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坏形态等的工作性能 , 出构 造设计 建议及预 防裂缝 的技 术 提
措施 。 2试 验 设 计 2 1试 件 设 计 和 制 作 () 1 钢筋混凝土框架 试验用框架为 C 5现浇钢筋 混凝土 , 2 框架尺 寸如图 1所
示
} 軎 }
j - 二 1 _ _ l_ _ _■
能及其承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 目前 比较常 用的蒸压加 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框架结构 , 进行 了拟静力试验研究。 [ 关键词 ] 蒸压加 气混凝土砌块
Ab t c :I f ld fa t cu e i a c mmo t c u e s se o o sn o s u t n Sude h s d mo sr td t a le l a s r t n l r me sr tr s o a i e u n s u t r y tm fh u i g c n t ci r r o t is a e n tae h tf ld walh s a i
1弓 言 l
蒸压加气混凝 土作 为一 种新型节 能墙体 材料 , 有材料 具 来源广 , 性能稳 定 , 质轻 , 隔热 , 保温 , 防火 , 隔音 , 易加工 等多 种特点 , 是迄今 为止 唯一能够 同时满足墙材革新 和节能 5 % 0 要求 的 自保温墙体材料 。蒸压加 气混凝 土的材性 与粘土砖 的 材性相差甚远 , 二者 的施工工艺也有较大的差别 , 因此对框架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结构共同作用性能 的研究是非常 必要 的 。 本文进行 了一榀足尺框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的 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蒸 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模型 进行拟静力试验 , 比较它们在不同层间位移下的反应情 况 、 破
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方式的发展

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方式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普遍采用与框架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中,刚性连接下,填充墙自身破坏严重,同时对结构的主体构件以及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的影响劣势明显,规范推荐采用与框架柱脱开或柔性连接的方式,但是并没有给出统一的、完整的规定。
本文主要阐述了柔性连接的独特优势,以及柔性连接作为重要构件进行设计所需的设计内容。
【标签】刚性连接;柔性连接;设计内容随着对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研究,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的性能影响愈加引起结构设计人员的重视。
填充墙问题突出表现于两个方面:一,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中破坏比较严重,难以满足规范对非结构构件的设防目标。
填充墙破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增加修复费用,严重的填充墙破坏甚至产生此生灾害,危及生命安全;二,填充墙对结构构件破坏模态以及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影响非常显著,不可忽视。
1 刚性连接: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填充墙连接形式是刚性连接,即是斜砌顶紧的砌筑方式,墙体与框架结构的紧密接触,在地震力的整个作用过程中都参与受力,作为抗震的第一道防线。
1.1 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有利影响:1.1.1 提高结构体系承载力安全储备1.1.2 提高结构抗侧刚度,减小结构的层间侧移,提高适用度。
1.1.3 增加结构体系耗能能力,减轻了对结构主体构件的影响1.1.4 降低结构倒塌概率1.2 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不利影响1.2.1 填充墙水平布置不合理,容易产生扭转效应,角度构件破坏严重。
