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五 氧化还原反应学业水平过关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5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新人教版

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 N2O4、NO 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 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 溶液中加入 5 mol·L-1 NaOH 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3)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题组一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正向配平类 (1)_4__HCl(浓)+_1_MnO2==△===_1_Cl2↑+_1_MnCl2+_2_H2O
(2)3__Cu+_8_HNO3(稀)===_3_Cu(NO3)2+__2_NO↑+_4_H2O
(3)_5_KI+_1_KIO3+_3_H2SO4===_3_I2+_3_K2SO4+3__H2O
(3)根据信息,MnO-4 的还原产物为 MnO2,C2HCl3 中 C 被氧 化为 CO2,H、Cl 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练后归纳]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电子守恒思想 [专项特 色考点]
[方法解读]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 , 即得失电子守恒。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 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 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 正确结果。
(2)①由题意知,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可推 出铅元素化合价降低,又由于+2 价 Pb 较稳定,因此 PbO2 还原 产物为 Pb2+,其化学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 Cl2↑+2H2O。
②由题意知:PbO+ClO-―→PbO2,铅元素化合价升高,则 氯元素化合价应降低,故有 PbO+ClO-―→PbO2+Cl-,利用化 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ClO-===PbO2 +Cl-。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清单一、物质的分类1.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分别是什么?游离态(单质)、化合态(化合物)2.从熔沸点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何差别?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没有3.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不一定;如氧气与臭氧、石墨与金刚石组成的都是混合物4.从与酸或碱反应的情况看,氧化物是如何分类的。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O3、P2O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CO、NO)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不一定,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是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Al2O3、Mn2O76.酸碱盐是如何定义和再分类的?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
酸可以分为强酸与弱酸;或含氧酸与无氧酸;或一元酸与多元酸;或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等;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
碱可以分为强碱与弱碱;或一元碱与多元碱等。
盐的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可以分为正盐与酸式盐;或可溶性盐与难容性盐等盐的溶解性:钾钠硝铵全都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难容钡和铅,碳酸只溶钾钠铵;钙银硫酸盐微溶;亚硫酸盐似碳酸。
7. 常见物质俗名和化学式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CaCO3碱石灰:CaO+NaOH烧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8.分散系如何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类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其中小于1-100nm属于溶液,1-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大于100nm的属于浊液。
9.常见的胶体有哪些?云、烟、雾、牛奶、豆浆、河水、血液、有色玻璃等10.胶体有哪些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渗析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哪些?加热、搅拌、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降、得、还
氧化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 本质上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偏移)
氧化反应: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还原反应:被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2. 特征: 元素发生化合价的升降
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过程中有无化合价的改变)
(1)CaO + CO2 = CaCO3
(2)2HgO = 2Hg+ O2↑ (3)H2 + CuO = Cu + H2O
氧化还原反应
(4)CuCl2+2NaOH=Cu(OH)2↓+2NaCl
表格
基本反应类 型
电子的得失
得e 化合价降低 失e 化合价升高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偏向:化合价降低 偏离:化合价升高
小结:从微观角度(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失电子
0
0
+1 -1
2
Na
+
Cl2
= 2NaCl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升、失、氧;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失电子H0 2+ C0 l2 = 2+ Nhomakorabea1 C-l1
请对以下反应方程式进行分类:
化合 反应
分解 反应
置换 反应
复分解 反应
(1) CO2 + H2O == H2CO3
点燃
(2) 2H2 + O2 == 2H2O
高温
(3) CaCO3 == CaO + CO2
(4) 2H2O2 =M=n2O2H2O + O2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5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作业5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B.已知①Fe+Cu2+===Fe2++Cu;②2Fe3++Cu===2Fe2++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C.已知还原性:B->C->D-,反应2C-+D2===2D-+C2和反应2C-+B2===2B-+C2都能发生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HClO的氧化性强,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是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u2+>Fe2+、Fe3+>Cu2+,B正确;根据反应2C-+B2===2B-+C2可知,还原性C->B-,与已知矛盾,C错误;如浓硫酸和SO2之间不能反应,D错误。
答案:B2.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②③④⑤中有非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解析:①反应有氯气生成,②反应有氯化钙、次氯酸钙生成,③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④反应生成单质氧气,⑤反应生成Mn和氧化铝,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⑤为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B正确;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④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C错误;反应①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
