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钱币高清人民币教具可双面打印复习过程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认识人民币》,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人民币的面值及其组成、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和简单加减计算。
重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其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黑板。
学具:练习本、人民币换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定义、作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认识人民币面值及其组成(10分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讲解人民币的组成。
4.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并进行随堂练习。
5.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10分钟)利用实例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其组成。
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10元、5元、2角、1分。
(2)C。
(3)10元3角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掌握较好,但在加减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民币,了解各种消费场景,学会合理使用人民币。
同时,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购物清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2 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课件

数一数,填一填。 ( 71 )元( 6 )角
数一数,填一填。 ( 31 )元( 3 )角
填一填。 8角=( 80 )分 10分=( 1 )角 50分=( 5 )角
10角=( 1 )元 1元=( 100 )分 7元=( 70 )角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较大面值的人民币有:5元、10元、20元、50元、 100元。在兑换人民币时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
5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2)
你陪妈妈去逛过服装店吗? 这些衣服该怎么付钱?
你认识这些大面额的纸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认识5元人民币 举手发言:说一说5元纸币正面和反面有什么特点?
5元正面
5元背面
认识10元人民币 举手发言:说一说10元纸币正面和反面有什么特点?
10元正面
10元背面
认识20元人民币 举手发言:说一说20元纸币正面和反面有什么特点?
3元6角
数一数,填一填。 ( 4 )元( 2 )角
数一数,填一填。 ( 3 )元( 8 )角
数一数,填一填。 ( 1 )元( 5 )角 ( 1 )元( 1 )角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人民币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人民币的兑换
1元=10角
1角=10分
5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1)
你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吗?
这些是什么?
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阿姨,我来买 份晚报。
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吧。
说一说:大家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纸硬 币币
认识1元人民币 举手发言:说一说1元纸币和1元硬币分别有什么特点?
思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延伸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2内容提要: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
是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人民币的。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激趣导入。
最新A4正反面打印-一年级人民币学习2-2(一共两个文件)

大学生购买力有限,即决定了要求商品能价廉物美,但更注重的还是在购买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爱好的追求,满足心理需求。
2003年,上海市总人口达到1464万人,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此次调查以女生为主,男生只占很少比例,调查发现58%的学生月生活费基本在400元左右,其具体分布如(图1-1)
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
“漂亮女生”号称全国连锁店,相信他们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店内到处贴着“10元以下任选”,价格便宜到令人心动。但是转念一想,发夹2.8元,发圈4.8元,皮夹子9.8元,好像和平日讨价还价杀来的心理价位也差不多,只不过把一只20元的发夹还到5元实在辛苦,现在明码标价倒也省心省力。
营销调研课题
营销调研课题
经常光顾□偶尔会去□不会去□
1996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由于位于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的问题。迪美有300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梯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4、5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90%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去看一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第5单元 认识人民币
课程结束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老师:XX
20元纸币正面图片
20元正面
20元纸币背面图片
20元背面
新知探究
认识50元人民币 举手发言:说一说50元纸币正面和反面有什么特点?
50元纸币正面图片
50元正面
50元纸币背面图片
50元背面
新知探究
认识100元人民币 举手发言:说一说100元纸币正面和反面有什么特点?
100元纸币正面图片
100元正面
79元3角
502元05元纸元1纸元币1纸元币1纸币元1纸币元1纸币角1纸币角纸币纸币币 1角纸币
14元
101元元1纸元1纸元币1纸币元纸币纸币币
课堂练习
填一填。 一张
5角纸币
可以换 5 张
1角纸币
一张
10元纸币
可以换 2 张 5元纸币
一张
1元纸币
可以换 2 张 5角纸币
数一数,填一填。
100元纸币
课堂练习
10元纸币 5元纸币
50元纸币
1角纸币
1角纸币
( 165 )元( 2 )角
数一数,填一填。
50元纸币
课堂练习
20元纸币
1元纸币
5角纸币
( 71 )元( 6 )角
1角纸币
数一数,填一填。
20元纸币
课堂练习
10元纸币
1元纸币
1角纸币
1角纸币
( 3 )元(3 )角 1
1角纸币
填一填。
课堂练习
8角=(80 )分 10分=( 1 )角 50分=( 5 )角
10角=( 1 )元 1元=(100 )分 7元=(70 )角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
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活动目标: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取款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统编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R·一年级下册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学习目标
1.通过“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活动, 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 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 2.学会解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我你有能一帮张我或或换1赶换换00成紧多多元其动可 张少少的他手以5张张人0面试换元21民00值试多呢元 元币吧少?? ?,! 的人民币吗?
1张1张
1502人张张张民币可以怎样换呢?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算一算。
1.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支圆珠笔共需多少钱? 3元+5角=3元5角 试着算一算吧!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练习
1.计算。 5分+5分=( 1 )角 4元+5元=( 9 )元 4元2角+7角=( 4 )元( 9 )角 8元6角-5角=( 8 )元( 1 )角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练习
4. 小明给希望工程捐了 10 元,还剩 7元2角,他一共有多少钱?
学习重点
复习人民币及人民币单位,会进行简单的 换算。
学习难点
系统复习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能解决有关 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一、复习导入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 买书、买纸、买玩具都要用到它。
我人们民聪什今币明么天的吗的一相?你起关知来知道复识是习!
是人民币!
统编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 册总复习课件 认识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
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导入新课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