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但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其抗震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综述,探讨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试验方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通常采用地震模拟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种方式。

地震模拟试验是通过模拟地震波形来检测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试验中,首先需选择合适的地震波形,然后将地震波形输入到实验室中的试验结构中,记录其响应情况并进行分析。

地震模拟试验可以精确地模拟实际地震情况,但试验成本较高,需要大型试验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振动台试验是通过在振动台上模拟地震波形来检测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易操作性。

试验中,将试验结构放置在振动台上,通过调节振动台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来模拟地震波形,然后记录结构的响应情况并进行分析。

振动台试验可以较为简便地模拟地震波形,但与实际地震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结构的几何形态、材料性能、加固措施等。

1.结构的几何形态结构的几何形态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为常见的几何形态包括平面形态、高度宽比、柱-梁比等。

平面形态较为规则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不规则的结构易受到地震的破坏。

高度宽比和柱-梁比也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较为合理的高度宽比和柱-梁比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材料性能材料性能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抗震合金等。

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而抗震合金可以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3.加固措施加固措施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增加钢筋数量、增加混凝土强度、增加墙体数量、增加梁柱节点刚度等。

《2024年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范文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中,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可循环利用等优点,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然而,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却因各种因素而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性能、连接方式、结构布局等。

其中,材料性能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连接方式也是影响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也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1. 实验方法实验采用缩尺模型,对不同连接方式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模拟试验。

通过改变连接件的强度、数量和布置方式等因素,研究不同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数值模拟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工程情况,设置合理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

通过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构的变形、内力分布和损伤情况等,进一步探讨结构的抗震性能。

四、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连接件的强度、数量和布置方式等因素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合理的连接方式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降低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

此外,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近年来地震频发的情况,建筑结构的耐震性成为了各国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组合件作为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体结构的耐震水平。

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的耐震性能研究一直是建筑结构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目前的国内外研究中,对于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探究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试件,确定试验方案。

2.进行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试验,获取试验数据。

3.利用试验数据,分析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

4.比较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与传统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探讨高强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通过设计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试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性能指标,以此评价其抗震性能。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究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对于改进和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抗震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本研究将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本研究将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建筑结构的耐震性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完成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试验工作,获取试验数据,分析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并与传统的梁柱组合件作比较分析,得出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的性能指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高轴压比装配式框架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高轴压比装配式框架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高轴压比装配式框架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陈亚杰;白丽丽;顾凡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24(50)2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框架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部分外包钢包裹整体混凝土柱,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
性能、变形、延性等抗震性能,以及外包钢管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对4个全尺寸试件在高轴压比下进行低循环反复荷载下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外包钢包裹
的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试件的破坏主要为大偏心压缩破坏,延性效果较好。

在同样的荷载作用下,装配式框架构件的延性、耗能性能均较好。

另外,在结构的承
载力达到设计指标的情况下,外侧钢板的加厚并不会使结构的受力性能有明显改善。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装配式框架柱构件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陈亚杰;白丽丽;顾凡
【作者单位】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11
【相关文献】
1.轴压比对 SRHC 柱-RC 梁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高轴压比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3.局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装配式框架梁-柱节
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4.高轴压比下外包钢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5.高轴压比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梁-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钢梁-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第4 1 卷 第 5期 2 0 1 5年 l 0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8 9
钢梁一 混 凝 土 柱 框 架 结构 抗 震性 能研 究进 展
汪小平 , 何 芮 , 李 桅 , 孙林柱 , 高伦 浩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f e l d .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g e n e r l a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R CS f r a me s t uc r t u r e , b o t h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 T h e p a p e r
ma i n l y i n c l u d e s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RC S f r a me s t uc r t u r e s, t h e t e s t s t u d y a n d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a b o u t
( 1 . B u i l d i n g a n d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a p p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J i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Ab s t r a c t : S t e e l b e a m a n d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c o l u m n ( R C S ) f r a me s t r u c t u r e s a r c c o m p o s e d o f r e i fo n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c o l u m n s a n d s t e e l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的开题报告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的开题报告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又由于我国位于地震带,地震对于建筑的破坏性也是极大的。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抗震性能是建筑物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高耐久性等特性。

