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投标技术设计方案书模板
设计软件开发方案(投标用)

设计软件开发方案(投标用)一、项目背景[简要说明项目背景和目的]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三、解决方案3.1 技术架构[介绍所选用的技术架构,包括主要的开发语言、数据库等]3.2 模块划分[根据需求分析,将整个项目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描述]3.3 功能设计[详细描述每个模块的功能,包括输入输出、界面设计等]3.4 数据库设计[设计适合项目需求的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结构、关系等]3.5 安全性设计[说明如何保障项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四、开发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开发进度安排表,包括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五、项目团队[介绍项目团队的成员及其分工]六、项目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分析可能出现的项目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七、服务与支持[说明在项目交付后,提供的服务和支持范围]八、投标报价[给出详细的投标报价,包括人力成本、硬件设备费用等]九、合作保障[说明保证项目项目顺利完成的措施,包括合同签署、付款方式等]以上为初步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案,希望能得到您的青睐。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This is a rough outline for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n (for bidding purposes) in Chinese. The document includes sections such as project backgrou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solution design, development schedule, project team, risk analysis, and pricing. Feel free to modify as needed to fi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your project.。
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模板

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模板以下是一个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的模板:1.项目概述:简要描述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2.项目需求分析:a.用户需求:详细列出用户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b.系统需求:描述软件所需的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基本要求。
c.数据需求:说明软件处理的数据类型、数据量和数据安全性要求。
3.功能性需求:a.功能模块划分:将软件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描述每个模块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b.功能详细描述: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功能描述,包括输入、输出、处理和界面等方面。
4.非功能性需求:a.性能需求:描述软件的性能要求,如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和系统可用性等。
b.安全需求:列出软件的安全性要求,包括用户认证、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等。
c.易用性需求:描述软件的易用性要求,包括界面设计、操作流程和帮助文档等。
5.系统架构设计:描述软件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流和接口规范等。
6.数据存储与管理:说明软件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备份策略等。
7.界面设计:描述软件的界面设计风格和布局,包括颜色、字体和图标等方面。
8.测试计划:说明软件的测试策略和测试计划,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9.交付要求:说明软件的交付要求和验收标准,包括文档和培训等方面。
10.售后服务:说明软件的售后服务内容和期限,包括bug修复和功能升级等。
11.合同条款:列出软件开发的合同条款,包括价款、付款方式和保密协议等。
以上是一个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的基本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模板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模板技术方案书模板标题: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项软件开发项目,旨在开发一款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软件。
