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结构和显示原理

合集下载

lcd屏原理

lcd屏原理

lcd屏原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排列来实现图像显示的平面显示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

下面是关于LCD屏幕的原理的参考内容。

一、基本原理1. 构造:LCD屏由两片平行的透明电极板组成,中间夹层有液晶分子。

每个液晶分子有一个极性主轴。

2. 分子排列:液晶分子具有两种排列方式,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取决于电场的作用。

当正常情况下,液晶分子处于扭曲排列状态。

3. 光的偏振性:液晶分子的扭曲排列会改变光的偏振性,使得光通过液晶分子的过程中会有相位差。

4. 电场作用: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屏上时,电场会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改变光的偏振性。

5. 偏振板:液晶屏上的偏振板可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液晶屏夹层的两侧分别有两片偏振板,它们的振动方向垂直,只有当两个偏振面的方向平行时,光才能够通过。

二、液晶屏的工作原理1. 无电压状态下:当没有电场作用时,液晶分子扭曲排列,不会改变光的偏振性,光无法通过第二片偏振板,显示器呈现黑色。

2. 施加电压: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排列发生改变,光的偏振性也会发生改变。

- TN(Twisted Nematic)液晶:液晶分子在无电场时呈螺旋排列,施加电场后,液晶分子变直,光能够通过。

根据电场的不同强度,液晶分子的排列也不同,显示的颜色也会有所变化。

-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液晶:增加了螺旋角度,可以使得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更大的变化,显示效果更加明显。

- IPS(In-Plane Switching)液晶:液晶分子的排列与面板平行,可以提供更大的视角范围和更好的色彩还原。

3. 光源:液晶屏幕背部通常还有一片或多片光源,如冷阴极荧光灯或LED灯条,它们提供背光以增强显示效果。

三、液晶屏的优势1. 能耗较低:与传统显像管显示器相比,液晶屏幕的功耗较低,可显著减少能量消耗。

lcd的显示原理

lcd的显示原理

lcd的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定向调整和光的透过和阻挡来实现的。

LCD由液晶层、透明导电层、偏
振镜和背光源等部分组成。

液晶分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扭曲态和平行态。

在没有外界电场作用时,液晶分子呈现扭曲态。

当外界电场作用于液晶分子时,液晶分子会发生定向调整,呈现平行态。

液晶面的定向调整会改变光的通过程度,从而产生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器中有两层平行的偏振镜,它们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当液晶分子呈现扭曲态时,偏振光通过液晶后,其偏振方向会遭到旋转。

因此,旋转后的偏振光在第二层偏振镜上无法通过,从而显示为黑色。

当液晶分子呈现平行态时,偏振光通过液晶后的偏振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可以在第二层偏振镜上透过。

在液晶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加上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扭曲程度,从而调整液晶的定向状态。

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从扭曲态变为平行态,偏振光可以透过液晶显示器,显示为亮色。

相反,当电压去除时,液晶分子恢复到扭曲态,偏振光无法透过液晶显示器,显示为暗色。

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器中的光源,用来照亮显示区域。

背光源可以是冷阴极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光经
过液晶和偏振镜的调整后,显示出所需的图像和颜色。

综上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分子的定向调整和光的透过和阻挡来实现显示效果。

液晶屏幕的电场作用改变了液晶分子的定向状态,而偏振镜则调整了通过的光线方向,最终显示出所需的图像和颜色。

LCD结构及显示原理

LCD结构及显示原理

LCD结构及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采用液晶材料作为显示介质的平面显示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LCD的结构和显示原理。

一、LCD结构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增宽基板:液晶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和透明电极等元件放置在增宽基板上。

增宽基板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2.前段板:位于增宽基板的前侧,主要涉及颜色滤光片和像素电极。

3.后段板:位于增宽基板的后侧,主要涉及液晶分子和对应的驱动电路。

4.密封剂:用于将前段板和后段板固定在一起,并且防止进入空气和水分。

5.液晶材料:液晶材料位于前段板和后段板之间,作为显示介质。

二、LCD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性质以及电场的驱动。

液晶分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液体和固体的特性。

液晶显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偏振:液晶显示屏的前段板和后段板上分别设置了交错放置的偏振片,第一个偏振片可将光线只允许通过一个方向的振动,而第二个偏振片则将只允许满足特定条件(如振动方向与第一个偏振片相同)的光通过。

