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系疾病

合集下载

12-5胆道疾病

12-5胆道疾病

肝内、外胆道系统概述胆道疾病包括: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以及胆道的肿瘤和畸形等,其中以前两者最多见,结石与感染互为因果关系,也与胆道蛔虫病有密切关系一、胆石病(cholelithiasis)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

国内发生率为8%-10%,约占胆道疾病的60%,女性多见。

病因胆石成因复杂主要与代谢异常和胆道感染有关1.代谢异常:2.胆道感染依结石发生的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石按其化学组成分为3类: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为主要成分X线检查多不显影80%在胆囊中胆红素为主要成分主要发生在胆管内2.胆色素结石X 线检查不显影由胆色素、胆固醇、钙盐等组成3.混合性结石60%在胆囊内40%在胆管内如含钙量较高时,X 线检查常显影胆道结石的分布与分类二、胆道感染病因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管、急性重症胆管炎胆石病可引起胆道梗阻、胆汁淤滞、细菌繁殖导致胆道感染病理1.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依病程的发展,病理改变为3型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积水、胆囊积脓3.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与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type,ACST) 后者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strucitve suppuraitve cholangitis,AOSC)病理胆管完全性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多发性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三、胆道蛔虫病原因:病理:❖胆道感染;❖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形成胆石驱蛔不当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40岁以上肥胖女性的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卫生习惯不良者易患胆管结石。

胆系疾病

胆系疾病

胆系疾病[多项选择题]1、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以下哪些病人A.NevinⅠ期B.NevinⅡ期C.NevinⅢ期D.NevinⅣ期E.NevinⅤ期参考答案:B,C,D[多项选择题]2、肝内胆管结石PTC检查其X线特征有()A.左右肝管或肝内胆管某一部分不显影B.左右肝管或肝总管处有环行狭窄C.肝左右叶胆管呈不对称性几处孤立的扩张D.肝内胆管局限性扩大,呈纺锤形E.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内均可见结石阴影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PTC检查通常可显示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和胆管狭窄或扩张情况。

肝内胆管结石可发生于左、右或肝总管等肝内的任何部位。

其X线表现有:左右肝管或肝内胆管某一部分不显影;左右肝管或肝总管处有环行狭窄,狭窄近端胆管扩张;肝左右叶胆管呈不对称性几处孤立的扩张;肝内胆管局限性扩大,呈纺锤形;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内均可见结石阴影。

[单项选择题]3、患者男,78岁,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近1个月来发热,右上腹痛,全身黄染,血清总胆红素441μmol/L,直接胆红素308μmol/L,B超: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有光团,后有声影,胆囊大壁厚,血压210/110mmHg,ECG示ST段倒置。

该病人全麻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胆道出血B.感染加重,败血症C.冠心病发作,心梗D.黄疸加重,肝昏迷E.脱水,酸中毒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患者男,78岁,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近1个月来发热,右上腹痛,全身黄染,血清总胆红素441μmol/L,直接胆红素308μmol/L,B超: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有光团,后有声影,胆囊大壁厚,血压210/110mmHg,ECG示ST段倒置。

术后处置哪项措施最重要()A.纠正脱水酸中毒B.控制感染C.预防肝昏迷D.输血,输白蛋白E.控制血压,心电监护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男性,40岁,既往有右上腹反复疼痛及黄疸病史。

目前又出现上述症状,并伴畏寒、高热。

胆系常见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胆系常见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PPT学习交流
32
PPT学习交流
33
黄疸的B超鉴别诊断
黄疸
梗阻性黄疸(外科) 胆系扩张
查因:部位、原因诊断
非梗阻性黄疸(内科) 胆系不扩张
原因调查(查因)
CT,造影 手术治疗
血生化检查(影像诊断无特异性)
非手术(内科)治疗
PPT学习交流
34
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要点
1、确诊 2、程度 3、部位
梗阻性 非梗阻性 轻度:不完全性梗阻 高度:完全性梗阻
PPT学习交流
27
胆道先天性发育异常
二、胆囊畸形 1、先天性无胆囊 2、位置异常(后位、肝内胆囊) 3、形态异常(纵隔、横膈、折叠) 4、胆囊憩室 5、双胆囊
PPT学习交流
28
胆道先天性发育异常
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分三型
PPT学习交流
29
胆 总 管 囊 肿
肝 内 胆 管 囊 状 扩 张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7
PPT学习交流
8
胆系炎性疾病
2、慢性胆囊炎: 声像图: a. 胆囊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形态欠规则 b. 胆囊积液(肿大,张力 ) c. 胆囊功能减退或无功能 d. 胆囊萎缩(>40 x 20mm) 腔小,胆汁透声差合并有
结石时呈充填像 e. 急性发作时可见急性胆囊炎声像
PPT学习交流
图象特点:强光团可伴声影,可引起胆道梗阻
注意与胆道结石鉴别
PPT学习交流
18
PPT学习交流
19
胆道肿瘤
一、胆囊息肉
真性 息肉
假性
常见、良性
乳头状瘤
腺瘤
常单发,球形,
炎性
有蒂,D>10mm

