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第二章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细胞膜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核生 物的基本相同。但有的 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中含 有固醇类(甾醇)、麦 角固醇,这在原核生物 是罕见的。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是溶胶状物质, 在细胞质中含有各种功能 不同的结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 微体等。
核糖体
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 由60S和40S大小亚基构 成。它游离在细胞质中或 附着在内质网上。如图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一.概述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 称,分类学上分属于 :
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 亚门。
特征: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特点: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 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都称为真核微生物(Eucarvotic microbes)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 1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以双螺旋 DNA 构成的一条染色体,仅形成一个核区, 没有核膜包围,无核仁,称为原核 (nucleoid) 或拟核,无组蛋白与之相结合。真核生物的遗 传物质以双螺旋 DNA 构成一条或一条以上的 多条染色体群,形成一个真核 (nucleolus) , 有一核膜包围,膜上有孔,有核仁,明显有别 于周围的细胞质,并有组蛋白与之相结合。而 且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携带有自己的 DNA ,可自主复制。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二.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如啤酒酵母细胞的 宽度为2.5~10μm,长度为4.5~21μm。因此在光学显 微镜下可以模糊地看到它们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分化。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 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微生物学-蓝细菌

微生物学-蓝细菌

例如采用放养鲢鳙鱼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法,滇池水质的富营养 化工程采用生物操纵治理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例如采用生物原位修复—生物扩增、植物修复等方法,福州白马支河—璃因 玛逊生态水体恢复样板工程取得成效。

• 自然水体自净(污水处理—氧化塘) • 藻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保证水中的有机
③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甲藻纲,常见的有裸甲
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共5个纲15个科30个种)
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4年上半年渤海海域共发现赤潮83起,累计 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2004年6月,渤海就发生了两起大面积有毒
藻赤潮。
危害
① 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 一度成为死海; ②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 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 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危害
❖ 危害人类健康。接触、少量饮用、长期饮用。 ❖ 对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危害。 ❖ 蓝藻对水生生物有影响。 ❖ 影响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 ❖ 使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严重富营养化的水质透明度仅
有0.2m。甚至在岸边堆积,藻体死亡时还会散发恶臭, 严重破坏景观。
防治 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海洋中排放。 ? 控制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
叶绿素a: 680-685nm • 蓝细菌—蓝藻或蓝胡绿藻萝(卜blu素e-g:re4en50a-lg5a5e0) nm • 含有光合色素,能藻进胆行素光合:作55用0-并6产50氧nm的原核生物。
藻胆蛋白:560-530nm
CO2 H2O hvC6H12O6 O2
1、结构和形态
滇池水面在治理中水质逐渐好转,成群的红嘴鸥飞至湖面捕食、嬉戏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A部分一、选择题1. 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的无性繁殖产生()。

A.外生的孢囊孢子B.外生的分生孢子C.外生的节孢子D.外生的游动孢子2. 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

A.霉菌菌落B.链霉菌菌落C.细菌菌落3.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A.分生孢子B.接合孢子C.游动孢子D.节孢子4.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无性繁殖是:()。

A.裂殖B.芽殖C.假菌丝繁殖D.子囊孢子繁殖5. 指出错误的回答,根霉菌的孢子囊具有:()。

A.囊轴B.囊托C.囊领D.囊梗6. 酿酒酵母的无性繁殖是:()。

A.一端出芽B.二端出芽C.多边出芽D.三端出芽7.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真菌B.粘菌C.枝原体D.原生动物8. 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

A.担孢子B.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卵孢子9. 子囊孢子总是:()。

A.单倍体B.二倍体或b兼有10. 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A.有隔菌丝B.无隔菌丝C.假菌丝11. 寄生真菌靠吸器吸收养料,吸器存在于:()。

A.寄主体外表上B.寄主细胞外表上C.寄主细胞间隙中D.寄主细胞里面12. 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A.基内菌丝上B.气生菌丝上C.匍匐菌丝上D.附属菌丝上13. 指出错误的回答,青霉菌的无性结构有:()。

