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 电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报模版通信电子线路发射机实验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实验课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华南理工大学

模拟电子实验课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华南理工大学

实验报告简要分析及参考答案实验一仪器的使用P178:交流毫伏表的使用(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值与毫伏表测量值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是用峰峰值表示的,而毫伏表测量的电压是用有效值表示的,正弦波峰峰值电压是有效值电压的(2)用毫伏表的MANU和AUTO模式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其不同之处是:用MANU 模式测量时要把量程旋钮置于合适的量程才能显示正确的测量电压;AUTO模式则自动显示测量电压。

P178:思考题1.因为交流毫伏表的电压测量范围为100U A~300V,它能感应并测量仪器周围很微弱的干扰信号,所以交流毫伏表一接通电源显示屏上就有数码显示。

2.图(a):(1)调节触发方式选择开关在AUTO状态;(2)调节垂直位移旋钮在适当的位置;(3)调节亮度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图(b):(1)T/DIV旋钮不要置于X-Y显示方式;(2)扫描时间选择旋钮的扫描频率不要选得太高,图(c):调节聚焦和垂直位移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3.示波器的红夹子应于毫伏表测试线上的红夹子相接,示波器的黑夹子应于毫伏表的黑夹子相接。

如果互换使用将引入干扰,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不能测量。

原因参阅课本P10。

实验二元件的识别与测量P1804.(2)用两手抓住表笔捏紧电阻两端测量其阻值,相当于把人体的电阻与所测电阻并联,所测电阻越大,影响越大,测量值越小。

P1816(2)用×100Ω档测出的阻值小,而用×1KΩ档测出的阻值大。

因为万用表不同的欧姆档流出的电流不同,×100Ω档时流出的电流大,×1KΩ档时流出的电流小。

当用不同的欧姆档测量同一只二极管时,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等效电阻不是一个固定值,其值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用不同的量程测其正、反向电阻值时,测量值也不同。

P183:思考题用×1档电流大,×10k档电压大,都容易烧坏晶体管。

模拟万用表回路电流是从黑表笔流出;数字万用表回路电流是从红表笔流出。

数电实验3实验报告04信息工程3吴炽羽(18号)

数电实验3实验报告04信息工程3吴炽羽(18号)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信学院系信息工程专业(04)3 班姓名吴炽羽实验名称发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实验日期4月19日指导教师马楚仪(报告内容:目的、仪器装置、简单原理、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等)一、实验目的1.学会对具体事件进行归纳和抽象分析,了解逻辑器件功能表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一般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析、设计方法。

3.学会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静态、动态功能测试。

4.掌握用双踪数字示波器测量系统多路信号波形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TDS-2002数字双踪示波器。

2.DLBS-1型数字逻辑箱3.VC9807A数字万用表4.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四位同步计数器74LS161。

三、实验内容1.设计任务某工厂有三个车间A、B、C和一个自备电站,站内有两台发电机X和Y。

Y的发电能力是X的两倍。

如果一个车间开工,启动X就能满足要求;如果两个车间开工,启动Y就能满足;如果三个车间同时开工,则X和Y都应全部启动。

请用两个异或门和三个与非门设计控制发电机X和Y启动的控制电路。

2.简要提示设三个车间A、B、C开工时为逻辑1,停工时为逻辑0;发电机X、Y启动时为逻辑1,停止时为逻辑0。

按题意列出A、B、C与X、Y的逻辑真值表,经过化简求出X和Y的逻辑表达式,画出实验原理图。

A、B、C与化简求出X和Y的逻辑表达式X=C B A +C B A +C B A +ABC=(A ⊕B)⊕CY=ABA C AB ABC C B A BC A C B )(⊕=+++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对控制电路的静态测试将 A 、B 、C 端分别接到三个电平开关,将输出端 X 和 Y 分别接两只指示灯。

操纵三个电平开关(代表车间开工情况),观察并记录两只指示灯的发光情况,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对控制电路的动态测试检查计数器是否正常工作,用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l61 接线,并在第2脚输入脉冲,QC 、QB 、QA 端,依次自左至右接三只指示灯,在秒脉冲作用下,三只灯应按三位二进制的规律发光。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8个实验)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8个实验)

目录第一章高频IV型实验系统介绍 (1)一、高频IV型实验系统概述 (1)二、实验箱箱体结构 (1)三、箱体各组成部分说明 (2)四、高频模块介绍及实验说明 (4)五、高频电路实验要求 (4)第二章高频电路实验部分 (6)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6)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 (10)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 (15)实验四振幅调制器 (21)实验五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实验 (26)实验六混频器实验 (35)实验七检波器实验 (40)实验八调频发射、接收系统实验 (46)第一章 高频IV 型实验系统介绍一、高频IV 型实验系统概述本系统由实验箱体和外接实验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接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功能的扩展。

箱体上带有一个最高频率1MHz 的低频信号源、最高频率10MHz 的高频信号源、语音与麦克风模块和电源引出端,可进行部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实验。