1.2.2 填充墙竖向布置不合理,易形成结构薄弱层,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集中。
1.2.3 结构地震作用增大。
增加了抗侧刚度,减小了结构的固有周期。
1.2.4 使框架柱形成短柱,短柱的延性较差,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
1.2.5 使框架梁形成短梁1.2.6 使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难以形成,墙梁作用明显1.2.7 填充墙因参与地震作用的分配,平面内刚度大,超静定结构按刚度进行受力分配,受力大,但是承载力小,破坏及其严重。
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邓 强
( 重庆 市瑞 丰建筑 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 璧 山县 4 0 2 7 6 0 )
摘 要: 随着我 国建筑 业的快速发 展, 人们不 断的追求更 高、 更荚 的建筑 。 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 构由于质量轻 , 而且有着 良 好 的经济 性和 适用性 , 成 为当前建筑物广 泛使用 的结构体系 , 框 架结构施 工完成后再 通过填充墙 将室 内空间 隔开。在过 去几十年 中 , 框架 结构 的填充墙被认 为只能作 为围护和隔 断墙 体 , 对建筑 结构的抗震 性能没有 影响, 人们往 往忽略 了对框架 结构填 充墙的抗 震性能研 究 , 导 致我 国在最近几 年大地震 中很 多钢筋混凝 土框架 结构 损害严重 。随着对钢 筋混凝土框 架结 构填充墙 的不断深 入研究 , 研究表 明填充 墙对 框架结构 的承载 力 、 刚度及其变形 能力都有着很 大的影响 , 对结构 的抗 震性能影 响不容忽视 。 关键词 : 填充墙 ; 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 ; 抗震性 能; 影响
膨胀剂 等对砂石料 的含泥量进行控制 。
尤其是在焊接直螺纹时可 以保证接头 的强度高于母材强度。
2 . 2 高强高性 能混凝土
3 钢 结构 安 装技 术
目前我 国已利 用多种地方材 料 ( 磨细砂 渣、 无机超 细粉 、 粉煤灰 、 硅 除原钢板箱形 柱焊 接技术 、 高强螺栓施工技 术和 钢结构安装技术继 粉等)和超塑化剂在 工业 化生产水平 C 6 0 的高强混凝 土, C 8 0高强混凝 续发展 、 提 高外 , 在钢 结构预应力技术方面发展很快 。2 O世纪 9 0年代 以 土在 一些大城 市开始用 于工 程实践,也 已基本 掌握了配置 1 0 0 m高强混 后我 国大跨度公共 建筑 兴建较多 , 预应力技术在 空间钢结构 中得到较广 凝土 的技术 , 并在国家大剧院工程 中应 用。此外 , 一些特种混凝土如纤维 泛 的应用 ,创造 出多种空间钢结构 的新体 系,如预应力网架与 网壳、 索 混凝 土、 水下不分散混凝 土、 特细砂 混凝土 等, 亦成功配制和应用 。 网、 索拱、 索膜 、 斜拉体系 等, 充分发 挥受拉杆件 的强度潜力 , 结 构轻盈 , 2 . 3 大体 积 混 凝 土 浇筑 时代感强 。在空间钢 结构预应力是施工中也创造 了许 多新颖 的施加预应 大 体积 混凝土 的浇筑不 同于普 通混凝土 , 总体措施可 以归结为 以下 力 的方法 , 有张拉整体下压整体顶升等多种 , 工艺简易 、 经济而且可靠 。 几步 : 4 建 筑 防水 技术 ( 1 ) 确 定材料 配合 比, 进行试配 ; 防水能力是评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一大要素。防水能力不仅取 决 ( 2 ) 预估混 凝土的用量 , 组织建 设混 凝土储备站 、 泵车 、 备 用电源等, 于建筑防水技术 , 防水材料也至关重要 。根据 市场调查显示 目前主要 的 定要保证混凝土的供给, 不能间断旖工: 防水 材料还是 S B S和 A P P沥青防水卷材 ,一些高分子材料 也在稳步 发 ( 3 ) 混凝土 的下料采用分层下料 、 斜面推进 , 然后逐层浇筑搅拌 ; 展 中。 ( 4 ) 采 用专业的大体积测温仪 , 及时掌握混凝土 的内外温 差并调整 , 5 结 语 以免出现温 差过大导致裂缝现象。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的建筑 行业发展迅速 , 经过 多年 的发展和 实 2 . 4 预 应 力 混 凝 土技 术 践, 建筑施工 技术 已经得 到了长足 的进 步, 局部领 域更是处于 世界领 先 新 Ⅲ级钢筋和低松弛 高强度钢 绞线的推广 , 以及开 发研究的新型预 水平 。