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十年考点分值分布

合集下载

《1998-2007年考研数学10年真题点评数学二》10年路线图

《1998-2007年考研数学10年真题点评数学二》10年路线图

《08年考研数学10年真题点评数学二》10年路线图近10年考题路线图(1998年-2007年)以下给出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每章近10年的具体考题题型,可以使考生清晰地了解和把握各章出题的方式、命题的频率及其分值比重,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对重点知识的明确和强化。

第一部分高等数学(10年考题总数:192题总分值:1036分占二部分题量之比重:82%占二部分分值之比重:82%)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10年考题总数:46题总分值:219分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1%)题型1求复合函数的表达式(二(1),2001)题型2求1∞型极限(四,2001;五,2002)题型3求0/0型极限(一(1),1998;三,1999;一(1),2000;六(1),2000;一(1),2001;二(3),2002;三(15),2005;二(11),2007)题型4求0·∞型极限(三(15),2004)题型5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的判断或证明(三(17(Ⅰ)),2004)题型6无穷小的比较或确定无穷小的阶或根据无穷小的阶反求参数(二(2),1999;二(2),2001;十,2002;一(1),2003;二(7),2004;一(5),2005;三(15),2006;一(1),2007)题型7数列极限的判定或求解或证明(二(1),1998;二(4),1999;十,1999;八,2002;二(1),2003;二(2),2003;三(18),2006;一(6),2007)题型8求n项和的数列的极限(一(4),2001;二(9),2004)题型9函数间断点的讨论或判定(三,1998;四,2001;一(1),2004;二(12),2005;一(2),2007)题型10已知函数的连续性,反求函数中的参数(一(1),2002;一(2),2006)题型11已知极限存在,反求参数(四,1998;二(1),2000)题型12讨论函数的连续性(二(1),1999;三,2003;二(8),2006)题型13已知一极限,求另一极限(二(4),2000)题型14求函数的表达式(三(16(Ⅰ)),2004)题型15求函数的值域(三(17(Ⅱ)),2004)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0年考题总数:59题总分值:305分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31%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30%)题型1与函数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和性质相关的命题(二(7),2006)题型2函数(含分段函数)在一点可导的判定或求解(二(1),1999;二(1),2002;三(16(Ⅱ)),2004;二(7),2005;一(4),2007)题型3求复合函数的导数或微分(一(1),2005;二(9),2006)题型4求隐函数的导数或微分(一(2),1999;一(2),2000;一(5),2006)题型5求参数方程的导数(五,2001;四,2003;一(2),2004;二(12),2007)题型6求函数在一点的高阶导数或泰勒展开式或马克劳林展开式(五,2000;十(1),2001;一(3),2003;二(13),2007)题型7函数极值、最值、拐点或凹凸区间的判定或求解(七(1,2),1999;二(2),2000;十,2000;二(3),2001;八(2),2001;二(4),2003;二(8),2004;三(21(Ⅰ)),2006)题型8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关系或图形的判定(二(5),2001;二(4),2002;二(8),2005)题型9函数不可导点的个数的求解(二(3),1998)题型10不等式的证明或判定(二(4),1998;十一,1998;二(3),2000;二(4),2001;九,2002;十(1),2003;三(19),2004;三(19),2006)题型11在某一区间至少存在一点或两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八,1999;八,2000;十(2),2001;十(2)(3),2003;三(19),2005;三(21),2007)题型1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增减区间的求解(七(1),1999;二(10),2004)题型13方程根的判定或唯一性证明(七,2003)题型14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1),1999;九,2000;一(2),2001;三,2002;一(2),2003;三(21(Ⅱ)),2006)题型15求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一(5),1998;七(3),1999;一(4),2000;一(2),2005;一(1),2006;一(5),2007)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10年考题总数:45题总分值:253分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5%)题型1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3),1997;一(3),1998;一(3),1999;三,2000;三,2001;五,2003;三(16),2006)题型2函数的原函数性质的判定(二(2),2002)题型3求一元函数(含分段函数)的定积分(六,1998;四,2000;一(3),2001;四,2002一(3),2005;三(17);2005;一(3),2007)题型4定积分的比较(二(5),2003)题型5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或定积分中含参数的导数(一(4),1998;十一(1),2000)题型6求解含有积分的方程(十一(1),2000;六,2001;三(16),2005;三(17),2007)题型7求解含抽象函数的积分(七,2001)题型8求广义积分(四,1999;一(3),2000;一(3),2004;一(3),2006)题型9求曲线的弧长或与曲率或曲率半径相关的问题(五,2001;八(2),2003)题型10求平面图形的面积(一(2),1998;八(2),2001;一(2),2002;一(4),2003;三(21(Ⅲ)),2006)题型11求旋转体的体积或表面积或立体的体积(九,1998;十,2000;六,2002;三(18(Ⅰ)),2004;三(18),2007)题型12求函数的平均值(一(4),1999)题型13求变力做功或压力等定积分在几何上或物理上的应用(六,1999;七,2002;九,2003)题型14定积分不等式的证明(六(1),2000;十(2),2000)第四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10年考题总数:16题总分值:103分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8%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讨论二元函数连续、偏导数、全微分等基本概念(一(7),2007)题型2求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一(4),2004;三(21),2004;二(11),2005;三(20(Ⅰ)),2006;二(15),2007;三(20),2007)题型3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定或求解(三(20),2005;二(12),2006)题型4求二重积分(二(10),2005;三(21),2005;三(17),2006;三(22),2007)题型5二重积分的累次积分表示或交换(二(12),2004;二(11),2006;一(8),2007)第五章常微分方程(10年考题总数:26题总分值:156分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5%)题型1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五,1999;一(4),2001;六,2002;一(5),2004;一(4),2005;一(4),2006;三(20(Ⅱ)),2006)题型2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5),1999;二(11),2004;二(14),2007)题型3求可降阶的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2002;三(19),2007)题型4已知二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反求微分方程(二(5),2000;二(10),2006)题型5利用代换化简微分方程并求通解(五,1998;六,2003;三(18);2005)题型6通过解微分方程求函数表达式(二(3),2003;八(1),2003)题型7微分方程的几何或物理应用题(七,1998;十,1998;九,1999;七,2000;八(1),2001;九,2001;三(20),2004)第二部分线性代数(10年考题总数:43题总分值:232分占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8%占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8%)第一章行列式(10年考题总数:5题总分值:19分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2%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8%)题型1行列式的计算(二(5),1999;一(6),2005)题型2求矩阵的行列式(一(6),2003;一(6),2004;一(6),2006)第二章矩阵(10年考题总数:11题总分值:45分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26%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9%)题型1判断矩阵是否可逆或求逆矩阵(一(5),2000;十一(1),2002)题型2解矩阵方程或求矩阵表达式(十一,1999;十一,2001;十一(2),2002;一(5),2003)题型3矩阵的伴随矩阵的求解或判定(二(5),1998;二(14),2005)题型4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的关系(二(13),2004;二(14),2006)题型5矩阵秩的问题(二(16),2007)第三章向量(10年考题总数:11题总分值:55分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26%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24%)题型1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断或证明(二(5),2002;二(6),2003;二(14),2004;二(13),2005;二(13),2006;一(9),2007)题型2求向量组的秩或已知向量组的秩反求参数题型3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十二(2),1999)题型4讨论含参变量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十二(1),1999)题型5向量的线性表出或讨论含参变量的线性表出(十三,1998;三(22),2005;十三,2000)第四章线性方程组(10年考题总数:9题总分值:67分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21%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29%)题型1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求解或判定(十二,2001)题型2已知线性方程组的解或解的情况,求线性方程组或线性方程组中的参数(一(5),2001;三(22),2006)题型3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十二,2000;十二,2002)题型4讨论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如果方程组有解时求出通解(三(22),2004;三(23),2005)题型5直线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十二,2003)题型6线性方程组公共解的问题(三(23),2007)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0年考题总数:7题总分值:46分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6%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20%)题型1求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及其逆问题(一(5),2002;三(23(Ⅰ)),2006;三(24),2007)题型2已知含参数矩阵的特征向量或特征值或特征方程,求参数(三(23),2004)题型3矩阵是否可对角化的判定或求解或逆问题(十一,2003;三(23(Ⅱ)),2006)题型4矩阵相似,合同关系的判定问题(一(10),2007)。

