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与农业的关联

微生物与农业的关联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之一,而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一系列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内,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农业的关联,并着重介绍其对植物生长、土壤肥力、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一、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在土壤中数量庞大,它们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或共存的方式,对植物生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首先,一些固氮菌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氮,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
此外,一些溶磷菌和溶钾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和钾转化为可溶性形态,供植物吸收利用,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另外,微生物还能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因此,通过与植物共生,微生物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二、微生物维护土壤肥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微生物参与有机质的分解过程,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微生物能够释放出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的循环利用。
其次,微生物与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后,根系分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形成土壤团聚体,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和持水能力。
此外,微生物还能分解一些对植物有毒的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农药残留等,净化土壤环境,保护植物的生长。
三、微生物提高农产品质量微生物在农产品品质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微生物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与植物共生,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微生物在植物体内产生一些有益物质,如生长激素和维生素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
此外,微生物还能分解植物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离子等,减少农产品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微生物与农业密切相关,它们通过促进植物生长、维护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方式,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微生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摘要:本文论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内容,方法与作用。
还说明了微生物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并指出发展微生物农业是21世纪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认为微生物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加强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环境能源和环境工程微生物等为核心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食品与饲料、微生物能源、微生物环境保护剂正文: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力,怎家了人类创造财富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应注重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发展不构成威胁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管理、保护、合理利用土地、水、植物和动物等资源 ,并不断地调整技术和机构体制 (包括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与耕作制度等 ),以确保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永续利用 ,应是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够接受的一种发展形式。
当前,在资源环境方面,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几大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1)农业物种种质资源的减少和丧失;(2)农用土地资源的耗减和土壤肥力的下降;(3)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污染的加剧。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土地资源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包括化肥、农药的替代资源或产品的技术创新)的开发与广泛应用。
因此 ,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选择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既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 ,又要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只有大力发展中国式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 ,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各种技术和方法。
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研究。
一、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营养状况。
常见的微生物肥料包括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等。
例如,根瘤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固氮菌则可以在土壤中独立固氮,为植物提供氮源。
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2、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常见的微生物农药有细菌类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真菌类农药(如白僵菌)、病毒类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寄生、毒杀、抑制生长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3、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青贮饲料、发酵饲料等。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同时,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4、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来提高土壤质量。
例如,一些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有机酸等物质,降低土壤的 pH 值,缓解土壤酸化问题。
微生物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微生物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日益增加。
微生物作为一类微小生物体,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土壤的肥沃程度。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农业发展中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帮助植物吸收和转化养分。
其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根系共生,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氨态氮。
此外,微生物还能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微生物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微生物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来防治植物病害。
例如,一些拮抗细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另一方面,通过诱导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
通过利用微生物,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对土壤肥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将有机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使土壤更加肥沃。
此外,微生物还能促进土壤的团聚结构,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另一方面,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会产生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如胞外多糖、胞外酸等,这些物质能够稳定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抗腐蚀性和透水性。
