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国家标准(1).doc

合集下载

PE管标准

PE管标准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 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63、PE 80和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18一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GB/T 3681-1983 塑料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 6ill-1985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eqv ISO/DP 1167:1978)GB/T 6671.2一1986 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idt ISO 2506:1981)GB/T 8804.2一198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eqv ISO/DIS 3504-2)GB/T 8806一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 ISO 3126:1974)GB/T 13021~199 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neq ISO 6964:1986GB/T 17219-199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 ISO/TR10837:1991)GB/T 18251-2000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GB/T 18252-2000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给水管网工程常用管材聚乙烯管(PE)

给水管网工程常用管材聚乙烯管(PE)

详细介绍给水管网工程常用管材--聚乙烯管(PE)一、聚乙烯管的发展史20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揭示了聚合物的奥秘,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奠定了基础。

193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中开发了聚氯乙烯(PVC),1933年英国ICI 公司最先发明聚乙烯(PE)等塑料,聚乙烯是由乙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碳氢化合物,开始研究在燃气、给水管网中应用,1940年后一些公司批量使用塑料管道后,生产行业才认识到塑料管道发展的潜力巨大,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特性,并克服了金属管道的缺点,从此揭开了塑料管在城市市政管网中的地位。

聚乙烯管的使用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最初是水管,后来发展到燃气领域;中、高密度聚乙烯较低密度聚乙烯增强了刚度和承压能力,因此是聚乙烯压力管的主导材料,到目前为止,商业化的已有三代产品。

第一代聚乙烯管材,树脂共聚单体含量相当低,为提高性能,不得不通过提高分子量来补偿。

该种类型的第一个产品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欧洲首先商业化,这类树脂具有所谓的PE63级材料的性能,最小要求强度(MRS)通常为6.3MPa,因而通常认为这类树脂是PE63及PE63以下等级,第一代树脂是高密度聚乙烯。

第二代树脂即为目前的PE80材料,是在第一代树脂基础之上,考虑到20℃时长期静液压强度(MRS)的要求,提高了共聚单体含量,极大地改进了聚乙烯管材级树脂的耐环境应力开裂ESCR性能。

同时可以稍微降低分子量,继而提高了树脂的流动性,以利于加工。

第二代树脂是MDPE或HDPE,它的主要缺点是如果进一步提高ESCR性能,就会较大地损失材料的耐压能力,从而降低使用该材料挤出管子的压力等级。

另一方面,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压力等级,则增大了20℃时在50年(要求寿命)前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

第三代树脂即为PE100,出现在80年代末,PE100具有双峰型分子量分布,这使得第三代聚乙烯管树脂具有较高的密度或刚度,20℃,50年的蠕变抵抗能力高;同时又保持了较好的ESCR性能。

PE管标准

PE管标准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 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63、PE 80和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公称外径为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18一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GB/T 3681-1983 塑料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 6ill-1985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eqv ISO/DP 1167:1978)GB/T 6671.2一1986 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idt ISO 2506:1981)GB/T 8804.2一198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eqv ISO/DIS 3504-2)GB/T 8806一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 ISO 3126:1974)GB/T 13021~199 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neq ISO 6964:1986 GB/T 17219-199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 ISO/TR 10837:1991)GB/T 18251-2000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GB/T 18252-2000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GB_T_13663-2000_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B_T_13663-2000_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给水用聚乙烯(P日管材2011-11-30 发布2012-01-01 实施内蒙古正瑞管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 : 1996 «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

本标准与ISO 4427 : 1996的主要差异为:1. 本标准仅包含PE63 PE8Q PE10附料制造的管材,不包括由PE32 PE40M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 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 增加了“检验规则” 一章;本标准与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 。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 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 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10附料(见4.1 )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的公称压力为0.32MPa 〜1.6MPa ,公称 夕卜径为16m 叶1 000 mm 。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 40C , 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规范性引用文件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eqv ISO 3126:1974)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 (热失重法)(neq ISO 6964 : 1986)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 ISO/TR 10837:1991 )聚烯烧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neq ISO/DIS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pe管国家质量标准

pe管国家质量标准

pe管国家质量标准
PE管国家质量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规范PE管材料、制造和使用的标准。