A.足细胞B.分生孢子梗C.梗基D.副枝14. 指出错误的回答,曲霉菌的形态结构有:()。

A.足细胞B.分生孢子梗C.小梗D.副枝15.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A.甘露聚糖B.葡聚糖和B D.几丁质16. 匍匐曲霉(Aspergillusrepens)的有性生殖产生:()。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绪论一、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二、熟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三、了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史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掌握1.细菌细胞壁、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2.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二、熟悉1.细菌的中介体、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的概念2.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三、了解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一、掌握1.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2.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二、熟悉1.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2.常见生化反应3.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三、了解1.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2.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3.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第三章消毒与灭菌一、掌握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2.高压蒸气灭菌法、紫外线杀菌应用范围及注意点二、熟悉1.热力灭菌、辐射杀菌法和滤过除菌的种类、应用范围及注意点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三、了解1.超声波杀菌法2.干燥与低温抑菌法第四章噬菌体一、掌握1.噬菌体的概念2.温和噬菌体二、熟悉1.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2.毒性噬菌体三、了解噬菌体的应用第五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一、掌握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二、熟悉1.细菌的变异现象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三、了解1.基因突变与损失后修复2.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掌握1.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2.细菌的致病机制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二、熟悉1.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带菌者和带菌状态的含义2。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3.细菌感染的来源4.传播方式与途径5.感染的类型三、了解1.外毒素的作用机制2.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掌握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2.标本采集和送检的原则3.人工免疫与生物制品定义一、熟悉1.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3.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三、了解1.动物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验方法2.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第八章球菌一、掌握1.葡萄球菌的形态染色、分类、凝固酶、肠毒素、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2.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链球菌溶素和抗O试验、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3.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要点4.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标本采集及注意点5.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与免疫性、二、熟悉1.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微生物检查法2.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4.肺炎链球菌5.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6.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三、了解1.葡萄球菌的生化反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链球菌的生化反应、超抗原、B群、D群链球菌3.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抗原、肺炎链球菌O、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4.脑膜炎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5.淋病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与分类6.卡他布兰汉菌第九章肠杆菌科一、掌握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其所致疾病2.志贺菌属的致病性3.沙门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与微生物学分离鉴定有关的生物学特性二、熟悉1.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2.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关系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3.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步骤4.肥达试验三、了解1.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2.志贺菌和沙门菌的防治原则3.沙门菌分类4.其他肠道细菌第十章弧菌一、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二、熟悉1.霍乱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免疫性和防治原则2.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三、了解1.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2.副溶血弧菌的致病物质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一、掌握1.破伤风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二、熟悉1.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特性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3.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4.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5.产气荚膜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6.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和标本采集三、了解1.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2.厌氧菌的种类与分类,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第十二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一、掌握1.放线菌的概念2.硫磺样颗粒二、熟悉衣氏放线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诊断三、了解诺卡菌属第十三章棒状杆菌一、掌握1.白喉棒状杆菌和形态染色和培养;2.白喉外毒素3.白喉的防治原则二、熟悉1.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2.白喉棒状杆菌所致疾病及免疫性3.Shick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判定4.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三、了解其他棒状杆菌属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二、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三、了解1.分枝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2.非结核分枝杆菌3.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一、掌握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二、熟悉1.布鲁菌种类、形态、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2.鼠疫耶氏菌菌形态、致病性及防治原则3.炭疽芽胞杆菌形态、培养特点、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4.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性三、了解1.布鲁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2.鼠疫杆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3.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4.炭疽芽胞杆菌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第十六章其他细菌一、熟悉1。