而插上选配的高频模块,则可进行相应的高频实验。

二、实验箱箱体结构箱体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扬声器● 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区 ● 电源输出区扬声器 麦克风电源输出低频信号源外接实验模块高频信号源模块电源座图1 GP-IV 实验箱平面布局图●外接实验模块区●实验模块电源座区三、箱体各组成部分说明1.电源输出区电源接通时,电源输出区电源指示灯亮2.扬声器和麦克风其输入输出为汉字标示3.直流电压输出区:系统的电源为220V交流输入,5路直流输出:±5V/2A,±12V/0.5A,-8V/0.5A。

在本区内设有这5组直流电压的输出接口,以方便使用。

4.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高低频信号源均采用DDS芯片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波形的信号,峰峰值最大可达6V,同时幅值、偏移可调。

1).操作:●频率设置键“MENU”:第一次按下此键,数码管第一位开始闪烁,即进入了“频率设置”状态,此时功能键“NEXT”、“ADD”有效;第二次按下此键,退出“频率设置”状态,功能键“NEXT”“ADD”无效。

通讯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宙

通讯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宙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0803 学号: 200872184 学生姓名:蔡兴洋2010年11月13日实验一、振幅调制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调幅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用模拟乘法器集成电路MC1496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了解已调波与调制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指数测量与计算方法。

4.通过实验对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进行比较,加深理解。

二、实验内容1、抑制载波的调制波观察在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经过乘法器输出为调制信号后,调节平衡电位器VR8,使MC1496的1、4脚调制信号电压振幅相等,即U1=U4,就可以产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

此时,经过差放放大后的调制信号振幅很大,形成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

2、全载波波形调节VR8,使U1≠U4,使调制信号振幅减小,继续调整UΩ,让m值约为30%,形成全载波调幅波。

m=(U max-U min)/(U max+U min)。

3、实验体会调幅波的波形收到调制信号振幅和载波信号振幅的共同影响,体现在m值的大小上。

如果调制信号振幅过大,m>1,则为强调制,出现抑制载波;如果调制信号振幅小于载波信号,m<1,则为弱调制,出现全载波;m=1时为临界调制。

它保持着高频载波频率的特性,但包络形状与调制信号相似。

调幅波的振幅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强度决定。

调幅波的上、下边带频谱就是信息频谱,载频不包含信息内容,只是一个“交通工具”。

实验二、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原理。

3.学会调频器调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变容二极管压控振荡器是利用变容二极管作为可变电容的调谐型振荡器。

变容二极管是一种在反向偏置条件下,势垒电容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的二极管器件。

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公式如下:C j =C j0(1‒V D V B )r (V D <0)式中C j0 是偏置为0 时的电容值,V B 是势垒电位差(一般为0.5~0.7V );V D 是偏置电压;r 是电容变化指数(由工艺决定)。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DOC)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DOC)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言通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大学本科电子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相应的实验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为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开拓思路,增加动手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

本系列实验参考了《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等教材的相关内容而编写的。

实验内容包括振荡器、调频、调幅、波形变换、综合类实验等,约13个实验。

可以基本满足对理论教材的覆盖面。

如果需要,还可以延伸出更多相关的实验内容。

实验系统由实验平台和若干个独立实验模块组成,实验平台自带直流电源(+12V、+5V、-12V、-5V)。

实验模块以插板的形式插在实验平台上,除需调节和拨动的器件外,其它元件均焊接在PCB板上。

模块正面印有实验电路图,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反面使用透明盒罩,便于学生观察元件,又可对元件加以保护。

本实验课程内容适合高校通信和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学习,若本教材在使用中发现不妥或错误之处,欢迎同学和老师指正。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王晨王芳2015.10于上海目录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4)实验二三点式LC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8)实验三波形变换电路 (13)实验四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17)实验五集电极调幅 (20)实验六二极管峰值检波器 (23)实验七锁相环调频 (26)实验八锁相环鉴频 (29)实验九调幅语音通话 (32)实验十调频/调幅接收系统 (35)附录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及应用 (38)第一节OrCAD简介 (38)第二节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 (40)第三节LC振荡器的仿真 (49)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与矩形系数(选做);3、测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选做)。

华工电信学院微机实验报告

华工电信学院微机实验报告

微机实验报告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班级:##级电联班序号:##姓名:###实验名称:实验三、实验四实验日期:2016.05微机实验三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实验一、分支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1.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

2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2.实验设备微机一台3.内容设计一数据块间的搬移程序设计思想:程序要求把内存中一数据区(称为源数据块)传送到另一存贮区(称为目的数据块)。

源数据块和目的数据块在存贮中可能有三种情况。

对于两个数据块分离的情况,数据的传送从数据块的首址开始,或者从数据块的末址开始均可,但对于有部分重叠的情况,则要加以分析,否则重叠部分会因“搬移”而遭破坏。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源数据块首址〉目的块首址时,从数据块首址开始传送数据。

