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选举和美国总统选举
美国政党与英国政党的区别

美国政党与英国政党的区别。
1美国政党的产生是与总统的竞选相联系的,也是为总统竞选服务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是同选举权的扩大紧密相连的。
可以说,美国总统的竞选造就了美国的政党,美国选举权的扩大,则推动了美国政党的发展。
共和党和民主党完全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进程。
大约2/3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甚至那些正式宣称自己是无党派者也都有党派倾向,并表现出相当高的党派忠诚。
自从1828年和1854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成立,至今美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上就是这两个政党轮流执政。
由于美国的选举人团的选举制度,也在客观上抑制了第三党的出现。
2美国政党的内部组织十分松散,在党内团结上表现出相当低的水平,没有严格遵守的一套思想体系或政策目标,党内权力结构分散。
是不是一个党的党员,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仰。
加入和退出全凭个人意愿,没有任何手续,所以也没有党的纪律的约束。
在美国的政治传统中,是先有州权,然后才有联邦权力的。
在美国形成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大于联邦权力状况,各个州有自己的法律,自己选择怎样推选其选举人的制度,政府的领导人由各州人民自己选举,实行高度自治。
与此相适应,在社会中则存在着崇尚个人自由的风尚。
他们既然反对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对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人民权利的侵犯,当然也不会去追求一个集权式的政党的组织形式,即使他们有时为此要付出较高的社会组织成本。
从美国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是与总统选举分不开的。
这使得美国的政治是“以候选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党为中心”。
与许多国家的政党不同,美国政党中产生参加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不是由该政党组织控制的,也不是仅仅由该党党员投票决定的,而是由选民最终决定谁将获得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提名,尤其是在总统候选人的初选中,更是如此。
3政党之争存在于联邦和州一级的政治机构中,在州以下的地方政府中,政党的色彩比较淡漠。
美国的政党是应总统选举的需要而产生的。
随着选举的扩大,需要有一种组织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选民组织动员起来,政党的作用随之也扩大了。
美国共和制

一、联邦宪法制定和新体制的确立
北美13个殖民地
邦联制
美国成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 所谓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 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 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 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员拥
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集中行使的政 府权力极为有限。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 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 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行政 机构的无权。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目 国 是 谁 家 产生方式 元 有无任期 首 有无实权 政 首脑是谁 府 如何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项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总统 国王 选民选举产生 世袭 任期制 终身制 有 无 总统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总统 议会
• 相同: • 资本主义代议制:议会行使立法权,对政 府有一定的监督权 • 分权制衡原则 • 主权在民,保护私有财产 • 法制,强调法律面前平等。
州权主义的顶峰——美国内战
缺销售市场 缺工业原料 缺自由劳动力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
矛盾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输出棉花、 工业原料
输入工业品
占有大量劳动力
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 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 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前进,而从不倒退;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 罕见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 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 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 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 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 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 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 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 为时,得以议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 之可弹劾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 美国宪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4分) • (2) 请指出材料中两部宪法所反映的共同原则,并根据材料 一中的美国宪法的内容来具体说明这种原则的内容。(7分) • (3) 两部宪法关于总统的权力的规定有何不同?请根据中国 当时的情况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4分)
