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政策的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医保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医保问题的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农村医保问题的调研报告1前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点问题,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20xx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到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覆盖全体农民。
从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解决农民医疗问题的主要安排。
时至今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迅速发展,参合率大大提高,参合农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有明显提高,就以经济负担明显减轻。
但是,从各地实施的不同情况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宣传不到位、补偿水平低、受益面过窄、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都威胁着新农合的健康发展,这引起了很多相关人士的反省和反思,并成为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切实解决农民医疗问题。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一)调查方法对于本村新农合政策的调研,我们先在网上查了大量关于新农合政策的资料,对新农合有了初步认识。
然后采用的是自编的“关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农村医保的调查问卷”,采取的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了50份问卷,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
由于问卷的份数比较少,所以主要还是对村里部分村民。
(二)调查分析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1、社会满意度低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
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医疗保障水平低调查中,只有2%的人认为医疗保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有58%的人认为提高不明显,30%的人认为没有提高,还有10%的人感觉下降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1000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1000字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000字。
根据《中华共和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要求,我镇紧紧围绕“强镇,服务优先”的总方针,以“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有力”为目标,以“两个确保”为主线,以“两个巩固”为重点,不断加强了“两个建设”,切实提高了“两个率先”、“两个确保”的工作水平。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000字。
根据《中华共和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要求,我镇紧紧围绕“强镇,服务优先”的总方针,以“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有力”为目标,以“两个确保”为主线,以“两个巩固”为重点,不断加强了“两个建设”,切实提高了“两个率先”、“两个确保”的工作水平。
根据《中华共和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要求,我镇紧紧围绕“强镇,服务优先”的总方针,以“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有力”为目标,以“两个确保”为主线,以“两个巩固”为重点,不断加强了“两个建设”,切实提高了“两个率先”、“两个确保”的工作水平。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2、制定和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贯彻到实处,使村有章可循。
3、建立了“双评双评”制度,对村“四个一”(即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委会的一个村级组织”的评价体系。
4、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各村“两委”工作制度。
二、加强管理,提高合作医疗质量5、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按照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参合农民建档工作。
6、严格执行各村卫生站和乡村医生管理规定,做到及时报帐,合法合理用药,杜绝了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收费现象;7、按时上报各类报表,及时报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医院报送。
三、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基础工作8、认真做好参保农民建档工作,严防漏报和错报、漏报。
2023年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十四篇

2023年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十四篇2023年农村合作医疗篇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和20xx年度审计的要求,XX县审计局于20xx年7月7日至7月23日对XX县20xx年至20xx年5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现将审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下辖14个乡镇,493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
20xx年成立了由县长为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定了《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规范》、《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管理程序的规定》等一系列新农合管理制度,完善了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审核和监督,发挥了基金的使用效益。
(一)经办机构设立情况20xx年4月设立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新农合办公室),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XX县卫生局管理。
核定编制6人,现有人员7人,下设综合室、审核室、督查室、结算室、网络中心等五个科室。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新农合医疗制度和报销补偿实施方案,监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工作,县财政每年安排办公经费20万元。
14处乡镇单独设立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参合农民个人资金的筹集及监督新农合资金运行情况,办公经费由乡镇财政支付。
(二)定点医疗机构情况XX县现有定点医疗机构211家,其中:县级定点医疗机构3个,乡级医疗机构17个,县外定点医疗机构191个。
县级和乡级医疗机构都实现了网上审批报销结算,村级443处卫生室未设立新农合报销定点医疗机构。
(三)参合及筹资标准20xx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620,452人,参合率为99.63%。
人均全年筹资标准100元,其中:个人筹资20元,各级财政人均补助80元(中央16元,省级20元,市级24元,县级20元)。
20xx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614,235人,参合率为98.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报告四篇(可供参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报告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报告四篇【篇一】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农民群众就医保障水平,10月25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先后深入区合管局新农合资料室、信息中心、服务大厅,xx医院,xx镇中心卫生院和马行河村卫生室,xx 康复医院(民营),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自xx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以下简称新农合),区合管局不断加强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严格基金运行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积极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报销补偿方案,参合农民就医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医疗经济负担逐年下降,农民大病无钱医治的情况得到缓解,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层得到了有效诊治,因病致困和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实施新农合工作10年以来,呈现出运行良好、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群众受益四个显著特点。
(一)保障受益面逐年扩大,服务弱势群体全面到位。
一是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大幅提高,参合率从xx年的85.1%提高到今年的99.86%。
二是不断提高住院补偿比例,十年来,已为1765.34万人次参合农民补偿新农合基金16.94亿元,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从xx年实施初的32.01%提高到今年的60.02%。
三是区级205种分疾病诊疗病种、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重特大疾病70%补偿,五保户、二女户、独生子女户、残疾人补偿比例提高10%、精准扶贫户补偿比例提高5%。
对农村低保户、二女户、独生子女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参合对象予以参合资助。
四是xx年录入精准扶贫新农合大数据信息2828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737.36万元,提高5%补偿比例后,增加补偿额46.64万元。
(二)基金运行管理安全,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
一是新农合基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制度。
