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17课)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17课)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17课)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匈牙利改革1.匈牙利事件2.匈牙利改革(1)措施:政治(略)经济(略)(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1.原因:(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

(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印度独立1.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时间:1947年,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3.领导人:尼赫鲁4.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年)。

2.非洲独立年(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阿拉伯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巴以和谈的背景、趋势和进程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巴以和谈的背景、趋势和进程

考点:巴以和谈的背景、进程及认识1.背景: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使中东问题错综复杂,严重影响巴勒斯坦的发展。

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2.和谈进程:和平的曙光:1993年11月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基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未来的道路:中东和平进程不断笼罩着阴影,出现曲折和反复。

直到21世纪初,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

要实现中东和平,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还须作出不懈的努力。

3.认识: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加强协商和谈,早日实现巴以和解,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例题1“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他是()A.拉宾B.阿拉法特C.纳赛尔D.卡斯特罗答案:B解析:阿拉法特是巴基斯坦领袖,其他选项的人物都不是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导人,答案B。

例题2下图三位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为了解决()A.苏伊士运河主权问题B.以色列复国问题C.巴以冲突问题D.霸权威胁问题答案:C解析:图片所示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达成和解,是为了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答案C。

1.20世纪70年代下图所示人物在联合国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他的真实意图是()A.希望获得和平但不放弃武力B.武力是争取生存和解放的唯一途径C.希望由西方大国调解获得和平D.如果武力不能解决就选择调解2.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3. 适合使用下图的主题是()A.不结盟运动B.中东和平步履艰难C.冷战后的非洲D.美苏争霸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的战争、伊朗核问题等。

(3)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认识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中东地区的冲突和热点问题。

(3)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的关注和同情,增强其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倡导和平与共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3)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重要城市,引起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中东地区的历史和现状?”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提到的中东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提出解决途径。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利益相关方,讨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掌握了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们认识到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途径。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中东地区的发展,倡导和平与共处,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冲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中东地理位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 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 “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在一般说的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 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 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 千米,人口一亿多。
埃及总统萨达特
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
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 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 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 落。”
拉 宾
(以色列前总理)
“我梦想以色列 人和巴勒斯坦人和 平地共同生活在这 片土地上。”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 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的三教圣地。耶路撒 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 语中,意思都为
“和平之城”。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 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 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 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 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 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历了哪 三个阶段?发生在何时?有何特点?
2、战后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走联合的 道路?简要叙述联合的过程。 4、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腾飞的共同原因 有哪些? 5、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腾飞对中国 有何启示?
6、谁的改革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 谁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3、动荡的中东地区

13、动荡的中东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
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
丰富的石油资源
2、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
3、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 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 5、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 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 探究 中东战火频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 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 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 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意思都为“和平之城”。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1、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物有哪些?
(1)70年代,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启和平之门。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 (2)90年代,巴以双方达成和解,相互承认。 “我带着橄榄枝 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和自由战士的枪,不 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 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 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 中失落。” 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 权利……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 埃及总统萨达特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 话。 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 1978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3、四次中东战争简表 1948——1973
时间 战争 情况 结果
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4 /5,70多万巴勒斯坦人失 去家园,沦为难民。 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侵略 军撤出埃及,埃及实现苏 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以色列占领了整个巴勒斯 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 埃及的一些地区。 埃及和叙利亚收复部分失地, 以色列仍占领第三次中东战 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
1982 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领土袭击境内巴解组织和叙利亚军队
分析: 通过四次中东战争的分析争夺目标是 什么?连年战争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一、阿拉伯帝国1. 伊斯兰教的兴起: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为了争夺麦加,各部落间频繁发生战争。

穆罕默德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创立了伊斯兰教,在麦加传教。

2.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逝世。

他的继承者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共同宗旨,使到7世纪30年代,伊斯兰教已基本确立在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地位。

3.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

它的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4. 阿拉伯帝国的衰落:13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与十字军长期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渐走向衰落。

二、阿拉伯文化1. 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最初被用于记录和计算,后来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被引入欧洲。

