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

合集下载

垃圾焚烧工程设计构思方案

垃圾焚烧工程设计构思方案

垃圾焚烧工程设计构思方案一、工程概述1.1 工程背景垃圾焚烧工程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问题已成为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因此,建设一条高效、环保的垃圾焚烧厂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

1.2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条处理能力为XXX吨/日的垃圾焚烧生产线,达到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同时实现能源回收利用。

二、工程设计构思方案2.1 工艺流程设计垃圾焚烧的工艺流程分为垃圾处理、燃烧发电、废气处理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进口的垃圾会进行分类、粉碎和干燥等预处理工艺,然后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产生高温废气用于锅炉产生蒸汽,最终通过汽轮机发电。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和废渣,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2.2 设备选型在垃圾焚烧工程中,设备选型至关重要。

例如,焚烧炉的选型应考虑燃烧效率、耐磨性、稳定性等因素,锅炉和汽轮机的选型应考虑能源回收效率、设备寿命等因素,废气处理设备的选型则要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

2.3 环保排放设计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渣,如果排放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环保排放是垃圾焚烧工程设计中的重点。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废气处理工艺、废渣处理工艺等方面,保证废气排放达标,废渣得到合理处置。

2.4 能源回收利用垃圾焚烧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还可以通过能源回收进行发电。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温废气和废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废气可以用于蒸汽发电,同时废渣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于发酵产生生物质能。

2.5 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是垃圾焚烧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先进,实现垃圾处理的利与弊的最大限度的调和。

总结:垃圾焚烧工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环保排放以及能源回收等方面。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环保性。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目录1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1)2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18)3 专业设计原则 (38)3.1总图专业 (38)3.2环卫动力专业 (38)3.3建筑专业 (43)3.4结构专业 (48)3.5给水排水专业 (49)3.6通风和空调专业 (50)3.7电气专业 (51)3.8自控与通讯专业 (52)3.9技术经济专业 (54)4 专题设计方案 (55)4.1主工房布置方案 (55)4.2主工房防臭方案 (57)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60)4.4卸料门方案 (61)4.5垃圾吊方案 (64)4.6垃圾抓斗方案 (67)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71)4.8沼气进炉方案 (72)4.9空预器方案 (74)4.10锅炉清灰方案 (78)4.11锅炉给水方案 (79)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80)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81)4.14SNCR工艺方案 (84)4.15SCR工艺方案 (87)4.16变频器选用方案 (97)4.17ECS系统设置方案 (99)4.18DCS系统设置方案 (100)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 (101)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 (10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10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107)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108)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 (108)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 (110)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 (110)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 建设规模1.1.6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 引进技术的范围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 主要法规政策1.2.2 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 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1.4.2 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 人均垃圾产量2.2.3 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 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 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 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2.4.4 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 工程选址要求3.1.2 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 机械炉排炉3.2.2 流化床焚烧炉3.2.3 热解焚烧炉3.2.4 回转窑焚烧炉3.2.5 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 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 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 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 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 技术引进的原则3.8.2 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 项目概述4.1.2 总平面布置4.1.3 方案比选4.1.4 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 垃圾接收4.2.2 垃圾贮存4.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 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 垃圾给料装置4.3.2 焚烧炉本体4.3.3 点火及助燃系统4.3.4 排渣机4.3.5 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 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 系统组成4.4.3 技术参数4.4.4 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 系统组成4.5.2 技术参数4.5.3 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 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 工艺流程4.6.3 设备布置4.6.4 主要设备选型4.6.5 原材料消耗4.6.6 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 电气系统设计4.7.5 电气主接线4.7.6 厂用电接线4.7.7 厂用负荷4.7.8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 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4.7.11 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 概述4.8.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 工业电视4.8.5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 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4.8.9 综合布线系统4.8.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 电源和气源4.8.12 附表4.9 给水排水4.9.1 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 河水处理系统4.9.5 排污系统4.9.6 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 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 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 化学水系统4.12.3 压缩空气站4.12.4 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 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 建筑4.13.2 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 编制依据4.14.2 设计参数4.14.3 设计范围4.14.4 通风部分4.14.5 空调部分4.14.6 除臭、防臭4.14.7 设计指标4.14.8 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 渗沥液排放标准5.2.3 残渣控制标准5.2.4 噪声控制标准5.2.5 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 废气处理5.3.2 渗沥液的处理5.3.3 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 噪声控制5.3.5 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 环境监测机构5.4.2 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 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 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 编制说明13.1.2 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 项目概况14.1.2 编制依据1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 项目总投资14.2.3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 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 税金14.3.3 利润估算14.3.4 贷款偿还14.3.5 盈利能力分析14.3.6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 敏感性分析14.5.2 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4 烟气净化系统5 灰渣处理系统6 除臭系统7 电气系统8 仪表与自控系统9 化学水处理系统10 给排水系统11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2 其他辅助生产系统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1 建设单位管理费2 建设工程监理费3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4 工程勘察费5 工程设计费6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7 竣工图编制费8 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9 劳动安全卫生评审费10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1 工程保险费12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3 生产职工培训费14 提前进厂费15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 费16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17 联合试运转费18 招标代理服务费19 施工图审查费20 投资监理费21 工程造价审核费三基本预备费四征地及动拆迁费1 红线内动拆迁费2 征地费五建设期贷款利息六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 (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4 烟气处理系统5 炉渣处理系统6 电气系统7 仪表与自控系统8 化学水处理系统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9 厂区给水排水系统10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1 配套设施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 土地费用2 甲方前期费用、管理费及不可预见费3 中标服务费4 建设单位管理费5 建设工程监理费6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7 技术咨询费8 造价咨询服务费9 工程勘察设计费9.1 设计费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9.2 勘察费10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11 竣工图编制费12 环境影响评价及咨询服务费13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4 工程保险费15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6 生产职工培训费17 提前进厂费18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9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20 通勤车辆购置费21 联合试运转费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22 招标代理服务费22.1 设备招标代理服务费22.2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22.3 技术服务招标代理服务费22.4 国际招标代理服务费23 施工图审查费24 性能测试及验收费三基本预备费工程静态投资四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动态投资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五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焚烧发电工房)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 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 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 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首先,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高温焚烧、高效能转化和多污染物净化等。

