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系疾病总结

合集下载

12-5胆道疾病

12-5胆道疾病

肝内、外胆道系统概述胆道疾病包括: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以及胆道的肿瘤和畸形等,其中以前两者最多见,结石与感染互为因果关系,也与胆道蛔虫病有密切关系一、胆石病(cholelithiasis)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

国内发生率为8%-10%,约占胆道疾病的60%,女性多见。

病因胆石成因复杂主要与代谢异常和胆道感染有关1.代谢异常:2.胆道感染依结石发生的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石按其化学组成分为3类: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为主要成分X线检查多不显影80%在胆囊中胆红素为主要成分主要发生在胆管内2.胆色素结石X 线检查不显影由胆色素、胆固醇、钙盐等组成3.混合性结石60%在胆囊内40%在胆管内如含钙量较高时,X 线检查常显影胆道结石的分布与分类二、胆道感染病因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管、急性重症胆管炎胆石病可引起胆道梗阻、胆汁淤滞、细菌繁殖导致胆道感染病理1.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依病程的发展,病理改变为3型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积水、胆囊积脓3.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与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type,ACST) 后者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strucitve suppuraitve cholangitis,AOSC)病理胆管完全性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多发性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三、胆道蛔虫病原因:病理:❖胆道感染;❖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形成胆石驱蛔不当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40岁以上肥胖女性的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卫生习惯不良者易患胆管结石。

关于胆囊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胆囊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胆囊的知识点总结胆囊的结构和功能:胆囊是一个梨形囊状器官,位于肝脏的下表面,与胆管相连。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在饮食摄入脂肪时,胆囊会收缩排空,释放浓缩的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胆汁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胆固醇、胆盐、脂肪酸等物质,它们在脂肪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胆囊的疾病: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胆汁中某些物质的沉积而形成的固体结晶物,它会堵塞胆囊的出口,引起剧烈的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引起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囊息肉则是胆囊黏膜上的肿块,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诊断和治疗:胆囊疾病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胆汁等)来确认。

治疗胆囊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对于胆囊结石较小且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溶石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或者结石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切除术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或者开腹手术,具体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预防措施:预防胆囊疾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首先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其次要保持适量的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促进脂肪的代谢和消化。

此外,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因为情绪不稳定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总之,胆囊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胆囊健康的关注,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胆囊疾病的发生,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胆系主要疾病

胆系主要疾病

鉴别诊断
胆囊造影时,胆囊内出现低密度影
肠内气体重叠 良性肿瘤 胆囊腺肌症 胆固醇沉着症 胆囊癌
超声检查 移动征
胆囊炎症
急性胆囊炎
胆囊壁增厚;周围水肿、积液
气肿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胆囊壁增厚;萎缩;代谢异常
Mirrizzi syndrome
结石、炎症致胆总管梗阻的临床症候群
急性胆囊炎
胆囊壁增厚;周围水肿、积液。
胆道系统影像学(2) 胆道系统影像学( )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胆系主要疾病 胆石症
胆色素结石 疼痛、 疼痛、呕吐提示并 发炎症或结石嵌顿 分为胆管结石与胆 囊结石 超声检查敏感度很 高,成为临床诊断 胆石症的首选方法 腹平片可发现阳性 结石
胆囊造影
阴性结石 判断结石的确且大小
纯阴性结石 外壳或中心钙化 层状结石伴钙化核心
CT检查: 肝内多发低密度囊腔,与扩张的 胆管相通,可合并结石、肝硬变及门脉高压。 囊腔内可有小点状同密度影,增强扫描淡小 点显著强化,称“中心点征”。
梗阻性黄疸
良性梗阻性黄疸
胆石症为主
恶性梗阻性黄疸 良恶性鉴别
PTC、 PTC、ERC 超声、CT MRC 超声、CT
胆石症
胆石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胆道外伤
医源性 钝挫伤、穿通伤 胆道造影 综合影像学检查
胆系肿瘤
良性肿瘤
胆囊腺瘤 胆管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胆囊癌
腺癌为主 合并结石 侵犯周围肝脏
胆囊癌(结节 型)。CT增 强扫描示腔内 明显强化的肿 瘤结节。
胆囊癌(厚 壁型)。CT 增强示胆囊 壁广泛不规 则增厚。
.
胆囊癌(肿块 型)。胆囊内 不规则肿块, 邻近肝脏受累。 胆囊癌约有80 %位于胆囊颈 部或底部 .

