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仪-测距原理
laser 测量原理

laser 测量原理
激光测距(laser distance measuring)是以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测距。
根据激光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
激光测距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光速和时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对于脉冲激光测距,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
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一般是在±10厘米左右,而测量盲区一般是1米左右。
此外,还有相位式激光测距,主要使用连续输出的氦氖、氩离子、氪镉等气体激光器。
相位式激光测距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度和传播速度,通过测量相位差来计算距离。
相位式激光测距的精度较高,可以达到毫米级别,但测量范围较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关于激光测距的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激光测距技术原理

激光测距技术原理:1.激光的亮度高。
固体激光器的亮度更可高达1011W/cm2Sr这是因为激光虽然功率有限,但是由于光束极小,于是具有极高的功率密度,所以激光的亮度一般都大于我们所见所有光(包括可见光中的强者:太阳光),这也是激光可用于星际测量的根本原因所在;2.激光的单色性好。
这是因为激光的光谱频率组成单一。
3.激光的方向性好。
激光具有非常小的光束发散角,经过长距离的飞行以后仍然能够保持直线传输;4.激光的相干性好。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可见光是非相干光,激光可以做到他们都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说切割钢材。
在测距领域,激光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可以这样说,激光测距是激光应用最早的领域(1960年产生,1962年即被应用于地球与月球间距离的测量)。
测量的精确度和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同时重量轻的激光测距仪受到了大多数有测距需求的企业、机构或个人的青睐,其市场需求空间大,应用领域广行业需求多,并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相位法激光测距技术原理:当今市场上主流的激光测距仪是基于相位法的激光测距仪。
这是因为基于相位法的激光测距仪轻易地就可以克服超声波测距的一大缺陷:误差过大,使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级别。
而基于此法的激光测距仪主要的缺点在于电路复杂、作用距离较短(一百米左右,经过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现在也有作用距离在几百米的相位法激光测距仪)。
相位法激光测距技术,是采用无线电波段频率的激光,进行幅度调制并将正弦调制光往返测距仪与目标物间距离所产生的相位差测定,根据调制光的波长和频率,换算出激光飞行时间,再依次计算出待测距离。
该方法一般需要在待测物处放置反射镜,将激光原路反射回激光测距仪,由接收模块的鉴波器进行接收处理。
也就是说,该方法是一种有合作目标要求的被动式激光测距技术。
如下图所示:由图所显示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用正弦信号调制发射信号的幅度,通过检测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相移φ,通过计算即可以得到待测距离。
激光测距仪工作原理

激光测距仪工作原理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距离测量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传播速度恒定且极快的特性,利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的反射时间来确定距离。
当激光测距仪开始工作时,它会发出一束非常短暂且高能量的激光脉冲。
这束激光脉冲会以光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碰撞到目标物体上并发生反射。
激光测距仪内置的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个反射回来的激光脉冲。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的激光脉冲后,会记录下接收到激光脉冲的时间。
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因此可以根据从激光发射到接收到反射的激光脉冲所经历的时间来计算出距离。
计算距离的过程是简单而直接的。
首先,需要知道激光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也就是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
然后,根据光的传播速度与时间差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公式:距离 = (速度 ×时间差) / 2来计算出物体与激光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除了测量距离外,激光测距仪还可以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强度来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反射物体的亮度或材料的透过率。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评估目标物体的性质和特性。
总之,激光测距仪利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的反射时间来测量距离。
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传播时间差,激光测距仪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这种技术在工程、建筑、地质勘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测距原理

激光测距原理
激光测距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经过被测物体反射回激光接收器的时间间隔来测量距离的一种技术。
具体原理如下:
1. 激光器发射激光束:激光器向被测物体发射一束激光束,激光束的频率通常为红外频段,能够在大气中传播且不易衰减。
2. 激光束反射:激光束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后,会被物体所反射或散射。
反射的激光束会朝着各个方向传播,其中一部分会返回到激光接收器。
3. 接收激光信号:激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时间测量:通过记录激光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由于光速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已知,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时间间隔来计算出激光从激光器到被测物体的往返距离。
5. 距离计算:利用光速和测量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简单的乘法运算得出激光到被测物体的距离。
公式为:距离 = 光速 ×时间间隔 / 2。
激光测距原理的优点在于其高精度、快速、非接触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测量、建筑、雷达等领域。
激光测距仪的原理与使用技巧