当源数据块首址〈目的块首址时,从数据块末地址开始传送数据。

流程图:4.代码:DATA SEGMENTORG 3512HSOURCE DB'HELLO!'ORG 3510HDET DB 6 DUP(?)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DS:DATA ,CS:CODE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ES,AXLEA SI,SOURCELEA DI,DETMOV CX,6CMP SI,DIJL NEXT1CLDREP MOVSBNEXT1:ADD SI,CXDEC SIADD DI,CXDEC DISTDREP MOVSBRETCODE ENDSEND START5.运行结果(1)取SI=3512H,DI=3510H,调试结果如下:(2)取SI=3510H,DI=3512H,调试结果如下:(3)取SI=3510H,DI=3510H,调试结果如下:在源数据块中存入6个字符‘HELLO !’的ASCII 码,分别使SI 大于、等于、小于DI 均发觉数据正确传送,可见程序正确。

二、循环程序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1)加深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调频发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

二、实验仪器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台;3)示波器(≥100MHz)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MHz)一台;5)电烙铁、镊子、斜口钳。

三、系统原理分析图1 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的系统框图图2 振荡部分高频等效电路四、电路原理分析1.音频放大低频放大,由三极管实现功能。

理论上该部分能对输入的语音信号放大10 倍左右,被放大后的语音信号就是调频系统的基带信号。

微型麦克风将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电路,R15 微麦克风偏置电阻,用来确定麦克风的静态工作点。

C16 用来稳定放大器,同时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

R16、R17、R18、R19、R20 为三极管9013 的偏置电阻。

C17 为旁路电容,三极管静态工作时,不起任何作用。

当输入交流信号时,R19 被C17 短路,C14、C15 接地起到滤波作用。

C18 为隔离电容。

图 2 音频放大模块原理图2.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调频系统中,用一个频率较高的信号作为载波。

载波的频率将被基带信号所控制,携带基带信号的全部信息。

此处采用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加了变容二极管Cx1 和反馈网络,外接电源后只要有一个微小的开关扰动就能产生自激振荡,最终输出频率为几十M 的正弦波。

通过调节可调电感L1,可逐渐改变正弦波的频率直至达到期望值。

图 3 高频振荡模块原理图3.缓冲隔离与高频功放缓冲高频振荡部分输出的信号,同时隔离前后级电路。

此处采用的是射极跟随器,三极管T2 9018 的静态工作点由偏置电阻R7、R8、R9 确定。

此处同样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模拟滤波电路,由C12、C13、L4 构成,C9 为隔离电容。

图4 缓冲隔离模块原理图高频振荡电路输出的调制信号幅值一般较小,而话筒天线传输出去的信号是在无线信道中传播的,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幅值衰减,所以必须在震荡电路之后添加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

通信电路实验 无线收发信机实验

通信电路实验 无线收发信机实验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50MHz FM/FSK无线收、发信机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日期:2014年6月12日目录1实验目的22实验预习22.1发射机 (2)2.2接收机 (2)3实验数据整理33.1发射机部分(正常工作电源电压5V (3)3.1.1调试三倍频谐振回路 (3)3.1.2测量输出功率(接50Ω假负载,无调制信号) (4)3.1.3静态调制特性测试 (5)3.2接收机部分(正常工作电源电压12V) (6)3.2.1扫频仪测量10.7MHz陶瓷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6)3.2.2用逐点法测量第二中频455kHz陶瓷滤波器的幅频特性..73.2.3用逐点法调测鉴频特性曲线 (8)3.2.4用频率计测量第二本振信号频率,记录该频率值 (10)3.2.5开环VCO压控特性测量 (10)3.2.6锁相频率合成器工作频率范围的测量 (11)3.2.7双模前置分频器输出频率测量 (12)3.2.8第一本振信号的频谱纯度测量 (12)3.2.9调测接收机灵敏度 (13)3.2.10测试接收机最大不失真解调范围 (14)3.2.11测试接收机输入端选频匹配网络的镜像频率干扰抑制性能143.3收、发联机实验 (14)3.3.1方波传输 (14)3.3.2方波传输 (15)3.3.3正弦信号传输 (15)4思考题解答1611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收、发信机的构成及其性能指标;2.掌握个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弄清它们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的特点,掌握其工作原理;4.了解射频电路系统的工作特点,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调测无线收、发信机性能的方法2实验预习2.1发射机发射机原理框图如下所示图1:发射机原理框图发射机通常由高频振荡器、调制器、上变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等模块组成。

其任务是完成基带信号对载波的调制,将其变换为占有一定频带的已调信号,并通过上变频将已调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需的发射频段上,再由功率放大器将已调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功率水平,然后经天线发射出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实验项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实验成绩
电子与信息学院实验中心制
二〇一七年版
预习报告
1 . 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2. 本实验发射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 放大器中,根据晶体管导通角的大小,可分为几种工作状态?这几种工作状态的特点是什么?
4.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实验中如何判断?
5. 负载电阻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激励电压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6. 谐振功率放大器调谐方法?
7. 在Vcc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调整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效率?
8. 集电极调幅的原理?要实现有效的集电极调幅,被调放大器工作状态的选取原则?
9. 调制度的测量方法?
原始数据记录
地点:楼房实验日期与时间:实验台号
原始数据检查同组同学:
一.实验数据记录(一组一份)
数据分析与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