通过高温焚烧可以有效地降低垃圾体积和重量,同时产生高温热能用于发电。

高效能转化是指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燃料气体,通过燃料气体发电。

多污染物净化是指通过净化设备对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垃圾投入、主燃烧、余热回收和净化处理。

垃圾投入是将垃圾由垃圾处理车辆输入焚烧炉,进行预处理,去除大件垃圾和易燃物。

主燃烧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垃圾送入焚烧炉中,进行高温焚烧,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热能。

余热回收是指将产生的高温热能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回收,用于发电。

净化处理是指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包括除尘、脱硫和脱氮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能源回收主要包括热能和电能。

热能回收是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高温热能转化为蒸汽,然后通过蒸汽轮机发电。

电能回收则是通过发电机组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能源回收的效率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流程来提高,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的经济效益。

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考虑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安全处理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渣。

为了减少排放,可以采用提高燃烧温度和延长燃烧时间的方式,同时结合净化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

对于废渣的安全处理,可以采用填埋、固化等方法,确保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备选型需要根据设计需求和技术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设备。

例如,需要选择高温炉燃烧装置和余热回收系统,以及净化设备如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氮装置等。

设备选型需要考虑设备性能、能耗、维护成本和运行稳定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需要考虑技术特点、工艺流程、能源回收、环境保护和设备选型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选择,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有效地将垃圾转化为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说明书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说明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目录1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1)2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13)3 专业设计原则 (27)3.1总图专业 (27)3.2环卫动力专业 (27)3.3建筑专业 (31)3.4结构专业 (34)3.5给水排水专业 (35)3.6通风和空调专业 (36)3.7电气专业 (37)3.8自控与通讯专业 (38)3.9技术经济专业 (39)4 专题设计方案 (40)4.1主工房布置方案 (40)4.2主工房防臭方案 (41)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43)4.4卸料门方案 (44)4.5垃圾吊方案 (47)4.6垃圾抓斗方案 (50)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52)4.8沼气进炉方案 (53)4.9空预器方案 (54)4.10锅炉清灰方案 (57)4.11锅炉给水方案 (58)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59)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59)4.14SNCR工艺方案 (61)4.15SCR工艺方案 (63)4.16变频器选用方案 (69)4.17ECS系统设置方案 (70)4.18DCS系统设置方案 (71)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 (72)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 (7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7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76)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77)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 (77)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 (78)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 (78)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 建设规模1.1.6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 引进技术的范围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 主要法规政策1.2.2 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 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1.4.2 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 人均垃圾产量2.2.3 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 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 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 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 2.4.4 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 工程选址要求3.1.2 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 机械炉排炉3.2.2 流化床焚烧炉3.2.3 热解焚烧炉3.2.4 回转窑焚烧炉3.2.5 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 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 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 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 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 技术引进的原则3.8.2 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 项目概述4.1.2 总平面布置4.1.3 方案比选4.1.4 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 垃圾接收4.2.2 垃圾贮存4.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 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 垃圾给料装置4.3.2 焚烧炉本体4.3.3 点火及助燃系统4.3.4 排渣机4.3.5 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 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 系统组成4.4.3 技术参数4.4.4 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 系统组成4.5.2 技术参数4.5.3 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 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 工艺流程4.6.3 设备布置4.6.4 主要设备选型4.6.5 原材料消耗4.6.6 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 电气系统设计4.7.5 电气主接线4.7.6 厂用电接线4.7.7 厂用负荷4.7.8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 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4.7.11 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 概述4.8.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 工业电视4.8.5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 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 4.8.9 综合布线系统4.8.