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LTE信令与协议

LTE信令与协议LTE(Long-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LTE系统中,信令和协议非常重要,它们负责控制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LTE信令与协议。
首先,LTE中的信令分为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信令和用户平面(User Plane)信令。
控制平面信令用于控制和管理网络连接,包括对移动终端的接入、鉴权、安全控制等;用户平面信令用于传输实际的用户数据。
在LTE中,控制平面信令主要采用S1-MME接口和S1-U接口进行传输。
S1-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接口用于传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与eNodeB(基站)之间的控制平面信令,例如用户的接入、鉴权、位置更新等。
S1-U接口用于传输eNodeB之间的用户平面信令,例如用户数据的传输和QoS(Quality of Service)设置。
此外,LTE系统还使用了X2接口和S6a接口。
X2接口用于传输eNodeB之间的控制平面信令,例如切换过程中的协调和邻区管理等。
S6a接口用于传输MME与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之间的控制平面信令,例如用户的鉴权和临时标识的生成等。
在LTE中,主要的协议包括S1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X2AP(X2 Application Protocol)、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和Diameter协议等。
S1AP是LTE系统中控制平面信令的核心协议,它定义了MME与eNodeB之间的消息格式和协议流程。
S1AP协议用于控制用户的接入和切换等过程,包括UE Context Setup过程、Initial Context Setup过程、Bearer Setup过程、UE Context Release过程等。
s1ap协议

S1AP协议1. 简介S1AP(EIA-301)是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的一种协议,用于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的eNB(evolved NodeB,演进基站)之间传输信令消息。
S1AP协议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用于控制和管理LTE网络中的用户数据传输、呼叫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
2. S1AP协议的功能S1AP协议具有以下主要功能:a) 建立和释放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控制路径在LTE网络中,UE需要与eNB建立控制路径以进行信令和控制消息的传输。
S1AP协议定义了建立和释放UE控制路径的过程,确保正确稳定地传输控制信息。
b) 资源分配和管理S1AP协议负责分配和管理LTE网络中的资源,包括控制信道和传输信道资源。
它确保信道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满足不同UE的通信需求,并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容量。
c) 切换和重定向当UE在LTE网络中移动时,需要进行切换和重定向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S1AP协议定义了切换和重定向的过程,确保UE在移动时能够无缝地切换到新的eNB,并保持通信的连续性。
d) 错误处理和恢复S1AP协议具备错误处理和恢复机制,能够识别和处理网络中的错误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恢复。
这有助于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S1AP协议的消息结构S1AP协议的消息结构是基于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抽象语法表示法一)定义的。
每个S1AP消息都由特定的消息类型标识和消息体组成。
消息类型标识指示了消息的目的和内容,而消息体包含了与该类型消息相关的参数和值。
下面是S1AP协议中常见的一些消息类型:•E-RABSetupRequest:用于请求建立E-RAB(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无线接入承载)。
•E-RABSetupResponse:用于回复E-RAB建立请求,并包含建立成功的E-RAB信息。
lte,sctp协议