微生物学袁生第二章原核生物5

微生物学袁生第二章原核生物5
液体培养特征:不混浊。
“油煎蛋” 状
四、立克次氏体
1909年,美国医生 H. T. Ricketts(1871~1910)首次发现落基 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于1910年牺牲于此病。因该类微生物专性 寄生,不能人工培养,故后人为纪念其发现者,称这类病原菌为立 克次氏体(rickettsia) 。
1972年起,因陆续在某些患病植物韧皮部中发现了类似立克次氏 体的微生物,为与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立克次氏体相区别,称作类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 。
细胞膜含胆固醇,对两性霉素、面活性剂、脂溶剂极为敏感。 基因组很小,仅在0.6~1.1Mb左右。
3、繁殖与培养特征
一般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 繁殖。
寄生或腐生。能在含血清、 酵母膏或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 养基上生长。
菌落特征:菌落小,直径 一般仅为0.1~1mm,呈特有的 “油煎蛋”状。
最早是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胸膜肺炎 支原体。1967年发现在患“丛枝病”的桑、马铃薯等许多植物 的韧皮部中也有支原体存在,为与感染动物的支原体相区分, 一 般 称 侵 染 植 物 的 支 原 体 为 类 支 原 体 ( mycoplasma like organism)。
支原体生物学意义: 许多支原体引起动物——牛、绵羊、 山羊、猪、禽和人类的病害;一些类支原体也引起植物病害; 因滤过性, 常会造成实验室组织培养物污染。
1、形态大小
细胞很小,光学显微镜下勉 强可见,直径约为150~300nm, 一般为250nm左右,能透过细菌 滤器。在大小仅为50~200 nm的 纳 米 细 菌 ( nanobacteria ) 被 发 现之前,曾被认为是整个生物界 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 型生物。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4、芽孢的组成和结构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

(二)细胞膜
•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明薄膜。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主要包括 磷脂
糖类
少量核酸

②细胞膜的结构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认为:膜是由球形蛋白 与磷脂按照二维排列方 式构成的流体镶嵌式, 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 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 白质象孤岛一样无规则 地漂流在磷脂类的海洋 当中。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蓝细菌 •中的羧酶体.

(五)拟核(核区)和质粒
•拟核: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
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拟核
•细菌DNA:
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 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 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 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不在 染色体复制时期一般是单倍体。

(三)间体
•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串状物, 一般位于细胞分裂的部位或附近。
间体
间体的功能:
▪参与隔膜形成 ▪与核分裂有关 ▪分泌胞外酶的地点

(四)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
•主要成分: •
•细胞质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酶系 ,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 、代谢的场所。

①核糖体
•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 酸(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微生物学2-5 原核微生物形态-蓝细菌 古细菌及其它

微生物学2-5 原核微生物形态-蓝细菌 古细菌及其它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6. 蓝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重大的经济价值
① 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绿肥
Eg.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② 食用种类 Eg.发菜念珠蓝细菌(Nostoc flagelliforme)
古生菌是一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 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出现初期 的自然环境中,营自养和异养生活; 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 度、高盐及无氧状态下生活; 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骨架为蛋白 质或假肽聚糖,细胞膜含甘油醚键; 其代谢中的酶作用方式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 于真核生物。
特 征 细 菌 古 菌
细胞壁 脂类
甲烷生成过程 RNA多聚酶
有胞壁酸 酯键连接
没有 一个
无胞壁酸 醚键连接
可能有 几个
起始tRNA
核糖体
甲酰甲硫氨酸
链霉素和氯霉素敏感白喉 毒素抗性
甲硫氨酸
链霉素和氯霉素抗性 白喉毒素敏感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三、古细菌的生长环境
古细菌类群包括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细
(akinete)
休眠功能
异形胞((H)和静息孢子(A)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3)链丝段(hormogonium)
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链断裂而成
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4)内孢子 少数种类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球形或三角形的内 孢子,待成熟后即可释放,具有繁殖作用。 Eg.管孢蓝细菌属(Chamaesiphon)。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2节 真核微生物——真菌的细胞构造
11
10
6
5
9
4
8
3
2
7
1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边体 2. 细胞壁 3. 细胞膜 4. 细胞核 5. 核仁 6. 核膜 7. 液泡 8. 内质网 9. 糖原 10. 线粒体 11. 核糖体
一、细胞壁 几丁质是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是低等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菌丝体(mycelium):组成一个菌体的菌丝叫菌丝体。
菌丝和菌丝体
蘑菇圈——菌丝不断向前伸展的结果
真菌菌丝的隔膜类型
A. 低等真菌全封闭隔膜;B.白地霉的隔膜;C. 镰刀菌的隔膜; D. 典型的子囊菌的隔膜;E. 典型担子菌的隔膜
真菌菌丝的生长——顶端生长泡囊假说
AVC泡囊,M线粒体,MT微管,G高尔基体,ER内质网,N核,R核糖体,W 细胞壁,V液泡,P原生质膜, SP隔膜孔,GI糖原,Wo伏鲁宁体,L脂肪体, Aut自溶,Chlam厚垣孢子。
灰凤梨 Phellorinia inquinans 性平。 能消肿,止血。
茯苓
Poria cocos 生于松树根上。 性平。 能利尿,健脾,安 神。
安络小皮伞 Marasmius androsaceus 生于密林阴湿枯枝上。 性温。 能止痛,消炎。
三、 接合菌 Zygomycetes [特征] 菌丝不分隔,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 [分布] 土壤,腐烂植物。 [代表] 毛霉Mucor , 根霉 Rhizopus 。
菌核的内部结构
真菌菌丝的变形体:1—2 菌丝网,3 菌环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堆
无性繁殖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头
真菌气生菌丝的特化 形态——子实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无性繁殖是( B )正确
A. 裂殖
B. 芽殖
C. 假菌丝繁殖
D. 子囊孢子繁殖
2.分生孢子头呈扫帚状的霉菌是( C )正确
A. 毛霉
B. 根霉
C. 青霉
D. 曲霉
3.锁状联合是担子菌( D )的生长方式。

