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膜氧化铟锡ITO

合集下载

ITO薄膜基础知识

ITO薄膜基础知识

ITO薄膜基础知识一、ITO薄膜的概念ITO薄膜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

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

因此,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在增强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红外。

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二、ITO薄膜的应用ITO薄膜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达95%以上,对红外光的反射率70%,对紫外线的吸收率≥85%,对微波的衰减率≥85%,导电性和加工性能极好,硬度高且耐磨耐蚀,因而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高技术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用途有:(一)用于平面显示ITO薄膜的透明导电性及其良好的电极加工性能,所以它作为液晶显示器用的透明电极获得高速发展,约占功能膜的50%以上,例如液晶显示(LCD)、LED、电致发光显示(ELD)、电致彩电显示(ECD)等。

随着液晶显示器件的大面积化、高等级化和彩色化,LCD将超过CRT 成为显示器件中的主流产品。

因而ITO 薄膜主要用于高清晰度的大型彩电、计算器、计算机显示器、液晶和电子发光屏幕等。

(二)用于触摸屏目前市场上,使用ITO材料的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最为广泛。

1、电阻式触摸屏薄的ITO透明性好,但是阻抗高;厚的ITO材料阻抗低,但是透明性会变差。

在PET聚脂薄膜上沉积时,反应温度要下降到150度以下,这会导致ITO氧化不完全,之后的应用中ITO会暴露在空气或空气隔层里,它单位面积阻抗因为自氧化而随时间变化。

这使得电阻式触摸屏需要经常校正。

电阻式触摸屏的多层结构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对于手持设备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来弥补透光性不好的问题,但这样也会增加电池的消耗。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

2、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也需要使用ITO材料,而且它的功耗低寿命长,自从Apple推出iPhone后,友好人机界面、流畅操作性能使电容式触摸屏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各种电容式触摸屏产品纷纷面世。

ITO薄膜简介与产品介绍

ITO薄膜简介与产品介绍

ITO薄膜简介与产品介绍1. ITO薄膜简介1.1 什么是ITO薄膜?ITO薄膜是一种具有透明导电性能的材料,其中ITO指的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的缩写。

该薄膜具有高透过率和低电阻率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显示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等领域。

1.2 ITO薄膜的制备方法常见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包括物理蒸镀法和化学溶胶-凝胶法。

物理蒸镀法利用高纯度的ITO靶材,通过真空蒸发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而化学溶胶-凝胶法那么是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响生成ITO凝胶,再通过烧结得到薄膜。

2. ITO薄膜的特性2.1 高透过率ITO薄膜具有高透过率的特性,可在可见光频段保持较高的透过率。

这使得ITO薄膜在显示器等光学设备中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和文字显示。

2.2 低电阻率ITO薄膜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以实现电流的良好导电性能。

这使得ITO薄膜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中可以提供可靠的电流传输。

2.3 控制面阻抗通过调整ITO薄膜的厚度和微观结构,可以控制其面阻抗。

这对于触摸屏等电容式传感器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实现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触摸体验。

2.4 抗氧化性能ITO薄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这使得ITO薄膜在高温工艺和特殊环境下的应用具有优势。

3. ITO薄膜产品介绍3.1 ITO玻璃ITO玻璃是将ITO薄膜沉积在玻璃基底上形成的产品。

它具有高透过率、低电阻率和良好的平整度,被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光学设备中。

3.2 ITO膜ITO膜是将ITO薄膜沉积在柔性基底上形成的产品。

由于其柔性特性,ITO膜在可弯曲显示器、柔性电子产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3 ITO导电布ITO导电布是利用ITO薄膜材料覆盖在纤维布上形成的产品。

它可以在触摸屏、抗静电材料、导电纤维等领域发挥导电和抗静电的功能,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导电性能。

4. 结论ITO薄膜作为一种具有透明导电性能的材料,具有高透过率、低电阻率和良好的控制面阻抗等特性。

ito导电玻璃的原理与应用

ito导电玻璃的原理与应用

ito导电玻璃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ITO(Indium Tin Oxide),即氧化铟锡,是一种导电性能优良的透明氧化物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光电器件中。