外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胆系疾病(二)

外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胆系疾病(二)

外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胆系疾病(二)A1/A2型题1. 不符合胆道出血的是A.大多为肝门静脉支的破裂B.伴有右上腹痛C.可呕血或黑便D.可有胆道蛔虫病史E.并非都必须行手术治疗答案:A2. 口服胆囊造影术可A.了解胆囊浓缩和收缩功能B.明确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和部位C.胆道显影同时也可显示胰管D.了解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情况E.明确肝内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答案:A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不包括A.有临床症状的慢性胆囊炎B.有症状的胆囊结石C.伴有糖尿病的无症状的胆囊结石D.高度怀疑的胆囊癌E.胆囊息肉答案:D4. 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发生的并发症不包括A.感染性休克B.急性胰腺炎C.肝脓肿D.结石压迫门静脉引起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E.胆道出血答案:D5. 肝外胆管癌黄疸表现为A.持续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B.间断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C.间断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D.持续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E.进行性加重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答案:E6. 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对以下哪种疾病有诊断意义A.急性胰腺炎B.急性胃炎C.急性十二指肠憩室炎D.急性胆管炎E.急性胆囊炎答案:D7. 胆道病变中B超显示较差的部位是A.肝总管B.胆总管上段D.肝内胆管E.胆总管下段答案:E8. 胆石形成的原因是A.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增多B.胆汁中有异物如蛔虫卵C.胆汁中胆固醇增多D.胆汁中胆汁酸盐减少E.以上都是答案:E9. 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术后处理最棘手的是A.胆管损伤B.胆瘘C.肠管损伤D.血管损伤E.术后出血答案:A10. 不符合肝门部胆管癌的结果是A.ERCP仅能显示部分肝外胆管B.PTC单侧肝内胆管扩张C.B超见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D.CT见肝外胆管不扩张、肝门部有肿块E.右上腹可触及胀大的胆囊11. 患者,女,60岁,剑突下持续性胀痛10余小时,恶心呕吐,伴有寒战,发热,过去有类似发作并伴黄疸史,曾诊断传染性肝炎。

胆系疾病影像诊断

胆系疾病影像诊断

胆囊憩室
多位于胆囊底、体部,多数直径在1cm左右,与胆 囊有较宽的通道,憩室内常有胆汁潴留,易形 成沉积物或小结石。
胆囊异位
胆囊位于正常胆囊窝以外的区域,按异位胆囊出 现的位臵不同,有以下类型:肝内胆囊、左叶 胆囊、肝后胆囊、漂浮性胆囊。
先天性胆道闭锁
胚胎发育期,如胆系不腔化或腔化不全,则出生 后,整个胆道系统或其中一段由纤维性条索替 代。
胆囊炎
(二)慢性胆囊炎

临床及病理:


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即可发展成慢性胆囊炎; 常与胆结石伴发 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常有先天发育异常 右上腹局部压痛, Murphy征(+) 胆囊萎缩;囊壁增厚,钙化;常有结石并:胆囊缩小/增大;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示增厚的囊壁均匀强化 MRI:与CT表现相仿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特点:



肝外胆管类圆形或梭形扩张,管壁增厚 扩张可延伸至肝门区肝管,但肝内胆管远端不扩张, 提示为非梗阻性病变,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MRCP是目前诊断胆管囊状扩张的最佳方法,并能作 出分型诊断,SCTC意义大。 本病易并发胆管结石,发生胆管癌的可能性明显增 加,且随年龄增加恶变几率增加。

胆管炎
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
MRCP显示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
硬化性胆管炎
胆系结石

临床与病理
反复、突发持续性右 上腹绞痛 继发胆囊、胆道梗阻 和感染 胆固醇结石、胆色素 结石、混合性结石

胆系结石

影像学表现

胆囊结石检查以超声为首选;胆管结石的显示CT优 于超声 X线:显示胆囊区不透X线结石,ERCP或PTC见结石 充盈缺损及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枯枝样扩张 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结石;环 状结石。CT值低的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高的多 为色素性结石;胆管结石多为高密度。

