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基础习题集7

合集下载

2023年-2024年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2024年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2024年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40题)1、患者,男,65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史5年。

近日受凉后发热,咳喘加重,面色暗,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其证型是A.痰浊阻肺B.痰热壅肺C.寒饮内停D.阴竭阳脱E.痰蒙神窍【答案】 B2、霍乱感染的部位是()。

A.大肠B.小肠C.内毒素D.外毒素E.环境【答案】 B3、患者,男,45岁。

脘腹胀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60小时。

检查:神情淡漠,末梢循环差,腹胀如鼓,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微弱,舌红绛苔黄腻,脉沉细数。

应首先考虑的是( ) (2004)A.肠梗阻痞结证B.肠梗阻瘀结证C.阑尾炎瘀滞证D.肠梗阻疽结证E.阑尾炎湿热证【答案】 B4、患者,男,55岁。

少尿,浮肿,视物模糊2年,伴有全身乏力,皮肤干燥,腰膝疫软,口中有尿臭味,舌红少苔,脉细。

检查:血压180/105 mmHg(24/14kPa),血清钾6.8 mmol/L,血肌酐640 gmol/L。

治疗应首选A.降压药加羚角钩藤汤B.降压药加镇肝熄风汤C.透析加杞菊地黄丸D.透析加天麻钩藤饮E.降压药加知柏地黄丸【答案】 C5、患者,男,45岁。

无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食欲缺乏。

多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阳性。

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A.胃肠X线B.胃镜C.胃液分析D.腹腔镜E.癌胚抗原【答案】 B6、下列有一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A.关节、肌肤痛不可触B.肌肤麻木不仁C.游走性关节疼痛D.得冷则舒E.局部灼热红肿【答案】 B7、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A.风寒表证B.阳虚水肿C.妊娠呕吐D.鱼蟹中毒E.脾胃气滞【答案】 B8、解热镇痛作用十分明显,但抗炎作用较弱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B.扑热息痛C.布洛芬D.美洛昔康E.吲哚美辛【答案】 B9、半夏、竹茹的功效都是A.既能化痰,又能疏肝B.既能化痰,又能理气C.既能化痰,又能利水D.既能化痰,又能止呕E.既能化痰,又能定惊【答案】 D10、病人,男,62岁,腰膝酸软,筋骨痿软,行走无力,大便秘结.治疗应首选A.巴戟天B.杜仲C.桑寄生D.肉苁蓉E.淫羊藿【答案】 D1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A.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目录B.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C.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具体办法D.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具体办法E.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认定办法【答案】 D12、某药的半衰期为7小时,连续恒量给药需多少天达到稳态血浓度?()A.10小时B.1天左右C.2天左右D.5天左右E.10天左右【答案】 C13、患儿于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接诊医师林某检查后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中西医结合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以下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土、气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B3. 西医治疗疾病时,主要依据的是:A. 临床经验B. 实验室检查结果C. 病人的主观感受D. 医生的直觉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_________有关。

2. 西医治疗高血压时,常用的药物类别是_________。

答案:1. 气血、阴阳2.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三、简答题1. 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答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西医的精确性。

中医注重调和人体阴阳平衡,强调预防和治未病,而西医则通过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快速有效的干预。

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促进患者康复。

2.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疾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在治疗慢性疾病时,中西医结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次,要合理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手段,避免治疗上的冲突和重复;再次,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最后,要注重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体现了医学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医学理论和实践。

其次,中西医结合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和难治性疾病时,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西医结合还有助于推动医学教育和科研的创新,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

最后,中西医结合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依据是A.疾病B.症状C.体征D.证候E.病因【答案】:D【解析】:证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

2.对阴阳偏胜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损其有余B.补其不足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调整阴阳【答案】:A【解析】: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

3.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阴和阳即是矛盾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答案】:D【解析】: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4.肾病传脾说明了五行关系中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子病及母【答案】:D【解析】:五行相侮的传遍顺序为: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题干中肾属水,脾属土,故肾病传脾为相侮传变。