ITO导电玻璃由氧化铟和氧化锡组成,具有高透光性、低电阻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触控屏、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2. 原理ITO导电玻璃的导电机理主要与其晶格结构和掺杂方式有关。

当ITO导电玻璃中的氧化铟和氧化锡以一定的比例掺杂后,会形成氧化铟锡合金,其中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3. 特点•高透光性:ITO导电玻璃具有高度透明的特点,透过率可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高清晰度显示设备的要求。

•低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的电阻率较低,一般在10-4~10-6 Ω·cm之间,能够提供较好的导电性能。

•良好的抗腐蚀性:ITO导电玻璃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4. 应用领域4.1 触摸屏技术由于ITO导电玻璃具有高透光性和低电阻率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触摸屏技术中。

ITO导电玻璃作为触摸屏的透明电极,能够实现用户对屏幕的单点或多点操作,为现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4.2 液晶显示器ITO导电玻璃也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材料之一。

在液晶显示器中,ITO导电玻璃作为背光源,能够提供足够的光源强度,同时通过驱动电压产生均匀的电场,使液晶与电子器件之间的作用力达到平衡,实现高清晰的图像显示。

4.3 太阳能电池ITO导电玻璃还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ITO导电玻璃作为电池的透明电极,能够增加光的穿透性,提高光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4.4 光电器件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ITO导电玻璃还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中,如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

由于ITO导电玻璃具有高透光性和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实现对光的高效探测与传导,因此在光电器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ito 氧化铟锡

ito 氧化铟锡

ito 氧化铟锡一、概述ito氧化铟锡的定义和应用领域ito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是一种无机非晶透明导电材料,主要由铟、锡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透明性,ITO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显示器件,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触摸屏等。

二、分析ito氧化铟锡的性能优势1.良好的导电性:ITO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降低电阻损耗,提高器件的能源效率。

2.优异的透明性:ITO薄膜的透明度较高,可达到90%以上,有利于光线的穿透和显示效果。

3.良好的耐热性:ITO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可承受高温环境,有利于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抗紫外线性能:ITO薄膜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性能,有利于保护器件免受紫外线损伤。

5.环保无毒:ITO材料环保无毒,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和环保应用。

三、探讨ito氧化铟锡在我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1.发展现状:我国ito氧化铟锡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产能逐年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2.产业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显示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ito氧化铟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对ito氧化铟锡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4.前景展望: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ito氧化铟锡材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此外,随着我国显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ito氧化铟锡材料在柔性显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ito氧化铟锡作为一种优异的导电透明材料,在我国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ito导电膜结构

ito导电膜结构

ito导电膜结构
ITO (Indium Tin Oxide) 是一种导电氧化物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LED等领域。

ITO导电膜结构通常如下:
1. 基底材料
ITO薄膜通常沉积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等基底上。

玻璃是最常见的基底,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较高的耐热温度。

2. ITO薄膜层
ITO是由铟(In)和锡(Sn)组成的透明导电氧化物。

它结合了良好的电导率和高透光性。

ITO薄膜一般采用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或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

3. 缓冲层或阻挡层
为提高ITO薄膜与基底的附着力,防止元素扩散,常在基底与ITO薄膜之间存在一个缓冲层或阻挡层,如氧化硅(SiOx)等。

4. 保护层
有时还会在ITO薄膜上沉积一层保护层,如氧化硅或氮化硅,以防止ITO受到机械损伤或化学腐蚀。

5. 电极层
在ITO薄膜上制作电极层,以与外电路连接。

电极材料通常是金属,如铝、钼等。

ITO导电膜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制备工艺、膜厚、掺杂浓度等参数。

优化这些参数可获得高透光率、低电阻率、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2024年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研究》范文