肝胆外科实习总结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困难解决

肝胆外科实习总结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困难解决

肝胆外科实习总结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困难解决肝胆外科实习总结: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困难解决在进行肝胆外科实习期间,我有幸亲身参与了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同时也面对了一些困难的解决。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中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以及一些应对困难的策略。

一、胆囊疾病的手术治疗在实习的早期阶段,我主要参与了一些胆囊疾病的手术治疗。

胆囊疾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有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镜取石术等。

对于复杂的胆囊结石患者,需要注意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在手术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正确处理胆囊切除术中的胆总管损伤、术中出血等意外情况,并且掌握了胆囊镜取石术的操作技巧。

二、肝脏疾病的手术治疗除了胆囊疾病,肝脏疾病也是肝胆外科的重点领域之一。

肝脏手术治疗的常见手术方法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等。

在我参与的肝切除术中,我了解到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术前准备中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术前合理的护理以及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细致观察。

而在肝切除术中,我学到了肝脏血运调整的重要性、肝静脉分离和止血技术的运用。

此外,肝移植术则是对严重肝病患者最后的救命手段,我通过观摩和学习,对肝移植术的手术流程和困难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困难的解决策略在肝胆外科实习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术中出血、胆总管损伤等突发情况,以及如何处理手术创伤面的感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以下几点策略非常重要。

首先,熟练掌握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是解决困难的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不断重复操作,加强对手术器械和手术流程的熟悉,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是解决困难的关键。

在手术中,与主刀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密切配合非常重要。

只有团结一致,相互信任和支持,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最后,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也是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

在实习期间,我不断阅读相关文献,参与学术讨论和病例讨论,从中获取更多的临床经验和知识,以备解决困难时使用。

胆道疾病实习报告

胆道疾病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在2023年的夏天,我有幸进入XX医院普外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临床实践,加深对胆道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理解,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学习了胆道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并对典型病例进行了观察和参与治疗。

二、实习内容1. 胆道疾病概述胆道疾病是指发生在胆管、胆囊及肝内胆管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结石、胆管癌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 诊断方法(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

(2)体格检查:注意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等。

(4)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胆道疾病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3. 治疗方案(1)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等。

(2)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等。

4.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教育等。

(2)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引流管情况等,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实习体会1. 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病情,结合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等,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临床技能的提升:通过参与手术、护理等实践操作,我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对胆道疾病的认识加深:通过实习,我对胆道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总结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肝胆科实习总结肝胆系统疾病的护理与治疗经验分享

肝胆科实习总结肝胆系统疾病的护理与治疗经验分享

肝胆科实习总结肝胆系统疾病的护理与治疗经验分享肝胆科实习总结--肝胆系统疾病的护理与治疗经验分享一、引言肝胆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负责体内代谢、解毒和排泄功能,胆囊则是胆汁的储存和排泄器官。

肝胆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本文将结合实习经验,总结肝胆科实习的护理与治疗经验,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疾病常见病理生理及护理措施1. 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病变的严重状态,常由慢性肝炎、酒精中毒或药物损伤等因素引起。

患者常出现黄疸、腹水、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威胁生命。

在护理方面,重点是监测病情变化,合理控制病情发展速度,给予高蛋白饮食和适当的运动等。

2. 胆囊炎胆囊炎是胆囊壁的炎症反应,常由胆石、感染或胆管堵塞引起。

患者常伴有右上腹痛、发热和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胆囊切除手术。

在护理方面,应加强疼痛控制,保持患者的肠道通畅,且在手术后做好伤口护理工作。

3. 肝癌肝癌是肝细胞恶性肿瘤,常由乙肝病毒感染、酒精滥用以及长期药物暴露等因素引起。

早期肝癌一般无明显症状,晚期病人可能出现腹痛、体重下降和黄疸等症状。

护理方面应重点监测病情变化,维持患者的肝功能稳定,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同时进行病情评估。

4. 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患者可出现胆绞痛、黄疸和恶心等症状。

在护理方面,应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保持患者的体液平衡,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5. 脂肪肝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蓄积,可能由肥胖、酒精滥用和某些药物引起。

对于轻度的脂肪肝,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戒酒等改善症状。

在护理方面,应引导患者正确饮食,避免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同时控制饮酒。

三、经验分享根据实习过程中的观察与总结,我们还能发现一些通用的护理经验,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首先,重视护理观察和记录。

