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鉴别诊断
妇科鉴别诊断的公式

妇科鉴别诊断的公式
以下是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公式:
1. 异位妊娠:停经史+剧烈腹痛+腹部包块+阴道出血+宫颈举痛。
2. 卵巢肿瘤蒂扭转:急性下腹痛+肿物+无休克无贫血,HCG(-),无停经及阴道流血史。
3. 急性盆腔炎:下腹剧痛(宫颈举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4. 宫颈癌: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菜花样赘生物(Ⅰb期局限于宫颈,Ⅰb1期经线≤4cm)。
5. 卵巢肿瘤:老年女性+腹胀+腹部肿块+消瘦。
6. 子宫肌瘤:育龄女性+经量过多+子宫增大+贫血貌。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识别和诊断常见的妇科疾病。
然而,这些公式不能替代详细的医学检查和诊断,如有任何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就医。
妇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病史
年龄 婚育史/月经史 伴随症状 血、带、痛 其他症状:腹水,血便,发热,等等
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体检与辅助检查
02
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记物:CA125,AFP,hCG 其他化验
辅助检查
01
常规妇科检查,三合诊 腹部查体,系统体检
体检
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附件来源
卵巢囊肿
大小,活动度 增长速度,与月经关系 伴随症状
带 少量 透明蛋清样/白色稀糊状 无腥臭味 PH<4.5
正常白带
激素相关特征
随月经周期变化
随妊娠变化
随年龄变化
疾病相关特征
性状,量 伴随症状 血、痛、块 其他症状:瘙痒,性交不适,泌尿系症状 相关体征 皮肤及粘膜体征 其他体征 相关病史 合并症 治疗情况Βιβλιοθήκη 异常白带的鉴别:病史与体检
白带性状
粘膜形态
卵巢恶性/交界性肿瘤
囊实性/实性 年龄 伴随症状/体征:腹胀,腹水,消瘦,消化道症状
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附件来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性,活动差,触痛结节 散在细小光点 破裂与恶变 炎性包块 囊性/囊实性 炎性假囊
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子宫来源
添加标题
子宫肌瘤,子宫肉瘤
添加标题
子宫内膜癌
01
02
添加标题
内脏痛/躯体痛/牵涉痛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局限/弥漫/转移
04
周期性 进行性加重
严重程度及发作情况
下腹痛的鉴别诊断:
伴随症状
血、带、块 其他症状:腹腔内出血/腹水,晕厥,恶心/呕吐,性交痛,等等
既往发作与诊治情况
妇科室知识点总结归纳

妇科室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妇科常见病1.月经不调:包括闭经、月经过多、不规律等问题。
治疗方法常见的有中药调理、激素治疗等。
2. 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宫颈发生炎症,症状包括白带增多、瘙痒不适等。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等。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宫外器官或腔隙内引起相应的病变,常见症状为月经不规律、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激素治疗等。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多数无症状,如有症状则包括月经不规则、下腹部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中药治疗等。
二、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真菌药物局部外用或口服治疗。
2.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卵巢、宫颈、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诊断方法常见的有超声检查、CT、MRI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3. 阴道炎:阴道炎是指阴道发生炎症,症状包括阴道瘙痒、异味、白带增多等,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抗感染药、局部清洗等。
三、孕产妇保健1. 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指女性在怀孕前进行的身体保健工作,包括孕前体检、补充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2.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包括孕期食品营养、孕期体检、孕期锻炼等,还应定期进行妇产科检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
3. 产后保健:产后保健包括产后休息调养、产褥期护理、产后体检等。
四、妇科手术1. 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
2. 宫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常用于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异位妊娠、子宫内膜息肉等。
3. 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形切除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切除宫颈表浅组织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妇科室是女性专属的医疗科室,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女性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和鉴别

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和鉴别引言急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鉴别急性盆腔炎对于有效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1.临床表现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的下腹部疼痛是急性盆腔炎的最常见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
•白带异常: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质地黏稠且有异味。
•尿频尿急痛:盆腔炎可累及膀胱,导致尿频尿急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2.体格检查2.1 下腹触痛急性盆腔炎患者常有下腹触痛,包括双侧宫旁和附件区。
2.2 子宫增大与压痛盆腔炎可引起子宫增大并伴有压痛。
2.3 附件包块与压痛盆腔炎常引起附件包块形成,患者可触及盆腔内包块,并伴有明显的压痛。
3.辅助检查3.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C反应蛋白(CRP):CRP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
3.2 影像学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显示子宫和附件的大小、形态、包块等情况。
•腹部B超:可发现盆腔积液、增厚的子宫壁等异常。
4.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4.1 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与急性盆腔炎的症状相似,但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伴有压痛点在阑尾压痛点。
4.2 其他盆腔疾病盆腔肿瘤、盆腔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也可引起下腹疼痛和盆腔压痛,需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5.诊断标准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布的《急性盆腔炎诊疗指南》(2018),诊断标准如下:•下腹疼痛伴有子宫旁和附件区触痛。
•白细胞计数增高与中性粒细胞增多。
•经阴道超声或腹部B超显示盆腔积液或其他急性炎症改变。
同时,排除其他盆腔疾病的可能性。
6.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6.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联合抗生素疗法,包括静脉抗生素和口服抗生素。
妇科疾病鉴别诊断精编WORD版