5.属于“子病及母”的脏病传变是A.心病及肝B.心病及脾C.心病及肺D.心病及肾E.肝病及肺【答案】:A【解析】:假设心有病,按照五行生克的规律,肝为心之母,心病影响到肝,为子病及母。

6.心在液为A.汗B.唾C.涎D.泪E.涕【答案】:A【解析】:心在液为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

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所谓“汗血同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7.主升清作用的脏腑为A.肺B.脾C.心D.肾E.三焦【答案】:B【解析】:脾主升,包括升清和升举两方面。

脾以升为健。

8.下列哪项不属于肾的生理功能A.肾主生殖B.调畅情志C.肾主生长发育D.肾主水E.肾主纳气【答案】:B【解析】:肾的生理功能包括:(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2023年度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度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度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57题)1、小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A.食物中热量不足B.甲状旁腺功能不全C.缺乏维生素D.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E.缺钙【答案】 C2、男,40岁。

有机磷中毒经治疗10小时后出现躁动、尿少,瞳孔散大,皮肤干燥,心率140次/分,此时患者并发有A.脑水肿B.肾功能不全C.阿托品中毒D.肺水肿E.心功能不全【答案】 C3、下列气的作用,能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恒定的是A.推动C.防御D.同摄E.气化【答案】 B4、因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所致的水肿证,属于A.虚中夹实B.实中夹虚C.由虚转实D.由实转虚E.至虚有盛候【答案】 A5、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

A.胸骨角B.胸骨上段C.胸骨中、下1/3交界处D.胸骨柄E.剑突【答案】 C6、既能破气消积,又能化痰除痞的药物是A.枳实C.沉香D.川楝子E.绿萼梅【答案】 A7、高血压合并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宜用()。

A.利血平B.可乐定C.硝苯地平D.卡托普利E.奥美沙坦【答案】 B8、常用于外阴病变,如外阴阴道炎、外阴湿疹等A.熏洗法B.坐浴法C.冲洗法D.纳药法E.贴敷法【答案】 A9、下列各项属同名经配穴法的是()。

A.咳嗽取尺泽、太渊B.阳明头痛取合谷、内庭C.膝痛取阳陵泉、阴陵泉D.胃痛取中脘、内庭E.痛经取公孙、隐白【答案】 B10、下列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A.心肌组织B.骨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E.平滑肌组织【答案】 D11、腰痛,痛感向会阴部放射,最可能的诊断为()。

A.腰肌劳损B.腰椎病变C.肾结石D.慢性肾盂肾炎E.急性肾盂肾炎【答案】 C12、母乳喂养的优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B.促使子宫早日恢复C.增强婴儿免疫力D.喂哺简便但不经济E.增进母子感情【答案】 D13、病人,女,50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治疗应首选A.麦冬B.沙参C.黄精D.龟甲E.牡蛎【答案】 D14、某蓄电池厂磨粉工,工龄14年,近半年来出现头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手指麻木等症状,化验室检查有轻度贫血,该患可考虑诊断为A.急性铅中毒B.慢性铅中毒C.急性苯中毒D.慢性苯中毒E.慢性汞中毒【答案】 B15、用归肾丸合二至丸治疗外阴硬化性苔癣的证候表现是()。