考研数学十年考点分值分布

考研数学十年考点分值分布

第一部分高等数学1、10年考题总数: 17题2、总分值:764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53%4、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60%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1、10年考题总数:15题2、总分值:69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2%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9%题型1 求1∞型极限(一(1),2003)题型2 求0/0型极限(一(1),1998;一(1),2006)题型3 求∞-∞型极限(一(1),1999)题型 4 求分段函数的极限(二(2),1999;三,2000)题型5 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的判断(二(1),1999;二(8),2004)题型6 无穷小的比较或确定无穷小的阶(二(7),2004)题型7 数列极限的判定或求解(二(2),2003;六(1),1997;四,2002;三(16),2006)题型8 求n项和的数列极限(七,1998)题型9 函数在某点连续性的判断(含分段函数)(二(2),1999)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26题2总分值:136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2%题型1 与函数导数或微分概念和性质相关的命题(二(7),2006)题型2 函数可导性及导函数的连续性的判定(五,1997;二(3),2001;二(7),2005)题型3 求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导数(七(1),2002)题型4 求反函数的导数(七(1),2003)题型5 求隐函数的导数(一(2),2002)题型6 函数极值点、拐点的判定或求解(二(7),2003)题型7 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形关系或其他性质的判定(二(1),2001;二(3),2002)题型8 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判断(含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的判断)(二(2),1999)题型9 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3),1997;四,2002;一(1),2004)题型10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讨论(八(1),2003;二(8),2004)题型11 不等式的证明或判定(二(2),1997;九,1998;六,1999;二(1),2000;八(2),2003;三(15),2004)题型12 在某一区间至少存在一个点或两个不同的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九,2000;七(1),2001;三(18),2005)题型13 方程根的判定或唯一性证明(三(18),2004)题型14 曲线的渐近线的求解或判定(一(1),2005)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12题2总分值:67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0%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8%题型1 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2001;一(2),2004)题型2 函数与其原函数性质的比较(二(8),2005)题型3 求函数的定积分(二(3),1997;一(1),2000;三(17),2005)题型4 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一(2),1999;二(10),2004)题型5 求广义积分(一(1),2002)题型6 定积分的应用(曲线的弧长,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力做功等)(七,1999;三,2003;六,2003)第四章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1 10年考题总数:3题2总分值:15分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1 求直线方程或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四(1),1997)题型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4),2006)题型3 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方程(三,1998)题型4 求直线绕坐标轴的旋转曲面方程(三,1998)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19题2总分值:98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6%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 多元函数或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的存在的判定或求解(二(1),1997;一(2),1998;四,2000;四,2001;二(9),2005;三(18(Ⅰ)),2006)题型2 多元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的求解或判定(三,1999;三(19),2004;二(10),2005)题型3 多元函数连续、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二(2),2001;二(1),2002)题型4 求曲面的切平面或法线方程(一(2),2000;一(2),2003)题型5 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定或求解(八(2),2002;二(3),2003;三(19),2004;二(10),2006)题型6 求函数的方向导数或梯度或相关问题(八(1),2002;一(3),2005)题型7 已知一二元函数的梯度,求二元函数表达式(四,1998)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27题2总分值:170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3%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2%题型1 求二重积分(五,2002;三(15),2005;三(15),2006)题型2 交换二重积分的积分次序(一(3),2001;二(10),2004;二(8),2006)题型3 求三重积分(三(1),1997)题型4 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一(3),1998)题型5 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三(2),1997;六,1998;四,1999;五,2000;六,2001;六(2),2002;一(3),2004;三(19),2006)题型6 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八,1999)题型7 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三(17),2004;一(4),2005;一(3),2006)题型8 曲面积分的比较(二(2),2000)题型9 与曲线积分相关的判定或证明(六(1),2002;五,2003;三(19(Ⅰ)),2005)题型10 已知曲线积分的值,求曲线积分中被积函数中的未知函数的表达式(六,2000;三(19(Ⅱ)),2005题型11 求函数的梯度、散度或旋度(一(2),2001)题型12 重积分的物理应用题(转动惯量,重心等)(八,2000)第七章无穷级数1 10年考题总数:20题2总分值:129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7%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6%题型1 无穷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六,1997;八,1998;九(2),1999;二(3),2000;二(2),2002;二(9),2004;三(18),2004;二(9),2006)题型2 求无穷级数的和(九(1),1999;五,2001;七(2),2002;四,2003;三(16),2005)题型3 求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或收敛域或判断其在端点的敛散性(一(2),1997;七,2000;五,2001;四,2003;三(16),2005;三(17),2006)题型 4 求函数的傅里叶系数或函数在某点的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值(二(3),1999;一(3);2003)第八章常微分方程1 10年考题总数:15题2总分值:80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 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六,2000;一(2),2005;一(2),2006;三(18(Ⅱ)),2006)题型2 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一(3),2000;一(3),2002)题型3 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1999)题型4 已知二阶线性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反求微分方程(一(1),2001)题型5 求欧拉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4),2004)题型6 常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三(3),1997;五,1998;八,2001;三(16),2004)题型7 通过求导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函数表达式或曲线方程(四(2),1997;五,1999)第二部分线性代数1 10年考题总数:51题2总分值:256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3%4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20%第一章行列式1 