在高层建筑中,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是承受地震力的主要构件之一。

因此,对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分析通过建立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其进行震动响应分析、位移及应力分析,探究其抗震性能表现。

2.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根据国内外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确定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3.抗震加固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方案设计对于现有的高层建筑,存在着抗震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抗震加固。

本项目将结合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方法,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等三个方面。

1.文献研究:对国内外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研究和设计方法进行综述,从而确定本项目的研究方向和深度。

2.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建立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

3.实验研究:通过搭建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实验平台,进行抗震性能实验研究,验证数值模拟分析的准确性,并从实验中得到更加直观的结论。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分析报告通过建立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震动响应分析、位移及应力分析,探究其抗震性能表现。

2.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设计方法报告根据国内外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确定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张静答辩文稿

张静答辩文稿

D/mm
30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六、结论与不足
1、结论
1)再生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于普通混凝土框架柱在不同 轴压下的抗震性能变化一致。 2)建议按现行规范设计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
2、不足
1)试验的加载过程中,对柱顶轴力的控制随试件的变 形存在一定的变化。 2)制作的柱构件较少,针对再生混凝土构件抗震研究 并不能提供十分充分的研究数据,还有待继续研究。 3)影响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因素较多,所以对于影响其 抗震性能的具体研究,还需要依靠更多的研究工作来充实。
1)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发展速度 加快,城市建设中产生大批的混凝土废弃物,引起 环境污染;天然集料需求急剧增加,乱采、乱用现 象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2)课题以再生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研究为 依据,对反复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框架体 系及其组成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和考察。 探索再生混凝土最基本构件抗震性能、抗震 机理,为再生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 提供理论参考。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四、试验结果分析
1、各试件滞回曲线
KZRC1
KZRC2
KZRC3
KZRC4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骨架曲线
1)各试件骨架 曲线相似。 2)试件承载力 随着轴压比的增 大,成下降趋势。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延性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框架柱的位移延性要大于或等于3才 能满足抗震要求。各本试验中试件的延性系数在4.1-4.5 之间,各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延性性能较好。
① 试验的设计方案; ②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各试件的试验现象 进行详细的观测,记录并分析裂缝分布规律及破 坏形态。 ③对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构件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分 析。在此基础上评价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构件的抗 震性能。 ④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的单调荷载 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 行了初步的讨论。

HS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HS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4 5卷
第 5期
西


通Vo. No. 145 5 0c .2 0 t 01
21 0 0年 1 0月
J 0URN O HW E T JAO 0NG U VE I Y AL OF S UT S I T NI RST D :1.9 9 ji n 0 5 -74 2 1 .5 0 9 OI 0 3 6 /. s.2 82 2 .0 0 0 .0 s
文 章 编 号 : 2 82 2 ( 0 0 0 -7 50 0 5 -7 4 2 1 )50 0 -8
HS RC 框 架 柱 抗 震 性 能 试 验 研 究
冯 宏 , 李 立 仁 , 陈永 庆
( 庆大学土木 工程学院 , 庆 404 ) 重 重 0 0 5

要 : 了研究 HS C( i —rnt e fre ocee 框架柱 的抗震性能 , 1 为 R hg se g r nocdcnrt) ht h i 对 9根 HS C框架柱采用低 周反 R
Ab t a t I r e o i v sia e t e f i e mo n s imi b h vo s o i h srngh r i fr e s r c : n o d r t n e tg t h a l de a d es c e a ir fh g — te t e n o c d ur
关 键 词 :H R S C框 架 柱 ; 周 反 复 加 载 ; 回 曲线 ; 架 曲线 ; 性 比 ; 震 性 能 低 滞 骨 延 抗 中图 分 类 号 : U 9 T 38 文献标 识码 : A
Ex r m e a s a c o es i h v o s pe i nt l Re e r h n As im c Be a i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 0258 2724( 2010) 05 0705 08
HSRC 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宏,
李立仁,
陈永庆
(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重庆 400045) 要 : 为了研究 HSRC( h 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框架柱的抗震 性能 , 对 19 根 H SRC 框架柱采用低 周反
收稿日期 : 2010 04 17 基金项目 :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 (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城科字 2004 第 25号 ) 作者简介 : 冯宏 ( 1971 - ) , 女,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 H SR C 结构 , E m ai:l 514798787 @ qq . com
706 C60~ C80、 剪跨比
708
西