妇科疾病鉴别诊断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妇科疾病鉴别诊断子宫肌瘤鉴别诊断:1、子宫腺肌症: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常有痛经渐进性加重症状,查体子宫球形增大,超声提示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常与子宫肌瘤合并存在,此患者不除外合并子宫腺肌症,需术后病理进一步鉴别。
2、卵巢囊肿: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常无明显症状,查体附件区可及包块,囊性,边界清,无压痛,超声提示子宫正常大小,附件区可见包块,该患者不支持该诊断。
3、子宫肉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子宫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查体子宫增大,超声提示子宫肌层包块血流丰富,目前不支持该诊断。
卵巢囊肿鉴别诊断: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常有进行性痛经、经量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B超可见卵巢囊内有细小絮状光点。
此患者该诊断不除外,待术中、术后病理进一步鉴别。
2,盆腔炎性包块: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多有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盆腔感染史,疼痛无周期性,平时亦有下腹隐痛,可伴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抗生素治疗有效。
此患者暂不考虑此诊断。
3,卵巢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可有持续性腹痛、腹胀,查体有盆腔包块,多伴腹水,B超示包块为混合性或实性,血CA125显着升高。
此患者暂不考虑此诊断。
4.卵巢畸胎瘤:多见于生育期女性,患者无自觉症状,多为体检发现,查体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块,活动好,无压痛,B超可见附件区囊性包块,内可见强回声。
此患者不除外畸胎瘤,需术中术后进一步鉴别。
子宫内膜息肉:1,子宫内膜息肉: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可有阴道出血,查体子宫正常大小,B超提示子宫内可见低回声。
此患者尚不能除外此诊断,需术中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
2,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中老年及绝经期女性,可有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痛,查体晚期子宫增大,B超示内膜回声不均,可见血流信号。
常见妇科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

有停经史 —妊娠有关的疾病 伴恶心呕吐—脏器扭转 畏寒发热—炎症 休克—腹腔内出血 肛门坠涨—子宫直肠陷凹积液 恶病质—晚期肿瘤
. 12
急性腹痛—鉴别诊断
生殖道畸形
处女膜闭锁 阴道横隔 阴道斜隔 残角子宫
.
13
急性腹痛—鉴别诊断
器官破裂
输卵管妊娠破裂 黄体囊肿破裂 卵巢滤泡囊肿破裂 内膜异位囊肿破裂 卵巢肿瘤破裂
. 9
急性腹痛—临床特征
疼痛时间
月经中期疼痛 —排卵性疼痛 经前或经期疼痛—痛经 周期性下腹痛—梗阻性病变 停经后疼痛—流产或异位妊娠
.
10
急性腹痛—临床特征
疼痛放射部位
放射至肩部 —腹腔内出血 放射至腰骶部—子宫、宫颈病变 放射至一侧大腿内侧—附件病变、恶 性 肿瘤
. 11
急性腹痛—临床特征
急性腹痛—常见原因
梗阻性疾病 肿瘤蒂扭转 器官破裂 炎症 空腔器官痉挛
. 1
一、梗阻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斜隔、宫颈
闭锁、残角子宫
后天性疾病
宫腔或宫颈术后宫颈粘连
.
2
二、肿瘤蒂扭转
卵巢肿瘤蒂扭转 子宫浆膜下肌瘤扭转 输卵管扭转 卵巢扭转
盆腔瘀血综合症 慢性盆腔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粘连 肛提肌痉挛 梨状肌痉挛
. 19
慢性盆腔疼痛—病因、临床
表现
尿道综合症 肠激惹综合症 自主性神经紊乱 重体力劳动 子宫脱垂、子宫肌瘤 慢性宫颈炎
. 20
. 7
急性腹痛—临床特征
疼痛部位
下腹正中痛 —子宫病变 一侧下腹痛—相应侧附件病变 (右侧要考虑阑尾炎) 双测下腹痛—子宫、附件炎性病变 全腹痛—脏器破裂、炎性病变
妇科五大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1.月经改变:最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
2.腹部包块: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逐渐增大,突向腹腔,当增大》3月妊娠大小时,于耻骨联合上可触及硬且活动的肿块,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时更易扪及。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宫体下段前壁的肌瘤,压迫膀胱,影响膀胱充盈而发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潴留。
子宫肌瘤生长于子宫后壁,特别位于子宫体下段或宫颈,可以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甚至排便困难。
4.不孕。
5.继发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贫血。
6.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质硬,表面不规则,结节状突起.7.B超检查:最常见,声像图显示肌瘤区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低回声、等回声或中回声,中间常有稀疏光点。
【治疗】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
1、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随访观察: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
但需定期随访,可期3-6个月复查1次,随访中如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适应症: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子宫〈2 月妊娠子宫大小;近绝经年龄,肌瘤较小,症状轻;全身情况差,不能胜任手术者。
主要药物:(1)雄激素:常用药物:丙酸睾丸酮25mg 肌注,每5日一次,月经来潮时,肌注,每日一次,共3次,总量小于300mg.(2)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药物适应症:术前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不孕者;有合并症暂不能接受手术者;更年期或近绝经患者.用法:LHRHa 150 u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连续用3—6个月.(3)孕三烯酮:孕三烯酮2。
5mg,口服,每周2次,连服3~6个月。
用药期间注意肝功能情况,每月查肝功一次,若异常则停药。
(4)抗雌激素制剂|:三苯氧胺 10mg Bid×3—6月;或米非司酮12。
5—25mg口服,每日一次,共3个月。
盆腔炎性疾病最低诊断标准