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列出主要功能和特点)。
本项目在全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范和项目管理流程进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并可按时完成。
二、技术解决方案1. 架构设计本软件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实现应用、数据、计算逻辑等模块之间的解耦,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2. 技术选型语言:采用Java作为主要语言,具有开源、跨平台等特点;框架:使用Spring框架搭建,Spring框架可以快速构建企业级应用程序,增加了开发效率;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具有成熟、稳定的特点,可满足高并发、大数据量的需求;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实现前端界面,借助Vue框架实现前端组件化开发。
三、安全性和可靠性1. 安全性本软件在安全性方面,采用多种保护手段,包括防范SQL注入、暴力破解、XSS 攻击等手段,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2. 可靠性在可靠性方面,我们将采用数据库主从复制、数据备份等方式实现数据可靠性,并通过将负载均衡策略应用于多台服务器上实现系统可靠性的保障。
四、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计划分为前期准备、详细设计、开发测试、验收等阶段。
具体时间表如下:1. 前期准备阶段: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15日,主要包括项目团队组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技术选型等工作。
2. 详细设计阶段:2021年8月16日至2021年8月30日,主要包括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
3. 开发测试阶段: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10月30日,主要包括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工作。
4. 验收阶段:2021年11月1日至2021年11月15日,主要包括验证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性能是否达标、用户体验是否好等等。
五、项目团队我们的项目团队由拥有多年软件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包括系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需求分析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
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标书模板

目录第1章设计依据与原则 (2)1.1 功能性 (2)1.2 可靠性 (2)1.3 易用性 (2)1.4 效率 (3)1.5 可维护性 (3)1.6 可移植性 (3)1.7 标准化 (4)第2章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2.1 总体设计要求 (5)2.2 系统技术架构 (6)2.2.1 技术架构图 (6)2.2.2 框架介绍 (6)2.3 系统业务逻辑结构 (7)2.4 J2EE研发平台 (7)2.5 Web应用服务环境 (8)2.6 系统流程设计 (9)第3章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10)3.1 基本技术介绍 (10)3.1.1 MVC模式 (10)3.1.2 三层技术 (11)3.2 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解决关键技术的途径 (13)3.3 数据资源解决方案 (14)3.4 高性能页面响应解决方案 (14)3.5 安全性解决方案 (14)第4章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15)4.1 物理安全 (15)4.2 网络层安全 (15)第5章网络系统设计 (16)5.1 基本要求 (16)5.2 应用设计 (16)5.3 存储设计 (16)第6章软硬件环境设计 (17)6.1 硬件环境 (17)6.1.1 服务器硬件环境配置 (17)6.2 软件环境及开发环境 (17)6.2.1 操作系统的选择 (17)6.2.2 开发工具及程序设计语言 (18)6.2.3 测试工具 (18)6.2.4 版本控制工具 (18)第1章设计依据与原则本项目涉及到系统必须以实用为原则。
采用成熟的并且通过实践考验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
1.1功能性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具体包括:适合性:与规定任务能否提供一组功能以及这组功能的适合程度有关的软件属性。
准确性:与能否得到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有关的软件属性。
互用性:与同其他指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依从性:使软件遵循有关的标准,约定,法规及类似规定的软件属性。