正确
A. 双核的初生菌丝
B. 单核的初生菌丝
C. 单核的次生菌丝
D. 双核的次生菌丝
4.酵母菌细胞壁成分中( D )在形成芽体时合成正确
A.葡聚糖
B.甘露聚糖
C.纤维素
D.几丁质
5.有匍匐菌丝,有假根,有孢子囊的是( A )正确
A.根霉
B.曲霉
C.青霉
D.大型真菌
6.真菌通常是指( C )正确
A. 所有的真核生物
B. 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 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 霉菌和酵母菌
7.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A )正确
A. 菌丝
B. 菌丝体
C. 无隔菌丝
D. 有隔菌丝
8.食用菌的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 C )正确
A.卵孢子
B.子囊孢子
C.担孢子
D.接合孢子
9.在酵母菌细胞壁的4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C )正确
A.几丁质
B.蛋白质
C.葡聚糖
D.甘露聚糖
10.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B )正确
A.乙酸
B.乙醇
C.乳酸
D.丙醇
11.白僵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C )正确
A. 细菌
B. 放线菌
C. 真菌
D.病毒
12.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B )正确
A.青霉
B.酵母菌
C.曲霉
D.细菌
13.霉菌的基本形态是( D )错误正确答案:C
A.球状
B.螺旋状
C.分枝丝状体
D.链条状
14.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有性孢子的是( B )正确
A.孢囊孢子
B.担孢子
C.分生孢子
D.粉孢子
15.在生物界分类中霉菌属于( C )正确
A.原核原生生物界
B.真核原生生物界
D.病毒界
16.酵母菌在( B )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正确
A.有氧
B.无氧
C.有二氧化碳
D.有水
17.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的无性繁殖产生( B )正确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节孢子
D.外生的游动孢子
18.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 C )正确
A.霉菌菌落
B.链霉菌菌落
C.细菌菌落
D放线菌菌落
19.指出错误的回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B )正确
A.分生孢子
B.接合孢子
C.游动孢子
D.节孢子
20.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 A )正确
A.担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卵孢子
21.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C )正确
A.有隔菌丝
B.无隔菌丝
C.假菌丝
D孢子丝
22.指出错误的回答,根霉菌的孢子囊具有:( C )正确
A.囊轴
B.囊托
C.囊领
D.囊梗
23.子囊孢子总是:( A )正确
B.二倍体
C.异核体
D.a或b兼有
24.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C )错误正确答案:A
A.基内菌丝上
B.气生菌丝上
C.匍匐菌丝上
D.附属菌丝上
25.食用菌丝区别于霉菌菌丝的主要特征是( B )正确
A.隔膜
B.锁状联合
C.菌丝分枝
D.菌丝体繁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