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藏鸡养殖
藏猪藏鸡养殖成为林芝小康建设新亮点_马兴鹏央宗

动态西藏
西藏日报/2004年/11月/23日/第005版/
藏猪藏鸡养殖成为林芝小康建设新亮点
———今年以来,全地区已发展藏猪养殖专业户308户,出售商品猪3743头,人均增收869.4元;发展藏鸡养殖专业户228户,出售
鸡蛋27.97万枚,人均增收471.68元
马兴鹏央宗
本报林芝电(马兴鹏央宗)今年以来,林芝地区因地制宜,拓宽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藏猪藏鸡养殖业,为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和加大扶持力度,调动县乡投入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地区除争取国家投资300万元外,县、乡镇、群众共投入藏猪藏鸡养殖资金530万元,其中各县、乡镇投入2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投入330万元。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藏猪藏鸡养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生产方面,为藏猪藏鸡养殖产业形成规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截至目前,全地区已发展藏猪养殖专业户308户,存栏藏猪近2.5万头。
发展藏鸡养殖专业户228户,存栏藏鸡3.6万多只。
在地区农牧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广泛联系下,林芝地区的藏猪藏鸡销售市场逐步扩大。
目前,除供应本地外,还向拉萨、山南等地供应。
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现金收入。
到目前,各藏猪养殖专业户共出售商品猪3743头,纯收入达160.67万元,人均增加现金收入869.4元。
各藏鸡养殖专业户共出售藏鸡1.5万多只,出售鸡蛋27.97万枚,纯收入57.45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71.68元。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作者:田慧丽张菊张琦白玛央珍拉普赵满达郭瑞萍来源:《家禽科学》2023年第12期收稿日期:2023-07-27*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Z202001ZR0002G);日喀则市科技计划项目-藏鸡品种筛选与生产性能的测定(RKZ2021KJ14);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TDZX2022137)。
第一作者简介:田慧丽(1981—),女,山东郓城人,讲师,主要从事畜禽营养与繁殖研究,E-mail:*******************。
**通信作者简介:郭瑞萍(1981—),女,山东昌邑人,副教授,从事养禽与禽病防治研究,E-mail:**********************。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3)12-0013-03藏鸡是分布于我国西藏地区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地方特有的原始小型鸡种,属于肉蛋兼用型品种。
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地方优良品种,藏鸡对高原气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高原上开发绿色禽类食品潜在的素材。
然而,藏鸡生长速度慢、开产时间晚、产蛋率低以及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藏鸡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藏鸡的种质特性、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藏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藏鸡体型特点藏鸡体型较小,身材匀称,尾羽和翼羽发达,行动敏捷。
头部清秀,公鸡冠大直立,母鸡冠小,头顶有少量羽毛。
活泼好动,善于登高飞翔,从而导致其饲料利用率低。
因此,养殖场地的选择既要利于藏鸡生长发育,又要注重提高饲料的利用率[1]。
藏鸡耐粗饲,但长期使用单一饲料饲喂,会降低产蛋量。
因此,可利用藏区丰富的农作物青稞、豌豆、马铃薯等作为饲料原料,开发藏鸡的健康高效饲粮。
2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健康养殖是指通过改善饲养条件以及管理手段,在养殖过程中坚持“健康、环保、生态”的理念,科学控制饲养环境,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水平,实现无公害饲养及生产,最大化的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2]。
藏鸡养殖技术指导简报

藏鸡养殖技术指导简报一、品种选择藏鸡是一种适应性强、耐高海拔、耐寒、耐粗饲的鸡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选择健康、无遗传疾病、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适中的鸡种。
二、鸡舍建设鸡舍应建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鸡舍内部应合理布局,包括育雏室、饲养室、饲料室、休息室等。
鸡舍地面应干燥、平坦,利于鸡只活动和休息。
三、饲料管理藏鸡的饲料应营养全面、新鲜、清洁,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
在育雏阶段,应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促进鸡只的生长。
随着鸡只的生长,应逐渐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如玉米、豆粕等。
