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小说基本阅读法(如何读懂系列)
小说基本阅读法(如何读懂)(2)讲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一:如何读懂小说——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
1.选择合适的小说类型:小说的类型繁多,包括言情、武侠、悬疑、
科幻等。
在选择阅读的小说之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合适的类型。
这样可以保证你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参与度。
2.注重前言和序章:很多小说都会有前言或序章,通过描述背景知识、人物介绍等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开端。
阅读前言或序
章可以让你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4.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
核心。
故事情节的发展要有起伏和扭转,以保持读者的兴趣。
在阅读小说时,密切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寻找转折点和高潮部分,可以更好地把握
故事的主线和发展趋势。
7.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阅读小说并不是一项孤独的活动,读者可以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的观点和理解。
可
以和朋友、书友组成读书小组,定期举行读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
感悟。
总之,阅读小说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和技巧。
不同的小说会有不同
的魅力和价值,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给爱好阅读的人带来一些帮助。
希
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更多的小说,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
小说的阅读与解析技巧

小说的阅读与解析技巧在文学艺术中,小说是一种以讲述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阅读乐趣。
然而,想要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小说,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解析方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小说的阅读与解析技巧进行探讨。
第一、从整体把握小说的结构与主题。
在阅读小说时,首先要了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思想。
可以通过阅读小说的简介、序言或者作者的前言来获得一定的背景信息。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通过抓住关键词、主线索和情节走向,逐渐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展开和结局。
同时,要摸清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这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解析小说。
第二、重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故事的核心,也是作者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在阅读小说时,要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
同时,要仔细品味小说中的心理描写,通过分析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揭示小说的深层含义和意义。
第三、注重细节分析和语言风格的解析。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在阅读小说时,要关注细节描写,包括环境描写、氛围描写、物品描写等,这些细节往往能够为故事增色添彩,也能够透露出作者的观点和感受。
此外,要仔细分析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包括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和叙事方式等,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手法。
第四、进行背景研究和文化解读。
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往往受到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在阅读小说时,要进行一定的背景研究,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要进行文化解读,包括对小说中文化元素、符号和隐喻的解读,这有助于揭示小说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第五、与他人交流和参考相关评论。
阅读小说后,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听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小说阅读方法2篇

小说阅读方法2篇第一篇:如何有效地阅读小说读小说是很多人的爱好,但有些人却觉得读得很辛苦,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以下是几个能帮助你有效阅读小说的方法:一、首先选择一本好书。
选择一本你感兴趣的、流行的、有好评的、或者是经典的小说。
好的小说通常会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有深刻的人性探讨和良好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品读。
二、了解作者和小说的背景。
阅读时不要只着眼于表面的情节,还需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些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甚至得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倾向。
三、掌握节奏感。
在阅读过程中,要把握好不同的阅读节奏,表现为快读和慢读。
在情节高潮处要快速推进,而在探讨人性思考的地方要慢慢地品味。
四、读书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感触。
这样有助于巩固思维,提高阅读质量。
五、交流讨论。
阅读小说时,和他人讨论小说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它不仅可以将思考和观点分享给他人,还可以听取不同的观点。
以上是几种有效阅读小说的方法,通过这些技巧能让你更好地享受到小说带来的乐趣。
第二篇:如何提高阅读小说的速度阅读小说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者的阅读技巧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阅读小说的速度。
一、不要在阅读时大声念出来。
在阅读时,一些人为了集中注意力会跟着口头流出来,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让人分心。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心里进行阅读。
二、练习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力方式。
通过训练,可以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识别能力,提高整体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三、掌握阅读技术。
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保持一定的姿势,正确使用眼睛,如左右移动,缩放等。
同时,要注意阅读节奏和音调,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
四、扩大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这要求阅读者要花时间学习新的单词,阻止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
五、精简阅读材料。
阅读大量的材料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技巧和速度。
小说阅读技巧讲解

