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乡村游情况简介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长春市双阳区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处辽宁省与吉林省的交界处,是长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地处东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双阳区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更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
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长春市双阳区的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景观1. 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双阳区东北部,总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植被茂盛,景色宜人。
其中有不少飞瀑、奇峰、怪石等景观,堪称“小九寨沟”,是爱好户外探险和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
2. 棋盘山风景区棋盘山风景区位于双阳区西部,总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势起伏,植被茂盛,气候宜人。
这里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以及多处古老的文化遗迹,如石窟、碑刻等,是一个集登山、观光、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后头河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双阳区西南部,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内有数十条大小河流穿梭景观优美。
森林公园内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着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是探索自然、观赏风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
二、人文景观1. 冰河湾温泉度假村冰河湾温泉度假村位于双阳区北部,占地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温泉疗养为主题的度假胜地。
这里的温泉水质清澈透明,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对于人体健康有益,备受游客青睐。
度假村内还有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等设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 铜锣古镇铜锣古镇位于双阳区中部,是双阳区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石板街道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古镇内的商铺、饭馆、茶楼等也保持着古老的风貌,让人感受到传统生活的韵味。
龙塔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双阳区东南部,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景区内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塔,是双阳区的文物古迹之一。
这里的森林茂密,清澈的溪流蜿蜒穿行,美不胜收。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徜徉于自然之中,放松身心。
三、特色美食双阳区的美食以当地农副产品为主,口味纯正,美味可口。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长春市双阳区是吉林省长春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春市南部,东、南与九台区接壤,西、北与长春市二道区、绿园区、宽城区相邻。
双阳区地处长春经济开发区和长春新区所在地,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利,是长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资源方面,双阳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自然风光双阳区位于长白山余脉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东北平原区。
这里水资源丰富,有着众多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当属位于双阳区南部的东辽湖。
东辽湖是吉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见底,湖畔树木葱郁,景色宜人。
湖区周围还保留着大片的湿地和红松林,是候鸟栖息地和天鹅过冬的地方,每年吸引着众多鸟类和鸟类爱好者前来观赏。
东辽湖还是水产资源丰富,是周边居民的重要渔场,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湖鲜美食。
除了东辽湖,双阳区还有其他一些自然景观值得一游。
比如双阳河风景区,这里河水宽阔,两岸绿树环抱,是游客休闲垂钓的好去处;还有古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地起伏、林木葱茏,是户外爱好者徒步登山的好地方。
历史文化双阳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点。
最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当属长白山下的清凉寺。
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寺内有许多古刹和石窟,是佛教信仰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朝圣胜地。
古寺依山而建,古树参天,环境幽静,犹如人间仙境。
在古代,双阳区是满族的聚居地,这里留下了许多满族文化的遗产。
比如位于双阳区的满族宗祠,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宗祠建筑和文物,展现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双阳区还有一些古老的民居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如老北京布鞋、蜡染等,这些都是古老文化的珍贵遗产。
美食双阳区的美食以东北特色为主,口味浓郁,物美价廉。
这里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和家常菜,如东北酸菜炖排骨、东北红烧肉、东北板栗炖鸡等,都是值得一试的美食。
双阳区还有许多当地特产,如东辽湖产的淡水鱼类制品、东北松茸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美味。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长春市双阳区位于吉林省南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自然美景的城市。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雪山,湖泊,温泉,森林和古迹等多种景观,这些景观都是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探寻。
首先,双阳区是一个以冰雪资源为主打的旅游区,这里有着乌伊岭、白山、长白山三大滑雪胜地,这些地方有着最为完备的滑雪设施和最好的滑雪条件,吸引着无数热爱冰雪运动的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每年的长春市国际冰雪节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独具特色的冰雕和灯光秀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双阳区也是一个拥有众多湖泊资源的旅游区,这里有着长春桦树林、净月潭、漠河湾等著名景区。
漫步在湖畔,呼吸着湖泊周围的新鲜空气,人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放松,同时还能尝试一些水上运动项目,如划船、浮潜等。
再次,双阳区的温泉资源也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这里有着著名的德宝温泉,是国内著名的养生度假胜地,这里的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被誉为“天然温泉疗养胜地”。
在这里泡温泉,不仅能够舒缓身心,还能够享受各种高科技养生方式带来的效果,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此外,双阳区还有着林海雪原、古松文化、马踏飞燕等众多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林海雪原位于长白山脉中段天池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着原始森林和冰川湖泊等景观;古松文化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传统文化,这里保存着许多千年古松,为游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马踏飞燕古城则是中国东北地区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双阳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区,在这里观光旅游不仅能够享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还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未来,双阳区将继续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1. 引言1.1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长春市双阳区是吉林省长春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是长春市的南大门。