四、疫病防治疫病防治是藏鸡养殖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疫病,应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同时,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五、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每只鸡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鸡只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影响鸡只的生长和健康。
六、饲养环境藏鸡的饲养环境应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惊吓。
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促进鸡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生产性能。
七、饲料更换随着鸡只的生长,应逐渐更换饲料。
新旧饲料应逐渐过渡,以避免对鸡只造成应激反应。
同时,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饲料变质和过期。
八、饲养成本藏鸡的饲养成本包括饲料、疫苗、药品、人工等费用。
在养殖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要注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九、养殖风险藏鸡养殖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疫病暴发、市场波动等。
为了降低风险,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疫病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疫情变化。
同时,要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和生产计划,避免过度扩张和盲目跟风。
十、经济效益藏鸡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行情好时,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销售价格来增加收入。
同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利用藏鸡的优良品质和传统烹饪方法,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产品和服务。
藏雪鸡

藏雪鸡藏鸡鸡种,鸟纲,鸡形目,色泽较一致,羽色以白色为主,俗称藏雪鸡。
体型轻小,匀称紧凑,食性很杂,极耐粗放,除了谷物(主要是青稞)、昆虫,还喜欢吃植物根茎、草籽,是天祝地区海拔2200~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群众长期饲养的稀有的地方土鸡品种,对高原高寒山区恶劣气候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养鸡业的主要品种资源,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2000年已列入《国家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藏鸡传统的养殖方法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散养,任其自由繁殖,养殖能力底下。
农业部在3年前实施了“948”藏鸡遗传改良特用鸡种与现代化养殖设备引进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初步集成和建立了适合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人工授精、防疫、孵化、营养等方面的现代养殖技术,筛选出了可用于推广的优良杂交鸡,为藏鸡优化保种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在高海拔地区发展藏鸡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代养殖技术的革新,为天祝西大滩乡藏雪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商品养鸡生产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我乡藏雪鸡养殖区内群众广泛引入肉鸡鸡种,藏雪鸡饲养数量锐减。
在主要公路沿线,藏雪鸡纯种已绝迹,只有到偏僻的牧区山圈才能看到,藏雪鸡养殖区域越来越小,使这一珍稀品种资源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开展藏鸡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从长计议是为了避免遗传打击,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安全系统;从近考虑,则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需求。
我乡地处毛毛山北麓,山高谷深,气候寒冷,环境相对严酷,当地禽品种资源随自然环境变化发生遗传漂变较多,人为系统选育施加影响较少,禽类优良性状的遗传潜力未得以充分发挥。
开展藏雪鸡保护与开发建设,并施以系统选育,将成为我乡藏雪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藏雪鸡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据专家鉴定,藏雪鸡肉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同等饲养条件下其它鸡种的含量,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珍品,为宴席的美昧佳肴。
藏鸡品种调查

藏鸡品种调查代舜尧【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9(000)014【总页数】2页(P61-62)【作者】代舜尧【作者单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站【正文语种】中文藏鸡属肉蛋兼用型高原地方原始鸡种。
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测定等方式,调查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境内的藏鸡品种,掌握了藏鸡的分布、特征、特性及数量,为保护藏鸡遗传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藏鸡分布与自然生态条件1.中心产区及分布。