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政体的异同

中、英、美、德政体的异同——11级思政2班黄家乐 110301208国家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当代政治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政体。
譬如,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英国是议会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德国是议会共和制。
当今中、英、美、德的政体均为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均由法律形式确立,且均为了达到权力制衡以实现不同政治派别的利益,适合国家国情,促进了国家发展。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无产阶级国家的一种政体;而英国的议会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德国的议会共和制均属于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类型。
美国政府对总统负责;而英国,德国,中国政府是对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英国的女王、德国总统和中国的国家主席均为虚位元首,无实权;而美国总统拥有实权。
英国女王实行世袭制;而美国总统,德国总统和中国的国家主席均由选举产生。
美国的权力中心为总统;而英,德,中的权力中心为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代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成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权力中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代表国家主持国事活动、颁布法律、会见外宾,对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代表,任期五年,最多可连续任职两届。
国务院总理是政府首脑,是中国最高行政长官,领导中央人民政府。
议会君主立宪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
英国的议会是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
英国两党制和美国历届总统

辉格党Whigs托利派Tories改革党Radical Party英国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英国自由党Liberal Party爱尔兰议会党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英国工党Labour Party英国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英国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sThe English two-party system 英国两党制英国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英国工党Labour Party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 Party )The American two-system 美国两党制美国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United States美国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United States英国政党: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尔士民族党(Plaid Cymru) 以及北爱尔兰一些政党如:北爱尔兰统一党(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统一党(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会民主工党(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党(Sinn Fein)中: Communist Party 共产党英国两党轮流执政的年代表1924年以前的英国一直是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1923年大选中保守党失败,工党获得比自由党更多的席位。
托利党(Tory)后来演变成保守党(Conservative)辉格党(Whig)后来演变成自由党(The Freedom Party)工党(Labour)英国工党成立于1900年2月27日英国历任首相列表罗伯特·沃波尔1721年04月04日-1742年02月11日辉格党威尔明顿伯爵1742年02月16日-1743年07月02日辉格党亨利·佩尔汉姆1743年08月27日-1754年03月07日辉格党纽卡斯尔公爵1754年03月16日-1756年11月16日辉格党德文郡公爵1756年11月16日-1757年06月25日辉格党纽卡斯尔公爵1757年07月02日-1762年05月26日辉格党比特伯爵1762年05月26日-1763年04月16日托利党乔治·格兰维尔1763年04月16日-1765年07月13日辉格党白金汉侯爵1765年07月13日-1766年07月30日辉格党查塔姆伯爵(老皮特)1766年07月30日-1768年10月14日辉格党格拉夫顿公爵1768年10月14日-1770年01月28日辉格党诺斯勋爵1770年01月28日-1782年03月22日托利党白金汉侯爵1782年03月27日-1782年07月01日辉格党谢尔本伯爵1782年07月04日-1783年04月02日辉格党波特兰公爵1783年04月02日-1783年12月19日托利党/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小皮特1783年12月19日-1801年03月14日托利党亨利·埃丁顿1801年03月17日-1804年05月10日托利党小皮特1804年05月10日-1806年01月23日托利党格伦维尔勋爵1806年02月11日-1807年03月31日Whig/Ministry of All the