四、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生产高效的有机肥料,并降低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其次,微生物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此外,利用微生物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其抗病性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微生物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导语: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土壤肥力的提高、有益土壤菌群的促进和植物健康养分供给等方面,探讨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一、土壤肥力的提高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微生物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过程。
有机物包括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等。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这些有机物可以被分解成更小的有机分子和无机物质,释放出养分供给给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样,微生物参与的分解和矿化作用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其次,微生物还参与固氮作用。
固氮是指将空气中的氮(N2)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氮化合物。
然而,大多数植物无法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通过与某些微生物(如根瘤菌和蓝藻)的共生作用,植物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取一些可利用的氮化合物。
这样,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有益土壤菌群的促进在土壤中,有益土壤菌群的存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益土壤菌群包括根际菌、赤细菌、解磷菌等。
它们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共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首先,根际菌可以产生植物生长激素。
植物生长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如发芽、生长和开花等,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
根际菌能够合成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通过植物根系直接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赤细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病原菌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赤细菌可以产生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通过增加有益土壤菌群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菌对农作物的危害。
此外,解磷菌能够解除土壤中磷的限制。
土壤中的磷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
生物防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物防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依赖化学农药来解决病虫害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讨论生物防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微生物或其他有益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的害虫、病害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天敌控制:通过引入捕食或寄生性天敌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达到减少病虫害的目的。
例如,引入昆虫天敌如寄蝇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2. 病原微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对特定病原体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来控制作物的病害。
这些微生物通过抑制或杀死病原体来达到防治的效果。
3. 抗虫植物种植:选择对特定害虫具有威慑效果的植物品种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种植具有抗虫性的转基因作物。
二、生物防治对农业的益处1. 环境友好: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防治减少了对土壤、空气和水体的污染,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生物防治所使用的生物制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更低,对环境的副作用也更小。
2. 长期效果: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病虫害的治理效果逐渐减弱。
而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针对性地控制病虫害,长期效果更为明显,可以提供持久的防治措施。
3. 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生物防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病虫害控制手段,更能够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防止害虫的疫情爆发,同时保护农作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4. 提高社会收益: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通过生物防治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三、生物防治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生物防治具有诸多优势,但在现实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微生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保障

微生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保障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全球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在传统农业中,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被广泛使用,导致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
微生物是一种生物活动力强、生态地位重要、适应性广泛的低等生物群体,其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与保障。
一、微生物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微生物是有助于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出一些必要的营养物元素,如氮、磷、钾等。
同时,微生物也能分泌一些生长类激素和有机酸,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各种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效有机肥料,如堆肥、厌气发酵、好氧发酵等。
二、微生物抑制植物病原菌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和防治植物病害。
许多微生物能够分泌一些抗生素、酶和毒素,在保护作物安全的同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微生物还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共存体系,加强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农药使用量和残留。
三、微生物净化土壤和水质随着农业生产的推进,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
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的能力,能够清洁和净化土壤和水质。
一些微生物还能够吸附和转化废弃物质,从而起到治理环境的作用。
四、微生物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微生物是一种具有循环利用功能的生物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资源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厨余垃圾等转化为生物质能和肥料,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五、微生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协调,而微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这些方面的发展。
微生物能够提高作物生长、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而这些都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微生物在农业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农业绿色发展和全球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两篇)

引言: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控制病虫害和改善作物品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微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促进生长剂、微生物生物修复剂以及微生物的质量控制。
正文内容:一、微生物有机肥料1.1 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原理微生物有机肥料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微生物菌种和有机物质组成的一种肥料。
