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方法中能够使观察到的图像放得最大的是()。

A. 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 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 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2.光一年中所走的距离称为( )。

A. 光速B. 光年C. 光的长度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 月球B. 金星C. 火星4.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A.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B. 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C. 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D. 放大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5.英国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A. 列文虎克B. 罗伯特·胡克C. 培根6.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A. 月环食B. 月偏食C. 月全食7.月球公转的方向是( )。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不确定8.如右图,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 )。

A. 右1处挂6个B. 右3处挂3个C. 右4处挂1个9.下图表示月相的变化,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1→2→3B. 3→4→5C. 3→2→110.我国的某些地区,有时全家出动拉一桶水,半夜就得去排队,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那里的水含有人类需要的营养元素B. 家庭和睦,拉水也要一起去C. 这些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11.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 形态发生了改变B. 产生新的物质C. 没有什么变化12.下面三幅图中,发生日食的图是( )。

A. B. C.13.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中用来调节镜筒与标本之间距离的是()。

A. 反光镜B. 调节旋纽C. 弯臂14.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这种污水处理的方法是( )。

A. 物理方法B. 生物方法C. 化学方法15.下图所示的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六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有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有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3、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我们期待成长,在未来展示(生命)辉煌。

6、女孩大约在(10)岁开始,讲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稍晚)些。

7、人的一生一般划分为(幼年期)、(青年发育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时期。

8、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的照顾。

9、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也在不断(提前)。

10、青春期要注意营养,其中就要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

11、从出生到成年,身体各部分发育是不均衡的,头长了(1)倍,躯干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

1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是(营养)、(疾病)、(遗传)、(精神)以及(体育锻炼)和(劳动)。

1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

14、正确的读写姿势是胸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

15、从生命的周期看来,人体的发育是一个(渐进)又(相互联系)的过程。

16、绘制身高曲线图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描点),第二步是(连线)。

17、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8、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19、女孩束腰勒胸影响(发育),男孩拔胡须有碍(健康),青春期内不宜(减肥),少女不宜穿(高跟鞋),青少年(吸烟)危害大、切忌(酗酒)。

20、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注意个人卫生)、(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题及答案⼩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单元复习题⼀、填空题1、青春期男⼥()最先出现快速⽣长。

2、()是由⼉童向成年⼈过度的时期,⼥孩⼤约从()岁开始,将陆续进⼊青春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都发⽣着巨⼤的变化。

3、⼈的⼀⽣⼤约可分()、()、() 三个阶段。

4、⼈的⼀⽣要经过()、()、()、()、()、()、()七个时期5、青春期出了⾝⾼突增之外,另⼀特点就是()开始。

6、⼈的⼀⽣的各个时期中,需要别⼈照顾的时期有()和()。

7、()和()两项数据是⼉童⽣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反映⼉童的营养状况。

8、科学⽤脑的五要素是()、()、()、()、()。

⼆、判断题1、⼀个⼈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进⼊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跟鞋。

()3、吸烟和酗酒不仅是少年健康的⼤敌,还会养成不良习⽓。

()4、青春发育期是⼈体的第⼀快速增长期。

()5、⼀般来说,青春期的发育男⽣早于⼥⽣。

()6、体育锻炼占⽤时间,会影响学习和智⼒发育。

()7、在青春期,男⽣⼥⽣德⾝体都会发⽣许多变化,这是正常的⽣理现象。

()8、为了促进⾃⼰的⽣长发育,每天睡眠时间越多越好。

()9、⼈只要吃得好,⾝体就能健康地⽣长发育。

()10、养成良好的⽣活习惯有益于我们的⾝体健康。

()三、选择题1、对于青春期的⼼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好感;B、智⼒⽔平迅猛提⾼;C、兴趣爱好⽇益⼴泛,求知欲和好奇⼼强烈;D、⾝体形态发⽣巨⼤变化2、我们已经跨⼊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时的睡眠。

