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横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简述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简述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简述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横断面设计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通过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道路的长度、宽度、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速度限制等信息。

这些数据将为横断面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2. 交通流量分析:根据收集到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道路的设计交通流量。

这有助于确定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道路横断面的尺寸。

3. 车辆类型选择: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交通流量,确定适应的车辆类型。

不同类型的车辆对道路横断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车辆速度确定:根据设计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是横断面设计的基础,也是确保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5. 车行道宽度确定:根据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速度限制,确定车行道的宽度。

车行道的宽度应能够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并考虑到安全和舒适性。

6. 路缘石和人行道设计: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确定路缘石和人行道的设计要求。

这包括路缘石的高度和宽度,以及人行道的宽度和坡度等。

7.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道路的纵坡和交通流量,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

这包括雨水的收集、排放和处理,以确保道路在雨天能够正常通行。

8. 横向曲线设计:根据道路的纵坡和交通流量,确定合适的横向曲线。

横向曲线的设计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9. 横断面绘制:根据上述设计结果,绘制道路的横断面图。

横断面图是横断面设计结果的直观表达,可以清楚地展示道路的各个部分和设计要求。

二、横断面设计的步骤1. 收集数据:收集道路的相关数据,包括长度、宽度、交通流量等信息。

2.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设计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

3. 确定设计速度:根据设计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设计速度。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

节约土地资源
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充 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 地浪费。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满足交通需求
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不同交 通方式的需求,包括车辆、 行人、非机动车等。
保护生态环境
横断面设计应尽量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 境。
经济合理
横断面设计应考虑工程成 本和经济效益,选择经济 合理的方案。
02
坡度与无障碍设计
人行道应设置合理的坡度,以利于行 走。同时,应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 残疾人士的通行需求。
分隔带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宽度与功能
分隔带宽度应根据道路功能和交通流量确定,一般不小于0.5米。分隔带可以用 于种植绿化、设置交通标志等。
防眩设计与安全设施
分隔带应考虑防眩设计,以减少对面车辆的眩光影响。同时,应设置安全设施, 如防撞护栏等。
04
横断面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优化车道布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增加车道数量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合理 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
力。
优化车道宽度
根据车辆类型和交通流量,合理设 置车道宽度,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设置潮汐车道
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设置潮汐车 道,提高道路利用率。
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提高交通安全性能
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车行道设计
宽度与车道数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确定 车行道的宽度和车道数。主路车 道宽度一般在3.75米至4米之间, 次路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
横坡与排水
车行道应设置合理的横坡,以利 于排水。横坡度一般在1%-2%之 间,以利于雨水的快速排出。
人行道设计
宽度与材料
人行道宽度应根据行人流量和通行需 求确定,一般不小于1米。人行道材 料应选择防滑、耐压的材料,如混凝 土、天然石材等。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横断面设计是指在道路或铁路等交通工程中,沿着线路方向所做的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设计。

它是交通工程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横断面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横断面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道路或铁路等交通工程在不同位置、不同用途下对于截面形态和尺寸的需求,以保证其安全、舒适、高效地运行。

同时,它还能够提高道路或铁路等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减少事故发生率和运行成本。

二、横断面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1. 交通量和车速:根据不同车辆类型、车流量及车速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中央隔离带宽度等。

2. 地形条件:考虑地势高低差异及地形起伏情况,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及护坡措施。

3. 水文条件:考虑降雨量、径流量及排水系统的情况,确定合理的排水设施和截面形态。

4. 建筑用地:考虑周边建筑用地的规划及开发情况,确定合理的道路或铁路等交通工程截面形态和尺寸。

三、横断面设计中的主要内容1. 车行道宽度:根据车辆类型、车流量及车速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车行道宽度。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车行道宽度应不少于3.5米,快速路应不少于3车道,高速公路应不少于4车道。

2. 人行道宽度:根据周边建筑用地及人流量等因素,确定适当的人行道宽度。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人行道宽度应不少于2米。

3. 中央隔离带:根据交通量、车速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中央隔离带。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中央隔离带宽度应不少于1.5米。

4. 边坡坡度和护坡措施:根据地形条件及交通安全要求,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和护坡措施。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边坡坡度应不大于1:2.5,高速公路应不大于1:4。