对病情的观察和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肝胆科实习肝胆疾病的治疗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肝胆科实习肝胆疾病的治疗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肝胆科实习肝胆疾病的治疗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肝胆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肝胆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肝胆科的治疗工作,并积累了一些治疗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和分享我的经验与体会。

1. 完善患者评估体系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准确的患者评估是治疗的基础。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患者评估体系,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个环节。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可以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我们注重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包括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 多学科协作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多学科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形成了一个紧密配合的团队,包括肝胆科医生、肝胆外科医生、肝胆内镜医生、营养师等。

通过各个专业的合作,我们可以将肝胆疾病的治疗效果最大化。

4. 结合中西医治疗肝胆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西医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和病情的进展,而中医药治疗可以辅助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我们在治疗中,常常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5. 重视健康教育除了治疗,我们还注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向患者普及肝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我们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我保健意识。

总之,肝胆科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了肝胆疾病的治疗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完善患者评估体系、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结合中西医治疗和重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提高肝胆疾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我在实习期间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包括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临床经验的不够丰富等。

因此,我将继续学习和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患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肝胆系统知识点总结

肝胆系统知识点总结

肝胆系统知识点总结肝胆系统的结构和解剖:肝胆系统是由肝脏和胆囊组成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右上方,它呈红褐色,在解剖上有两个主要叶片:右叶和左叶。

肝脏由许多小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被称为肝细胞,它们负责从血液中过滤出有害的物质,并将有用的物质保留下来。

而胆囊则是一个梨形的器官,位于肝脏下面,它负责储存和浓缩由肝脏分泌的胆汁。

肝胆系统的生理功能:肝脏是肝胆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肝脏是合成和分泌胆汁的最大器官,胆汁是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它会被储存在胆囊中,在食物进入小肠后被释放出来。

肝脏还负责合成和分泌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此外,肝脏还负责代谢和分解身体内的毒素,包括药物、酒精等,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

肝脏还能储存和释放能量,调节血糖水平。

肝脏的代谢功能: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代谢功能,包括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

在蛋白质代谢中,肝脏负责合成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同时还能分解身体废弃的蛋白质,将它们转化为氨基酸储存或者排出体外。

在脂肪代谢中,肝脏负责合成和分泌胆固醇,并将多余的脂肪转化为脂肪酸,以供身体其他组织使用。

在糖代谢中,肝脏能够调节血糖水平,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在人体需要时释放出来。

胆汁的合成和分泌:胆汁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它是肝胆系统的重要产品,对于消化脂肪十分重要。

胆汁主要由水、胆固醇、胆汁酸、脂肪酸和溶解的有机物质组成。

在食物集中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并释放胆汁,胆汁中的胆汁酸与脂肪酸结合,使脂肪分解成小颗粒,增加了脂肪的表面积,便于脂肪酶的分解。

肝胆系统的疾病:肝胆系统也是一个容易出现疾病的器官系统,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其中,脂肪肝是当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过高,引起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

此外,肝炎也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可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疾病【重要解剖概念】1.胆总管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

其中,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直径在10mm以内,超过12mm时,称胆总管扩张;胰腺段多穿过胰腺实质2.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固有动脉位于胆总管内侧、门静脉前方,在其未入肝门前,分为左、右肝动脉。

3.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包含(2血管:胆囊动脉、肝右动脉;1胆管:副肝管)【胆系疾病的诊断方法】1.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结合胆管插管引流时称PTCD。

此法广泛地应用于对黄疸病人的鉴别诊断,以及对胆管狭窄、梗阻、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肿瘤等的定位。

2.经十二指肠内镜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creaography)。

此法可观察十二指肠粘膜、乳头部的病变,并可选择性地插管至胰管或胆总管内作逆行性造影。

3.超声:胆系疾病的首选检查,尤其对胆囊结石有效。

4.CT:前者可有平片+增强+三维重建。

5.放射性核素肝胆显象:99m-Tc-IDA的衍生物,可被肝细胞摄取并排放至胆道内。

一般只用于:♦急性胆囊炎时的胆囊管梗阻♦胆肠吻合口狭窄♦术后胆汁漏♦胆肠吻合后Roux-Y肠襻淤积6.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级门静脉造影:一般只用于判断上段胆管癌能否手术切除。