按照“代理银行管钱,财政局管账,经办机构管事,定点医疗机构具体报销”的运行机制。
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优秀5篇

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优秀5篇精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秀篇一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交流典型经验,吸取教训,推动工作等都离不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针对性。
调查报告的针对性体现在撰写目的上,撰写调查报告,一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二是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三是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处理实际问题。
因此,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所在。
调查报告的针对性越强,社会作用越大。
真实性。
调查()报告的主旨是调查研究后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写调查报告必须是自己亲自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绝不能道听途说、东拼西凑一些虚伪的材料。
在调查报告中,不仅主要人物和事实要真实,就是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各种细节,也要绝对真实,不能有半点浮夸和歪曲。
叙议结合。
调查报告的表达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地叙述事实。
调查报告不追求事件的曲折波澜,只求叙说清楚。
调查报告还要对调查材料中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但只是画龙点睛式的,点到即止,不作展开,不反复论证,有时甚至观点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
调查报告的正文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
前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通常是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等)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
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调查人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前言部分常见的写法有:说明式、概述式、提问式、结论式等,写作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简明扼要,具有吸引力,便于引出下文。
(2)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篇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升新农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按照市政协年度工作计划,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在吕炳素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广阳区、霸州市、固安县,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新农合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新农合工作开始于2004年8月。
2005年1月1日,三河市作为我市第一个、全省第二批新农合试点县正式启动;2006午1月,启动香河、霸州2县(市);2007年,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我市试点县在原增大城、文安、安次3个县(区)的基础上再新增大厂、永清、固安3个县;2008年4月,广阳区和廊坊开发区在原自行开展的基础上,一并纳入国家补助范围启动运行。
至此,全市10个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新农合工作全部开展。
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新农合管理中心1个,县级管理中心11个。
县级医院合管办36个,乡镇合管办155个。
全市新农合系统现有工作人员339人。
其中,市级5人,县级119人,乡镇级215人;各县(市、区)合管中心工作人员中,卫生专业63人,占52.94%;财会或经济专业23人,占19.33%;计算机专业8人,占6.72%;其他25人,占21%。
大学学历41人,大专学历43人,中专学历33人,其他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l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99人。
参合情况。
2005年参合人数为28.8万人,2006年为84.5万人,2007年为242.73万人,2008年为268.5万人,2009年为273.69万人,20lO年有290.8万人参合,覆盖农业人口311.55万人,参合率达到93.34%。
筹集资金情况。
人均筹资额从2005年的每人每年30元增加到2009年的每人每年100元,2010年再增加到每人每年140元;筹资总额由2005年的796.4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2.83亿元,2010年将突破4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层面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在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基础上结合商业保险和政府补贴等手段进行改革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市场化、社会化、保障面广、资金多元化、保障等级有保障、病种覆盖全面以及对现有医疗资源的整合。
据近年来的调研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不仅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水平。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亿农民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持续提高。
同时,商业保险、政府补贴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健康保障选择。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保程度不够普及。
即使是在如此成熟的投保环境中,农村人口覆盖率仍然较低,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2、定位不清。
如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视为农民卫生的主要保障来源,可能会被农民误解为“优质”的医疗保险,进而追求治愈而不是预防。
3、基础设施薄弱和医疗资源不平衡。
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公问题尤甚,并引致新卫改领域内的灰色市场和黑市交易等多种倒挂现象。
4、门槛较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门槛和标准相对较高,导致少数群体无法享受到其提供的医疗保障。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政府投资。
当前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和医师队伍等基本条件依然十分薄弱,需要政府加大投资以改善医疗资源不平衡现象。
2、提高健康保障的实效性。
通过精细化运营、实行分类保障、减少重复投保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健康保障的实效性,让与农民痛苦相伴随的是优质的医疗保障体系。
新农合调查报告

新农合调查报告篇一:新农合调研报告新农合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新农合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点工作,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
顾家村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区域,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对于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新农合的基本运行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绩从2021年1月开始,顾家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起来,参合率逐年提高, 2021年为71.73%,2021年初已达到了95.85%,全县27.6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截止2021年10月份,共补偿54906人,补偿金额2470.3万元。
通过实施“医疗惠民工程”,共为11971名贫困患者减免各类费用152.6647万元。
组织县、乡300名医务人员组成30个医疗队,深入18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开展了送医送药服务活动,免费发放了价值15万元的常用药品。
为20名先心病、白血病患儿发放救助资金6万元。
自2021年顾家村开始试点至今,在淄博市制定的原则框架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新农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新农合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参合农民普遍受益,新农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民对党和政府的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看病可以报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
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新农合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是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
农民群众感动地说“以前都是干部来收钱,现在得了病,还能报销,这真是一项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事的好政策,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的大好事”。