A、8B、9C、10D、11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体会发⽣⼀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式是()A、⼥孩⼦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B、不吸烟、不酗酒C、穿⾼跟鞋很美观,要多穿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囊,使细菌侵⼊⼈体4、下⾯不属于科学⽤脑的是()。

A、动静结合B、课程交替C、勤于思考D、多睡觉5、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把⼈的⼀⽣分为三个阶段,下列不输于此划分的是()A、幼年B、成年C、青年D⽼年6、60年后,我们会步⼊⼈⽣()A、幼年期B、青春期C、成年期D、⽼年期7、12岁的姗姗同学处在⼈⽣的哪个时期()A、幼年期B、青春期C、成年期D、⽼年期8、在摇篮⾥捧着奶瓶的⼩宝宝处在⼈⽣的()A、幼年期B、青春期C、成年期D、⽼年期9、正在快速⽣长、刻苦学习的⼈⽣时期是()A、幼年期B、青少年期C、成年期D、⽼年期10、通过分析同龄⼈⾝⾼统计图,可以发现那类⼈占多数()A、⾼个C、矮个D、肥胖者四、1、连线2、为了能有⼀个健康的⾝体,我们应该怎样做?答:3、影响⼈体⽣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答:第⼆单元复习题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现象。

2023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复习题(三)【含答案】

2023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复习题(三)【含答案】
【解析】
【详解】为了便于观察,人们把星空中相互之间 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叫做星座。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是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和天鹰座的牛郎星。
7.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8.米饭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_______变化,产生了一种_______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9.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同。
24.草蛉和它 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
25.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得更大。( )
26.沙和豆子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2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28.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________
三、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蕃号填入括号内。
13.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
14.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1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________
16.月球不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
17.废电池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 )
A. 嫦娥B. 阿姆斯特朗C. 杨利伟
44.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 )。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常见的建筑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完毕了露宿原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2.19 世纪20 年月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消灭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很多的建筑材料3.人类的房屋经受了从自然地窖到现在的人造住宅;构造由简洁到简单;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4.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进展5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不一样,这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6.列举不同风格的房屋: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伊斯兰特色的房屋7.房屋在构成上有肯定的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房→一幢楼二、奇异的构造1..建筑物的构造有薄壳构造〔体育馆〕、实心构造〔大坝、桥墩〕、框架构造〔铁架桥〕等等2.在建筑物的构造中,拱形构造能00 够承重;空心构造可以减轻自重;三角形构造有稳定性的作用。

3.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4.蜂巢口是六边形的,雪花是六个角,生活中用到的泡沫块相当于蜂巢,5.依据建筑物构造特点,我知道赵州桥拱形构造金字塔三角形桥墩实心构造埃菲尔铁塔框架构造体育馆薄壳构造美国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构造DNA 双螺旋构造6.简答:(1)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答: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

②支撑力强。

③扩大了桥的流水面积,削减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

(2)楼板、主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答:①节约材料②轻松. ③结实. ④支撑力强. 或者:由于空心既减轻自重三、秀丽的建筑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达在它的自身造型和颜色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四周环境及功能的协调全都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构造,还要考虑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美3.通过观看或搜集建筑物的图片,我们可以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颜色、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2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一、选择题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D)A、找事实B、找证据C、找理论依据D、以上都对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D)A、化石B、文物C、资料D、以上都对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B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早在⼀千多年前,⼈们就已经发明了【】,⽽【】的发明⼈类认识世界的⼀⼤飞跃,把⼈类带⼊⼀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如⾝边的物质中有⾷盐.⽩糖.【】等。

3.我们利⽤观察到的洋葱表⽪上的⼀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5.放⼤镜的放⼤倍数越⼤,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

7.科学研究发现昆⾍头上的【】,就是它们的“⿐⼦”。

8.⽤显微镜观察蚕⾖叶表⽪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蒸腾和光合作⽤的重要器官。

⼆.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每⼩题2分,共16分】:1.光线从空⽓进⼊凸透镜时会( )。