2.像素控制:液晶分子是具有排列结构的,通过电场的控制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光线通过液晶材料的能力。

液晶材料可以分为向列或平行两种排列方式。

3.光调节:当液晶分子以不同排列方式存在时,从后段板上发出的光与前段板上的彩色滤光片交互后会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不同的光亮度和颜色。

通过上述的步骤,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图像和颜色。

液晶显示屏有许多优点,包括薄、轻、视角大、耗电低等。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屏、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在未来的发展中,液晶显示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颜色表现和能耗等方面的性能,使得液晶显示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原理

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原理

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原理一、LCD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1.背光模块:背光模块提供背光照明,使屏幕能够显示清晰的图像。

蓝光LED或冷阴极荧光灯通常用于较早期的液晶显示器中。

近年来,LED 背光逐渐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提供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色域和更节省能源的效果。

2.隔离层:隔离层位于背光模块和液晶层之间,主要用于防止背光透过液晶层而发生混合。

3.液晶层:液晶层是整个LCD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分,它由一层或多层液晶材料构成。

液晶材料是一种能够根据电场的变化而改变透明度的物质。

液晶分为垂直(VA)、扭曲向列(TN)和平弯屏(IPS)等几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4.导电玻璃:导电玻璃被涂覆在液晶层两侧,用于导电和控制液晶分子的方向。

液晶分子的方向是根据电流流向决定的,导电玻璃上的导电薄膜能够产生电场,通过改变电场的方向和强度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5.粘结剂:粘结剂用于粘结导电玻璃和液晶层。

6.偏振片:偏振片是液晶显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会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偏振片能够使光线按照预定的方向通过液晶层,并生成所需的图像。

7.透光基板:透光基板位于整个结构的最上方,它能够通过调整透光度来调节显示器的亮度。

二、LCD液晶显示器的原理1.液晶分子排列:液晶分子具有两种排列方式,即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没有电场作用于液晶分子时,它们会根据物质的特性自发排列成为平行或垂直排列。

这种排列方式不会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

2.电场对液晶分子的影响:当电场作用于液晶分子时,液晶分子会改变其排列方式。

具体而言,电场会使液晶分子重新排列成与电场方向平行或垂直的方式。

当液晶分子排列发生改变时,光线经过液晶层会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生成所需的图像。

3.色彩表现原理:液晶显示器通过改变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来调节图像中的亮度。

通过在显示器后面加入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可以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

LCD结构及显示原理

LCD结构及显示原理

Edge light Driver LSI Light diffuser Spacer Waveguide Prism Reflector
plate sheet
LCD 結构
LCD由三大組成部分構成: 玻璃基板、液晶、偏光片 ITO: 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 作為電极起上下
導通旳作用; ITO有阻值, 越厚其阻值越低; 框膠:形成密閉旳空間,供液晶注入; 間隙子:cell內間隙子,框間隙子,導電間隙子 液晶LC:有旋光性,與面板底色有關;
Sealant TFT Polarizer film
Color filter
Anisotropic conductor film
TAB Connection Control IC
Printed circuit board
Protective film
Common electrode Alignment film Liquid crystal Capacitor Display electrode Polarizer
后者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LCD分類
利用電光效應制作旳常用旳液晶顯示器大致有下列﹕
★ TN-LCD是Twist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y旳 簡稱﹐即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扭曲角為90°。
★ STN-LCD是Super Twist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y旳簡稱﹐即超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扭曲角不 是180 °〜270 °之間
透射式
反射式
半反半透式
近晶相液晶又稱層列型液晶
近晶相液晶是由棒狀或條狀旳分子組成﹐分子 排列成層﹐層內分子長軸相互平行﹐其方向能 够垂直于層面﹐或與層面成傾斜排列。因分子 排列整齊﹐其規整性接近晶體﹐具有二維有序 性,粘滯系數大。其分子結構如下圖﹕

lcd知识点

lcd知识点

lcd知识点一、LCD的定义和原理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使用液晶材料作为显示元件的平面显示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取向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和阻挡,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二、LCD的结构1. 前置板: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机械强度。

2. 后置板:与前置板相对,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3. 液晶层:位于前后两个玻璃板之间,由液晶分子组成。

