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防水防油透气整理
织物三防整理工艺

www. cdfn. com. cn
织物三防整理工艺
王春梅 1 , 李朝晖 2 , 吴 燕 1
(1.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2. 南通海盟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5)
摘 要 : 选用 Tri2p roof A、Tri2p roof B、BAYGARD GA 22和有机氟拒水拒油防污剂 913等四种整理剂 ,对纯棉 和纯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 ,探讨了整理剂用量 、焙烘温度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每种整理剂的最 佳用量和焙烘温度 。结果表明 ,采用最佳整理工艺 ,整理后织物的色光变化不大 。 关键词 : 功能性整理 ; 防水整理 ; 防油整理 ; 防污整理 ; 织物 ; 棉纤维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中图分类号 : TS19515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0 - 4017 (2006) 20 - 0034 - 03
5
4
4
3
180 100 90
5
4
4
3
150
90
80
4
3
3
2
有机氟 913 160
100
90
5
4
4
3
170 100 90
5
5
4
4
180 100 90
5
5
4
4
3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级
级
25
80
4
2
30
90
防水防油整理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 : 对 织物防 水防 油整理的初期效果 、 加工持续性 、 粘辊性 、 及回修等常见问题产生进行了分析, 了解决的措施 色变 提出 关 键 词 : 防水;防油;耐久性 ;织物;回修 中图 分 类 号 :T 15 q S9.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49 06 9 02—3 04 03( 0) — 080 2 0
防水 防 油剂 是 特 种整 理 助剂 之 一, 使 用过 程 中 对 出 现 的许 多 问题 必 须进 行 原 因分 析 及 寻找 解 决 的 对
量 的加 大 而 提 高 . 成 本 范 围 内, 以 适 当提 高用 量 在 可 来 提 高 防水 防油 性 . 达 到饱 和后 , 用 量 提 高 . 水 但 随 防 防油效 果不 再 改善 品性 能 已达极 限. 产 1 焙 烘条 件 . 3 高 分 子 防水 防油 剂需 要 高温 才 会交 联 成膜 烘 焙 不 充 分 会 影 响 成膜 性 , 水 防油 效 果 就 差 . 外 , 烘 防 另 焙
Ana ys s l i and c ount m ea ur of t c er s es he om m on pr obl m s e i n w a er oofng nd oipr i g fni hi t pr i a l oof n i s ng
Z HANG
, Z OU a g d n , Y AN We 现将作者多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 总结和 分 析.
1 织物 整理后初期 防水 防油较差原 因及对 策
11 防 水 防油剂 性 能 . 阳离 子 型 防水 防 油 剂 的稳 定 性 和 对纤 维 的吸 附
超细纤维的整理技术

超细纤维的整理技术超细纤维,又称微纤维,细旦纤维,极细纤维。
成份主要有绦纶、锦纶两种构成。
一般化学纤维的纤度(即粗细)多在1.11~15旦之间,直径大约10~50微米,我们通常所讲的超细纤维的纤度在0.1~0.5旦之间,直径小于5微米,其纤维细度是头发丝的1/200,是普通化学纤维的1/20,纤维强度是普通纤维的5倍(耐用性),吸附能力,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是普通纤维的7倍。
1.历史发展:纤维超细化的源流可上溯到40年代仿羊毛纤维二相结构的双组份复合纤维(共轭纤维)的人造丝时代。
最先利用合成纤维成功地使复合纤维实用化的依然是美国的杜邦公司。
该方法利用并列复合使纤维产生自卷曲。
1962-1965年间,日本东丽、钟纺、帝人、可乐丽等公司利用各自的方法开发出多层结构化的特殊纺丝法和剥离法,成功地制造出各具特色的超细纤维。
例如,多芯型、木纹型、放射型、中空放射型等各种复合纤维被开发出来。
进入70年代后期,利用超细纤维的仿真丝织物和超高密度织物不断出现,东丽公司通过分析天然纤维从中受到启发,开发出制造细长达到极限、并且非常均匀的纤维技术。
用该技术制造的纤维称之为高分子相互排列纤维。
当时该纤维受到本国内的好评,而且数年后在巴黎国际展览会上获得很高的评价。
进入80年代以后,超细纤维良好的特性受到大众的欢迎,形成今日的人造麂皮热。
到了90年代后,国际上诸多公司纷纷推出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丙烯等细旦长丝。
同时也出现了"细旦纤维"、"微细纤维"、"超细纤维"等名词,然而至今国际上尚无有关细旦纤维的统一定义。
近些年来,日本化纤行业普遍将单丝线密0.3dtex的纤度低于维称为超细纤维。
另外,由于超细纤维与已发展成为未来纤维工业竞争力之重大指标,加之由于复合超细纤维具有不同于常规纤维的性能,从而使其制品有许多异乎寻常的特性,并因此跨入众多的应用领域。
目前世界纤维主要产品中以超细纤维最受瞩目,现在主要生产超细纤维之国家及地区,应该为日本、美国、西欧。