顾家村崔顺利因肺心病治疗得到报销款15000元,其家人感慨地说“为了治病,家里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幸亏参加了合作医疗,交了20元钱就给报销了15000元,合作医疗帮了我的大忙了!感谢政府,感谢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合”政策的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查报告学号:作者:学院:专业:题目: 关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导老师::评价:目录1 导言.................................................................................P31.1调查目的........................................................................P31.2调查意义........................................................................P31.3理论假设........................................................................P41.4调查经过........................................................................P41.5研究结论........................................................................P52 调查方法与步骤....................................................................P62.1调查对象........................................................................P62.2调查方式........................................................................P62.3资料收集方式...................................................................P62.4资料分析方法...................................................................P73 资料介绍与分析............................ .......................................P83.1背景资料........................................................................P83.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P83.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出台的背景.....................................P83.2统计资料.......................................................................P103.2.1样本描述................................................................. P103.2.2调查数据................................................................. P103.3调查结果分析.................................................................P113.3.1农民眼中的农村医疗保险...............................................P113.3.2影响农村医疗保险的因素分析.........................................P123.3.3推行难的原因分析.......................................................P144 结论与讨论........................................................................P164.1存在的问题....................................................................P164.2可行性建议....................................................................P185 调查总结..........................................................................P206 参考文献..........................................................................P217 附录................................................................................P221导言1.1调查目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作为追求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农民,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中国农民的健康需要有一个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亲民、惠民政策,是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卫生改革大局的根本大计,也是有效控制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途径。
本次调查研究甘垛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调查村民对“新农合”的参与度及满意度,同时发现现有医疗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宣传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最后将调查结论以及相关分析整理成调查报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真实的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壮大关注“三农问题”的队伍。
1.2 调查意义本次社会调查全面了解了甘垛镇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与度、了解度、满意度,并针对现有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
研究意义: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我发现研究农村医疗保险的课题很多,但是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也不一样。
特别是我的家乡甘垛镇目前并没有人研究过这方面的课题,我的调查也算是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
社会意义: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村民家庭以及当地合作医疗社,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结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甘垛镇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与度、了解度及满意度,同时也发现了现有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当地政府对现有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得农民得到切实的保障,也使得这项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以利于民,服务于民,改善民生。
同时,这次调查也会提升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提高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实践意义:虽然之前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课题就很感兴趣,但一直停留在文献阅读的阶段。
这次调查我通过走访村民家庭、发放问卷等形式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甘垛镇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也希望以后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3 理论假设(1)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医疗卫生水平,切实维护好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最基本的利益,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反映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事实就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3)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项惠民政策。
它的初衷是希望每一位病人都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减轻治疗带给农民的巨大负担。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现有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宣传不到位,保障水平低等,这很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说明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1.4调查经过(1)前期准备阶段在进行社会调查前,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与资料,确定要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医疗保险的运行状况,了解和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提出背景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完成后,还请了熟悉社会调查的某同学对问卷的设计和形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我的调查问卷更准确、更科学。
然后,我选取了10名村民进行了尝试调查,请他们根据填写问卷的体会和感受对问卷提出宝贵意见,以有利于接下来进行的大范围的问卷发放。
(2)中期调查阶段我最终形成的调查问卷是word文档,并打印出100份以便发放。
因为调查对象是不太熟悉网络的村民,所以我采取的是问卷发放的形式,虽然这样比较耗费时间,但优点是能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得到的答案更加可信,还能从细节方面更深入地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使我的调查报告更加深入社会,贴近民生。
同时,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还采访了几户村民,访谈记录也可以作为事实材料为后期的报告撰写提供参考。
(3)后期报告撰写阶段在调查问卷收集完成后,我先是仔细审查了每位村民的答卷,挑选出有效可靠的问卷后,对每份答卷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后用Excel软件进行绘图,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并从中总结、提炼结论。
再将收集的文献资料,采访中的访谈记录进行概括整理,并最终确定了研究结论。
最后按老师的要求确定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与大概内容。
这些准备工作都完成后,我便开始撰写调查报告。
1.5 研究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我镇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和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这表明,我镇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很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