激光测距仪的原理与使用技巧激光测距仪,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距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测绘等领域。
它通过发射一束激光,利用光波的传播速度来测量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本文将介绍激光测距仪的原理以及使用技巧,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一、原理解析1.1 光波传播速度原理激光测距仪利用光波传播速度来测量物体距离的原理,是基于光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恒定的特性。
光速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自然常数,约等于每秒300,000千米。
激光测距仪通过探测光波从发射器发射出去,到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差,并结合光速恒定的特性,从而计算出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1.2 回波接受和测量激光测距仪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发射和接收。
首先,激光发射器会发送一束脉冲激光,该激光会在接近目标物体时被反射。
接着,激光接收器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通过内置的计时器测量光波的传播时间。
最后,测距仪会根据光波传播速度和测量的时间差,计算出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二、使用技巧2.1 环境适应能力在使用激光测距仪时,首先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其测量的影响。
例如,强烈的阳光、雨雪、灰尘等都可能干扰测量结果,因此应尽量选择在天气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使用。
此外,一些特殊材质(如玻璃、镜面等)的物体也可能会干扰测量过程,需要特别注意。
2.2 测量精度与范围激光测距仪在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上都有一定的限制。
一般来说,测距仪的精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器件本身的精度、环境因素等。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激光测距仪,根据需要的精度和测量范围进行选择。
2.3 对准和稳定性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结果受到对准和稳定性的影响。
要确保测距仪和目标物体之间的光波路径没有障碍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稳定测距仪,以减少手持时的抖动和因运动导致的误差。
2.4 数据处理和记录激光测距仪通常都配备了一些数据处理和记录的功能,如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等。
激光测距的原理

激光测距的原理
激光测距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来测量距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的特性,通过测量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一般采用脉冲激光器发射一束短脉冲激光,激光束经由发射器发射出去,当遇到目标物体时会被目标物体散射或反射回来,再通过接收器接收到回波信号。
接收器会记录下激光束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回波的时间差。
根据光速恒定的原理,可以利用回波的时间差来计算出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路径长度,进而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激光测距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因为气压、气温和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对激光的传播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测距之前需要对这些气象因素进行校正。
同时,还需考虑到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大气吸收、激光器本身的波长变化和散射等因素的影响,以提高测距的准确性。
总之,激光测距利用激光束的传输速度和回波时间差来计算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是一种精确而高效的测距方法。
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一、激光测距仪简介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测量的仪器,它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物体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在工业、建筑、测绘等领域广泛应用,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束的发射、接收和测量时间的原理。
二、激光发射原理激光测距仪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束,激光器是将电能转换为激光光束的装置。
激光器通常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正向电流和外界光的作用下,通过自发辐射实现光放大,进而形成激光束。
三、激光束的特性激光束具有高集中度、高单色性、高相干性和高直线度等特性。
这些特性使得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小的发散度,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四、激光的传播和反射1.激光的传播激光发射后呈直线传播,其传播路径遵循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激光束的时延,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与激光测距仪的距离。
2.激光的反射当激光束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反射。
激光测距仪通过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来计算被测物体的距离。
五、激光测距原理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激光束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的。
具体步骤如下:1.发射激光束激光测距仪发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被测物体上。
2.接收反射光信号被测物体上的激光束被反射后,激光测距仪接收到反射光信号。
3.计算时间差激光测距仪通过计算激光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确定物体的距离。
这是因为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已知的,通过测量时间差,可以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计算出距离。
4.输出测量结果激光测距仪将计算得到的距离结果输出给用户。
六、激光测距仪的应用激光测距仪在工业、建筑和测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激光测距仪常用于测量物体的尺寸、距离和位置。
例如,在生产线上使用激光测距仪可以高精度地测量产品的尺寸,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激光测距仪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角度。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激光测距仪原理

激光测距仪原理
激光测距仪原理:
激光测距仪通常使用时间差法来测量距离。
其原理基于光的速度恒定不变,并且利用激光器产生的脉冲激光束和物体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出待测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发送脉冲激光束:激光测距仪通过内部的激光器产生一束高能量脉冲激光束,并通过透镜将它聚焦成一个极小的光斑。
2. 激光束照射目标:激光束被照射到待测目标上,并经过反射后返回测距仪。
3. 接收反射光信号:测距仪上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4. 计算时间差:测距仪内部的计算器开始计时,记录激光束发射和接收到反射光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5. 计算距离: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 m/s),测距仪使用时间差乘以光速的公式来计算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精度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间,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非接触测量的特点。
它在工程测绘、建筑施工、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迪奥特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原理
测距距离,要测量A、B距离实际上是要测量光传播的时间t,根据测量时间方法的不同,激光测距仪通常可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两种测量形式。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测线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制光的波长,换算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
即用间接方法测定出光经往返测线所需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图示详注:
--------垂直向二维空间接线例行程序测跨距功能的说明(如上图3、4所示)
垂直向空间接线程序计算描述二维空间(连接矢量)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 通过两点测量,即可获得并显示垂直向二维空间中两不可见点(或目标)间的直线距(SD)、水平距(HD),垂直距(VD),倾斜角(INC)或坡度值.该功能适用于不可见坡度的测定和从一个地点的高度变化.
该简单测量程序提示你对目标进行两次测量: "Shot 1”和“Shot 2”.图柏斯TruPulse 利用结果计算两点间的四个参数值: HD, VD, SD, INC.如上图3、4所示:
∙HD: 水平距: 不可见线的水平部分.
∙VD: 垂直距: 点#1 和点 #2之间的高度变化.
∙SD: 斜距: 不可见线的长度.
∙INC: 倾斜角: 点#1 和点 #2之间的倾斜角度
该产品现已在环保、电力、林业、电信、水利、矿业、地质、石油、测绘、科研院所、高校、安监局等行业及领域获得良好的口碑及很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