答案:B3.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2-4+H+―→CO2↑+Mn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2-4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D.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系数是16解析: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所以高锰酸根作氧化剂,故A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知,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H2O,故B错误;配平该反应可得:2MnO-4+5C2O2-4+16H+===10CO2↑+2Mn2++8H2O,转移电子总数是10e-,故C错误;配平该反应可得:2MnO-4+5C2O2-4+16H+===10CO2↑+2Mn2++8H2O,所以氢离子系数是16,故D正确。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及性质1. 化学元素与原子结构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3.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氧化还原反应2. 酸碱中和反应3. 氮循环与生物化学过程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三、化学原子论与周期表1. 原子结构与量子数2. 原子尺度的量子结构3. 元素周期表与周期特征4. 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四、化学键与物质的结构1.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2. 金属键与金属性质3.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4. 键的极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五、溶液与溶解性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2. 溶液的浓度与浓度计算3. 溶液的溶解度与溶解平衡4. 溶解热与溶液的物理化学过程六、化学热力学1. 热能与焓的变化2. 反应焓与生成焓3. 焓的计算与应用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七、电化学与电解反应1. 电介质与导电性2. 电解质溶液与电解反应3. 电解与金属电沉积4. 非金属元素的电化学性质八、化学动力学1. 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2.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九、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2.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3. 碳氢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4. 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与立体异构十、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2. 聚合反应及其机理3.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应用4. 天然与人工高分子化合物十一、化学与生活、环境1. 合成药物的化学原理2.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3. 化学与环境保护4. 化学与能源开发利用以上为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希望通过此提纲能够帮助同学们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提高考试成绩。
祝同学们顺利通过考试!。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点课 (35)

数目多少分为
置__换___反__应__ 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
化 学 反 应
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_有__无__离__子__参__与__分为非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_有__无__电__子__转__移__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_不__可__可__逆____逆反____反应____应___
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
酸
含氧酸:HClO4、H2SO4等
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 弱酸:CH3COOH、HF等
按有无挥发性酸:HNO3、HCl等
挥发性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
可溶性碱:NaOH、KOH、 按水溶性Ba(OH)2等
答案:①2HCl+Fe===FeCl2+H2↑ ②6HCl+Al2O3===2AlCl3+3H2O ③2HCl+CaCO3===CaCl2+H2O+CO2↑ ④HCl+NaOH===NaCl+H2O
考向1 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3)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__<__1__n_m_
_1_~__1_0_0__n_m __>__1_0_0_n_m__
分散质微粒
大分子或离子 巨大分子或离
离子或小分子
成分
集合体
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 不均匀、不透
透明
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 沉淀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化学)好资料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化学《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专家组二○○九年二月目录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8)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4)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2)必修1检测卷(30)必修2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35)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40)第七章有机化合物(46)第八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51)必修2检测卷(56)选修1第九章关注营养平衡(61)第十章促进身心健康(66)第十一章探索生活材料(69)第十二章保护生存环境 (74)《化学与生活》检测题 (79)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模拟)(85)2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化学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目标要点解读一、化学实验要点1.使用化学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掌握正确的闻气味的方法等。
2.明确有关药品的标志,知道它的性能。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⒈基本原理:混合物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把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⒉基本原则:不要引入新的杂质(若引入,必须进一步除去),提纯后的物质成分不变,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⒊具体做法:⑴除杂试剂应稍过量;⑵过量试剂必须除去;⑶除杂途径尽可能简单,容易操作。
⒋常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⑴过滤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方法。
例如: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少量的泥沙。
3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倾入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向漏斗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中的三层滤纸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收器的内壁相接触。
⑵蒸发和结晶蒸发和结晶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例如:蒸发食盐溶液得到NaCl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氧化还原反应学业水平过关(五)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燃烧B.碘的升华C.铜的锈蚀D.铝的冶炼解析:煤的燃烧、铜的锈蚀、铝的冶炼都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升华是物理变化。
答案:B2.(2018·惠州学考模拟)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 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领域。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 nm~100 nm)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
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A.物理变化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解析:该加工过程仅仅是改变了物质的粒径大小,并未有新物质的生成。
答案:A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A.用食醋可以洗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B.蔗糖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了C.菜刀洗过后如果没擦干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斑点D.稀盐酸洒在大理石台面上产生大量气泡解析:食醋与水垢发生了复分解反应,A项错误;蔗糖溶于水为物理变化,B项正确;菜刀产生斑点为锈蚀了,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稀盐酸与大理石发生了复分解反应,D项错误。
答案:B4.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 A.作还原剂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解析:根据题中信息“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活性氧具有氧化性,说明亚硒酸钠(Na2SeO3)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答案:A5.已知下述3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如下表。
A .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 .实验②中Fe 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 .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 .实验①中的硫酸铜属于酸 解析:实验②中Fe 2+只显还原性;实验③中反应为2FeCl 3+Cu===2FeCl 2+CuCl 2,不属于置换反应;硫酸铜属于盐。