安全性:与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的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模板)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基地管理平台建设招标项目投标文件投标人:(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2018 年 04 月 17 日目录1公司介绍 (11)1.1公司简介 (11)1.2我们的优势 (11)1.3成功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背景及发展 . (11)2.1建设背景 (11)2.2项目建设的目的发展 (11)3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11)3.1项目现状 (11)3.2需求分析 (11)4系统总体设计 (11)4.1系统总体设计 (11)4.2系统设计原则 (11)4.3技术架构 (11)4.4系统网络结构图 (11)5系统功能设计 (12)5.1系统功能概述 (12)5.2系统功能模块 (12)5.4接口设计 (12)5.5系统集成 (12)6系统部署 (12)7系统安全 (12)7.1应用安全 (12)7.2数据安全 (12)7.3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全 (12)7.4综合安全性 (12)8工程实施方案 (13)8.1实施原则 (13)8.2实施范围 (13)8.3分工界面 (13)8.3.1分工关系 (13)8.3.2分工明细 (13)8.4实施计划 (13)8.4.1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13)8.4.2项目里程碑计划 (14)8.5实施难点分析 (14)8.6组织架构 (14)8.6.1项目组织结构 (14)8.6.2项目组成员名单 (14)8.7实施过程 (14)8.7.1实施活动列表 (14)8.7.2项目调研 (14)8.7.3项目计划 (14)8.7.5数据转换 (14)8.7.6确定验收条件 (14)8.7.7模拟环境搭建 (14)8.7.8产品部署 (14)8.7.9模拟运行 (14)8.7.10确认测试 (14)8.7.11生产环境搭建 (15)8.7.12系统并行 (15)8.7.13初验 (15)8.7.14系统上线 (15)8.8业务割接方案 (15)8.8.1割接原则 (15)8.8.2功能割接范围 (15)8.8.3数据割接范围 (15)8.8.4割接策略 (15)8.9项目管控 (15)8.9.1项目管控模式 (15)8.9.2项目管控内容 (15)8.9.3项目管控制度 (15)9质量管理 (16)9.1质量管理实施原则 (16)9.1.1质量方针 (16)9.1.2质量目标 (16)9.1.3质量保证 (16)9.1.3.1组织职责 (16)9.1.3.3工作流程 (17)9.1.3.4不符合项处理 (17)9.1.3.5质量保证记录 (17)9.1.3.6质量保证验证 (17)9.1.3.7结束准则 (17)9.1.4关键因素及其对策 (17)9.2变更管理 (19)9.2.1变更的类型 (19)9.2.2变更管理机构 (20)9.2.3变更处理流程 (20)9.2.3.1变更提出 (20)9.2.3.2变更审核 (21)9.2.3.3变更分析和评估 (21)9.2.3.4变更实施 (21)9.2.3.5变更验证 (22)9.2.3.6变更发布 (22)9.2.3.7变更表格 (22)9.3配置管理 (26)9.3.1配置管理目标 (26)9.3.2配置管理机构 (26)9.3.3配置管理计划 (26)9.3.4配置管理活动 (27)9.3.4.1定义项目配置项 (27)9.3.4.2定义项目基线 (27)9.3.4.3定义配置项的标识与状态跟踪方法 (27)9.3.4.5版本发布控制 (27)9.3.4.6配置状态报告 (27)9.3.4.7配置审计 (27)10测试验收 (28)10.1软件测试准则 (28)10.1.1测试工作实施准则 (28)10.1.1.1测试目的 (28)10.1.1.2测试原则 (28)10.1.1.3测试活动 (28)10.1.1.4测试方法 (28)10.1.1.5测试类型 (29)10.1.1.6测试依据 (29)10.1.1.7测试机构 (29)10.1.1.8测试准备 (29)10.1.1.9测试结果分析 (29)10.1.2测试工作实施细则 (29)10.1.2.1单元测试实施细则 (29)10.1.2.2集成和系统测试实施细则 (29)10.2系统测试 (29)10.2.1资源准备 (29)10.2.2测试设计 (29)10.2.3测试方法 (29)10.2.3.1系统业务功能测试方法 (29)10.2.3.2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29)10.2.4测试执行阶段 (29)10.3验收和测试 (30)10.3.1硬件测试内容 (30)10.3.2软件测试内容 (30)10.3.3验收细则 (30)11服务培训 (31)11.1培训对象 (31)11.1.1运行环境培训对象 (31)11.1.2应用环境培训对象 (31)11.2培训方式 (31)11.2.1现场培训 (31)11.2.2高级培训 (31)11.3培训课程 (31)11.3.1培训内容 (31)11.3.2培训课程 (31)11.3.3培训教师 (31)11.3.4培训评估 (31)11.3.5培训费用 (31)11.4培训的其它事项 (32)11.4.1培训的时间安排 (32)11.4.2培训的人员数量 (32)12服务质量承诺 (32)12.1质量管理 (32)12.1.1质量管理实施原则 (32)12.1.1.1质量方针 (32)12.1.1.2质量目标 (32)12.1.1.4质量保证 (32)12.1.1.4.1就绪原则 (32)12.1.1.4.2工作流程 (32)12.1.1.4.3不符合项处理 (32)12.1.1.4.4质量保证记录 (32)12.1.1.4.5质量保证验证 (32)12.1.1.4.6结束准则 (33)12.1.1.5关键因素及其对策 (33)12.1.2变更管理 (33)12.1.2.1变更的类型 (33)12.1.2.2变更管理机构 (33)12.1.2.3变更处理流程 (33)12.1.2.3.1变更提出 (33)12.1.2.3.2变更审核 (33)12.1.2.3.3变更分析和评估 (33)12.1.2.3.4变更实施 (33)12.1.2.3.5变更验证 (33)12.1.2.3.6变更发布 (33)12.1.2.3.7变更表格 (33)12.1.3配置管理 (34)12.1.3.1配置管理目标 (34)12.1.3.2配置管理机构 (34)12.1.3.3配置管理计划 (34)12.1.3.4配置管理活动 (34)12.1.3.4.1定义项目配置项 (34)12.1.3.4.3定义配置项的标识与状态跟踪方法 (34)12.1.3.4.4配置变更控制 (34)12.1.3.4.5版本发布控制 (34)12.1.3.4.6配置状态报告 (34)12.1.3.4.7配置审计 (34)12.2技术服务 (34)12.2.1服务体系 (34)12.2.1.1概述 (34)12.2.1.2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情况 (35)12.2.1.3工作制度 (35)12.2.1.4客户服务规程制定与实施情况 (35)12.2.1.5服务网点分布、服务方式、服务响应时间等情况 (35)12.2.2应用软件服务 (35)12.2.2.1软件服务宗旨 (35)12.2.2.2软件服务标准 (35)12.2.2.3服务体系的特色 (35)12.2.3技术支持服务 (35)12.2.3.1服务目标 (35)12.2.3.2服务等级 (35)12.2.3.3服务方式 (35)12.2.3.4技术服务的内容 (36)12.2.3.5集成服务 (36)12.2.4保修期服务 (36)12.2.4.1现场设备保修及备件服务 (36)12.2.4.2定期巡访 (36)12.2.4.4响应和恢复时间承诺 (36)13技术文档 (36)1公司介绍1.1 公司简介1.2 我们的优势2项目背景及发展2.1 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的目的发展3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3.1 项目现状3.2 需求分析4系统总体设计4.1 系统总体设计4.2系统设计原则4.3 技术架构4.4 系统网络结构图5系统功能设计5.1 系统功能概述5.2 系统功能模块5.3 硬件5.4 接口设计5.5 系统集成6系统部署7系统安全7.1 应用安全7.2 数据安全7.3 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全7.4 综合安全性8工程实施方案8.1 实施原则8.2实施范围8.3分工界面分工界面说明参与项目的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分工,以及分工的边界和工作衔接。
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模板精简版

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模板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进行软件招投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开发一款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
该软件将具备以下功能:(简要介绍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目标)2. 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背景,包括需求来源、目的、重要性等)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具备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软件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备良好的软件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4. 技术要求和规格4.1 功能要求(列出软件的详细功能描述,包括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4.2 性能要求(说明软件在性能方面的要求,例如响应时间、并发能力、吞吐量等)4.3 可扩展性要求(说明软件在可扩展性方面的要求,例如支持多平台、多语言、分布式部署等)4.4 安全性要求(说明软件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例如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加密、防止恶意攻击等)4.5 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说明软件在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的要求,例如故障恢复、备份和恢复、故障转移等)4.6 兼容性要求(说明软件与其他系统和软件的兼容性要求)5. 技术方案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面:开发语言和框架数据库选择和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系统集成和部署方案6. 开发环境和工具6.1 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列出开发所需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列出开发所需的开发工具)6.2 测试环境操作系统:(列出测试所需的操作系统)测试工具:(列出测试所需的测试工具)7. 交付物要求7.1 可交付软件(说明最终交付的软件的具体内容,例如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档等)7.2 文档要求(说明开发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文档,例如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8. 项目进度安排(提供整个项目的计划安排,包括里程碑、开发阶段和测试阶段的时间安排)9. 质量保证措施(说明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例如代码审核、测试用例设计、Bug修复等)10. 评审和验收要求(说明评审和验收的具体要求,例如评审参与人员、评审时间和验收标准等)11. 合同条款(说明合同中需要包含的具体条款,例如项目报价、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以上就是软件招投标项目技术规格书模板的基本内容,供参考使用。
