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型

合集下载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一直保持10% 以上的上升趋势,并在2016年达到44.4亿人次。政策的利好,旅游 服务机制的完善,未来旅游市场规模将会持续上升。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2016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2.9亿元,增长率为 39.8%,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预计 2017年在线度假市场的交易规模会继续增长,突破1200亿元。
旅游刺激物
刺激过滤
对信息的敏感度
第二部分:购后评价
注意和学习
树立信心
抑制因素
搜集 理解 感知偏差 认知结构
态度
家庭影响
意图 激活的一组 备选方案
购后信息 充分评价
证实
成本——收益分析
继续使用产品
第三部分:未来决策制定
期望 事实 满意/不满意
非证实
强化认识不一 致
接受 不表态
拒绝
选择标准 认知风险
决策 购买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2016年在线周边游市场交易规模中,景区门票交易份额达到60%,相 较2015年提升7.4%。2016年景区和目的地资源整合仍然是投资热点, 并且随着迪士尼的开园营业,门票作为周边游的核心产品增量放大,并 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一)旅游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二)旅游态度与旅游偏好
(一)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玛蒂森和沃尔)
旅游者特征:社会经济背景和行为特征 旅途的特征
旅游愿望 信息搜寻
旅游意识
对旅游中介的信任 旅途花费/消费价值
旅途持续的时间 旅游者感觉中的旅游风险和不硬实性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呈加速发展趋势,研究文献
的数量、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的范围大大扩展了,研究方法也日 益多样化,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开始得到承认。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中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这是消费者 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 20世纪60年代中期,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开始在美国的一些大学出 现。l968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恩格尔(James Engel)、科拉特 (David Kollat)和布莱克威尔(Roger Blackwell)合作出版了《消费者 行为学》一书,这是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材。 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 “应用心理学” “态度行为研究” “组织购买行为研究”
(一)瓦哈比---旅游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二)斯莫尔---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
1、刺激因素
2、个人和社会因素
3 、 外 部 因 素
4、目的地与企 业特色因素
(三)梅奥和贾维斯---旅游决策影响因 素模型
内在心理因素
外界因素
(四)玛蒂森和沃尔---旅游者决策过程
模型
2.旅游意识
1.旅游者特征
4.旅游资源特色
消费者行为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从事 这方面研究的,当推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他在1899 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the Leisure Class) 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炫耀性消 费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学关于消费者是“经济人”、 “理性人”假设的某种否定
框架与核心内容
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
旅游消费者心理因素?
经济、文化、社会等环 境因素?
五、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
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

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对消费者进 行典型刻画 并加以归类。
旅游者类型
特点
温和型旅游者 内向、忧虑、羞怯
激进型旅游者 外向、自信、喜欢冒险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⒋有关态度的问题:
⊙社会科学家认为态度应包括三个部分
■认知 ■情感 ■意向
■我认为海南岛有世界上最迷人的海滨风光。 ■我非常喜欢海南岛。 ■我将去海南岛度假。
◆偏好是态度的一种特例,偏好是对备选产品进行比较, 然后在其中选出更为喜欢的一种。
影响旅游消费者 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梅奥与贾维斯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说明:
角色与家庭
感知:个体通过对各种信息做出 选择、组织和解释,形成有意识
的映象;
个性
学习:建立在经历基础上的个体
行为的改变:
参照
旅游决策
社会
群体 感知 制定 学习 阶层 个性:相对持久、稳定的心理特
征与外在表现;
广泛应用 于消费者 态度的预 测。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理性行斯本提出
对他人行为打 算的主观评价。
﹡旅游者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会经过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
﹡旅游者的行为受具体态度的影响,还受主观规范的影响。
﹡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意向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购买行为是购买意向的结果,但又不完成取决于旅游者的 购买意向。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O
O




P +
X
P
X

■旅游者P可能会尽力改变不平衡的状态。
﹡改变O的态度; ﹡将三角结构中的某两个因素转化为无关联的因素; ﹡对三角结构中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做出新的归因或解释。

TPB模型简介及应用

TPB模型简介及应用
•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详尽合理 的解释旅游者进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和选择过程,而 且可以运用到实践中,用来预测旅游者将某地选定为旅游 目的地的可能性。
TPB模型简介及应用
大纲
• 1. TPB模型简介 • 2. TPB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 • 3.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 • 4. TPB模型应用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1.TPB模型简介
• 1.1 内涵
• 计划行为理论即: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 TPB是近年来市场营销学中新出现的、对消费者理性消费 行为进行分析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以下3个条件都 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会实施某种行为,即
包括目的地形象、旅游经历、动机、信息源、对各信息源 的信任度、安全、适应能力、时间、花费预算。
• 情境因素主要包括身体不适、目的地天气变化、其他可行 目的地新信息等;
• 旅游群体的影响包括群体成员的确定成员意见不一致自己 对群体旅游的态度等。
• 模型中,最终目的地的确定是在4个层次的影响因素相互 作用基础上产生的,层次的高低代表对旅游目的地选择作 用的直接程度。
• 第一层次中,Βιβλιοθήκη 向、情境、旅游群体三因素均对目的地的 确定产生直接影响,但情境、旅游群体是通过对已形成的 意向进行干扰,产生与意向不同的目的地选择或使整个旅 游决策以放弃出行而终止,干扰的作用与意向的强度成负 相关关系。
• 第二层次依然保留原TPB理论中的3个影响因素,主要对 去某目的地旅游意向的形成产生直接作用。
• 同时,他人的参考意见、旅游者对选择行为进行控制的信 心通过正相关的关系分别对主观规则和主观感知的控制程 度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去某地旅游的意向。