Talents(联合内阁)波特兰公爵1807年03月31日-1809年10月04日托利党斯潘塞·帕西瓦尔1809年10月04日-1812年05月11日托利党利物浦伯爵1812年06月09日-1827年04月10日托利党乔治·坎宁1827年04月10日-1827年08月08日托利党戈德里奇子爵1827年08月31日-1828年01月22日托利党威灵顿公爵1828年0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托利党格雷伯爵1830年11月22日-1834年07月16日辉格党墨尔本子爵1834年07月16日-1834年11月17日辉格党威灵顿公爵1834年11月17日-1834年12月09日保守党罗伯特·皮尔爵士1834年12月10日-1835年04月18日保守党墨尔本子爵1835年04月18日-1841年08月30日辉格党罗伯特·皮尔爵士1841年08月30日-1846年06月30日保守党约翰·罗素勋爵1846年06月30日-1852年02月23日辉格党德比伯爵1852年02月23日-1852年12月19日保守党阿伯丁伯爵1852年12月19日-1855年02月06日Peelite/联合内阁帕尔姆斯顿子爵1855年02月-06日1858年02月20日辉格党德比伯爵1858年02月20日-1859年06月12日保守党帕尔姆斯顿子爵1859年06月12日-1865年10月18日自由党罗素伯爵1865年10月29日-1866年06月28日自由党德比伯爵1866年06月28日-1868年02月27日保守党本杰明·迪斯雷利1868年02月27日-1868年12月03日保守党威廉·格莱斯顿1868年12月03日-1874年02月20日自由党本杰明·迪斯雷利1874年02月20日-1880年04月23日保守党威廉·格莱斯顿1880年04月23日-1885年06月23日自由党索尔兹伯里侯爵1885年06月23日-1886年02月01日保守党威廉·格莱斯顿1886年02月01日-1886年07月25日自由党索尔兹伯里侯爵1886年08月03日-1892年08月15日保守党威廉·格莱斯顿1892年08月15日-1894年03月05日自由党罗斯贝利伯爵1894年03月05日-1895年06月25日自由党索尔兹伯里侯爵1895年06月25日-1802年07月12日保守党亚瑟·贝尔福1902年07月12日-190年12月05日保守党亨利·坎贝尔-班内南爵士1905年12月05日-1908年04月07日自由党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1908年04月07日-1916年12月07日自由党大卫·劳合乔治1916年12月07日-1922年10月23日National Liberal/联合内阁安德鲁·伯纳尔·劳1922年10月23日-1923年05月22日保守党斯坦利·鲍德温1923年05月22日-1924年01月22日保守党拉姆赛·麦克唐纳1924年01月22日-1924年11月04日工党斯坦利·鲍德温1924年11月04日-1929年06月05日保守党拉姆赛·麦克唐纳1929年06月05日-1931年08月24日工党拉姆赛·麦克唐纳1931年08月24日-1935年06月07日National Labour/国民内阁斯坦利·鲍德温1935年06月07日-1937年05月28日保守党/国民内阁尼维尔·张伯伦1937年05月28日-1940年05月10日保守党/国民内阁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05月10日-1945年05月23日保守党/联合内阁温斯顿·丘吉尔1945年05月23日-1945年07月26日保守党/过渡政府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年0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工党温斯顿·丘吉尔爵士1951年10月26日-1955年04月06日保守党安东尼·艾登爵士1955年04月06日-1957年01月10日保守党哈罗德·麦克米伦1957年0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保守党道格拉斯-霍姆爵士1963年10月19日-1964年10月16日保守党哈罗德·威尔逊1964年10月16日-1970年06月19日工党爱德华·希思1970年06月19日-1974年03月04日保守党哈罗德·威尔逊1974年03月04日-1976年04月05日工党詹姆斯·卡拉汉1976年04月05日1979年05月04日工党玛格利特·撒切尔1979年05月04日1990年11月28日保守党唯一的女首相约翰·梅杰1990年11月28日1997年05月02日保守党托尼·布莱尔1997年05月02日2007年06月27日工党戈登·布朗2007年06月27日在任工党英国总统和国王(女皇)注: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

三军)
政府首脑
首相
首相
总统
总理
政 府 首 脑 产 生 方 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 皇帝任命
选举产生
总统经参议员同
式
意任命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首相
总统
总统和内阁
政 府 首 脑 与 议 会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权力很小,皇帝 总 统 经 参 议 院 同 总 统 与 内 阁 总 理
关系
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关 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意 不 对 国 会 负 责 ,共 同 对 议 会 负 责 ,
法国
议会
特点
君 主 虚 位 、专制主义 三权分立、议会共和、相 议会至上 与军国主 相互制衡 互牵制。
义色彩浓 厚,皇帝 权重
相似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有代表民意的议会;都实 之处 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处
的进程。
英国
不 国家
同
元首
元首 产生 方式
元首 的实 权
德国
美国
法国
英国 不 国 家 国王 同 元首
元 首 世袭 产生 方式
德国 皇帝
世袭
美国 总统
法国 总统
选举(选民 选举(参众两 间接选出) 院联席会议选
出)
元 首 无(象征性的国 有 ( 集 立 有(总揽行 有(名义上拥 的 实 家元首,职责多 法 、 行 政 、政权力,统 有很大的权力) 权 数是礼仪性的) 军 事 大 权 率海陆空三
英德美法四国政体比较
不同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的实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国王
皇帝
总统
