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试验

合集下载

建筑抗震试验规程最新版

建筑抗震试验规程最新版

建筑抗震试验规程最新版
1. 背景介绍
建筑抗震试验规程的制定旨在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以保障建筑物及其中的人员财产安全。

抗震试验是通过模拟地震波动,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其设计是否符合抗震要求。

2. 抗震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抗震试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对象、试验装置等内容; - 对试验对象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试验要求; - 制定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试验过程安全可控。

3. 抗震试验的步骤
3.1 模拟地震波动
•通过地震模拟仪器模拟真实地震波动,对建筑结构施加地震力;
### 3.2 观测与记录
•对建筑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位移等情况进行观测与记录;
### 3.3 结果分析
•分析试验结果,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4. 抗震试验规程的更新
抗震试验规程的更新是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每一次更新都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科研成果、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修订,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5. 结语
建筑抗震试验规程是评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建筑抗震试验规程也将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案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案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案1. 背景近年来,地震频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抗震试验来评估建筑结构的耐震能力和性能。

2. 试验目的本次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的目的在于:- 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条件下的抗震能力和性能;- 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改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3. 试验范围本次试验将选取一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为试验对象,考虑以下因素:- 建筑类型:高层住宅楼;-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理位置:地震多发地区。

4. 试验方案本次试验方案将采用以下步骤:4.1 前期准备工作4.1.1 试验设计与相关专家一起,详细制定试验设计,包括试验对象选择、试验条件设定等。

4.1.2 设备准备确保试验所需设备和仪器的准备工作,如地震模拟装置、加速度计、位移计等。

4.2 试验准备4.2.1 建筑结构检查对试验对象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符合试验要求。

4.2.2 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验设计,设定地震模拟装置的参数,包括地震波形、频率、位移等。

4.3 试验执行4.3.1 数据采集在试验开始前,确保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并进行校准。

4.3.2 地震模拟按照试验参数设定,进行地震模拟,记录并分析建筑结构的响应。

4.4 试验结果评估针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包括结构位移、加速度等数据的分析,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4.5 报告撰写根据试验结果评估,编写试验报告,提供相关建议和改进方向。

5. 试验安全措施在进行试验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参与人员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人员全程监控试验过程,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确保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时间计划以下是试验的时间计划:- 前期准备工作:1个月;- 建筑结构检查和试验参数设定:1周;- 试验执行:2天;- 试验结果评估和报告撰写:2周。

抗震试验

抗震试验

唐山大地震:房屋、桥梁倒塌
3唐山大地震:桥梁倒塌
铁轨屈曲
1999年台湾地震:小学教学楼发生严重破坏
日本阪神地震
9 1994年洛杉矶地震
滞回曲线,是在反复作用下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线。

它反映结构、构件试件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及能量消耗,是确定恢复力模型和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依据。

又称恢复力曲线。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变幅加载、等幅加载、混合加载
结构抗震试验的试验装置
(1) 竖向均布加载的悬臂式试验装置
影响构件滞回曲线的几个因素:
构件的几何、物理特性(长细比、材料强度)压受弯构件的滞回曲线:
25 7.4 结构拟动力试验
31
振动台(南京工业大学)振动台(俯视图)
33
35广州新电视塔
深圳市长大厦佛山信息大厦
39
7.5.2人工地震模拟
•试验室的试件往往尺寸较小
•工程需要原型结构的试验数据
•采用炸药爆炸,模拟地震作用
¾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的差异:
43列车滑出轨道
45
47被动隔震、减震:阻尼器的应用
49
51
55
北川中学宿舍
1994年建成的实验大楼未倒塌,值得我们深思
65
砌体房屋受到严重破坏
73
填充墙的破坏
历史上的地震。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试验可以模拟地震力作用下建筑物的振动情况,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静力试验方法静力试验方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给定一定的静力水平作用于结构上,观察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响应,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静力试验方法适用于小型结构或需要进行初步评估的情况。