5. 排水系统:根据降雨量、径流量及地形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排水设施和截面形态。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应设置排水沟或雨水收集井等设施。

四、横断面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 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的需求,避免过度追求美观性而忽略实用性。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的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和道路纵断面设计。

由于城市道路的设计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道路的平面位置与道路主要控制点高程均受到规划的制约。

城市道路设计重点在横断面设计上。

§ 1 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布置类型1.1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

通常由车行道(包括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设施带等各部分组成,如p86 图4—1 所示。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

1.2 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设计年限的机动车与非机司交通量和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茸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行人交通的安全、通畅。

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

路面宽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寸保证交通安全。

道路改建除采取工程措施如增辟车行道、展宽道路外,还可以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如采取分隔措施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减少相互干扰。

又如若两条道路相互平行距离较近时,可改为单向行驶以减少拥挤,提高车速。

在商业性街道上除通行公共交通外,限制他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通行,以保障行人安全。

1.3 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适用条件(一)四种基本类型城市道路交通由机动车辆交通、非机动车辆交通和行人交通三部分组成。

通常是利用立式沿石把行人部分和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和高程上,以分隔行人和车辆交通,保证交通安全。

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是分隔还是混行,则应根据道路和交通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型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各项参数含义如下:(1)桩号列表。

列出要提取标高的桩号,其间隔与桩号自动标注时的间隔相同。

(2)横向采样间距。

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每隔几米提一个点的数据。

(3) 路外外推距离。

指上面采点边界一直到距离道路横向外边界多远处。

(4)新增加桩号。

直接输入桩号值,点下面的“增加号”按钮可加入到“桩号列表”中;同样,“删除桩号”是指从“桩号列表”中删除不需要的桩号。

(5)路宽取值。

路宽取值有三种方式:横断面文件/标准路宽/平面图搜索。

横断面文件:可以非常准确的通过横断文件(*.hdm)计算出来。

要求必须已经定义好正确的*.hdm 文件,并且文件名一定要与道路的桩号代号相同。

标准路宽:值解输入道路宽度,但不能满足不等宽道路。

平面图搜索:此方法不需要进行任何定义即可由图面自动提取道路宽度,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宽度提取不准确的情况。

3-1提取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提取结果文件(*.gbhn),系统提示“文件有修改,是否进行关联更新?”,点击“确定”。

2、横断面形式设置点击【横断|标准土方断面定义】,选取道路中心线后,系统弹出“横断面形式”对话框,可进行板块参数、加宽设置等。

3、边坡参数定义单击【横断|边坡参数定义】,选取道路中心线,弹出“边坡参数定义对话框”,对“放坡形式”,“路肩”、“填挖方坡”、“边沟”进行定义。

4、横断面计算绘图单击【横断|横断面计算绘图】,弹出“横断面计算绘图”对话框,在该对话中设置“标准图幅”大小,相关数据文件已在前面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中完成,点击“计算”,1、路基土方石数量表2、清表土方计算表3、标准横断面图。

公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公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公路横断面设计原则公路横断面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公路时,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态和尺寸。

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行能力,保障交通的顺畅和效率。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公路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公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道路的功能。

不同功能的道路对横断面的要求不同,如城市主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车行道、人行道、路肩、隔离带等部分的宽度和数量。

例如,城市主干道需要设置较宽的人行道和路肩,以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需求;而高速公路则需要设置较宽的车行道和隔离带,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

公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交通量和车速。

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车速确定车行道的宽度和数量,以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车行道宽度应能容纳车辆的通行,避免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此外,根据车速确定路肩的宽度,以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停车或变道。

公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排水和路基的要求。

在设计公路的横断面时,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除,避免积水对道路的损坏和交通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道路的安全使用。

公路横断面设计还应考虑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

在设计公路的横断面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可以通过绿化、美化等手段,提升道路的景观效果,增强路网的整体形象。

公路横断面设计是公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交通量、车速、排水和路基等因素,以实现道路的安全、舒适和高效。

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和交通运输的质量,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和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在进行公路设计时,能够严格遵循公路横断面设计原则,为社会交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横断面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环,用于确定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需要考虑交通流量、地形地貌、工程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设计的横断面满足工程要求并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下面将介绍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进行横断面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交通流量、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二、确定设计标准根据工程的需求和相关规范,确定横断面设计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道路宽度、坡度、曲线半径、超高、路肩宽度等要求。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设计。