小说阅读技巧讲解
1.在开始阅读前,先了解小说的背景信息。
了解作者、作品的时代背
景和文学流派等,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小说。
2.要仔细阅读小说的开头部分。
小说开头通常会有一些重要的信息,
如人物介绍、背景设定等。
通过仔细阅读开头,能够帮助你建立全面的故
事认知,并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4.分析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
小说通常分为几个篇章,每个篇章都
有一定的结构和发展。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内涵。
8.多角度思考和解读小说。
同一部小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和层次,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小说。
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
读小说,能够帮助你对作品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9.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与他人讨论和交流关于小说的观点和理解,能
够帮助你拓宽思路和观察角度,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和意义。
10.阅读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小说。
尝试阅读不同类型、风格和时期的
小说,能够帮助你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提高阅读和理
解能力。
小说阅读方法

小说阅读方法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文学形式,阅读小说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常见方式。
然而,有些人可能对于如何更好地阅读小说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说阅读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作品。
一、选择适合的小说类型当选择一本小说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和偏好。
不同类型的小说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受众对象。
例如,如果你喜欢恐怖和悬疑的故事,可以选择推理小说或恐怖小说;如果你对历史和传记感兴趣,可以选择历史小说或传记类作品。
选择适合自己的小说类型可以更好地享受阅读过程。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在阅读一本小说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作者和小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内涵。
同时,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注意细节和情感描写阅读小说时,注意细节和情感描写是重要的阅读方法。
作者通常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地观察这些描写来更好地融入故事。
此外,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也是阅读的重点之一,通过感受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度。
四、交流和分享读后感阅读小说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享受,也可以成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读者可以通过参加读书俱乐部或在线论坛,与其他读者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观点。
通过交流和分享,读者可以获得不同的解读和观点,进一步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五、多角度思考和解读阅读小说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读故事和人物。
小说是多面性的文学形式,不同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政治、社会、心理等,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各个层面。
六、注重阅读体验最后,阅读小说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
注重阅读体验可以使阅读更加轻松愉快。
例如,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整阅读的姿势和状态,以确保阅读的舒适度。
小说阅读技巧知识点总结

小说阅读技巧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展现作者的思想和艺术表达。
为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小说,下面是一些小说阅读的技巧和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和体验小说作品。
1. 分析小说结构小说通常由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尾等部分构成。
理解小说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发展,提前预测情节走向。
同时,注意小说中可能存在的时间线和叙事手法的变化,对于理解故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关注人物形象小说的人物形象是故事情节的核心和推动力。
读者应该关注主要人物的性格、动机和变化。
通过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入地感受故事的情感。
3. 识别主题和思想小说常常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和思想。
读者需要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探寻小说背后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关注故事中的隐喻、象征和意象等元素,有助于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4. 分析语言和文风小说的语言和文风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注意作者表达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比喻和隐喻等,帮助读者理解和感受作者的独特风格。
通过对语言和文风的分析,读者能更好地领会小说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5. 对比不同作品阅读多种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可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
对比不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有助于读者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6. 注意背景和历史文化小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依据。
读者需要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历史事件,理解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背景知识的了解可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7. 注重细节观察小说中的细节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读者应该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包括动作描写、对话语言、环境描绘等。
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思考,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细腻描绘和故事的深层含义。
8. 主动思考和互动阅读小说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故事,更要主动思考和互动。
读者可以提出问题,对故事情节进行推理,尝试设想并解答故事的未知。
小说阅读基本方法

