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共三套)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共三套)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一)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

A.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方向不变B.月球能反射太阳光,月球哪一面都是一样的C.月球绕着地球转动,地球也绕着月球转动2.航海家麦哲伦带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

A.地球上有很多水B.地球的北极很寒冷C.地球是圆的3.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一般用蓝色表示()。

A.天空B.海洋C.陆地4.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而着陆探测。

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A.空气B.生物体C.环形山5.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

A.中国的杨利伟B.美国的阿姆斯特朗C.古希腊的阿波罗6.下列方法可让影子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是()。

A.B.C.7.我们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了()的变化来进行创作的。

A.影子B.形态C.温度8.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表示()。

A.海洋B.陆地C.天空9.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地球的影子?()A.月食B.日晷C.月相10.我们从路灯下经过时,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A.短-长-短B.长-短-长C.长-长-短11.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幢房屋的影子()。

A.位置保持不变B.方向保持不变C.长短发生变化1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

A.更远B.更近C.不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太阳是一颗_____,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一颗_____。

(填字母)14.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发现,( )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15.在探究太阳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中,小圆纸片模拟的是( ),大圆纸片模拟的是( )。

16.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地形,我们称之为_________,现在一般认为它是________形成的。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质量检测卷带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质量检测卷带答案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20分)1.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

A.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方向不变B.月球能反射太阳光,月球哪一面都是一样的C.月球绕着地球转动,地球也绕着月球转动2.农历下半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缺到圆B.由圆到缺C.先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3.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背光B.向光C.无法确定4.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A.球形的B.方的C.平的5.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是()。

A.一周B.一个月C.一年6.地球上的水资源大多数是以()的形式存在的。

A.固态B.液态C.气态7.如图所示,是一张世界地球,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地是方的B.地球是海洋占的面积比陆地大C.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8.下面的现象能说明地球是圆的是()。

A.我们看到天空像一个大圆盖把地球罩住B.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C.发生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

9.关于地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转动B.太阳绕着地球转C.地球是不动的10.对于月球外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总是正面对着地球C.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一样的二、填空题(14分)11.太阳、地球、月球相比,体积最大的是( );(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2.影子的产生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随着月亮在星空中每天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我们看到它的_______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__________,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左右,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_________。

14.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先变_______后变_______,在______时候影子最短。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单选题1.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

A.陆地比海洋大B.海洋比陆地大C.两者一样大2.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形的”这一观点的是()。

A.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B.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他星球也是球形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适合人类居住B.月球也像太阳一样会发光C.地球上的涨潮和退潮主要与月球的引力有关4.()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B.农历每月十五C.农历每月二十三5.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球B.镜子C.点亮的日光灯6.在模拟影子发生变化的实验中,下列方法可让影子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是()。

A.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B.改变光的照射角度C.改变光照的亮度7.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

A.海洋B.岩石C.空气8.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A.行星B.恒星C.卫星9.上午8时到11时,旗杆的影子会()。

A.变长B.变短C.一样长10.如下图,改变被照射物体的远近,影子的()会发生变化。

A.大小B.形状C.方向二、判断题11.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背面看不到环形山。

()12.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

()13.阳光强烈时,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否则太阳光很容易刺伤眼睛。

()14.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15.从地球仪上看,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16.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17.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

()18.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19.月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球上的一样,都有湖泊、山脉、盆地等。

20.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也随着发生变化。

三、填空题21.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一半)。

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氧气、水分、养分),保证动植物呼吸的(氧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湿度、光照)环境。

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全食),②是(环食),③是(偏食)。

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清晰);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模糊)。

二、判断题。

(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

(√)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

(√)三、选择题。

(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C)。

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C)。

A.XXX→低→高B.低→XXX→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B)。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达标测试卷(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0分)1.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的风声,的雨声,的读书声……声音的世界,藏着很多奥秘。

2.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它是以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

3.物体因而发出声音。

4.我们在说话时震动的部位是。

5.声音的强弱叫做,声音的高低叫做。

6.在弦乐器中,琴弦越粗越长,音调就越,琴弦越细越短,音调就越。

7.冬天,北风呼啸,这是发出的声音。

8.和、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9.外面吵闹时,关上门窗是为了。

10.耳朵分为。

三部分。

二、我会选。

(每题2分,共20分)1.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

A.固体、液体、气体B.液体、固体、气体C.气体、固体、液体D.液体、气体、固体 2.我们说明星的歌声好听是说他的(。

)。

A.声音的音量大B.声音的音色好C.声音的腔调高D.声音的音质好3.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申明声音能在()中流传。

A.固体B.液体C.空气4.在瓶内放一个小球,用嘴吹瓶子,瓶子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小球在跳动,这是因为(。

)。

A.瓶内空气振动发出声音B.小球跳动发出声音C.瓶子振动发出声音5.鼓膜的振动通过()传给耳蜗。

A.听神经B.外耳道C.听小骨6.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由()产生的。

A.空气振动B.琴弦振动C.琴板振动7.敲锣时,声音主要是()振动发出来的。

A.锤B.手C.锣面8.钢琴上的不同的键弹出的音调不同,是因为()。

A.琴键表面振动的幅度不同B.琴键表面震动的频率不同C.琴键带动的金属片震动的频率不同9.身处嘈杂的环境里时,下列不能保护自己听力的做法是()。

A.戴上耳塞或捂住耳朵B.静静地站在原地听声音从哪里来C.快速离开噪声大的地方10.上面说法精确的是(。

)。

A.物体的音调有高有低B.声音的大小由物体振动的速度来决定C.任何物体振动时都会发出声音三、我是小裁判。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 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