当然科学 技术是在不断发展 的, 将 来的建筑行业也将越来越 多元 应力锚 夹具的应用 , 都为推广预应 力混凝土创造 了条件 目前大跨度预 化, 建筑施工人 员应当加 强 自身建筑专业 知识 , 建筑 企业应 当不断总 结 应 力框 架和高层建筑大开 间的无粘 结预应力楼板应用较 为普遍, 后者能 工程案例 , 积 累经验 并努力开拓思想 , 创新技 术, 为我 国建筑行业 的发展 减少板 厚、 减低 高度、 减轻建筑物 自重, 优越性显著 。在构筑物 中如压力 而努 力。 管道 、 水 池、 贮罐、 核 电站 、 电视塔 应用更普遍 。 如天津 电视塔采 用 了最长 束达 3 1 0 m 的竖 向预应力筋 , 其预应力束长度为 国内之最 参考 文献 2 . 5 钢筋 技术 [ 1 1 张 鑫.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 点[ J 】 . 技术与市场 . 2 O 1 2 ( 0 2 ) . 粗钢 筋的连接 目前最主 要的还 是 电渣压力焊接 , 除此 之外机械连接 [ 2 ] 房 哲, 伞 国涛. 建筑后浇 带施 工技术及施工注意 事项浅析【 J 】 . 黑龙江科 应用 的也比较多 。相 比于 电渣压 力焊接 , 机械连接不会受 到钢 筋化学成 技信息. 2 0 1 0 ( 墙) . 分的影 响, 而且焊接 质量 比较稳 定, 整个施工 过程 简单 明了, 安全 快速 。
浅析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框架结构一般使用填充墙进行房 间分割 , 目前 我国广泛使用 能的填充 墙布置方案。楼层间 由于功 能的不 同, 填充墙布 置的数 的填充墙为混凝土加气块或空心砖砌体 。 量有 较大 差异 , 从而 引起层 间 刚度 的 突变 , 出现 了 由于填 充墙 的 在框架结构设 计时 , 计人员通常是把 填充 墙作为荷载 附加 存在而产生的薄弱层 , 设 在结构设计 时通过局部增 加抗震墙 或在框 到框 架的对应 位置 , 未考 虑填充 墙对 结构 抗侧 刚度 的贡献 , 对结 架 中设置支撑来调节层间刚度 比, 使建筑物 的竖 向体型布 置趋 于 构模 型作纯框 架处理。事实上 , 充墙 的加 入除 了对结 构产生 附 均匀; 填 另外 , 由于填充墙平面布置不合理, 使得结构质量中心与刚 加荷 载外 , 还使 整个框架房屋 的质量 、 刚度 、 自振周 期以及整体变 度中心有较大偏移 , 地震作 用下 产生较 大 的扭转 效应 , 在 因此填 形和位移 较纯框架结构有较大不 同, 使得计算 所用 的力学 模型与 充墙平 面布置 方案应 力求均匀、 对称 , 尽量 减小 结构 的扭转作用 。
豆 =a
框架柱分配到的水平剪力应按下式计算:
丽 K
框架柱上 、 下端弯矩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
=
( 2 )
() 3
() 4
力的作 用 , 但实际计算 中忽 略 了填充墙 对结 构 刚度 的贡献 , 结构
刚度并 未增 加 , 使得结 构 的层 间位移 和整体 位移偏 大 , 时难 以 有 满足现 行规 范的限值要求。
1 填充墙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目前 , 抗震 分析 中用 于填充 墙框 架 共 同工 作 的模 型主 要有 用 , 缩短 了框 架柱 的计 算 高度 , 之变 为短 柱 , 担 的地震 力 增 使 承
浅谈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地震情况 , 填充墙即使 与框架柱 间设有 可靠 的连接也会出现
破 坏 和倒 塌 。
2 填 充墙 的不利 影响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 , 因填充墙引起的柱破坏形态 主要为
早地开裂 , 甚至倒 塌。因而 , 在传统 的抗 震设 计 中, 砖填 充墙
被当作一种非传力构件 , 认为它只起 到隔离 、 保护的作用 , 对
() 2 框架结 构弹性工作阶段 : 随着水平荷载加大 , 周边裂 缝也不断加大, 面出现 未贯通 的斜 裂缝 。此 时 , 墙 框架仍 处 于弹性工作状态 , 充墙成 为抗侧力构件。 填 () 3 框架结构弹塑性工作阶段 : 这个阶段中 , 除墙面陆续 出现裂缝及不断扩展外 , 钢筋混凝土框架也逐渐 出现 裂缝 并 开展 , 结构的非 线性性 能颇 为明显。此时 , 填充墙 的抗侧 能 力达 到极 限值 , 整个结构呈弹塑性状态。 () 4 框架结构塑流阶段 : 这个阶段前期 , 荷载增量 主要 由 框架来负担 , 框架构 件 内的弯矩显 著增加 , 于是在 框架构件 内陆续 出现塑性铰 , 整个结构表现出明显 的塑性特点 。墙体
了框 架 结 构 原 来 的 性 能 。在 汶 川 地 震 灾 区应 用 较 为 广 泛 , 有 大量 的填 充 墙 框 架 结构 在地 震 中发 生 了不 同程 度 的 破 坏 , 因