双阳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特色美食、当地民俗和完善的旅游设施。
游客来到双阳区,可以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品尝地道的美食,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享受便捷舒适的旅游设施。
双阳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聆听鸟鸣虫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参观古老的建筑,了解古代的传统文化,感悟历史的厚重;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不同的口味和风情;感受当地民俗活动的独特魅力,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双阳区还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长春市双阳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为双阳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000字】2. 正文2.1 自然景观长春市双阳区是一个充满自然景观的地方,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风景。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双阳湿地公园了。
这个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是一个集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观赏于一体的独特景点。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的水生植物和鸟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除了湿地公园,双阳区还有许多其他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双阳湖、丹青湖等。
双阳湖是一个人造湖,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景色宜人。
而丹青湖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的天堂,水天一色,如同一幅绝美的画作。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除了水域景观,双阳区还有许多山地景观,如大青山、小青山等。
这些山地景观不仅可以让游客感受到登山的乐趣,还可以俯瞰整个双阳区的美丽景色。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
双阳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长春市双阳区位于中国吉林省中部,是长春市的一个行政区,也是吉林省的一个县级城市。
该区北靠长春市朝阳区,南邻长春市净月区,东接长春市宽城区,西隔松花江与长春市二道区相望。
双阳区总面积1299.9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8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50万人。
双阳区是长春市的交通枢纽之一,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双阳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该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56.2%,被誉为“长春市的绿肺”。
在双阳区境内,有两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北虎林园和红叶谷国家森林公园。
东北虎林园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一个东北虎自然保护区,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稀有的东北虎。
红叶谷国家森林公园则以其美丽的红叶景观而著名,在秋季时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胜地。
双阳区还有许多自然风光优美的景点,如双阳湿地公园、米林湖风景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双阳区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双阳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聚居地之一,这里有朝鲜族、满族等多个民族。
游客可以来到双阳区的各个乡镇和村落,欣赏少数民族的传统乐舞、服饰和美食。
双阳区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麻地召遗址、龙潭文庙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双阳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双阳区还有许多康体休闲项目。
该区拥有多个温泉度假村和健身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温泉浴和按摩服务,放松身心。
双阳区还有多个高尔夫球场和滑雪场,游客可以在这里挥杆或者滑雪,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双阳区还有许多户外体育运动项目,如登山、自行车等,适合喜欢挑战自我和保持健康的游客。
双阳区还有许多特色美食。
这里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水产资源,产出了许多独特的美食。
双阳腌菜、桃酥、红房子酷儿茶等都是受到游客喜爱的当地特色美食。
双阳区还有多个农家乐和餐馆,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风味和东北菜。
双阳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康体休闲项目和特色美食。
无论是追求自然的游人,还是对文化和美食感兴趣的游客,都可以在双阳区找到自己喜欢的旅游项目。
长春周边自驾游行程介绍

长春周边自驾游行程介绍1.长春动植物公园长春动植物公园以其树茂林深、珍禽异兽、奇花异木和山水辉映的优美环境,使游客流连忘返,是一处休闲娱乐、度假聚会的极佳场所。
人工湖将公园分成三个自然部分:东区为珍禽异兽馆,汇集北方动植物200余种,有自然小王国之称;西区以人工土山模拟植物垂直分布点,建有“长白原野”微缩景区;北部是热带植物园。
园内栽植木本植物140余种,其中有产于长白山的吉林省特有树种美人松等珍贵树种,还建有百花园、蔷薇、木犀园等植物观赏区。
登上园西部的高山,可鸟瞰公园全貌和长春市的市中心区。
2.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长春市最大的休闲广场,历史上地质宫广场曾被规划为伪满洲国的国都广场。
广场中央是太阳鸟雕塑,北面是露天音乐坛,跨过东西主路是主楼前庭广场,最北端为地质宫主楼,整个广场给人以自然、庄重的感觉。
3.长春一汽长春一汽是一汽集团的总部,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是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世界五百强。
总部大楼对面一汽广场,有毛主席的手书碑,后面是最早的第一汽车制造厂。
整个厂区风格具有时代气息,厂区中心竖立着一汽缔造者饶斌的塑像,内部不允许随便拍照,主楼不可以参观。
1.麦扣手工面条进店后整个人都好了起来~ 面条很劲道,面汤也味道十足,一进屋就特别让人舒服的感觉,服务也超级贴心,消费满50还送一张拍立得,也可以帮我们把自己拍的照片打印出来,各种的小活动特别有趣~牛肉面里的牛肉的份量十足!面界良心啊!哈哈~地址:红旗街万达对面旁边是中国银行2.来派私房烤这个餐厅不是很好找,在一条小胡同里,走一段才能看见招牌,店里环境很好,装修格调很清新,有一股浓郁的长春老电影厂的感觉,餐具也很别致,可以看出老板很有品味也在很用心的经营!!这家店肉的品质和味道都很棒,空间也很大不会像很多烤肉店那么拥挤喧闹,很适合朋友小聚。
这是家不浮夸、很诚心、有桃园结义气质的店,推荐给大家~地址:朝阳区湖西路长影音乐厅后门来派私房烤旅游季节长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较短,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

60现代交际·2019年4期作者简介:李佳,吉林农业大学,硕士;通讯作者:王云贺,吉林农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生态学。
长春市双阳区旅游资源概况李佳 王云贺*(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本文主要阐明双阳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区域内所涵盖的主要景区进行资源整合分析,并基于资源情况对双阳区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求对双阳区旅游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吉林省 吊水壶 开发利用 梅花鹿之乡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60-02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东南部。