10年考题总数:5题2总分值:18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9%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7%题型 1 求矩阵的行列式(十(2),2001;一(5),2004;一(5),2005;一(5),2006)题型2判断矩阵的行列式是否为零(二(4),1999)第二章矩阵1 10年考题总数:8题2总分值:35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5%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3%题型1 判断矩阵是否可逆或求逆矩阵(八,1997)题型2 解矩阵方程或求矩阵中的参数(一(4),1997;十,2000;一(4),2001)题型3 求矩阵的n次幂(十一(3),2000)题型4 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的判定(二(11),2004;二(12),2006)题型5 矩阵关系的判定(二(12),2005)第三章向量1 10年考题总数:9题2总分值:33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7%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 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十一,1998;二(4),2000;十一(2),2000;二(4),2003;二(12),2004;二(11),2005;二(11),2006)题型2 根据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判断空间位置关系或逆问题(二(4),1997;二(4),2002)第四章线性方程组共考过约11题, 约67分题型1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解或判定(七(1),1997;九,2001)题型2 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十二,1998;九,2002;三(20(Ⅲ)),2005)题型3 讨论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如果方程组有解时求出通解(三(20),2004;三(21),2005)题型4根据含参数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反求参数或其他(一(4),2000;三(20),2006)题型5 两个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和它们的系数矩阵的关系的判定(一(5),2003)题型6 直线的方程和位置关系的判定(十,2003)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 10年考题总数:13题2总分值:76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25%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29%题型 1 求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一(4),1999;十一(2),2000;九,2003;三(21(Ⅰ)),2006)题型2 已知含参数矩阵的特征向量或特征值或特征方程的情况,求参数(七(2),1997;三(21),2004)题型 3 已知伴随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求矩阵的特征值或参数或逆问题(一(4),1998;十,1999)题型4 将矩阵对角化或判断矩阵是否可对角化(七(2),1997;三(21),2004;三(21(Ⅱ)),2006)题型5 矩阵相似的判定或证明或求一个矩阵的相似矩阵(二(4),2001;十(1),2001)题型6 矩阵相似和特征多项式的关系的证明或判定(十,2002)第六章二次型1 10年考题总数:5题2总分值:27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9%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 化实二次型为标准二次型或求相应的正交变换(三(20(Ⅱ)),2005)题型2 已知一含参数的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正交变换,反求参数或正交矩阵(十,1998;一(4),2002)题型3 已知二次型的秩,求二次型中的参数和二次型所对应矩阵的表达式(三(20(Ⅰ)),2005)题型4 矩阵关系合同的判定或证明(二(4),2001)题型5 矩阵正定的证明(十一,1999)第三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10年考题总数:52题2总分值:249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3%4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9%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1 10年考题总数:7题2总分值:31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3%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一(5),1997;一(5),1999;一(5),2000;十一(2),2003;一(6);2005;三(22),2005)题型2随机事件的运算(二(13),2006)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10年考题总数:6题2总分值:25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1%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 求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或分布函数(九,1997)题型2 根据概率反求或判定分布中的参数(一(5),2002;二(14),2006)题型3一个函数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或分布密度的判定(一(5),2002)题型4 求一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间的概率(一(6),2004)题型5求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三(22(Ⅰ),2006)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10年考题总数:13题2总分值:59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5%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23%题型1 求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或分布函数或边缘概率分布(十一(2),2001;三(22(Ⅱ)),2004;三(22),2005)题型2 已知部分边缘分布,求联合分布律(十二,1999;二(13),2005)题型3 求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或分布密度或边缘密度函数(一(5),1998;三(22(Ⅱ)),2006)题型4 求两个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或条件密度函数(十一(1),2001)题型5 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或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二(5),2000)题型6 求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三(22(Ⅰ)),2004)题型7 求二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域的概率(二(5),1999;一(5),2003;一(6),2006)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 10年考题总数:8题2总分值:43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5%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7%题型1 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或方差(九,1997;十二,2000,十一(1),2003)题型2 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或方差(二(5),1997;十三,1998;十一,2002)题型3 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的求解或判定(二(5),2001;二(14),2004)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 10年考题总数:1题2总分值:3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1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一(5),2001)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1 10年考题总数:17题2总分值:88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32%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35%)题型1 求样本容量(十四,1998)题型2 分位数的求解或判定(二(13),2004)题型3 求参数的矩估计量或矩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十,1997;十三,2000;十二,2002;三(23(Ⅰ)),2004)题型4 求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量或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十,1997;十三,1999;十二,2002;三(23(Ⅱ)),2004;三(23),2006)题型5 总体或统计量的分布函数的判定或求解(二(6),2003;十二(1),2003;二(14),2005)题型6 讨论统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或有效性(十二(3),2003)题型7 求统计量的数学期望或方差或两个统计量的协方差(十二,2001;三(23),2005)题型8 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一(6),2003)题型9 显著性检验的判定(十五,1998)整理自人人网唐水林,本人不承担法律责任。

