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1【教材分析】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本活动我们选择那些浅显易懂、旋律简单、形象鲜明的京剧选段,通过听、看、唱、演、绘等环节带幼儿走近京剧艺术,帮助幼儿了解京剧人物、明腔、舞台表演等特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京剧艺术,感知京剧人物、行当、动作、唱腔等特点,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2.能运用说、唱、表演、绘画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3.萌发对京剧艺术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1.请家长引导幼儿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收集京剧脸谱、京刚饰品、有关京剧脸谱的图片布置成展览会,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表现“生且净丑”角色的京刚表演视频选段,“幼儿学习材料”——《我爱你中国》3.黑色纸、剪刀、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顔料、棉棒、湿巾、画有脸的轮邮的白纸【活动建议】1.请幼儿欣赏京剧,感受京剧的特点,初步了解京剧艺术。
(1)教师随《说唱脸谱》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知道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吗?这首歌与平时的歌有什么不同?(2)播放京剧片段,指导幼儿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特点。
播放视頻,指导幼儿从京剧人物的脸谱、服饰、动作、唱腔等方面自由表达对京剧的感受。
提问:你觉得京剧有趣吗?哪里有趣?京剧里面的人物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小结:京剧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戏曲,起源于北京,有200 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国的骄做(3)了解四大京剧行当:生、旦、净、丑,进一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播放课件,提问:京剧表演中有那么多人,男女老少,美丑正邪,他们被分成了 4 个行当,你知道是什么吗?小结: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为生,扮演女性人物为且,绘有脸谱的为净,扮演小丑式滑稽人物为丑。
这就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 可将幼儿分组成四大行当,边欣赏录像边引导幼儿模仿京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动作,如亮相、用袖等,让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幼儿园大班国粹京剧教案

幼儿园大班国粹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等。
2. 学习京剧中的基本动作和表情,如唱、念、做、打等。
3. 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京剧的角色和服饰。
3. 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4. 京剧选段欣赏。
5. 京剧互动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2. 教学难点:京剧动作和表情的的学习与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京剧图片、视频、音频资料、京剧服饰道具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京剧的音频资料,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2. 教学环节:a. 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起源、发展历程、角色等。
b. 展示京剧服饰,让幼儿了解不同角色的服饰特点。
c. 教授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如唱、念、做、打等。
d. 欣赏京剧选段,让幼儿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京剧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让幼儿谈谈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引导他们关注京剧艺术的发展。
六、教学活动安排1. 教学活动一: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0分钟)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引导幼儿讨论京剧与其他戏剧形式的区别。
2. 教学活动二:学习京剧的角色和服饰(20分钟)展示京剧角色的图片,介绍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特点。
试穿京剧服饰,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装扮。
3. 教学活动三: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30分钟)示范京剧的基本动作,如亮相、台步、手势等。
教授京剧的表情技巧,如眼神、微笑、哭脸等。
4. 教学活动四:欣赏京剧选段(20分钟)播放京剧选段,让幼儿聆听京剧的音乐和唱腔。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选段的感受和理解。
5. 教学活动五:组织京剧互动游戏(20分钟)设计简单的京剧游戏,如角色扮演、动作接龙等。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一、主题背景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京剧文化,我们开展了“走进京剧”主题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表演形式。
2.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京剧唱腔和动作,能够参与京剧表演。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激发幼儿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京剧的角色:介绍生、旦、净、末、丑等京剧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3. 京剧的唱腔和动作:教授幼儿简单的京剧唱腔和动作,让幼儿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4. 京剧表演:组织幼儿进行京剧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京剧艺术欣赏:让幼儿欣赏经典的京剧片段,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京剧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进入活动主题。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表演形式。
3. 示范:教师示范京剧唱腔和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京剧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五、活动评价1.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幼儿对京剧知识的掌握:通过提问、表演等方式,检验幼儿对京剧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幼儿的情感态度:了解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程度。
六、教学资源准备1. 京剧介绍视频和图片;2. 京剧角色介绍资料;3. 京剧唱腔和动作教学资料;4. 京剧表演服装和道具;5. 京剧经典片段播放设备。
七、教学环境布置我们将教室布置成一个迷你京剧舞台,挂上京剧的图片和道具,营造一个浓厚的京剧氛围。
设置一个表演区域,让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京剧表演。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一、教案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准备•PPT:包括京剧的历史背景、剧种介绍、角色扮演等内容。