《2024年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研究》范文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ITO(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技术及其对光电特性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刻蚀液组成、刻蚀时间、刻蚀温度等参数对ITO薄膜刻蚀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刻蚀后薄膜的光电性能变化。

一、引言ITO透明导电薄膜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可见光透过性,在触摸屏、液晶显示、光电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为了满足不同器件的特定需求,常需要对ITO薄膜进行精确的图形化加工。

湿法刻蚀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ITO 薄膜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研究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工艺及其对光电特性的影响。

二、ITO透明导电薄膜概述ITO薄膜是一种以氧化铟(In2O3)为主要成分,掺杂锡(Sn)的透明导电材料。

其具有高导电性、高可见光透过率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的制造中。

三、湿法刻蚀工艺研究1. 刻蚀液的选择与配制:选择合适的刻蚀液是湿法刻蚀的关键。

常用的刻蚀液包括酸性和碱性溶液。

本文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和组成的刻蚀液对ITO薄膜刻蚀效果的影响。

2. 刻蚀参数的研究:实验研究了刻蚀时间、刻蚀温度等参数对ITO薄膜刻蚀效果的影响。

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ITO薄膜的精确图形化加工。

3. 刻蚀工艺的优化: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优化了刻蚀工艺流程,提高了刻蚀效率和刻蚀精度。

四、光电特性研究1. 光学特性:研究了湿法刻蚀后ITO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变化。

实验发现,合理的湿法刻蚀工艺能保持ITO薄膜的高可见光透过率。

2. 电学特性:通过测量薄膜的电阻率,研究了湿法刻蚀对ITO薄膜电导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度的湿法刻蚀可以减小ITO薄膜的电阻,提高其导电性能。

3. 表面形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湿法刻蚀后的ITO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刻蚀过程中薄膜表面的变化。

五、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工艺及其对光电特性的影响。

什么是ITO

什么是ITO

什么是ITO导电膜玻璃?提要: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透明导电膜玻璃,多通过ITO导电膜玻璃生产线,在高度净化的厂房环境中,利用平面磁控技术,在超薄玻璃上溅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的高技术产品。

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透明导电膜玻璃,多通过ITO导电膜玻璃生产线,在高度净化的厂房环境中,利用平面磁控技术,在超薄玻璃上溅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的高技术产品。

ITO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

因此,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在增强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红外。

ITO导电玻璃是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俗称ITO)膜加工制作成的。

液晶显示器专用ITO导电玻璃,还会在镀ITO层之前,镀上一层二氧化硅阻挡层,以阻止基片玻璃上的钠离子向盒内液晶里扩散。

高档液晶显示器专用ITO玻璃在溅镀ITO层之前基片玻璃还要进行抛光处理,以得到更均匀的显示控制。

液晶显示器专用ITO玻璃基板一般属超浮法玻璃,所有的镀膜面为玻璃的浮法锡面。

因此,最终的液晶显示器都会沿浮法方向,规律的出现波纹不平整情况。

在溅镀ITO层时,不同的靶材与玻璃间,在不同的温度和运动方式下,所得到的ITO层会有不同的特性。

一些厂家的玻璃ITO层常常表面光洁度要低一些,更容易出现“麻点”现象;有些厂家的玻璃ITO层会出现高蚀间隔带,ITO层在蚀刻时,更容易出现直线放射型的缺划或电阻偏高带;另一些厂家的玻璃ITO层则会出现微晶沟缝。

产品广泛地用于液晶显示器(LCD)、太阳能电池、微电子ITO导电膜玻璃、光电子和各种光学领域。

ITO导电膜的主要参数有:表面电阻、表面电阻的均匀性、透光率、热稳定性、加热收缩率、加热卷曲等。

其中光透过率主要与ITO膜所用的基底材料和ITO膜的表面电阻有关。

氧化铟锡ITO

氧化铟锡ITO

氧化铟锡氧化铟锡(ITO,或者掺锡氧化铟)是一种铟(III族)氧化物(In2O3) and 锡(I V族)氧化物(SnO2)的混合物,通常质量比为90% In2O3,10% SnO2。