考研数学分析详解

考研数学分析详解

考研数学分析详解当然,有的同学不考数学。

不考数学的请跳过这部分。

考数学的请注意,数学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科目。

首先大家应该知道,统考的数学包括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相同的是满分都是150分,不同的是难度和考试范围以及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请大家参照2018年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科目(参见附录6),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考试范围方面,数学一中,高等数学占56%,线性代数占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22%;数学二中,高等数学占78%,线性代数占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不考;数学三中,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占56%,线性代数占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22%。

考试内容方面,因篇幅有限,具体的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纲及考试内容请自行在网络上搜索。

这里仅介绍大纲中要求的章节范围。

数学一: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数学二: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

数学三:①高等数学(这里请注意。

上面我为什么在说数学三的时候加了一个括号写上微积分呢?这个就跟我们要看的一些数学复习的经典教材有关了!数学三在高等数学这一部分因为要求的内容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在本科期间所用教材并非理工类专业通常会使用的《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版,更多的学校本科阶段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版《微积分》。

而考数学三的同学中在实际复习过程中使用哪一本教材的都有)(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数学专业考研各科真题分值

数学专业考研各科真题分值

数学专业考研各科真题分值数学专业考研各科真题分值数学专业考研是许多数学爱好者的选择,也是他们追求学术深造的一种途径。

在数学专业考研中,各科目的真题分值是考生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各科目的真题分值。

首先,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数学分析中,常见的考点有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

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数学分析的真题分值通常占总分的30%左右。

这也意味着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考研中的重中之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复习这一科目。

其次,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考研中的另一个重要科目。

在高等代数中,考生需要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熟练运用矩阵的运算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解等。

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高等代数的真题分值通常占总分的20%左右。

虽然相对于数学分析来说,高等代数的分值较低,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这一科目,毕竟它也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接下来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考生需要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悉常见的概率分布和统计推断方法。

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真题分值通常占总分的15%左右。

相对于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来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分值较低,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需要充分掌握这一科目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最后是常微分方程。

在常微分方程中,考生需要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解法,熟练应用常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常微分方程的真题分值通常占总分的10%左右。

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常微分方程的分值较低,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常微分方程的理论和应用的学习。

综上所述,数学专业考研各科的真题分值各不相同,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等都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复习的科目。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各科目的分值比例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注重对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

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解析总结计划

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解析总结计划

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剖析(高数部分)以下给出了《高等数学》每章近10年(1997-2006)的详细考题题型,能够使考生清楚地认识和掌握各章出题的方式、命题的频次及其分值比重,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对要点知识的明确和加强。