199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全区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是长春市下属行政区面积最大的兼具城乡一体的新城区,长春市双阳区凭借着自身地域优势,以“梅花鹿之乡”称号而闻名全国,梅花鹿经济饲养已成为全区经济主要支柱。
[1]旅游产业作为双阳区的第三大经济支柱,在双阳区经济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双阳区的大部分景区都是各自运营,没有统一规划,对各景区进行资源评价,可以使全区更精准、快速、有效地从生态学角度开发旅游资源,注重景区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开发,合理地增加旅游资源使用率,满足游客对旅游的需求。
[2]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双阳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很好,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吉林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吉林旅游风云榜“美好吉林”优秀旅游县(市、区);山河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信现代农业基地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并晋升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
2016年双阳区入选国家首批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正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长春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的旅游资料,双阳区现有旅游单体数量为234个,涉及7个主类、19个亚类、36种基本类型。
新常态下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新常态下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作者:郭咏嘉张玉婷李磊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12期吉林省在东北三省中属于农业大省,省会长春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的开发,经常造成乡村旅游资源浪费的情况。
长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与景区景点的联系,使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更好。
一、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的概念被定义为:是主要发生在农村偏远地区的,以农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独特的农村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及农业生产方式与乡村生活形态等为旅游吸引物,以乡村特色为卖点,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长春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现状分析(一)长春市旅游资源分布发展调查1、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历史长春市乡村旅游大致发生在2000年左右,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春市目前共有旅游点617家,乡村古镇11家,农业园区99家。
充分展示了“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目标。
2、长春市乡村旅游地区分布长春市各城市和县(市)的“长春市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如表一。
3、长春市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1)长春市乡村旅游的开发主题为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长春市乡村旅游重要的组成要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途径。
(2)长春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开发良好的品牌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而且会大量吸引旅游者,是旅游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长春市为了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大力开发旅游品牌的塑造。
(二)长春市乡村旅游的运行模式1、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接待等事宜,借助赖以生存的环境,适当开发。
2、民俗文化村旅游模式民俗文化村旅游模式是指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然后加以利用,发展成旅游产品。
3、观光采摘园模式观光采摘园是利用果蔬产品,结合展示、加工等手段,为旅游者提供观光采摘活动.4、教育农园模式教育农园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结合农产品、农具展示等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游客可以充分的体验到农业的神奇,以及丰富的农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乡村游调查报告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老百姓逢年过节乃至周末休闲度假的一项主题活动。
为了使长春市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起来,现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这三方面来谈一下。
一、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我市乡村旅游起步于2000年左右,当时在城市周边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起了一批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点,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各“农家乐”旅游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形成了一定规模。
长春市依托自身资源特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城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和提升品质,使长春市乡村旅游业逐步辉煌壮大。
目前,我市总共旅游点617家,提供餐饮、住、娱乐“农家乐”170家,提供餐饮、娱乐的乡村酒店为337家,乡村古镇11家,农业园区99家。
2012年1-5月份营业收人3.90亿元,上缴税金2396余万元,带动就业人员3.14万余人,接待人数148万余人次。
一领导重视,政策推动长春市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视之为乐民富民的民生产业。
早在发展初期市里就帮助部分县(市)区做好旅游点的规划,“十一五”规划中更把几个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列为重点,加强管理,统筹安排。
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长春市旅游局着手编写《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乡村旅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各县(市)区做好各自的规划编写工作与修改工作,以免投资商走错路和弯路,打消积极性。
这几年的主要大事,2005年,市旅游局在制定下发《长春市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基础上,对全市所有农家乐旅游点进行了考核和验收,评定出25家接待服务能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市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2011年7月,在双阳区举办首届长春乡村旅游节,现场评选出22家首批长春市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并授牌,这样使长春乡村旅游更加正规化,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2012年,九台市出台了支持镇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乡镇结合快速发展旅游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出巨资进行奖励。
二突出特色,提升品牌根据自身资源情况,长春市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始终坚持特色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踏青赏花、徒步登山、帐篷露营、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戏雪滑雪、一日游等乡村旅游产品。