第 45 卷
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 试件截面在压弯剪共 同作用下, 其破坏形态主要为弯曲型破坏和弯压粘 结破坏 . 试件破坏形态见表 1. ( 1) 弯曲型破坏 在柱根附近出现水平受弯裂缝, 随着荷载的增 加 , 受弯裂缝自右向左水平延伸. 当延伸到型钢翼 缘附近时, 由于受到翼缘的约束 , 发展缓慢 , 且有部 分水平裂缝开始斜向柱根发展为弯剪裂缝 . 随着往 复循环加载 , 弯剪斜裂缝发展缓慢, 水平受弯裂缝 发展迅速, 水平受弯裂缝在柱根处的拉区与压区贯 通 , 构件屈服 ; 增加位移且随着荷载的往复循环 , 柱 根裂缝宽度加大 , 水平荷载下降 . 继续往复加载 , 柱 根处混凝土大面积压溃, 纵筋屈服外鼓 , 型钢局部 屈曲, 试件的承载能力迅速下降 , 试件破坏 . 弯曲型 破坏的破坏过程较为缓慢 , 纵筋、 型钢屈服变形 , 延 性良好 . ( 2) 弯压粘结破坏 在试件根部附近侧面出现水平受弯裂缝. 随着 荷载的增加 , 受弯裂缝延伸至正面, 并逐渐斜向发 展成剪切裂缝. 在斜裂缝出现后的一段时期内, 受 弯裂缝和剪切斜裂缝的发展非常缓慢 , 几乎停止发 展 ; 继续加载 , 在型钢受压翼缘外侧突然出现沿柱 高方向的竖向裂缝 . 竖向裂缝出现后发展迅速, 试 件很快屈服 . 随着荷载的增加和往复循环 , 水平受 弯裂缝和斜向受剪裂缝发展缓慢, 竖向裂缝不断加 宽和增多, 最终导致型钢翼缘外侧混凝土大面积劈 裂剥落 , 水平荷载急剧下降 , 试件破坏 . 弯矩压应力 和轴压力的叠加作用导致竖向裂缝在受压区出现. 大多数试件的后期破坏表现出一定的粘结滑移破 坏特征 , 故称之为弯压粘结破坏. 发生弯压粘结破 坏试件的延性比弯曲型破坏试件的延性差 . 由于本试 验剪跨比 均大于等 于 3 , 属 于中长 柱 , 试件几乎没有发生短柱受压弯剪作用时发生的 剪切斜压和剪切粘结破坏 . 2 . 2 滞回曲线 结构或构件在力循环往复作用下的力 变形曲 [ 13 14] 线称为滞回曲线 . 根据构件在反 复水平荷载 下的滞回曲线形状, 可 以分析构件的 抗震滞回特 性 . 滞回曲线越饱满, 表明构件耗散地震能量的 能力越强, 抗震性能越好. 各试件的实测典型荷载 位移滞回曲线 ( P ! 曲线 ) 见图 4. 由图 4 可见 : ( 1) 每次加载过程中 , 曲线斜率随荷载的增大V Nhomakorabea/%
破坏形态 弯曲 弯压粘结 弯压粘结 弯曲 弯压粘结 弯压粘结 弯曲 弯曲 弯压粘结 弯曲 弯压粘结 弯压粘结 弯曲 弯压粘结 剪切斜压 弯压粘结 弯压粘结 弯曲 弯压粘结
延性比 5. 3. 3. 4. 3. 2. 2. 3. 3. 3. 2. 2. 3. 3. 3. 2. 1. 2. 3. 36 19 37 89 97 37 70 23 36 76 46 82 66 88 19 79 89 67 84
Abstract : In order to in vest ig ate the fa ilu re m ode and se ism ic behav io rs of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 H SRC ) fram e columns under the com bined action of com pression , bending and shear , quasi static experi m ents on 19 such fram e columns under low cyclic reversed lo ad ing were conducted . The in flu ences of param eters such as stee l conten, t ax ia l compressio n ratio s, stirrup rat io, shear span rat io and concrete strength on th e seism ic behav io rs of the H SRC fram e co lu m ns w ere analyzed . The resu lts show that th e ulti m 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of H SRC co lu m ns i m proves considerab ly, com pared w ith reinforced concrete ( RC ) co lumns; and hence th e seism ic perfor m ance of the H SRC co lum ns is rem arkably better . Under the com bined act io n of com pression , bend ing and shear , steel conten, t shear span ra tio and concrete streng th p la y m ore dom in ant ro les than other param eters in enhancin g the seism ic perfo r m ance of H SRC co lum ns . The rat io na l param eters for H SRC co lum ns w hose is not less than 3 are 3 . 