高等数学(①10年考题总数:117题②总分值:764分③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53%④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60%)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①10年考题总数:15题②总分值:69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9%)题型1求1∞型极限(一(1),2003)题型2求0/0型极限(一(1),1998;一(1),2006)题型3求∞-∞型极限(一(1),1999)题型4求分段函数的极限(二(2),1999;三,2000)题型5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一性,有界性)的判断(二(1),1999;二(8),2004)题型6无量小的比较或确立无量小的阶(二(7),2004)题型7数列极限的判断或求解(二(2),2003;六(1),1997;四,2002;三(16),2006)题型8求n项和的数列极限(七,1998)题函数在某点连续性的判断(含分段2),型9函数)(二(1999)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①10年考题总数:26题②总分值:136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7%)题型1与函数导数或微分观点和性质有关的命题(二(7),2006)题型2函数可导性及导函数的连续性的判断(五,1997;二(3),2001;二(7),2005)题型3求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导数(七(1),2002)题型4求反函数的导数(七(1),2003)题型5求隐函数的导数(一(2),2002)题型6函数极值点、拐点的判断或求解(二(7),2003)题型7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形关系或其余性质的判断(二(1),2001;二(3),2002)题型8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判断(含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的判断)(二(2),1999)题型9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3),1997;四,2002;一(1),2004)题型10函数单一性的判断或议论(八(1),2003;二(8),2004)题型11不等式的证明或判断(二(2),1997;九,1998;六,1999;二(1),2000;八(2),2003;三(15),2004)题型12在某一区间起码存在一个点或两个不一样的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九,2000;七(1),2001;三(18),2005)题型13方程根的判断或独一性证明(三(18),2004)题型14曲线的渐近线的求解或判断(一(1),2005)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①10年考题总数:12题②总分值:67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0%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8%)题型题型题型题型题型题型1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2001;一(2),2004)2函数与其原函数性质的比较(二(8),2005)3求函数的定积分(二(3),1997;一(1),2000;三(17),2005)4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一(2),1999;二(10),2004)5求广义积分(一( 1),2002)6定积分的应用(曲线的弧长,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力做功等)(七,1999;三,2003;六,2003)第四章向量代数和空间分析几何(①10年考题总数:3题②总分值:15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1求直线方程或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四(1),1997)题型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4),2006)题型3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方程(三,1998)题型4求直线绕坐标轴的旋转曲面方程(三,1998)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①10年考题总数:19题②总分值:98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6%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多元函数或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的存在的判断或求解(二(1),1997;一(2),1998;四,2000;四,2001;二(9),2005;三(18(Ⅰ)),2006)题型2多元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的求解或判断(三,1999;三(19),2004;二(10),2005)题型3多元函数连续、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二(2),2001;二(1),2002)题型4求曲面的切平面或法线方程(一(2),2000;一(2),2003)题型5多元函数极值的判断或求解(八(2),2002;二(3),2003;三(19),2004;二(10),2006)题型6求函数的方导游数或梯度或有关问题(八(1),2002;一(3),2005)题型7已知一二元函数的梯度,求二元函数表达式(四,1998)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①10年考题总数:27题②总分值:170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3%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2%)题型1求二重积分(五,2002;三(15),2005;三(15),2006)题型2互换二重积分的积分序次(一(3),2001;二(10),2004;二(8),2006)题型3求三重积分(三(1),1997)题型4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一(3),1998)题型5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三(2),1997;六,1998;四,1999;五,2000;六,2001;六(2),2002;一(3),2004;三(19),2006)题型6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八,1999)题型7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三(17),2004;一(4),2005;一(3),2006)题型8曲面积分的比较(二(2),2000)题型9与曲线积分有关的判断或证明(六(1),2002;五,2003;三(19(Ⅰ)),2005)题型0已知曲线积分的值,求曲线积分中被积函数中的未知函数的表达式(六,2000;三(19(Ⅱ)),200 5题型1求函数的梯度、散度或旋度(一(2),2001)题型2重积分的物理应用题(转动惯量,重心等)(八,2000)第七章无量级数(①1年考题总数:20题②总分值:129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7%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6%)题型1无量级数敛散性的判断(六,1997;八,1998;九(2),1999;二(3),2000;二(2),2002;二(9),2004;三(18),2004;二(9),2006)题型2求无量级数的和(九(1),1999;五,2001;七(2),2002;四,2003;三(16),2005)题型3求函数的幂级数睁开或收敛域或判断其在端点的敛散性(一(2),1997;七,2000;五,2001;四,2003;三(16),2005;三(17),2006)题型4求函数的傅里叶系数或函数在某点的睁开的傅里叶级数的值(二(3),1999;一(3);2003)第八章常微分方程(1年考题总数:15题②总分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1%④占第一部分分① 0 值:80 之比重: 值之比重:10%)题型1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六, 2000;一(2),2005;一(2),2006;三(18(Ⅱ)),2006)题型2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一( 3),2000;一(3),2002)题型3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1999) 题型4已知二阶线性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反求微分方程(一( 1),2001)题型5求欧拉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4),2004)题型6常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三( 3),1997;五,1998;八,2001;三(16),2004) 题型7经过求导成立微分方程求解函数表达式或曲线方程(四( 2),1997;五,1999)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剖析 (线代部分)以下给出了《线性代数》每章近10年(1997-2006)的详细考题题型,能够使考生清楚地认识和掌握各章出题的方式、命题的频次及其分值比重,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对要点知识的明确和加强。

考研数学备考题型及分值情况

考研数学备考题型及分值情况

考研数学备考题型及分值情况考研数学题型及分值情况解读若是数一: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

高等数学56% 线性代数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选题 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若是数二:高等数学 78% ,线性代数22% 。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选题 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若是数三:微积分 56% ,线性代数 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考研数学冲刺如何归纳总结高等数学分为5大知识模块:1、一元微积分学 ;2、多元微积分学;3、曲线、曲面积分;4、无穷级数;5、微分方程。

这里面的曲线、曲面积分是数一的同学特有的,其他内容是所有考数学的同学都要考查的。

线性代数分为3大知识模块:1、行列式和矩阵;2、向量和线性方程组;3、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二次型。

线性代数部分从考纲来看各个卷种的差别不大,近些年的变化也不大,是考研数学相对稳定的一部分考查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为3大知识模块:1、概率、概率基本性质及简单的概型,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与数字特征,3、统计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这部分是数二的同学不要求的,而数一和数三大纲的要求还是有些差距的,比如数一要求假设检验而数三不要求。

建议大家可以按下面提供的方法进行四个不同层次的归纳总结:第一个层次是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的归纳与总结。

我们的方法是:首先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到次重要的顺序进行回忆,之后比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看自己有哪些遗漏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我们还要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要搞清楚这个知识点是由于和这个小的知识模块关系不紧密而没有联系起来,还是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忽略了。

历年考研数学分布

历年考研数学分布

历年考研数学分布历年考研数学分布是指每年考研数学科目所涉及的知识点、题型和难度分布情况。

通过了解历年考研数学分布,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备考效果。

一、知识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考研数学一般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

1.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是考研数学的基础,重点包括数列、极限、连续性、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定积分、曲线与曲面积分等。

在历年考研数学试题中,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占比较大,通常占据了考试的大部分内容。

2.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考研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重点包括矩阵与行列式、向量空间与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

线性代数在考研数学试题中的知识点比重较高,考生需要掌握这部分内容,并注意和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3.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考研数学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重点包括概率、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统计与抽样方法等。