中西医结合考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考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大肠答案:D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治疗手段?A. 针灸B. 草药C. 抗生素D. 推拿答案:C3. 以下哪项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内容?A. 阴阳B. 五行C. 脏腑D. 经络答案:A4.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草药的主要作用?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调节免疫D. 杀菌消炎答案:D5. 下列哪项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A. 单一治疗手段B. 增加治疗成本C. 综合治疗,提高疗效D. 延长治疗时间答案:C6. 中医“四诊”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针灸的适应症?A. 头痛B. 肩周炎C. 骨折D. 腰痛答案:C8.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草药的优势?A. 副作用小B. 价格低廉C. 见效快D. 适应症广泛答案:C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推拿的适应症?A. 肌肉酸痛B. 关节僵硬C. 骨折D. 神经痛答案:C1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抗生素的适应症?A. 细菌感染B. 病毒感染C. 真菌感染D. 寄生虫感染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些是中医治疗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个体化治疗D. 标准化治疗答案:A、B、C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些是西医治疗的特点?A. 精确诊断B. 标准化治疗C. 快速见效D. 个体化治疗答案:A、B、C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些是草药的常见作用?A. 调节内分泌B. 增强免疫力C. 改善微循环D. 直接杀菌答案:A、B、C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些是针灸的常见作用?A. 缓解疼痛B. 调节神经C. 促进血液循环D. 直接杀菌答案:A、B、C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下列哪些是推拿的常见作用?A. 缓解肌肉紧张B. 改善关节活动度C. 促进血液循环D. 直接杀菌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治疗疾病时,通常不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精选第7卷)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精选第7卷)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新生儿在上聘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粒样颗粒,称为A.马牙B.板牙C.螳螂子D.口疮E.鹅口疮【答案】A2、痢下白多者,应重用A.温药B.凉药C.血药D.气药E.寒药【答案】D3、治疗阳痿肾阳不足证,应选用A.丁香B.细辛C.花椒E.高良姜【答案】A4、治疗喘证痰热郁肺证,应首选A.桑白皮汤B.麻杏石甘汤C.苏子降气汤D.定喘汤E.泻白散【答案】A5、下列不符合甲状腺危象表现的是A.高热达39℃以上B.心率>140次/分C.恶心.呕吐.腹泻D.厌食E.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常减低【答案】E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一方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人身损害之日起A.3个月内C.6个月内D.1年内E.2年内【答案】D7、患儿,8岁。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7个月。

学习成绩较差,记忆力偏差,梦多,遗尿,伴腰酸乏力,苔薄,脉细。

其证候是A.心肾不足B.肝肾阴虚C.阴虚火旺D.心脾不足E.肾气不固【答案】B8、治疗痿证使用泻南方,补北方的原则,是因为该病A.寒多热少,虚多实少B.热多寒少,虚多实少C.热多寒少,实多虚少D.寒多热少,实多虚少E.以上均非【答案】B9、下列疾病时宜选择的治疗药物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加速性室性自主律A.地尔硫(艹卓)B.洋地黄C.阿托品D.利多卡因E.胺碘酮【答案】C10、“胃之关”指的是A.贲门B.幽门C.大肠D.膀胱E.肾【答案】E11、流行性出血热的“三大”主征是A.出血,休克,肾损害B.发热,休克,少尿C.发热,出血,肾损害D.发热,出血,“三痛”E.休克,少尿,“三痛”【答案】C12、水饮在胃,化热伤阴时,应用何方治疗为佳A.黄芩温胆汤B.大半夏汤C.木防己汤D.己椒苈黄汤E.甘遂半夏汤【答案】E13、对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7卷】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7卷】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对诊断骨质疏松最有意义的是A.淀粉酶B.血清转氨酶C.谷氨酰基转肽酶D.血清碱性磷酸酶E.肌酸磷酸激酶【答案】D2、患儿,2岁。

腹泻2月,形神疲惫,嗜睡露睛,大便稀溏,时有抽搐,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疗宜选方A.回阳救逆汤B.缓肝理脾汤C.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D.附子理中汤E.四逆汤【答案】B3、下列各项,不属淋病特点的是A.尿频尿急B.尿道刺痛C.尿道溢脓D.排尿困难E.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答案】D4、患者,男,66岁。

小便滴沥不爽,排出无力,甚则点滴不通,精神疲惫。

兼见面色白,腰膝酸软,畏寒乏力,舌质淡。

脉沉细而弱。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是A.太溪.复溜B.曲骨.委阳C.太冲.大敦D.中极.膀胱俞E.血海.三阴交【答案】A5、患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痢,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