以下是几个与PE管材料和使用相关的国家质量标准:
1.GB/T 15558.1-2015:PE管材料的规范第1部分:聚乙烯(PE)材料的设计和选择
2.GB/T 13663-2000:PE给水管材
3.CJ/T 125-2007:PE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GB/T 19472.1-2004:PE给水管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第1部分:一般规定
5.GB/T 19472.2-2004:PE给水管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第2部分:埋地管道系统的设计
与安装
这些国家质量标准规定了PE管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以及PE管道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保障PE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PE管道的发展和应用。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6 111-200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三、取样方法1、取样部位及数量现场抽取型号.规格.出厂日期.商标要求齐全的一根管材4 m2、液压试验取样连续从管材样品上切取试样,试样末端应平整并与管的轴线保持垂直。

安装密封接头后试样两端的自由长度L应等于试样外径的三的倍,但不得小于250mm。

试样数量: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最少需要3个试样。

四、仪器设备1、钢卷π尺20—200 mm 0.01 mm2、游标卡尺: 1型1—100 0.02 mm3、切割机4、烘箱:0—300℃0.1℃5、塑性管材耐压测定仪:0.2—10 Mpa 0.01 Mpa五、检验步骤(-)记录室内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二)按客户申请单填好原始计录(三)试验方法:试样的状态调节:试样应按GB/T2918-1998规定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小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1、外观检查用肉眼直接观察,内部可有光源照射。

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凹陷、无杂质、无气泡,颜色不均等缺陷。

管端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2、不透光性取400 mm长管段,将一端用不透光材料封严,在管子侧面有自然光的条件下,用手握住有光源方向的管壁,从管子开口端用肉眼观察试样的内表面,看不见手遮光源的影子为合格。

3、平均外径3.1原理概述测量管材外壁圆周长并除以3.142(圆周率)3.2测量方法对所抽试样测量距管材端口100 mm-150 mm处用钢卷π尺垂直于管材轴线绕外壁一周,紧密贴合后读数。

低压输水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2023最新标准

低压输水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2023最新标准

低压输水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低压输水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PE100材料制造的用于输送温度为0~40℃的聚乙烯(PE)管材,其公称压力为0.6~1.6MPa,公称外径为20~500mm。

文件起草成员均可自愿采用本文件。

本标准生产的管材适用于普通排水及农业灌溉的输送,不适用于消防系统和不使用水作为介质的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8材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GB/T667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8804.2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13663.2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7391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实验方法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文件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定义3.1.1几何定义3.1.1.1公称外径d n:规定的外径,单位为亳米。

3.1.1.2平均外径d em:管材外圆周长的测量值除以3.142(圆周率)所得的值,精确到0.1mm。

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3最小平均外径d em,min:本文件规定的平均外径的最小值,它等于公称外径dn,单位为亳米。

3.1.1.4最大平均外径d em,max:本文件规定的平均外径的最大值。

3.1.1.5不圆度:在管材同一横断面处测量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差值。

3.1.1.6公称壁厚e n:管材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毫米,相当于任一点的最小壁厚e n,min。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

【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标准】PE管材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 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 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 PE63、 PE 80和 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 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427:1996《供水用聚乙烯管材规范》本标准与ISO 4427:1996的主要差异为:1.本标准仅包含PE 63、PE 80、PE 100材料制造的管材,不包含PE 32、PE 42材料制造的管材;2. 本标准增加了定义一章;3.对管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断裂伸长率"项目;4.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本标准与GB/T 13663-1992的差异为:GB/T 13663-1992《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未采用国际标准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3663-1992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塑胶事业部;参加起草单位: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塑料制品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逊、谢建玲、冯新书、李养利、刘雨生。