在历年考研数学试题中,概率统计的知识点占比较小,但仍然需要考生牢固掌握。

二、题型分布从题型分布来看,考研数学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1.选择题:选择题是考研数学中的常见题型,考生需要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选择题在历年考研数学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通常占据了试卷的相当部分。

2.填空题:填空题是考研数学中的另一常见题型,考生需要将给定的数、字母或符号填入空白处,使得题目的表达式成立。

填空题在历年考研数学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小,但仍然需要考生注意。

3.计算题:计算题是考研数学中的基础题型,考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推导。

计算题在历年考研数学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通常作为试题的重点部分。

三、难度分布从难度分布来看,考研数学的难度可以分为易、中、难三个级别。

1.易题:易题一般属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范畴,对于掌握基本知识的考生来说相对容易。

2.中题:中题一般属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延伸和综合应用,需要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3.难题:难题一般涉及较为复杂的概念和运算,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2019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分析语文

2019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分析语文

)高数部分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分析()的具体考题题型,可以使考生清晰地了解和把握各章出题的方式、命2019-201910年(以下给出了《高等数学》每章近题的频率及其分值比重,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对重点知识的明确和强化。

高等数学)④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60%分③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53%(①10年考题总数:117题②总分值:764函数、极限、连续第一章9%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2%(①10年考题总数:15题②总分值:692019)1∞型极限(一(1),题型1 求2019)2019;一(1),题型2 求0/0型极限(一(1),2019)∞型极限(一(1),题型3 求∞-2019)2),2019;三,题型4 求分段函数的极限(二(2019);二(8),题型5 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的判断(二(1),20192019)无穷小的比较或确定无穷小的阶(二(7),题型62019);三(16),2019;六(1),2019;四,2019题型7 数列极限的判定或求解(二(2),2019)求n项和的数列极限(七,题型82019)函数在某点连续性的判断(含分段函数)(二(2),题型9一元函数微分学第二章)2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7% ②总分值:136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①10年考题总数:26题)7),2019题型1 与函数导数或微分概念和性质相关的命题(二()7),2019;二(3),2019;二(题型2 函数可导性及导函数的连续性的判定(五,2019 )1),2019题型 3 求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导数(七()),2019题型4 求反函数的导数(七(1)),20195 求隐函数的导数(一(2题型)),2019题型6 函数极值点、拐点的判定或求解(二(7)),2019),2019;二(3题型7 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形关系或其他性质的判定(二(1 )),2019 8 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判断(含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的判断)(二(2题型2019)2019;一(1),题型9 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3),2019;四,2019)2019;二(8),题型10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讨论(八(1),2019);三(15),),2019;八(2),2019题型11不等式的证明或判定(二(2),2019;九,2019;六,2019;二(1 )),2019,2019;三(18;题型12在某一区间至少存在一个点或两个不同的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九,2019七(1))18),2019题型13 方程根的判定或唯一性证明(三()),2019曲线的渐近线的求解或判定(一(题型14 1一元函数积分学第三章)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8%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0%年考题总数:(①1012题②总分值:67 2019)2019;一(2),题型 1 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2019)2 函数与其原函数性质的比较(二(8),题型)17),20191),2019;一(),2019;三(题型 3 求函数的定积分(二(3 )),20192019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一(2),;二(10题型4)),2019 5 求广义积分(一(1题型2019)2019;三,2019;六,题型6 定积分的应用(曲线的弧长,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力做功等)(七,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第四章1%)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分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②总分值:年考题总数:(①103题15 )),20191题型 1 求直线方程或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四(2019)),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2题型4页 1 第)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方程(三,2019题型3)求直线绕坐标轴的旋转曲面方程(三,2019题型4多元函数微分学第五章)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2%98分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6%(①10年考题总数:19题②总分值:;20192019;四,2),2019;四,多元函数或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的存在的判定或求解(二(题型11),2019;一()(Ⅰ)),2019),2019;三(18二(9 )),2019),2019;二(10题型2 多元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的求解或判定(三,2019;三(19 )),2019),2019;二(1题型3 多元函数连续、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二(2 2019)2),2019;一(),题型4 求曲面的切平面或法线方程(一(2 2019)2019;二(10),2019;二(3),2019;三(19),题型5 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定或求解(八(2),2019)2019;一(3),题型 6 求函数的方向导数或梯度或相关问题(八(1),2019)题型7 已知一二元函数的梯度,求二元函数表达式(四,多元函数积分学第六章22%)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3%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②总分值:年考题总数:27题170分(①10 2019);三(15),1 求二重积分(五,2019;三(15),2019题型2019);二(8),),2019;二(10),2019交换二重积分的积分次序(一(题型2 3 2019)求三重积分(三(1),题型 3)),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一(32019题型4),3),2019;一(;五,2019;六,2019;六(2题型5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三(2),2019;六,2019;四,2019 )19),20192019;三()6 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八,2019题型)3),2019;一(4),2019;一(题型7 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三(17),2019 )),2019题型8 曲面积分的比较(二(2)(Ⅰ)),20192019;五,2019;三(19题型9 与曲线积分相关的判定或证明(六(1),2019 (Ⅱ)),;三(19题型10 已知曲线积分的值,求曲线积分中被积函数中的未知函数的表达式(六,2019)),2019 11 求函数的梯度、散度或旋度(一(2题型)重积分的物理应用题(转动惯量,重心等)(八,2019题型12无穷级数第七章16%)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7%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年考题总数:20题②总分值:129分(①;),20192019;二(920192019;二(3),;二(2),题型1无穷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六,2019;八,2019;九(2),2019);二(9),三(18),2019 )16),20192;七(),2019;四,2019;三(题型2 求无穷级数的和(九(1),2019;五,2019,)(16三2019;四,2019;(一求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或收敛域或判断其在端点的敛散性(2),2019;七,2019;五,题型3 )),20192019;三(17 ));2019),2019;一(34 题型求函数的傅里叶系数或函数在某点的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值(二(3 常微分方程第八章10%)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年考题总数:15题②总分值:80分(①)18(Ⅱ)),2019),),2019;一(22019;三(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六,题型12019;一(2 )),20192019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一(3),;一(3题型2)),2019 3 