•京剧服饰道具:提供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视频资源: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服饰、动作和表情,并与他们交流对京剧的第一印象。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介绍京剧的音乐、唱腔、表演形式等,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步骤三:角色扮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教师提供京剧服饰和道具,引导学生了解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技巧。
鼓励学生团结合作,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扮演的角色。
其他学生可以观看、欣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对京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步骤五: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询问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和收获。
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今后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角色扮演和表演的情况,评价他们对京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评估。
二、教学反思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京剧,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准备阶段,我精心挑选了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并准备了相关的PPT和道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京剧的起源和特点。
这些准备工作为课堂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京剧表演和与他们互动交流,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京剧》三篇

【导语】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戏曲剧种之⼀,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黄为主,⽤胡琴和锣⿎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甲“榜⾸”。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进京剧 【活动⽬标】 1、通过欣赏京剧唱段、服饰、脸谱等,增强幼⼉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2、通过表演京剧联唱和动⼿制作脸谱,提⾼幼⼉的表演能⼒和动⼿操作能⼒。
3、通过观看课件,了解中国的京剧艺术,知道京剧有四⼤⾏当之分,京剧脸谱颜⾊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准备】 京剧磁带两盒、课件两份(京剧⼈物和视频唱段)、脸谱⼀套、未涂⾊脸谱(幼⼉每⼈⼀份)、蜡笔、剪⼑、丝带等、环境布置各种京剧图⽚。
【活动过程】 ⼀、导⼊活动:⾛台步⼊场,播放录⾳,请幼⼉欣赏京剧唱段。
1、提问:“刚才我们⾛的是什么步?”(台步) 2、提问:“⼩朋友们从录⾳机⾥听到了什么?(京剧) 3、提问:“它们的唱腔⼀样吗?为什么都是京剧?” (幼⼉进⾏讨论) 教师⼩结: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内容⾮常丰富,唱腔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旦、净、丑四⼤⾏当,他们都是京剧中的不同⾓⾊。
⼆、初步展开活动:播放课件,请幼⼉欣赏四⼤⾏当各⾃的扮相及唱段。
1、欣赏⽣、旦、净、丑四⼤⾏当的服装和扮相。
如:旦⼜分为⽼旦、青⾐、花旦;⽣⼜分为⽼⽣、⼩⽣;净⾓有蓝、红、⽩、⿊等脸的颜⾊区分;丑⾓有男丑、⼥丑之分等。
2、欣赏四⼤⾏当的唱腔,并给幼⼉进⼀步的讲解。
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穆桂英》中的穆桂英;《铡美案》中的包拯;《群丑闹春》中的丑⾓等。
教师⼩结:从京剧⼈物的服饰和扮相上我们能看出他的性格特征,了解⼈物的忠*、善恶、美丑,他们的唱腔也各不相同。
三、进⼀步展开活动:欣赏京剧脸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
1、欣赏京剧脸谱,知道各种脸谱代表的意思。
如:蓝⾊脸谱代表着刚强,骁勇,有⼼计的⼈物;红⾊脸谱代表着忠贞,英勇的⼈物;⿊⾊脸谱代表着正直,⽆私,刚直不阿的⼈物;⽩⾊脸谱代表着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物;⾦、银花⾊脸谱代表着各种神怪形象;绿⾊脸谱代表着勇猛暴躁的⼈物等,各种颜⾊代表的意思不同,都有许多有代表性的⼈物造型。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表演能力。
3.通过视听、实践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引入:在课前展示一些京剧小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猜测出这是什么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内容:介绍京剧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和表演技巧。
(1)历史和文化背景
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和剧目,以及京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特点和表演技巧
介绍京剧的唱腔和配乐、化妆和服装以及舞台表演等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独特之处。
同时,通过分组演练,让学生学习京剧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3、反思与讨论:让学生谈谈学习京剧后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视、音响等。
2、教学用具:书籍、图片、视频、化妆品、服装等。
3、分组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
四、教学评价
1、考察学生对京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考察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评价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观点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视听、实践和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但是,本次课程的实践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的支持,
以及更好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了解京剧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了解京剧一、活动目标1.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认识京剧的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
2.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认识京剧的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
难点: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1.课件:京剧图片、视频2.京剧服饰、道具3.京剧音乐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感受京剧的韵味。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你们听说过京剧吗?2.基本环节(1)了解京剧的起源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京剧的起源,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
(2)认识京剧行当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个行当的特点。
(3)认识京剧角色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京剧中的各种角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角色的特点。
(4)认识京剧服饰教师展示京剧服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服饰的特点。