1、范围准规定了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材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还规定了原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分类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用PE63、PE 80和PE 100材料(见4.1)制造的给水用管材。

管材公称压力为0.32MPa~1.6MPa,公称外径为16 mm~1000 mm。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温度不超过40C,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18一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GB/T 3681-1983 塑料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 6ill-1985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eqv ISO/DP 1167:1978)GB/T 6671.2一1986 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idt ISO 2506:1981)GB/T 8804.2一198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eqv ISO/DIS 3504-2)GB/T 8806一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 ISO 3126:1974)GB/T 13021~199 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neq ISO 6964:1986GB/T 17219-199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 ISO/TR 10837:1991)GB/T 18251-2000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GB/T 18252-2000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 定义3.1.1 几何定义3.1.1.1 公称外径dn:规定的外径,单位为毫米。

3.1.1.2 平均外径dem:管材外圆周长的测量值除以3.142(圆周率)所得的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3 最小平均外径dem,min:本标准规定的平均外径的最小值,它等于公称外径dn,单位为毫米。

3.1.1.4 最大平均外径dem,max:本标准规定的平均外径的最大值。

3.1.1.5 任一点外径dey: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断面测量的外径,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6 不圆度:在管材同一横断面处测量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差值。

3.1.1.7 公称壁厚en:管材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毫米,相当于任一点的最小壁厚ey,min。

3.1.1.8 任一点的壁厚ey:任一点上管材壁厚的测量值,精确到0.l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3.1.1.9 最小壁厚ey,min:本标准规定的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

3.1.1.10最大壁厚ey,max:根据最小壁厚(ey,min)的公差确定的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大值。

3.1.1.11标准尺寸比(SDR):管材的公称外径与公称壁厚的比值。

SDR=dn/en3.1.2 与材料有关的定义3.1.2.1混配料:以聚乙烯基础树脂加入必要的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颜料制造而成的粒料。

3.1.2.2 σlpl1):与20℃、50年、概率预测97.5%相应的静液压强度,单位为兆帕。

3.1.2.3 最小要求强度(MRS):σlpl圆整到优先数R10或R20系列中的下一个较小的值。

3.1.2.4 设计应力σs:在规定应用条件下的允许应力,MRS除以系数C,圆整到优先数R20系列中下一个较小的值,即:σs=〔MRS〕/C (1)3.1.2.5总使用(设计)系数C:一个数值大于1的总系数,它考虑了未在预测下限中体现出的使用条件和管道系统中配件等组成部分的性质。

3.1.3与使用条件有关的定义3.1.3.1公称压力(PN):本标准中公称压力PN 相当于管材在20℃时的最大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

3.1.3.2最大工作压力(MOP):管道系统中允许连续使用的流体的最大有效压力,单位为兆帕。

3.2符号C:总使用(设计)系数;d em:平均外径;d em,max:最大平均外径;d em,mix:最小平均外径;d n:公称外径;e y:任一点壁厚;e y,min:最小壁厚;e y,max:最大壁厚;f t:温度对压力的折减系数;t y:管材任一点的壁厚公差;σlpl:与20℃、50年、概率预测97.5%相应的静液压强度;σs:设计应力;3.3缩略语MFR:熔体流动速率;MOP:最大工作压力;MRS:最小要求强度;PE:聚乙烯;PN:公称压力;SDR:标准尺寸比。

4、材料4.1 命名本标准中的聚乙烯管材料按如下步骤进行命名:4.1.1按照GB/T18252确定材料的与20℃、50年、预测概率97.5%相应的静液压强度σlpl。

4.1.2按照表1,依据σlpl换算出最小要求强度(MRS),将MRS 乘以10得到材料的分级数。

4.1.3按照表1,根据材料类型(PE)和分级数对材料进行命名。

表1材料的命名4.2使用混配料生产聚乙烯管材,混配料为蓝色或黑色,基本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蓝色管用材料应能保证使用该材料制造的管材的耐候性符合表12的要求。