AKD在涤纶防水防油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3 t n l n ier g a oa r r d m i , u h u2 5 2 , hn ) . i a E gn ei b rt yf e Sl S z o 1 13 C ia Na o nL o o Mo k
A src: h y ege f h ly e n i r D)m l o eog ncf oiewae p l n G5 0 b t t T esn ris ea l t edme( a ot k k e AK e us ni t ra i l r t r el t i nh u n re e T 61
江苏 苏州 252) 1 1 3
摘要 :基于烷基烯 酮二聚体( AKD) 乳液的防水性和柔软性 ,将AK D用于T 6 1 G5 0 有机氟防水剂的增效作用 。研 究了所 制备的AKD ̄, L 液 的稳 定性以及AKD乳液与T 6 1 G5 0 乳液 复合的整理效果, 比较了水洗前后织物 的防水性 、防油性、接 触角及撕破强度的变化 。研 究结果表 明:AK L D ̄ 液能明显降低T 6 1 G5 O 乳液 的表面张力 ,提 高T 6 1 G5 O 的防水和防油整理效果和耐水洗性 ,而且织物 的撕破强力 也得 到了明显提高 。 关键词 :烷基烯酮二聚体:防水整理;防油整理 ;接触角 :撕破强力 中图分类号 :T 1 5 S9 .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2 1)50 1—4 0 17 0 (0 20 .0 20
第 4 卷 9
2 2 0 第5 0年 5 1 月 0 期
习SL I K
N 05,M ay o4 o V1 . 9 2012
.
A D K 在涤纶防水防油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 丹 ,俞月莉 ,周 强2 ,朱亚伟1 l 3
特氟龙整理剂在涤纶织物三防整理中的应用

t uliu to lfn s n fe ti b o l m p o d. e o i a o e sc nd to o het e t e to hem tf nc i na ihi g e f c s o vi usy i r ve Th ptm lpr c s o ii nsf rt r a m n f i
N.,a21 o 5My0 0 2
V0l49
SL I K
习
2 0 第 9 0 年5 第5 1 月 4 2 O 期 卷
特氟龙整理剂在涤纶织物三防整理中的应用
周 燕 ,张 蓉
(. 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轻纺系,江苏 苏州 2 5 0 ;2国家丝绸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江苏 苏州 2 50 ) 10 9 . 1 0 9 摘要 :采 用特氟龙整理剂( 四氟乙烯) 聚 对涤纶织物进行三 防整理,利用拒水性测试 、织物渗透压测试 、透气透湿性 能测试 、防油性 能测试等评 定三 防整理 的效果 ,讨论 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对涤纶织物三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涤纶 织物 经特 氟龙整理剂三 防整理后三防效果 明显增加 ,特氟龙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质量浓度4 5
纺织品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止血整理:整理手段:化学接枝变性(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止血机理:1、物理作用:吸收水分而膨化(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紧贴产生压力(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3、生理作用:促活凝血因子-----活化凝血酶抗冻疮整理整理手段:纤维上连接(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某种化学物质。
抗冻疮机理: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消痒整理整理手段: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连接在纤维上。
抗菌整理整理手段:抗菌剂化学结合等方法留存在织物上。
抗菌机理:抗菌剂直接作用或缓慢释放作用,抑制菌类生长。
抗霉腐整理整理手段: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的抗霉腐物质、伯醇基化学变性、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静电整理整理手段:物理方法(带不同电荷的纤维混纺或交织添加油剂、给湿、车间接地)化学方法(用抗静电剂进行整理来消除,在疏水性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表面离子化)。
防臭整理整理手段:抗菌法(使杂菌无法在织物上繁殖生长)吸收法氧化法。
防紫外线整理整理手段: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用紫外线吸收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沾污后在水中易于洗除。