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 电源和气源4.8.12 附表4.9 给水排水4.9.1 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 河水处理系统4.9.5 排污系统4.9.6 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 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 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 化学水系统4.12.3 压缩空气站4.12.4 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 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 建筑4.13.2 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 编制依据4.14.2 设计参数4.14.3 设计范围4.14.4 通风部分4.14.5 空调部分4.14.6 除臭、防臭4.14.7 设计指标4.14.8 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 渗沥液排放标准5.2.3 残渣控制标准5.2.4 噪声控制标准5.2.5 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 废气处理5.3.2 渗沥液的处理5.3.3 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 噪声控制5.3.5 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 环境监测机构5.4.2 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 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 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 编制说明13.1.2 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 项目概况14.1.2 编制依据1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 项目总投资14.2.3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 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 税金14.3.3 利润估算14.3.4 贷款偿还14.3.5 盈利能力分析14.3.6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 敏感性分析14.5.2 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4 烟气净化系统5 灰渣处理系统6 除臭系统7 电气系统8 仪表与自控系统9 化学水处理系统10 给排水系统11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2 其他辅助生产系统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 建设单位管理费2 建设工程监理费3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4 工程勘察费5 工程设计费6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7 竣工图编制费8 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9 劳动安全卫生评审费10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1 工程保险费12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3 生产职工培训费14 提前进厂费15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6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 置费17 联合试运转费18 招标代理服务费19 施工图审查费20 投资监理费21 工程造价审核费三基本预备费四征地及动拆迁费1 红线内动拆迁费2 征地费五建设期贷款利息六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序号名称工程费购置费工程费费用计外汇占静态投资(%)4 烟气处理系统5 炉渣处理系统6 电气系统7 仪表与自控系统8 化学水处理系统9 厂区给水排水系统10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1 配套设施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 土地费用2 甲方前期费用、管理费及不可预见费3 中标服务费4 建设单位管理费5 建设工程监理费6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7 技术咨询费8 造价咨询服务费9 工程勘察设计费9.1 设计费9.2 勘察费10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11 竣工图编制费12 环境影响评价及咨询服务费13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4 工程保险费15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6 生产职工培训费17 提前进厂费18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9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20 通勤车辆购置费序号名称工程费购置费工程费费用计外汇占静态投资(%)21 联合试运转费22 招标代理服务费22.1 设备招标代理服务费22.2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22.3 技术服务招标代理服务费22.4 国际招标代理服务费23 施工图审查费24 性能测试及验收费三基本预备费工程静态投资四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动态投资五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 (焚烧发电工房) 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 (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 (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 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 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 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 (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对于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

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但是,由于焚烧发电过程中存在的高温、高压、高腐蚀和高毒性等特点,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有着更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标准化的设计方案是保证其良好运行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围绕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标准化设计,将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场址选择、设备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从技术上解决这一难题,以期对日常城市垃圾处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设计方案的选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方案是其成功运行的前提。

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我们可以采用如下设计方案:1.采用” 焚烧 + 排放治理 + 发电” 的处理方式,将生活垃圾焚烧为灰渣、烟气和热能,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治理,将其中的热能转化为电力,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2.采用全封闭式的焚烧与废气处理工艺,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在高温下处理生活垃圾,保证废渣的稳定化。

3.在焚烧工艺中,应该采用先进的贝氏反应、催化氧化和无害化排放技术,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等有害气体转换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源,降低环境恶化风险。

4.在发电环节中,可采用蒸汽式的发电技术,将焚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转化为电能,既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又能够有效利用垃圾的能量。

三、场址选择场址的选择是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核心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垃圾来源:厂址应该尽量靠近垃圾来源,减少垃圾运输的距离和成本。

