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吸痰时的临床指南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ICU人工气道吸痰临床操作指南

ICU人工气道吸痰临床操作指南

北京海淀医院ICU 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痰液引流操作指南一、使用呼吸机患者概述:经人工气道吸引痰液是肺部护理和治疗的必需组成部分,对于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对已经存在的感染控制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如果痰液引流不通畅不彻底,那么所有其他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措施都将丧失作用。

因此,每个医护人员都应认识到,痰液引流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还是死亡的重要问题。

指南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准备,吸痰方法,后续看护。

1. 患者的准备:1.1 吸痰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经历,应在吸痰前向患者告知,使患者有心理准备;1.2 对于之前进行了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引流措施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吸痰以获得最佳效果。

1.3吸痰前应给予患者100%纯氧至少30 秒,以增加患者氧储备,减少吸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低氧血症损害。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开启呼吸机上的吸痰模式;或者调节呼吸机给氧浓度;带管脱机的患者增加氧流量至10L/min。

不建议采用短暂增加潮气量、PEEP、呼吸频率、或手控呼吸方式增加氧储备。

1.4 对正在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期间建议采用不脱开呼吸机的闭合吸引方式,以维持患者连续机械通气和給氧,呼吸机将在吸痰期间为维持预设的压力或容量而进行漏气补偿,可以降低肺萎陷的发生。

1.5 建议在吸痰期间和操作后监测血氧饱和度。

1.6 可以在吸痰前进行气道盥洗,给予少量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与5%碳酸氢钠1:1 混合液,有助于稀释粘稠的痰液、防止气道内形成痰痂、和促进咳嗽反射利于深部分泌物引流;对于咳嗽反射丧失或力量微弱的患者,这项操作应慎重。

对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液体的湿化气道和痰液的做法不应常规采用,因为过度湿化或湿化不足、以及增加感染风险的报道均存在,滴注液体量必须根据患者的自身分泌物产量、通气量、咳嗽反射能力决定。

2. 吸痰过程:2.1 吸痰操作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数量充足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有效的可调节压力的负压设备。

2.2 不带负压放置吸痰管进入气道,直到开始准备撤出时才给予负压吸引。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

02 辅助通气:在呼吸衰竭或 呼吸困难时,提供机械通 气支持
03 防止误吸:防止食物、唾 液等误入气管,引起肺部 感染
04 便于气管镜检查:为气管 镜检查提供通道,辅助诊 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吸痰技术的原理
气管插管:将 导管插入气管, 保持气道通畅
负压吸引:利 用负压原理, 将痰液从气管
中吸出
吸痰管:插入 气管的导管, 用于吸引痰液
连接吸痰设备: 将吸痰设备与气 管插管连接,并 调整吸痰设备的 参数。
吸痰操作:启动 吸痰设备,按照 操作规程进行吸 痰操作,确保吸 痰效果。
观察患者反应: 在吸痰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有不适, 及时调整操作。
结束操作:吸痰 完成后,关闭吸 痰设备,并做好 清洁工作。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 术的应用
吸痰泵:产生 负压,将痰液
吸出
痰液收集器: 收集插入 气管插管,连接 吸痰泵,启动吸 痰泵,吸痰,关 闭吸痰泵,拔出 吸痰管,清理吸 痰管和痰液收集
器。
操作流程
准备气管插管: 选择合适的气管 插管,并做好消 毒处理。
固定气管插管: 将气管插管固定 在患者气管内, 确保插管位置正 确。
新型吸痰设备
电动吸痰器:采用电动马达,操作简 01 便,吸力可调
负压吸痰器:利用负压原理,吸痰效 0 2 果更好,减少对呼吸道的损伤
超声波吸痰器:利用超声波原理,提 0 3 高吸痰效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器:结合纤维支气 0 4 管镜,可深入肺部,提高吸痰效果
临床应用前景
提高患者舒适度:减 少插管过程中的不适
适应症
01 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内吸 痰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清除 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 能。

吸痰法临床技能操作指南最新

吸痰法临床技能操作指南最新

吸痰法临床技能操作指南最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技能,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或者呼吸困难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

第十一节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仪表、语言、态度
了解病人病情、意识、生命体征
痰液性质、氧饱和度情况 病人评估
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对清醒病人进行解释,取得配合 洗手、戴口罩
操作前准备 备齐用物:携物品至病人旁
核对,解释,体位舒适
湿化液滴入方法、量、速度正确
操作过程
给予高溶度氧气,连接吸痰管的方法正确,注意无菌操作 调节负压适宜,保持吸痰管通畅并湿润前端
松解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管道方法正确
吸痰方法正确、规范,插入深度适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时间、方法正确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痰液情况
吸痰结束后予纯氧,时间、浓度正确,并调至原来水平
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
操作后
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协助病人取安全、舒适体位
处理用物、洗手、
记录
二、气管内吸痰的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吸痰流程指导书

