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是指对一个公共或私人园林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园林规划设计旨在创建美丽,有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园景空间。

以下是一个关于园林规划设计的700字的文章:园林规划设计是创建一个美丽,有吸引力和实用的园景空间的艺术和科学。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对场地条件,景观特征,环境要求和功能需求的深入分析和评估。

通过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将一个空地转变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空间。

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这包括对土壤质量,水文条件,气候特点和植物生态环境的评估。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选择适合场地的植物,确定合理的灌溉系统,并制定科学的绿化措施。

接下来的步骤是对景观特征和环境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包括对场地的地形,植被和存在的建筑物的分析。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定出适合场地的园林布局和设计方案。

在设计方案中,要考虑到景观的整体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功能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根据地区的需求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尺度的功能,如娱乐和休闲区,绿色草坪,座椅和户外游戏设施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这些功能区,可以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和场所品质。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设计方案中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水灌溉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等。

通过采用可持续设计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园林的可持续性。

园林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可以选择适合的设计风格和元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无障碍设计的要求,以便让各个人群都能够方便地使用和享受园林空间。

总之,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对场地条件,景观特征,环境要求和功能需求的深入分析和评估。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创建一个美丽,有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园景空间。

这不仅可以提供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和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有助于创造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多样、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这篇文章将就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目的、原则以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园林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许多方面,包括:1. 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应该合理考虑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性、流线性和美观性等要素,确保园林空间可以满足市民对于户外活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2. 绿化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实现。

绿化景观是城市园林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良好的绿化设计和管理,可以使城市生态更加健康、绿色。

3. 景观设施配置:公共空间一部分的装饰和设施配置同样重要。

它们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实用性及舒适度。

例如,像长凳、洒水器、自行车架、戏水池等多种设施和装置,使市民在公共空间里更加舒适,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活动空间,促进社交交流。

4. 园林竞技设施:园林规划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施选址和配置,错落有致地安排园林竞技设施能够吸引人们在做运动的同时愉快地享受美丽环境。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城市环境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需求感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和美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建设中,广场、公园和街道是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通过改善这些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城市竞争力: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欲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城市空间的公共使用率是一项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该目标,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娱乐和休闲空间。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 人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市民需要为中心设计园林空间,考虑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等因素。

浅谈现代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浅谈现代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浅谈现代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摘要:对于迅速发展的中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活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场地的规划、场地的设计、形式规律、植物选用、色彩运用和整体设施完善化等方面,论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发展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rom site planning, site design, form rule, plants selection, use of color and overall facilities and other aspect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gard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Key words: modern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development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中国聚居环境建设中,城市户外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显得举足轻重,人们对户外环境的视觉形象要求、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要求也不断提高。

而当前中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形象上,从南到北普遍存在着照搬模仿,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

不少实践仍被僵化在规划设计的传统观念之中。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多元的实践活动,经济、心理行为、游憩、资源、文化、历史、景观、园林、交通、设施、环保、生态等等,在众多因素共同规划之后,设计出一个灵活应变,赏心悦目,服务于人的园林景观,正是与国情相结合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发展之路。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是指对城市、乡村等地区进行绿化建设的过程,以创造舒适的自然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工作。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地分布布局、植被种植、景观元素设计等。

首先,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需要进行绿地分布布局。

绿地作为城市的“肺”,具有吸收尾气、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降低噪音等功能。

因此,绿地应该分布合理,覆盖面积均衡。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划定不同类型的绿地区域,包括公园、绿化带、树林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不同居民的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休闲座椅、健身设施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

其次,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需要进行植被种植。

植被种植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加绿地的美观度,还能够起到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在植被种植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

同时,还应考虑到植物的色彩和季节性变化,以达到营造良好景观的目的。

最后,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还需要进行景观元素设计。

景观元素设计是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设置不同的景观元素,能够增加园林绿地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景观元素包括喷泉、水池、雕塑等。

在设计时,应选择与环境协调的材料和形状,并且根据绿地的整体风格和主题来进行布置。

同时,还应考虑到景观元素的使用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绿地分布布局、植被种植和景观元素设计,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幸福生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合理规划和设计的园林景观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针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景观规划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2. 规划设计的目标2.1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可以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城市景观,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目光,提升城市的形象形象和竞争力。

2.2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应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为出发点。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考虑居民的需求,创造出宜人的休闲空间,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2.3 促进社会交流与互动一个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应该能够促进社会交流与互动。

设计师可以通过创建公共活动区域、设置座椅和游乐设施等方式,鼓励人们在园林中交流、休闲和娱乐,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3. 设计原则3.1 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引入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本地植物、采用雨水收集系统、设置太阳能照明等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2 人性化原则设计师应注重人性化原则,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

园林中的景观元素、道路和设施应便于居民使用,符合人们的活动习惯和心理期望。

3.3 空间组织原则园林景观的空间组织应根据使用功能和人流量进行合理布局。

通过合理的路径设置和景观元素的组织,可以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提供人们不同的空间体验。

4. 设计流程4.1 调研与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并结合对人口、用地和交通等因素的分析,确定规划的范围和目标。

4.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阶段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阶段。

设计师应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提出创意和概念方案。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一、场地选择:场地选择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首要环节。