对于PE63级材料,也可采用管材级基础树脂加母料的方法生产聚乙烯管材,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自管材上取样进行测试。

按本标准生产管材时生产的洁净回用料,只要能生产出符合本标准的管材时,可掺入新料中回用。

表2 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5、产品规格5.1 本标准的管材按照期望使用寿命50年设计。

5.2 输送20℃的水,C最小可采用Cmin=1.25.由式(1)得到的不同等级材料的设计应力的最大允许值,见表3。

表3不同等级材料设计应力的最大允许值5.3 管材的公称压力(PN)与设计应力σs、标准尺寸比(SDR)之间的关系为:PN=2σs/(SDR-1) (2)式中:PN与σs的单位均为兆帕。

5.4 使用PE63、PE100等级材料制造的管材,按照选定的公称压力,采用表3中的设计应力而确定的公称外径和壁厚应分别符合表4、表5和表6的规定。

管道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可以采用较大的总使用(设计)系数C,此时可选用较高公称压力等级的管材。

表4PE63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表5PE8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表6PE100级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5.5聚乙烯管道系统对温度的压力折减当聚乙烯管道系统在20℃以上温度连续使用时,最大工作压力(MOP)应按式(3)计算:MOP=PN×f1 (3)式中:f1------折减系数,在表7中查取。

对某一材料,只要依据GB/T 18252的分析,认为较小的折减是可行的,则可以使用比表7中数值高的折减系数。

表750年寿命要求,40℃以下温度的压力折减系数6、引用标准6.1 颜色市政饮用水管材的颜色为蓝色或黑色,黑色管上应有共挤出蓝色色条。

色条沿管材纵向至少有三条。

其他用途水管可以为蓝色和黑色。

暴露在阳光下的敷设管道(如地上管道)必须是黑色。

6.2外观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

管端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6.3管材尺寸6.3.1管材长度6.3.1.1直管长度一般为6m、9m、12m,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长度的极限偏差为长度的+0.4%,-0.2%。

6.3.1.2盘管盘架直径应不小于管材外径的18倍。

盘管展开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6.3.2平均外径管材的平均外径,应符合表8规定。

对于精公差的管材采用等级B,标准公差管材采用等级A。

采用等级B或等级A由供需双方商定。

无明确要求时,应视为采用等级A。

表8 平均外径mm6、引用标准6.3.3壁厚及偏差管材的最小壁厚ey,min等于公称壁厚en。

管材任一点的壁厚公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任一点的壁厚公差6.4静液压强度管材的静液压强度应符合表10要求。

表10 管材的静液压强度80℃静液压强度(165h)试验只考虑脆性破坏。

如果在要求的时间(165h)内发生韧性破坏,则按表11选择较低的破坏应力和相应的最小破坏时间重新试验。

表1180℃时静液压强度(165h)再实验要求6.5物理性能管材的物理性能能应符合表12要求。

当在混配料中加入回用料挤管时,对管材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kg,190℃)与对混配料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25%。

表12 管材物理性能要求6.6卫生性能用于饮用水输配的管材卫生性能应符合GB/T 17219的规定。

7、实验方法7.1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 2918的规定,温度为23℃±2℃,状态调节时间为24h.。

试验方法标准中有规定的按照试验方法标准。

7.2颜色和外观用肉眼观察。

7.3尺寸测量7.3.1长度用精确为1mm的钢卷尺测量直管。

7.3.2平均外径按GB/T 8806规定测量平均外径7.3.3壁厚及偏差按GB/T 8806规定测量管材的壁厚及偏差。

7.4炭黑含量按GB/T 13021规定进行。

7.5颜料及炭黑分散按GB/T 18251规定进行。

采用压片制样方法。

7.6氧化诱导时间按GB/T 17391规定进行。

试样应取自管材的内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