在欧洲人的推广和应用下,阿拉伯数字逐渐成为全球通用的数字体系。

2. 《医学集成》和《医典》:阿拉伯人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们的代表作品《医学集成》和《医典》是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被长期应用于欧洲医学界,并被奉为经典。

这两部医学典籍对于欧洲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以丰富奇妙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为特点,展现了阿拉伯人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

这部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三、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的成就1. 伊斯兰教历:阿拉伯人制定了伊斯兰教历,该历法为回历,是伊斯兰教使用的阳历。

伊斯兰教历具有简单、精确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对于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阿拉伯数学:阿拉伯人在数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们把印度数字传入欧洲,并发展出了代数、几何、三角学等学科。

阿拉伯数学家们的成就对于欧洲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医学成就:阿拉伯人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成就。

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方法,研制出了许多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以色列的拉宾与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等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2.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3.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教案 人教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75—79页。

具体教学内容为:战火频仍的中东、“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巴以分治”、中东战争;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动荡的中东地区、耶路撒冷圣城、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谈。

教学目标
2.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1.中东问题的由来。

2.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性。

教学方法:1.分析法 2.直观辅助法 3.活动探究法 4.讲述法教具准备:1.多媒体 2.相关图片、图表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体系。

)D、练习设计
(出示幻灯)
附:板书设计(见课堂小结课件)
E、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争夺目标: 土地或运河主权 。其次是争夺 水源 。 二、中 和 极为重要, 十分丰富, 东地区 1)大国的争夺:中东地区的 是各个历史时期 。 的介入 ,使 。 错综复 杂的矛 2) 、 、 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 。 盾 3)领土问题: 年 建国后,不断 ,侵占 。 动荡的 4)水资源问题:对 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原因 (和平 5)耶路撒冷问题: 、 、 都在这里留下 ,各宗教的信徒都 进程艰 把 看作 。相互争斗,以取得 。 加深了 。 难的原 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因) 三、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 时出现转机。1、2)
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 坦地区。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 也承受了巨大灾难。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的半个多 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是宗教 领地之争?是生存资源之争?还是大国霸权利益的角逐?矛盾错踪 复杂,让人难以辨清。巴以之间的斗争,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 震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无不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 平。 请抓住“巴以争端问题”这一当今国际时事报道的热点问题, 结合最新消息,开展一个“以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为主题,致信巴 以两国领导人或两国人民”的历史课外写作活动。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
第 13 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 1) 国获得 地区的“ ” 一、 战 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 陆续迁往 。 战火频 后 2) 支持 仍的中 东 1) 通过了 、建立一个 国家和一个 国家的决议。 (主要 是巴勒 二 斯坦地 战 区) 后
2)
1995年以色列数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阿以和平再遭重挫。
以牙还牙,冲突加剧。
拉宾和阿拉法特死后,为了解决 中东问题,巴以双方继续努力。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阿巴斯
以色列总理沙龙 (现住院权力已交出)
国际社会进行着长期的努力
美国总统布什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俄罗斯总统普京
但是……Biblioteka 如果你将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你 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
3月14日以色列军队在坦克与导 弹的掩护下,强行进入约旦河西岸杰 里科关押萨阿达特的监狱。 艾哈迈德· 萨阿达特:巴勒斯坦左翼组 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领导人
监狱内的部分囚犯被以军抓获
以色列军队强行闯入 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 科的监狱对部分在押犯人 实施军事逮捕。
以军强行闯入杰里科的 监狱对部分在押犯人实施军事 逮捕
动 荡 的 中 东 地 区
丰富的石油资源
几十年来陆续形成领土争端、水资源问题及 巴勒斯坦难民是巴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巴以冲突之
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 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 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耶路撒冷位
于巴勒斯坦中部,面 积176平方公里,由 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 组成。它是犹太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
的三教圣地。耶路撒 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 语中,意思都为
“和平之城”。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 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 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 斗。
问 战火频 题 仍的中 由 东(主 来
要是巴 年— 年,发生了 次战争 勒斯坦 中东 时间: 和 。 经过: 地区) 战争 双方: 主要争夺目标: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 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和 .
1)一战后, 2) 支持 3)二战后 4) 年,
国获得 地区的“ ” 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 陆续迁往 通过了 、建立 和 的决议。 人国家 建立;英国宣布 。
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 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 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 落。”
拉 宾
(以色列前总理)
“我梦想以色列 人和巴勒斯坦人和 平地共同生活在这 片土地上。”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 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 问 题 战火 由 频仍 来 的中 东
1)一战后, 国获得 地区的“ ” 2) 支持 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 的 陆续迁往 。 3)二战后 通过了 、建立 和 的决议。 4) 年, 人国家 建立;英国宣布 。 时间: 年— 年,发生了 次战争 双方: 和 。 经过: 主要争夺目标: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
战争给我们带来 了什么???
一、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 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 B)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 对 ) (错 ) ( 对) ( 错)
二、历史诊所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绐权” 。 2、1949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 3、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4、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但石油资源十分贫乏。
的重大问题)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 出现转机。 1)1993年,
2)1994年,