目前,长春市各县(市)区可谓百花争鸣,芬芳斗艳。
具体体现为:1.九台市鸡冠山杜鹃花摄影采风、四楞山赏花踏青,庙香山鹰猎冰雪,八台岭端午、重阳登山,碧水庄园休闲垂钓,土们岭特色餐饮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八台岭关东民俗园端午、重阳登山活动、石头口门水库冬捕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节庆活动品牌。
依托萨满文化、鹰猎文化、剪纸文化等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和文化活力。
2.榆树市初步形成了七大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即五棵树沿江旅游区、小乡旅游区、老干江湿地旅游区、雷劈山旅游度假区、霸家湖旅游度假区、此外,刘家大峡谷、青顶山等旅游区也正积极规划建设中。
3.绿园区虽然相对资源较少,但是积极筹措,准备以关东文化园为基础,政府主导加快该园的发展速度,诠释关东文化内涵和特征。
4.农安县积极招商,预计花费五年时间打造成辽金文化园。
三科学促销,创新服务为了使乡村旅游加快发展,长春市在强化品牌培育的同时,还大力加强景区(点)、“农家乐”与旅行社的合作力度,进行优势互补,准备联合开发一日游和两日游市场。
主要表现在:1.九台市与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合作,对石头口门水库、碧水庄园度假村、关东民俗风情园、牛头山水库等景区(点)进行实地踏察,研究制定旅游线路,准备推出常态化九台一日游、二日游。
2.双阳区继续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市级乡村旅游点为基础,促进农家乐旅游向“精品、特色、集群”方向发展,以长清公路为主线,把多家农家乐连成一片,准备做一日游和二日游。
3.德惠市确定“三沿”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即沿江(松花江)、沿线(102国道)、沿路(德农公路、德九公路),开辟休闲、生态、商务娱乐一条龙,利用其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把米沙子七一水库、钱林塘休闲农业庄园、乡情园组成一日游景点。
4.绿园、榆树、朝阳、南关等各地也在积极谋划,找准线路,给长春市民出游带来方便。
四民间自发活动在全市上下齐努力的大好形势下,民间也自发的组织了一些活动。
比如德惠市合义村的农民文体艺术节、双阳区举办的“休闲双阳游、快乐新感觉”等。
二、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开发经营者的思想认识不足乡村旅游业是一种旅游业和农业相交叉的产业,受我市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乡村旅游业的认识产生了两种误区:1.是只注重其旅游功能,未以生产为核心,无农业经营收入,仅靠旅游收入维持其发展;2.是农业经营者只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单一经营思想,认为旅游业可有可无,如有些地方对旅游者的接待,要视自家房屋的空余而定。
因此如何使旅游业和农业得以交融,互为补充,形成特色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产品档次较低1.是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
如观光园只供游人观光、采摘果实,民俗旅游产品多限于民俗文化村、民俗节庆活动项目等,开发的广度、深度不够,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跟上现代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2.是项目模式雷同,重复建设较多,找不准自身的灵魂。
我市各县(市)区“农家乐”旅游点虽然象雨后的竹笋遍地开花,但大同小异、文化氛围不浓,科技含量较低,没有自身的招牌,更没有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市场考察与对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分析,结果形成经营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
三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受农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我市乡村旅游项目存在着总体规模狭小的特点。
在经济较落后地区,休憩服务设施不足,尤其是在某些地方,交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1.是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不完善,任人惟亲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内部管理混乱。
2.是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方面有很大欠缺,由于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而使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环境破坏到哪里”的局面。
三、我市乡村旅游今后发展的方向一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1.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
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
他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
如双阳区的“明珠生态园”、九台市的“龙福缘生态休闲度假村”就是靠这种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象,并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
2.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我市地处松辽东部边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有着反映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和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
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当前,我市应加大乡村旅游点的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乡村旅游才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更钟情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的体验,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才能解决文化含量不够的问题。
二注重产品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1.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
如可让旅游者与渔民一起随船撒网捕鱼,和农民一起纺线织布,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加民族节庆活动;可以根据季节的推移、经济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新的农家旅游项目,如举行开江宴、绿色宴、瓜果节、踏青、徒步等活动。
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
2.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决定出游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还应该注意农事方面的操作性安全问题和农药、肥料、植物花粉造成的皮肤过敏问题。
所以对游客参与性项目要加强监导,以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安全。
三政府主导建立、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要解决乡村旅游产生的没有科学管理体制与方法,必须采用政府主导,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
当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四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1.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点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
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
2.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
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3.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东北秧歌、二人转、吉剧、黄龙戏、萨满文化、鼓乐、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乡村旅游点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
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