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处理技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分类1.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等。
2.化学利用技术:将秸秆中的化学成分提取出来,制成化学品,如纤维素、木质素等。
3.物理利用技术:将秸秆进行物理处理,如制成秸秆板、秸秆炭等。
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优点1.减少环境污染: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秸秆的露天堆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节约资源: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将秸秆转化为能源或化学品,节约了资源。
3.增加农民收入: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收入来源。
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1.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可以用于生产热水、蒸汽、电力等。
生物质发电是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将秸秆转化为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化学利用技术:将秸秆中的化学成分提取出来,制成化学品,如纤维素、木质素等。
这些化学品可以用于制造纸张、塑料、化肥等。
3.物理利用技术:将秸秆进行物理处理,如制成秸秆板、秸秆炭等。
秸秆板可以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秸秆炭可以用于烧烤、取暖等领域。
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新的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秸秆。
2.政策支持: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将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3.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总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秸秆集中处理方案

秸秆集中处理方案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地区秸秆等剩余物质的产生量不断增大,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同时,秸秆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如何将秸秆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秸秆集中处理的方案。
方案一:秸秆燃烧对于大面积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地区,秸秆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燃烧。
秸秆燃烧是一种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燃烧秸秆需要专业燃烧设备,燃烧时要做好安全措施。
秸秆燃烧的优点在于可以将秸秆处理成为无害化的废弃物,减轻了环境负荷。
同时,秸秆的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取暖或发电,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方案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将秸秆利用于土壤改良和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的一种方式。
秸秆还田可以充分利用秸秆中的养分,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秸秆还田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方案三:秸秆压块秸秆压块是将秸秆通过压缩机加工成压块,用于替代木材、煤等能源的一种新型能源。
秸秆压块可以用于生产环保型燃料锅炉、家庭壁炉等设备,具有很高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价值。
秸秆压块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燃料来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方案四:秸秆制造生物质燃料秸秆制造生物质燃料是一种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方式。
通过将秸秆制成颗粒状燃料,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锅炉、发电等设备。
生物质燃料是非化石能源,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
秸秆制造生物质燃料的优点在于可以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燃料,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同时也可以为乡村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方案五:秸秆堆肥秸秆堆肥是一种针对农家肥料需求的秸秆处理方式。
通过将秸秆与有机物一起混合,并进行发酵处理,可以制成高效有机肥料。
秸秆堆肥作为一种天然的肥料,对土壤有利,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包括:
1.秸秆肥料化:通过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积堆沤肥等方式,将秸秆转化为
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秸秆饲料化: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改变秸秆
的组织结构,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制作沼气、气化等,实现能源的
可持续利用。
4.秸秆原料化:将秸秆用作造纸的原料、压制纤维木材等,替代部分木材和
砖石材料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5.秸秆基料化:以作物秸秆为主要培养基质,再配合其他原料,进行食用菌
的栽培。
以上是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它们能够有效地减少秸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式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式1、秸秆肥料化。
秸秆还田肥料化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
深入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微生物学,加快秸秆的腐熟时间,迅速完成从秸秆到肥料的转变,缩短土壤的吸水时间。
充分发挥秸秆的肥料化,可以促进农民的参与度,起到有效减少秸秆不合理处置产生的生态破坏。
2、秸秆基料化。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碳、氢、磷等。