气管插管吸痰流程指导书

气管插管吸痰流程指导书
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在22度左右,相对湿度约60%。

2、体位不宜变动过多,头颈及上身应保持同一直线,翻身或变换体位,应同时转动,避免插管活动造成刺激或插管脱出发生呼吸困难。

患儿或有可能自行拔管者,应设法固定其上肢,以免发生意外。

3、密切注意呼吸情况,如呼吸次数增多,阻力增大,有喘鸣等,应立即检查气管插管是否通畅,注意有无肺部及全身其他原因。

4、及时吸痰:注意清除管内的分泌物,以免咯出痰液再次吸入或结痂阻塞管道。

①吸痰前应加大患者吸氧浓度1~30分钟。

②调节负压,不可过大,以免造成气道黏膜损伤。

放入吸痰管时,吸痰管应折叠,避免带负压进行气道。

③注意无菌操作,顺序是气管内—鼻腔—口腔,避免同一根管再进入气管内。

④吸痰时,应加大氧流量1~3分钟。

有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下,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大于94%)再将氧流量调至原来水平,如在气道冲洗吸引期间,患者在出现明显的缺氧、底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暂停吸引并加大给氧浓度。

⑤如痰液粘稠可叩打胸背部或给雾化吸入后再吸痰。

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盘内物品应每班更换消毒,吸痰管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

⑦注意吸痰前后呼吸频律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听肺部有无痰鸣音,以确定是否把痰吸净,及时抹干净面部,保持病
人整洁、舒适。

气道内吸痰护理最新指南解读

气道内吸痰护理最新指南解读

气道内吸痰护理最新指南解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气道内吸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操作,对于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对气道内吸痰护理的最新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气道内吸痰的适应证最新指南明确指出,气道内吸痰的主要适应证包括患者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无法自行咳出等情况。

对于意识障碍、昏迷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进行气道内吸痰:肺部听诊有痰鸣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压力升高、潮气量减少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依据患者的咳嗽反射来判断是否需要吸痰,而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临床表现。

过度频繁的吸痰可能会损伤气道黏膜,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应严格掌握吸痰的适应证。

二、吸痰前的评估在进行气道内吸痰之前,全面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的基础病情。

其次,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呼吸音,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咳嗽能力和痰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要检查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和工作状态,了解气道压力、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等指标。

同时,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沟通。

三、吸痰设备的选择1、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管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气管插管的内径来选择。

一般来说,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一半,以避免气道阻塞和损伤。

对于儿童患者,应选择管径更小的吸痰管。

吸痰管的材质也有多种选择,如硅胶、橡胶和塑料等。

硅胶吸痰管质地柔软,对气道黏膜的刺激较小,更适合长期使用。

2、吸引装置的选择常见的吸引装置包括中心负压吸引和电动吸引器。

中心负压吸引系统通常具有稳定的负压和较大的吸引力,但需要在医院内有专门的管道设施。

气道内吸引指南解读(“吸痰”文档)共9张

气道内吸引指南解读(“吸痰”文档)共9张
(6) 建议对使用高浓度的氧或PEEP,或具有肺泡重新塌陷风险的成人和婴儿采用封闭 式吸痰〔The use of closed suction is suggested for adults with high FiO2,or PEEP,or at risk for lung derecruitment, and for neonates);
气道内吸引指南解读
第1页,共9页。
AARC2021 气道吸痰指南
10 项推荐操作标准:
〔1〕 气管内吸痰仅仅是在病患有痰的时候,而不是常规性的。也就是说病患有需要吸痰的指征时 才吸痰(It is recommended that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should be performed only when secretions are present and not routinely) ;
翻身前口腔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推荐级别:D级〕。 (5) 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吸痰前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
封〔闭4〕式吸•基痰于管对(无8婴)需儿每和如日儿果更童换所有,做急当的出性研现究肺可证见损据污,伤染建时的议应使病及用患时浅更发吸换痰生〔而推由不荐是于级深别吸吸:痰痰B。级导〕致。 的肺〔泡〕重新塌陷,建议防止将病 关于密闭式吸患痰管与:呼吸吸痰过机程断中,开封和闭式采吸用痰〔可降吸低痰肺塌后陷的和低〕氧肺的程复度张,〔降低A吸v痰oi所da致n心c律e失o常f 的di发sc生o率n〔n推ec荐ti级o别n :aAn级d〕u。se of 关〔于9〕密闭建式议吸成lu痰人n管和g:儿r吸童ec痰使r过用ui程的tm中吸e,痰n封管t 闭(m直式径a吸n)要痰e小u可v于降e他低rs们肺使a塌r用陷e的和s气低u管g氧g插的e管程s的t度e直,d径降if的低s5吸u0%c痰t,所婴io致儿n心i那n律么g-失要in常小d的于u发7c0e生%d率(Itl〔uisn推sug荐ggd级ees别tre:edcAthr级aut〕iatm。suectniotn catheter is usoecdcthuartsocicnludpeas tleiessntthsanw5i0t%h taheculutmeenluonf tgheiennjduortyra)c;heal tub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less than 70% in infants);