A.反射B.折射C.不变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样厚3.【】的建⽴,被誉为19世纪⾃然科学的三⼤发现之⼀。

A.细胞学说B.动⼒学C.仿⽣学4.蟋蟀的⽿朵在( )。

A.头部B.⾜内侧C.腹部5.电⼦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到( ) 倍。

A.200B.2000C.200万6.⽤显微镜观察玻⽚标本时,玻⽚移动的⽅向和从⽬镜⾥看到的⽅向( ) 。

A.相同B.相反C.⽆7.昆⾍的⾝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

A.2B.3C.48.凸透镜的凸度越⼩,它的( ) 越⼩。

A.放⼤倍数B.焦距C.视野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装⽔也有放⼤功能。

【】2.放⼤镜的放⼤倍数同它的⾯积⼤⼩有关。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鱼缸⾥的⽔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5.微⽣物对⼈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任务单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同样的( 放大 )功能.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起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4.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 )。

6.(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7.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是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8.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9.发现细胞是(罗伯特胡克)10.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是(列文虎克)1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12.发明了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13.青霉素的发明者是(弗莱明)14.植物叶子的细胞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15.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16.(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7.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8、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1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20、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不规则)的。

21、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2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小世界复习题姓名—、填空题1、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功能。

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但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凸起的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球)形的透明物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3、只要具有(中间厚)、(透明)的物体比如(加满水的玻璃瓶)、(荷叶上的水珠)等就具有(放大)功能。

4、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蚜虫)刺吸植物汁液,(草蛉)吸食蚜虫等。

5、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规则)观察晶体的形状须用(放大镜)。

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9、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用它发现了(微生物)。

10、(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1、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2、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3、物体必须制成(玻璃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4、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

15、玻片标本分为(装片)、(切片)、(图片、三种,如制成洋葱表皮细胞标本是(装片、,血液标本是(涂片、。

16、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透光。

的,从目镜看到的光亮图形称为(视野),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和标本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17、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8、洋葱表皮上呈(长方形),红细胞呈(圆饼形。

,叶子表皮上有(气孔),叶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有(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细胞核、。

(细胞膜。

看不见。

19、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发现(细胞。

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学说。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它们也是由(细胞。

构成的。

21、微生物通常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微生物是具有其它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女口: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

有反应,能正常(繁殖)。

22、由于(观察工具。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到更小的组成 物质的原子、分子。

2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 发展 ),社会的( 进步 )和人类 生活的( 改善 ),如:利用显微镜能发现( 细菌 )、( 病毒 ),抵抗制服疾病;( 克隆 ) 生物;利用微生物( 酿酒 )、(发面 )制作( 酱油 )、( 醋 )、( 酸奶 )等。

还可以利用 微生物处理( 垃圾 )和( 污水 )。

2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 )、( 耳 )、( 鼻 )、( 舌 )、 ( 手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人们能观察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 蚂蚁 );放大镜的 发现,能看到( 晶体形状 ),昆虫身体上的结构; 显微镜的发明, 让我们看到了( 微生物 )、 ( 细胞 )。

25、血细胞有(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三种,( 红细胞 )能运输氧和二 氧化碳;( 白细胞 )能产生抗体,帮助身体防御感染; ( 血小板 )能帮助人体止血和凝血。