(5)认识京剧道具教师展示京剧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道具的特点。
(6)互动环节:模仿京剧表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
3.拓展环节(1)欣赏京剧经典曲目教师播放京剧经典曲目,让幼儿欣赏并感受京剧的魅力。
(2)制作京剧面具教师指导幼儿制作京剧面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京剧,共同欣赏京剧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京剧主题,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3.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京剧表演区,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京剧表演。
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互动、实践等方式,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京剧的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加强。
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了解京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了解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基本形态、舞台布置、装束、表演形式等。
2.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团体合作意识,发现幼儿的艺术潜质和独特的表演天赋。
二、教学重点1.幼儿了解京剧的特点和魅力,提高他们对京剧的认识程度。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发挥他们的独特才能。
三、教学准备1.PPT或图片展示京剧基础知识2.京剧表演录像或现场演出3.道具、服装等小道具4.背景音乐5.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四、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根据学生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导入京剧主题,可以播放京剧音乐和视频。
2. 基础知识讲解1.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形态2.认识京剧的基本角色和常用表演动作3.介绍舞台布置和服饰4.讲解京剧演唱的唱腔和唱法3. 观赏表演播放京剧表演录像或现场演出,让幼儿感受京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4. 分组表演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自选一个京剧剧目进行分组表演。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和服装,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5. 创作动手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京剧角色的形象中,进行创作绘画。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出自己喜欢色彩的身体造型、服装等元素,结合实际情况对颜色、形状、物品细节做一些讲解指导。
6. 作品展示与分享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表演和绘画作品,通过评价的方式激励幼儿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增加孩子的自信。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态度积极,参与率高。
2.分组表演需要更好地指导和组织,老师需要更多耐心,及时引导幼儿完成任务。
3.绘画环节参差不齐,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更要有个性化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京剧唱段、服饰、脸谱等,增强幼儿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2、通过表演京剧联唱和动手制作脸谱,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看课件,了解中国的京剧艺术,知道京剧有四大行当之分,京剧脸谱颜色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准备】
京剧磁带两盒、课件两份(京剧人物和视频唱段)、脸谱一套、未涂色脸谱(幼儿每人一份)、蜡笔、剪刀、丝带等、环境布置各种京剧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走台步入场,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
1、提问:“刚才我们走的是什么步”(台步)
2、提问:“小朋友们从录音机里听到了什么(京剧)
3、提问:“它们的唱腔一样吗为什么都是京剧”(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内容非常丰富,唱腔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他们都是京剧中的不同角色。
二、初步展开活动: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四大行当各自的扮相及唱段。
1、欣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服装和扮相。
如:旦又分为老旦、青衣、花旦;生又分为老生、小生;净角有蓝、红、白、黑等脸的颜色区分;丑角有男丑、女丑之分等。
2、欣赏四大行当的唱腔,并给幼儿进一步的讲解。
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穆桂英》中的穆桂英;《铡美案》中的包拯;《群丑闹春》中的丑角等。
教师小结:从京剧人物的服饰和扮相上我们能看出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他们的唱腔也各不相同。
三、进一步展开活动:欣赏京剧脸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欣赏京剧脸谱,知道各种脸谱代表的意思。
如:蓝色脸谱代表着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红色脸谱代表着忠贞,英勇的人物;黑色脸谱代表着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白色脸谱代表着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金、银花色脸谱代表着各种神怪形象;绿色脸谱代表着勇猛暴躁的人物等,各种颜色代表的意思不同,都有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造型。
2、动手操作制作京剧脸谱,激发幼儿的兴趣及对京剧的喜爱
(1)幼儿先对各种脸谱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挑选一件未涂色的京剧脸谱,进行涂色。
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2)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可做成脸谱头饰或脸谱挂饰带在脖子上。
教师小结:脸谱一般在净角中使用较多,它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脸谱很有特色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它是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
四、结束活动:幼儿佩带自己制作的脸谱进行表演。
播放录音,全体幼儿一起表演京剧联唱《说唱脸谱》,激发幼儿对京剧国粹艺术的热爱。
【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后继续收听、观看京剧唱段和名家表演,并与父母一起交流心得感受;搜集、查找京剧人物剧照和脸谱图片,进行对照比较、区分临摹等。
2、把自己搜集到的京剧图片和京剧唱段带到幼儿园,放到活动区里,与小朋友一起继续交流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
【设计意图】
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国粹。
它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尤其京剧中的脸谱是最有特色的艺术之一。
通过脸谱可以看出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等性格特征。
为了让孩子们喜爱京剧,了解京剧,增强对国粹艺术的热爱,并亲身体验一下国粹艺术的魅力,过一把“戏迷瘾,”我为孩子们设计了这节大班社会活动
——《走进京剧——了解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