拒污整理:拒污整理是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在空气中不易被污物沾污。
1.含氟整理剂适合作拒油整理剂。
2. 聚丙烯酸系整理剂适合作易去污整理剂。
污物分类(1)油脂类物质:乙醚溶解物、食品油脂、汗脂。
(2)水溶性物质:盐、糖、尿、汁、酸、碱,果汁、菜汁、难除的淀粉、胶水、蛋白质、牛奶,易再沾污。
纺织品功能整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1、功能整理的含义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服装功能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3、我国功能性纺织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
●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
●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
缺少从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全方位考虑,造成产品功能性不耐久,功能性指标不高,技术含量低,易被仿冒而低价竞争。
●功能性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不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
●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4、染整加工的内容坯布准备>前处理(练漂)>染色和印花>整理>一般整理和特殊整理>功能整理第一章总论一、纺织纤维概论1、纺织纤维的涵义一般而言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物质称为纤维。
其中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或具有一定的包缠性和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称为纺织纤维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异形纤维、超细纤维、混纤丝、复合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功能性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光导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高性能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并恶唑PBO、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二、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1、涵义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指除一般纤维及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及纺织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涤纶面料的分类与特点

涤纶面料的分类与特点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以聚酯为原料制造的纤维,在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
涤纶面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点,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涤纶面料的分类和特点。
一、涤纶面料的分类1.按照使用环境分类涤纶面料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类。
•室内涤纶面料:主要适用于室内环境,如家居布艺、床上用品、家居装饰品等。
这类面料柔软舒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室外涤纶面料:主要适用于户外环境,如户外服装、帐篷、遮阳篷等。
这类面料通常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等功能,能够有效抵御户外恶劣环境的侵蚀。
2.按照纺纱方式分类涤纶面料根据纺纱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涤纶长丝面料和涤纶短纤面料两大类。
•涤纶长丝面料:这类面料由连续长纤维制成,具有光滑细腻的手感和优秀的丝光,通常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制作高端服装和家居用品。
•涤纶短纤面料:这类面料由断裂短纤维制成,通常比较粗糙,手感稍差一些。
但是短纤维的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这类面料供应量充足,价格也相对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中低端产品。
3.按照织造方式分类涤纶面料根据织物的织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涤纶机织面料和涤纶针织面料两大类。