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

胆道系统
2、CT 、MRI检查:适用于B超检查诊断不清而怀疑 MRI检查:适用于B 肿瘤的病人。 3、术中或术后胆管造影:胆道手术时行胆道造影, 了解有无胆管狭窄、结石残留、及胆总管下端通 畅情况。 凡行胆总管T 凡行胆总管T管引流或其他胆管引流者,术后拔管 前常规作T 前常规作T管或其他置管胆道造影。 拔T管指针? 管指针?
急性胆囊炎
(2)炎症继续发展,病变可波及胆囊壁的全层, 水肿增厚和血管扩张,浆膜也有纤维性和脓 性渗出,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性渗出,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3)胆囊内压继续升高,压迫胆囊壁致血循障 碍,引起组织坏死,成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碍,引起组织坏死,成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4)胆囊壁坏死,胆囊穿孔,会引起胆汁性腹 )胆囊壁坏死,胆囊穿孔,会引起胆汁性腹 膜炎;穿孔部位常在壶腹部和底部。
急性胆囊炎
(3)并发症:若病变继续发展,可形成胆囊 积脓、坏死、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或引起胆源性肝脓肿或膈下脓肿。此时右 上腹部肌紧张的范围扩大,程度加重;全 身中毒症状明显,出现寒颤、高热、和白 细胞计数剧增等。 (4)腹部B超或CT检查:胆囊肿大,积液, )腹部B超或CT检查:胆囊肿大,积液, 胆囊壁增厚,可发现结石。
急性胆囊炎
(3)创伤、化学刺激: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 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胆汁淤积,胆汁酸脓度 增高,刺激胆囊粘膜发生炎变。胰液返流入 胆囊,引起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2、病理: (1)急性胆囊炎起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内 压升高,胆囊粘膜层充血水肿,渗出增加, 此时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此时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胆道系统
4、胆道镜检查: 术中胆道镜检:适用于(1 术中胆道镜检:适用于(1)疑有胆管内结石残留; (2)疑有胆管内肿瘤;(3)疑有胆总管下端及 )疑有胆管内肿瘤;(3 肝内胆管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术中特别是腹腔镜 手术时可通过胆道镜取石。 术后胆道镜检查:经T管瘘道(术后6 术后胆道镜检查:经T管瘘道(术后6周)或皮下空 肠盲袢插入纤维胆道镜行胆管检查,取石等。

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
(2) 与肝脓肿或右膈下脓肿鉴别;
(3) 与肝曲结肠癌鉴别;
(4) 与右侧肺炎或胸膜炎鉴别。
5.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
最终治疗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6.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非手术疗法?
⑴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
(2)补液、纠正水盐和酸碱失衡;
(2) 对年老体弱的高危病人,应争取在病人最佳状态时行择期手术。
8.何谓夏科(Charcot)氏三联症?
⑴腹痛 ; (2)寒战高热 ; (3)黄疸。
9.胆总管结石治疗原则?
⑴取尽结石 ; (2)解除梗阻 ; (3)通畅引流 ;(4) 防止复发。
10.何谓Reynold五联征?
Charcot三联征再加休克表现和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
(3)全身有效的支持疗法;
(4)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两联用药);
(5)应用V-K、解痉阵痛及保护主要脏器;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或中转手术治疗;
7.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适应症?
⑴发病在48—72小时以内者;
(2)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者;
(1) 合并急性胆囊穿孔、腹膜炎(弥漫)、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者;
11.胆总管手术治疗的术式?
⑴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
(2)胆肠内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1) Oddi括约肌成型术;
(2)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12.AOSC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
(1) 治疗原则:
① 去除病灶;
②解除梗阻;
③通畅引流;
④控制感染。
7) 胆道闪烁成像: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可显示胆道解剖和功能