4. 色彩滤光片:位于前置板与液晶层之间或后置板与液晶层之间,用于调节透过光线的颜色。

5. 光源:提供背景光,常用的有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

三、LCD的分类1. TN型液晶显示器:采用扭曲向列(TN)模式,在价格上较为便宜,在反应速度上较快,但视角较窄。

2. IPS型液晶显示器:采用广视角IPS技术,在色彩还原和视角上表现出色,但价格较高。

3. VA型液晶显示器:采用垂直对齐(VA)技术,在对比度和黑色表现上优秀,但价格较高。

四、LCD的优缺点1. 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2)功耗低,发热少;(3)分辨率高,显示效果好;(4)无闪烁、无辐射、无眩光。

2. 缺点:(1)视角窄,易出现颜色失真;(2)黑色表现不如CRT;(3)价格相对较高。

五、LCD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屏幕花屏或闪屏:检查数据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并重新插拔一下;若仍然存在问题,则可能是硬件故障。

2. 显示模糊或失真:调整分辨率和刷新率;若仍然存在问题,则可能是驱动程序或显卡故障。

3. 屏幕死点或亮点:检查是否有灰尘或污渍;若仍然存在问题,则可能是液晶层故障。

六、LCD的选购要点1. 分辨率:越高越好。

2. 视角:IPS型液晶显示器视角较广。

3. 对比度:越高越好,一般不低于1000:1。

4. 反应速度:TN型液晶显示器反应速度较快。

5. 色彩还原:IPS型液晶显示器色彩还原较好。

6. 接口类型:HDMI接口支持高清视频传输,DP接口支持4K分辨率。

lcd组成结构

lcd组成结构

lcd组成结构LCD组成结构LCD,全称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平面显示技术。

它以其薄、轻、省电的特点,成为了现代电子产品的主要显示屏幕。

那么,LCD是如何构成的呢?下面将从组成结构的角度来介绍LCD的构造。

一、液晶分子层LC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图像显示。

液晶分子层是LCD的核心部分,它由两层平行排列的玻璃基板构成。

这两层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可以根据外界电场的作用而改变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分子层的构成使得LCD能够实现在不同电压下的光的透射与阻挡,从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二、偏振片液晶分子层之上和之下分别安装有两片偏振片。

偏振片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它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通过,而将其他方向的光阻挡。

在液晶显示器中,顶部的偏振片的方向与底部的偏振片的方向垂直,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透过液晶分子层后的光能够通过底部的偏振片。

三、背光源液晶分子层和偏振片之间还需要一个背光源来提供光源,使得液晶分子层中的图像能够被照亮。

背光源通常是一种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是LED灯。

背光源的光线通过液晶分子层后,会受到液晶分子的控制,从而形成图像。

四、驱动电路液晶分子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是通过电场来控制的,所以需要一套驱动电路来给液晶分子层施加电场。

驱动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五、控制器和接口液晶显示器的控制器和接口是用来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的。

控制器和接口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来控制液晶分子的状态,从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六、辅助材料除了上述的核心组成部分外,LCD还包括一些辅助材料,如保护层、滤光片等。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保护LCD的核心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改善显示效果,提高图像的质量。

LCD的组成结构包括液晶分子层、偏振片、背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器和接口,以及辅助材料等。

LCD显示屏的原理和应用

LCD显示屏的原理和应用

LCD显示屏的原理和应用1. LCD显示屏的基本原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平面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LCD显示屏的原理基于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电场控制效应,通过电场控制液晶材料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图像显示。

LCD显示屏由多个像素组成,每个像素包含一个红、绿、蓝三个亚像素。

LC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步骤:通过横向的彩色滤光片和纵向的铜线排列形成液晶像素,然后通过上下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的液晶材料控制液晶的排列状态。

具体来说,LCD显示屏内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液晶层:液晶层由液晶分子组成,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排列能力,能够根据电场的控制改变排列状态。

•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用于吸收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叠加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的光来显示不同的颜色。

•导电层:导电层通常由透明的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用于在液晶层上建立电场。

•后光源:后光源用于照亮液晶层,常见的后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背光等。

液晶显示屏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调节通过液晶层的光的穿透程度,实现亮暗的变化,进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2. LCD显示屏的应用由于LCD显示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视角广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2.1 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手机和平板电脑:LCD显示屏是手机和平板电脑最常用的显示技术,为用户提供清晰、细腻的观看体验。

•电视和显示器:LCD技术在电视和显示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供更真实、高清的视觉效果。