盆腔炎性疾病最低诊断标准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病人常去医院就诊的疾病,主要包括盆腔淋巴结炎、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等。
临床诊断盆腔炎性疾病的最低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检查1、腹部检查:常见的下腹痛或不适,腹壁肌肉一般未见震颤。
2、下体外周检查:正常情况只发现外阴和阴道正常,如见子宫腹膜炎表现,可发现下腹痛、腹部压痛、外阴或阴道炎性改变,如血性白带、性状异常、分泌物增多等。
3、宫颈口检查:可发现宫颈肥大,质地硬,侧面未见脂肪等,以及宫颈口外出血灶等情况。
4、盆腔颈淋巴结触诊:颈淋巴结多见肿大,硬质,触感僵硬,难以活动。
二、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可发现尿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细菌增多等情况。
2、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检测白细胞计数,如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肠道感染的可能。
3、血生化:血生化检查可检测甲胎蛋白、肌酐清除率和凝血因子,结果可以用于鉴别诊断。
4、分泌物细菌培养:通过阴道分泌物或宫颈脱落细胞培养,可发现病原体。
三、影像学检查1、腹部超声检查: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宫腔增宽、轮廓不清、子宫多囊变形等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子宫内膜粘膜厚度检查:正常子宫内膜粘膜厚度小于5mm,如厚度持续超过5mm,可能为子宫内膜炎。
3、B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子宫增大等情况,加快确定诊断。
盆腔炎性疾病有很多种,临床诊断盆腔炎性疾病前,必须要做一系列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
只有通过上述完整检查,才能确诊盆腔炎性疾病,从而为患者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获得最佳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疾病鉴别诊断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妇科疾病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鉴别诊断:
1、子宫腺肌症: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常有痛经渐进性加重症状,查体子宫球形增大,超声提示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常与子宫肌瘤合并存在,此患者不除外合并子宫腺肌症,需术后病理进一步鉴别。
2、卵巢囊肿: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常无明显症状,查体附件区可及包块,囊性,边界清,无压痛,超声提示子宫正常大小,附件区可见包块,该患者不支持该诊断。
3、子宫肉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子宫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查体子宫增大,超声提示子宫肌层包块血流丰富,目前不支持该诊断。
卵巢囊肿鉴别诊断: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常有进行性痛经、经量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B超可见卵巢囊内有细小絮状光点。
此患者该诊断不除外,待术中、术后病理进一步鉴别。
2,盆腔炎性包块: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多有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盆腔感染史,疼痛无周期性,平时亦有下腹隐痛,可伴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抗生素治疗有效。
此患者暂不考虑此诊断。
3,卵巢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可有持续性腹痛、腹胀,查体有盆腔包块,多伴腹水,B超示包块为混合性或实性,血CA125显着升高。
此患者暂不考虑此诊断。
4.卵巢畸胎瘤:多见于生育期女性,患者无自觉症状,多为体检发现,查体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块,活动好,无压痛,B超可见附件区囊性包块,内可见强回声。
此患者不除外畸胎瘤,需术中术后进一步鉴别。
子宫内膜息肉:
1,子宫内膜息肉: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可有阴道出血,查体子宫正常大小,B超提示子宫内可见低回声。
此患者尚不能除外此诊断,需术中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
2,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中老年及绝经期女性,可有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痛,查体晚期子宫增大,B超示内膜回声不均,可见血流信号。
此患者尚不能除外癌变,需术中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
3,子宫粘膜下肌瘤: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可有月经量增多,查体子宫正常或稍大,病理示子宫肌瘤。
此患者暂不能除外此诊断,需术中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
4,子宫内膜炎:多见于生育期女性,患者可有下腹同,体温升高等表现,查体子宫正常大小,若炎症迁延,B超可提示子宫内膜增厚。
此患者暂不除外此诊断,待术中术后进一步鉴别。
宫外孕:
1、先兆流产:此患者有停经阴道出血病史,但B超宫腔内未见孕囊,于此不相符,但不能除外晚排卵胚胎晚着床可能,需定期复查B超和血HCG。
2、功血: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史,但血HCG升高与此不相符,故此诊断不成立。
3、黄体破裂:此患者虽然B超提示有盆腔积液,但无腹痛病史,且HCG升高,故此诊断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