5 % 4 . 5 % steel conten, t 0 . 45 0 . 60 ax ial com pression rat io s , and 0 . 8 % 1 . 0 % transverse reinforce m ent rat io. K ey w ord s : H SRC fram e co lum ns; cyclic loading; hysteresis curves; keleton curves; duct ility rat io; ase ism ic behav iors 型钢高强钢筋混凝土 ( high strength re in forced concrete , H SRC ) 结构结合了高强钢筋混凝土 ( high streng th concrete , HRC )结构强度高与钢结构延性 好的优点, 克服了 HRC 结构脆性大, 抗震性能差和 钢结构耐久性、 耐火性差的缺点, 广泛运用到高层 与超高层建筑中 . 文献 [ 1 5] 对 H SRC 框架柱的抗 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 但 集中在 C70 及以下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 , 文献 [ 6 8] 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Experi m ental Research on A seis m ic Behaviors of H igh Strength R einforced Concrete F ra m e Columns
FENG H ong, LI L iren, CHEN Yongqing
( School o f C iv il Eng ineering , Chongq ing U n ive rsity , Chongqing 400045, China)
707
19 个 H SRC 框 架 柱 试 件 的 截 面 尺 寸 均 为 200 mm ! 180 mm; 纵向 4 根钢筋 均采 用直 径为 12 mm 的 HRB335 热轧 钢筋 , 纵筋 的配 筋率 均为 1 . 26 % ; 型钢采用热轧普通工字钢和 H 型钢 ; 箍筋 采用 HRB235 热轧钢筋 . 本文研究含钢量、 轴压比、 剪跨比、 配箍率以及混凝土 强度等级 5 个参数对 H SRC 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悬臂梁 式加载方法 . 加载装置同文献 [ 12] , 如图 2 所示 . 试验时先在柱顶施加竖 向荷载, 再施加水平 力 . 水平力加载采用荷载与位移双控 , 屈服前按荷 载控制 , 分级施加水平荷载, 每级 20 kN; 在钢筋应 变值接近屈服时 , 每次加载为 5~ 10 kN, 直至试件 屈服; 屈服后按位移控制加载, 每级增加 1 个屈服 位移值 , 每个位移值循环 3 次; 当竖向荷载无法保 持 稳定或 水平荷载 下降到最 大荷载的 70 % 以下
西







第 45 卷
2 . 5 的 H SRC 柱的受力性能 3的 H SRC 框架柱
了 H SRC 框架柱的滞回曲线 , 分析了各构件的骨架 曲线和延性比 , 以及含钢量、 轴压比、 配箍率、 剪跨 比、 混凝土强 度等因素对 H SRC 框架柱 的滞回特 性、 骨架曲线、 延性比等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 45 卷 第 5 期 2010 年 10 月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OUTHW EST JI AOTONG UN IVERSI TY
DO I : 10. 3969 / . j issn . 0258 2724. 2010. 05. 009
V o.l 45 N o . 5 O ct .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