•数码相机:LCD显示屏在数码相机中作为即时预览和参数调节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观察拍摄结果。

•游戏机和手持游戏机:LCD显示屏作为游戏机的显示输出设备,给予用户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2.2 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应用•仪器仪表:LCD显示屏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数据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雙折射﹕當自然光射在各向異性介質上時﹐除反射光線外﹐一般還存在兩條折射 光 線﹐尋常光(o光)和非尋常光(e光)。對于向列相液晶這種單軸晶體而言﹐e光的折射率隨光的傳播方向 與光軸間的夾角有關﹐當傳播方向與光軸重合時﹐e光的折射率與o光的折射率相等為no。 所以﹐一般來說﹐一個入射光既可產生尋常光﹐又可產生非尋常光﹐這種現象 就是雙折射。但當入射光和分子軸的方向一致時﹐則不產生非常光。 4.3 旋光性﹕ 直線偏振光沿晶體光軸方向傳播時﹐其振動面發生旋轉的性質。 4.4 光在液晶中的傳播﹕ 因液晶的光學各向異性﹐光在液晶中的傳播有如下特點﹕ 1) 入射光沿分子偶極矩n的方向發生偏轉。由于n∥ > n⊥,因此入射光中平行n方向的速 度大于垂直于n方向的光速。 2) 入射的偏光狀態及偏振光方向發生變化。 3) 入射的左旋或右旋偏光產生對應的透過或反射。 對于扭曲向列液晶﹐液晶分子扭曲排列的螺矩P遠遠大于 入射光波長λ ﹐光以平行于分子軸的偏振方向入射﹐則并以平行于 出口處的分子軸的偏振方向射出。光以垂直于分子軸的偏振方向入 射﹐則并以垂直于出口處的分子軸的偏振方向射出。 當以其他線偏 振光方向入射時﹐則根據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的位相差 wd(n∥ - n⊥)/c的值,以橢圓﹑圓或直線偏振狀態射出。
T T
Uth
Usat
U
Uth
Usat
U
5.4.3 陡度因子(γ)﹕衡量電光曲線變化的陡峭程度。它是液晶顯示器用于大信息量的一個 重要參數﹐陡度因子(γ)越大﹐顯示信息量越大。(γ
=U90/U10)
5.5 液晶器件響應時間﹕ 5.5.1 人眼對變化圖像的反應時間是几十毫秒﹐故顯示圖像的變化對外加信號電壓變化的響 應不可低于此速度。在液晶顯示方面﹐常用三個參數來表征響應時間﹕延遲時間 td﹐上升時間tr﹐下降時間tf. 對TN液晶而言﹐ 決定響應時間的因素主要是液晶的粘滯系數﹐盒厚﹑液晶的彈性常數和介電常數等。 降低液晶的粘滯參數和盒厚能顯著提高響應速度。在STN中﹐必須加入手性劑﹐但手 性劑的加入﹐可引起液晶粘滯系數的增大﹐所以慎重考慮手性劑的加入量。 響應特性﹕電壓驅動信號變化時﹐液晶顯示單元作相應轉變所需的時間。
內容﹕ 1. 2. 3. 4. 5. 6. 7.
液晶顯示器的優點 液晶顯示器的基本結構 LC材料及其物性 液晶的光學基礎 液晶顯示器件的電光特性 LCD顯示原理 思考題﹕
1.
其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下﹕
液晶顯示器的優點﹕
自1888年奧地利植物學家萊尼茨爾(F.Reinitzer)發現LC以來﹐已有100多年歷史﹐但LCD真 正形成產業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并至今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大有取代CRT霸主地位之勢。
液晶的折射率大小與分子結構(其中與分子極化度的影響很大)﹐波長及溫度有關。 1) 折射率與分子極化度的關系﹕ (ne2- no2 )/ (n2+2)=4/3πρ(ae- ao) 極化度變小﹐ ne, no, Δn都減小 。 2) 在可見光區﹐ no一般在1.52左右。當波長增加時﹐ no 逐步下降﹐直到紅外線區才趨緩