医学影像学胆及胆系

医学影像学胆及胆系
中心点征
㈢ 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
十一、胆系结石症
【临床与病理】
◆ 胆结石由不同成分的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 组成
◆ 感染和胆汁郁积是结石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 ◆ 胆囊结石常伴胆囊炎
根据化学成分分为 胆固醇结石 单发, 圆形, 较大, 表面光滑;剖面见胆固醇
结晶 胆色素结石 多发, 黑色, 形如桑葚, 小而无一定形态,呈
胆总管下端结石
SS-TSE Projection MRCP
HASTE T2WI MRCP Raw Image
胆总管癌
HASTE MRCP
Raw Image
◆ 梗阻末端的胆管形态 ◆ 良性:狭窄范围长,呈鼠尾巴状; ◆ 恶性:边缘不规则,呈偏心性或充盈缺损; ◆ 结石:边缘光滑杯口状充盈缺损 ◆ 肿瘤转移征象 ◆ 肝胆等部位恶性肿瘤:胆道梗阻考虑转移
★ 【影像学表现】 ★ X线 ★ PTC和ERCP显示肝内胆管有多
发囊状、梭形扩张, 并与周围胆管 相连


CT
★ 肝内多发、大小不等囊肿。囊之间有小胆管相连
★ CT增强: 强化的囊内小圆点,为囊肿包绕邻近门静脉小分支,有人称之为“中心点”征
★ 胆道造影CT检查可见囊肿与胆管同时显影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图)
【影像学表现】
X线 同时存在的阳性结石和少数胆
CT和MRI ◆ 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性增厚(>3mm)是主要 表现 ◆ 胆囊壁的钙化是典型表现 ◆ 胆囊萎缩致胆囊缩小 ◆ 胆囊积水致胆囊增大
增强检查 增厚的胆囊壁出现均匀强化. 合并 胆囊结石;囊壁钙化
胆囊炎和胆管炎(图)
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和胆管炎(图)
增厚 腔内型: 胆囊腔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 肿块型: 多见,胆囊腔被软组织肿块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8
肝外胆管的主要超声
定位标志是门静脉、下 腔静脉和胰头。通常, 上段肝外胆管与门静脉 伴行;中、下段肝外胆 管与下腔静脉伴行;胰 头是使下段肝外胆管获 得成像的理想透声窗之 一。在纵断面上超声显 示正常肝外胆管呈细长 纺锤状(图3-5)图像,即 其上、下端的直径比中 间段的直径略细。正常 胆管壁回声明亮、纤细、 光滑。多数学者认为成 人正常肝外胆管直径应 小于6mm,儿童正常直 径小于4mm,老年人可 以略大,但一般不应大 于10mm。当肝外胆管直 径≥10mm时,可明确地 做出肝外胆管扩张的诊 断。.
编辑版ppt
5
2胆囊正常超声图像
(1)整体轮廓和大小:在声像图上,正常胆囊位于右上腹腔近锁骨中线 的腹侧面,内侧与胰头和十二指肠为邻,底部接近横结肠。大部分 胆囊的前壁与肝右前叶脏面紧贴;而胆囊后方是右肾。胆囊颈部位 置较深且偏头端,底部位置相对浅表(图3-3)。
图3-3 正常胆囊声像图
编辑版ppt
图3-4 正常左右肝管汇合部声像图特点
编辑版ppt
7
3胆总管正常声像图
正常肝内胆管与门静脉相伴行,声像 图上只能显示它的l~2级分支,其直径在 2mm左右,约为伴行门静脉的1/3。当直 径大于4mm时,可以诊断为肝内胆管扩张。 超声能显示正常左、右肝管汇合点和总肝 管结构(图3-4)。由于胆囊管纤细且在肝总 管上的开口位置多变很难获得成像,因而 多数情况下超声无法确认胆总管确切的解 剖起源。所以,超声界许多学者提出将肝 总管t
9
二、胆囊疾病
1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的定义是胆囊内形成结石。结石主要由胆固醇、胆红素
及钙等成分以不同的比例组成,它的成因与胆道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肥胖者减肥后、糖尿病、妊娠和胆道异常有关。结石常可以引起胆道 炎症、梗阻及肿瘤。
编辑版ppt
10
胆囊结石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声像图表现有:①胆囊腔内出现随重力