它在薄膜状时,为透明无色。

在块状态时,它呈黄偏灰色。

氧化铟锡主要的特性是其电学传导和光学透明的组合。

然而,薄膜沉积中需要作出妥协,因为高浓度电荷载流子将会增加材料的电导率,但会降低它的透明度。

氧化铟锡薄膜最通常是用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或者一些溅射沉积技术的方法沉积到表面。

因为铟的价格高昂和供应受限、ITO层的脆弱和柔韧性的缺乏、以及昂贵的层沉积要求真空,其它取代物正被设法寻找。

碳纳米管导电镀膜是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

这类镀膜正在被Eikos发展成为廉价、力学上更为健壮的ITO替代品。

PEDOT和P EDOT:PSS已经被爱克发和H.C. Starck制造出来.PEDOT:PSS层已经进入应用阶段(但它也有当暴露与紫外辐射下时它会降解以及一些其他的缺点)。

别的可能性包括诸如铝-参杂的锌氧化物。

使用ITO主要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电子纸等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镀膜还有EMI屏蔽的透明传导镀膜。

ITO也被用于各种光学镀膜,最值得注意的有建筑学中红外线-反射镀膜(热镜)、汽车、还有钠蒸汽灯玻璃等。

别的应用包括气体传感器、抗反射膜、和用于VCSEL 激光器的布拉格反射器。

ITO薄膜应力规可以在高于1400 °C及严酷的环境中是用,例如气体涡轮、喷气引擎、还有火箭引擎在化学上,ITO 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

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

因此,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在增强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红外。

ITO 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光率达90%以上,ITO中其透光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来控制,通常Sn2O3:In2O3=1:9.多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铟锡
氧化铟锡(ITO,或者掺锡氧化铟)是一种铟(III族)氧化物(In2O3) and 锡(I V族)氧化物(SnO2)的混合物,通常质量比为90% In2O3,10% SnO2。

它在薄膜状时,为透明无色。

在块状态时,它呈黄偏灰色。

氧化铟锡主要的特性是其电学传导和光学透明的组合。

然而,薄膜沉积中需要作出妥协,因为高浓度电荷载流子将会增加材料的电导率,但会降低它的透明度。

氧化铟锡薄膜最通常是用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或者一些溅射沉积技术的方法沉积到表面。

因为铟的价格高昂和供应受限、ITO层的脆弱和柔韧性的缺乏、以及昂贵的层沉积要求真空,其它取代物正被设法寻找。

碳纳米管导电镀膜是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

这类镀膜正在被Eikos发展成为廉价、力学上更为健壮的ITO替代品。

PEDOT和P EDOT:PSS已经被爱克发和H.C. Starck制造出来.PEDOT:PSS层已经进入应用阶段(但它也有当暴露与紫外辐射下时它会降解以及一些其他的缺点)。

别的可能性包括诸如铝-参杂的锌氧化物。

使用
ITO主要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电子纸等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镀膜还有EMI屏蔽的透明传导镀膜。

ITO也被用于各种光学镀膜,最值得注意的有建筑学中红外线-反射镀膜(热镜)、汽车、还有钠蒸汽灯玻璃等。

别的应用包括气体传感器、抗反射膜、和用于VCSEL 激光器的布拉格反射器。

ITO薄膜应力规可以在高于1400 °C及严酷的环境中是用,例如气体涡轮、喷气引擎、还有火箭引擎
在化学上,ITO 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

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

因此,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在增强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红外。

ITO 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
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光率达90%以上,ITO中其透光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来控制,通常Sn2O3:In2O3=1:9.
多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

透明导电膜屏蔽玻璃的导电膜层材料主要为ITO(铟锡氧化物半导体)膜、金属镀膜等,是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生产的,其特点是在150KHz~1GHz范围内有
适宜的屏蔽效能,透光性较普通网栅材料屏蔽玻璃好很对,电阻率介于10- 3~10- 4 Ω•cm 之间,透光率可达到85%以上。