三、确定纵断面线型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需要先确定纵断面线型。

纵断面线型是指道路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包括坡度、曲线和直线段等部分。

通过确定纵断面线型,可以为横断面的设计提供基础。

四、确定横断面形状根据纵断面线型和设计标准,确定横断面的形状。

横断面的形状包括路基、路面、路肩等部分。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交通流量、车速、道路类型、地形地貌等。

通过合理地设计横断面形状,可以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和交通安全。

五、确定横断面尺寸在确定横断面形状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横断面的尺寸。

横断面的尺寸包括路宽、路面厚度、路肩宽度等部分。

需要根据交通流量、道路类型、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质条件、排水条件等因素,确保横断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六、设计检查与评估在完成横断面设计后,需要进行设计检查与评估。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检查与评估,可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交通安全、通行能力、施工难度等。

对于有问题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七、设计文件编制需要将设计方案编制成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设计图纸需要清晰地表达横断面的形状和尺寸,设计说明书需要详细说明设计方案的思路和依据。

道路横断面组成及设计

道路横断面组成及设计

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
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按双车道公路错车时行驶速度于横向间距的关系确定行车道宽度:
不同速度错车时,两汽车车厢所需净距(x)值与错车速度(V1+V2)的关系式为 x=0.17+0.016(V1+V2)。
(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平曲线加宽原因: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
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单幅路
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不划分车线。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
加宽值的计算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一)加宽值的计算
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m): R——圆曲线半径(m)。 对于有N个车道的行车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
缘带组成。
2)最小宽度如表5-7。
(4)人行道(side walk;foot way)
1)人行道作用:主要供行人步行交通,应能满足
行人通行的安全和畅通,保证高峰小时的行人流量,
并用来设置绿化、照明、地下管线等。
图5.7 按地下管线布置 要求的人行道最小宽度
(3)边界确定原则 1)上缘边界线 2)两侧边界线

城市道路
最小净高
表 5-1
非机动车道 有轨电车 自行车、行人 5.5 2.5 其他非机动车 3.5
车行道种类 行驶车辆种类 最小净高(m) 各种汽车 4.5
机 动 车 道 无轨电车 5.0
(1)一般组成 1)行车道(carriageway):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 2)路肩(shoulder;verge):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 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造物。 3 )中间带( central strip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 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 4)边坡(side slope):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具 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5)边沟(side ditch):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 流水在挖方或低填方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排水沟。
(1)边沟的作用
边沟是沿路基两侧布置的纵向排水沟。排路面、 边坡水。
(2)边沟的纵坡 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当路线纵坡为 0% ,边沟 仍应保持0.3%~0.5%的最小纵坡。
用地最大, 但有利于 投资省 造价 占地最小, 较小 三块板,用地大,但有利于地下管线的分 地 下 管线 的分 期 敷 期敷设和非机动车道可采用较薄路面 “一”改“三” 、三改一 设 和 非机 动车 道 可 采用较薄路面
分期
()四种基本型式的适用条件
一块板 适用于建筑红线较狭 (一般在 40m 以下) , 非机动车不多,设四条 车道已能满足交通量 适 的需要。在用地困难拆 用迁 量 较 大 地 段 以 及 出 条入 口 较 多 的 商 业 性 街 件 道上可优先考虑。有时 虽然红线宽在 40m 以 上,但有特殊功能要求 时(如游行大道) ,也 应采用一块板型式。 两块板 适用于郊区快速干道(机 动车辆多,非机动车辆 少) , 可以减少对向机动车 相互之间的干扰,特别是 夜间行车;两块板型式对 绿化、照明、管线敷设均 较有利。但主要矛盾是机 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 的矛盾,同时因车辆超车 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较多, 行车安全极为不利 适用于道路红 线宽度较宽 (一 般在 40m 以上) 、 机动车交通量 大(≥4 条机动 车道) 、 车速高、 非机动车多的 主要干道。 同“三” 三块板 四块板
②在中间带上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以防 止对向车灯产生的眩光,又美化路容和环境。 ③为沿线设施的设置提供场地。
④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 ⑤显示行车道位置,起视线诱导作用。
图5.6 中间带的组成
( 1 )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 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等,尚应 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2)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如表5-5。P 122