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菌株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可吸收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菌株可以分解有机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1.2 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和应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主要包括菌种培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
制备好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可以直接施用于农田,也可以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
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的吸收利用率和产量。
二、微生物农药2.1 微生物农药的分类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菌株对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的一种手段。
根据所用的菌株种类和作用方式,微生物农药可以分为杀虫菌剂、杀菌菌剂和杀螨菌剂等。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农药对不同的农业害虫和病原体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2.2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效果微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特点是高效、环保和安全。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微生物农药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降低病害的发生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三、微生物促进生长剂3.1 微生物促进生长剂的原理微生物促进生长剂是由特定菌株制成的一种生物制剂,它能够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增加植物免疫力,提高植物抗逆性和产量。
这主要通过微生物菌株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来实现。
3.2 微生物促进生长剂的应用微生物促进生长剂可以通过喷施、灌溉或种植基质中添加的方式使用。
它能够增加根系范围和吸收面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农业生产
虽然,单细胞蛋白可以为我们解决一些蛋白质的不足,但地球要养活50多亿人口和几百几千亿的畜禽主要还要依靠农业生产。
怎样提高粮食单产,怎样防治粮食病害的问题,早已摆在人们面前,多年来人们作过各种尝试,走过许多弯路,回过头来还是把目光投到了微生物这个神通广大的生命家族上来。
前面我们已谈到微生物在土壤物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微生物与植物间存在着的极为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微生物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
任何植物都必须依土壤为基地,从土壤中汲取养分。
而土壤形成的本身,及土壤熟化的过程都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植物所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质,形成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
同时,土壤中一些固氮的微生物把大气中游离态的 n2固定到菌体中或土壤里供植物利用,这样大大改善土壤肥力。
另外,土壤中的微生物由于存在着拮抗作用,而产生了许多抗生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和杀灭有害微生物,从而使作物生长的更好,使产量大大提高。
积肥、沤粪、翻土压青等有意识地创造有机肥料腐熟条件是人在农业生产中控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规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很早就被古代劳动人民所接受,公元前一世纪的《汜胜之书》中就指出,肥田要熟粪;同时,该书也提出了瓜与小豆间作,即与豆类作物间作,利用豆科植物的共生性固氮作用来改善植物营养条件,可见古人也已知共生固氮的作用了。
而公元五世纪,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更反复强调了相类似的观点。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①有机肥的腐熟;②生物固氮作用;③土壤中难溶的矿物态磷、硫的转化作用;④生物农药等。
人粪尿、厩肥等都是很好的有机肥,这些肥料在施用之前都必须经堆积腐熟后才可使用,否则,会因为有机肥发酵发热而烧坏作物。
有机肥腐熟过程就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热的一个过程。
有机肥在堆制之初,由于富含有机养料而导致大量微生物生长,在微生物生长的同时,有机物被分解,这时产生了大量的热,导致堆积的有机肥温度上升,在高温和一些耐热的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堆积肥中的一些难分解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等也开始分解,并在堆肥中形成了腐殖质,之后,堆积的肥料开始降温,在这过程中继续有许多有机质被分解,新的腐殖质被形成,最后,堆积的有机肥完全腐熟,而成主要以腐殖质为主的稍加降解就能为植物直接利用的有机肥了。
生物固氮,这在土壤中的许多微生物中都有这种功能。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用固氮能力强的菌种接种到植物上或施用到大田中去,即所谓的菌肥或增产菌。
寄生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就是一种很好的固氮菌。
这种细菌在土壤中自由生活并不能固氮,但当它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部结瘤后即具有从大气中固氮的能力。
把根瘤菌接种到植物根部,结瘤后,植物即能依此而固氮,从而节约了化肥,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已得到大面积应用。
我国在建国初期,即在华北地区推广应用花生根瘤菌接种剂,接着又在东北地区推广应
用大豆根瘤菌剂,在长江流域使用紫云英、苜蓿和苕子等的根瘤菌剂。
目前根瘤菌接种剂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成为栽培豆科植物中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
不仅如此,我国山东大学的聂延富等人还用植物生长剂“2,4--D”将根瘤菌导入小麦根系,并形成根瘤,从而使小麦也可以固氮。
在国外,许多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或基因技术,使一些树木或作物获得固氮机制。
如在新西兰,科学家将自养固氮菌融合到松树的外生菌根原生质体中,培养200天后使松树具有固氮作用,日本科学家用重组基因技术改良水稻固氮菌,他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细菌的染色体,破坏阻碍固氮的基因,并促使固氮基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水稻固氮菌的固氮能力。
除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外,光合细菌中的红螺菌和蓝细菌也能进行固氮。
其中固氮的蓝细菌是提供氮肥来源的一类重要的生物,目前,已在许多国家水稻中试养蓝细菌,促进水稻增产获得成功。
在印度,曾有广泛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完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使用蓝细菌后,可使每公顷土壤增加氮素约20~30公斤,稻谷增产10%~15%。
近年来,在我国湖北省也大面积放养蓝细菌获得成功。
地球的岩石中含磷量很高,但多数磷都以难溶性的磷酸盐形式存在,这些不能为植物所利用。
而土壤中含有的一些细菌如氧化硫硫杆菌、磷细菌等可以通过产酸或直接转化磷盐存在的形式而成为植物可利用的成分。
因而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可以培养这类细菌,然而把它们放养到缺磷肥的土壤中去,通过这类微生物的转化,即可使该土壤成为富含磷肥的地块而使作物高产。
人们为了防治病虫害,获得粮食高产而广泛使用农药,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农药的多达1300多种,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
过去化学农药在植保工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化学农药对所有生物都有毒害作用,有些化学农药在土壤中很难降解,如 dDT、六六六、艾氏剂等通过食物链的富集,现在已成为一种公害。
因此,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生物农药的出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生物农药统属于所谓的“第三代农药”。
第三代农药包括杀灭剂、绝育剂、性诱剂、拒食剂、激素等,这些多数是生物代谢的产物。
生物农药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杀虫剂、农用抗生素、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激素等。
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用作细菌杀虫剂的目前主要是苏方金杆菌和日本金龟子芽胞杆菌。
这类细菌对人畜无害,而当昆虫吃下这类细菌即可发病而死亡。
真菌杀虫剂种类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白僵菌,它主要可以用来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甘薯象虫、大豆食心虫、苹果食心虫和栎褐天蛾等许多农林害虫。
昆虫病毒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生物杀虫剂,如美国的棉铃虫病毒,日本的赤松毛虫病毒,我国的桑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防治一定的病虫害上均有良好效果。
农用抗生素是由多种微生物,特别是放线菌所产生的一类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生物制剂,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抗生素很多,象医用的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在防治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