治疗应首选A.四逆汤B.当归四逆汤C.四逆散D.右归丸E.大建中汤【答案】A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下列哪项不恰当A.心室率150——250次/分B.节律一般规则,但亦可有不规则C.可见到逆行P波D.QRS波群形态可不正常E.起始及终止突然【答案】B7、戊型肝炎是A.血液传播B.飞沫传播C.唾液传播D.食物传播E.蚊虫传播【答案】D8、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者,治宜选用A.桑菊饮B.桑杏汤C.麻杏甘石汤D.清燥救肺汤E.养阴清肺汤【答案】D9、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其正确的做法是A.婴幼患儿可以由监护人决定其诊疗方案B.家属无承诺,即使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也不得给予手术C.对特殊急诊患者的抢救都同样对待D.无须做到患者完全知情E.只经患者同意即可手术【答案】A10、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其正确的做法是A.婴幼患儿可以由监护人决定其诊疗方案B.家属无承诺,即使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也不得给予手术C.对特殊急诊患者的抢救都同样对待D.无须做到患者完全知情E.只经患者同意即可手术【答案】A11、痛痹针灸治疗在主穴的基础上配A.肾俞.关元B.阴陵泉.足三里C.大椎.曲池D.膈俞.血海E.丰隆.曲池【答案】A12、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A.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B.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抑菌处理C.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处理D.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E.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严密消毒处理【答案】A13、患者,女,18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7)【精选100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7)【精选100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患者,男,60岁。

形寒便溏,完谷不化,夜尿频多清长,下肢不温,舌质淡白,脉沉细。

其舌苔应是A.透明苔B.白干苔C.黄苔D.黄腻苔E.灰苔【答案】A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间期出血的证型A.肾阴虚型B.脾气虚型C.血瘀型D.湿热型E.以上均是【答案】E3、首见“疟疾”病名的医籍是A.《内经》B.《金匮要略》C.《神农本草经》D.《诸病源候论》E.《瘟疫论》【答案】A4、表浅且腔壁光滑的巨大空洞可出现哪项体征?A.浊音或实音B.鼓音C.池鼓音D.过清音E.空瓮音【答案】E5、积聚的病机主要是A.气机阻滞,瘀血内结B.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结,停腹中C.脾肺肾功能失调,潴体内D.心肝脾功能失常,水结腹内E.肝脾肾受损,血郁脾内【答案】A6、患儿,3岁。

体重14kg,身长86cm。

该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为A.体重正常,身长偏高B.体重正常,身长偏低C.体重偏高,身长正常D.体重偏高,身长偏低E.体重偏低,身长正常【答案】B7、体温在39℃以上,一日内波动范围超过2℃者,多见于A.风湿热B.伤寒C.疟疾D.大叶性肺炎E.中暑【答案】A8、连朴饮的功用是A.解表化湿,理气和中B.清热化湿,理气和中C.宣畅气机,清热利湿D.行气降浊,宣化寒湿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答案】B9、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A.足三里B.上巨虚C.委中D.下巨虚E.阳陵泉【答案】B10、患者,男,30岁。