【 文献标识码】 A
1 填 充墙框 架结构 体 系受力分 析
在填充墙框架 中, 填充墙与框架共 同工作。砖填 充墙既 能承受部分地震剪力 , 又改变 了钢筋混凝土框架 的受 力和变
此有必要对填充墙对框 架结构 的影响作一定的分析 。 在汶川地震过后 , 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 对《 中的关 于围护
墙 和 隔墙 作 了强 制 性 规 定 : 架 结 构 的 围 护 墙 和 隔 墙 , 考 框 应
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关键抗震措施研究_金焕

频段(10Hz以下)结果一致,高频段有偏差。
以无源伺服式振动传感器为例,对自校准下的传感器数学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自校准时的反感应电动势、感抗(自感和互感)是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
本文第一章阐述文章的背景,第二、三、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对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六章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发展方向和实用的现场校准系统实现的方法。
关键词 校准;低频振动台;反馈控制;现场校准;地震波校准 (作者电子信箱,匙庆磊:chi-5288@163.com)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关键抗震措施研究金 焕(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中图分类号: P315.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5.04.011 汶川8.0级特大地震等震害调查结果显示,通常被认为其抗震设计问题已经解决且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RC框架结构,却突出地表现出“强梁弱柱”、“薄弱层”、“短柱失效”等一系列超出抗震设计初衷的灾难性破坏形式。
本文以汶川漩口中学倒塌的RC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典型震害为背景,通过典型双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单元伪静力试验及框架结构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对比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破坏机理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现浇楼板对实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可有效改善RC框架结构抗倒塌机制的技术措施及设计建议。
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汶川漩口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为原型,设计完成了考虑楼板及填充墙影响的4个1/2缩尺的单层两不等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模型伪静力试验,研究了2类填充墙材料、3种布置方式对框架结构整体强度、刚度及延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填充墙及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不同地震破坏模式的作用机理。
(2)基于填充墙RC框架结构伪静力试验结果,采用DIANA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实现了填充墙与框架间相互作用模拟;分析了填充墙与RC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了填充墙对典型双不等跨RC框架结构破坏及倒塌模式的影响规律。
多层框架结构填充墙震害分析——“5·12”汶川地震郫县某高校教学实验楼填充墙震害考察及分析

洞边角部位一般出现延 伸 的斜裂缝 ,宽度 由边 角部位最 大
逐渐延伸减小。
层框架结构填充墙的抗 震加 强的若干 建议 措施 ,供 相关技 术人 员参考。
32 . 施 工 方 面
2 填 充墙震 害描述
2 1 填 充墙 局 部 破 坏 特 征 .