活动与探究2
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重要性:这一地区有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并盛产石油。
因此,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三、简答题: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 A、重要性: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B、复杂性:①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②复杂的民族矛盾、 尖锐的宗教斗争等;③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④几十年的斗争 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复杂性:①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 ②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 ③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 ④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
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解决巴以冲突的最佳途径:
1)要根据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尽快建立 阿拉伯人的国家; 2)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要站在公正 的立场上,不要偏袒以色列; 3)以色列要放弃强硬态度,回到和平 解决巴以问题的道路上来。
中东 地区 错综 复杂 的矛 盾
1)大国的争夺: 。 2) 、 、 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 。 3)领土问题: 年 建国后,不断 ,侵占 4)水资源问题:对 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5)耶路撒冷问题: 、 、 都在这里留下 , 各宗教的信徒都把 看作 . . 6) 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1、中东的地理位置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 3、四次中东战争 1、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二、中东地区 错综复杂的矛盾 2、巴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3、宗教纷争和文化差异 4、耶路撒冷——和平的关键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中东问题的未来
要以和平的手段,而不是使用武力。 合理分配水资源。 寻求文化认同。 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大国的中东政策。
……
一、
流散在世界各地的
陆续迁往
。原因:
战火频 一战后 1) 国获得 地区的“ ” ; 2) 支持 运动。 仍的中 1) 通过了 、建立一个 国家和一个 国家的决议。 东 2) 年, 建立;英国宣布 。 (主要 3) 时间: 年— 年,发生了 次战争。 是巴勒 斯坦地 二战后 中东 双方: 和 。 区) 战争 经过:
主要争夺目标: 土地或运河主权 。其次是争夺 水源 。 二、中 和 极为重要, 十分丰富, 东地区 1)大国的争夺:中东地区的 是各个历史时期 。 的介入 ,使 。 错综复 杂的矛 2) 、 、 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 。 盾 3)领土问题: 年 建国后,不断 ,侵占 。 动荡的 4)水资源问题:对 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原因 (和平 5)耶路撒冷问题: 、 、 都在这里留下 ,各宗教的信徒都 进程艰 把 看作 。相互争斗,以取得 。 加深了 。 难的原 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因) 三、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 时出现转机。1、2)
1、印度: 年, 国被迫同意 独立,但把原印度分为 和 两个国家。实行 。后来,印、巴分别成立了 . 亚 印度领导人是 。(印度独立后的成就: ) 洲 2、 、 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 。 亚 非 拉 的 奋 起
1、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 展开。 年,埃及爆发 (性质)领导人 ,斗争形式 , 埃及 1) 结果 。2) 年,埃及宣布将 收归国有。 非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 个国家取得独立。 洲 仅 年一年就出现 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 “ ”。 3、 年 年, 的独立.意义:标志着 和 的结束, , 月 崩溃。 通过武装斗争,推翻 扶植的 古巴 建立 (独立),走上了 。领导人 。措施: 。 拉 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人民为从 手中收回 ,展开 。 美 巴拿 洲 马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 逐步收回运河区的 、、等权力。 年底, 终于从 手中收回 运河的全部主权。
1、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 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 2、“中东危机”主要说明: 重大问题。 3、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 4、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 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 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