动力试验方法动力试验方法是一种更加真实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在试验中,会施加模拟地震波或其他动态载荷于结构上,观察结构的振动响应。

通过动力试验可以更真实地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评估其抗震性能和破坏机制。

大型结构试验方法对于大型建筑物或桥梁等大型结构,通常需要进行大型结构试验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这种试验方法会使用实际尺寸的结构进行试验,通过施加真实地震波或其他动态载荷,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大型结构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方法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方法结合了数值模拟和实际试验,是一种综合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

通过在数值模拟中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相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优化结构设计和改进抗震设施。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对于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试验方法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工程师优化结构设计和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公共安全。

建筑物抗震检测怎么测试的

建筑物抗震检测怎么测试的

建筑物抗震检测怎么测试的
建筑物抗震检测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以便保障建筑物结构
的稳定和安全。

抗震检测通常包括建筑物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测试,以及地基土壤的抗震性能评估。

下面将介绍建筑物抗震检测的主要测试方法。

1. 静力测试
静力测试是抗震检测的基础,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来评估建筑物结构的受力性能。

测试中常用的设备包括静载试验仪和应变片等。

2. 动力测试
动力测试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常见的动力测试方法包括地
震模拟试验、振动台试验和动力响应分析。

3. 检测技术
建筑物抗震检测还涉及到多种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电阻应变片测量、
振动传感器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结构的变形、裂缝和应力。

4. 地基土壤测试
地基土壤的性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地基土壤测试包括土壤采样、密度测试、压缩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等。

5. 数据分析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结构和地基土壤的抗震性能,为制定
加固和改进方案提供依据。

建筑物抗震检测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
才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解答关于建筑物抗震检测测试方法的疑问。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有哪些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有哪些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有哪些
建筑抗震试验是为了验证和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是进行抗震试验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中的一些主要内容。

1. 试验目的和范围
建筑抗震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性能,验证设计抗震能力的合理性。

试验范围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抗震加固部分等。

2. 试验方案制定
在进行建筑抗震试验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的目的、试验对象、试验装置、试验参数设置等内容。

3. 试验装置和设备
建筑抗震试验需要使用专门的试验装置和设备,如振动台、模拟地震波发生器等,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试验方案的实施
在建筑抗震试验中,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试验方案进行实施,包括试验载荷的施加、数据采集和监测、试验过程控制等步骤。

5. 试验数据分析和评估
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作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6. 试验报告编制
最后,需要编制建筑抗震试验的详细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评估等内容,以供参考和总结。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规定了一系列必要的步骤和要求,有效提高了建筑抗震试验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
建筑抗震试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拟静力试验:这是一种在静力作用下研究结构或构件地震反应性能的试验方法。

通过对试件施加反复循环的静力荷载,模拟地震时结构所受的反复地震作用,从而观察和研究结构或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变形和破坏过程。

拟动力试验:这是一种将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在拟动力试验中,采用计算机和伺服控制系统,通过预先编制好的程序对试件施加反复循环的静力荷载,模拟地震时结构所受的反复地震作用。

拟动力试验既保留了静力试验的直观性,又能够模拟动力加载的过程,因此在一些大型结构或构件的抗震试验中得到应用。

振动台试验:这是一种在动力作用下研究结构或构件地震反应性能的试验方法。

通过模拟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波形,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动力加载,从而观察和研究结构或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变形和破坏过程。

振动台试验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地震时结构所受的动力作用,因此在研究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性能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
— — 1 —1 —
件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抗震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有

抗震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有

抗震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有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需要进行抗震试验。

抗震试验的主要方法包括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

静力试验
静力试验主要是通过在地震力作用下对建筑结构施加静力荷载,模拟地震时的
情况,从而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静力试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强度试验:对建筑结构进行静荷载试验,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破坏模
式。

2.位移试验:施加位移荷载,评估结构的变形能力和变形性能。

3.刚度试验:通过施加位移或弯矩荷载,评估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4.耗能试验: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能力,包括材料损伤、变
形耗能等。