变化能改变位置的、轮廓鲜明的增强团块状强回声(图3-6)。团块状强回 声的形态可以有各种各样,一些直径在5mm左右的小结石可能呈薄片状 或点线状。
图3-6 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
A.胆囊内单个结石,胆囊内可见单个强回声伴声影 B .胆囊内多个结石胆囊多个强回声伴声影
编辑版ppt
11
②由于团块状强回声吸收大量声能并形成折射效应,使其后方拖有长
长的、干净的声影(free of echoes)。结石产生的声影不同于肠腔气体声影, 后者完全由反射效应引起,它的混响(reverberation)伪差使得肠气声影中 常混有一些回声信号,因而没有结石声影那样“干净”。同时,还应注
意胆囊颈部黏膜皱襞和纡曲的胆囊管可造成超声的折射和全反射,故正 常胆囊颈部可能会出现声影。检查中应注意和结石声影相鉴别。
2)肝总管:肝总管上端为左、右肝管汇合部,下端与胆囊 管相汇合。直径约0.4~0.6cm,长约3.0cm左右 (1.0~7.0cm之间)。
3)胆总管:胆总管起自肝总管与胆囊管的汇合部向下经十 二指肠球部后面穿越胰头和十二指肠降部,与主胰管汇 合并形成小的壶腹状结构(Vater壶腹),最后开口于十二 指肠壁。
胆系疾病
一、局部解剖与生理。 二、胆囊疾病。 三、胆道疾病。 四、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编辑版ppt
1
一、局部解剖与生理。
1 胆道系统解剖概要 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图3-1)。
图3-1 胆道系统解剖示意图
编辑版ppt
2
(1)胆囊
1)胆囊的位置及邻接关系:正常胆囊体表投影位于占上腹右肋弓部(图 3-2)。胆囊颈部的内侧面与十二指肠上部接触;胆囊体部以疏松结 缔组织固定于肝右叶胆蘸窝处;胆囊底部位于腹直肌右缘与第9肋 软骨交界处的下方。底部的下方游离面与结肠肝曲部接触。因此,
3)胆囊壁的构造:胆囊壁厚约2mm,厚薄均匀一致。它由 黏膜、肌层和外膜三层构成。
编辑版ppt
4
(2)胆管 1)左、右肝管:左、右肝管起源于肝叶内的胆小管。左肝
管较为细长,横行于肝门左侧的横沟内,长约2.5~ 4.0cm;右肝管多粗短,可深入右肝实质,长约 2 . 0~3.0cm。左、右肝管与同名门静脉伴行,在肝 门处汇合成肝总管。左肝管与肝总管之间汇合的夹角较 小,约为90度,易发生胆汁排泌不畅,是肝内结石好发 部位,右肝管与肝总管之间的夹角则较大,约为150度 左右。
严重的胆囊炎可累及毗邻肠管,甚至与肠管贯通而形成内瘘。当充 满胆汁时,胆囊底、体部可延伸出右肝前缘。
图3-2 胆囊位置及邻接关系
①胆总管;②胆囊管;③胆囊底;④肝右叶;⑤胆囊动脉;⑥右肝动脉;⑦左
右肝动脉;⑧下腔静脉;⑨胃左动脉;⑩肝固有动脉;11胃十二指肠动脉;12
门静脉主干
编辑版ppt
3
2)胆囊的形态:正常胆囊是一个梨状膜性囊,分底、体和 颈三部分,长约5.7—8.0cm,直径2.0~3.5cm。胆囊 有贮存胆汁的功用,容量约为30~50ml。膨大的头端称为 胆囊底,再上为胆囊体。胆囊底、体之间无明确界限。 胆囊体以斜向左后上方的形式伸展至肝门右侧,于此体 部骤然或者逐渐变得细窄形成胆囊颈。颈的起始部可以 有局部膨大,构成所谓的Hartmann囊。胆囊结石经常出 现在此部位,并极易形成嵌顿。胆囊颈再经直角弯曲后 续成胆囊管。通常,它呈“S”型,长度有3~5cm。直径 约2~3mm。最后,与肝总管合并为胆总管。但是,合并 角度和合并的位置多有很大的变异。
6
胆囊纵断面呈梨形,横断面呈卵圆形。它是一个轮廓清晰、薄壁、 充满液体的囊性结构。胆囊腔内充满胆汁,表现为透声良好的无回声 区。胆囊壁光滑、厚薄均匀一致,回声强度适中。正常胆囊壁(图3-3) 厚度小于3mm(约1~3mm之间)。正常胆囊的大小和体积可有较大差异。 一般认为,正常胆囊的长度不大于10cm,直径小于3.5cm。
编辑版ppt
12
2特殊表现胆囊结石
(1)填满型结石:填满型 结石声像图主要表现有: ①胆囊失去正常的轮廓和 形态;②胆囊内胆汁无回 声区明显减少或者已经消 失;③胆囊腔内充满团块 状强回声并伴有比较宽大 的声影。填满型结石被描 述的另一种特征性表现是 所谓的“WES征”(胆壁 结石声影三合征),即声 像图上胆囊壁回声紧贴结 石团块状强回声(二者之 间也可有薄层胆汁无回声 区存在),团块状强回声 后方伴有宽大声影(图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