2.环保要求:应该选择空气清新、水质良好、环境素净的地点,降低环境的恶化和垃圾焚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交通便利:应该选择有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基础建设的地段,以便于垃圾的运输和设备的维护。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实施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对垃圾的产生量和成分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垃圾产生量和成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会直接影响到焚烧炉的选型、处理工艺的选择以及后续的排放控制。

在焚烧炉的选型方面,常见的有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炉等。

机械炉排炉具有处理能力大、运行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热值较高的垃圾;流化床炉则具有燃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适用于处理热值较低、含水量较高的垃圾。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垃圾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焚烧炉类型。

除了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也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在设计余热利用系统时,要充分考虑蒸汽参数、热力循环方式等因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等。

因此,污染控制设施的设计至关重要。

常见的污染控制措施包括烟气净化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飞灰处理系统等。

烟气净化系统通常采用“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

渗滤液是垃圾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工艺,如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飞灰则属于危险废物,需要经过稳定化处理后进行安全填埋。

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实施过程中,项目选址是一个关键环节。

选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周边居民的意见等因素。

一般来说,焚烧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同时要便于垃圾的运输和接入电网。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方案1.1.1 进料系统生活垃圾经给料斗、料槽、给料器进入焚烧炉排,垃圾进料装置包括垃圾料斗、料槽和给料器,如图5-2所示。

垃圾给料斗用于将垃圾吊车投入的垃圾暂时贮存,再连续送入焚烧炉处理,给料斗为漏斗形状,能够贮存约1个小时焚烧量的垃圾,由可更换的加厚防磨板组成,为了观察给料斗和溜槽内的垃圾料位,给料斗安装了摄像头和垃圾料位感应装置,并与吊车控制室内的电脑屏幕相联。

料斗内设有避免垃圾搭桥的装置。

给料溜槽设计上垂直于给料炉排,这样能够防止垃圾的堵塞,能够有效的防止火焰回窜和外界空气的漏入,也可以存储一定量的垃料斗与落料槽5-2图圾,溜槽顶部设有盖板,停炉时将盖板关闭,使焚烧炉与垃圾贮坑相隔绝。

给料炉排位于给料溜槽的底部,保证垃圾均匀、可控制的进入焚烧炉排上。

给料炉排由液压杆推动垃圾通过进料平台进入炉膛。

炉排可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运动的速度和间隔时间能够通过控制系统测量和设置。

1.1.2 焚烧炉本垃圾焚烧炉燃烧图见图5-3辅助燃料区(确保烟气温度 >850℃,停留时间2s边界超负荷(每天2h36280kJ/k8370kJ/k超负荷2MW(110%)27.92FE'F2425.43MW(100%),最大连续输入热量4600kJ/kg21D'G)W D M(18量4200kJ/kgC'热15.26MW(60%)入C15输总5-3 垃圾焚烧炉燃烧图BA)%)%120)00%110(1h6(/h(th/8t/659t5.1471.86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理量(t/h)垃圾处图炉排1.焚烧炉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极其重要的核心设备,它决定着整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艺路线与工程造价,为了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从长远考虑,本工程应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炉排炉焚烧方式。