lte,sctp协议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lte,sctp协议篇一:tdd-lte协议栈-下篇-空口协议tdd-lte协议栈-下篇-空口协议协议栈-下篇下篇:1无线侧接口协议2.核心网侧接口协议一、无线侧接口协议1.1s1接口1.2s1篇二:lte各层学习笔记1eps实体与功能划分eps网络结构包括:e-utRan、cn(epc)、ue。
1.1接入网(e-utRan)enodeb通过x2接口连接,构成e-utRan(接入网)enodeb通过s1接口与epc连接ue通过lte-uu接口与enodeb接口连接eps网络节点示意图如下:enodeb的主要功能:头压缩和用户平面加密;在无法根据ue提供的信息路由到一个mme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合适的mme;上行和下行的准入控制上行和下行承载级别的速率调整在上行链路中,进行数据包传送级标记;1.2核心网(epc)负责ue的控制和承载的建立epc组成结构如下:1.2.1mme的主要功能:处理ue与cn之间的控制信令(通过nas协议实现)。
寻呼和控制信息分发承载控制保证nas信令安全和移动性管理【主要负责用户及会话管理的所有控制平面功能,包括nas信令及其安全,跟踪区(trackingarea)列表的管理,pdn-gw和s-gw节点的选择;跨mme切换时对新mme的选择;在向2g/3g系统切换时,sgsn的选择、鉴权、漫游控制以及承载管理;移动性管理等】1.2.2p-gw主要功能:ue的ip地址分配qos保证计费ip数据包过滤【主要负责非3gpp接入部分,包括用户数据报的过滤、对数据报进行qos级别分类、对数据报进行门限控制和速率控制等,根据计费策略进行计费,同时作为非3gpp接入用户的锚点处理切换流程】1.2.3s-gw主要功能:所有ip数据包均通过s-gwue在小区间切换时,作为移动性控制锚点下行数据缓存lte与其它3gpp技术互连时作为移动性锚点(通过该节点进行数据包路由)【主要负责用户面数据的传输、转发和路由切换等,终结来自无线接入网的用户数据包。
LTE和LTE-A的区别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之LTE和LTE-A的区别姓名:XXX学号:XXXXXXX院系:信息工程学院指导老师:XXXLTE和LTE-A的区别LTE是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 多伦多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
LTE系统引入了OFDM和MIMO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因而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也显著提升。
LTE系统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也降低了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
LTE系统支持与其他3GPP系统互操作。
根据双工方式不同LTE 系统分为FDD-LTE和TDD-LTE,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口的物理层上(像帧结构、时分设计、同步等)。
FDD系统空口上下行采用成对的频段接收和发送数据,而TDD系统上下行则使用相同的频段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较FDD双工方式,TDD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LTE基于旧有的GSM/EDGE和UMTS/HSPA网络技术,是GSM/UMTS标准的升级, LTE的当前目标是借助新技术和调制方法提升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如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于2000年前后提出。
LTE网络有能力提供300Mbit/s的下载速率和75 Mbit/s的上传速率。
在E-UTRA环境下可借助QOS技术实现低于5ms的延迟。
LTE可提供高速移动中的通信需求,支持多播和广播流。
LTE频段扩展度好,支持1.4MHZ至20MHZ的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频段。
全IP基础网络结构,也被称作核心分组网演进,将替代原先的GPRS核心分组网,可向原先较旧的网络如GSM、UMTS和CDMA2000提供语音数据的无缝切换。
简化的基础网络结构可为运营商节约网路运营开支。
lte协议

lte协议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意为长期演进技术,是一种4G无线通信标准,也是目前全球广泛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一。
下面将对LTE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LTE协议是一种基于IP的全新通信协议,它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MIMO(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
相比于之前的3G技术,LTE可以实现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频谱效率。
其次,LTE协议采用了分层的体系结构,包括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
无线接入网主要由基站和用户终端组成,通过天线和射频信号实现无线通信。
核心网则是提供丰富的网络和业务支持,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
控制面主要负责网络调度和管理,包括寻呼、鉴权、移动性管理等功能,而用户面则负责传输用户数据,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此外,LTE协议还引入了无缝漫游和跨层协同技术,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网络之间平滑切换,提供无线宽带覆盖的连续服务。
同时,LTE协议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包括CDMA、Wi-Fi和WiMAX等,可以实现多模终端的互联互通。
随着LTE技术的不断发展,LTE-Advanced(LTE-A)和LTE-Advanced Pro(LTE-A Pro)技术也相继发布。
LTE-A在LTE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容量和速率,实现了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低的延迟。
而LTE-A Pro则实现了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低的功耗,为提供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总结来说,LTE协议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4G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频谱效率。
它的引入使得移动通信从简单语音通话向多媒体数据和高速宽带传输转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便利。
未来LTE技术还将不断演进,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通信的需求,为智能城市、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2021移动LTE初级认证考试资格考试题库模拟试题及答案14