以秸秆作为基料种植各种食用菌,丰富的营养可以提高菌类的产量。
而秸秆可以在收获季节后的农田轻松获得,基本没有成本,可以扩大食用菌的种植效益。
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还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3、秸秆原料化。
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有技术可以以秸秆作为原料,用于制造秸秆纤维板,秸秆地砖、秸秆纤维等材料。
秸秆原料化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还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完全可以用于建材领域。
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许会取得更大的技术成绩和发展。
4、秸秆燃料化。
秸秆具有易燃性,研究和应用秸秆的燃料化技术,能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
比如把秸秆作为燃料转化为电能,这样的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应用。
当然,可以把秸秆当成发电原料的发电厂,不单单可以燃烧秸秆,还可以燃烧其他的农作物和废弃物作为燃料。
秸秆燃料化的应用场景很多,不过需要在燃烧的同时,注意燃烧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危险。
5、秸秆饲料化。
秸秆的饲料化,主要通过青贮、微贮以及厌氧发酵技术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转化秸秆中的木质纤维为糖类物质,然后借助有机发酵菌再次转化为脂肪酸和乳酸,就成为了一种有机饲料,实现饲料化。
简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简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废弃植物蒂、枝、叶、茎等。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秸秆被视为一种废弃物,因此经常被
焚烧或直接处理掉,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环
保意识的增强,农作物秸秆开始被广泛地用于资源化利用,这不仅能
够有效减少污染,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能源和肥料等。
下面将介绍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生物质燃料技术
将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如火力发电、热水锅炉、炉窑,可取代
传统的化石燃料,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节
约能源。
二、秸秆土壤改良技术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其分解释放的氮、磷、钾等元素,能够促进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
将秸秆还田,或制成有机肥料,
都有利于土壤改良。
三、秸秆生物降解技术
秸秆可用于生物降解,转化为有机肥料。
通过在秸秆中添加菌种
或晒露发酵等方式,可将秸秆降解成有机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四、秸秆生物纤维板技术
将秸秆与树脂等材料复合研磨,制作成各种生物纤维板。
这种板材不仅具有很好的防潮、耐磨性及强度,而且价格便宜,是一种很好的节能环保材料。
五、秸秆制浆造纸技术
秸秆也可以用于造纸。
一些秸秆浆纸厂已经投入使用,其生产的纸张还比树木材制造的纸张更环保,更接近自然。
以上几种技术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和浪费,为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秸秆环保处理方法

秸秆环保处理方法秸秆是农作物的残留物,通常在秋季丰收后会大量产生。
对于农民来说,秸秆处理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焚烧秸秆,但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寻找一种环保的秸秆处理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摒弃焚烧秸秆的传统做法,开始寻求更加环保的处理方法。
以下介绍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秸秆环保处理方法。
第一,秸秆还田。
将秸秆还田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
农民可利用专门的秸秆还田机具,将秸秆还田到土地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作物种植的成本,这对农民来说也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第二,秸秆发酵。
秸秆发酵是一种将秸秆制成有机肥料的方法。
首先将秸秆收集起来,进行初步的粉碎处理,然后加入发酵菌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秸秆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秸秆处理的问题,还可以制造出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秸秆生物质能利用。
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是将秸秆作为原料,制成生物质颗粒或生物质燃料,用于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方式。
秸秆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的特点,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吸收,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而且秸秆生物质颗粒或生物质燃料可以用于取暖、烹饪等,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便宜的能源。
第四,秸秆生态工程。
利用秸秆进行生态工程也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式。
比如将秸秆作为材料,用于修建水土保持林带、护坡、护岸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秸秆还可以用于制作生态编织袋,用于湿地修复、水生植被的生长等,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民在处理秸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环保的方法,如还田、发酵、生物质能利用、生态工程等,大力推广绿色、环保的秸秆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氨化池氨化法将秸秆重量3%~5%的尿素用温水配成溶液,一般秸秆的含水量为12%左右,而秸秆氨化时应使秸秆的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温水的用量一般为每100公斤秸秆30公斤左右。
将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
装满池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池口,四周用土覆盖密封。
窖贮氨化法将秸秆切成1.2~2厘米的小段。
配制尿素水溶液,喷洒尿素溶液要均匀。