动力试验
动力试验是通过施加动态荷载,模拟地震的动态性能,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进行评估。

动力试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模态试验:对建筑结构进行自由振动或受迫振动试验,获得结构的
固有频率和振型。

2.频率响应试验:施加频率变化的动态荷载,评估结构的频率响应特
性。

3.时程分析试验:根据实际地震波进行动态加载试验,评估结构的动
态响应和破坏模式。

4.振动台试验:将建筑结构放置在振动台上,施加模拟地震波动荷载,
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以上主要试验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设计和改进建
筑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抗震试验是提高建筑抗震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加载方法



1.变位移加载(以位移作为控制值) (1)变幅加载 一般用于对构件作探索性研究或强度、 变形和耗能的性质研究。 (2)等幅加载 主要用于构件的强度降低率和刚度的退 化规律的研究。 (3)混合加载
三、加载方法
图6-1变位移加载

2.变力加载(以荷载变化作为控制值) 较少应用 3.变力-变位移加载
二、加载装置
1.加载设备 (1)液压加载设备 ①单向千斤顶 要求在试件的左右或上下成对作用。 ②拉压千斤顶 (2)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2.试验装置


(1)支承装置 主要类型如下: ①移动式抗水平反力支架 ②移动式反力墙 ③抗侧力试验台座(抗水平荷载作用的反力墙 +抗竖向荷载的试验台座) (2)加载装置 加载装置的设计应提供和实际受力情况一致的 作用力和边界条件。

图6-5
六种典型的滞回曲线
• 这四种滞回曲线的发生各有特点: • (1)梭形:通常发生于受弯、偏压、压弯以及不 发生剪切破坏的弯剪构件; • (2)弓形:通常发生于剪跨比较大、剪力较小, 且配有一定箍筋的弯剪构件和偏压构件,它反映 了一定的滑移影响; • (3)反S形:通常发生于一般框架和有剪力撑的 框架、梁柱节点及剪力墙等,它反映了更多的滑 移影响; • (4)Z形:通常发生于小剪跨而斜裂缝又可以充 分发展的构件以及锚固钢筋有较大滑移的构件, 它反映了大量的滑移影响。
二、结用下产生很大变形 来消耗地震作用输给的能量。 结构抗震试验在难度及复杂性都比结构的静载 试验要求大的主要原因: 1.荷载的速度、加速度及频率对结构产生动 力响应。 2.应变速率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材料强 度。
三、抗震试验方法的分类及内 容
伪静力试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结构抗震静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联机试验)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结构抗震动力试验 强震观测
7.能量耗散
• 结构构件吸收能量的好坏, 可由滞回曲线所包围的滞 回环面积和它的形状来衡 量。由滞回环的面积可以 求得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 见图6-7
he 1 ABC图形面积 2 OBD三角形面积
图6-7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计算
• He愈高,结构的耗能能 力也愈强。
• 式中: u -破坏荷载点相应的变形(广 义变形) y -屈服点变形 • • 延性的大小对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很大影 响。 越大,抗震能力越好。
• 5.退化率 退化率反映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强度或刚度 随着反复荷载次数增加而降低的特性;退化率的
大小反映了结构是否经受得起地震的反复作用。 强度退化率:
• • • • • • • • • • • • •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及梁柱组合体试验 1.节点梁端或柱端位移 2.梁端或柱端的荷载-变形曲线 3.节点梁柱部位塑性铰区段转角和截面平均曲率 梁上,距柱面hb/2或hb处布置(hb-梁高) 柱上,距梁面hc/2处布置(hc-柱宽) 4.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量测核心区对角线的变形计算确定 5.节点梁柱主筋应变 6.节点核心区箍盘应变 7.节点和梁柱组合体混凝土裂缝开展及分布情况 8.荷载值与支承反力 一般主要项目:力和位移或应变,弯矩和曲率,剪力和剪 切变形,扭矩和扭转角等。
四、观测项目




