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秋季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秋季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秋季教学大纲
序号课程知识内容难度备注
第1讲匀变速运动的前提
概念
概念,了解高中物理,区分
与初中的所学知识★
第2讲区分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加速度
学习加速度,会应用区分一
些简单模型★★★
第3讲速度时间关系典型
题讲解
会用公式,匀变速速度时间
问题典型题解析★★★
第4讲位移时间关系典型
题讲解
会用公式,匀变速位移时间
问题典型题解析★★★
第5讲位移速度关系典型
题讲解
会用公式,匀变速位移速度
问题典型题解析★★★
第6讲自由落体运动问题
分析
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特殊
性,了解其历史,会应用★★★
第7讲解析重力弹力哎实
际问题中的应用
应用高中力学分析方法分
析解决高中力学问题★★★★
第8讲复习匀变速运动,
两种力期中复习,考试★★★★
第9讲摩擦力学习摩擦力的分类,区分方
法★★★★
第10讲平行四边形定则应
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分类,练习
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11讲惯性定律分析惯性定律的应用,力的相互
左右★★
第12讲力与运动的关系公式的应用、题型分类★★★★第13讲牛二典型题分类解
析
单体,多体问题,平面斜面
模型分析★★★★★
第14讲复习练习力学两章复习力学所学,应用★★
第15讲复习运动学知识,
力学知识,综合应
用
复习匀变速运动相关,三种
力,牛顿三定律,学会综合,
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教学大纲第一章电学基础知识1.1 电荷与电场1.1.1 电荷的性质和基本概念1.1.2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1.1.3 电场强度及其计算方法1.2 电势与电势差1.2.1 电势的定义和性质1.2.2 等势面和电势分布1.2.3 电势差的定义和性质1.2.4 电势差的计算方法1.3 电流与电阻1.3.1 电流的概念和性质1.3.2 电流的计算方法1.3.3 电阻的概念和性质1.3.4 电阻的测量方法1.4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1.4.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1.4.2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4.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计算1.4.4 电阻的联结方式第二章磁学基础知识2.1 电磁现象与电磁感应2.1.1 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和实验结果2.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2.1.3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2.2 磁场与磁感线2.2.1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2.2.2 磁感线的特点和表示方法2.3 安培定律与电磁感应定律2.3.1 安培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2.3.2 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和应用2.3.3 电动势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4 电动机和发电机2.4.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2 交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3 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章光学基础知识3.1 光的属性和传播3.1.1 光的本质和性质3.1.2 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程3.1.3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3.2 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3.2.1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3.2.2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3.3 光的透射与光的衍射3.3.1 光的透射现象和透射率3.3.2 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规律3.3.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干涉条纹的特点3.4 透镜和成像原理3.4.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3.4.2 光的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3.4.3 透镜组的使用和光学仪器的原理第四章力学基础知识4.1 运动学基础知识4.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1.2 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4.1.3 牛顿运动定律的表述和应用4.2 动力学基础知识4.2.1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2.2 动量守恒和冲量守恒定律4.2.3 质点系的动量和冲量计算4.3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4.3.1 万有引力和引力定律4.3.2 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4.4 力与弹性变形4.4.1 弹性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4.2 弹性势能和弹簧的胡克定律4.4.3 弹性变形与功和能的转化。
高一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课程教学大纲高一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引言: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一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高一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课程目标高一物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高一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分析;2. 力学:包括牛顿定律、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基本概念,以及运动的力学解析;3. 动力学:包括动量、冲量、功和能量等基本概念,以及动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4. 电学: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电路分析和电磁感应等内容;5. 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以及光的成像和光的干涉等内容;6. 热学:包括温度、热量、热传导等基本概念,以及热力学循环和热量转化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高一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自主发现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一物理秋季课程大纲

高一秋季课程大纲·物理一、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对高一必修一模块和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的运动和力进行学习和梳理,是在初中物理运动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加深和拓展,本课程一方面注重对物理运动学概念的讲解,另一方面更注重孩子们物理学习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1.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2.掌握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方法3.学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运动和力的相关问题三、课程思路本课程重在学习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拓展同学们对运动学的认识,熟练掌握解决运动学的方法,培养物理思维,为高一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次内容教学目标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运动①理解参考系、质点、位移、路程、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基本概念的确切含义;②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及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规律。
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①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相关公式,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应用;②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干比例关系式,并能熟练应用.第三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①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应用;②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并能熟练应用;③掌握纸带问题的分析方法。
第四讲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①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和位移图象;②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和位移图象;③会利用速度图像求速度和加速度;④会求解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五讲力、重力、弹力、摩擦力①知道重力的特点,理解重心的概念;②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③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④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⑤能结合力学知识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第六讲力的合成与分解与受力平衡①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②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③知道共点力,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④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⑤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分析物体受力时的应用⑥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会分析基本的平衡问题第七讲牛顿第一三定律与力学单位制、①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②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③明确惯性概念,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④明确国际单位制及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⑤清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清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第八讲牛顿第二定律①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把握mFa的含义②清楚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确定的③灵活运用F=ma解题第九讲力与运动与超重和失重①明确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②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③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④能通过牛顿定律对超重和失重进行定量地分析第十讲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与传送带问题①能用程序法分析解决多过程问题②能用动力学观点分析解决多传送带问题第十一讲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与巩固①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并能运用它解释有关现象②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③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分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第十二讲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①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新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精选)

新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精选)新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高中物理教学大纲(2023版)是教育部2023年颁布的大纲,该大纲共分为十章,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方面内容,包括物理学及其发展、物理学基础知识、物理学思想和方法、物理学实验、物理学与社会实践、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物理学思想和方法、物理学实验及其应用、物理学与社会实践、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该大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大纲还强调了物理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旨在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大纲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包括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掌握物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等。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大纲(2023版)旨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是2000年教育部制定,2019年进行修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1.物理课程要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高中物理课程让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与物理学相关的部分技术科学知识。
3.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4.高中物理课程应开设实验课,并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小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5.高中物理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高一物理教案提纲5篇

高一物理教案提纲5篇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
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物理教案提纲,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物理教案提纲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教学方法类比推理法教学用具有关数学知识的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时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1、速度提问:运动会上,比较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学生: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学生:那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老师:那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学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
师:对,这就是用来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时同学就接触过这个概念,那同学回忆一下,比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侧重,有所加深。
板书: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物理必修1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必修一
授课时间:72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
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
2、经历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体会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运动,运用运动规律熟练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3、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熟练掌握力的分析方法。
4、知道矢量与标量的概念。
熟练掌握用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5、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受力和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会熟练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6、知道力的平衡条件,掌握解决力的平衡的基本方法,知道超重失重现象。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高一物理课程纲要(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

2023年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一、教学要求本学期继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书,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精神,对教科书的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课后的习题等都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注意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助于高一学生的学习。
根据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学习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和和教学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
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
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
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
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上: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物理下:
第五章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4.圆周运动
5.向心加速度
6.向心力
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行星的运动
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万有引力定律
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宇宙航行
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追寻守恒量——能量
2.功
3.功率
4.重力势能
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动能和动能定理
8.机械能守恒定律
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课题研究
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