A) 平面型顯示﹐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 B) 低電壓(2~5V)﹐微功耗,工作電流几個微安。 C) 壽命長﹐一般 在5萬小時以上或5~10年﹐以工作電流大于原來的2倍為准。 D) 被動顯示﹐不怕光沖刷﹐外界光越強﹐顯示的內容越清晰。 E) 易驅動﹐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結合。
F) 無輻射﹐對人體無害﹐不易使眼睛疲勞。(CRT輻射相當嚴重。據醫學表明﹐每天用電腦
和。
3) 當溫度上升時﹐ no稍有增加﹐比較顯著的增加出現在靠近清亮點時﹐但ne卻下降。溫 度超過清亮點時﹐ ne= no。 Δn的大小對液晶顯示器的影響很大﹐為得到較寬的視角﹐液晶材料的光學各向異性 Δn與盒厚d相匹配﹐使之符合Δnd ≧λ/2. (λ=光波長)。 Δn小﹐則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大﹐但要求采用 厚的液晶盒﹐否則會出現采虹。但增大盒厚﹐則器件的響應速度變慢。經計算可知﹐在人視角響應峰 值波長λ=550um下﹐ 當Δnd=0.5, Δnd=1.0和Δnd=1.5時﹐不會出現彩虹。
4. 液晶的光學基礎﹕
4.1 偏振光﹕ 定義﹕ 光波的電振動相對于傳播方向具有不對稱性的光。 偏振狀態﹕光波在與傳播方向垂直的二維空間里電矢量E有各種各樣的狀態﹐這種狀態 稱為光的偏振狀態。 常見的分為如下五種﹕ 1) 自然光 2)直線偏振光 3)部分偏振光 4)圓偏振光 5) 橢圓偏振光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自然光﹑直線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 4.1.1 自然光﹕ 以光的傳播方向為對稱軸﹐電振動對傳播方向具有對稱性的光波。 用檢偏器檢驗時﹐隨著檢偏器透射軸方向的轉動﹐透射 光的強度保持不變。 4.1.2 直線偏振光﹕光在傳播過程中﹐其電矢量E的振動始終保持在一確定的平 面內﹐且電矢量E在與傳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是一條直線。用檢偏器檢驗時﹐檢偏器透射軸方 向每轉動90度﹐透射光的強度出現一次極大和一次消光。 4.1.3 圓偏振光﹕光在傳播過程中﹐其電矢量E在波面內運動的特點是其瞬時值 的大小不變﹐方向以角速度w勻速轉動﹐即電矢量的端點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內的軌跡為一個圓。 4.1.4 橢圓偏振光﹕光在傳播過程中﹐其電矢量E在波面內運動的特點是其瞬時 值的大小作 有規律的變化﹐方向以角速度w勻速轉動﹐即電矢量的端點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內的 軌跡為一個橢圓。用檢偏器檢驗時﹐檢偏器透射軸方向轉動90度﹐透射光的強度從一次極大變為一次 極小﹐再轉動90度則從極小又變為極大﹐沒有消光位置。
θ
眼睛
評價液晶顯示器的視角特性﹐常采 用全視角等對比度曲線。
12H
15
12H 9H
9H
15 10 5
10 5 5 5 10 15 10 15
3H
3H 6H
全視角等對比度曲線
6H
5.4 閾值電壓和飽和電壓﹕
5.4.1 閾值電壓(Uth)﹕液晶顯示器顯示部分亮度(光透過率或反射率)的變化達到最大變化量 的10%時所施加的驅動電壓有效值(Uth)。 閾值電壓(Uth)與P液晶的介電各向異性(Δ ε )和彈性常數(K11/K22/K33)有關,與盒厚無關。 表達式(Uth)=π Sqr{(K11+(K33-K22)/4)/ε 0 /Δ ε} 低于此電壓時﹐器件的電光特性只有微小的變化﹐高于此值時﹐透光率顯著變化。 5.4.2 飽和電壓(Usat):液晶顯示器顯示部分亮度(光透過率或反射率)的變化達到最大變化量的 90%時所施加的驅動電壓有效值(Usat); 其電光曲線見下圖﹕