(一)墙体试验 1.变形 (1)荷载-变形曲线(恢复力曲线) (2)侧向位移 沿墙体高度在其中心线上均匀布置5个测点。 (3)墙体剪切变形 2.应变 布置应变花 3.裂缝 同静载试验。 4.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 以荷载-变形曲线上的转折点为开裂荷载实测值;以曲线上荷载的最 大值为极限荷载。
五、数据整理要点

1.强度
(1)开裂荷载Pc(垂直或斜裂缝) (2)屈服荷载Py (3)极限荷载Pu(达最大承载能力时的荷载) (4)破坏荷载
试件经历最大承载能力后,达到某一剩余能力 时的荷载值(85%Pu)
• 2.刚度
反映结构变形能力,图6-3。
• (1)加载刚度
初次加载的P-Δ曲线有一个切向刚度Ko 开裂刚度Kc 屈服刚度Ky 屈服后刚度Ks
§6-2 结构伪静力试验

一、基本概念
二、加载装置
三、加载方法
五、观测项目
六、数据整理要点
一、基本概念

伪静力试验方法一般以试件的荷载值或 位移值作为控制量,在正反两个方向对 试件进行反复加载和卸载,其实质是用 静力加载方法来近似模拟地震荷载的作, 故称为伪静力试验(低周反复荷载试 验)。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101-96)中,加载制度规定如下: (1)伪静力试验应采用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 试件屈服前按作用力控制分级加载,屈服前可取屈服荷载的50%、75%和 100%控制加载,在临近开裂值和屈服值时宜减少级差。 试件屈服后,按位移控制,位移值应取试件屈服的最大位移值,并以该位移 值的倍数(延性系数)为级差控制加载。 (2)正式试验前,应先进行预加载,可反复试验两次。混凝土结构预载值不 宜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的30%;砌体结构不宜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的20%。 (3)正式试验时,宜先施加试件预计开裂荷载的40%~60%,并重复2~3次, 再逐步加到100%。 (4)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反复加载的均匀性及连续性,加载与卸载的速率应 保持一致。 (5)施加反复荷载的次数:屈服前,每级荷载可反复一次;屈服后,宜反复 三次。当进行承载力或刚度退化试验时,反复次数不宜少于六次。 (6)对于整体原型结构或结构整体模型进行伪静力试验时,荷载按地震作用 倒三角形分布,施加水平荷载的作用点集中在结构质量集中的部位,即作用 在屋盖及各层楼面板上,结构顶层为1,底部为0,中间各层自上而下按高度 比例递减;液压加载器作用的荷载通过各层楼板或圈梁传递。
i
Pji,max Pji,1 max
式中:
Pji,max-变形延性系数为j时,第i次加载循环的峰
值点荷载值; Pji,1 -变形延性系数为j时,第i-1次加载循环的峰 max 值点荷载值。

6.滞回曲线

加载一周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滞回环面积 大小反映了试件的耗能能力。根据结构恢复力 特性的试验结果,可将滞回曲线归纳为梭形、 弓形、反S形及Z形六种基本形状,如图6-5。
• (2)卸载刚度Ku • (3)重复加载刚度 • (4)等效刚度Ke
图6-3结构反复加载时的刚度
• 3.骨架曲线
在变位移幅值加载时,将各次荷载-变形滞回曲 线中,取所有每一级荷载第一次循环的峰值点 连接的包络线作为骨架曲线。见图6-4。
图6-4
伪静力试验时的骨架曲线
• 4.延性系数
u y
第六章 结构抗震试验

§6-1概述

一、抗震试验研究的主要任务 二、抗震试验的特点 三、抗震试验方法的分类及内容
一、抗震试验研究的主要任务



1.研究开发具有抗震性能的新材料; 2.对不同结构的抗震性能(包括抗震构 措施造)进行研究,提出新的抗震设计 方法; 3.通过对实际结构的模型试验,验证结 构的抗震性能和能力,评定其安全性; 4.为制定和修改抗震设计规范提供科学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