气管内吸痰操作流程口述

气管内吸痰操作流程口述

气管内吸痰操作流程口述英文回答:Tracheal suctioning is a common procedure used to remove secretions from the airway. As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I have performed this procedure numeroustimes and can provi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Firstly, I would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including a suction catheter, suction machine, sterile gloves,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and a sterile containerfor the collected secretions. I would als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is in a comfortable position, either sittingupright or lying on their side.Next, I would 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ensuring they understand what will happen and obtain their consent. It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open communicationwith the patient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to address any concerns or discomfort they may experience.I would then wash my hands thoroughly and put onsterile gloves to maintain aseptic technique. I would also ensure that the suction machine is functioning properly and set to the appropriate pressure.To begin the suctioning procedure, I would insert the suction catheter into the patient's trachea through their mouth or nose. It is important to be gentle and avoid causing any trauma to the airway. I would advance the catheter until I feel resistance, indicating that it has reached the desired depth.Once the catheter is in place, I would apply suction by connecting it to the suction machine. I would use intermittent suctioning technique, applying suction for no more than 10-15 seconds at a time to prevent hypoxia. During suctioning, I would rotate the catheter and withdraw it slowly to ensure thorough removal of secretions.After each suctioning pass, I would flush the catheter with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to clear any accumulatedsecretions. This helps maintain patency of the catheter and ensures effective suctioning.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I would closely monitor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including their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If the patient experiences any distress or adverse reactions, I would stop the procedure immediately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Once the suctioning is complete, I would carefully remove the catheter from the patient's airway and dispose of it properly. I would remove my gloves and wash my hands again to maintain infection control.中文回答:气管内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用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在2010年发表了一篇有关对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病患在做气管内吸痰时的临床指南。

这个临床指南是根据从1990年1月到2009年10月之间已发表的电子文献和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INAHL,和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医学资料库的数据,并且通过对气管内吸痰总共114例的临床跟踪,62例回顾和6例荟萃分析对原有的临床指南做出的更新。

在这个指南当中,有10项建议是按照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的标准提出的。

2.如果病患在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浓度(It issuggested that pre-oxygenation be considered if the patient has a clinically important reduction inoxygen saturation with suctioning);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向婴儿提供基础氧浓度的10%(10% increase of baseline in neonates);3.建议在给呼吸机上的病患吸痰时不要让病患与呼吸机分离(Performingsuctioningwithoutdisconnecting the patient from the ventilator is suggested);4.基于对婴儿和儿童所做的研究证据,建议使用浅吸痰而不是深吸痰。

主要是避免深吸痰有可能会造成气管黏膜的损伤(Use of shallow suction is suggested instead of deep suction, basedon evidence from infant and pediatric studies);5.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吸痰前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

(Itissuggestedthatroutineuseofnormal saline instillation prior to endotracheal suction should not be performed);6.建议对使用高浓度的氧或PEEP,或具有肺泡重新塌陷风险的成人和婴儿采用封闭式吸痰(The useofclosedsuctionissuggestedforadultswithhighFiO2,or PEEP,oratriskforlungderecruitment, and for neonates);7.建议对婴儿采取封闭式的气管内吸痰(Endotracheal suctioning without disconnection(closedsystem) is suggested in neonates);8.如果有急性肺损伤的病患发生由于吸痰导致的肺(泡)重新塌陷,建议避免将病患与呼吸机断开和采用(吸痰后的)肺复张(Avoidanceofdisconnectionanduseoflungrecruitmentmaneuvers are suggested ifsuctioning-induced lung derecruitment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lung injury);9.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小于他们使用的气管插管的直径的50%,婴儿则要小于70%(It is suggested that a suction catheter is used that occludes less than 50% the lumen ofthe endotracheal tub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less than 70% in infants);10.建议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要超过15秒钟(Itissuggestedthatthedurationofthesuctioningevent be limited to less than 15 seconds);上述建议发表在RESPIRATORY CARE .JUNE 2010 VOL 55 NO 6供大家参考。

气管内吸痰的指征:1).病患出现明显的痰鸣音或可以从人工气道观察到有痰液冒出;2).病患的血氧饱和度出现恶化或动脉血气中的血氧分压下降;3).病患不能产生有效的咳嗽将痰液排出(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4).病患出现误吸;5).病患在呼吸机上,使用容量控制模式时,气道峰压有明显增加或呼吸机出现气道高压报警;病患在使用压力控制模式时,潮气量明显减少或出现低潮气量报警;6).在呼吸机波形图中,如果在压力-时间或流速-时间曲线中,吸气相和呼气相同时出现锯齿形图形,就说明病患需要气管内吸痰。