藏鸡的中心产区范围大、分布广。
其产区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
分布区域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省的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
甘孜州的藏鸡中心产区为乡城和稻城,巴塘、得荣、雅江、甘孜、德格、九龙等县亦有分布。
2.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产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1400~3500米,地处东经98°10′~104°25′,北纬28°10′~34°18′,即高原至高山峡谷的过渡地带,属山原地貌。
产区内冬春气候严寒,雨日稀少,干燥多风;夏秋较温凉、湿润、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0.6~12℃,日照长达2300小时左右,日照率52%,年降雨量600~700毫米,无霜期110~120天。
产区主要农作物有豌豆、胡豆、玉米、青稞、小麦、土豆、荞麦,饲料作物有牧草、圆根、豆科秸秆糠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1.品种形成。
有关藏鸡的历史记载很少,据民族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的藏文版《巴协》记载,大约1000年前,青藏高原就已经饲养家禽了。
另据1913年《巴塘县志·物产》中有马、骡、驴、牛、绵羊、山羊和鸡等畜禽的记载,也表明甘孜州康南地区有养鸡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一般藏民没有食用鸡肉、鸡蛋的习惯,养鸡目的主要是将公鸡用以司晨报晓,同时也作为贡品向上层交纳。
藏鸡高原种蛋在低海拔条件下的孵化效果

藏鸡高原种蛋在低海拔条件下的孵化效果作者:张玲蒋春茂段修军杨晓志秦豪荣刘丹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10期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6.10.084摘要:将高原地区藏鸡种蛋运输到低海拔地区进行人工孵化。
结果表明,在较好的孵化条件下,可以获得不错的孵化效果,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85.33%,健雏率平均为91.77%,初生体质量平均为31.21 g;其中平均蛋质量 43.25 g、蛋形指数1.32的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为90.52%,高出平均数5.19百分点,分别比第1、3组高 13.11 、2.47百分点,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关键词:藏鸡;种蛋;孵化效果;低海拔中图分类号: S831.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0-0295-03收稿日期:2015-08-11基金项目:江苏省泰州市科技支撑项目(编号:TN201326)。
作者简介:张玲(1977—),女,江苏泰兴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家禽生产方向的教学与科研。
E-mail:alingzh@。
藏鸡是藏族农牧民经过长期驯养的高原原始地方鸡种,虽然生长缓慢,但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味美、蛋营养价值高、具观赏性等独特的种质特性,深得各地人民的喜爱。
藏母鸡就巢性强,产区每年5—8月为孵化季节,多采用自然孵化方式繁殖[1]。
为了增强对藏鸡的保护和利用,扩大饲养规模,进行商品化生产,李长春等开展了高原条件下藏鸡人工孵化的研究,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8.9%[2]。
但西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因此种蛋的孵化环境和藏鸡的生存环境与平原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本试验通过从西藏地区引进高原种蛋在低海拔条件下(泰州)进行人工孵化,研究蛋质量、蛋形指数等种蛋品质和孵化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低海拔地区藏鸡孵化的规律,为今后低海拔地区藏鸡的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最新的土鸡养殖方法大全

2023年最新的土鸡养殖方法大全土鸡养殖方法土鸡养殖技术方法大全1 养殖的环境要求生态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坡地、果园、丘林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要求放养地周围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山地坡度以3~5 为宜,最大不超过25 ,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水质达到人的饮用水标准。
2 土鸡散养鸡舍建设1、鸡舍内地面高度,应高出舍外地面25--35厘米为宜,否则,鸡舍地面和垫料会潮湿,导致鸡群疾病的发生,另外,遇到暴雨,雨水会倒灌鸡舍。
2、鸡舍卷帘塑料窗的颜色,南、北向,下部的卷帘以深色为宜,上部以透明为宜,且上部透明部分占窗户面积不超过三分之一,上下卷帘的下部应加放风吹鼓起的设施,以利保温和防止贼风进入。
3、鸡舍屋顶应加盖稻草,用于隔热和保温。
4、鸡舍供人进出的大门应牢固并可上锁,大门,窗户上方做屋檐防雨水飘入。
5、鸡舍东、西墙应设窗,以利夏季通风降温。
6、每小间鸡舍开一个地窗供鸡出入,相邻的地窗应不朝向同一侧。
7、在两间新鸡舍之间合适处打井一口,用于鸡群饮水和冲洗鸡舍等,必要时两舍间架围网隔开。
8、鸡舍北向中间,距10米开始,沿北向各建2--2.5米宽,伸向远端的简易雨阳棚,高度1.5米,供鸡群遮阳和避暴雨,并在棚中设水管及自动饮水器,或在每个自动饮水器上方建独立的雨阳棚,每个棚的面积据情况定(据果树密度),每个饮水器之间相距10--12米。
9、鸡舍外土地应适当平整,大沟应加盖,使鸡方便进出门和舍外行走。
10、鸡舍内需购自动饮水器30个,鸡舍外20个,共50个,鸡舍内需购大料桶60个,喷雾器2个。