炉排面由独立的多个炉瓦连接而成,炉排片上下重叠,一排固定,另一排运动,通过调整驱动机构,使炉排片交替运动,从而使垃圾得到充分的搅拌和翻滚,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垃圾通过自身重力和炉排的推动力向前前进,直至排入渣斗。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之欧阳家百创编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之欧阳家百创编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欧阳家百(2021.03.07)标准化设计目录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1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133专业设计原则273.1总图专业273.2环卫动力专业273.3建筑专业313.4结构专业343.5给水排水专业353.6通风和空调专业363.7电气专业373.8自控与通讯专业383.9技术经济专业394专题设计方案404.1主工房布置方案404.2主工房防臭方案41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434.4卸料门方案444.5垃圾吊方案474.6垃圾抓斗方案50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524.8沼气进炉方案534.9空预器方案544.10锅炉清灰方案574.11锅炉给水方案58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59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594.14SNCR工艺方案614.15SCR工艺方案634.16变频器选用方案694.17ECS系统设置方案704.18DCS系统设置方案71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72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7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7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76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77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77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78 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78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建设规模1.1.6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引进技术的范围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主要法规政策1.2.2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项目背景1.3.2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可行性研究范围1.4.2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人均垃圾产量2.2.3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2.4.4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工程选址要求3.1.2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机械炉排炉3.2.2流化床焚烧炉3.2.3热解焚烧炉3.2.4回转窑焚烧炉3.2.5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技术引进的原则3.8.2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项目概述4.1.2总平面布置4.1.3方案比选4.1.4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垃圾接收4.2.2垃圾贮存4.2.3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垃圾给料装置4.3.2焚烧炉本体4.3.3点火及助燃系统4.3.4排渣机4.3.5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系统组成4.4.3技术参数4.4.4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系统组成4.5.2技术参数4.5.3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工艺流程4.6.3设备布置4.6.4主要设备选型4.6.5原材料消耗4.6.6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电气系统设计4.7.5电气主接线4.7.6厂用电接线4.7.7厂用负荷4.7.8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4.7.11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概述4.8.2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工业电视4.8.5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4.8.9综合布线系统4.8.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电源和气源4.8.12附表4.9 给水排水4.9.1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河水处理系统4.9.5排污系统4.9.6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化学水系统4.12.3压缩空气站4.12.4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建筑4.13.2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编制依据4.14.2设计参数4.14.3设计范围4.14.4通风部分4.14.5空调部分4.14.6除臭、防臭4.14.7设计指标4.14.8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渗沥液排放标准5.2.3残渣控制标准5.2.4噪声控制标准5.2.5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废气处理5.3.2渗沥液的处理5.3.3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噪声控制5.3.5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环境监测机构5.4.2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编制说明13.1.2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项目概况14.1.2编制依据14.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项目总投资14.2.3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税金14.3.3利润估算14.3.4贷款偿还14.3.5盈利能力分析14.3.6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敏感性分析14.5.2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 (焚烧发电工房) 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 (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 (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 (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目录1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1)2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17)3 专业设计原则 (35)3.1总图专业 (35)3.2环卫动力专业 (35)3.3建筑专业 (40)3.4结构专业 (45)3.5给水排水专业 (46)3.6通风和空调专业 (47)3.7电气专业 (48)3.8自控与通讯专业 (49)3.9技术经济专业 (50)4 专题设计方案 (51)4.1主工房布置方案 (51)4.2主工房防臭方案 (53)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56)4.4卸料门方案 (57)4.5垃圾吊方案 (60)4.6垃圾抓斗方案 (63)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66)4.8沼气进炉方案 (67)4.9空预器方案 (68)4.10锅炉清灰方案 (72)4.11锅炉给水方案 (74)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75)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76)4.14SNCR工艺方案 (77)4.15SCR工艺方案 (80)4.16变频器选用方案 (87)4.17ECS系统设置方案 (88)4.18DCS系统设置方案 (89)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 (90)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 (92)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9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96)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97)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 (97)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 (98)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 (98)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 建设规模1.1.6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 引进技术的范围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 主要法规政策1.2.2 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 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1.4.2 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 人均垃圾产量2.2.3 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 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 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 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2.4.4 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 工程选址要求3.1.2 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 机械炉排炉3.2.2 流化床焚烧炉3.2.3 热解焚烧炉3.2.4 回转窑焚烧炉3.2.5 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 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 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 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 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 技术引进的原则3.8.2 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 项目概述4.1.2 总平面布置4.1.3 方案比选4.1.4 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 垃圾接收4.2.2 垃圾贮存4.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 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 垃圾给料装置4.3.2 焚烧炉本体4.3.3 点火及助燃系统4.3.4 排渣机4.3.5 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 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 系统组成.4.4.3 技术参数4.4.4 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 系统组成4.5.2 技术参数4.5.3 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 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 工艺流程4.6.3 设备布置4.6.4 主要设备选型4.6.5 原材料消耗4.6.6 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 电气系统设计4.7.5 电气主接线4.7.6 厂用电接线4.7.7 厂用负荷4.7.8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 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4.7.11 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 概述4.8.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 工业电视4.8.5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 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4.8.9 综合布线系统4.8.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 电源和气源4.8.12 附表4.9 给水排水4.9.1 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 河水处理系统4.9.5 排污系统4.9.6 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 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 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 化学水系统4.12.3 压缩空气站4.12.4 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 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 建筑4.13.2 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 编制依据4.14.2 设计参数4.14.3 设计范围4.14.4 通风部分4.14.5 空调部分4.14.6 除臭、防臭4.14.7 设计指标4.14.8 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 渗沥液排放标准5.2.3 残渣控制标准5.2.4 噪声控制标准5.2.5 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 废气处理5.3.2 渗沥液的处理5.3.3 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 噪声控制5.3.5 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 环境监测机构5.4.2 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 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 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 编制说明13.1.2 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 项目概况14.1.2 编制依据1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 项目总投资14.2.3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 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 税金14.3.3 利润估算14.3.4 贷款偿还14.3.5 盈利能力分析14.3.6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 敏感性分析14.5.2 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