2021移动LTE初级认证考试资格考试题库模拟试题及答案14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Solaris操作系统中文件或文件夹搜索命令____A.helpB.findC.manD.who答案:B2、从覆盖效果、均匀分布室内信号、防止信号泄漏等方面分析,建议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单天线功率按照穿透__面墙进行覆盖规划A.1B.2C.3D.4答案:A3、PCFICH占用了()个REGA.2B.4C.6D.8答案:B4、UE检测到主同步序列x和辅同步序列y后,如何得到PCI()?A.没有关系B.x+yC.3x+yD.x+3y答案:D5、LTE要求下行速率达到A.200MbpsB.150MbpsC.100MbpsD.50Mbps答案:C6、TD-LTE系统无线带宽不包括( )。
A.1.4MHzB.2.5MHzC.5MHzD.10MHz答案:B7、X2接口eNodeB之间的接口,类似于现有3GPP的__接口A.UuB.IuC.IubD.Iur答案:D8、LTE系统的业务有A.CS域B.PS域C.CS和PS域D.答案:B9、关于切换几个阶段,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切换测量B.切换决策C.切换控制D.切换执行答案:C10、Linux系统中,启动监听服务的命令是:A.listenerstartB.listenerstartupC.lsnrctlstartD.lsnrctlstartup答案:C11、WCDMA中,上行数据通过()发送A.DPDCHB.DPDCHC.HARQD.HSDPA答案:A12、eNB至少应锁定()颗GPS卫星才能进入GPS正常状态A.3B.4C.5D.6答案:B13、异系统干扰分析时,取规避阻塞干扰隔离度和规避杂散干扰隔离度的:,作为MCL:A.最大B.最小C.其中一个D.答案:A14、哪些不属于可能导致信号质量问题原因?A.小区布局不合理B.天线挂高不合理C.天线方位角不合理D.终端发射功率答案:D15、E-UTRAN系统覆盖半径最大可达()。
LTE基础知识整理

Q:什么是LTE?A: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主导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
接入网将演进为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连同核心网的系统架构将演进为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Lte优势:三高,两低,一平高峰值速率: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高频谱效率:3G的3~5倍高移动性350km/h 3G为120Km/h低时延控制面:down100ms,用户面:down30ms,最低可达5ms 切换时延:down300ms 低成本:SON自组织网络,支持多频段灵活配置网络扁平化Q:LTE关键技术有哪些?A: 关键技术:调制的用途:把需要传递的信息送到射频信道;提高控制接口数据业务能力。
高阶调制的优点:64qam,比TD的16qam速率提升50%;缺点:对信号质量(信噪比)有影响。
AMC原理:好的信道条件-减少冗余编码,或不需要冗余编码;坏的信道条件-增加冗余编码。
Fast scheduling-快速调度算法:基本原则:短期内,以信道条件为主,长期内,应兼顾到对所有用户的吞吐量和公平性。
常用调度算法:轮询算法:Round robin-RR;最大载干比算法:Max C/I;正比公平算法:Proportional Fair-PF。
MIMO的工作模式:复用模式:不同天线发射不同的数据,可以直接增加容量:2×2MIMO方式容量提高1倍分集模式:不同天线发射相同的数据,在弱信号条件下提高用户的速率;使用高阶调解方式。
HARQ:分为ARQ+FEC 在AM模式下通过MAC层完成当前一次尝试传输失败时,就要求重传数据分组,这样的传输机制就称之为ARQ(自动请求重传)。
在无线传输环境下,信道噪声和由于移动性带来的衰落以及其他用户带来的干扰使得信道传输质量很差,所以应该对数据分组加以保护来抑制各种干扰。
LTE协议简介