经震害调查 ,该教学 实验楼框 架梁 柱基本 完好 ,填 充 墙 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出现不 同形式的荷载 裂缝 : ( )竖 向裂缝 ,填 充墙 与框架柱脱离分开 ( I 4 ; I 图 ~ ) ( )水平裂缝 ;一般沿灰缝错开 ( 5 ) 2 图 、6 ;
( ) 斜 裂 缝 ,此 种 裂 缝 的 出现 率 最 高 ( 7~1 ) 3 图 1 。斜 裂缝 出现 的 形 式 ,有 的 是 沿 灰 缝 出 现 ,即 灰 缝 错 开 , 而 空
填充墙 的砌筑质量 以及 与框架 梁柱之 问的 拉结 措施决 定 了本身的破坏程度 J 。 ( )墙体施工质 量差 ,砂浆强 度等级 过低 ,灰缝 不够 1 饱满。只有当砌块 的强度低 而砂浆 的强度 较高 ,砌体才 会 被拉断表面出现裂缝 。如 图 ( 2 3 1 、1 )所示 ; ( )填充墙 没有 钢筋 与框 架拉 结 ,或者拉结不 能满 足 2 地震 时的要求 。填 充墙 用空心 砖砌筑 ,由于空心砖 的竖孔 的影 响 ,拉结钢筋无法设置在上下两层砖 之间的砂浆 内。
心砖 未被拉 断 ,再 有就是横 穿过空 心砖 出现 ,即灰缝未 错 开而空心砖 出现破坏 ( 1 ) 图 2 ,或者 两种破 坏形式 同 时出
现 ( 1) 图 3;
( )螺旋状裂缝 ( 1 ) 4 图 4 ;
开洞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一建 筑结 构
2试 件 的 刚 度 和 承 载 力 分 析
2 1试 件 承 载 力 分 析 .
福建建设科技 21. o3 02N .
2 5
填充墙体开洞会造成 结构 的刚度 和承载 能力下 降 , 开洞 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其下 降幅度 。表 1为不 同开洞率 的各试件
极 限承载力及位移 。 表 l 不 同开洞率 的各试件极 限承载 力及位移
2 2试 件 刚 度 退 化 曲 线分 析 .
与纯框架结构 相 比, 充墙 的存在 大大提 高了结构 的抗 填 侧刚度 , 由于墙体开 洞造成 了结构 的初始 刚度下 降 。随着 但
荷载 的增大 , 墙体逐渐产生破坏并退 出工 作。G 1 J・ 一GJ 4刚 度退化 曲线 如 图 3所示 。由图中可 以看 出 , 布填充 墙时 的 满
2 4
福建建设科技 21. o3 02N .
■建筑 结构
开洞填 充墙对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影 响的研究
赵福 家
[ 摘
冯强 强 ( 西安建 筑科 技大 学 土木工 程 学 院
陕西 西安
7 O5 ) 105
要] 通过有限元软件 AN YS对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有 限元模拟 , S 并通 过控 制填 充墙 的开洞率研 究 了填 充墙开 洞对
代 砌 体 结构 , 0 0 20.
刚度退化最为严 重 。填 充墙体 开洞率 越大 , 其平 面 内刚度越 小, 对框架的支撑作用越弱 , 其对结构的刚度贡献也随之降低 。
( 上接第 2 3页 ) () 2 静载试验卸载后 , 件的相对 残余应变 ( O . 构 在 ~8 1
() 4 各级堆载下的环境振动试验表明 , 铝合金人行天桥材 质轻, 自重 占荷载 比例小 , 结构 自振频率受外 荷载变化影 响较 大, 随荷载 的增加基频 随之 降低 明显 , 本天桥 竖向 自振基频 由 空载时 5 3 Hz降至满载 时的 2 9 Hz .7 .3 。故在 使用过 程中 , 不 得 在该 天桥结构上增设附重设施 , 以确保天桥正常使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摘要:本文先从结构概念分析入手,分析了不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计算的影响,然后以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共同作用为机理,通过分析在水平力作用下各类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的层间侧移刚度,探讨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填充墙一框架结构体系的侧移刚度比纯框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种影响,使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关键词: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n’t consider fill walls in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calculation effect, then to fill the wall and frame structure for joint act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analysis in the level of all kinds of forces fill walls-frame structure between layers of the lateral stiffness, fill walls of frame construction