软件投标书技术方案

软件投标书技术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阐述我方针对软件投标项目的技术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我们将首先介绍项目背景和目标,然后详细描述我们的解决方案,并对实施计划和风险评估进行说明。
2. 项目背景与目标2.1 背景软件投标项目是由客户发起的,旨在建立一个功能全面、易用、稳定可靠的软件系统,以促进他们的业务增长和提高工作效率。
2.2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和开发一个满足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和安全标准的软件系统。
我们将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以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
3. 解决方案3.1 技术架构我们将采用以下技术架构来实现软件系统:•前端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进行Web界面开发,以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和界面设计。
•后端开发:采用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结合Spring Framework和Hibernate等技术进行后端逻辑和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数据存储:我们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来存储和管理数据,以确保高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
•运维部署:我们将采用Docker容器化技术来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和扩展性,同时使用Nginx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并使用Elasticsearch和Kibana作为日志监控与分析工具。
3.2 主要功能模块我们的解决方案将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以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
•数据管理:实现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同时提供数据导入导出功能,以方便用户操作和数据交互。
•报表统计:提供丰富的报表分析功能,以满足用户对数据分析和决策的需求。
•实时监控:通过集成监控组件,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的实时监控,以及故障告警和自动恢复功能。
•移动端支持:为了满足用户的移动办公需求,我们将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与主系统实现数据同步和操作支持。
3.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我们解决方案的关键考虑因素。
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方案免费

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方案免费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方案免费项目背景:本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方案,以确保投标方能满足项目需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获得投标成功的机会。
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开辟一款具有以下功能的软件产品:- 功能1:详细描述功能1的具体实现细节和预期成果。
- 功能2:详细描述功能2的具体实现细节和预期成果。
- 功能3:详细描述功能3的具体实现细节和预期成果。
(继续细化其他功能)2. 项目方法和流程:本项目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流程来完成:2.1 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阶段,我们将与客户合作进行需求分析工作,确保对项目需求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2.2 设计与开辟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软件开辟工作。
2.3 测试与质量控制在软件开辟完成后,我们将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4 交付与部署一旦测试通过,我们将交付和部署软件产品给客户,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3. 技术方案: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技术来实现软件产品:3.1 技术1详细描述技术1的特点和优势,并说明如何应用到本项目中。