液晶显示器现已成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透明导电玻璃则是LCD的三大主要材料之一。

液晶显示器之所以能显示特定的图形,就是利用导电玻璃上的透明导电电膜,经蚀刻制成特定形状的电极,上下导电玻璃制成液晶盒后,在这些电极上加适当电压信号,使具有偶极矩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特定的方面排列,仅而显示出与电极波长相对应的图形。

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微细的图形。

其透过率已达90%以上,ITO中其透过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来控制,通常SnO2:In2O3=1:9。

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回事个主要的性能指针:电阻率和光透过率。

目前ITO膜层之电阻率一般在5*10-4左右,最好可达5*10-5,已接近金属的电阻率,在实际应用时,常以方块电阻来表征ITO的导电性能,其透过率则可达90%以上,ITO膜之透过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控制,增加氧化锢比例则可提高ITO之透过率,通常Sn2O3:In2O3=1:9,因为氧化锡之厚度超过200Å时,通常透明度已不够好---虽然导电性能很好。

如用是电流平行流经ITO脱层的情形,其中d为膜厚,I为电流,L1为在电流方向上膜厚层长度,L2为在垂直于电流方向上的膜层长主,当电流流过方形导电膜时,该层电阻R=PL1/dL2式中P为导电膜之电阻率,对于给定膜层,P和d可视为定值,P/d,当L1=L2时,怒火正方形膜层,无论方块大小如何,其电阻均为定值P/d,此即方块电阻定义:R□=P/d,式中R□单位为:奥姆/□(Ω/□),由此可所出方块电阻与IOT膜层电阻率P和ITO膜厚d 有关且ITO膜阻值越低,膜厚越大。

目前在高档STN液晶显示屏中所用ITO玻璃,其R□可达10Ω/□左右,膜厚为100-200um,而一般低档TN产品的ITO玻璃R□为100-300Ω/□,膜厚为20-30um。

在进行LCD走线设计时,由ITO阻计算方式,可知影响ITO阻值有如下因素:
1、ITO玻璃之方块电阻
要确保走线电阻小,应酬让ITO玻璃方块电阻小,因为R□=P/d,则必须选P小,d 适当大些的材料。

2、L1/L2
L1/L2即走线在平行电流方向与垂直电流方向上的长度比,在R□一定时,要保证走线电阻值小,就要让L1/L2小,当L1一定时,只有增大L2,也说法是在设计时,走线应尽可
能加宽;而当L2一定时,L1就要小,即走线宽度一定时,细线应尽可能短。

3、ITO阻值影响
在LCD显示屏设计当中,不仅要考虑走线布对ITO阻值的影响,还要考虑生产工艺对ITO阻值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当方块电阻的ITO玻璃,以便设计到制作的全面控制,生产高对比的LCD产品,这时高占空比及COG产品无为重要,如ITO膜厚的均匀性,因为ITO 的耙材及工艺的为稳定,会使同样长度与宽度的ITO阻值发生变化,如目标值为10Ω时,其R□范围在8-12Ω之间,所以在生产中要使用ITO膜厚均匀的导电玻璃,以减少电阻的变化,其次为ITO玻璃的耐高温时性,酸碱性,因为通常LCD生产工艺中要使用高温烘烤及各种酸碱液的浸泡,而一般在300°C *30min的环境中,会使R□增大2-3倍,而在10wt%NaOH*5min及6wt%HCL*2min(60°C)下也会增到1。

1倍左右,由此可知,在生产工艺中不宜采用高温生产及酸碱的长时清洗,若无法避免,则应尽量在低温下进行并尽量缩短动作时间。

4、由于在液晶显示器中,ITO方块电阻等效于电路图中的分压电阻,其阻值大小直接影响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即方块电阻越大,LCD值电压越大。

有数据表明,ITO之方块电阻由100Ω/□降至60Ω/□。

(Cell Gap为6um)左右,Vth值会降低0。

03V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