二、选择题 1、 下列仪器不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B ) A 、显微镜 B 、潜望镜 C 、望远镜 D 、照相机2、 下列功能不是凸透镜的(D ) A 、放大 B 、聚光 C 、成像 D 、反射3、最早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的人是( B )A 、罗斯泰斯特B 、培根C 、 列文虎克D 、伽利略4、 昆虫头上的触角的功能是 ( D ) 分辨气味5、 下列物体不是晶体的是 ( C ) 冰块6、 不需要用放大镜就能看清的物体是( 岩石7、 最早制成显微镜,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 A 、列文虎克 B 、伽利略C 、牛 顿 D 、哥白尼 8、 在玻片上写上一个很小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 D )A 、上B 、C 、D 、9、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细胞有一个小黑点,它是( 细胞质 D 、细胞核 10、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有一个椭圆形中间带孔的结构,它是( D )A 、细胞B 、叶绿体 C 、液泡D 、气孔11 、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发现一种生物形状经常发生变化,刻生物是( D )A 、草履虫B 、喇叭虫C 、眼虫D 、变形虫12、 下列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D )A 、适应环境 B 、有应激性 C 、繁殖后代 D 、 进行光合作用13、 有两种生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C )A 、草履虫 B 、喇叭虫 C 、变形虫 D 、眼虫14、 像植物又像动物的微生物是( D )A 、草履虫 B 、喇叭虫 C 、变形虫 D 、眼虫三、实验制作1 、制作简易显微镜器材 :两个放大镜(放大镜倍数不同,直径相同)制作:① 将纸筒用剪刀剪开一条口子,放入两个放大镜。

② 调节两个放大镜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③ 用胶带固定两个放大镜。

2、制作洋葱表皮标本并观察 A 、感知方向 B 、感知声音 C 、感知温度 D、 A 、食盐 B 、钢铁 C 、玻璃 D 、 B ) A 、蚜虫 B 、蚂蚁 C 、晶体 D 、 D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材料和工具:镊子小刀刀片玻片滴管碘液水吸水纸洋葱制作装片:①、滴水:用镊子夹起载玻片置于桌面,用滴管滴一滴水于玻片中央。

②、取材:用小刀剖开洋葱表皮,用镊子撕下内侧表皮,放入玻片水中③、展平:用镊子将玻片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一端接触水滴,缓慢盖上。

⑤、染色:用滴管在盖玻片一端滴一滴碘液,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吸走水观察:①、反光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②、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的通光孔上。

③、调节旋纽,使镜筒下降。

④、左眼注视目镜调节调节旋钮。

⑤、用右眼注意纸进行画图⑥、画出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图。

见P143、制作微生物涂片。

器材:烧杯干草池塘水滴管玻片、镊子吸水纸①、制作培养液:将干草放入烧杯,再倒入池塘水。

放置一段时间,水面出现霉点②、将载波片置于桌面,用滴管吸取培养液。

滴一滴于载波片中央;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端置于载玻片上,缓慢放下,盖住水滴;④、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物质的变化复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如:水结成冰,铁片打成刀,大米磨成粉等和(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铁钉生锈等,它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女口: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化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在变化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如:豆子和沙子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唾液能使淀粉变甜,不甜的糖类是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它无色无味能灭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可检验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在燃烧的蜡烛上能使其熄灭。

7、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铁浸入水中会生锈,因为水中含有(氧气);铁置于空气中会生锈,因为空气中含有(水分);铁置于潮湿的地方易生锈;只有将(水分)和(空气)分开,铁就难生锈了,其办法有:抹油、抹干、刷油漆、镀保护层。

姓名_______________8、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淀粉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9、铁生锈其实质是(水)和(空气中的氧气)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新的物质(氧化铁);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办法。

10、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与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11、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选择题1、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标准是(D )A、形态弯B、形状变化C、大小变化D、产生新物质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 )A、白糖加热变色B、铁生锈C、蜡烛燃烧D、白炽灯内壁变黑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水变成水蒸汽B、岩石变沙子C、铝块制成铝桶D、米饭制甜酒4、下列食物含淀粉较少的是(D )A、马铃薯B、苹果C、玉米D、白萝卜5、对二氧化碳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无色无味B、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能熄灭火焰D、比空气轻6对铁锈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导电性好B、能被磁铁吸引C、易碎D、比铁轻7、将铁钉置于下列地方最容易生锈的是(D )A、水中B、空气中C、油中D、潮湿环境中8、下列不是中国古代的黑火药的主要成份的是( D )A、硝石B、硫黄C、木炭D、泥土三、实验操作(一)验证蜡烛燃烧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1、将燃烧的蜡烛上面倒罩一个冷玻璃杯,杯内壁会出现水珠,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