3.2 技术2详细描述技术2的特点和优势,并说明如何应用到本项目中。
3.3 技术3详细描述技术3的特点和优势,并说明如何应用到本项目中。
(继续细化其他技术)4. 项目进度计划:以下是我们制定的项目进度计划:- 阶段1: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估计耗时2周。
- 阶段2:软件开辟阶段,估计耗时4周。
- 阶段3:测试与质量控制阶段,估计耗时1周。
- 阶段4:交付与部署阶段,估计耗时1周。
5. 团队组成:我们的团队由以下专业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
- 开辟人员:负责软件开辟工作。
- 测试人员:负责软件的测试和质量控制工作。
(继续其他团队成员)6. 管理与支持:我们将提供以下管理和支持措施:- 定期的项目进度报告,确保您对项目发展有清晰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概述 (13)1.1建设背景 (13)1.2系统现状分析 (13)1.3指导思想 (13)1.4参考文献 (13)2系统目标及原则 (14)2.1建设目标 (14)2.1.1业务目标 (14)2.1.2工程目标 (14)2.2建设原则 (14)2.3难点分析 (15)3总体解决方案 (15)4系统总体设计 (15)4.1设计原则 (15)4.2系统架构 (15)4.5高可用性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高可靠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高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3在线升级和高扩展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4异常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5拥塞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6负载均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7内存数据库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8自恢复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9运营网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0后台命令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系统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物理部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应用部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系统功能. (16)5.1总体要求 (16)5.2功能视图 (16)6系统接口 (16)7平台建设方案 (17)7.1建设规模 (17)7.2平台估算 (17)7.2.2主机性能估算 (17)7.2.4存储容量估算 (17)7.2.5备份容量估算 (17)7.2.6网络承载能力 (17)7.3平台需求汇总 (17)7.4整体设计拓扑 (17)7.5第三方软件配置 (17)7.6技术指标要求 (18)7.6.1主机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18)7.6.2存储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18)8系统安全 (18)8.1应用安全 (18)8.2数据安全 (18)8.3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全 (18)8.4综合安全性 (18)9工程实施方案 (18)9.1实施原则 (18)9.2实施范围 (18)9.3分工界面 (18)9.3.1分工关系 (19)9.4实施计划 (19)9.4.1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19)9.4.2项目里程碑计划 (20)9.5实施难点分析 (20)9.6组织架构 (20)9.6.1项目组织结构 (20)9.6.2项目组成员名单 (20)9.7实施过程 (20)9.7.1实施活动列表 (20)9.7.2项目调研 (20)9.7.3项目计划 (20)9.7.4需求获取 (20)9.7.5数据转换 (20)9.7.6确定验收条件 (20)9.7.7模拟环境搭建 (20)9.7.8产品部署 (20)9.7.9模拟运行 (20)9.7.10确认测试 (20)9.7.11生产环境搭建 (21)9.7.13初验 (21)9.7.14系统上线 (21)9.8业务割接方案 (21)9.8.1割接原则 (21)9.8.2功能割接范围 (21)9.8.3数据割接范围 (21)9.8.4割接策略 (21)9.9项目管控 (21)9.9.1项目管控模式 (21)9.9.2项目管控内容 (21)9.9.3项目管控制度 (21)10质量管理 (22)10.1质量管理实施原则 (22)10.1.1质量方针 (22)10.1.2质量目标 (22)10.1.3质量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4质量保证 (22)10.1.4.1组织职责 (22)10.1.4.2就绪原则 (23)10.1.4.4不符合项处理 (23)10.1.4.5质量保证记录 (23)10.1.4.6质量保证验证 (23)10.1.4.7结束准则 (23)10.1.5关键因素及其对策 (23)10.2变更管理 (26)10.2.1变更的类型 (26)10.2.2变更管理机构 (27)10.2.3变更处理流程 (27)10.2.3.1变更提出 (27)10.2.3.2变更审核 (28)10.2.3.3变更分析和评估 (28)10.2.3.4变更实施 (29)10.2.3.5变更验证 (29)10.2.3.6变更发布 (29)10.2.3.7变更表格 (29)10.3配置管理 (33)10.3.1配置管理目标 (33)10.3.2配置管理机构 (34)10.3.4配置管理活动 (34)10.3.4.1定义项目配置项 (34)10.3.4.2定义项目基线 (34)10.3.4.3定义配置项的标识与状态跟踪方法 (34)10.3.4.4配置变更控制 (34)10.3.4.5版本发布控制 (34)10.3.4.6配置状态报告 (34)10.3.4.7配置审计 (34)11测试验收 (35)11.1软件测试准则 (35)11.1.1测试工作实施准则 (35)11.1.1.1测试目的 (35)11.1.1.2测试原则 (35)11.1.1.3测试活动 (35)11.1.1.4测试方法 (35)11.1.1.5测试类型 (36)11.1.1.6测试依据 (36)11.1.1.7测试机构 (36)11.1.1.8测试准备 (36)11.1.2测试工作实施细则 (36)11.1.2.1单元测试实施细则 (36)11.1.2.2集成和系统测试实施细则 (36)11.2系统测试 (36)11.2.1资源准备 (36)11.2.2测试设计 (36)11.2.3测试方法 (36)11.2.3.1系统业务功能测试方法 (36)11.2.3.2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36)11.2.4测试执行阶段 (36)11.2.5系统建设质量测试 (37)11.3验收和测试 (37)11.3.1硬件测试内容 (37)11.3.2软件测试内容 (37)11.3.3验收细则 (37)12技术培训 (38)12.1培训对象 (38)12.1.1运行环境培训对象 (38)12.1.2应用环境培训对象 (38)12.2培训方式 (38)12.2.1现场培训 (38)12.2.2高级培训 (38)12.3培训课程 (38)12.3.1培训内容 (38)12.3.2培训课程 (38)12.3.3培训教师 (38)12.3.4培训评估 (38)12.3.5培训费用 (38)12.4培训的其它事项 (39)12.4.1培训的时间安排 (39)12.4.2培训的人员数量 (39)13服务质量承诺 (39)13.1质量管理 (39)13.1.1质量管理实施原则 (39)13.1.1.1质量方针 (39)13.1.1.2质量目标 (39)13.1.1.3质量承诺 (39)13.1.1.4质量保证 (39)13.1.1.4.1组织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1.4.2就绪原则 (39)13.1.1.4.3工作流程 (39)13.1.1.4.4不符合项处理 (39)13.1.1.4.5质量保证记录 (39)13.1.1.4.6质量保证验证 (39)13.1.1.4.7结束准则 (40)13.1.1.5关键因素及其对策 (40)13.1.2变更管理 (40)13.1.2.1变更的类型 (40)13.1.2.2变更管理机构 (40)13.1.2.3变更处理流程 (40)13.1.2.3.1变更提出 (40)13.1.2.3.2变更审核 (40)13.1.2.3.3变更分析和评估 (40)13.1.2.3.4变更实施 (40)13.1.2.3.5变更验证 (40)13.1.2.3.6变更发布 (40)13.1.2.3.7变更表格 (40)13.1.3配置管理 (41)13.1.3.1配置管理目标 (41)13.1.3.3配置管理计划 (41)13.1.3.4配置管理活动 (41)13.1.3.4.1定义项目配置项 (41)13.1.3.4.2定义项目基线 (41)13.1.3.4.3定义配置项的标识与状态跟踪方法 (41)13.1.3.4.4配置变更控制 (41)13.1.3.4.5版本发布控制 (41)13.1.3.4.6配置状态报告 (41)13.1.3.4.7配置审计 (41)13.2技术服务 (41)13.2.1服务体系 (41)13.2.1.1概述 (41)13.2.1.2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情况 (42)13.2.1.3工作制度 (42)13.2.1.4客户服务规程制定与实施情况 (42)13.2.1.5服务网点分布、服务方式、服务响应时间等情况 (42)13.2.2应用软件服务 (42)13.2.2.1软件服务宗旨 (42)13.2.2.2软件服务标准 (42)13.2.3技术支持服务 (42)13.2.3.1服务目标 (42)13.2.3.2服务等级 (42)13.2.3.3服务方式 (42)13.2.3.4技术服务的内容 (43)13.2.3.5集成服务 (43)13.2.4保修期服务 (44)13.2.4.1现场设备保修及备件服务 (44)13.2.4.2定期巡访 (44)13.2.4.37X24的服务响应 (44)13.2.4.4响应和恢复时间承诺 (44)14技术文档 (44)1概述1.1建设背景1.2系统现状分析1.3指导思想1.4参考文献2系统目标及原则2.1建设目标2.1.1业务目标2.1.2工程目标2.2建设原则❖业务导向原则❖规划先进、工程务实的原则❖建立生产运营和组织管理机制❖网络化原则❖业务流程统一的原则2.3难点分析3总体解决方案4系统总体设计4.1设计原则4.2系统架构4.3下面可以针对各子系统进行设计的描述4.4高用性设计4.5系统部署5系统功能5.1总体要求5.2功能视图5.3(系统功能点的说明) 6系统接口7平台建设方案7.1建设规模7.2平台估算7.2.1主机性能估算7.2.2内存容量计算7.2.3存储容量估算7.2.4备份容量估算7.2.5网络承载能力7.3平台需求汇总7.4整体设计拓扑7.5第三方软件配置7.6技术指标要求7.6.1主机设备技术指标要求7.6.2存储设备技术指标要求8系统安全8.1应用安全8.2数据安全8.3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全8.4综合安全性9工程实施方案9.1实施原则9.2实施范围9.3分工界面分工界面说明参与项目的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分工,以及分工的边界和工作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