3 品种的选择土鸡品种大全国内比较着名的鸡种有:浦东鸡、仙居鸡、萧山鸡、白耳黄鸡、丝毛乌骨鸡、江山白羽乌骨鸡、崇仁麻鸡、河田鸡、惠阳胡须鸡、杏花鸡、清远麻鸡、霞烟鸡、桃源鸡、溧阳鸡、鹿苑鸡、狼山鸡、中原斗鸡、漳州斗鸡、北京油鸡、寿光鸡、济宁鸡、固始鸡、彭县黄鸡、峨眉黑鸡、武定鸡、版纳斗鸡、林甸鸡、大骨鸡、静原鸡、边鸡、阳鸡、正阳三黄鸡、藏鸡、吐鲁番鸡等。
浅谈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及其在山南地区的选育与利用

No.12,2020浅谈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及其在山南地区的选育与利用陈景瑞,苏忠超,李青英,陈 羲,袁发明,杨晓龙,杨卫霞(西藏山南市畜牧兽医总站,西藏山南856000)摘 要:作为重要的原始地方鸡种,藏鸡有“高原珍禽”的美誉,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家禽遗传资源。
但由于各种因素,例如改变生产体系和不加区别的杂交,藏鸡品种的选育受到制约。
为了提高山南地区藏鸡养殖的生产力,并以此作为山南地区精准扶贫和保护我国现有家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需要在了解藏鸡品种的特异性的基础上,针对山南地区的条件,制定适当的藏鸡育种计划,并确定山南地区农民的育种方法、生产目标和性状选择。
关键词:藏鸡;种质资源;山南地区;选育;利用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12.027 引言藏鸡曾是西藏地区主要的养殖家禽,2001年之前,藏鸡养殖占西藏地区鸡类养殖的91%,多达50余万只。
然而,随着外来鸡种的不断引入,纯种藏鸡数量锐减,截至2013年,山南地区纯种藏鸡仅占当地鸡类养殖的40%,其余60%中,5%为外来鸡种,55%为藏鸡和外来鸡种的杂交品种[1]。
近些年,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纯种藏鸡种质资源对当地藏鸡养殖产业的重要性,但是,实践当中依然存在藏鸡保护与选育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山南地区的藏鸡养殖发展。
鉴于此,对藏鸡的种群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结构特异性加以研究,了解藏鸡品种的特异性,保护纯种藏鸡数量,为后续的保种选育和科学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种质资源的特异性被视为选择种鸡的标准的性状,对于描述藏鸡的适应性特征和遗传优势,确定农民对鸡种的选择以及决定所用基因库选择的潜在因素非常重要。
藏鸡是我国众多地方鸡种中表现出极度适应高寒低氧环境的优势鸡群,这主要体现在组织器官、胚胎孵化率、蛋壳通透性、血液生理等表型的特异性。
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既有基因层面的描述,也有种群特征层面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助推拉孜县藏鸡养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7月4日上午,县人社局、扶贫办、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拉孜县有机种养加工产业第二期藏鸡养殖农牧民培训班,此次培训重点针对全县11个乡镇第二批计划发展的藏鸡养殖贫困户,共计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普布次仁同志主持。
开班典礼上,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扎西塔杰同志对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高度重视,珍惜此次培训机会,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二是要积极作为,在学好藏鸡养殖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争做一名合格的致富带头人;三要遵守纪律,培训期间,要把心思全部用在技能学习上,服从培训老师的安排,不做违反纪律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四是要知党恩、感党恩,全体学员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努力为发展好拉孜县藏鸡养殖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县人社局副局长次仁旺姆同志针对培训课程安排和培训纪律做了具体要求,她指出,此次培训是结合拉孜县藏鸡养殖产业发展实际安排的一次重要培训,为期一个月,其中3天的集中理论授课,27天的实际生产实践,参加培训的23名学员不仅要充分了解藏鸡的习性,掌握藏鸡的养殖技术,习得脱贫致富技能,而且培训期间,要谨遵纪律,服从安排,确保培训产生实效。
普布次仁同志做总结讲话,并预祝各位学员通过此次培训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当日下午,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普布次仁同志带领全体培训学员实地参观了锡钦乡、查务乡藏鸡养殖合作分社和拉孜县藏鸡孵化养殖基地。
参观考察后培训学员纷纷表示,充分认识到了县委、县政府对藏鸡养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藏鸡养殖所带来的较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学好养殖技术的兴趣和信心,大家一定会认真学习养殖技术,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拉孜县作为藏鸡繁殖区和核心区之一,积极响应市委“6677”发展战略,坚持以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珠峰有机种养加业”,广泛深入动员群众开展藏鸡养殖业,将藏鸡养殖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布局,实现藏鸡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品牌性经营,藏鸡产业已成为拉孜群众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一、孵化保种基地建设情况