discusse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luence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ll walls a frame structure of the lateral stiffness than pure frame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 in engineering design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effect, make the frame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in the result of calculation is more tal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improv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security and the economy.keywords: filling wall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中图分类号: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体在地震中的作用十分复杂,结构错层处楼梯窗下等部位,填充墙使框架长柱变成短柱,发生剪切破坏;同一楼层间填充墙位置数量的变化,在水平方向改变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从而改变地震内力的分布;不同楼层间填充墙位置数量的变化,在竖直方向改变层间刚度分布,形成薄弱层。
本文研究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填充墙材料位置数量等对框架结构抗侧刚度的作用机理,提出相关计算方法。
1 不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影响砌体填充墙在框架中能不能抗侧力应根据墙体的材料和构造措施来定。
在砌体填充墙构造方面,目前广泛采用的构造方法为:墙体与框架柱拉接,墙顶与框架梁拉接,墙顶与框架梁底顶紧,必要时设置构造柱和水平配筋带,这些措施在保证填充墙稳定的同时,也使填充墙与框架紧密结合协同工作,填充墙因此不可避免的成为抗侧力构件。
另一方面,框架抗震计算时,考虑了填充墙对框架的刚度影响而对框架自振周期进行了折减,也就是说填充墙对框架有刚度贡献,既然填充墙有刚度贡献,其抗侧力也是必然的。
砌体填充墙或多或少的抗一部分侧力,如果框架具有相当数量的填充墙,填充墙则承担相当多的侧力,此时,框架如只按纯框架计算,可能会有以下影响:1.1 无填充墙处的框架柱设计剪力过大如果计算模型中没有填充墙,按楼板无限刚或弹性楼板的假定,地震剪力会按混凝土框架柱的线刚度较均匀地分配到每一根柱子上。
实际上,当填充墙数量较多且未开裂时,填充墙承担很大的地震剪力,框架只承担一部分,其受力特点类似一般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实际分配到框架柱上的剪力比按纯框架计算的剪力要小的多。
当填充墙开裂后,其刚度下降,建筑物自振周期加长,建筑物总的地震剪力减小,框架柱分配到的地震剪力仍比按折减周期后的纯框架计算的地震剪力小。
具有一定数量砌体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如果按纯框架计算,无墙处框架柱的实际地震剪力要比计算剪力小的多,它承担了填充墙应承担的剪力,填充墙数量越多,周期折减的越多,剪力差别越大。
无墙处的框架柱设计剪力过大,框架柱偏于安全,对于附着有填充墙的框架柱,情况就不同了。
1.2有填充墙处的框架柱设计剪力过小一般的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处的框架梁柱作为剪力墙的边框,剪力基本上全部由混凝土剪力墙承担,只要剪力墙不破坏,作为边框的框架柱也不会破坏。
对于框架结构,当框架柱附着有填充墙时,情况就不同了。
框架计算是按照纯框架模型计算的,没有考虑填充墙的影响,自振周期的折减也是建筑物自振周期整体折减,框架柱的剪力只是按照柱子的自身刚度分配,有墙处的框架柱和无墙处的框架柱刚度大体相同,它们分配到的剪力也相差不大。
实际上,当柱子附着有填充墙时,填充墙巨大的刚度会吸引大量的地震剪力,而填充墙的抗震承载力有限,填充墙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地震剪力而开裂或破坏,其刚度急剧下降,抗震能力显著降低,吸引过来的大部分地震剪力瞬时传给所附着的框架而造成框架破坏。
资料显示,如不考虑填充墙的影响,对于填充墙附着较多的框架,在震后都显示不同程度的震害,框架结构纵横向端跨框架因附着有大量的外维护墙体而震害严重。
1.3基础设计中的不安定因素如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表现,框架按纯框架计算,则算出的地震剪力较为均匀,如采用这样的柱底反力设计基础,可能存在不安定的因素。
砌体填充墙具有相当大的刚度,其在地震中会吸引地震剪力,在上部结构不出现严重破损的情况下,填充墙吸引过来的剪力会通过其自身或所依附的框架传至墙底或柱底,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一般不具有自己单独的基础,地震剪力最终由填充墙所依附的框架基础承担,对这些基础而言,按纯框架算出的设计剪力比填充墙吸引来的剪力小得多,这有可能成为基础设计中的不安定因素。