场地的选择应考虑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和文化特征等方面。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水资源等因素,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以确定适宜的场地。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社区需求等,需要结合市民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满足公众的需要。

文化特征包括历史遗迹、地域特色等,需要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以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空间布局要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以达到最佳的空间利用效果。

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入口广场、交通路线、绿化带、娱乐设施、休闲区等。

在空间布局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线的合理性、景观的连贯性和整体的美感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绿化面积和绿地比例,以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

三、功能设置:功能设置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功能设置要基于场地选择和空间布局,根据社会需求和市民需求确定园林的功能。

功能可以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

在功能设置中,需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又充分展示园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景观营造:景观营造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景观营造包括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两个方面。

景观设计要注重美学和艺术性,根据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创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要考虑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同时,还需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生态效益。

总之,园林规划设计的四要素是场地选择、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和景观营造。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科学的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和精心的景观营造,可以打造出满足公众需求、美观大方的园林空间。

浅析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浅析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浅析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场地选择、绿化种植、景观布局、功能需求、环境考虑等。

一、场地选择:1. 土地条件:选择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段,包括土壤质量、地势、水源等因素。

2. 土地面积:根据园林设计的规模,选择合适的土地面积,充分发挥场地的功能价值。

3. 城市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二、绿化种植:1. 植被选择:根据场地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坪等,形成合理的植物组合。

2. 植物布局:根据景观规划要求,进行植物的合理布局,根据生命力强弱、颜色、形态等特点进行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3. 绿化管理: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空间,确保其正常生长,同时注重绿化的养护工作,保持景观的整洁与美观。

三、景观布局:1. 视觉效果:根据不同景点的要求,确定景观的重点和焦点,通过色彩、形式等手法,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2.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使其相互联系、衔接。

同时考虑到交通流线的设计,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3. 多样性设计:通过景观元素的巧妙运用,如水池、花坛、雕塑等,创造出多样的景观形式,激发人们的兴趣。

四、功能需求:1. 休闲娱乐: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提供舒适的座椅、休息区等设施,并设置娱乐项目,如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

2. 环境教育: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设置生态展示区、绿色教育区等,提供环境教育的场所,增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3. 文化传承:通过景观的布置和艺术手法,传承地方文化,展示地方特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

五、环境考虑:1. 生态保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保留原有植被,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环境改善:通过绿化设计,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浅谈现代园林规划设计

浅谈现代园林规划设计

浅谈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

本文首先浅谈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继而说明园林规划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最后针对园林设计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论述建议与思考1、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念1.1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

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

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大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

关于人性化设计,南京市各公园均较为重视,以南京市石头城公园(南京国防园)为例,公园按照以人为本原则,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于杜鹃山南侧山坡建设实木四角亭,简约、大方,自成一景,同时可供游人歇息、赏山海杜鹃之美景;人性化的标识系统、座凳、垃圾箱等配套设施也是石头城公园建设中体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生态性设计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

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条件,把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民族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恰当地融入现代元素,同时注重成本,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原因剖析入手,
立足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找准切入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规划
设计艺术体现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有形物质,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
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

一、建设生态园
林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

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
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
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
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
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

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
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
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
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
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
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
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
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
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
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
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
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一)园林绿化应考
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
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绿化
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
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
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
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
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
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
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
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

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
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
都有讲究。

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
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
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

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
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
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
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
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
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
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
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
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

我们近
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所以在设计时
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
绿化效果。

三、可行依据
尽管目前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在基层县(市)水平
一直上不去,但也应可喜地看到,在新世纪里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和思想意
识的空前活跃,园林绿化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令人欣慰的前景,可从以下几个
方面找到“让绿色艺术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

(一)有着良好的绿化意识氛围
渴求清新空气,把绿色带回家,已深入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

家庭生活中鲜
花的时尚,社会租摆业的发展,城市建设中见缝插绿,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如上海,放弃地产开发带来的丰厚利润,在繁华地段舍得开辟绿地。

最近在意大
利热那亚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就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将《京都议定书》摆到桌
面上,说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

(二)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
随着人类基因密码的逐步解译,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过转基因手段诱发突变形成植物嵌合体,或者直接嫁接,一种植物能开多种花;
根据基因遗传特性,引种、选育、驯化出许多优良品种;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挽
救濒临灭绝物种;电脑自动化控制温室为人们创造出四季色彩纷呈的鲜花艺术景观;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将绿色艺术带入每一个角落成为可能。

四、解决措施在深刻剖析原因之后,从园林绿化发展的喜人形势中找到了解决依据,接下
来思考的就是在创作中如何既要体现艺术,给人享受,又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
好环境,我认为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拿准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把握住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规划设计中要以中央作出的关于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中的深刻内涵。

这就是: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
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
植物多样性、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二)从比较差异中继承传统与吸收外来
中国的古典园林博大精深,与现代城市园林相比其产生的背景、形成的条件
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没有受到污染,社会文化背景有差异,思想相对保守、封闭,服务对象只是少数人,实施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建设的目的、出发点只是为展
示奢侈和供享乐之用,并没有考虑大多数人的需要。

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些不同,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之,今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应符合特定的环境条件,应正确把握好艺术美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保护延续了艺术美,艺术美也支撑着生态保护。

应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去营造景观,去创作雅俗共赏的园林艺术美,为实现“优良的人居环境、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目标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