A.月球上的环形山B.没被太阳照到的月球C.被太阳照亮的月球2.通过圆纸筒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时, 大圆纸片移动到〔〕时, 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A.比小圆纸片更远的距离B.和小圆纸片一样远的距离 C.比小圆纸片更近的距离3.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A.陆地B.海洋C.冰川4.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局部是〔〕。

A.大海B.平原C.高山5.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谁的体积最大〔〕。

A.太阳B.地球C.月球二.填空题(共6题, 共14分)1.地球外表约〔〕是海洋, 所以, 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

2.中国“〔〕〞首次成功登陆月球反面。

3.阳光下, 操场上的旗杆在一天中的影子方向变化是〔〕。

4.改变光的照射角度, 可以改变木圆柱影子的〔〕;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可以改变影子的〔〕。

5.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 而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

6.农历十五的月相一般为〔〕。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2.月亮明晃晃的, 它是一个发光球。

〔〕3.日晷在阴天的时候无法使用。

〔〕4.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5.月球的外表是光滑的。

〔〕6.物体离光源越近, 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四.连线题(共1题, 共4分)1.将科学家与他们在科技开展历程中的成就对应起来。

五.简答题(共4题, 共23分)1.1.阳光下, 在地上竖直插一根小木棍也可以做成类似的简易装置, 这样的简易装置与图中的装置有什么不同?2.下列图中的装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影子是怎样产生的?3.请说一说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

4.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 为什么要探索星球上是否有水的存在?六.综合题(共1题, 共10分)1.如图, 在手电筒的照射下, 白墙壁上留下了圆柱体的影子。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免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免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月相B.月貌C.月亮D.月陆2.()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A.金星B.太阳C.月球3.下图的月相是()。

A.满月B.新月C.上弦月4.如果我们把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为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1毫米多,这么微小的差别在地球仪上很难表示出来,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是正球体。

地球不是一个()。

A.正球体B.椭圆球体 A.正球体 B.椭圆球体5.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A.农业污染B.工业污染C.生活污染 D.用水洗车6.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形的。

2.太阳为我们送来()和()。

3.()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

地球陆地表面有()、()等水体类型。

地球表面的()面积远大于()面积。

4.影子()、()和()都可以改变。

5.请你写出可以验证地球是球体的两个证据()和()。

6.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的星球。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2.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3.光源离遮光物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小。

()4.日晷在阴天的时候无法使用。

()5.阳光强烈时,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否则太阳光很容易刺伤眼睛。

()6.在任何网站上下载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制作海报。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题。

满月新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凸月2.请将下列天体与其对应的特点连线。

有生命太阳能发光地球有水月球有环形山有黑子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填表题。

小芳想制作月球档案卡,请你帮助她一起完成。

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人口过多,我们可以去月球居住吗?为什么?2.请你写出中国嫦娥探月工程计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A、没有变化B、下降C、有变化D、上升2、水的状态变化与()有关。

A、温度B、气候C、热量D、环境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A、俯视B、平视C、仰视D、斜视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的水能凝固成()的冰,()的冰能融化成()的水;( )的水会蒸发成()的水蒸气,()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的水。

A、液态B、动态C、固态D、静态E、气态F、变态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B、摄尔休斯C、阿尔伯特D、伽利略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B、动态C、固态D、变态E、气态F、静态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3、测量水温的方法:()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可以用()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
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的水能凝固成()的冰,()的冰能融化成()的水;( )的水会蒸发成()的水蒸气,()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3、测量水温的方法:()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
可以用()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运动。

4、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而电水壶里的水又在慢慢地变()。

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而电水壶里的水烧
开了,又会变成()冒出来。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可以读为25摄氏度。

6、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8、当环境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升至()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

10、由于盛水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

四、判断题。

1、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有时候觉得冷,有时候觉得热。

()
2、虽然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看见。

()
3、从水里蒸发出来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
4、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
5、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
6、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

由于人的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为10个小格,所以,测定的温度更加精确。

()
五、问答题。

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48页下图)
2、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3、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58页下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D)。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
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A )的水能凝固成(C )的冰,(C )的冰能融化成(A )的水;(A )的水会蒸发成( E )的水蒸气,( E )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ACE )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ABCD)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3、测量水温的方法:(BCDEF)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
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4、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
又在慢慢地变
(热)。

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冰),而电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又会变成(气)冒出来。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可以读为25摄氏度。

6、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8℃)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
固体状态。

8、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
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10、由于盛水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四、判断题。

1、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有时候觉得冷,有时候觉得热。

(√)
2、虽然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看见。

(×)
3、从水里蒸发出来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
4、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
5、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
6、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

由于人的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
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为10个小格,所以,测定的温度更加精确。

(√)
五、问答题。

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48页下图)
不同点:冰有固体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

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物体。

2、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变化而来
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在物体上凝固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气→冰晶温度降到0℃以下
冰水→冰温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云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雾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3、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58页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