•涤纶机织面料:这类面料多采用织机进行生产,具有丰富的花型和图案,可以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如衬衫、裙子、床上用品等。
•涤纶针织面料:这类面料多采用针织机进行生产,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舒适性,适合制作下装、运动服装、内衣等。
二、涤纶面料的特点涤纶面料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1.高强度:涤纶纤维强度高,是普通棉纤维的5-10倍,是普通丝绸的2-3倍。
因此,涤纶面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不易变形。
2.耐油污:涤纶纤维对油脂具有较好的抵抗性,油污不易粘附在面料上,容易清洗。
3.良好的耐候性: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不易褪色和衰老。
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也不易变色和变黄。
4.耐高温: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热稳定性好,不易熔化和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D 尤士华 2011-5
可编辑ppt
1
涤纶的防水与透气整理原理
可编辑ppt
2
涤纶织物防水透气原理
涤纶织物的防水性与透气性可从织物结构与加工方式上取得一致。 水蒸汽分子的直径一般在4×10 ˉ4um,雨滴直径通常为10ˉ2um,只
要织物中空隙的直径控制在水蒸气分子通过而雨滴不能通过,这样就 能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
可编辑ppt
5
国内外拒水剂的发展历程
一)石蜡-铝皂类 二)吡啶季铵盐类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 四)硬脂酸铬络合物 五)有机硅类 六)硅氟树脂类 前五种的共同缺点不拒油,不防污,耐洗性差,近年来含氟化合物在
织物拒水,拒油,拒污发展应用中。
可编辑ppt
6
测试方法介绍
可编辑ppt
7
测试方法介绍
人更加复杂和昂贵,使得假人测试费用比热盘法高。
4、其它方法
A,Watkins法
B,Mernander法
可编辑ppt
10
C,Farnworth法
荷叶效应在涤纶织物拒水拒油整理应用中 的未来展望
近30年来科学家揭示了荷叶自洁的原理,具有拒水自洁建筑涂料在 1999年上市销售,同时具有荷叶效应的服装也正在研制中,由于荷叶 效益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很高的商业价值,关键的技术都申请了专利, 并严格保密。
1、控制杯法
1.1 水蒸气透过法
1.1.1 正杯法
A,中国国家标准:GB/T12704-91B
பைடு நூலகம்
B,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E96ProduceBandD
C,日本工业标准:JISL-1099A2
D,加拿大标准:(CGSB)-4.2No.49-99
E,英国标准:BS7209-1990
1.1.2 倒杯法(也叫吸湿法)
未来的军装与医护人员的服装都在荷叶效应的原理下,赋予特殊功能, 不仅防水防油拒污,还能防止细菌的入侵。
可编辑ppt
11
结束语
可编辑ppt
12
A,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E96BW(1995版和2000版)
可编辑ppt
8
测试方法介绍
干燥剂法 1.2.1 正杯法 A,中国国家标准:GB/T12704-91A B,日本工业标准:JISL-1099A1 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E-96A、C、E
可编辑ppt
9
测试方法介绍
B,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E-96
C,比利时UCB公司标准:UCB法
D,英国标准:B.T.T.G法
2、出汗热盘法,也称皮肤模型法
A,ISO标准:ISO11092
B,消防防护服测试:NFPA1971
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F1868-98B
D,德国标准:DIN54010T01-A
3、出汗假人法
出汗假人法的假人有点像热盘,用来模拟典型人体的形状和尺寸。
可编辑ppt
3
织物防水性整理的目的
首先防止水对织物的润湿,利用织物ude毛细管的附加压,防止液态 水的通过,但任然保持了织物的透气性,广泛应用于防护服,军服, 旅行包,帐篷等,
可编辑ppt
4
润湿理论分析
水的表面能比较高,为72mj/㎡,拒水材料的表面能必须比此值小, 有的表面能为20~40 mj/㎡,拒油材料的表面能必须比此值小,硅 橡胶的表面能一般为25 mj/㎡,是比较理想的拒水材料,氟树脂的 表面能一般为5 mj/㎡,所以是比较理想的拒油材料,因为涤纶织物 的表面能比较高,让涤纶织物表面吸附一层比较低的物质,这样织物 的拒水效果就比较好。
假人测试比出汗热盘测试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可以考虑更多的变
量,包括服装覆盖人体的表面积,纺织品的层数和人体表面空气层的
分布,松还是紧配合,人体不同部分的皮肤温度差异,身体的位置和
运动状态等。但是,还没有一个出汗假人可以测试在诸如行走时动态
条件下的蒸发热阻力。
当前,还没有出汗假人的设计标准和测试步骤。而且由于出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