ueuerandomaccesspreamblerapreambleassignmentrandomaccessresponse竞争的随机接入无竞争的随机接入mac层主要过程和操作随机接入enbenbrandomaccesspreamblescheduledtransmissionrandomaccessresponsecontentionresolutiorv随机接入过程流程图?目的调度的好坏对于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对于lte十分重要以prb为单位调度15khz1ms的12个ofdm子载波不同的业务保证各种业务的qos提高系统的容量频率选择性调度增益多用户分集技术enb负责上下行的调度上下行是不同的调度器负责调度器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业务的qos业务量以及相关的无线承载无线条件以及ue能力等给予ue的ulsch的资源是对应一个ue的而不是对应一个rb动态调度过程示意图sps调度由rrc层配置启动mac层主要过程和操作半静态调度用固定的时频资源这些资源不参与动sps调度的初始化sps调度的harq传输sps调度的释放vtaillmac层主要过程和操作harq过程harq通信系统如下图所示是在一个arq自动请求重传系统中包含一个fec前向纠错子系统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M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PDCP的服务
1:PDCP提供给上层的服务包括: • 传送用户数据; • 传送控制数据; • 头压缩; • 加密; • 完整性保护; 2:下层提供给PDCP的服务包括: • TM 数据传输服务; • UM数据传输服务; • AM数据传输服务。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
1. RLC 的结构与实体
– TM RLC 实体 – UM RLC 实体 – AM RLC 实体
2. RLC 提供的服务 3. RLC 提供的功能 4. RLC PDU 的分类 5. RLC PDU 的格式和参数
– TMD PDU – UMD PDU – AMD PDU – AMD PDU段
1. TM RLC 实体:传送型 TM RLC 实体;接收型 TM RLC 实体 2. UM RLC 实体:传送型 UM RLC 实体;接收型 UM RLC实体 3. AM RLC 实体:由转送面和接收面组成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LTE/LTE-Advanced无线接口协议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本章目标
• 了解E-UMTS无线接口协议的整体架构。 • 对E-UMTS无线接口的几个主要协议有一个
全面了解,同时对协议之间的协助关系有 一定认识。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目录
1. 无线接口协议架构 2. 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3. 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 4. 分组数据汇聚(PDCP)协议 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6. 实例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1 RLC提供的服务 1 :RLC提供给上层的服务包括:
TM 数据传输; UM 数据传输; AM 数据传输。
2 :下层提供给RLC的服务包括:
数据传输; 传输空闲(与可选TB的大小一起)通知; 在正在传送的MAC中,HARQ提交失败通告。
6. RLC 的工作过程举例
– 发送过程 – 接收过程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1 RLC 的结构与实体
经过配置之后的RLC实体,可以利用下面的三种方式之一进行数据 传输: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确认模式 (Acknowledge Mode,AM)或者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这样,一个RLC实体就要有三种不同方式的实体。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3 RLC提供的功能
• 传送RLC PDU • 通过ARQ,进行错误校正(仅在AM数据传输时); • 分段、组合和重组RLC SDU(仅在UM和AM数据传输时); • 重新分段和重新组合RLC PDU(仅在AM数据传输时); • 高层PDU的顺序发送(仅在UM和AM数据传输时); • 复制检测,检测收到的RLC PDU拷贝; • RLC SDU 丢弃; • 复位; • 协议的错误发现和恢复机制; • 完成eNB和UE之间的流控制。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2.1 MAC子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MAC的功能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
解复用
改正错误
传输格式选择 UE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逻辑信道优先顺序 调度信息通告
UE
eNB
√
√
√
√
√
√
√
√
√
√
√
√
√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下行 √ √
√ √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4. 分组数据汇聚(PDCP)协议
1. PDCP的结构与实体 2. PDCP的服务 3. PDCP的功能 4. PDCP PDU的结构 5. PDCP/RLC 联合工作过程举例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4.1 PDCP的结构与实体
1:PDCP结构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 √ √ √ √
上行 √ √ √
√ √ √
√ √ √ √
2.2 逻辑信道的描述 MAC子层提供的两类逻辑信道
逻辑信道的名称 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 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多播业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1:无线接口协议架构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第二层的下行结构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第二层的上行结构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2.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1. MAC子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2. 逻辑信道的描述 3.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4. MAC的PDU格式和参数 5. MAC工作过程举例
缩写 BCCH PCCH CCCH MCCH DCCH DTCH MTCH
控制信道 √ √ √ √ √
业务信道
√ √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2.3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上行逻辑信道与上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2.4 MAC的PDU格式和参数 2.5 MAC工作过程举例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5 RLC PDU的格式和参数
RLC SDU是一PDU UMD PDU AMD PDU AMD PDU段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6 RLC的工作过程举例
AM 数据传输举例。通过此例可以理解AM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也能感受到HARQ/ARQ的互动关系和AM在其中的作用。
LTE,LTE-A无线接口协议
3.4 RLC PDU的分类
RLC的PDU被分成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种。 TM、UM和AM的RLC实体利用RLC数据PDU传输高层的PDU (例如,RLC SDU)。 AM RLC实体利用RLC控制PDU运行ARQ过程。 RLC数据PDU包括:TMD PDU;UMD PDU; AMD P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