展时,我国企业也时常会碰到知识产权的问题。

展览会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场合,我国企业往往意识不到。

有些出展产品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也在中国申请了专利保护;但专利保护是一种地区保护,外国企业常常会利用这一原则钻空子。

比如,有些企业的产品连年在某地参展都没有问题,但是同一个产品,再去参展就被诉侵权。

这是有些当地企业看到中国的产品有竞争优势,但没有在当地申请专利保护,就先抢注了专利,使中国企业变成了侵权者。

还有的会出现合作协议许可范围的问题。

中国一些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在协议中没有说明商标的使用范围。

比如,与某国公司合作,中国企业被许可使用其商标。

可是该产品到另一国参展就触动了某国公司另一国合作方的利益,可能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这些都是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所致。

2009年1月,中国贸促会发起并联合943家中国会展行业从业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国会展行业保护知识产权联合行动宣言》。

宣言签署单位宣布将在所组办展会上杜绝剽窃、假冒、伪造、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实施更是作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范。

依据《办法》,展会主办方在招商招展时,应加强对参展方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参展项目(包括展品、展板及相关宣传资料等)的知识产权状况的审查。

展会时间在三天以上(含三天),展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展会主办方应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

地方知识产权局在展会期间应配合加强专利保护,受理展出项目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受理展出项目涉嫌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举报,或者依职权查处展出项目中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行为。

参展方侵权成立的,展会管理部门可依法对有关参展方予以公告;参展方连续两次以上侵权行为成立的,展会主办方应禁止有关参展方参加下一届展会。

主办方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展会管理部门应对主办方给予警告,并视情节依法对其再次举办相关展会的申请不予批准。

《办法》的实施也反映了业内人士的心声:加强会展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保证中国会展行业迅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9年3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开始实施。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认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办法》的出台实施,将使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

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____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___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____卓文君《白头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____佚名《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____佚名《击鼓》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____高蟾《金陵晚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