5)护坡道(berm):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路基边 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 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6 ) 碎 落 台 (stage for heaping soil and brocken rock) :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 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具有一定
(2)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 1 ) 新 建 公 路 -- 新 建 公 路 路 堤 两 侧 排 水 沟 外 缘 (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
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 1m
一级公路不小于 3m ,二级公路不小于 2m 的土地为公 路用地范围。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
宽度的纵向平台。

7)截水沟(intercepting ditch):在地面线较陡的挖 方路段,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 以外设置的水沟。
(1)行车道(carriage)
1)行车道宽度的计算原理 B=n×b 2)规定
Ns n N
b=a+c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如表 5-2
(2)路肩(shoulder ; verge)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 ---- 又称净空 (clearance) ,是
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
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 (2)规定
1)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5-1。 2)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规定如表5-1。
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人行道的组成 ① 人行道总宽度 = 人行道宽度 + 设施带宽度 + 行 道树等占地宽度。
② 协调的宽度:街道总宽与单侧人行道宽度在
5:1~7:1之间是适宜的。
(5)路缘石 高度一般为 10 ~ 20cm ,对桥上、隧道内,线 形弯曲陡坡段可采用 25 ~ 40cm 。缘石宽度为 10 ~
15cm。缘石形状有:
(1)概念
路拱----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将路面做
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拱形。 (2)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 1)排水顺畅; 2)行车安全; 3 )对不同的路面类型和行车道宽度,应结合当 地的自然条件,降雨强度等采用不同的路拱坡度。
(3)路拱形式: 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 土路肩的横坡度一般较路拱横坡增加 l%~2%。 硬路肩一般与路面采用同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
(2)非机动车道 1)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是以单车安全行驶所需宽度 划分车道线,以高峰时间各车道线平均的通行量
作为一条自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2)按照我国使用经验,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采
用5.0m,6.5m,8.0m三种。
(3)分车带(separato) 1 )城市道路的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 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
四种基本形式
一块板:
二块板:
三块板:
四块板:
(1)单幅路 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 驶
广州解放路
(2)双幅路 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 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 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Mexico City
(3)三幅路 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 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车道,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开口部一
般情况下以每2km的间距设置为宜,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 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

(3)中间带(central strip)
3) 开口:
(3)中间带(central strip) 4)组成及作用 ①将对向车流分开,避免车辆任意调头,减少交通事 故,提高通行能力。
中央分 隔带
中间带

(3)中间带(central strip)
2)宽度 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
2.50~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50或0.75m。

(3)中间带(central strip)
3) 开口: 为了便于养护作业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驶向反向
(2)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
2)改建公路--现有公路保持不变,改建路段按新建
公路确定
3)特殊情况(如立交、服务区、安全设施、风沙、雪
灾等地段)
(3)城市道路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
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
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红线宽度为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在内的 规划道路的总宽度,所以也称为规划路幅。
桂 林 解 放 桥
(4)四幅路
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 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
Berlin
(2)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
“一块板” 安全 非、机干扰
非、 机动车混合行
“两块板”
下行分离 同“一”
“三块板”
非、机;行人过街安全岛) 较高 能较好地处理绿化与照明的矛盾, 照度均 匀,可提高速度,减少交通事故

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 排水设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
(1)机动车道 1)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应根据汽车车型及设计车速, 并考虑侧向余宽予以确定。推荐按表5-6采用。设
计参考:
2)双车道 7.5~8.0m 三车道 10.0~11.0m
3)四车道 13.0~15.0m
六车道 19.0~22.0m
《道路勘测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4.1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 §4.2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
§4.4 路拱、边沟及边坡 §4.5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 §4.6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1)定义
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
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
“四块板”
同“三”
非、机干扰,上 三、四块板比一、两块板都要安全(分离
速度 驶,互相干扰,车
速较低
同“三”
使 照明 用 效 绿化
好 较好
同“三” 同“三” 同“三”
多排绿带,覆荫效果好,均感凉爽舒适, 利于路面防晒、防泛油 机动车道在当中,由于绿带的隔离作用, 噪音对行人和沿街居民的干扰较小
果 噪音
(3) 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 双幅路 三幅路 四幅路
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 交通组织: 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 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