答案:A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不相同的是( )A .CO 2+C=====高温2COB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C .KClO 3+6HCl===KCl +Cl 2↑+3H 2OD .SO 2+2H 2S===3S ↓+2H 2O解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若相同,应是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B 中氧化产物为NaClO ,还原产物为NaCl ,其他三项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同一产物。
答案:B7.(2018·广东执信中学考模拟)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SO 2-3→SO 2B .HCl →Cl 2C .Na →Na +D .SO 2→S解析:A 项过程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加盐酸或稀硫酸即可实现;B 、C 项中发生的都是氧化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D 项发生的还原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答案:D8.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iO 2+2C=====高温Si +2CO↑B .Fe +2FeCl 3===3FeCl 2C .Cl 2+H 2O===HCl +HClOD .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A 项Si 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C 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 项Fe 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FeCl 3中铁元素从反应物的+3价变为生成物中的+2价;C 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1和-1价。
答案:D9.下列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u(OH)2和浓硝酸反应B .CaO 与水反应C .Ca(OH)2溶液与盐酸反应D .KMnO 4受热分解解析:KMnO 4受热分解,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10.(2018·佛山学考模拟)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置换反应前后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A .3Fe +2O 2=====点燃Fe 3O 4B .C +CO 2=====△2COC .NH 4HCO 3=====△NH 3↑+H 2O +CO 2↑D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解析:ABD 三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 是分解反应。
答案:C12.(2018·东莞学考模拟)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应该是( )A .Zn +H 2SO 4===ZnSO 4+H 2↑B .2KClO 3=====催化剂2KCl +3O 2↑C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D .H 2+Cl 2=====点燃2HCl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答案:D13.(2016·茂名学考模拟)在2FeBr 2+3Cl 2===2FeCl 3+2Br 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A .FeB .BrC .Fe 和BrD .Cl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化合价升高的元素,题给反应中,Fe 从+2价升高到+3价,Br 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Fe 和Br ,选C 。
答案:C14.(2018·广东实验中学学考模拟)下列微粒只有氧化性的是( )A .Cu 2+B .Fe 2+C .Cl 2D .Cl - 解析:微粒Cu 2+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答案:A15.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反应可制得ClO 2:2NaClO 3+Na 2SO 3+H 2SO 4===2ClO 2↑+2Na 2SO 4+H 2O 。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 .H 2SO 4发生氧化反应D .NaClO 3是还原剂解析: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ClO 3作氧化剂,Na 2SO 3作还原剂,反应物中的硫酸既不做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答案:A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木材燃烧B .食物变质C .水能穿石D .水结冰答案:D17.下列微粒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 )A .Fe 2+B .FeC .Fe 3+D .Cl - 解析:中间价态的Fe 2+,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
答案:A18.在反应CuO +CO=====△Cu +CO 2中,作还原剂的是( )A .CuOB .COC .CuD .CO 2解析:CO 中C 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答案:B19.(2018·深圳学考模拟)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A .FeB .ZnC .AlD .HCl解析: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选A 。
20.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 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 2+转变为Fe 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 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 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 )A .酸性B .碱性C .氧化性D .还原性 解析:Fe 2+变成Fe 3+,化合价升高,Fe 2+被氧化,防止Fe 2+被氧化应加入还原性物质。
答案:D21.在反应:2KMnO 4+16HCl===2KCl +2MnCl 2+5Cl 2↑+8H 2O 中,HCl( )A .全部被氧化B .全部被还原C .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D .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解析:看产物元素化合价,产物中有KCl 、MnCl 2,说明Cl 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一部分未变化,此时HCl 表现为酸性。
产物有Cl 2(Cl 为0价),Cl 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一部分发生了变化,由于是化合价升高,故HCl 被氧化,做还原剂。
答案:D22.(2018·湛江学考模拟)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O 2-3→HCO -3B .2I -→I 2 C .MnO -4→Mn 2+ D .Cl 2→HCl 解析:需要加入氧化剂的反应,自身充当还原剂,化合价在升高。
答案:B23.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CO 3=====高温 CaO +CO 2↑B .NH 3+HCl===NH 4ClC .NaOH +HCl===NaCl +H 2OD .Zn +H 2SO 4===ZnSO 4+H 2↑解析:只有选项D 中元素有化合价的变化。
答案:D24.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 .Na 2O +H 2O===2NaOHB .2F 2+2H 2O===4HF +O 2C .Cl 2+H 2O===HCl +HClOD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解析:A 、C 选项中水中的H 、O 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无变化。
B 项中水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从-2价变为0价,水作还原剂。
D 项中水中H 元素由+1价变为0价,作氧化剂。
25.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 .碳酸钠中加入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B .碳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出现蓝色沉淀物C .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气泡D .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解析:A 、B 、C 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 项正确。
答案: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26.对于2NaBr +Cl 2===2NaCl +Br 2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r 的相对原子质量=80)( )A .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B .Cl 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 .若有1.6 g Br 2生成,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04N A 个电子D .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因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该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