患病4周,以高热为主,曾确诊为伤寒,日前体温开始下降,食欲好转,体力渐增,脾大开始回缩,要特别重视A.增加活动B.加强营养C.限制饮食D.继续用足量抗生素E.充足睡眠【答案】C11、门脉性肝硬化并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时,下列哪项可诱发肝性脑病A.口服去甲肾上腺素B.肥皂水灌肠清除积血C.静脉输入止血芳酸D.硫酸镁导泻E.静脉点滴支链氨基酸【答案】B12、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排脓B.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生肌止痛C.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D.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气止痛E.清热解毒,消肿软坚,祛湿止痛【答案】C13、对津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E.肾【答案】E14、凉膈散含有以上何方的药物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增液承气汤E.增液汤【答案】C15、面痛风寒证者,应在主方的基础上加A.阳白.外关B.列缺C.曲池.尺泽D.太冲.三阴交E.颧髎.迎香【答案】B16、有关高血压的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恰当A.眼底病变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直接有关B.心.脑.肾等器官是主要受累脏器C.恶性高血压以脑并发症最为突出D.脑卒中的发病率比心肌梗死高5倍左右E.高血压脑病症状出现可能与脑水肿有关【答案】C17、患者,男,5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发病【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饮食习惯D.生活与工作环境E.体质与精神状态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A.正邪相搏B.阴阳失调C.饮食失调D.气血失常E.脏腑功能失调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邪气强盛B.正气不足C.邪胜正负D.正虚邪不胜E.正胜邪衰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邪气B.正气C.地域因素D.饮食习惯E.生活和工作环境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邪未尽除E.饮食不慎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A.正气的盛衰B.邪气的性质C.感邪的轻重D.禀赋的强弱E.邪正斗争的胜负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劳复B.正气C.食复D.药复E.复感新邪8.并病是指: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E.气血两燔9.合病是指: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10.“重感冒”指: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邪未尽复感邪E.肺卫同病(二)B型题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C.体质的强弱D.感受阴邪E.邪气的种类与性质1.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2.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A.饮食不慎B.情志失调C.劳逸失度D.邪未尽除E.新感病邪3.最易引起气机失调而发病的是:4.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三)D型题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A.正气B.邪气C.体质D.精神状态E.饮食习惯2.决定体质强弱的主要因素:A.精神状态B.先天禀赋C.生活习惯D.饮食营养E.劳逸适度3.疾病的轻重,除机体的正气状态外,常与什么有关:A.邪气的种类B.邪气的性质C.感受阴邪D.感受阳邪E.治疗不当(四)X型题1.疾病复发的诱因是:A.复感新邪B.食复C.劳复D.药复E.伏邪2.邪对疾病的影响:A.发病的性质B.证候类型C.发病特点D.病情轻重E.疾病的病位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A.外界环境B.体质因素C.情志因素D.阴阳失调E.气血失常4.发病类型包括:A.感邪即发B.伏而后发C.徐发D.继发E.合病与并病5.发病学的内容包括:A.发病的基本原理B.发病途径C.影响发病的因素D.发病类型E.疾病表现6.邪气对正气的损害,主要表现在:A.导致机能失常B.性格改变C.改变体质特征D.情志过激E.造成形质损伤7.正气抗邪主要表现于:A.抵御外邪的入侵B.病位的浅深C.疾病的不药而愈D.病情的轻重E.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8.外环境中影响发病的因素: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生活环境D.工作环境E.情志因素9.疾病徐发的相关因素:A.致病因素的种类B.体质因素C.致病因素的性质D.气候因素E.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10.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A.邪未尽除B.正虚未复C.诱因D.情志不舒E.气血失和二、填空题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和。

2.正邪相搏,则不发病,则发病。

3.中医学认识发病既强调,又重视在发病中的作用。

4.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等。

5.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于体内,其后过时而发病。

6.中医发病学的基本观点是:“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

7.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以及因素等密切相关。

8.继发,是指在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疾病。

9.引起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同时有的作用。

三、判断题1.邪气是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2.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3.食复是指因饮食因素而发病者。

()4.合病是指感受两种以上的邪气而发病。

()四、名词术语解释1.正气2.邪气3.药复4.食复5.合病6.并病7.复病8.伏而后发9.劳复 10.继发 11.徐发 12.感邪即发五、简答题1.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复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六、论述题1.中医学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发病的类型有哪些?3.怎样理解中医发病学中的正邪斗争?4.体质因素与发病有什么关系?5.为什么说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6.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疾病复发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8.疾病复发的诱因有哪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E2.A3.B4.A5.D6.E7.B8.B9.C 10.D(二)B型题1.E2.E3.B4.D5.D(三)D型题1.AB2.AB3.AB(四)X型题1.ABCD2.ABCDE3.ABC4.ABCDE5.ABCD6.ACE7.ACE8.ABCD9.ABCE 10.ABC二、填空题1.正气;邪气2.正胜邪负;邪胜正负3.正气;邪气4.邪未尽除;正虚未复5.病邪潜伏;经过一定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6.正气存内;其气必虚7.性质;体质8.原发疾病9.正气未复;诱因三、判断题1.√2.√3.×4.×四、名词术语解释1.相对于邪气而言,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2.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包括存在于自然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痰饮、瘀血、情志内伤等。