3.3.3 液晶的彈性常數(K11/K22/K33)﹕
液晶的彈性常數是描述液晶分子彈性形變的物理量,與液晶器件的占空比﹑閾值電壓﹑響應 時間密切相關。通常有三個彈性常數﹐即彎曲彈性常數(K33)﹑扭曲彈性常數(K22)﹑展曲彈性常數 (K11) ﹐液晶的彈性常數一般在10-11~ 10-12 N之間﹐比一般的彈性體小很多。因此液晶分子排列很容易受 電場﹑磁場﹑和應力等外場的影響使原有的基態發生畸變。
3.3.4. 液晶的粘滯系數η﹕
向列相液晶的粘滯系數相當復雜﹐通常廠家只用體積粘滯系數來表征液晶的粘滯特性。經 實驗可知﹐液晶粘滯系數與活化能﹑溫度有關。 關系式為η =η oexp(-E/ kT )
η o﹕比例常數﹐ E: 活化能
T: 溫度
k: 玻耳茲曼常數
在相同溫度下﹐低活化能的液晶材料具有低的粘滯系數。從經驗得出﹐ 1) 由多環或長鏈分子組成的液晶﹐其粘滯系數相對增大。 2) 一般介電常數各向異性(Δ ε )大的液晶﹐比Δ ε 小的粘滯系數大。 3) 官能團在分子中的位置會影響液晶的粘滯系數。 從液晶顯示的角度來講﹐ Δ ε 越大越好﹐粘滯系數越小越好。但Δ ε 與閾值電壓有關﹐不能一 味追求Δ ε 大的材料。 溫度對液晶的粘滯系數影響最大﹐一般來講﹐溫度每升高10℃,粘滯系數就減小一倍。因 此在低溫環境下﹐液晶的粘滯系數增大﹐導致響應速度變慢﹐這嚴重限制了LCD的工作溫度范圍。
N N
等。
C/C’為側向基團﹐在顯示用液晶材料中很少見。
3.3 液晶的應用物理特性(以向列相液晶為例)﹕
3.3.1 液晶的介電各向異性(Δ ε )﹕液晶材料的最基本電參數。決定液晶分子在電場中的行為. 因液晶分子是極性分子﹐沿長軸和短軸方向表現不同的空間各向異性。 ε (平行)--ε (垂直) 可正可負。取決于液晶分子永久偶極矩和分子長軸間夾角的大小。 當Δ ε >0時﹐液晶分子沿電場方向取向(p型)﹔當 Δ ε <0時﹐液晶分子垂直電場方向取向(n型)﹐ 在LCD驅動中決定閾值電壓(Vth)和響應速度。在低頻電場中﹐混合液晶介電各向異性具有加 和性。但在高頻電場中﹐由于永久偶極矩的變化跟不上電場的變化﹐所以ε (平行)可能小于ε (垂直)使 介電各向異性<0。這一點是雙頻驅動的基礎。
Δ ε =
3.3.2 液晶的雙折射性﹕
液晶是一種各向異性物質﹐在光學是類似于單軸晶體﹐其光軸沿著液晶的指向矢方向﹐所 以光在液晶中傳播時會發生雙折射(birefringence),但當入射光方向與分子軸方向平行時﹐則不產生非 常光。我們把不產生雙折射的方向軸稱為光軸。 對于向列相液晶﹐當光在液晶中傳播時﹐若非常光折射率(ne)大于尋常光折射率(no),這表 明光在液晶中傳播的速度存在ve< vo,即尋常光的傳播速度快﹐這種液晶在光學上稱為正光性材料。 如果液晶的光軸用指向矢描述時﹐ 有n∥= ne, n⊥= no, Δn(折射率各向異性)= n∥- n⊥= ne- no 而膽甾相液晶的光軸同螺旋軸平行﹐而與分子軸垂直﹐非常光的折射性小。即ne< no﹐光在這種材料 中傳播時﹐非常光傳播速度快﹐即ve> vo﹐所以膽甾相液晶及大部分溶致液晶是負光學材料。
5. 液晶顯示器件的電光特性﹕
5.1 電光響應特性﹕ 液晶顯示器的相對透光率隨外加信號電壓變化的特性。 5.2 對比度(Cr)﹕在恆定的照明條件下﹐液晶顯示器件顯示部分的亮態與暗態亮度之比,也即 顯示狀態與非顯示狀態的相對透光率之比值﹐或在亮態與暗態下光電轉換器的輸出電壓 比。 表達式為﹕ Cr=Te/Td=Ue/Ud 對比度Cr代表顯示圖像的清晰程度﹐一般當Cr>=5時﹐便可清楚的顯示圖像。 對比度隨著視角的變化而變化。 5.3 視角(θ) ﹕在保持一定的對比度條件下﹐觀察方向與液晶顯示器件法線所成的夾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