原料装满窖后,在原料上盖一层5~20厘米厚的秸秆或碎草,上面覆土20~30厘米并踩实。
封窖时,原料要高出地面50~60厘米,以防雨水渗入,并经常检查,如发现裂缝要及时补好。
塑料袋氨化法把切断的秸秆用配制好的尿素水溶液均匀喷洒,装满塑料袋后,封严袋口,放在向阳干燥处。
秸秆处理技术

2氨化处理 :
(1).无水液氨氨化处理:多采用“堆垛法”。该法是将秸 秆垛起,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底边用泥土密封,其内安置多 孔导管并与液氨罐相连接,开放罐的压力表,按秸秆重的3% 通进液氨。氨气很快扩散至全垛,在气温20℃时,2—4周即 氨化完成。启封后氨气自行挥发。氨化良好的秸秆呈棕褐色, 并有微香味。液氨氨化处理,秸秆含水量以15%—20%较为 适合。 (2).氨水氨化处理:是将切短的秸秆填进干燥的窖内,踏 实。常用的氨水含量为25%,有的为10%或20%,处理用量可 按每100千克秸秆加12千克25%的氨水,15千克20%的氨水或 30千克10%的氨水。然后封严,在气温不低于20℃时,5—7 天氨化完成。启封通风12—24小时,待氨味消失后即可饲喂。 氨水氨化也可采用上述堆垛法进行处理。
常用作物秸秆及各种营养物质含量:
稻草:对牛、羊的消化率为50%左右,其粗蛋白质含 量为3—5%,含粗脂肪1%左右,粗纤维为35%,其中木 质素为14%左右,粗灰分约为17%,钙、磷含量低。 玉米秸:风干的玉米秸含粗蛋白质6—8%,粗脂肪 1.2—2.0%,粗纤维25—30%,钙0.39%,磷0.23%。 麦秸:小麦秸含粗纤维高,适口性差,营养价值很 低。粗蛋白质2.8%,粗纤维40%左右,钙0.26%,磷0.03%。 豆秸:主要是茎杆,其叶片大都凋落。茎中木质素 含量高,质地坚硬,难于咀嚼,主要用于饲喂反刍动物, 尤其适于喂羊。一般是将其粉碎与精料混饲的效果较好。 豆秸的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均较禾本科秸杆高。豆秸 中又以豌豆秸的营养价值较高。
补添调控提高反刍动物秸秆饲料利用 研究进展
化学及微生物处理秸秆受到制约的原因: 1、对知识水平较低的饲养者,化学及微生物处 理技术过于复杂。 2、处理秸秆的营养效应与投入成本比较,有时 并不合算。 3、用尿素处理秸秆,仅有30%的氮被利用,而 70%的氮作为氨气通过大气途径损失。故与其用 尿素处理秸秆倒不如直接用于肥料来提高农作物 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工学院环境生物技术大作业作者:~吴红兵学号:23学院:生化学院专业:生物1082题目:…浅谈国内秸秆处理技术任课教师:方芳(摘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数量十分可观的宝贵资源,可以用作肥料、饲料、能源、工业原料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我国现在秸秆处理和利用现状并不乐观,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大多仍然使用最原始的处理方法——焚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对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我国专家学者研究开发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有效处理秸秆的方法,并正在努力的进行推广和实施。
虽然现在在国内还未完全普及,但如今秸秆的利用率已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我国农民的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加强,这更有助于我国秸秆处理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Summary:Crop stalks (CSS) is a very considerable amount ofprecious resources, can be used as fertilizer, feed, energy and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and so on,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But our country now with straw and the use of the status quo is not optimistic,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mostly still use the most primitive processing method ——burn. This not only caused huge waste of resources, but also on the environment form a huge threat. So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rts and scholars physical, chemical, biological, etc DuoZhong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traw method, and are hard to promote and implementation. Although now in domestic not quite popular, but now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traw, and has in contradistinc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farmers als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ore helpful to our straw processing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关键词秸秆,处理方法,应用,发展前景Keywords:straw,Processing method,applic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s]1 引言我国每年产出大量的稻、麦、玉米、油类作物等秸秆,高达5亿吨。
一般来讲,麦秸、稻草、玉米秸秆含纤维素量分别在80%、75%、50% 左右,含植粉量分别在13%、15%、40% 左右,残渣量在10%左右。
秸秆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外,还含有N %、 P2O5 %、 K2O5 %。
因而不难看出秸秆全身是宝,其所含营养成分,不亚于粮食本身。
[1]但由于秸秆数量大、密度小、集散储运费用高、使用不便,相对于化肥和其他能源,其经济价值较低。
目前人们主要将秸秆当作废物丢弃或田间燃烧,这样不仅造成有机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使土壤的肥力逐年下降、理化性质渐渐变差,特别是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性。
一、秸秆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 ,直接影响民航和交通,造成民航延班或飞机无法降落,高速被迫封闭,公路、铁路等无法正常运营;二、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附近城市的环境形象, “三夏” , “三秋”期间眼科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骤增,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三、形成新的安全隐患 ,收获季节,往往天气干燥,田间易燃物增多,随意焚烧秸秆,极易造成附近未收割的农田及林木失火,甚至殃及田间农民的生命安全;四、造成土壤板结,秸秆焚烧使土壤中有机质遭到破坏,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粮食减产;五、造成资源浪费 ,破坏农村生态平衡,影响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2]为何时下以焚烧处理秸秆的方法普遍流行呢,因为农民焚烧秸秆可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力求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后 ,农民认为就地露天焚烧秸秆可以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