柔层现象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布置目前是由建筑物的功能和业主的使用要求决定的,在建筑物中部楼层或底部楼层,功能上或使用上可能要求填充墙数量与其他楼层相比大量减少,从而造成柔层现象,柔层在地震中震害严重。
不考虑填充墙影响,按纯框架计算,无论在周期上、振型上还是在剪力分配上,均无法体现柔层,因而可能造成设计缺陷。
2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的侧移刚度分析2.1基本假定为了便于分析填充墙对结构体系的影响,对结构体系作如下假定:1)弹性变形假定。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抗震设计方法,其中两阶段设计均以结构弹性状态下的承载力与变形为计算基础,故采用弹性方法引进填充墙一框架结构体系的分析研究。
2)刚性楼板假定。
建筑结构空间体能整体协调工作的原因是由于各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盖结构联系,实际工程中楼面刚度比框架刚度大得多,故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假定联系各抗侧力结构的楼盖结构在其自身平面内有无限大刚度。
3)忽略梁高的影响,假定墙高等于柱高。
4)在地震作用下,填充墙与框架柱具有相同的侧移变形。
2.2框架侧移刚度关于框架侧移刚度研究已有诸多文献提出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可用下式进行计算:,式中,为框架柱侧移刚度,为柱的线刚度,h为柱高.2.3砌体填充墙的侧移刚度分析假定填充墙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墙体下端固定,上端可滑动连接,墙体在侧向力作用下一般包括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两部分。
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式中,h,b,t分别为墙的高度、宽度和厚度;a,i分别为墙体水平截面面积和惯性矩;e,g砌体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g=0.4e);为截面剪应力不均匀系数,对矩形截面=1.2.由假设2)可知,对于同时考虑弯曲、剪切变形的构件,其侧移刚度当h/b>4时,墙体的侧向变形很大,其抗侧力贡献已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取kw=0.2.4带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侧移刚度分析由假定2)和假定3)可知,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层间变形相等,考虑到一般墙体强度比框架低得多,在实际结构中早已部分进入塑性,其刚度应乘以一个折减系数,根据文献[3],该系数可取0.2,按叠加原理得填充墙一框架结构体系的侧移刚度为,填充墙的刚度贡献率可表示为。
3 实例分析根据工程常见情况,取一单层单跨填充墙框架为例按本文方法进行分析:1)框架部分.层高h=3.9 m,跨度为b=4 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柱尺寸为0.4 m×0.4 m,梁尺寸为0.25 m×0.4m,混凝土弹性模量为e=2.55×104n/mm2 ;2)填充墙.采用普通多孔砖砌体,厚240 mm,砂浆强度等级m5,砌块强度等级mu10,则强度f=1.5 n/mm2 ,弹性模量e=2400n/mm2 。
墙体在柱边开一门洞,洞高同墙高。
按不同洞宽计算填充墙一框架结构侧移刚度,结果如图1所示。
按工程中常见范围取门洞宽度b=1.08 m,按不同洞口位置计算填充墙一框架结构的侧移刚度,结果如图2所示。
.图1填充墙对刚度贡献与开洞关系图2 填充墙对刚度贡献与开洞位置关系由图1、图2可看出:填充墙对结构的侧移刚度有一定的贡献,这种贡献随开洞率的增加墙体逐渐减弱,当填充墙未开洞时其侧移刚度甚至比单纯框架提高了60%;开洞填充墙对结构的侧移刚度影响还与开洞位置有关,洞口在墙中部时侧移刚度最小,靠边部时较大。
4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填充墙对框架结构体系的侧移刚度具有一定的贡献,当填充墙开洞时墙体对结构刚度的贡献减弱,并且洞口越大,其对刚度的贡献越弱;2)填充墙一框架的侧移刚度还与开洞位置有关,洞el在墙中部时侧移刚度最小,靠墙边部时较大;3)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一方面在计算时,针对不同的开洞情况,通过对带填充墙的框架的侧移刚度的修正,反映出填充墙刚度效应对整个结构体系的影响,使计算符合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填充墙是脆性破坏,其延性和抗力相比较低,应在保证填充墙平面内及平面外稳定的前提下,采用构造措施减小其对框架刚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2]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3]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李国强,李杰,苏小卒,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