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题型2019)4 已知二阶线性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反求微分方程(一(1),题型)4),2019 题型5 求欧拉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2019;三(16),201920196 题型常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三(3),;五,2019;八,);五,2),20192019通过求导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函数表达式或曲线方程(四(题型7)(线代部分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分析页 2 第)的具体考题题型,可以使考生清晰地了解和把握各章出题的方式、命题的年(2019-2019以下给出了《线性代数》每章近10 频率及其分值比重,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对重点知识的明确和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高等数学1、10年考题总数: 17题2、总分值:764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53%4、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60%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1、10年考题总数:15题2、总分值:69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2%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9%题型 1 求1∞型极限(一(1),2003)题型 2 求0/0型极限(一(1),1998;一(1),2006)题型 3 求∞-∞型极限(一(1),1999)题型 4 求分段函数的极限(二(2),1999;三,2000)题型 5 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的判断(二(1),1999;二(8),2004)题型 6 无穷小的比较或确定无穷小的阶(二(7),2004)题型 7 数列极限的判定或求解(二(2),2003;六(1),1997;四,2002;三(16),2006)题型 8 求n项和的数列极限(七,1998)题型 9 函数在某点连续性的判断(含分段函数)(二(2),1999)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26题2总分值:136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2%题型 1 与函数导数或微分概念和性质相关的命题(二(7),2006)题型 2 函数可导性及导函数的连续性的判定(五,1997;二(3),2001;二(7),2005)题型 3 求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导数(七(1),2002)题型 4 求反函数的导数(七(1),2003)题型 5 求隐函数的导数(一(2),2002)题型 6 函数极值点、拐点的判定或求解(二(7),2003)题型 7 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形关系或其他性质的判定(二(1),2001;二(3),2002)题型 8 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判断(含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的判断)(二(2),1999)题型 9 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3),1997;四,2002;一(1),2004)题型 10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讨论(八(1),2003;二(8),2004)题型 11 不等式的证明或判定(二(2),1997;九,1998;六,1999;二(1),2000;八(2),2003;三(15),2004)题型 12 在某一区间至少存在一个点或两个不同的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九,2000;七(1),2001;三(18),2005)题型 13 方程根的判定或唯一性证明(三(18),2004)题型 14 曲线的渐近线的求解或判定(一(1),2005)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12题2总分值:67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0%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8%题型 1 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2001;一(2),2004)题型 2 函数与其原函数性质的比较(二(8),2005)题型 3 求函数的定积分(二(3),1997;一(1),2000;三(17),2005)题型4 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一(2),1999;二(10),2004)题型 5 求广义积分(一(1),2002)题型6 定积分的应用(曲线的弧长,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力做功等)(七,1999;三,2003;六,2003)第四章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1 10年考题总数:3题2总分值:15分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 1 求直线方程或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四(1),1997)题型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4),2006)题型 3 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方程(三,1998)题型4 求直线绕坐标轴的旋转曲面方程(三,1998)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19题2总分值:98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6%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 1 多元函数或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的存在的判定或求解(二(1),1997;一(2),1998;四,2000;四,2001;二(9),2005;三(18(Ⅰ)),2006)题型 2 多元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的求解或判定(三,1999;三(19),2004;二(10),2005)题型 3 多元函数连续、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二(2),2001;二(1),2002)题型4 求曲面的切平面或法线方程(一(2),2000;一(2),2003)题型5 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定或求解(八(2),2002;二(3),2003;三(19),2004;二(10),2006)题型 6 求函数的方向导数或梯度或相关问题(八(1),2002;一(3),2005)题型7 已知一二元函数的梯度,求二元函数表达式(四,1998)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27题2总分值:170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3%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2%题型 1 求二重积分(五,2002;三(15),2005;三(15),2006)题型 2 交换二重积分的积分次序(一(3),2001;二(10),2004;二(8),2006)题型 3 求三重积分(三(1),1997)题型 4 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一(3),1998)题型 5 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三(2),1997;六,1998;四,1999;五,2000;六,2001;六(2),2002;一(3),2004;三(19),2006)题型 6 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八,1999)题型 7 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三(17),2004;一(4),2005;一(3),2006)题型 8 曲面积分的比较(二(2),2000)题型 9 与曲线积分相关的判定或证明(六(1),2002;五,2003;三(19(Ⅰ)),2005)题型 10 已知曲线积分的值,求曲线积分中被积函数中的未知函数的表达式(六,2000;三(19(Ⅱ)),2005题型 11 求函数的梯度、散度或旋度(一(2),2001)题型 12 重积分的物理应用题(转动惯量,重心等)(八,2000)第七章无穷级数1 10年考题总数:20题2总分值:129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7%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6%题型 1 无穷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六,1997;八,1998;九(2),1999;二(3),2000;二(2),2002;二(9),2004;三(18),2004;二(9),2006)题型 2 求无穷级数的和(九(1),1999;五,2001;七(2),2002;四,2003;三(16),2005)题型 3 求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或收敛域或判断其在端点的敛散性(一(2),1997;七,2000;五,2001;四,2003;三(16),2005;三(17),2006)题型 4 求函数的傅里叶系数或函数在某点的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值(二(3),1999;一(3);2003)第八章常微分方程1 10年考题总数:15题2总分值:80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4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 1 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六,2000;一(2),2005;一(2),2006;三(18(Ⅱ)),2006)题型 2 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一(3),2000;一(3),2002)题型 3 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1999)题型 4 已知二阶线性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反求微分方程(一(1),2001)题型 5 求欧拉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4),2004)题型 6 常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三(3),1997;五,1998;八,2001;三(16),2004)题型 7 通过求导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函数表达式或曲线方程(四(2),1997;五,1999)第二部分线性代数1 