【胆结石】1.胆囊结石多是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成分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胆石分为三大类:♦纯胆固醇或胆红素钙结石♦含胆固醇、胆红素钙、碳酸钙的混合结石♦复合结石,指核心为一种结石,外壳由另外成分构成的结石2.胆石绞痛:♦常发生于油脂餐之后,或体位经常改变(如长途旅行汽车上的颠簸)时♦表现为上腹部或上腹中部疼痛,逐渐加剧而致高峰,并持续不断,直到治疗或有时自然减轻。

♦常伴恶心、呕吐。

♦若伴胆道感染,可出现胆绞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三联征),也即急性胆道梗阻及急性胆管炎。

3.胆总管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感染、急性胰腺炎。

♦可看作胆囊结石的胆囊外并发症(<0.5cm的结石易通过弯曲的胆囊管下降至胆总管;>1cm的结石容易嵌顿在胆囊漏斗部)4.治疗:♦溶石:鹅脱氧胆酸或其表异构体熊脱氧胆酸(可溶解部分胆固醇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extracorpor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of gallstones)①.适应症:有症状的胆囊胆固醇性结石(属阴性结石)胆囊功能正常单个胆固醇结石,直径小于5-25mm2-5个胆固醇结石,直径总和5-15mm②.禁忌症:口服法胆囊造影胆囊不显示胆囊萎缩或壁厚大于5mm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胆道梗阻急性胰腺炎合并其它生理或病理情况如妊娠、心血管病、抗凝治疗、肠管粘连覆盖于胆囊前X线阳性结石胆囊切除术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症: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无结石的胆囊外并发症无严重的胆囊萎缩性病变需施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全身状况良好者②.传统胆囊切除术③.胆总管探查术: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行此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管壁增厚胆总管内结石或异物阻塞性黄疸从手术探查或术中造影发现肝胆管病变胆总管显著扩张胆囊管显著扩张而胆囊内为细小结石者胰头肿大,胆总管明显扩张,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者有梗阻性黄疸病史者【急性胆囊炎】1.症状:①.腹痛,油腻食物之后,开始为剧烈绞痛,中上腹部,伴恶心、呕吐,发作过后转变为右上腹痛,持续性,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腰部。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可有胆绞痛,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起病时可能没有明显的绞痛,而是上腹部及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

②.随腹痛的持续加重,常有畏寒、发热,若发展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寒战、高热,甚至全身感染症状。

③.大多数病人右上腹压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常可触到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

2.实验室:①.WBC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SGOT、SGPT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②.X线平片,钙质沉着结石影③.99m-Tc-HIDA扫描,胆囊不显影而胆总管显影(因为急性胆囊炎时一般均有胆囊管梗阻),此法结果若为胆囊显影,可排除急性胆囊炎④.超声3.并发症:①.胆囊穿孔:临床上对于有胆囊明显肿大、紧张、局部腹膜刺激征明显者,发生急性穿孔可能性大②.胆囊内瘘:最常见的是胆囊十二指肠瘘③.急性气肿性胆囊炎:特点是在一般的胆囊管梗阻和急性胆囊炎基础上,胆囊壁血运障碍,组织氧分压低下,造成一适合产气性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的环境。

临床表现类似一般重症急性胆囊炎,但肝胆区X线平片上,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胆囊壁增厚并积气,随后,胆囊积气。

4.治疗:①.度过急性期后择期手术。

②.急症手术指征:急性胆囊炎若发生严重并发症:化脓性胆囊炎、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穿孔、败血症、多发性肝脓肿时:♦寒颤、高热、WBC>20×109/L♦黄疸加重♦胆囊肿大,张力高♦局部腹膜刺激征♦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60岁以上老年病人【Oddi括约肌狭窄与缩窄性Vater乳头炎】1.Oddi括约肌组成: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壶腹部(乳头部)括约肌。

其作用在于调节胆道内压力。

2.是引起“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3.间歇期症状一般不明显,进食后,由于胆汁分泌增多,胆囊收缩,但胆管开口狭窄,故出现症状。

表现为:上腹持续胀痛,于饭后加重,并牵涉至胸背部第12胸椎及第1腰椎平面,故主诉常为“对穿”性疼痛,下午至夜间12时以前加重,清晨减轻,进油脂食物后更加重。

发作时伴恶心、呕吐,也可有黄疸。

4.诊断:静脉法胆道造影:静注胆影葡胺术中诊断方法为不能用F10号橡胶导尿管通过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或不能通过直径3mm的胆道探子。