总统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介绍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介绍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著名的英国政治家,曾作为自由党人四次出任英国首相,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他和保守党领袖本杰明·迪斯雷利针锋相对,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政治大戏,下面是由店铺提供的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去了解!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介绍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为英国的政治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面谈谈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简介: 格莱斯顿是经营贩卖奴隶商人之子,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随牧师学习,十三岁的时候上了伊顿公学,十七岁就考入了牛津大学。
在大学期间的课余之外,他还参加了各种讨论会,有“第一雄辩家”的称号。
他参加了很多的讨论会,可是最出众的是反对辉格党议会改革案的演讲,他对这个改革案做了严肃的演讲,对人们影响很大。
由于他反对改革案,所以他得到了托利党当权之一的人的赏识,非常支持他参加纽瓦克议会,最后他成了纽瓦克的议员,之后他又参加了改革后的第一届会议。
他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在早年的时候极力的维护托利党人贵族的利益,并反对犹太人人参与选举的权利以及反对不是自己国家教徒的人开放大学,非常支持托利党解放奴隶的决策,而且还在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里极力的维护英国的国教在爱尔兰的统治地位。
但是在托利党提出了一个对地主有利的财务预算方案,他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并批判这个方案,因而他逐步的脱离了托利党一派,而向自由派渐渐的靠近,但由于他的出色的表现成了自由党的领袖之一。
从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简介中可以看出格莱斯顿在政治上有十分出色的表现。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与伍德罗·威尔逊的联系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对英国的政治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而伍德罗·威尔逊曾是美国连任总统,对美国的政治也有极大的影响,那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与伍德罗·威尔逊他们两个人有什么关联呢?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各种讨论会和关于国家发展的议会,一生三次成为英国首相,他对于伍德罗·威尔逊逐渐参与政治也有这很大的影响,因为伍德罗·威尔逊一直把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当作心目中的偶像,这也为伍德罗·威尔逊逐渐走向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运作方式

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运作方式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它决定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运作机制。
不同的政治体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运作方式,这些差异往往反映了各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运作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受到宪法或法律限制的政治体制。
在君主立宪制下,国家的实际政治权力通常由内阁或首相行使。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英国国王或女王作为国家元首,主要承担礼仪性职责。
实际政治权力由首相和内阁行使。
英国议会由两院组成:下议院和上议院。
下议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议员主要由国王任命。
英国政府运作遵循民主、法治和分权原则。
西班牙西班牙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西班牙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同样承担礼仪性职责。
实际政治权力由首相和内阁行使。
西班牙议会由两院组成:众议院和参议院。
众议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议员由地方议会和直接选举产生。
西班牙政府运作遵循民主、法治和分权原则。
议会制是一种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的政治体制。
在议会制下,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德国是一个议会制国家。
德国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实际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德国议会由两院组成: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
联邦议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联邦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派。
德国政府运作遵循民主、法治和分权原则。
以色列以色列也是一个议会制国家。
以色列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实际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以色列议会由一院组成:以色列议会。
议会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以色列政府运作遵循民主、法治和分权原则。
总统制是一种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政治体制。
在总统制下,总统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同时担任国家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美国是一个总统制国家。