10年考题总数:51题2总分值:256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3%4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20%第一章行列式1 10年考题总数:5题2总分值:18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9%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7%题型 1 求矩阵的行列式(十(2),2001;一(5),2004;一(5),2005;一(5),2006)题型2判断矩阵的行列式是否为零(二(4),1999)第二章矩阵1 10年考题总数:8题2总分值:35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5%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3%题型 1 判断矩阵是否可逆或求逆矩阵(八,1997)题型 2 解矩阵方程或求矩阵中的参数(一(4),1997;十,2000;一(4),2001)题型3 求矩阵的n次幂(十一(3),2000)题型4 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的判定(二(11),2004;二(12),2006)题型5 矩阵关系的判定(二(12),2005)第三章向量1 10年考题总数:9题2总分值:33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7%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 1 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十一,1998;二(4),2000;十一(2),2000;二(4),2003;二(12),2004;二(11),2005;二(11),2006)题型 2 根据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判断空间位置关系或逆问题(二(4),1997;二(4),2002)第四章线性方程组共考过约11题, 约 67分题型 1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解或判定(七(1),1997;九,2001)题型 2 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十二,1998;九,2002;三(20(Ⅲ)),2005)题型 3 讨论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如果方程组有解时求出通解(三(20),2004;三(21),2005)题型 4根据含参数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反求参数或其他(一(4),2000;三(20),2006)题型 5 两个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和它们的系数矩阵的关系的判定(一(5),2003)题型 6 直线的方程和位置关系的判定(十,2003)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 10年考题总数:13题2总分值:76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25%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29%题型 1 求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一(4),1999;十一(2),2000;九,2003;三(21(Ⅰ)),2006)题型 2 已知含参数矩阵的特征向量或特征值或特征方程的情况,求参数(七(2),1997;三(21),2004)题型 3 已知伴随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求矩阵的特征值或参数或逆问题(一(4),1998;十,1999)题型 4 将矩阵对角化或判断矩阵是否可对角化(七(2),1997;三(21),2004;三(21(Ⅱ)),2006)题型 5 矩阵相似的判定或证明或求一个矩阵的相似矩阵(二(4),2001;十(1),2001)题型 6 矩阵相似和特征多项式的关系的证明或判定(十,2002)第六章二次型1 10年考题总数:5题2总分值:27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9%4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 1 化实二次型为标准二次型或求相应的正交变换(三(20(Ⅱ)),2005)题型 2 已知一含参数的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正交变换,反求参数或正交矩阵(十,1998;一(4),2002)题型 3 已知二次型的秩,求二次型中的参数和二次型所对应矩阵的表达式(三(20(Ⅰ)),2005)题型4 矩阵关系合同的判定或证明(二(4),2001)题型5 矩阵正定的证明(十一,1999)第三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10年考题总数:52题2总分值:249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3%4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9%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1 10年考题总数:7题2总分值:31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3%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 1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一(5),1997;一(5),1999;一(5),2000;十一(2),2003;一(6);2005;三(22),2005)题型2随机事件的运算(二(13),2006)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10年考题总数:6题2总分值:25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1%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 1 求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或分布函数(九,1997)题型 2 根据概率反求或判定分布中的参数(一(5),2002;二(14),2006)题型 3一个函数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或分布密度的判定(一(5),2002)题型 4 求一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间的概率(一(6),2004)题型5求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三(22(Ⅰ),2006)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10年考题总数:13题2总分值:59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5%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23%题型 1 求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或分布函数或边缘概率分布(十一(2),2001;三(22(Ⅱ)),2004;三(22),2005)题型 2 已知部分边缘分布,求联合分布律(十二,1999;二(13),2005)题型 3 求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或分布密度或边缘密度函数(一(5),1998;三(22(Ⅱ)),2006)题型 4 求两个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或条件密度函数(十一(1),2001)题型 5 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或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二(5),2000)题型 6 求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三(22(Ⅰ)),2004)题型 7 求二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域的概率(二(5),1999;一(5),2003;一(6),2006)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 10年考题总数:8题2总分值:43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5%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7%题型 1 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或方差(九,1997;十二,2000,十一(1),2003)题型 2 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或方差(二(5),1997;十三,1998;十一,2002)题型 3 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的求解或判定(二(5),2001;二(14),2004)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 10年考题总数:1题2总分值:3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 1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一(5),2001)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1 10年考题总数:17题2总分值:88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32%4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35%)题型 1 求样本容量(十四,1998)题型 2 分位数的求解或判定(二(13),2004)题型 3 求参数的矩估计量或矩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十,1997;十三,2000;十二,2002;三(23(Ⅰ)),2004)题型 4 求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量或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十,1997;十三,1999;十二,2002;三(23(Ⅱ)),2004;三(23),2006)题型 5 总体或统计量的分布函数的判定或求解(二(6),2003;十二(1),2003;二(14),2005)题型 6 讨论统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或有效性(十二(3),2003)题型 7 求统计量的数学期望或方差或两个统计量的协方差(十二,2001;三(23),2005)题型 8 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一(6),2003)题型 9 显著性检验的判定(十五,1998)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难点分析导读: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从试卷本身的难度的话,在三门课程中应该算最低的,但是从每年得分的角度来说,这门课程是三门课中得分率最低的,由于它的概念比较多,式子比较复杂,尤其是统计部分,很多同学在初学的时候都会被吓住,有的会选择放弃学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