即便这时候没有出现高压或低潮气量报警,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神经肌肉受损伤的病患(这时候如果你用手握住呼吸机管道,越靠近病患的人工气道,就会越明显的感到气流通过气道内的痰液所产出的震动);2.气管内吸痰的危害或并发症(Hazards or Complications)1).组织缺氧/低氧血症(Hypoxia/Hypoxemia)2).肺不张(Atelectasis)3).气管组织或支气管黏膜损伤(Tissue trauma to the tracheal and/or bronchial mucosa)4).支气管收缩/支气管痉挛(Bronchoconstriction/bronchospasm)5).增加下呼吸道微生物(细菌)的聚居(Increased microbial colonization of lower airway)6).改变脑血流量和增加颅内压(Changesincerebralbloodflowandincreasedintracranialpressure)7).高血压或低血压(Hypertension or Hypotension)8).心率失调(Cardiac dysrhythmias)3.关于生理盐水滴注(Normal saline instillation)的问题通过人工气道直接将生理盐水滴注到气管内,是出于生理盐水可以稀释痰液,增加痰液的排除量,有助于粘痰的清除的假设而提出的。

然而,没有充足的证据可以支持这个假设。

生理盐水的滴注在成人病患的使用中,可以通过刺激病患的咳嗽来增强痰液的清除。

但是,不主张常规地使用生理盐水的滴注。

在气管吸痰时,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事实上可能是有害的,它会造成:1).过度的咳嗽(excessive coughing)2).降低氧饱和度(decreased oxygen saturation)3).支气管痉挛(bronchospasm)4).将已在气管插管中聚居的细菌生物膜移动到下呼吸道内(dislodgementofthebacterialbiofilm that colonizes the ETT into the lower airway)5).疼痛,焦虑,呼吸困难(pain,anxiety,dyspnea)6).心跳过速(tachycardia)7).增加颅内压(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4.气管内吸痰的监控(Monitoring)气管内吸痰不是一个温和的操作程序。

所以,吸痰时,我们要对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危害或并发症保持警觉,为了病患的安全采取所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和监控。

以下监控应该在气管内吸痰之前,吸痰的过程中及吸痰后实施:1).呼吸音(Breath sound)2).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包括:观察病患的皮肤颜色,使用脉搏血氧测量器(Pulse oximeter)3).呼吸频率和模式(Respiratory rate and pattern)4).血流动力学的参数(Hemodynamic parameters)包括:脉搏,血压(如果病患的病情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心电图(如果病患的病情需要,并且可以获得)5).痰的特征(Sputum characteristics)包括:颜色,痰量的多少,黏稠度,气味...6).咳嗽的特征(Cough characteristics)包括:有痰,无痰,有力,无力...7).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如果病患的病情需要,并可以获得8).呼吸机参数(Ventilator parameters)包括: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潮气量,氧浓度,波形图(压力,流量,容量)-如果可以获得5.吸痰方法:1).吸痰方法按照吸痰管的选择可分为:a.开放式(Open)-开放式吸痰是指吸痰时护理人员需要将病患与呼吸机断开,因此,在吸痰过程中对无菌(sterile)的要求较高;b.封闭式(Close)-封闭式吸痰是指护理人员要将一个无菌,封闭式的吸痰装置与呼吸机相连接,吸痰时,吸痰管可以直接进入人工气道而不需要将病患与呼吸机断开;封闭式吸痰的特点是:〉病患在吸痰的过程中,便于持续得到机械通气和氧合的支持。

〉可以防止具有降低血氧含量高风险的病患(例如:早产儿)出现在使用开放式吸痰时产生的肺部(肺泡或小气道)重新闭陷的情况发生;〉封闭式吸痰应当考虑病患对高氧浓度和PEEP(例如:急性肺损伤)的需要;〉封闭式吸痰即不会提高也不会降低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风险;〉每天更换封闭式吸痰管(in-linesuctioncatheters),不会降低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风险,而且增加成本,并不划算。

2).吸痰方法按照吸痰过程中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可分为:a.深吸痰(Deepsuction)-是指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以碰到阻力时停止为准,然后在抽出吸痰管1cm后开始提供负压;Deep suction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显示出优于Shallow suction,也许还会伴随着更多的负作用。

不要试图和不应当直接通过气管内吸痰将小气道内的痰吸出。

b.浅吸痰(Shallowsuction)-是指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以预设深度为准,通常是以人工气道的长度加上与人工气道相连接的连接管的长度为准(thelengthoftheartificialairwayplustheadapter);建议采用Shallow suction,优点是可以防止气管黏膜的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