美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实际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美国国会由两院组成:众议院和参议院。
国会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首相和总统的区别

常留意新闻会发现,各国领导人的称呼有所不同,如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德国总理等,其实是由各国政治体制决定。
1. 君主立宪制代表国家:英国,日本英国因为资产阶级革命不够彻底,保留了君主即英国女王,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是最高的政治权威。
首相即内阁首席宰相,领导执政党以及内阁,掌握立法和行政权力。
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议院为王室贵族院,至今保留一定特权,而大多实权掌握在下议院(即平民院,选举产生),首相为下议院多数党党魁,因此对立法也有很大影响力。
在下议院,首相会参与法律制定的过程。
在行政方面,首相负责统筹所有政府部门和公务员队伍。
首相亦有权向王室提名其他内阁成员和国务大臣,可提出解散下议院的请求。
在首相和内阁的意见下,君主可行使其法定权力及特权,包括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司法人员和英国国教会的相关人员,以及颁授勳衔等。
由此可见,首相虽位列王室之下,但手执行政大权。
英国女皇同时也是英联邦成员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成员国领导人就职时需向英国女皇宣誓并获得任命。
3. 联邦制议会制代表国家:德国,印度德国为联邦制议会制共和国,总统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总理为政府首脑。
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定为战犯,从此退出政治舞台,德国效仿英国设立总统一职作为名义上国家元首,但实权掌握在政府首脑即总理手里,比如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她在2005年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联邦总理。
德国总理由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产生,再经联邦总统任命。
要注意的是,联邦总统不能拒绝任命总理。
而总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执政党的党魁。
4. 半总统半议会制代表国家:法国,俄罗斯法国、俄罗斯等国实行半总统半议会民主制国家。
在该体制下,总统与总理同时存在,且均有一定实权。
但总统具有更大权力。
总统可解散国民议会,组织全民大选,以及在国家非常时期採取必要措施的全面权力等;同时总统有权任命总理和批淮由总理提名的内阁成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两者的产生办法也非常不同。
英国首相是英国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自动当选。
而要成为下议院的多数党,需要全体议员在各自的选取努力拉票,民众的选票是投给该选区的候选人的,而并不是直接投给首相本人。
因此,选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理人进入议会,间接地选举产生了多数党和首相。
美国总统则由全美50个州的所有选民投票产生。
尽管近年来超级选举人票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基层选民无疑还是竞选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马上就要大选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美国各地疯狂走访、演讲、访问,目的就是为了争取选民。
因此,英国首相一旦在本党议员内部无法得到支持,就需要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因为首相的位子其实是本党其他议员们一起在各自的选区奋勇拼杀得到的。
美国总统则不同,即便党内有反对声音,也不必为此感到困扰,除非有相关法案需要递交到参众两院进行表决,这时候就需要和你的党内同仁们搞好关系了。
顺便提一下,英国首相在担任首相职位后依然是下议院议员,而美国总统则不是参众两院的议员。
最后,两者所入住的官邸也印证了两人身份的不同。
英国首相官邸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这里是历任英国首相的官邸。
每当有首相更替的时候,前一任首相都会收拾行囊从里面搬出,新任首相则会带着一家老小入住。
尽管首相府内时常也会举行重要活动,但是这并非是首相的办公地点。
白厅(Whitehall)是首相和内阁成员们最为经常的开会场所,这才是首相真正的办公地点。
在美国,如果你想竞选总统,一般需要先担任参议员、众议员、州长或者政府高层(偶尔也有军方高层)等职务。
党内的许多高层虽然作用巨大,但是在民众当中缺乏群众基础,很难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得到本党的提名。
像目前参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之前就担任过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的国务卿,而其他几位候选人也都有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经历,唯独“大嘴”特朗普没有任何资历,反而成为了本次美国总统大选的黑马。
所以,故事也是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
还要补充一点的是,无论英国首相还是美国总统,在这两个崇尚精英治国的国家,领袖的学历是非常关键的。
笔者曾经做过统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英国首相中,有超过90%都是毕业于牛津大学,包括现任首相卡梅伦,而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只有一位。
可见,要成为英国首相,有牛津或剑桥的学位是必要条件。
在美国同样如此。
近年来的几任总统也大多毕业于名校,现任总统奥巴马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小布什则毕业于耶鲁大学,克林顿更是学霸中的学霸,曾获“罗德学者”称号,在牛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取得博士学位(顺便还追到了老婆希拉里)。
当然,无论在哪个国家,好的教育背景都是成为国家领导人必不可少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