3.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

4.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者。

5.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6.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7.重新发作的疾病,称为“复病”。

8.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9.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发者。

10.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症。

11.即徐缓发病。

是指起病缓慢,与卒发相对而言。

它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12.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前人又称为“卒发”或“顿发”。

可概括为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疠致病,情志剧变,毒物所伤、外伤。

五、简答题1.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体质是正气盛衰的体现,决定着发病的倾向。

②不同的体质,精气阴阳盛衰有别,对某种病邪有不同的易感性,对某些疾病有不同的易发性。

③体质可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证候类型;若体质相同,虽感受不同病邪,亦可表现出相同的证候类型。

2.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①余邪尚未尽除;②正气已虚,尚未复常,③在诱发因素作用下,损正助邪,导致疾病复发。

3.复发的基本特点:其基本证候可类似初病,但又不仅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有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到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

复发的次数越多,静止期的恢复就越不完全,预后越差,并常留下后遗症。

六、论述题1.中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方面:①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主导因素。

体现在:A.正虚感邪而发病;B.正虚生“邪”而发病;C.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②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即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

B.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即邪气与病情的轻重相关,疾病的病位,亦与邪气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相关。

③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

体现在邪气损正和正气抗邪两个方面。

④在某些条件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发病类型大致包括六种。

①感邪即发:包括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疠致病;情志遽变;毒物中毒。

②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③徐发:即徐缓发病,系与卒发相对而言。

④继发: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证。

⑤合并与并病: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为合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称为并病。

⑥复发: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

3.①邪正斗争,是指机体正气与邪气斗争。

这种关系着疾病是否发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②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正气旺盛,能抗拒病邪侵犯而不病。

如果正气不足或邪气过盛,则有利于病邪侵袭人体而发病,故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③在已病的情况下,正能胜邪,则疾病即趋向痊愈;正不敌邪,则疾病发展,甚至病情恶化而死亡。

所以说,中医发病学中非常重视邪正之间的斗争问题。

4.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

体质是正气盛衰的体现,一般体质强盛,抗病力强,不易发病,或病后易趋实证;体质弱,易感邪发病,发病后易趋虚证。

②体质因素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

首先,不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易感受性,对某些疾病具有不同的易发生性。

其次,从临床实践来看,体质差异与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胖人易患眩晕、中风;瘦人易患肺痨、咳嗽等。

③体质因素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A.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因个体体质因素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

B.病因不同,而体质因素相同时,也可表现为相同或相似的证候类型。

5.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

①当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故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

②如果是正气虚弱或邪气较盛,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则卫外不固,抗邪无力,邪气方能侵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则发生疾病,因此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

③不但如此,正气的强弱,还与疾病的病位、病变的轻重有关。

6.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①外环境影响发病。

体现在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疾病。

②内环境影响发病。

体现在体质因素影响发病,体质因素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及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精神因素影响发病,不良情志不仅能消弱人的正气,使之易于感受邪气而发病,且自身又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遗传因素影响发病,可以通过影响体质的类型,并能通过胎传而把亲代的疾病传给下一代。

7.疾病复发的主要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①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热病,因饮食不慎、用药不当或过早操劳,使正气受损,余火复燃,引起复发。

②休止与复发交替:此种类型在初次患病时即有宿根伏于体内,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已消,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新邪引动宿邪,而致旧病复发。

③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即慢性疾病症状较轻的缓解期与症状较重的急性发作期的交替。

8.疾病复发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重感致复:疾病进入静止期,余邪势衰,正气亦虚,复感新邪必助邪伤正,使病变再度活跃。

②食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疾病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