拉孜县立足县域实际,加大对孵化保种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基地建设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一是积极争取援藏资金1530万元用于基地一期、二期建设工作,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是县内财政投入扶持资金73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基地基础设施。
三是积极向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争取扶持资金800万元,建设33个合作分社的标准化养殖场。
通过建设孵化保种基地,有力解决了群众养殖藏鸡孵化难、成活率低的问题,使藏鸡规模化养殖成为可能。
二、孵化保种基地运营模式
拉孜县不断探索藏鸡养殖经验,积极创新基地运营模式,确保基地运营更加合理、更加高效。
一是以孵化保种基地为合作总社,作为拉孜县扶贫开发公司下属企业,以各乡镇合作分社来覆盖到各贫困户和其他养殖户,确保藏鸡养殖全面覆盖。
二是由扶贫开发公司和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管理、运营孵化保种基地,确保孵化技术、养殖培训、藏鸡保种、饲料配比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积极打造藏鸡蛋品牌,完成“拉孜藏鸡蛋”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进一步提升拉孜藏鸡产业竞争力。
三、基地利益链接机制情况
拉孜县将藏鸡养殖产业立足群众,服务群众,不断优化利益链接机制,真正让藏鸡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合作总社孵化成鸡交由养殖分社或养殖散户进行养殖,由合作总社对鸡蛋进行统一回购,有力解决了群众销售难的顾虑。
二是由孵化保种基地全力帮助合作分社和养殖散户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有力确保了养殖产业效益。
三是积极发挥合作分社作用,由合作分社向贫困群众进行分红,每个分社至少带动10户贫困户增加收入收益。
目前,我县藏鸡养殖已形成了“1+X+AB”型养殖模式。
“1”是指一个品牌、一个商标。
“X”是指县孵化养殖基地、乡镇养殖合作社、孵化养殖技术指导、销售企业。
“AB”是指贫困户创收模式,“A模式”针对具有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可通过加入各乡镇藏鸡合作社的形式,成为各合作社社员,以集中孵化、散户养殖、统一销售的形式增收致富。
“B模式”针对自身家庭情况不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可以到乡镇养殖合作社、县孵化养殖基地工作的形式赚取工资;没有劳动能力或不愿去合作社、基地打工的贫困户,可以把自家藏鸡委托乡镇合作社集中养殖,合作社收取一定的委托养殖费用。
通过“1+X+AB”养殖模式,推动养殖基地、乡镇合作社与养殖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从养殖到销售“一条龙”式经营管理,切实把农户承担的市场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有效保证了贫困户的收益。
全县共有养殖合作分社33个,带动贫困户220户990人共养殖藏鸡21921只,实现了创富增收。
今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藏鸡养殖扶持力度,加大藏鸡孵化力度,力争年孵化量达到20万只,使藏鸡养殖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实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长期脱贫。
为创新扶贫手段,拉孜县曲玛乡措娃村驻村工作队以精准扶贫、落实定点帮扶责任为重要任务,以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结合拉孜县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措娃村实际,找准着力点,为村里落实解决了藏鸡养殖项目。
该项目培育和发展了当地特色产业、加快了本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
年初,在县强基办有关领导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前往“拉孜县拉贵藏鸡养殖孵化保种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和考察,听取了基地负责人对项目的详细解说,对其“基地+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有了深刻理解。
随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决定大力发展藏鸡养殖业。
这一项目的提出,立即得到村民群众的支持与认可。
驻村工作队把该项目向派驻单位自治区市场监
管局进行了汇报,得到区局领导的大力支持。
刘家杰书记亲自前往基地调研考察,并指出:“要依据当地资源禀赋找到产业资源,充分调动村两委、老百姓和市场的积极性,找好产业、找准项目,切实做好定点扶贫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乡党委、政府也非常赞同该项目的建设,给予很多支持和建议。
经过前期的调研、汇报和积极争取,该项目最终得到了批准,获得15万元的经费支持。
4月19日,驻村工作队再次来到“拉孜县拉贵藏鸡养殖孵化保种基地”进行项目对接,并落实相关具体事宜。
工作队在基地负责人普布次仁的带领下,详细了解和学习了相关流程、关键控制点和技术要求,并深入查务乡杰地村养殖户扎西家(贫困户)和森格隆村养殖户普琼家进行详细了解,查看养殖场地并询问藏鸡下蛋、养殖收入、疫病控制、日常管理等情况,为更好地实施该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工作队还准备召集村“两委”有关同志到上述养殖户的养殖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增加直观印象、增强养殖信心。
该项目的有效实施,为措娃村群众铺就了一条“造血式”的增收之路,产生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它破除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切实转变了农牧民群众的脱贫观念、扶贫扶智扶志,为推动措娃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