第1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第1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发端于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比内在心理机制更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类的社会行为主要通过社会学习习得和改变。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曾指出, 学习行为的获得与学习行为的表现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就行为而言,强化是必要因素; 就行为获得而言,强化只是促进因素之一。
社会认知理论学家重视人内在的心理活动与结构,重点研究个体的认知结构,认为人 类的行为受其内在认知过程的支配。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是社会 认知理论两大传统亚理论范畴,而马库斯等人提出的“自我图示”——信息加工的认知心 理学则从另一个维度发展了社会认知理论体系。
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80—)
涂尔干(迪尔凯姆) (实证主义传统)
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 功能主义/结构主义
新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
韦伯 (人文主义传统)
符号互动论/冲突论 结构化理论
现象学/常人方法学 理性选择理论
马克思 (批判主义传统)
批判理论、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
人类学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R.P.库佐尔特 阿德勒 霍妮 弗洛姆 J.B.华生 赫尔与斯金纳 班杜拉 勒温 海德 费斯汀格 琼斯和戴维斯凯利 马库斯
乔治 米德
霍曼斯 彼得.M.布劳
米歇尔·福柯
理论要点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中不乏有关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其中尤以“本能”、 “超我”、“人格发展”和以俄狄浦斯情结为核心的群体心理学学说最为明显。之后的社 会文化学派更将社会的研究视角作为发展心理动力学派的必然立足点,例如,阿德勒的社 会兴趣学说、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等。
个性 心理
个性心理是显示人们个别差异的心理现象。由于每一 个人先天因素、生活条件、教育影响、从事实践活动 等不同,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又带有个人特 征,这样就形成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的不 同。

第四章_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四章_旅游消费者行为
愿,而去做某件事情的内在驱动力”( Fridgen 1991:53 )
(‘Motivation is a driving force within an individual which causes him/her to do something to fulfill a biological need or psychological desire.’) 意味着,行为动机的产生与一个人希望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或意愿有关
营销者可借助上述分类,判断各类旅游消费者人群的出游格局,及其对出游 目的地的选择。
Stanley Plog 对旅游消费者的分类
其中主要的三大类别是:
• 依赖型旅游者(Dependables)(早期曾用称“自我中心型”,即 psycho-
centric)
• 冒险型旅游者(Venturers)(早期曾用称“多中心型”,即 allo-centric) • 中间型旅游者(Centrics):其人格特征和行为特点的表现介于上述两
常用的动机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2)最佳觉醒理论(‘Optimal Arousal Theory’)
2. 学习(Learning)
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通常用于指“基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更改或行为变化”( Harrison 1961) 作为消费者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所指的是旅游消费者借以接收和领悟刺激 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讲,即是消费者获取有关旅游经验的途径。
5. 人格(Personality)
一个人内心自我的反映,即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 通常表现为:人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偏好,从而会影响其行为。
主要用途:对旅游消费者进行类型划分
美国运通公司1989年曾委托盖洛普公司开展专项调研。其中基于内在驱动因 素,将旅游消费者者划为五种不同类型的人群: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PPT(25张)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PPT(25张)

6.3 购买决策过程
• 6.3.3 各种备选方案的评价
• 不幸的是,还没有一种简单的评价过程可以适用 于所有的消费者或一个消费者的所有购买场合。 有几种不同的评价过程。
• 有些基本概念有助于解释消费者的评价过程。
1)我们假设每个消费者都把产品看那作是一系列 产品属性的集合;2)消费者对每一种属性的重 视不同;3)消费者很可能会形成一系列有关每 一种品牌的各种属性的信念;4)消费者对每一 种属性都有一个效用函数;5)消费者通过某种 评价程序而形成对不同品牌的态度。
第二章 旅游购买行为分析
• 欲成斗牛士,须得识牛性。
佚名
• 营销人员必须重视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 购买行为绝不简单,它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 影响,寻求对它的理解是营销管理人员最根 本的任务。
• 本章讨论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市场的一般 规律性。
• 消费者购买行为:最终顾客----为个人消费 目的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购 买行为。
• 6.2.2.3 角色与地位 • 角色是一个人周围的人期望其应履行的各种活
动。
6.2.3 个人因素
• 6.2.3.1 年龄与所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 • 6.2.3.2 职业 • 6.2.3.3 经济状况 • 6.2.3.4 生活方式 • 6.2.3.5 个性与自我观念 • 个性:指导致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做出相对一贯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和持久反应的独特心理特征。
6.2.4 心理因素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决策PPT课件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决策PPT课件
6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无论是个体旅游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其过程都包括以下阶段: (1)旅游需要识别 (2)旅游信息搜寻 (3)旅游方案评估 (4)购买决策实施 (5)购后行为
7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三、旅游决策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偶发性
8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四、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者所处的外部环境
17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二)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
图11-6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
18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三)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
图11-7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概念模型
19
本章小结
(1)旅游决策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 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 过程。 (2)从狭义上讲,旅游决策的内容就是指旅游消费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从广 义上讲,旅游决策的内容不仅包括目的地的选择,还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 乐、购物等单项旅游产品的决策,同时也应该包括对购买方式的选择,即旅游消 费者对服务提供商和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 (3)旅游决策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旅游需要识别、旅游信息搜寻、可行方案 评估、旅游决策实施和购后行为。
21
核心关键词
旅游决策(tourism decision-making) 旅游目的地(tourist destination) 目的地选择(destination choice)
22
Hale Waihona Puke (1)消费选择自由 (2)价格充分弹性 (3)预算约束 (4)没有流动约束 (5)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