小说阅读基本方法一、相关知识链接:1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 、三要素: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3 、人物塑造:(1)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烘托、环境烘托(2)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
《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 、情节结构方面懂得情节结构中的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
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
《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
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
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
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 、环境描写方面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
6 、主题内容方面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 、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分析作家的语言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小说整体阅读训练——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2.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一)读懂,才能做题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
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小说,要用细读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他的性格特点。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
且不说小说主题本身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单就文本本身的表现,它不像散文主题,作者可以在文中以直接议论、抒情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小说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概括小说主题的具体方法有:(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
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
具体需“二抓”:①抓标题。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
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
如《面包》一文中“偷吃面包”“多分面包”等事件就表现了主题。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浓墨重彩皆泼洒在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
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
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
如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
①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
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
②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涵着作品主题的重要信息。
如《第9车厢》中“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这一句评价已经蕴涵了作品的主题。
③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
如《面包》一文中对二人是夫妻关系的交代,就暗示了“理解、宽容”的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4)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具体需要“一分一抓”:①分析环境的特点。
小说中的环境为小说的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而小说人物的命运蕴涵作品的主题。
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题。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命运。
②抓背景介绍。
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它的社会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抓背景时要关注文章后的注释和写作时间等。
如《面包》一文后面的注释中说本文写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5)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小说主题虽然不能像散文那样靠议论、抒情句直接表现出来,但借助文中重要语句还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如一些感情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等。
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一)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
其特点有:(1)篇幅短小,(2)立意奇特,(3)选材小中见大,(4)情节完整,(5)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考的体裁之一,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小说主要人物是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答:3.请概括小说的主题。
答:(二)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这类小说是江苏卷的首选。
因为它与散文太相似了(命题者多点明是小说体裁),但它毕竟是小说,所以还是按小说的阅读方法去读它。
(答题也是如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七里茶坊(节选)汪曾祺天已经很黑了,房顶上的雪一定已经堆了四五寸厚了,我们该睡了。
正在这时,屋门开处,掌柜的领进三个人来。
这三个人都反穿着白茬老羊皮袄,齐膝的毡疙瘩。
为头是一个大高个儿,五十来岁,长方脸,戴一顶火红的狐皮帽。
一个四十来岁,是个矮胖子,脸上有几颗很大的痘疤,戴一顶狗皮帽子。
另一个是和小王岁数仿佛的后生,雪白的山羊头的帽子遮齐了眼睛,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女孩子。
——他脸色红润,眼睛太好看了!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六道木二尺多长的短棍。
虽然刚才在门外已经拍打了半天,帽子上、身上,还粘着不少雪花。
老刘小声跟我说:“是坝上来的……是赶牲口的——赶牛的。
你看他们拿的六道木的棍子。
”随即,他和这三个坝上人搭起话来:“今天一早从张北动的身?”“是。
——这天气!”“就你们仨?”“还有仨……在十多里外,两头牛掉进雪窟窿里了。
他们仨在往上弄。
俺们把其余的牛先送到食品公司屠宰场,到店里等他们。
”“这样天气,你们还往下送牛?”“没法子。
快过年了。
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他们把粑粑头放在火里烧了一会,水开了,把烧焦的粑粑拍打拍打,就吃喝起来。
我们的酱碗里还有一点酱,老乔就给他们送过去。
“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咋样?”“好!”高个儿回答得斩钉截铁。
显然这是反话,因为痘疤脸和后生都扑哧一声笑了。
“不是说去年你们已经过了‘黄河’了?”“过了!那还不过!”老乔知道他话里有话,就问:“也是假的?”“不假。
搞了‘标准田’。
”“啥叫‘标准田’?”“把几块地里打的粮算在一起。
”“其余的地?”“不算产量。
”“坝上过‘黄河’?不用什么‘科学家’,我就知道,不行!”老乔向我解释,“老刘说的是对的。
坝上的土层只有五寸,下面全是石头。
坝上一向是广种薄收,要求单位面积产量,是主观主义。
”老乔把烟口袋递给他们:“牲畜不错?”“不错!也经不起胡糟践。
头二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夜战,把牛牵到地里,杀了,在地头架起了大锅,大块大块煮烂,大伙儿,吃!那会吃了个痛快;这会,想去吧!——他们仨咋还不来?去看看。
”高个儿说着把解开的老羊皮袄又系紧了。
痘疤脸说:“我们俩去。
你就甭去了。
”“去!”他们和掌柜的借了两根木杠,把我们车上的缆绳也借去了,拉开门,就走了。
听见后生在门外大声说:“雪更大了!”老刘起来解手,把地下三根六道木的棍子归在一起,上了炕,说:“他们真辛苦!”过了一会,又自言自语地说:“咱们也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