调查表明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秸秆作为一种劣质燃料 ,已被煤和煤气所替代,失去其作为燃料的价值。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村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机械耕作逐步代替了牛耕,化肥代替了堆肥,秸秆作为饲料和肥料的意义已逐渐减少。
由此看来,秸秆的传统利用价值已经大大减少,成为廉价产品 ,焚烧秸秆的现象也就越严重在这些地区现有利用秸秆的方式工序多、成本高、费时费事、影响农时,这些原因是农民对于废弃秸秆做出焚烧选择的又一原因。
农民利用秸秆的成本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利用现有的秸秆处理技术的费用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合算。
据报道 ,河南省的一些农村用机械进行秸秆粉碎还田,每亩费用约为 15 元;河北、江苏一些地区推广的堆沤制肥方法,处理 1亩秸秆的投资也要 15 元左右。
另一方面是利用秸秆的机会成本较高,农民投人秸秆利用中的劳动所获得的收益较低,而将同样的劳动投人到其它经营活动中收益会更高,这种比较很难用统计数字来说明 ,往往是农民根据其实践活动得出的经验总结。
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对农民来说,把废弃的秸秆焚烧掉是效率最高、最经济合算的处理办法。
[3]由此可见,秸秆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一个巨大负担,因此,推广有效地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合理处理和利用秸秆,对于发展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秸秆处理科学有效的方法秸秆物理处理法秸秆的物理处理法包括切短、磨碎及蒸煮法等 ,较为简单 ,常作为其他方法的前处理。
物理法能提高秸秆的适口性 ,增加采食量 ,但是不能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另外还有高压蒸汽处理、膨化等。
秸秆中的木质素在温度达到 170 ℃时才可以软化或是部分水解 ,这种处理需要特定的设备输送热量、控制温度 ,成本较高。
近年来 ,又见到一些关于用辐射技术处理秸秆的报道 ,当辐射剂量超过×107时能促使秸秆的细胞壁含量降低 ,提高体外消化率。
[4~6]机械处理|粉碎、浸泡、蒸煮等是处理秸秆粗饲料的最简便而又重要的方法。
热喷处理秸秆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可提高 0 . 71% ,纤维素干物质含量降低2 .9% ,NDF消化率由 37 .93%提高到 68 . 82%,有机物消化率由38 . 65%提高到75 . 12%,热喷粗饲料的经济价值比原始秸秆增值 8倍多。
射线照射处理r射线等照射低质秸秆 ,一般可提高动物体外消化率和瘤胃低级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 ,在2 × 106rad辐射剂量条件下,用 r射线辐射经1%氨 + 5%氢氧化钙处理的秸秆 ,可大大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7]秸秆化学处理法碱化处理早在 20世纪初 ,欧洲就开始进行秸秆的碱化处理研究 ,用 NaOH 处理秸秆 ,利用率可提高40%~50% ,本法在畜牧生产中运用达半个世纪。
20世纪 70年代碱化干处理法在欧洲 ,特别是在英国和丹麦进入商业化生产利用阶段。
目前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干法处理 ,这种方法使秸秆中氢氧化钠含量达 3%~5%。
干法碱化秸秆 ,其消化率一般可以提高 12%~15%。
[8]氨化处理氨处理秸秆起始于 20世纪 70年代中期 ,首先在挪威等国应用 ,然后欧洲许多国家应用 , 20世纪 80年代后传播到第三世界各国。
目前我国麦秸氨化粗蛋白可由3 . 6%增加到 11 . 6% ,干物质体内消化率提高 24 . 14% ,粗纤维体内消化率提高43 . 77% ,有机物体内消化率提高 29 . 4% ,粗蛋白消化率提高 35 . 3%。
作物秸秆经氨化处理后 ,DM采食量可提高 25%左右。
[9]:氧化处理秸秆的氧化处理主要包括秸秆的 S02 处理、秸秆的碱性过氧化氢 (AHP)处理和秸秆的臭氧(O3)处理。
[10]秸秆生物处理法青贮青贮是应用最广泛、操作也简单的方法之一。
在青(黄) 贮过程中, 经过乳酸发酵, 抑制和杀死有害微生物, 达到长期酸贮的目的。
在秸秆发酵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WSC) 作为微生物的能源。
研究表明, 秸秆表面附着大量的乳酸菌,因此,要将秸秆粉碎成3~ 5 厘米、提供适宜的WSC和水分, 然后踏实、密封, 保持厌氧环境, 即可达到贮存和处理的效果。
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王加启博士等在1997 年分别用饲料级纤维素酶、生化级纤维素酶和市售饲料复合酶处理玉米秸、稻草及麦秸, 结果表明, 酶能降低发酵的pH 值, 增加乳酸含量, 但不能降低秸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 NDF) 含量, 也不能提高秸秆干物质( DM)、 NDF 的瘤胃降解率。
酶对细胞壁结构的破坏作用不大,而其它抑制不良发酵的添加剂如甲酸、丙酸、己二烯酸等, 虽然能选择性抑制霉菌生长,但费用较高, 在生产中很少应用。
[11]真菌处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 对秸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消除木质素对秸秆消化的抑制上。
秸秆是一种纤维性饲料, 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虽然反刍动物的瘤胃中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细菌、原虫和真菌) , 可以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反刍动物体内还没有发现有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和相应的酶。
木质素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秸秆的消化率很低。
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的关键是降解木质素, 打断酯键, 破坏它和纤维素、半纤维素三者的牢固结合,有利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作用的发挥。
目前, 对木质素降解的研究非常肤浅, 木质素生物降解的机理尚不清楚。
Zo harKerem( 1992) 、 Egg ins 等( 1992)认为, 对木质素进行最有效降解的微生物是属于担子菌属的白腐霉菌 ( w hite r ot fung i) , 在自然状态下, 白腐霉菌定植缓慢, 很难形成优势菌群, 定植后降解周期十分漫长, 这是该类菌种用以降解秸秆并进入产业化难以逾越的障碍。
[12]微贮`秸秆微贮技术通过加入木质素、纤维素发酵剂等,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