5.治疗:手术①.经十二指肠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若有胰管狭窄,应一并行胰管开口括约肌切开术)②.开放法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成形术③.胆总管与十二指肠或Roux-Y空肠吻合术【原发性胆管结石症】1.结石成分以胆红素钙为主2.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除肝外胆管结石所引起的之外,还有①.肝区、胸背部深在而持续的疼痛,影响睡眠。

②.可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寒战、发热、一侧肝大、触痛、黄疸可无或较轻、晚期发生败血症、休克。

③.肝胆管脓肿可穿破至膈下,形成胆瘘,或穿破至肺,形成肝胆管支气管瘘。

④.肝功常呈明显损害:血清转氨酶急剧升高,胆红素、碱性磷酸酶、GGT升高。

⑤.ERCP、B超、CT、PTC(有感染时不能用PTC)3.治疗:肝叶切除术效果最佳;还可胆管探查取石、胆肠内引流术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1.临床: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低血压,甚者可有发绀、昏迷。

2.病情分级:I级,单纯AOSC;II级,感染性休克;III级肝脓肿;IV级:多器官衰竭3.治疗:①.非手术:主要是为手术作准备,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支持(止痛、解痉、纠正脱水、静脉VK/VC)②.手术:切开胆总管探查并放置T管引流【胆道肿瘤】1.胆囊肿瘤:①.良性者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其次为腺肌瘤、炎症息肉。

常在B超检查时发现,但无法确定良恶性。

当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胆囊结石,直径≥10mm,无蒂,在观察过程中体积增大者,应行胆囊切除术。

对于直径≤5mm,而无临床症状者,可追踪观察。

②.胆囊癌:50岁以上,女多于男,无典型/特异性临床症状,有长时间胆石症病史。

转移早而广泛,最常见的是引起肝外胆管梗阻、严重黄疸、进行性肝衰,肝肾综合征。

肝脏的广泛转移是常见的。

手术切除,晚期者可行姑息性的PTCD以减黄,解除瘙痒。

③.胆管癌:定义为原发于自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不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壶腹部癌。

分为上、中、下段胆管癌,其临床病理、手术治疗方法、预后均有一定差别。

♦上段胆管癌:发病率最高。

特征性表现包括: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胆囊萎缩肝门部肿块99m-Tc-HIDA扫描可鉴别阻塞性黄疸是来源于肝外胆管阻塞还是肝内胆汁淤积;PTC最可靠,且若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71umol/L,可行PTCD减黄。

B超或CT也有助于诊断。

♦中段胆管癌:早期切除率较高,晚期侵犯邻近组织、门静脉、肝动脉等,难于根治性切除。

♦下段胆管癌:定义为位于胆囊管与肝总管以下者。

临床症状主要是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阻塞性黄疸、瘙痒、体重下降、胆囊肿大、肝肿大。

难与胰头癌、壶腹周围癌鉴别。

CT、ERCP、PTC为可选的诊断方法。

治疗可行whipple术、ERCP/PTCD减黄、姑息性手术(阻塞部位以上的胆肠吻合)。

【胆道出血】1.外伤性胆道出血:明显的上腹部外伤史。

最佳诊断方法是经皮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发现出血来源后,栓塞术;在不具备此条件而有大量出血时,应手术治疗,控制入肝血流后,切开肝脏血肿,清除其中血凝块,结扎出血血管;对位置较深的血肿,可结扎该肝叶动脉,当血肿较大而壁厚时,可肝部分切除或肝叶切除。

2.感染性胆道出血:国内最常见的病因。

主要由胆道蛔虫引起,其次还有胆管结石,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适应证:♦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大于1cm,有恶变危险者2.禁忌证:♦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无切除必要♦胆总管结石,未能以ERCP或EST取出,又不宜使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者♦怀疑为胆囊癌者3.相对禁忌证:♦有上腹部手术史♦肥胖♦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者♦萎缩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心肺功能不全者问病史,查体,完成病历书写。

●胆囊结石病人:病史中重要点是与胆管结石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黄疸、寒颤等症状,以便排除胆管结石的可能;了解胆囊炎、胆绞痛发作情况;了解末次发病的时间,一般应该在末次发病后2月才考虑进行择期手术。

●胆囊息肉病人:病史中重要点是B超息肉大小、数量、回声情况等。

与本病有关的特殊检查:●术前通常需要有两次胆囊B超结果,故一般入院后需要重复B超检查。

●肝全检查,注意TBil、DBil、AKP、γ-GT的值。

手术类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体操作见外科学P333-335(第六节经腹腔镜治疗外科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